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刚开始看8的时候,我原以为8会和之前7部一样有联系(之前7部都是影片最后的结局是下一部的开始),但是我看完8之后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丁点的和前作有关的剧情(老头不算好吧)。
所以整个8给我的感觉就是可以看成一部新的独立作品,就算观众前7部都没看过,看第8部也能看懂,而前七部必须得连着看才能懂。
这就是这部作品为什么没有连贯性的原因了吧。
2、要说电锯系列的最高潮在哪,我首先肯定觉得是每部影片结尾那段真相公布配上经典的bgm然后将所有线索串起来时候的那种感觉。
但是到了第8部,让我非常不满的是导演居然把bgm换了,换了,换了。
我看了1个多小时都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到最后就是等的这个经典桥段,结果真的让我大失所望。
打着怀旧续集幌子骗票房,烂片一部、(前7部是温子仁),后面不是2020年8月1日00:14:13,奉劝别看第8部,真心差凑字数:一下 五位男女坐在地上,金属制水桶倒盖在头上,脖子被绑上金属链条,连接到对面嵌有多个圈型电锯的墙上,当五人逐渐醒来,一个低沉平静的男性嗓音从广播器中传出,告诉五人这是一场游戏,随即铁链开始转动,硬是把五人往电锯墙拉,安娜(劳拉·范德沃特饰)急中生智,让电锯割伤手臂染血刀面,金属链条立即停止转动,安娜马上告诉其他受害者,阻止了其中三位受害者受伤。
随着依次遇害的受害者遗体出现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且遗体上都留有纸条、体内藏有存着犯罪拼图,法医洛根·尼尔森(马特·帕斯莫尔饰)意外发现女同事埃莉诺(汉娜·艾米莉·安德森饰)是竖锯铁粉,更收藏有竖锯过往的杀人道具。
警方比对线索声音和DNA以后,警方不得不挖出竖锯的棺木,却发现棺木内躺着的是枪伤后被谋杀的嫌犯,让警方更确定竖锯复活
本人在澳洲,今天是电锯惊魂8:竖锯公映的第一天,但在前两天部分影院均进行过点映。
总体来说,该作算是一部水准还算可以的电影,10分我愿意给8分。
该作的导演是烧脑科幻片前目的地的导演,James Wan参与编剧与制作,算是有保障的。
最大的缺点是时间太短了,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要知道现在电影平均都是两小时了。
就血腥程度来说,若有太高的期望的观众可能会失望。
虽然说各种电锯,针管,绞肉机,枪等必备道具应有尽有,但论血腥比起前几部略逊一筹,可以说是一部“适合少儿观看”的电锯惊魂系列惊悚电影。
电影的分级原定R18+(对应北美分级NC17),但在点映当天分级降级为MA15+(对应北美分级R),也就是小孩子也可以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可以看出并不是那么血腥暴力,所以我觉得对于恐怖类电影又爱又怕的观众,电锯惊魂8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说一点血腥没有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各种锯子的出现是向前作致敬,最后一幕就可以说亮点了,这也是我认为全片唯一显得十分血腥的一幕。
就剧情而言,看了前七部的观众可能觉得略有俗套了,相对前七部并不是十分创新。
但反转依旧是不可回避的,最后的凶手是谁,他用了什么手法,会让你依旧有意想不到的感觉。
本电影jigsaw依旧会出现,第三部本已经挂掉的他是否复活可以说是个焦点。
我觉的他算是既复活又没复活,尽管最后的大boss与第三部之后的作品一样并不是他,但使用他的手法他的道具依然有致敬他的意思,可以说是一种传承了,具体最后是谁我就不透露了,这必竟也是一个看点,大家等上映或者不上映出了资源观看的时候慢慢猜猜吧。
之前打开jigsaw棺材的电影镜头报道让人浮想联翩,电影中打开的一幕也确实让调查人员吃了一惊。
总体上我比较推荐这个电影,胆小的观众也不用十分害怕,如果你是铁粉各式的花式杀人法与反转也会满足你,但如果你想看到等了这么多年,会不会跳出前七部的套路来点新意,你可能会有点失望。
这部电影可能不如前作,但依旧不妨一看。
另外看到有人问大陆上映时间。
我之前在猫眼看是确定了大陆会上,10月待映,现在又变成了2017年待映,感觉登上大陆银幕是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国外R级电影动作片与科幻片大陆上映已是常态,但R级恐怖电影,喜剧电影等上映却真是希望渺茫了。
谈一谈我在澳洲两年看过的MA15+电影,即北美R分级电影,动作片一般为暴力打斗场景,如金刚狼殊死一战,战狼2,王牌特工黄金圈,王牌保镖,科幻片会涉及惊悚情节,如异形契约,异星觉醒,恐怖片会有惊吓或血腥,如小丑回魂,安娜贝尔2,招魂2,喜剧片会有粗口,如仓皇一夜,或是涉及性或毒品的电影,如香肠派对,五十度黑,美国行动,追龙。
动作片科幻片在国内均会上映,其他电影大多则难见踪影。
如果竖锯真的如之前所说会上映可谓惊喜,如果不上映…也只能说光腚尿性如此。
《电锯惊魂》系列作为大型美食节目,又名《舌尖上的美国》《美食总动员》,一直被影迷称为“最适合的下饭剧”,一边看《电锯惊魂》一边吃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如果你吃饭的时候不看《电锯惊魂》,就会被认为是“落伍”“不合群”,还会被diss:你out啦!
