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28集,实在忍不住了。
目前情况就是都在津北同一个城市,男方和父母住他爸妈的房子,女方和母亲住她母亲的房子。
两口子结婚单独买不起房,那么就是选择去男方家住或者去女方家住。
这和房子是谁的有啥关系,房子都是两边父母的啊,写的都是两边父母的名字,嘴上说给谁有啥意义,父母百年之前都是父母的,百年之后都是子女的,说不说有啥意义,有那么难扯么。
除了几个戏骨靠演技支撑,还有别的可夸的?
三观……这个剧有三观吗?
送外卖是个什么见不得人的卑微低贱的职业吗?
倪伟民送个外卖怎么就跟堕入地狱似的?
宋丹丹冒充李阿姨给自己婆婆当保姆这是她抽风还是编剧抽风?
以为这是小品?
那个大孙子可真是个孙子,自己一点本事没有,护不住自己的媳妇,媳妇自己奋斗他又怕被甩了,真不明白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可取之处?
懒得多说了,弃剧了。
生活中三观尽失的人很多,电视剧可以反映这种人物,但是编剧导演不能没有三观。
剧中不喜欢的就是倪伟贞,原因有:电视台的大制片人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对从小把她带大,连上大学都是大哥供养的,却在面对大哥家的实际困难时装聋作哑;对母亲的养老问题能推则推,回避责任;用手段套牢了小鲜肉并选择隐婚,还是想一直霸占着老房子。
她这辈子将娘家的好处全部占尽了,却没有尽一点的儿女义务责任。
还有剧中的那些男的,真没几个可爱的。
老大倪伟民老实木讷,家里老婆说了算,但好歹勤劳善良。
老二倪伟强是个大教授,一言不合就离婚,说走就走玩消失,说回就回,巨婴吗?
老大的儿子倪俊,自己没本事给老婆温暖,还在婆媳之间制造矛盾,丈母娘给付了首付买了房子,还要给老婆泼冷水,不思进取被裁员,天天打游戏还能考上公务员?
这是在讽刺什么?
老二的儿子倪斯楠:就一个字:叛逆。
倪伟贞的丈夫何志超,可能和他的专业有关,脑子确实不太够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个别)演员们演技在线,但情节也真是瞎编乱造,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确实过于仓促,弯转得有点大了,白瞎了这些好演员。
喜欢郝蕾、宋丹丹老师等诸位老戏骨的表演,特别是宋丹丹老师,演出了那个喜感。
但是,编剧还是差点意思,后面就不想看剧了,看电视猫去了。
王鸥那段结婚好草率呀,就算大龄剩女想嫁人也不会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去领证了。
斯南也是个白眼狼,跟他爸一样,还敢对他妈吼,对他妈说狠话,缺乏家教。
倪老大是个好人,但是也不能和自己媳妇一起欺负儿媳妇。
红艳这孩子也算是有点心眼,嫁了个当地人。
但是,婆家就是骨子里瞧不上她,才这么欺负她的。
倪俊就是妈宝男。
如果没有那个所谓“小姨“,我会给四星。
那个角色完全可以不要,许多内容硬加进去,更无法容忍的是几乎每集都有,让人恶心。
宋丹丹有时戏都不多,可一个关系户如此加戏,职业道德何在。
广电局又是如何审查的,只因为她有关系(可能是导演),就能浪费公共资源,又或是只要有钱想怎么做都行?
要知道,文艺要有底线。
还有,剧中何志超(这个角色让人生厌)28岁,小姨18岁,那么谁生的小姨?
难道她姥姥50岁左右的时候给他生个小姨?
什么狗屁关系 ?
情人不像情人。
让人恶心。
婆婆不满儿媳太忙,直接到办公室发难儿媳的上司,不由分说地让对方上司减少工作,这也让儿媳将面对被迫离职。
对于婆婆的无理取闹,只是想靠工作给自己找一份安全感的儿媳最终崩溃,在被婆婆催生和单亲母亲无法得到照顾的双重压力下,她自认无法得到婆家的正视,于是干脆夺门而去。
6月7日,正在热播的《熟年》第19集中,宋丹丹饰演的吴二琥和唐艺昕饰演的刘红艳这番婆媳过招让人想要原地掀桌。
但先别急!
