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故事
Metsurin tarina,木独佬的离奇人生(港),伐木工人好意外(台),The Woodcutter Story
导演:米科·麦利拉提
主演:亚尔科·拉赫蒂,汉努-佩卡·约克曼,马蒂·奥尼斯马,克丽丝·艾芙·埃涅希尔姆,劳里·迈亚拉,卡佳·库科拉,伊沃·图里,乌拉·塔帕尼宁,马克·加索,阿尔米·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荷兰,丹麦,德国语言:芬兰语年份:2022
简介:快乐的樵夫佩佩在一家木材公司工作,当公司被无情收购后,他的厄运开始了。曾为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奖影片《奥利最开心的一天》编剧的米科·麦利拉提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分两章叙述一个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谋杀案。在糖果色调下,裹挟着超现实元素,如会说话的鱼头、黑长毛怪兽、发光的漂浮球等,营造成人童..详细 >
配乐和摄影太好看了。但中间有几场戏睡过去了。没有看懂整个故事,有点像冰血暴里面丈夫困境。一个寓言式成人童话。也许一切都只是一个梦。我也在此间进入了梦中。【2023年北京电影节】
很符合我对北欧电影的想象:赏心悦目的风景,诡异却悠扬的音乐,以及理解不了的剧情。
【SIFF影展精粹】 本片的影像带有北欧特有的冷峻和梳理感,许多静态镜头的构图也很有罗伊安德森丰富的前中后景的画面信息的特点。故事其实很简单,是工人失业后的存在主义危机,这一点近年来的许多影视作品都有涉及,我们看着本片的主人公经历了强制下岗、妻离子散、好友自杀、妻子出轨、邪教侵袭等各种遭遇,在宏大意义消解的时代,一切信仰都崩塌了,倘若有幸走进一所《宇宙探索编辑部》都是万幸,可惜大多数人都淹没在《樵夫故事》中,勉强弹着《钢的琴》,被困在《漫长的季节》中重复着荒诞生活的《日久天长》。这是苦难的最高境界:苦得无奈以至于只能选择麻木。(影片里许多超现实意象我看了半天看不出前后的联系和意义,但确实在画面上塑造的不错,而且音乐真的很好听。要是那一场的字幕没问题而且我没睡着一段的话,应该会更好看。)
SCA22 Sydney:大量固定镜头、画面留白,偶尔出现一些角色也都在沉默不语或是重复无意义动作。整部电影更像是由一张张寂寥构图的画面组成的情绪放大器,剧情被刻意弱化,也不重要了。画面无疑是出色的,充满实验性和诗意的镜头,经常在一片冷色背景中突出暖色的矗立的重点,仿佛爱德华霍普的画。每个人似乎都在询问生活的意义,和nothing matters的冲突。男主不断的重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时,又是最没有情绪的。 对我来说影片的高潮在神棍不断的颂唱他的诗歌,“你是否想过寻找那片不存在的地方,等待一个不存在的人?”镜头扫向舞台下的观众,其实也扫向了荧幕前的我们。我听到后排有人在抽泣。
沉闷,无趣。完全看不进去。
果然雪再大如果是在小村庄里还是没能让我感觉到疗愈(。大雪,肉眼可见难吃的食物和情绪起伏颇低的人们,显得秃头男主嘴里的爱,希望和奇迹更加抑郁了。整个村里最像有活生生生命的,竟然是通灵歌手和他未认的徒弟。一个杀死了自己的导师,一个看起来已经蜕变其实只有最后却一根弦绷着。超现实意象显得故事更荒诞(也许是导演让观众不睡着的另一种方式)。 喜欢的电影总是说不出为什么好,但总能戳中我,觉得一般的我倒是挺能bb。5/10
上次看意识流还是大学 怪我看电影简介只抓住了谋杀 冷幽默 忽略了超现实主义…..
太古怪了……
spiritual reality 是如此虚幻。被冻住的林奇。
很难评价…符合我对北欧电影的刻板印象
2.5。不懂。(LFF2022,Odeon Luxe West End)
初尝爱情的孩子都知道爱是温暖,是冰雪小屋里的炉火。习以为常的大人却把爱当成了分开吃的餐食,背叛后砍下的巨斧。妻子去洗发店是背叛,伐木工去做矿工是背叛。当职业被时代抛扔,那些追不上历史步伐的人们,看着舞台上幻变的戏法,学不会时代变给他们的魔术,只好在冰雪中捱过一个又一个无爱的冬季。
北欧景色绝美,但看看风景可以,生活的话会不会像电影一样无聊又无趣,只能靠风景解乏。
确定这不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拍的???
看完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他的妻子,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的儿子,他的房子,他的车子,甚至信仰,一切都被摧毁了。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只有他自己和美丽的梦。几乎没有表情的表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克制的疯狂。反复燃烧的火焰,独自经营剃头店的女孩,豪猪,通灵歌手……在这样一座毫无希望的村子里,大家在等待神话。
一般
想到李红旗的《寒假》,罗伊·安德森,和考里斯马基。
无聊,咋呼
#Thessaloniki# 6- 挺怪的 但摄影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