身为一个忠实吃货,我苦苦等了7年,终于等到了这部《电锯惊魂8:脆皮肠的功效及做法》。
很久很久以前,当时密室杀人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嫌疑人被锁定为约翰·克莱默。
数百名专家投入了上亿经费,经过多年明察暗访,最后得出结论:约翰是美国红十字协会的临时工,为了冲业绩发明了各种机关吸引人们来献血。
这些设计精美的机关成功吸引了大量爱心人士,他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纷纷砍手、锯腿、掏出内脏来配合约翰。
事实上约翰根本不是红十字协会的,他是“电锯门”门主,一个知名美食博主。
他一直在从事美食节目的录制,而这些手、腿、内脏被做成了凤爪、猪蹄、牛杂,现已加入肯德基豪华午餐,电锯迷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该美食节目以做美食为主,但没有吃美食的镜头)这个年代食品安全问题相当严重,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盛行,吃什么都不安全,还是吃自己最安全,至少不会摄入新的毒素。
纯天然,无污染,不添加香精防腐剂。
《电锯惊魂8》的故事还要从10年前说起。
身为一名美食家,普通的食物已经不能满足约翰了,他决定玩出花样,玩出特色。
这一天,约翰邀请了5名吃货进行美食节目的录制,这5个名额非常宝贵,必须是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下面,由我来隆重介绍5位到场嘉宾。
米奇为提高国民总收入尽了绵薄之力:他卖了一辆没有刹车的摩托车给小伙子,然后这位小伙子骑了10分钟就因为刹车失灵被撞死了。
卡莉让人们明白了支付宝代替钱包的重要性:她抢了妇女的钱包,结果妇女因为失去呼吸器而病发身亡。
安娜亲手杀死了自己孩子,还导致丈夫上吊自尽,为计划生育做出了贡献。
瑞恩引发了好友的车祸,为减少碳排放出了一分力,提倡大家坐地铁、骑共享单车代替开车。
罗根就更厉害了,他有超强自愈能力,以及远超常人的战斗力,可以与绿巨人一战。
他还把X光片的名字弄错了,导致约翰的癌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才开始在余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开创“电锯门”,设计各种游戏给罪人提供自我救赎的机会。
假如罗根不搞错X光片,约翰就可以早点发现并治愈癌症,就不会开创“电锯门”,也就不会有这8部《电锯惊魂》了。
因此,罗根不仅是约翰的门徒,更是《电锯惊魂》、电锯门的关键人物。
接下来,就是美食环节。
第一道菜 :血旺。
血旺,也叫血豆腐,为动物血加盐直接加热凝固而成的食品,起源于四川眉山,常见的血旺为鸭血、鸡血、猪血制作而来。
此时,5位嘉宾都戴上了象征着尊贵身份的特制头盔,以及一对精美小手镯。
他们在齿轮前纷纷献出血液,作为制作血旺的原料,挑战成功!
其中4位嘉宾晋级下一关,而罗根直接走后门成为了约翰的门徒。
第二道菜 :白开水。
白开水,又名凉白开、冻滚水,是平常生活中人们喝得最多的食用水。
它清淡无味,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很重要的调理作用。
卡莉是一个北方人,吃了血旺后感到又辣又上火。
好在游戏主办方贴心地准备了3管饮料给大家,分别是白开水、美年达和雪碧。
(误)
卡莉选择困难症发作,一时间不知道选择哪一个,瑞恩机智地把3管饮料都注射进了她体内,挑战成功!
第三道菜 :猪蹄和谷物。
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
它能防治皮肤干瘪起皱、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都具有特殊意义。
谷物,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
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
由于吃粗粮有益健康,主办方给安娜和米奇准备了大量谷物,看样子够他们吃一年了。
然而,他们表示拒绝,因为他们要减肥。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瑞恩拉动操作杆,为制作猪蹄提供原料。
瑞恩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发表了此刻的获奖感言:猪蹄是我最喜欢的食物,我从小吃猪蹄长大的,所以才长这么胖。
所以他稍稍犹豫了片刻就拉动了操作杆,留下了新鲜的猪蹄,挑战成功!
第四道菜 :麻辣牛肉。
麻辣牛肉,是一道四川省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豆腐、豌豆等,此菜色泽褐红,麻辣鲜香,干香滋润化渣。
瑞恩酒饱饭足打饱嗝的时候,
米奇已经处于蚊香之中。
只要他按下刹车,就可以放弃挑战。
但是,美食是一种艺术,谁也不能阻止他追求艺术的脚步。
于是,米奇决定为美食献身,成为了一坨麻辣牛肉,挑战成功!
而另一边,瑞恩还在打饱嗝。
第五道菜 :子弹。
子弹,是由枪械发射出的武器,富含大量铁元素,有合成血红蛋白、合成肌红蛋白、构成人体必需的酶、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对人体有许多好处。
甚至会有父母给孩子取名“子弹”,比如甄子弹,是祝福孩子拥有强壮身体的寓意。
5位嘉宾都带来了精彩的表现,一直在幕后暗中观察的约翰终于按捺不住了,决定现身台前,亲自会见2位优秀的晋级选手。
他在安娜和瑞恩中间摆了一把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
安娜展示出她助人为乐的品质,她眼看瑞恩少了条猪蹄,大量失血,她为了给瑞恩补充一点铁元素,迫不及待地对瑞恩扣下了扳机。
但她显然没看过《国产凌凌漆》,想喂别人吃子弹,结果自己吃了子弹,挑战成功!
