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另一边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风的另一头(台),另起风头(港),风的另一侧
导演:奥逊·威尔斯
主演:约翰·休斯顿,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苏珊·斯塔丝伯格,奥雅·柯达,莉莉·帕尔默,艾德蒙·奥布莱恩,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卡梅隆·米切尔,皮特·杰森,丹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伊朗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1970 年,传奇导演奥森·威尔斯(《公民凯恩》)开始着手拍摄新片,参演演员阵容也十分豪华,包括约翰·休斯顿、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苏珊·斯塔丝伯格和威尔斯晚年的合作伙伴奥雅·柯达,而该片最终成为他的遗作。但受资金问题困扰,最终制作过程止步于 1976 年,并很快在行业内变得声名狼藉,无法完成也无法发布。威尔斯死后..详细 >
它应该存在于某家破败的影院或者商场电视展示
好莱坞往事
它真的是一部没有完成的电影
考古意义重大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黑白与彩色并存不同胶卷的并存连贯性一般
不敢想这分镜有难写,意识流剪辑,看的脑子跟不上眼睛
威尔斯的遗作,谁也不会想到,这部被好莱坞遗弃的大师和他最后的作品竟会被同样被好莱坞嫌弃的网飞制作完成,或许历史本身就是滑稽的吧。
原来对奥逊威尔斯的理解只是一个擅用电影语言的匠人,但没想到这最后一部作品却抛却了结构、技术、叙事等一切他曾最引以为豪的看家本领,意外完成了一部充满电影美感的作品。尽管看完全片并未完全理解影片的内在肌理,但看似随意的镜头,戏里戏外的反复切换,偏意识流的台词碰撞,和充满魅力的群像塑造,都让这部电影以今天的角度看来仍有一种前卫、实验的气息。而反观我们当下时代的电影,简直直白、简单、粗糙到了让人惊诧的程度。
4.5
戏中戏的部分很有趣,但总体而言真的太不友好了……
2018476 三星好片
开始时一群妹子在浴室的场景,很有上世纪80年代的质感,网飞竟然能拍出这个效果。看评论才知端倪,然而总体莫名其妙,看不下去,12分钟就关了。[zxzj]
“一点剪辑都没有”。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关于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奥胖飘零半生,只恨未圆光影。在这部“遗作”里,他拍摄到了他的“死”和电影的“死”。我们都为风所役,那是上帝的旨意,但在风的另一边,印第安女郎持枪还击。
威尔斯太了不起了,这片修复程度可以想象有多难了,毕竟剪辑编码序号还要破译的。约翰休斯顿的角色就是电影圈的公民凯恩,夜店光影厕所剪辑太屌,那个女评论家角色是在映射霍珀嘛哈哈哈哈哈
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F for Fake的升级版。后期Orson Welles的技术特点其实跟疙瘩很像,但好像之前没看到相关的对比。
自我,天才,体制,对抗,远离,贫穷,还是天才。暮年,拼接,技巧,意识流,距离,愤怒,死亡,还是天才。还有网飞,记得天才。
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导演在制作他的电影时是如何解构自己的,这部电影开始是由两个人主演的先锋电影,然后是关于一位传奇导演如何制作这部先锋电影的故事,然后是导演在向粉丝们展示这部电影拍摄时要处理的问题,这部电影不是完美无瑕的,电影的某些部分有点拖沓,但也有很多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虽然这部电影在叙事的节奏上是前后矛盾的,但它很快就回到了略微躁狂的节奏状态,这是一部令人不安的电影,这部作品不会让观众与电影的感知疏远,一部融入了很多电影制作理念的电影,让人一时半会无法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整体3.5分
6/10除了剪辑都乏善可陈
整个观影过程一刻也无法放松,剪辑如此之快,影像、台词、音效马不停蹄地接着,片刻都无法分心。可以看出威尔斯急切地想要证明他的天才,急切地想要留名于世。
最后结尾有点寺山的味道,整部片子其实也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