这场婆媳矛盾还有另一面,看似矛盾不可调和,却映射出这一家人在生活难题下即便各有盘算,却又会一起挑起生活的难题,把发疯文学挡在家门之外。
“恶婆婆”的背后《熟年》里的吴二琥(宋丹丹 饰)真的分分钟让人想叹气。
为了给儿子攒首付,她省(抠)吃(门)俭(至)用(极),去探望患病的婆婆只会带着三根香蕉和两个苹果,还美其名曰为老人的身体着想。
甚至,她还用假雇保姆的手段将弟媳春梅给的保姆费纳入囊中,然后再乔装成保姆亲自上阵。
一面为儿子的新房发愁,另一面她紧盯儿媳的小腹,咬定没有孙子就坚决不给买房子,随身散发着强烈的压迫感。
为了儿子的新房,吴二琥听说婆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着急忙慌地让老太太立遗嘱,心心念念要将小姑子伟贞嫁出去,让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住进婆婆的老宅。
吴二琥真的让人憋闷!
但是《熟年》也展露了吴二琥的另一面。
如吴二琥所说,她把好人的角色都让给了丈夫倪伟民,将所有的坏都留给了自己。
因为公公早逝,长兄如父的丈夫倪伟民帮着母亲拉扯大弟妹。
吴二琥从嫁给倪伟民开始,心甘情愿地跟着丈夫一起盘活了倪家。
她们一家三口蜗居在老破小里,每月给弟弟倪伟强的200元生活费却从未落下。
最终,弟弟成了教授、妹妹当上了电视台的制片人,倪伟民在灶台上干到退休,辛辛苦苦半辈子却根本凑不出起给儿子的新房首付,所以老两口住在上下铺,将卧室留给了儿媳妇,她渴望改变拮据的生活,但却无力招架,所以她缩衣节食,和绝大多数母亲一样努力攒着每一分收入。
吴二琥看似彪悍,但她却不乏明事理的一面。
小叔子倪伟强要和弟媳妇春梅离婚,一口一个自己的人生被掌控,看着倪家人都面面相觑,吴二琥却直接撕开面子直斥小叔子自私,年轻相爱时恨不得形影不离,临到中年却称生活被控制,她不能理解这种思维。
这番话针针见血,却让丈夫倪伟民在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对她竖起大拇指。
吴二琥假雇保姆的计谋被春梅识破,她也并不强辩,而是羞愧地低下头道歉。
她不是蛮不讲理,而是被生活逼到了角落里的中年人。
她极力在找寻方式解决难题,并不怨对生活,也并不指责丈夫能力不济。
看着丈夫退休后送外卖摔得鼻青脸肿,吴二琥含着泪阻止他继续干下去。
这个女人抠是真抠,但她的善意也都清晰明显。
如果说当下许多家庭剧只关注在满地鸡毛里的发疯文学,《熟年》刻画了吴二琥的人精和市井,但也展露了她在生活面前的无可选择。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之难是因为家庭问题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单纯的善恶,只是习惯、角度的不同便摩擦出了嫌隙,单分来看是各有各理。
他们用演技吹散了满地鸡毛除开吴二琥,生活对《熟年》每个成员的刁难,都一碗水端平。
郝蕾、王鸥、唐艺昕、宋丹丹、刘奕君、张国强和曹翠芬这一众演员飙戏的名场面则展露了这个家庭如何各自为战,却又互相支撑着跨过生活里的各种坑。
吴二琥假雇保姆来获取弟媳的酬劳被发现,春梅对于大嫂的行为虽然愤怒和不解,却并不是第一直观想象的劈头盖脸地质问开撕,而是几次深呼吸后追问其为何要这样兜圈子,有困难就应该说出来,一家人可以互相分担。
郝蕾在这段戏的表现完全不是寻常家庭剧里劈头盖脸的模式,她的每一次深呼吸后都将语气软化,这样的表达却映射了太多人的真实生活。
因为是一家人,往后却依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聪明的选择。
作为一个职场里打拼的资深编辑,郝蕾拿捏住春梅的沉稳和克制,就事论事的方法不仅避免了吴二琥颜面扫地,也避免了家庭矛盾升级。
从春梅的微表情并不难察觉她内心的不满,但面对妯娌之间的家庭生活,克制委婉才是过日子的状态。