10年后,约翰的接班人罗根决定邀请奥尔兰警官参加美食节目的录制。
前面我们说到,嘉宾的名额非常宝贵,必须是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奥尔兰曾经放走了罪犯埃德加,而埃德加杀害了罗根的妻子。
换言之,奥尔兰和埃德加给罗根提供了过光棍节的机会。
毕竟光棍节是个特殊的节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的。
但是罗根是个戏精,他不直接举行美食节目,而是私自给自己加戏,把20分钟就可以演完的电影硬生生扩充到了90分钟。
整个过程相当复杂,总之最后他还是带来了终极挑战。
第六道菜 :脆皮肠。
脆皮肠是一种肉类食品,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辅以填充剂,然后再加入调味品、香辛料、品质改良剂、护色剂、保水剂、防腐剂等物质。
罗根把整个舞台都给了奥尔兰,还给他准备了7个聚光灯,含义是:灯光都准备好了,请开始你的表演。
奥尔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当场来了一段单口相声,然后变成了一个脆皮肠。
最后,罗根用一句话为美食节目做了总结:“我为食者带盐。
”他用心良苦,教育我们适当多吃盐,有益身体健康。
没看到其他影评提出这些bug和槽点,我先来首先第一个机关,铁链拖着头上铁桶,演员演技不是头部被拖而是身体被拖。
垃圾演技。
第一个机关的齿锯应该是能锯断头上铁链的,bug第二个机关不明白女小偷为什么不主动打针,明明记起来了,还有这么多时间,她不打针等死,还想拖着他们一起死。
而那个把所有针筒都打下去的男配,救了他们三个,还被骂,怪他杀了人。
他吊上去了还能准确打正确的针筒啊?
而且tmd他不这么干你们早全死了,真狗屁。
第三关演员们能不能特么的演出点求生欲?
能不能好好视察四周围?
能不能多做一些无谓的挣扎?
比如拿铁锹试试破坏铁链活着铁窗?
你们是默认自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吗?
导演能不能拍四周让观众们看一看?
还是太多bug能逃生所以拍不了?
录音带好像知道谁会活着或者被困着,能够准确留下录音告知被害者。
真的是未卜先知啊,然而全程一个摄像头都没看见,拍到过。
总的来说,其他bug别人提过我不重提,这部比起任何一部前作都像一坨翔,烂的出奇,烂得好像再看一部同人恶搞片一样,只不过拍的严肃的像正片,问题是,宁配吗?
以为是“竖锯”归来,结果玩了一个时间重合,真是一种情怀和致敬啊!
收录机归来,现在的特色就是关门游戏开始,又成了标志性的存在。
故事并没有延续上一部,一开篇也没有从游戏开始,一个有前科的混混在逃窜,一群警察在追他,他说他要按照要求拿个东西按一下,但是警察不允许,开枪射伤了他。
画面又转到了五个人,每个人头上套着一个桶。
对面是一面全是电锯的墙,五个人被要求以血才能逃脱被电锯割死的命运。
五个人中的四个人都被电锯割伤出了血,救了自己。
然后是一个对一个小偷女子的惩罚,她要在三根注射器里找出一根是解药的,注射了,才可以救大家。
但是女子不愿意选,最后大个子男人把三根针全部注入了女子脖子,女子的脖子被打烂,死去了,三个人得救。
他们进入一个储草场,大个子男人想从一个“竖锯”标明不给走的地方毁坏门出去,结果脚陷入了地板里被困住。
其他两个人进入一个烟囱一样的圆柱形谷仓一般的地方,门被关上了,很多的稻谷从谷仓灌入,两个人几乎被淹没,只有大个子男人拉动地板里的扳手才可以救他们。
当谷仓里插进来很多刀具和电锯锯子将两个人插伤的同时,大个子男人拉动了扳手,两个人脱险了,但大个子男人腿被锯断了。
还没过一会儿,黑人小哥又被吊起来,要他去拾取蚊帐旋转刀片中的刹车,虽然女子全力营救,黑人小哥还是给卷死了。
最后大个子男人和剩下的女人被“竖锯”抓了,用铁链链住了脚,留了一把猎枪给他们两个人,枪里只有一颗子弹,女子抓起来就打大个子男人,结果子弹反射,女的死了。
但是大个子男人发现钥匙就在子弹里,可惜他们没有拿出子弹,而是互相残杀,结局是都死在这里。
与此同时,警察通过几具找到的尸体,发现了“竖锯”经常用得人皮拼图标志,怀疑是“竖锯”归来,他们还发现用来说明规则的磁带经过声音分析也是“竖锯”本人的,而且从死者的指甲里还发现了“竖锯”的血液样本,为了打消大众和媒体的顾虑,他们决定打来“竖锯”的棺材,结果打来一看,里面有一具死尸,但不是“竖锯”。
同时他们发现法医的助手是个“竖锯”迷,收集和制作了很多“竖锯”的设备和装置,还经常在一些“竖锯”迷的网站上发布一些自己的观点,感觉她有作案嫌疑。
