讲道理,这剧上错时间了,又是游戏诱导赌博,又是去f国救人。
要今年上,咋也不至于凉掉。
其实我看的时候,最好奇的是,惠权的游戏到底多好玩。
因为氪金游戏诱导赌博是很常见的,但发展到网贷玩游戏,游戏本身的质量不可能低。
本剧整体上可以算是悬疑推理,但开会念报告单部分是真格格不入,可能本意就是想用其他元素把人吸引进来,然后听他们讲各种道理吧。
平心而论,很多老剧也喜欢讲大道理,但问题在于,人家啥台词水平,你啥台词水平?
人家啥尺度,你啥尺度?
女主吹了那么久的台词功底,结果剧里好几处明显后期配音,也是服了。
我挨个说一下我想吐槽的部分。
首先是女主跟何队还有肖总的三角爱情。
女主和肖总一出场,周围一堆人吃瓜,有时是闺蜜有时是同事。
而女主和何队更不用说了,何队的表现摆在那呢。
先说肖总,甚至到最后肖总还在表白,尤其天台那段,他还想着女主把他推开,说他是因为失恋要寻死,也没多少违和感。
我个人感觉他是在cos黑冰里的郭小鹏,但就像我上面说的,人家啥水平,你啥水平了。
其实一开始我看这剧的时候,还脑补了一下反派人设,结果还让我猜中了。
至于何队,我一直在想,这人真的是领衔主演吗?
他和女主那些小动作,全删了根本不影响剧情的。
最后一集想表白,结果女主打电话去了。
甚至把他这个角色删了也可以。
然后是女主的能力,周围也是一群人在从头吹到尾啊,又是十佳检察官,又是查阅多少卷宗熬了多少大夜。
但实际拍出来了,挑几个我比较难顶的。
第十七集,肖总来f国看女主了。
咋说呢,如果肖总真是普通人,就凭自己能调查到了女主所在地,那女主不应该先思考一下自己当前的处境吗?
结果下一集就被袭击了,合着她根本没想过。
如果肖总不是普通人,那更好了,这剧二十集就能完结。
但她就是没想过,到后面她还说自己因为职业特性一直怀疑肖总,大言不惭。
然后第二十四集,女主模拟法庭,这也是明显要表现女主工作态度的剧情。
但实际上暴露出个啥问题了,发现心姐接头的时间是个节日,这还是同事当场查手机查出来的,合着女主之前根本没发现,这直接暴露前期工作不严谨吧。
还有第三十七集,当女主开始怀疑肖总之后,打个电话就能问出一堆情报,外籍外名代持协议。
那前面对惠权翻来覆去的调查到底查出了什么?
合着只查别人,不查肖总吗?
当然,可能女主是检察官,调查的东西本身不需要她管。
但这就涉及我最想吐槽的部分了——检察官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看完全剧没搞懂这个问题。
如果用女主的话说,管捕不捕诉不诉。
我还特地去查了一下,检察官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提起公诉、法律监督、参与诉讼、预防犯罪、公益诉讼、国际司法合作、反腐败工作。
负责收集证据、抓捕嫌疑人的是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主要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决定是否起诉并出庭支持公诉。
合着女主很多地方是抢了何队的剧情,何队实惨啊。
我怀疑一开始是想让肖总当男主角的,但因为反派,所以又找了个挂名主演挡枪,不然解释不了这操作。
当然,也可能这剧就像大部分“职场剧”一样,职业关系根本无所谓,只要是主角那就能管,主要拍的就是爱情。
但本剧就比较无奈了,可能是有要求不能给女主加情侣,所以女主这里全是擦边球,行为气氛都有了,只要不明确关系,那就当没有。
而其他人那边真是拍了个过瘾,张小北×女主播、闺蜜甲×赌狗、闺蜜乙×赵总。
再说一下女主的工作态度吧,剧里倒是一直想表现女主大公无私的,但女主的大公无私主要是靠她两个异常恋爱脑的闺蜜承托的。
她本人根本没有遇到值得徇私的场景,肖总那是单相思,女主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李仪棠倒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如果真想演女主大公无私,那还不如让李仪棠当老A了。
最后在放三个,我认为的全剧名场面。
首先是这位,这台词,编剧是写了丫鬟吗?
