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安娜贝尔2》和《招魂1》,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安娜贝尔1》相较于上述两作,已经不算很恐怖了。
剧情完全是一条线,没啥好说的,剧情里面最让我不解的就是,明明搬了新家,而且旧娃娃已经被扔掉了,却还是出现在最后一个箱子里。
前后的这种差别:之前说娃娃有古怪,后面出了这么大的事却把娃娃留了下来?
我的理解是,女主选择性忘记了关于凶杀事件的细节,而且觉得既然已经搬家了,就不会再出事了,所以娃娃留着就留着。
电影对“母亲”的描述非常多,神父总是在说母亲是神圣的,母爱是伟大的。
对比恶魔会夺取脆弱之人的灵魂,最后一段是恶魔用孩子的灵魂作为威胁,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母亲确实是神圣的,母爱也是伟大的,但其软肋就是孩子。
其实从主角备孕时关于“保大保小”的讨论,就不难理解母亲对于孩子的爱已经可以让她放弃生命。
至于恐怖的桥段,我认为最恐怖的是电梯那一段。
经典的婴儿嘶哑啼哭,恶魔抓痕,关不上的电梯门,幽黑的楼梯间,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类似的场景,给生活增添一分恐怖气氛。
这一段里,主角出于母性去察看啼哭的婴儿,却被恶魔留下抓痕,也暗示着母性将会让主角恶魔缠身。
后面有一段,孩子坐在地上,书从书架上落下来,再次出现了经典的缝隙杀,从门缝里突然出现的安娜贝尔跟《安2》中床缝下的安娜贝尔如出一辙。
床下的安娜贝尔在看着你最后一段,黑人女士献出了灵魂和生命,换回了主角的灵魂和生命,总觉得像是为了结束电影而强行去让黑人女士死。
大概黑人女士的女儿的死亡让她觉得活着没啥意义,所以趁这个机会造福一下另一个被恶魔折磨的人,让悲剧不再重演。
这么说来还算合理。
恐怖吗?
我倒是觉得像某种都市传说,超自然现象研究那种的电影,恐怖桥段本身没有《安2》里那种类似过山车一样,缓缓爬升后一下子坠入恐惧中(例如安2主角坐在轮椅上,被恶魔修女推着一下子扔进杂物间那一段)。
更多的是来自于不合常理,以及鬼的突然行动,就比如爆米花着火,看着那个爆米花包越来越鼓,然后着火。
这一段,恐怖在哪呢?
可能就在后面鬼把正在爬的女主拽了那一下,没了。
恐怖吗?
这真的不知道恐怖在哪。
总之,不算啥很恐怖的片子,猎奇和超自然现象大于恐怖
因为写不出作业所以约了妹子去看鬼片,放映前我便开始滔滔不绝跟妹子说这个导演不错拍过潜伏招魂死寂什么的都挺好看。
然后妹子说这个电影是那个摄影师拍的。
Anyhow,观影过程竟然和看招魂的时候非常类似,看到一半我竟然睡着了一小会,然后被电影音乐闹醒。
不过看招魂当时是恍恍惚惚看到小女孩被拽着头发在空中飞舞那一幕给笑醒的。
无论如何,看完以后,虽然妹子说不是很吓人,但我觉得拍得还不差。
主要情节就不说了,反正鬼片基本上能把剧情演完整就还好了。
不过电影有几幕我是觉得不错的。
开头有一幕,是女主角睡在窗上,窗外外对面人家的窗户突然亮起来灯,然后是里面人物的剪影,然后有人被杀,一声尖叫,灯光熄灭,女主角醒过来。