一次法医与女助手去参观女助手的操作室,一个警察跟踪,并拍下了一切,这让他们成为了重要怀疑对象。
但是当法医好友警察要抓法医时,法医说出了他对另一个警察的怀疑。
他要求法医让他解剖逃出医院的被警察射伤的混混尸体,发现打伤他的正是这个警察专用的子弹。
法医朋友警察还在另一个警察家里发现了人皮碎片,准备抓他。
而另一个警察正好跟踪法医和女助手来到了郊外的杀猪场。
两个人都被人打昏,然后被一个激光仪器绑住了头,“竖锯”要求两个人忏悔,只要按动面前的按钮就开始,坏警察按了法医的,法医忏悔了搞错竖锯片子,还是被“杀”,然后是坏警察,坏警察将自己做的坏事和盘托出,没想到法医又活了过来,坏警察被切开脑袋而死,法医正好把助手当不在场证人逃避法律责任……法医假死活过来是致敬第一部“竖锯”醒来的震撼场面。
里面的杀人设备弱了一点,但是最后的反转还是很不错,与前几部还是很像,蛮有情怀的。
“竖锯”归来大时空转移,真是以为他要归来了,结果是利用时间重合,来杀死自己仇恨的人。
总体还是买买情怀而已,设备差了好多,设计也大多用过,有点老套……
说起血浆片的鼻祖,恐怕每个人都会想到同一个系列。
随着第七部中,戈登医生的一句“Game Over”,整整七年时间,整个系列再无音讯。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该系列就此终结的时候,它又猛杀一个回马枪——《电锯惊魂8:竖锯》Jigsaw
说起《电锯惊魂》有多经典,许多人津津乐道。
这个系列,绝对是迄今为止好莱坞最成功的恐怖电影系列之一。
前7部总成本仅6700万美元,创造了8.7亿美金的全球票房,并在全世界积累了无数电锯粉。
第一部《电锯惊魂》,只用了18天的时间拍摄,区区120万美金的成本,却在全球拿下了1.03亿美元的票房。
爆款,当之无愧。
甚至,该系列获得了吉尼斯记录的认可——史上最成功系列恐怖片。
迄今为止,《电锯惊魂》还以8.1的豆瓣评分,稳稳在豆瓣TOP250占一席之地。
虽然之后系列口碑逐渐走低,但并未消解人们对于“电锯”的热情,而《电锯惊魂8:竖锯》的到来,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电魂粉的狂欢。
来看剧情,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大家可以放心观看。
《电锯8》在结构上,秉承了系列之前的作品,第一条线自然是——杀人游戏。
太阳光下,警察缉凶。
凶手莫名奇妙跑到一处高楼,手里举着遥控器,嘴里喊着莫名其妙的话:“我没得选,还有五个人要死了!
”
由于自己不想最先挂掉,逃犯不得已按下遥控器,游戏开始,他也被警察击中。
熟悉的密闭空间,阴冷色调,五个人以此醒来,大叫救命。
每个人脑袋上拴着一个铁桶,桶上拴着铁链,链子对面——
没错,明晃晃的五道电锯门。
此时,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一个面具小人儿骑着车晃晃悠悠,伴随着旧金属摩擦的声音缓缓出现——I want to play a game
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还是那股熟悉的味道,蛤?
别着急,往下看。
第二条线——破案过程。
看过前作的观众都知道,竖锯老头儿在第三部已经死去。
于是,编剧千辛万苦挑出来几个嫌疑人,个个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善类。
警察哈罗兰(考乐姆·雷尼 饰),表面勇敢果断,正义凛然,实则收受贿赂,作奸犯科。
调查中,越来越多的不利证据指向了负责案子的他。
负责解剖尸体,勘验现场的法医洛根(马特·帕斯摩尔饰),嫌疑也很大。
表面上,他极力鄙视这种疯狂行为。
实则,参军经历以及和塔利班的战斗,让他很可能患上了战后妄想症。
法医女助手艾丽诺(汉娜·艾米莉 饰),则更像是一个电锯门徒。
因为放弃克利夫兰高薪的她,竟然拥有一座自己的“工作室”——各种电锯道具的工作室。
私下里,她还是“百度电锯吧吧主”,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关于电锯门的激进看法和观点,并适时提出线下面基。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老头明明已经死了很久,凶手的DNA却和他的一模一样。
不得已,警方为了平息民众的恐慌,只好开棺验尸,这一验,可出了大问题——棺材打开,老头不在,却躺着一个被害者。
难不成老头起死回生?