然后是这场
大明星进场可能因为是迪丽热巴演的,所以就给她安排了一个红毯。
完了还有经典台词:
不过这个红毯本身还是其次的,关键是后面,女主和心姐一边下国际象棋一边对案情,真的就是推理剧常见结尾套路。
这两个场景算是本剧的缩影了。
平庸的职场部分和乏味的说教部分。
不过我最想吐槽的还是下面这个。
讲道理,在看了各种ABCDEFG国,和三江市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真实城市,属实是把我看傻了。
这部剧很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讲述了检察官这一不为人们熟知的职业。
尤其对我来说,以前知道有这个职业,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这部剧里面对于检察官职责,检察官与警方配合,检察官庭审作用这些都写得挺清晰的,有一种我国公职人员身上闪着光的感觉哈哈哈。
导演的剪辑手法很有深意,一阵一斜,曾经的师徒,朋友,闺蜜在利益的趋势下渐行渐远。
并且它整体的剧情线是以人物关系为构造进行延伸的,没有那种很突兀的情节或人物突然出现,这点让我非常满意,导演功力确实深厚。
并且剧情上我要狠狠地夸赞剧本,原创剧本就是这点好处了,大家都猜不到故事的走向。
并且这部剧需要带脑子来看,太令人感动了,目前看到第六集,昨晚的庭审全程高能,看得人热血沸腾。
很好奇之后的剧情走向会是什么样子。
顺便说一句:迪丽热巴这次的表现非常不错,最喜欢的他和佟大为老师之间的配合。
里面的前辈们整体演技也很棒,专业感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开始很让我惊喜,希望之后不拉跨,高开高走,公诉将是我下一步下饭剧。
公诉看了来说一下观后感1.热巴的演技真的提升了很多台词功底也明显提升不用弹幕我都能听清楚字正腔圆再是热巴的仪态昂首挺胸胸有成竹完全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检察官在是剧中所有主创演技台词炸裂全方面花开看的真的是我热血沸腾2.再是剧情剧情紧凑节奏快看着真的是心惊动魄好像好久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剧情了像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拍不好就会非常的雷但是公诉完全把我带入进去了完完全全跟着演员的心理路程走看下来完全不够看现在满脑子都是公诉剧情,再是妆造滤镜看的真的是很舒服很自然终于不像其他剧美颜开满3.公诉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剧完全聚焦当下现实的案例进行反应很适合现在的老年人及年轻人观看里面有非常多的经典的诈骗案例看完了我觉得都提升了好多防诈骗知识。
(公诉一定会成为一部经典的作品它不愧称为正剧希望大家不要被网上的黑子恶意引导舆论不要让一部好作品而淹没下去)公诉冲冲冲!!!!!
看到海报图P图过剩的拙劣质感,以及海报上女主角被格外突出的位置,艳丽的烈焰红唇妆以及好像被p过的仿佛要被折断的腰身之后,基本可以判定剧的卖点在哪,有些剧是金玉其外,这部剧就老实多了,什么高法高检还有近几年流行的各种机关单位,真的长点心吧,打着官方宣传的口径做出各种流量标配,情节悬浮,人设离谱,逻辑稀烂的烂剧,这不是宣传是抹黑吧!!
《公诉》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充分切中当下社会热点的涉案题材正剧。
在入坑前我就非常好奇,同样以网络电诈为主题,为什么暑期档的《孤注一掷》狂揽38亿票房,而阵容强大的《公诉》无论收视还是网络播放量都不及预期。
刷完剧后,我想,除了营销等外部因素外,《公诉》最大的问题是剧情严重注水。
而这又集中表现为添加了大量意义不大且游离于主线之外的感情线。
本剧又名《该死的恋爱脑》。
我搞不懂国产剧编剧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在一切题材里牵各种莫名其妙的感情线。
涉案剧就好好破案不好吗?
好家伙!
男一爱女一、反一爱女一、反三爱反二、女一闺蜜爱反三,还有一堆配角的恋爱戏,反派的爸妈要有爱恨情仇、主角的老师要有黄昏恋、一个小配角要安排好三角线,统统如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都删了也不影响主线。
这或许跟演员配置有关,大剧的配角拎出去也能演A级剧的男女主了,不加戏面上过不去,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电诈受害者角色熊梓淇感情线有两条、亲情线、友情线、醒悟后的事业线统统安排好,角色丰满度足以单开一部戏。
李依晓的检察官戏份 与主线关联不大,完全可以砍掉的人情加戏。
女主老师的角色更是神奇,他的角色作用完全可以跟李仪棠角色合在一起,而编剧不仅单加了一个角色,还给他配了女儿和黄昏恋,而这段黄昏恋除了意义不大的迷惑作用,对主线完全没有影响。
包括男女主的感情线刻画、男主对贾青角色的感情线、反派对女主的感情线都是意义不大的加戏,全剧真的太冗长了!