这里我原本以为拍得是鬼魂杀人,没想到是俩神经病杀人,最后还杀到了女主家里来,可见人比鬼凶。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片子拍鬼、拍神经病杀人的方式是一样的,这也让我觉得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弱化了,少了一丝心理上的惊悚感。
但看看死寂招魂潜伏,其实里面的鬼,还是挺“科学”、“物质”的,虽然也像亚洲鬼那样能闪现,能漂移,但作者很喜欢给那些鬼一个更具体的形象,比如恶魔,小鬼,红脸魔,木偶之类的,反正可能是文化差异吧,我觉得比如椰菜子,俊雄,楚人美之类的玄玄妙妙,杀人没啥逻辑,杀人媒介手段很多很奇诡的那种鬼,更吓人。
说回来,一开始那一段拍精神病的,我觉得拍得挺精彩的。
后面主人公搬去了apartment,吓人手段中规中矩,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女主角在家里看见那个死去的女精神病鬼,先是以小孩子的样子在门外看她,然后突然冲过来推开门,镜头一切换她又变成了成年女鬼冲向女主角,吓得她花容失色跌倒在地然后消失不见。
鬼突然冲过来吓你,在电影院看还是挺吓人的,怪谈新耳袋里面那个满脸面粉的老太太,幻影凶间里面那个钩子手小丑都是这样突然冲过来吓你一跳的。
其他的,我能回忆起来的惊吓场面出彩的貌似就不多了。
女主角坐电梯去地下室,然后撞鬼以后回到电梯里按下其他楼层开关却发现电梯一直在同一层打开,然后女主角冲到紧急出口回到家里,一模一样的情节,我在四年前豆瓣连载的鬼故事直播贴竟然就写过。
当然我也是抄袭于鬼片常见桥段,诸如鬼打墙鬼遮眼之类。
这个桥段其实还是很吓人的,可惜因为见得太多,我个人没有太大恐怖感受。
对了,电影有一幕是女主在楼梯上见到俩画画的小孩,小孩画了她的婴儿车被撞的画,我以为是什么隐藏支线剧情,但后面就再也没说小孩了。
大概就是一个客串的吓人桥段吧。
女主角一张一张捡起儿童画,画里面的卡车一点点逼近她的婴儿车,这一幕也还不错。
还有一个桥段是女主角结尾的时候独自在家,孩子丢了,她去房间里找,结果房间被关上,她透过门缝看见外面有脚步经过。
这一幕我在童年的时候亲身经历过,不知道是做梦还是真实,但我童年的时候因此不敢再关门睡觉,因为总觉得有人在门外走来走去。
后来,我就开始开一条门缝睡觉,结果有一天看见伸进来一只手。
说回电影啊,其实死寂,潜伏似乎也没有更新颖的惊吓桥段了。
觉得潜伏一二部,更胜一筹的原因大概是在吓人外,电影其实借用了一些loop片,科幻片的一些叙述手段,或者是一些剧情上面的翻转,以此让电影更丰富。
比如死寂,木偶鬼之外,原来男主角老爸也是个活体木偶,被美女妻子操纵已久,其实脑子早空了。
这个翻转更有意思,也凸显出来男主角其实是一衰到底,以为逃出了木偶鬼巢穴但还是栽在美女后妈鬼手上。
比如潜伏,其实当科幻片也未尝不可,反正里面的鬼其实也都是恶魔,或者是那种能解决、相对有逻辑的怨灵,在里面加入一些时空线索,巧妙的把整个故事套起来,就让故事丰富了很多。
反正我觉得吓人的手段大部分也还是突然出现个鬼什么东西自己动起来然后快速消失或者恢复原状之类的。
说回Annabelle,这个故事相对就弱了些,没有更戏剧性的高潮,循环,翻转了。
可能相比其他几部,就更弱了。
但我依然觉得,在那些更纯粹点的“鬼吓人”的段落里,这片子和潜伏什么的,差别没那么多大。
于是我在想,似乎就在“用鬼吓人”这上面,鬼片还是挺难拍的。。
是要靠情节吓人,画面还是音效呢?