不告诉你,自己猜。
同样的双线叙事,同样的精巧机关,同样的受害者,同样有各种嫌疑的罪犯,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样的感觉——它始终不是我们熟悉的《电锯惊魂》。
《电锯惊魂》之所以好看,不仅仅因为它的血浆属性,更因为,它是一个集恐怖,伦理,道德,悬疑甚至科技为一体的系列。
整个电锯惊魂的故事线索,集中于恐怖,展开于悬疑,升华于伦理,最后再用适时的反转,给观众一剂肉痛的毒鸡汤。
这种肉痛,不仅仅是跟随电影中主角的通感,更有被惩罚者以及犯罪者在道德两头又错又对,又可怜又可恨的心灵矛盾。
不得不说,《电锯惊魂8》中,这两种感觉,都减弱了。
先说肉体。
每一部电锯,都有一个答案很明显但解决很痛苦的“电锯式”要命题——要么杀人,要么自杀(自残)。
第一部《电锯》的两大主脑——温子仁和沃尔纳曾明确说过,他们拍《电锯1》的灵感,来源于1979年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
这就是《电锯惊魂》第一部的渊源
《疯狂的麦克斯》里,一心复仇的麦克斯(梅尔·吉布森 饰),在路边撞见一个暴徒。
麦克斯是这么惩罚他的。
暴徒身边一辆车翻了,油流了一地,不出十分钟,着火,爆炸。
麦克斯用镣铐把暴徒的脚踝锁在车上,给了他一把锯子,说——你需要十分钟才能用它锯断(镣铐)现在 假如你运气好 你能在五分钟内锯断脚踝
他们的意图,不仅仅是制造廉价B级片的观感,而是将电影情境,放到一个极端又不失现实意义的选择中去。
让观众设身处地得想一想——如果是我,该怎么办。
查斯特·贝宁曾经在《电锯7》中客串过一个角色——埃文。
他的难题是,女朋友在车底,好朋友被铁链穿过手掌,下颚。
是撕开后背皮肤,关掉正被发动的汽车;还是眼睁睁送至亲去死——作答时间,30秒。
或者,头戴反式捕兽夹,必须剖开另一个活人的胃从中拿出钥匙,否则头颅就会从颚骨处被撕开,掰成两瓣——作答时间,60秒。
亦或者,用铁钩勾住肋骨,必须将手伸入氢氟酸溶液(俗称:化骨水)取出钥匙打开装置,否则胸腔就会像双开门冰箱那样被撬开——作答时间,60秒。
可《电锯8》中,这种挣扎感的画面却很少。
比如第一关——血之献祭。
五个玩家由铁链跟一扇镶嵌着电锯刀片的门相连。
铁链越来越短,所有人都被强拉着,向飞速旋转的刀片靠拢。
解决方法是什么?
拿刀片割破皮肤,简单说,出血就行。
这也太没有诚意了。
同样的场景,在《电锯5》中也有出现过,他们两必须出血,才能通关。
两人把手伸进电锯台,贡献了超过5升血,手都被锯成两半。
足够的血让连接门锁的烧杯达到一定重量,门才会打开。
划破皮肤的痛感与这样的切割,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经典的电锯切割,针筒在《电锯8》也有露面。
因抢劫致人死亡的杀马特女玩家,被逼选择一针注射自己。
三只针筒中,一只毒药,一只解药,一只化骨水。
她明明知道了哪一只是正确的,却偏偏藏着掖着,最后在队友的威逼下,三只全部注射进脖子,腐蚀而死。
同样的戏码,在《电锯2》中,却痛感异常。
“针头山”——针头堆积如山,钥匙藏在山里。
玩家不得不赤裸着双手寻找钥匙,同时忍受针扎之苦。
许多影迷表示,这是自己看《电锯》系列最难受的镜头,没有之一。
同时,竖锯的游戏都有规则,对于规则的破坏者,一般都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电锯》系列中,打着红色X号的地方,决不能碰,碰了必死。
但《电锯8》中,这个惩罚似乎也仁慈了很多。
在农场里,有一个地方明明划着X,大胡子玩家非要用铁锹去砸。
地板碎裂,钢丝缠腿。
(你别说看这个调色还有点莫名的美感)殊不知,破坏规则的事情,前边几部都有过。
以《电锯2》为例,白领玩家不顾规则去开门,结果——
(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这个机构在这部中也有漏面,前边有截图哦)两相对比,哪个更凌厉,自不必说。
再来说说心灵的痛感。
电锯的魅力,在于我们面对电影中涉及生命一样难题时的抉择。
毕竟,大多数人都有选择困难症,毕竟,我们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反应都是——逃避。
可电锯,却没收了这种选择权,丝毫不给你逃避的机会。
甚至,他还逼你做出选择的最后时间,这个时间段通常很短——30秒,或一分钟。
说到底,真正让我们心惊肉跳的,不是开膛破肚,不是血流一地,而是被那种未知力量推着做出事关生命抉择的无力感,是面对“死亡”和“自残”,甚至“杀人”时两难抉择的深深恐惧。
比如,选择“死”还是选择“双手开花”?
再比如,选择“死”还是选择“挖目取匙”?
但在《电锯8》中,这种抉择却常常被抛给一个人,这个人,既要替他人抉择,又要为他人抉择。
没错,就是这位胡子小哥。
第二关,差点被吊死的他,将三支针管同时扎进了朋克女的脖子,替她做了抉择。
第三关,他又自断一腿,解救了被困在谷仓差点被活埋的其他两个玩家。
这样设计本没什么问题,可明显,选择之于他来说,太多了。
过多的抉择和惨剧集中在他一个身上,反而弱化了其他角色面对抉择时的无力感和压迫感,这种设定,让观众感受到的“心灵震撼”减轻了不少。
也许比起黑人小哥和白人妹子,他的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但这种人为的故意加戏和拔高,反而让其他人的死趋于流程化和正常化——看着他们死,似乎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这,削弱了《电锯8》在精神层面所要表达的内涵,将电锯的“狠”压低一个层次,再展示给观众。
另一方面,则是“悬疑”戏份的老套和不足。
竖锯,无疑是整个电锯故事的核心人物。
看过《电锯4》的人应该知道,他其实是个好人。
甚至,他和妻子好到,建立救助站去帮助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直到有一天,一个流浪汉的盗窃导致竖锯的妻子流产,同时,自己也被查出患了癌症。
从此,竖锯走上了支配别人死亡和恐惧的道路。
他不仅仅是个杀人犯,拼图狂魔,他还是个有故事的老头子,是个有头脑的发明家。
他用自己的经历,去挑战别人的信仰,他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人间的是非。
之所以有门徒无数,是因为他只惩罚那些他认为有罪的人。
《电锯8》中的核心词——confess(忏悔)。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活路,但他还是用自己的方法,让他们经过血肉的淬炼,重获精神上的“新生”。
惩罚者有可怜之处,受害者有可恨之处,谁给了竖锯惩罚他们的权利?