20集就能说完的事儿,生生注水了40集,真是了不起!
此外,选角有一定的问题。
比如,关键的线索人物,前20集的小boss钱天心,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犯罪分子,陈紫函形象是ok的,表演大多时候中规中矩,个别戏份演得太浮夸了,重场戏感情表达上不去,作为一个戏龄二三十年的老演员,台词真的太拉胯了,吞音、大舌头、平翘舌不分、台词带口音,这样的台词不如找个配音演员来,至少不影响观众。
她整体上的呈现没有hold住钱这个关键人物。
加戏嫌疑人熊梓淇真的演技乏善可陈,形象也比较老态,与张小北莽撞少年人设有点出入。
此外,许市长的演员,单看勉强有领导气质,跟丁义珍站在一起时简直弱爆了,气场被秒杀,企业家比市长还像领导。
总之,《公诉》是一部让人遗憾的剧,这个题材本可以做得更好。
演正剧有形象,台词也很好,流量明星里面她算是比较好的了,后续剧情好点,看好转型成功。
粉丝不必自卑,观众都有演技,一部剧不可能被黑下来。
只能说迪丽热巴的团队太废物了,这么多尬黑都不管。
今天不是上了恶意评分热搜嘛…看到尬黑没什么意思哈哈。
迪丽热巴的演技算是流量明星里面前列的了,不然也不至于续航这么多商务。
大结局了。
原本从现实联动的各种反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的官方活动,到严格插入的公文写作文案,以及各路官方打call宣传的阵势,其实都让我不想过多评价这部剧,但看到现在,当这个剧本已经彻底呈现出一部粗制滥造的玛丽苏,想想如果没有一个真实的差评,或者才是对那些曾经对这部剧有所期望的人最大的不公。
跟小伙伴开玩笑说,我上次给零星差评还是这导演的上一部我被硬拉着看的剧,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冤孽吧。
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简介,剧情概述是这样的:
备案简介这时候许爱琳这个名字的设定还是检察长,钱天心还是钱添信,简介已经涉及的三个案件的陈述方式是一个中心紧凑的分章结构,而官方相关人员透露的改编理念也强调有十大案例支持,所以开播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部以十个案例为分章的标准女性职业剧,重心在刻画我国检察官里女性已占据的比例呈现出的优势与风貌。
后来央发了海报,也进入正式开拍的流程了,这张概念海报是这样的
央视海报招募演员的小传是这样的
招募人物小传结合当时的海报和简介来看,最初的仨闺蜜设定应该更多职业互动,师姐的职业也变了,而李仪棠和女主是师姐传递信息的并列对象,与前一个概述对比,许爱琳的设定变成了副市长,这几步女性检察官群像的弱化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但从创作意图和立意深度上已经开始打折。
前后的信息再跟现在的成片逐条对应一下,张小北投湖倒是最早设定里就有的情节,罗教授为了儿子婚房折腰的设定变成了老婆生前重病花光了积蓄,只有个女儿是自由职业网红,成片的最后又突然让他跟许副市长没头没尾地夕阳红了,无论堕落动机和退出契机都毫无逻辑可言,我思前想后也只能做出编剧突然就想给张小北凑个cp这一个可能了。
(犹豫发的空档编剧在微博回复说原本是安排罗教授和市长的恋情被肖获知而威胁罗泄露了师姐的信息,可如果他不去惠泉也没什么可威胁的,去惠泉时机又不对了吧,删除这段剧情似乎更多是逻辑原本就不能自洽,不过倒是让女检察长变成女市长这件事的理由清晰了。
)
钟燕玲变成了龙燕玲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演员的样貌有几分像李若彤,所以临时起意改姓了龙,还让韩轩称呼她为龙龙,但这个“法医调剂”的人设似乎也同时没了,从帽徽看,这个角色原本还出现在了海报里,不知是哪个节点,落为了纯吃瓜群众。
当然这两点仅仅是闲扯的一点原始故事描边,也就说个消遣,真正让故事馊掉的还是把一整个大案都跟女主的私人关系扯到了一起。
幕后黑手是在孤儿院对女主一见钟情的缺爱霸总,霸总手下关键二把手是女主闺蜜男朋友,霸总为了布局搞游戏研发招的主管是女主另一个闺蜜老公,介入霸总黑产卧底调查的刚好是女主师姐,而整部剧女主解决的唯一核心大案就是霸总主导,最终庭审结束霸总还要来段爱的告白说就是要送给女主一场精彩辩论,给本剧作为职业剧的绝对客观性再次送上最后一击。
罔顾所有的回避原则搞出这么个剧本,现在想起当初跟小伙伴说希望这剧能给某院要ll不要脸的某剧打个客观性的样本就觉得挺可笑的。
据总编剧透露原本拍摄有44集,因为新规而剪至40集,但删了4集的内容却唯一牛皮轧轧牛皮不动摇的是明明半集就能交代清楚的霸总的那些犯罪心理养成记。
为了搞对立cp各种营造身未死心已死的氛围,最刻意的莫过于搞了块白板给女主推理的同时搞了块黑板给霸总布局,生怕观众不知道“我们要搞CP啊!