忘了说,Annabelle大概有50%是音效在吓人,一惊一乍,明明主角没咋地呢,背景音突然响起拉锯般的噪音,彻底驱散我的昏昏欲睡情绪。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了,所以就这样吧。
听闻死寂第三部还要拍,还是可以期待下的,不过可能会拍成supernatural那种阴阳正邪大战的感觉了。
1. 片名 作为美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品牌人物,本片直接使用了这个人物作为片名,更重要的是,它和conjuring电影(同样是华纳和新线出品)的开头形成了一致性,而且时间线更早,两个片子相互借势营销,非常有点。
2. 成本,收益(美国和全球) 本片制作成本仅仅为650万美元,但全球票房达到了2.55亿美元,这是惊人的成功。
北美票房有8400万,全球票房有1.7亿美元。
海外票房大仓包括巴西、墨西哥、英国等。
所以说恐怖片是以小搏大的最好的IP,此话在美国市场已经屡试不爽。
3. 演员选择和表演,人物本片当中很有意思的选择是女主角,她以性冷淡的面容出场,而且感觉全片当中都处在冷漠的心境里。
但正是这样的“满不在乎”,让她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相比较那些充满女人味的恐怖片女主角,动不动被吓就大喊大叫的,这位女主还是更带感的。
不过因为这部电影当中所有的人物除了最后的黑人大妈因为需要做牺牲,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背景和深度介绍,其他人物的性格都非常扁平,没有过去的历史,没有喜好,没有亲人,没有感情,都是最基础的生存的欲望和夫妻感情或者对子女的亲情在推动所有人的行为,这导致了影片最让人诟病的一点,编剧在这方面显然是不走心的。
4. 镜头运用和镜头语言,画面 作为恐怖片,安娜贝尔的镜头语言一大特色是使用了一定量的主观镜头,但其实也并非多出彩。
5. 剪辑 一处交叉剪辑发挥了作用,女主在缝纫,厨房的爆米花在炸,电视机里在演吵架戏,三处镜头交叉剪辑,女主的手被划破、电视机里面男女主吵架达到顶峰,爆米花燃烧,让观众感到由衷地紧张,剪辑的速度逐渐加快,这是一处不错的剪辑。
6. 置景美术 这部片子主要在一个大房子和一个公寓当中拍摄完成,对于布景没有其他的安排,但有一点很有意思,它设定了很长的公寓走廊和很空旷的房间,这样就能够让镜头保持纵深感,而且能够保证那种不明觉厉的黑暗处的惊悚。
然后一个好的置景就是一层的仓库,那里的黑暗设定还是不错的,尤其让女主在那里呆上十分钟,也是极其恐怖的。
7. 剧情设置以及结构 17分钟,邪教组织的两个人物上门杀人,被警察控制并枪杀,故事开始;24分钟,夜晚两人睡觉,莫名的缝纫机开始自动工作;28分钟,女主让男主把annabelle扔掉;32分钟,家中失火,女主分娩,两人搬家;40分,annabelle回到家中;45分钟,出门又回家,遇到楼上的两个小孩,他们画了一幅画,预言孩子会被撞死;50分钟,家中唱片被莫名地打开,女主被攻击;55分钟,女主去楼下整理旧物,第一次被魔鬼触碰,惊魂电梯;60-65分钟,黑人女性正式登场,给了女主力量;70分钟,女主再次被锁在房间内,孩子生命再一次被威胁;77分钟,教父带走了annebelle但是却被魔鬼攻击,差点失去性命;最后魔鬼现身,抢走孩子,逼迫女主献出自己的灵魂,黑人女性及时到场最后自我牺牲拯救了孩子。
可以看到整个剧情四分五裂,编剧的功力只是在每一场戏内部形成紧张感和刺激性,但整个线索层面是分割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线索贯穿,情节与情节之间的相关性是不明确的,通片都是小情节上的强刺激。
最后黑人女性的自我牺牲是莫名其妙的,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一个陌生人一定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另一个陌生人的孩子。
而教父等人的雷锋行为也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哪怕编剧在每个人物的动机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上多动一点脑经,故事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样脑洞大开的地步。
8. 台词 9. 主题以及市场的契合度 一旦国内分级制度实现,我们可以看到鬼片市场将会有多么庞大!