谁又给了这些逍遥法外的犯罪者自由生活隐瞒真相的机会?
这种事关伦理和道德的思辨色彩,让《电锯》系列有种超脱其他恐怖片的哲思气质。
可不幸的是,《电锯3》中,编剧手滑写死了竖锯……这直接导致4—7部中,冒出一堆克莱默的继承者——门徒,老婆,弟子,模仿者……慢慢的,悬疑套路变成了大家明知克莱默已死,但不得不猜谁是真的杀手。
到了《电锯8》中,编剧干脆将各种人物烩在一起——黑警,门徒,追随者。
减轻竖锯本身悲剧色彩的同时,《电锯》的悬疑变成了简单的字谜游戏。
最后,如果说竖锯死后还能吸引电锯粉的,可能就是各种精巧机关带来的科技感了。
锈迹斑斑的道具,取人性命的机关,精巧的涉及,完美的触动,比起拿着砍刀斧头冒血的血浆片,《电锯》要高出几个档次。
比如《电锯5》中这个溺水箱,破解方法是要用钢笔刺破自己的气管,然后通过笔管呼吸。
可到了《电锯8》中,这种机巧,却也被高科技代替,失去了年代感与朴素感。
沾血自动精致的不锈钢电锯。
连带传感器的铁桶头套。
甚至,最后竟然祭出了杀招!
前方高能!
激光切割。
这种类似《寄生兽》的场景,让我不得不再给《电锯8》加上一个分类:科幻。
很多人说,《电锯8》多少有点继往开来的意思。
我不苟同。
继往,不论是风格上,还是故事上《电锯8》已经和《电锯》系列完全割裂。
这一点,从影片英文名《SAW:Legacy》改为《Jigsaw》就看得出来。
前面七部,在剧情上关联紧密,而第八部,也和主线情节脱离了关系。
所以,《电锯8》其实是对新观众和新市场的妥协,降低观影门槛,提升观影体验。
开来,之前所有的结尾都是Game Over(游戏结束),这次却变成了I Speak For The Dead (我为死者代言)。
怎么感觉少了点恐怖片的邪魅,多了点超级英雄的尴尬气质。
可能,自从那个克莱默死去,《电锯惊魂》就死了一半,七年前,伴随着戈登医生的那句game over,《电锯》就真的成为往事了吧。
我们不否认《电锯8》仍然能带给观众新鲜的感官刺激和不错的观影体验,但是,论及情怀,却有违《电锯》系列的气质与精致。
最后,不得不奉劝一句哪些还盯着某些经典系列妄图以圈钱姿态重启的导演们——强行续作不如死得其所。
《SAW》系列是我最喜爱的系列电影。
触目惊心的机关、扑所迷离的悬疑、看完之后对于生命的深思等等都是让我喜爱电锯的原因。
SAW 第三部之后,我总是一边期待新作,但另一边又很担心新作会毁了。
幸好,一直出到第七部《SAW 3D》都没有被毁,我喜爱的元素依然都在。
到此,《SAW》系列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偶尔我还会重温,提醒自己活得不容易,生命不应被浪费。
这部电锯续集叫《Jigsaw》,跟《SAW》有所区别。
我想,这系列也是时候迎来新的重启了吧,不再沿用《SAW》这个名字,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电影开头是熟悉的音乐旋律,让人激动人心。
但越看就越觉得没意思。
一、机关十分无聊被锯伤一下,过关;只要那个女的打针了(就算连错误的一起注射,就算是被别人强迫注射也算,这已经完全背离SAW赎罪自救的主题了),过关;谷仓下谷子,再落点锤子、刀子(这TM也算机关)……还有最后一个大型机关,看着大型,但看不懂游戏的意义,观众看着也不肉痛。
落的这么慢的谷子还能把人淹没,弱智么?
不会踩上去?
(补充:这么慢的速度落下谷子,正常人会移动,只要不是站着不动等死都不可能被埋。
当没有被谷子埋,后面落刀子什么的,只要贴墙壁站,基本上不会中。
因为那些物品做的是平抛运动。
所以编剧很缺乏常识。
)
这东西真心意义不明这些机关一定需要有人在看着闭路电视来遥控,不然根本开放不了下一关。
再回顾一下《SAW》里面的机关:1.铁头盔(《SAW 2》)。
拔断绳子自动倒计时,要狠心挖了眼睛取钥匙来打开头盔,不然计时完合上头盔就GG。
(这段倒数时间看得心惊胆战,一来怕自己挖眼睛的场景太吓人,二来为当事人担心,怕他就这样死了。
)2.拔铁链(《SAW 3》)。
一条条铁链全部扣在皮上,要忍痛把铁链拔走,然后去下一个门,不然倒计时完成会被炸死。
(一个一个钩子拔出来的镜头看得超级肉痛)3.扒开胸腔机关(《SAW 3》)。
机关扣着胸腔,需要拿钥匙揭开机关,不然倒数完会直接撕开胸腔。
而钥匙被泡在眼前的酸性液体,随时间被腐蚀,是忍着强酸烧手的痛苦拿出钥匙,还是倒计时完等死?