面对郝蕾让春梅在短暂的冲突里迅速将态度柔化,宋丹丹也迅速让吴二琥卸下心房,坦诚因为自己好面子才不愿让家里人看到她的拮据,因此选择撒谎。
做了三十年的大嫂,带着几分长辈思维的吴二琥瞬间不知该把眼神放在何处,她的羞愧和倔强透过荧屏都能被感受到,只能在道歉后选择低着头匆匆离开。
你以为妯娌之间必有“甄嬛传”,郝蕾和宋丹丹则用演技细节维护了一个家庭该有的体面,彻底丢开了家庭剧常用的发疯互撕模式。
一家人的事就由自家人关上门来说,最终需要的是自行解决。
在一场对质后,春梅并未记恨吴二琥,她看懂了对方的难,所以私下给侄子塞了一笔自己的积蓄用来贴补其买房所需。
郝蕾无声诠释出在家庭纷争里一码归一码,她不满大嫂未能照顾好婆婆,但也理解对方的无奈,这是家人该有的格局。
转头,她在医院走廊偶遇来探望的吴二琥,将其拉到一边的长椅上,开口就先为此前驳了对方的面子道歉,并主动要求其拿着薪水来照顾婆婆。
这让吴二琥眼神从尴尬、惊讶再秒变无地自容;
面对弟媳的大度,她也坦然认错,并承认婆婆的身体需要专业的家政人员,主动要求将此前的保姆找回。
这场飙戏中,郝蕾和宋丹丹的情绪汹涌却表面平静,可以从中读出妯娌之间的互相让步,看到对方给的善意,矛盾也就云清风淡地散了。
她们不仅仅是就坡下驴缓和关系,而是真的看懂彼此的不易,正视了困难需要一起扛,这才是家的意义。
家应该是发疯文学的终点关于家人和外人的区别,如今网上总说: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家人才关心你累不累。
这句话虽俗,但道出了家人的意义。
家人,并非一定有能力开金手指解决你生活里所有的难,而是愿意懂得和一起分担生活的挑战,这才是家庭的凝聚力。
《熟年》里全员皆是实力派演员的倪家,这样的飙戏场面比比皆是。
王鸥饰演的小姑子伟贞经历失业的低谷后还被大嫂盘算起居住的房子。
原本的姑嫂矛盾立显,但听完吴二琥假雇保姆被识破后的无奈,她却主动让出母亲的旧房给侄儿和侄媳妇。
她不仅是看懂了大嫂的窘境,更心疼拉扯她长大的哥哥退休后还要去送外卖。
并没有过度煽情,她只是让哥哥安排侄儿住进去,这是家人之间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帮助。
妹妹的懂事让张国强饰演的倪伟民愣在原地,半晌都接不上话来。
习惯性默默面对生活的他用哽咽着的微笑回应对妹妹的愧疚和感激,没有过多台词,更没有抓马的情绪,而是从心底里的触动。
伟贞闪婚后意外怀孕,不料还在咖啡厅里打工的丈夫却并未做好当爸爸的准备。
不知所措的她半夜给二嫂打电话,春梅并没有言辞激烈,而是冷静地告诉她不应该放弃腹中的孩子,无论多难,也有家里人和她一起扛。
郝蕾和王鸥也用安静的方式化解了最常出现狗血桥段的剧情。
这一家人之间的互相懂得和互相支持,才是让人内心一股暖的源头。
作为倪家的核心,曹翠芬饰演的倪老太太即便在脑海里的橡皮擦已经开启后,也会坚持着为儿媳春梅做一顿饭,等她下班。
哪怕只是彼此看着笑一笑,满地鸡毛便也被吹散。
无声的用爱来作为支撑,互相搀扶着越过生活的难题,这是《熟年》倪家并未刻意刻入细节的脉络。
这几年的家庭剧被认为是发疯文学的聚集地,各种鸡零狗碎的矛盾都被集体端上桌,一言不合就可以让人抓狂。
但《熟年》播到了第19集,逐渐撕碎了这些路数,生活的满地鸡毛从不偏心于任何家庭,但不疯却是更高级的选择,各有各的盘算,但也能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这是家最温暖的核心,也是让人不畏惧生活的难的本核。
跟家人一起看的,说实话这种家庭剧本身我就不想看,在这个节奏快的时代我看美剧都倍速。
为什么我只能给2星呢。
跟其它人的看法一致,剧情太悬浮,根本不贴合现实。
先说老大一家,因为买房子二琥各种歪招。
先是忽悠怀孕,流了又画饼说三四岁买...最后竟然去老二家"骗"钱。
这剧情简直颠覆我的三观,你去问老二借钱付个首付很难吗?