”而我只想反问,首部女性公诉人题材就是这?
女公诉人题材就非要扯这些狗血浇头的情感纠葛吗?
好好的女检方领导就得被发去搞地下黄昏恋?
两个闺蜜都得变身纯恋爱脑?
原本的涉外部分的相关人员男变女也要搞成恋爱脑,涉公的剧情被删到龙的人设不明、何的受伤不清,就为了保留营造那点狗血喷头的氛围?
真是恶心的妈给恶心开门了。
开播前就有人透露因为公检职能混乱而在审核上卡壳,其实我还寄望过是卡归卡,最后成品是好的就行,然而开播第一天各方面粗糙的包装已经足够说明出品的诚意直让人摇头,而实际内容的八阿哥,联合办案中对目前成熟的经侦系统完全地忽视,电信追踪还要靠检方的所谓“高手”,侦查权审讯流程的相对独立性,等等等等,要感谢男主客串的那点儿小心思,透过男主对女主隐约的情感合理化了部分责权不明的设置,而全剧末尾还通过男女主的一段对话勉强拉回了本剧所谓第一部以女公诉人为主题的电视剧的意义,冲这段对话,我愿意多给1颗星,原来编剧不是不知道什么叫职业剧客观性的。
大结局对话
收视下滑,热度垫底,就有网友说,《公诉》扑街,都怪迪丽热巴太美,所以让人入不了戏。
这话其实挺荒谬的,按这么说,难道职业剧里,就不能存在颜值高的演员了?
美真正会对戏产生威胁,不是在于演员本身美,而是这个美让演员的自我意识太强,影响她进入角色状态,这就是我们上个评论系列指出过的鞠婧祎的问题;但是热巴整体是在戏剧状态里的,只是她的美盖过了角色本身的特质。
要说迪丽热巴的优点,也很明显:她的台词清楚,爆发力强,演戏状态真实,听到犯人对师姐死的忏悔,眼睛瞬间暗淡、不敢接触,演出了很真实的悲伤;表演也有层次,面对身患艾滋病的证人,从犹豫到坚定到动容,一场戏中演出三次转换。
我并不觉得她的大眼睛是妨碍,就像琼瑶剧中的女主角们,每个人都有一对灵动美丽的大眼睛,这恰恰是琼女郎表达情绪、展示演技的必杀技。
而迪丽热巴之所以会被诟病,是因为安旎这个角色除了美,没有突出的人物特质,比如宣萱的精英感,高叶的大气场。
当演员的美盖过了人物特质,就会被观众诟病;但是当人物特质盖过了演员的美,就会成为经典角色,比如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朱茵的紫霞仙子。
但这只是迪丽热巴的锅,更多是编剧和导演的锅。
电视剧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但是脱离了现实情况,为了宣传或者为了耍帅而拍戏,这种电视剧也就没有看的必要了。
作为一个非常了解检察系统的人,我只看了第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就问问编剧和导演几个问题:1.检察院你可别抢了公安的活啊。
人家出国执行任务这可是公安机关的活,你一个市级院天天坐办公室的人,还能执行任务??
还是省点心坐办公室吹空调吧。
有人会说,不是检察院可以提前介入吗?
但事实是,没到审查起诉环节不可能自行侦查,而且就算是提前介入也不可能让一个检察院的人去出国执行任务的呀,不能越公安的俎代庖啊。
现实中公安干的活,为了耍帅安排给了检察院,真的是离了大谱,详细的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关于检察官能否直接参与侦查,在这里继续澄清》不要说什么公检可以一起“联合办案”。
“联合办案”这种内涵不明的词语根本就是法律词语。
啥叫“联合办案”,坐在一起开会叫不叫“联合办案”?