(依然看得肉痛)还有那些要放血通电、拿钥匙要挨一枪等等的精妙机关设置不一一列出了,全部无人守值、需要自己付出代价、看得观众肉痛。
这部《Jigsaw》的机关根本不是一个次元的,弱到爆炸。
二、悬疑设置炒冷饭看过《SAW》系列的7部,你都能猜到那些反转的地方了……很容易猜到谁是背后布置游戏的人。
而游戏时间与现实时间……就是照搬《SAW 2》的点子。
而且《SAW 2》更紧张,到结尾揭开谜底你会倒吸一口凉气。
三、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思考《SAW》系列当中,竖锯总是会给你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叫你“make your choice”。
为了保住你曾经轻视的生命、救赎自己的罪、让你学会宽恕,你愿意流多少血、承受多少(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
每次游戏结束,你会庆幸活着,你作为观众也会认真检视自己对生命是否足够尊重,如果自己被这个游戏选中,该怎么办。
看完《SAW》,会对人性、对生命有更深的思考。
而这部《Jigsaw》,根本没有这些内涵……流几滴血就过关了、说几句话坦白自己的罪又过关了。
没有了《SAW》那些艰难的选择题,只要一路按录音说的做就可以。
四、剧情儿戏《SAW》系列,被John选为门徒的人,全都是经历过游戏,洗心革面之后跟随John的。
而这部《Jigsaw》厉害了,仅仅是因为游戏开始时游戏者还没睡醒,John直接出来救人,救完就成门徒……囧如果John觉得他犯的是小错误,罪不至死,一开始就不会选他来这种致命游戏。
既然都选中了游戏,为什么又在他一个游戏都没主动完成就马上出来救走他?
这里编剧真是随便敷衍观众。
再到取子弹剧情。
1.为什么中枪了的疑犯一直没取出子弹就包扎住院了?
到后来,黑人警察怀疑医生,医生提出要解剖那个疑犯取子弹。
2.为什么黑人会同意由有嫌疑的人去取子弹?
3.为什么黑人警察不是盯着子弹被取出,让他有机会掉包?
4.既然疑犯死在外面,为什么警察不怀疑凶手塞了另一颗子弹嫁祸?
5.既然疑犯死在外面,为什么凶手真的没有一早换子弹嫁祸,而要等手术台掉包?
……还有很多经不住推敲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里补充。
这部片最多就值2、3星,其他人估计是情怀分评高了,作为电锯系列真爱粉评个1星挤挤水份。
————以下是谷阿莫的讲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830720/
作为一个狂热的电锯迷,表示这一部是最让人失望的。
槽点多的已经数不过来,无聊的机关游戏带来不了任何的紧张感,故弄玄虚的剧情就完全是瞎几把扯淡。
还是怀念温子仁,希望他相继拯救了速激和DC后也回来拯救下他的亲儿子吧。
先吐槽下杀人装置,少了倒计时的设计首先就缺乏了刺激感,对游戏内容的代交更是模糊不清,只是一味叫你遵守规则然而规则都没给清楚。
谷仓里往下掉刀子,你这是逗我呢,还有摩托车那个大转盘,也只是看着酷炫而已,说真的还不如裂嘴夹实在,铁链更不说了,看不出哪里巧妙的所以然,反正看着就是不那么肉疼。
几个游戏受害者也没有啥关联,唯一的关联是两条时间线的展开,代交出了又一个新的电锯门徒。
门徒的发展壮大好像成了电锯续作能继续扯下去的唯一切入口,编剧估计恨死那么早把竖锯老头写死的家伙吧。
但是加入电锯门的门坎有点低啊,为了保持神秘感没事都得扯上老头,死了也不让人安息。
警察依然全片智商不在线,结局可想而知,又是电锯门的一次胜利。
唯一的亮点可以说是双时间线的表达,一贯的在结尾给出答案。
本来以为结局能说出 “原来是这样”结果却成了“尼玛,这样也可以?