春梅在保证全家日常生活之外自己还能拿出一百万投资说明老二家根本不缺钱。
老太太住院之后春梅给倪俊卡他还不要,说什么自己挣,你挣个屁!
你俩攒多少年才能攒够首付?
死要面子活受罪!
再说这小两口,最后红艳自己都说了,俩人当初靠欺骗父母说怀孕才结的婚。
从一开始就欺骗你觉得这样的婚姻能幸福吗?
活该人家不拿你当一家人!
再说倪俊,怎么好好说话很难吗?
整天扭扭捏捏跟个蛆一样,说什么红艳每天下班很晚回来,你怎么不说她跑保险呢?
故意制造矛盾冲突是吧!
重点是老二,导演你看看这是抑郁症吗?
这是狂躁症加精神病!
还自己录下来三天没睡觉了,哪个患者这样?
再抑郁他毕竟是人也是困也得睡觉,虽然时间短睡的也不踏实...哦,看看篝火看看星星想到还有老母亲就好了?
这玩意编剧你自己信吗?
到结局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的抑郁!
再说遇到春梅这种帮忙搭理一切的女人有什么可抑郁的,你嫌控制,别人想被控制还控制不了呢!
斯楠没什么好说的,嫌他妈控制,说想干自己喜欢的东西,说什么玩音乐,当然,他家有钱,多砸钱或许能火。
普通人咱看个乐就好... 对于老三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点,或者说她和何志超的剧情几乎没有看点。
怎么就一见钟情了?
何志超这三年就愣是挑不出一个比她强的?
而且演员说话感觉跟感冒一样让我听着很不舒服。
为了孩子宁愿不留学了,看似负责任实则幼稚的行为能托付终身吗?
再说后来他妈都知道了为什么不能来?
怎么美容院比你儿媳妇还重要?
至于剧中严重浪费大家时间的关系户我就不评价了,因为它都不配得到我的评价。
总体来说能看完,当然也是靠着这几个老戏骨,宋丹丹演技真是绝了,换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驾驭的了。
郝蕾摔盘子那段也是相当精彩!
但看完总给我一个感觉,就是假。
老大家天天鸡飞狗跳,如果说他们家就这样,那后面亲家得病拿钱那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
她不放两挂鞭就不错了,你还指望她拿钱?
最后没孩子也想开了,可能吗?
老二这个抑郁怎么得了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春梅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完美了,人无完人,不可能一点瑕疵都没有!
5分吧!
这几天看完了这部剧,还是蛮好的,可以打个7.8分。
除了一些避免不了的注水以及一些拖沓剧情,还有些强行的不合实际的剧情算是减分项,倍速看、跳着看就行了,整体算是近来的一部难得的合格剧。
其实一开始是冲着郝蕾、刘奕君、张国强他们看的,都老戏骨,电影演员来演电视剧,确实降维打击。
尤其郝蕾,对艺术有追求,剧情也确实没让人失望。
郝蕾剧中的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却又不得不面对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整体的表现,确实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豁达吧,看穿很多事,却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坚持和热爱。
而她本人也比较通透,貌似之前也在节目中说过,到了什么年龄就演什么年龄的角色。
强行装嫩的角色,哪怕是国际章来,都只能让人尬的钻地[旺柴]突然打动人的还有张国强的那个哭,面对可能面临的家庭破碎,一种无可言说积压已久的情绪爆发,这若是在电影场景里,高低得颁奖了……
很不错的剧,在天津拍的。
挺好看的。
喜欢里面的几乎所有女演员!
演技一个比一个在线。
都是戏。
每一个人物的细节都很到位,场景和背景音乐也都很到位。
婆婆和媳妇关系很好,不是一上来就渲染婆媳矛盾。
感觉这个剧热度不够哦!
大家多多支持希望这样的国产剧越来越多!
一上来就有一个悬念,老太太生日,二儿子不出现,以此来展开剧情。
且看看后面的发展吧。
主要演员演得都挺好,挖的主题也挺深刻,把当下吸眼球的素材都融合进去了。
妈宝男,抑郁症,中年(父母)危机,买房忧虑等等都是编剧想告诉别人的。
最烦千篇一律的插曲和闪回,拉时长也太明显了。
所以好演员未必拍好戏,演员挑剧本其实是个雷,导演太能影响剧的好坏了。
看看这稀碎的剪片,替几个老演员可叹!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北影节英嘉
3.5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2024北影节第一站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摄影很美...但是...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