2.出国卧底的女警作死送人头。
这个卧底女警作为迪丽热巴检察官的师姐、之前还给学生们上课的老民警,应该是具备丰富的侦查和反侦查经验的,但是在明知犯罪集团正在查内鬼、头领下达不准外出命令的情况下,还强行作死要溜出去传递U盘,这不是故意送人头吗?
既然之前都联络过总部,难道就不可以发个信息换个时间再传递吗?
而且说真的,你的数据到底有多大,通过互联网真的没法传输吗?
9天时间你100G的文件也传完了呀!
这可真的是不作不死啊,编剧为了送人头而送人头,真的是拉低公安民警的智商。
3.选取市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作为一线办案主力,你认真的吗?
我们知道法律行业是靠实践出真知的,好的公诉人是案子喂出来的,现实却是不办案的人指挥、考核办案的人。
现实中市级检察院一个检察官一年办案在10个左右,有的地方可能都不到10个,省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一年到头都不办一个案子。
基层呢,一年到头大几十个案件,压得基层检察官喘不过气。
差距就是这么大!
然而,你拍一线的检察官却没有选择一线基层检察官,这不仅仅是脱离现实,更是寒了基层的心,给我的感觉就是市院级别高就是了不起,我们拍戏就是要选择一个级别高的市级检察院来表演!
4.第一集的案子,最后判决是有期徒刑十二年和十年,诈骗罪。
我们知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案子或者特殊罪名的案子才是市级检察院一审公诉的,你这个诈骗罪被判了有期徒刑,明显就是基层院干的活,怎么地,编剧你给提级管辖了?
更别提现实中能判到无期徒刑的案子市院都不想办,美其名曰“给量刑留余地”,我就纳闷了,现实中基层院干的苦力活,然后到电视剧里却成了市级院的功劳?
6月4日更新:我这个帖子被顶上热评之后,评论里一些阴阳怪气的也出来了,比如一楼评论里的特殊人员,本来不想理他们,但是这些人已经上升到了曲解法律的地步,混淆视听!
这就必须要解释解释了,以正视听!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56条,检察院的“提前介入侦查”指的是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的案件讨论,对取证方向提出意见,并实施侦查监督。
看清楚了,这是参与讨论,提出取证意见,不是直接代替公安取证。
详细的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关于检察官能否直接参与侦查,在这里继续澄清》:首先,检察官只有对直接受理的14个罪名才能直接进行侦查。
《公诉》里面显然不是这14个罪名。
根据《检察官法》第七条,检察官的职责:(一)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二)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代表国家进行公诉;(三)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四)开展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工作;(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官法》明确规定只有对直接受理的14个罪名才能直接进行侦查。
《公诉》里面显然不是这14个罪名。
至于这14个罪名是什么,为什么是14个罪名,我也不做过多解释了。
如果你连自侦的14个罪名是什么都不知道,说明你根本不懂检察院,可以不用继续看了。
其次,提前介入并非代替公安侦查,或者联合侦查。
这个是最容易望文生义的,法律概念不是你认识字就能曲解的,提前介入是有特定含义的。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56条,提前介入是指经公安机关商请或者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时,可以派员适时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侦查活动,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对案件性质、收集证据、适用法律等提出意见,监督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有实务经验的人一看就明白,纸上谈兵的人怎么叫也叫不醒。
如果一些洗白粉非要曲解,那我也无可奈何。
最后,检察官是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但是限定在审查起诉环节。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至于有些人找出来什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检察官有时候也会与警察 ☞共同办案,其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引导侦查方向,让证据更加符合公诉要求。
”哈哈哈,“共同办案”是指的什么呢?
这是一个法律概念吗?