”一点惊艳的感觉都没有,一切只是自圆其说,我们也只能勉强的信了你的鬼话。
只能说电锯8只是卖了一个情怀而已,终究逃不过烂尾的宿命。
法律不能制裁的混球不是代表他們可以置身事外, 總有人願意充當地下判官, 以他要參加者借兇殘遊戲反省自身的罪, 錯若能悔, 善莫大言。
筆者能在七年後於銀幕再遇電鋸白髮門主心情相當振奮, Jigsaw患了腦癌辭世, 他富有創意的殺人刑具, 以及要罪人受創大哭呼喊認罪宗旨的堅定不移, 肉身滅亡, 其魂、生前行的事卻影響了白頭執行遊戲下過關者的臨摹實施, 拼圖殺人狂, 不, 耍尊稱為教主的約翰. 克拉瑪(John Kramer)泉下有知其門徒不亞啟蒙恩師的創造及執行力, 必然闔目而逝, 深慶有人。
影片開端各參寶者戴上鐵頭盔並遭鐵鍊捆鎖, 機關一動, 拉拽他們肢體至牆壁置放的旋轉鋸齒, 遊戲有其規則, 關鍵在於遊戲者需要留心聆聽錄音內容、瞭解話中話, 然後以出奇不意方式解困。
遊戲經過七集培育, 更離奇的手法對筆者而言是吃膩了的血肉珍饈, 就算大家說筆者壞心眼我也要直說, 那些嗜血刑具已經不能牽扯我的憐憫, 我的專注力放到捉來噴血受虐的眾人, 他們不愧是專業演員, 其臉部不明、害怕、懺悔從不忿的咆哮我做了什麼錯事到哭泣沉默的心甘變化是此系列值得我關注的地方, 那些設計針對解放人體大量血液的刑具各施其職, 它們施加在受刑者肉體的速度很快, 轉瞬即逝爆發的劇痛與血腥畫面可以滿足對這方面有要求的觀眾。
看《恐懼鬥室之狂魔再現》都是一批長期支持該系列的捧場客, 他們要的不只是創新的死亡方式, 出人意表猜誰是主謀既是電影的魔力, 也是他們期待的變奏。
片子在鋪設真兇, 或教主繼承人的落筆先是誤導觀眾, 那個似是真兇大家認為是呼之欲出之際, 一擊尚可的回馬槍讓拍了八部恐怖密室類電影不致給大家大罵是吃老本的劣品。
縱使編劇耍了指引觀眾以為他們是最大嫌疑雙重兇手的技巧 , 故佈疑陣殺局揭曉時兇手的行兇動機尚算清楚說明, 兇手那份死裡獲救、重獲新生的用心學習, 是上天定數命不該絕, 亦是因為過往簡陋救了命根血的洗禮革新。
生存不是互相廝殺, 捨己奉獻才是救贖, 既然好朋友或是所出都能殺死, 何況只是沒有友誼, 血脈相連二擇其一的競爭者? 電影末段生還者的殘殺是罪人不明白不為自己, 只為別人的犧牲大義是可以同時得救的至高至上情操, 只需他們當中有人領悟智者的澆灌, 可以得救, 老者看人十分透徹, 他的活路提示藏於人心裡構築面臨絕境躁狂的蒙蔽寬恕, 心一旦封閉, 二人沒有思想教主的話裡玄機, 鑰匙就在尺許, 自利的持器行兇扼殺了他們的生存機會, 教主不負信徒頂禮膜拜, 只要信, 就能賜予陷溺不知身負何罪的人一個喚醒自身罪孽的死亡試煉。
Patrick Chan寫於2017年11月1日
还不错
电锯系列永远是我心目中的经典,所以即使这一部有一些值得吐槽的剧情+演员演技的问题,但是时隔多年还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老爷爷还是让我感动不已。
148th 差点冲动裸辞后看点虐杀片缓解我心中的怨气
以前一口气看完前7部,今天才补第八部,爷青结,坐等明年第九部
boooring 一定是我年纪大了
很容易猜的叙述性诡计,基本上照搬了第二部,而且,我觉得游戏设计得比较无聊,五个人感觉根本没啥互动性……
推陈出新失败,还以为Jigsaw复活,结果主线还是沦为后继者偏离初衷不给选择随意代言的模仿游戏。
不重口味
电锯门新血源源不断,撑场面却还是得靠老头。故事与系列过往作品没多大关联但也不算脱节,还是熟悉的配方,缺憾在于游戏设计有失水准,结局反转也是老桥段翻新。
哎就是很失望,以前几部想要展现的那种内核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令人麻木的血腥。旁边的小哥哥一直紧张的搓着手偷看几乎笑出声的我,因为剧情真的太搞笑了啊。
新电锯的诞生
悬疑精彩,时刻担心谁会黑化,一直以为竖锯战胜了癌,还有那水浒三国古诗字幕真的奇葩。对待伤害别人者,给予酷刑,虽然残忍血腥,但未必值得同情,被他们夺取生命的人可怜不?无辜不?就是感觉国内处罚太轻,缺少这种越界教育世人的救世主,才让罪犯一次次明目张胆的行暴。不为别的,只为警世,例如作奸的滴滴司机:如果在赎罪游戏中为求生还不择手段,无人能救,game over.
找回了前三部的精髓,交錯敘事,陷害與反陷害,真相與反轉,鏗鏘有力的為死者與正義發聲,還有那儀式般的一關門。jigsaw的新遺產出品精良,看好Irina日後入夥。唯一的bug,saw原諒醫生似乎需要更重的考驗,Amanda和dr Hoffman不外如是,昏迷中的一鋸子不太符合整體套路。其餘完美。順便打了拆招黨一臉
两条线交错进行缓解了一部分血腥,但却是意想不到的时间线,居然还有学徒了,最后的“我为死者代言”掷地有声想想又好搞笑。感觉女助手还有戏
看8中间才发现我几乎没看过前面几部。最近大概不太想吃章鱼🐙了。
本片最恐怖之处在于,提醒老观众,10年过去了.........
整个观影过程就是 啊~咦~咦哟~嗷~噎~呀~。 看了一大半猜出来了凶手 致敬了第一部 我就不多说了以免剧透哈哈。(黑哥哥黑姐姐看这种片还是挺安静的,发出声音的好像只有我们中国人。。
4
四星回归
比除第一部之外的六部好点,只是还是一样的套路,反转比前面的要大。《电锯惊魂8》算是一部优秀的悬疑片恐怖片,同时也是一部失败的续集片。看结局应该还会有续集,希望竖锯9可以在剧情续集上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