到时候众多不同等级和规模的神鬼片将一拥而上,真的能够出现鬼、鬼怪对人的影响,与人情的对立和衬托,都将是新的课题和题材。
中国文化当中鬼怪的设定千奇百怪,一定比美国市场要更加完善,辅助以美国恐怖片的情节渲染,相信会更加成功。
单看这个喜娃娃还是挺恐怖的感觉恐怖程度并不怎么高,气氛其实挺好的,很多时候都很有紧张感,主人公塑造的都很好,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没有那种为了剧情改变人物性格的行动,也没有太恶心的剧情和画面,重在气氛营造,让人心理紧张恐惧。
不过因为主人公,作为一个母亲,太勇敢了,丈夫也非常好,平时上班忙工作,回家生活上的事也基本会依着妻子,为家人考虑,从头至尾相信自己的妻子,相信爱情,有小的争吵,但也都是很好的和解了,其实我蛮希望再多一点丈夫工作辛苦这边的描写,就像闪灵里,对夫妻双方的心理,展现得非常好,为后面的恐怖来临铺下很好的基础。
女主角很勇敢,而且刚刚成为母亲,就让她更勇敢地要保护自己的女儿了,经常是恶魔出现的时候,她在恐惧中正面刚,虽然很恐惧,但还是撑着,即使腿软的发抖。
丈夫也是没有sb的行为,基本都是符合正常人类的思维和行动逻辑,没有为了剧情做出特别傻的行为。
各个人物智商也正常,不会突兀,这些点,对于营造心理恐怖的电影来说太重要了,本片这点做得非常好。
主角们的正面能量其实挺大的,所以我们看起来会不那么恐怖,如果是人们一直被屠杀,还一点办法没有,这种无能为力感就越会让人恐怖了。
但是本片的主人公都是勇敢的,妻子为了孩子,丈夫为了整个家,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非常积极地面对显实体的恶魔,面对一次次死亡威胁,并没有让他们崩溃。
虽然本片不足够非常精彩,但是也是不错的电影。
丈夫送给怀孕的妻子,一个心仪很久的娃娃。
而就在这天晚上,突然有一个疯癫的女人偷偷的潜入了家中。
抱着木偶跟女主说,''我好喜欢你的娃娃呀''。
突然身后一个男人一刀捅向了女主。
警察及时赶到,击毙了两名凶手。
那个女人倒在地上颈部一处刀痕,自杀了,手里依然紧紧的抱着那个娃娃。
出院的女主回到家中,家中陆续出现了很多灵异的现象。
例如自动运转的缝纫机,自己开始晃动的摇椅,开始也不以为然。
直到有次男主出差的时候,女主一人在家,燃气自己开了,引起了厨房熊熊烈火,女主正往门口逃生的时候,突然却被什么拽了回去,幸好有邻居及时帮忙送到了医院,女儿也在这一天出生了。
女主感觉到了家中奇怪的遭遇,决定搬家到新的住所,却发现连同那个奇怪的娃娃一起搬到了家中。
男主明明记得曾经把这个娃娃扔进了垃圾桶中。
但女主说可能是弄混了吧,那就相信这份力量。
毕竟也是你送我的礼物。
昨天晚上你说本来准备的烛光晚餐,准备两个人一起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
但男主迟迟没有回来。
于是女主关掉音乐。
却发现音乐依然能自动的想起。
当他再次关掉音乐时,发现身后一个小女孩突然跑了出去。
他急忙追上。
问他你是谁?
小女孩跑向他时,变成了一个女人要掐住他的喉咙。
但一切只是影像。
男主回来后,女主角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但男主以为这些都是孕期所产生的幻觉和焦虑。
一天女主版一些家里不常用的东西放到地下室的橱柜中。
突然听见了孩子的哭声。
一个婴儿车缓缓的滑了出来。
里面是一个带血的包裹,伴随着孩子的哭声。
女主壮着胆子伸手打开包袱时。
一只黑漆漆的手抓住了他,并把他的胳膊 上划了一个符号。
他急忙的往外跑,电梯却怎么打开?