广义上的共同办案当然可以,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是检察官能否直接参与侦查,不是一回事。
其实稍微懂点司法实务的人都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但是就是有些人望文生义随便曲解法律。
可能是这篇帖子热了,有些人要换个角度来黑。
好了,别杠,杠就是你对。
提到检察官、警察之类的职业,我的脑海里都会飘过“高大上”三个字。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工作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是用来生存的,可对他们而言,工作却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它已经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但是看了剧之后发现和我想象的并不一样,检察官、警察他们的工作其实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同样有很多琐碎繁杂的事情,同样要面对加班、开会、生活的压力,同样在下班后回归生活,变回要处理一地鸡毛的普通人。
公诉人们给我最鲜明的感受就是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的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潜藏得深,辐射面广,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十几岁青少年,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骗财,甚至骗命。
面对随时随地可能会发生的网络诈骗,主角们需要做好时刻戒备的状态。
剧中,安旎忙到脚不沾地,接连在几个案子中连轴转;何陆源因为工作忙碌患有胃病,经常不能按时吃饭;王鹤宇忙到不能陪伴妻子......虽然辛苦,但是他们都没有怨言,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工作的重量。
作为一线政法干警,他们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网络健康的决心与信念无比坚定。
另外一点就是查案的难度之大。
“在千里之外精准狙击到犯罪分子将他们绳之以法”,说来容易可做起来难。
那些隐藏在海外的犯罪势力,干警们能得知的消息只有一个ip地址,想要抓获那些犯罪分子真的就如“大海捞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在那些难度更高的案件中,甚至需要干警潜入到犯罪团伙内部去搜集证据,多少优秀的干警就像“张婉茹”一样为此献出了生命......
一线政法干警的工作无疑是忙碌的,但是在剧中,大家并没有一脸严肃,反而在繁忙的工作中穿插着生活的鸡毛蒜皮,阅卷的时候带点小食填肚子,加班时在直播中和人pk,不时相互调侃,在这种复合焦虑的夹缝中,他们却还能如常人般的积极乐观,让我在看剧时也逐渐感受到了辛苦中又满怀希望的力量。
感谢这部剧让我更鲜明的认识到了一线政法干警们的工作和生活。
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面对的更多的也是那些琐碎繁杂的小事,调解矛盾,调查搜证,加班干活......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吃苦受累,毫无怨言,只为默默守护着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
他们做着不起眼的事,却是了不起的职业,在了不起和不起眼之间,他们活成了我最敬佩的样子,向他们致敬!
笑死,刑侦人员卧底6个月,居然没有安排对接人员,要现派检察机关的人去接收证据,国产剧真是够了……
只能说选材很新颖,戏剧效果一般,维护法律尊严和威信的主题不够突出。这部剧的问题和毛病,平心而论和迪丽热巴的演技基本上没有关系。
迪丽热巴真的只适合古装,面貌太异域风情了,演偶像剧还凑合,这种严肃题材不适合。
感谢安旎和何队、来自祖国的办案人员坚持不懈,才能让掉进诈骗深渊的人看到了曙光。
女主为什么这种题材还是用糖水剧的演法
就冲着清华腚姐上电视,就给八分,《底线》学着点儿
不咋好看
一集劝退,那些低分评价在理:热巴是美,但跟这种剧人设有违和感,个人见解热巴最合适演大明星,热巴最好评的角色高雯;剧里的台词确实不是人话;第一集剧情就有bug。真怪不得题材这么正剧却没被中央台收。
进度太拖沓,结尾都八九不离十能猜到,警示作用0不如1818
以“迪丽热巴”的水平,却有突破。可观望,至少没有过度“雷人”之处。
好看,剧情紧凑,每个演员都很棒,力荐,希望大家看完,可以学习到反诈知识。正能量满满。
张可盈演技太烂了,好姐妹躺icu她在床边用力挤出两滴眼泪完全没有红眼的样子真的很拉垮,无法共情。大女主题材加分,全员恋爱脑,全剧最佳陈紫函和韩栋。前10集剧情拖沓,十分无聊,后面开始逐渐有点看头。大量“厌女”的人设和剧本(剩女、肥、奔三)恶心死了,都检察官还被尼玛催婚,都什么狐朋狗友(一个是娇妻有个诈骗老公,另一个心知肚明但还是爱着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利用自己的渣男并联手坑自己的闺蜜???)
题材不错,但剧情有点扯,打发时间随便看看得了,迪丽热巴的演技没有那么差,至少没有让人不忍直视。但安排佟大为和她搞暧昧就不合适了,真的没有年轻男演员了吗
迪丽热巴演技太差了
案件还可以,但故事讲得太枯燥乏味了。既要又要还要,就啥都无。
前半段的官话还能接受,正能量嘛,后半段的国外真的不行……假大空,编剧不行。迪丽热巴演的到比想象中好一些,仅限跟她的流量身份相比。
意外的还不错,佟大为演的很好
“请你相信我,相信我们,相信中国检察机关,我们一定说得到,做得到”这台词很提气
2023.6.4 E01就冲这服化道 就冲这熬不过男主出场的剧情 豆瓣这评分我是不服的
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