都是同一个楼层。
几次后被迫他只能跑到紧急通道爬楼梯上楼。
它能看到后面有一只手扶着扶手,走了上来。
与魔鬼一个面杀后躲进了家中。
(oh,my god,电梯那一段真的是把我吓着了。
)女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找来了曾经的警察调查邪教的资料。
并在其中的一张照片上看到手臂上相同的符号。
根据符号的线索女主米娅来到书店查找资料,书店女老板是一位黑人女人。
她非常喜欢,米娅和莉娅这对母女,并对他们非常照顾。
他曾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总把女主当做亲生女儿看待。
他看出了米亚的困惑。
并相信他所遇到她所受到的遭遇。
通过书籍知道,这个邪教,所信奉的魔鬼,要夺吞噬,夺走,弱小胆怯的灵魂。
这让他们非常担心,请来神父。
师傅安慰道:婴儿是无法献上自己的灵魂的。
但也带走了这个木偶。
可在回去的路上。
神父便在教堂门口被魔鬼重重的撞倒在地,进了医院。
在医院中神父告诉我,丈夫。
他看见了魔鬼,其实要夺走的并非是女儿利亚。
丈夫反应过来,赶忙回家,但家中已经是一片混乱。
乔装成神父的魔鬼进入家中。
偷走襁褓中的小女儿要挟她交出自己的灵魂。
女主为了孩子准备跳楼自杀,被男主及时拦下。
书店老板,仗义起身,说那就用我的灵魂换吧。
于是就抱着木偶从楼上跳了下去。
血流了满地,而木偶却不见了…最后结局有点尬,关于邪教信徒并没有多做解释,而在其他几部中慢慢的交代了建议,整体还是挺好看的
首先前排推荐《罗丝玛丽的婴儿》,一部更老但是更优秀的作品,在里面可以看到怀孕时一群二五仔当队友是什么结局。
个人感觉《安娜贝尔》受到《罗丝玛丽的婴儿》影响挺大的,除了两部电影的某些剧情和场景外,现实中曼森杀人案里《罗丝玛丽的婴儿》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临产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婴儿却被曼森家族杀死。
而这在《安娜贝尔》里被改编为原型为曼森家族的邪教组织为了召唤恶魔袭击了临产的女主。
《安娜贝尔》总结就是个烂尾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影没传递给观众沉浸的感情。
电影前期还蛮好的,氛围营造的的确紧张恐怖,特别是火灾那段,而且主要人物都蛮靠谱的(只是相对于其他恐怖片,不和正常人类对比),只是前期讲温情家庭故事的时间感觉有些太长了,后面的部分显然看起来很仓促。
到后来魔鬼给女主开窗户那段开始给我看笑了,女主为了自己的孩子献出灵魂我能理解,因为在生孩子之前就说好要保孩子。
但是后面的剧情就让我看得很懵了,伊芙琳的死让人感觉莫名奇妙,也是这部剧最大的槽点。
当时大概是这个表情伊芙琳之死至于为什么会感觉莫名奇妙,可以以观众的视角梳理一下:1. 一个黑人老妇在几次偶遇女主,表现的很热心2. 帮女主查恶魔的相关资料,跟女主提到自己亡女的事情,还特别说了要死的时候听到女儿说上帝对她有其他安排,这种生硬的Flag出现时就知道她会在后续的剧情里担任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当然“拯救”的“程度”还未知3. 知道女主家里有恶魔的情况下跑去照顾她们,并向女主坦白女儿的死因,自己把女主当女儿看4. 遭遇恶魔,被踢出片场5. 然后返回片场,替死,死之前还说是自己已故女儿的意思,强行圆之前的Flag6. 虽然伊芙琳的死拯救了主角全家,但之后主角他们并没有祭拜之类的表示感谢和怀念的行为,甚至再也没提到她一句这样梳理一遍就清晰多了,大概有三个问题1. 观众们看不懂为什么伊芙琳要跑去帮忙,甚至替死电影里并没有太多渲染伊芙琳和他们家感情的地方,就强行把伊芙琳放在女主”母亲“的位置上。
虽然前期有很多对母爱伟大的铺垫,比如女主的各种行为、神父对母爱的评价,母亲为孩子牺牲自己在这个故事里是说得通的,但是故事里伊芙琳对女主的所谓”母爱“我是很疑惑的,电影里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女主和伊芙琳的亡女年龄相近,这样也太牵强了,人种都不一样了,也不能说跟死去的女儿长得像什么的,这种角色换个白人演员可能会好很多吧2. 伊芙琳的死太快了电影没给伊芙琳太多台词来塑造角色形象,即使是死的时候,完全没有营造出牺牲的气氛3. 观众没有看到主角一家感谢/纪念伊芙琳结局我们看到主角一家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靠着伊芙琳的死换来的,但是却没提到她一句,在观众看来她就是在一篇血泊里退场的。
老工具人了。
最后给她的镜头这几点加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电影展示给观众的所谓”牺牲“显得特别滑稽。
这本电影感觉像是《招魂》前传,他讲的是招魂里面那个被封印在招魂士仓库里那个恐怖娃娃的由来,原来她是一个丈夫买给怀孕老婆的礼物,可是不幸的是邻居女儿入了邪教,并在召唤恶魔仪式中将主角一家卷入,虽然警察及时赶到击杀了邪教,可是仪式已经完成,恶魔附身娃娃并一直试图夺取女主灵魂,最后还是他们的新邻居自我牺牲换取了女主的平安,而这个娃娃却莫名其妙失踪,流入下一家手中。
片子想宣扬的是伟大的母爱,可是只有最后的最后略微有点母爱的意思,其他的时候都是为了惊悚而惊悚,为了恐怖而恐怖!
唯一的亮点是小宝宝还是很可爱的!
2014年,恐怖惊悚电影《 安娜贝尔 | Annabelle》特意找了个日本的海报,还算和谐特意看了2回来看第一部,当然虽然第二部结尾处和第一部衔接还可以,但是剧情是似乎有点出入。。
影片的结尾,那个玻璃框 是不是也是模仿别的电影。
据说导演是摄影师出身,镜头挺有代入感的,画面感也不错。
当然不全是优点,剧本非常屎。。
尤其是那个娃娃。。
我个人的审美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娃娃的。。
电影里却是人见人爱,不惜重金买来的娃娃。。
请丢掉这个大丑B好不好。。。
你们该治治眼睛了。。
还要吐槽。。
作为上帝的门徒真的是可怜。。
恶魔在教堂门口暴打神父。
这波操作实在太厉害了。。
最后还说上帝来帮忙了。。。
哪里帮忙了?
---我是瞎眼的分界线---推荐指数:★★(4/10分),看的很尴尬。。
剧情太糟糕了。
安娜贝尔!!被吓这么多年我终于能直视你了!这部经典影片完美诠释了简单的故事能做的多么越精彩!影片开头就耍了一段小心机,从第二组家庭口中讲明安娜贝尔的诡异之处。
在我们猜测主人公是不是记录片中两人时,镜头一转,教堂里,主人公一面听着神父的讲话,一面在下面做着小游戏,讲话结束,另一对夫妇出现问着谁赢了。
这段剧情迅速拉进了观感,让情绪带入影片,自然而然的人物登场,故事继续。
两对夫妇是邻居,回家后,夫妻两斗嘴,丈夫赔礼给出了娃娃。
妻子收藏有着一屋子的娃娃,这个娃娃是最后一个。
这里还有一个暗示很厉害,妻子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踩着缝纫机,丈夫在一边研究账单。
这么一段场景,富有生活气息让观众带入的同时,不由捏着一把汗害怕妻子失误刺破手指。
紧张的气氛一直存在,你预感不好,这样的情绪保持着。
变故出现了,邻居一家被杀,歹徒又冲进了主人公的家,吓着女主人公,最后被制服,那个娃娃被挂了的女歹徒抱在怀里。
这一段剧情算是小高潮了,将情绪推了上去,惊悚,恐怖,释放的心惊肉跳。
紧接着,夫妻两回到日常生活,但我们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
同预告片中讲述的一样,一些小小的改变开始了。
自己动作的缝纫机,改变位置的娃娃,突然响起的吱吱声音,这样的小细节无不暗示那个诡异的娃娃。
越来越诡异的事情堆积下,在一个契机下再次改变。
男主人要参加重要的会议,离开两天。
娃娃更加肆无忌惮,引发了那场大火,突然的一拉也让女主人惊悚多疑起来。
女主人诞下女孩,夫妻两到新环境。
男主人丢掉的娃娃出现在盒子的最下方。
诡异的力量一直纠缠在女主人身上,无法逃脱。
娃娃没有名字,附着它身上的灵魂,那个挂掉的女歹徒叫安娜贝尔。
全片娃娃没有出现动作,就一直保持那个样子,但是画面的心理暗示太厉害了,那些无处不在的细节配上娃娃诡异的妆容,就让你相信了这个娃娃有着邪恶力量。
一直保持着的惊悚,诡异感觉就是靠那些小细节层层递进,暗示恶魔的力量越来越大,最终爆发。
恐怖片的标准范例,无处不在的细节镜头暗示,一直保持全片情绪的起伏,不出戏,让你心惊肉跳,十分推荐观看。
恐怖片真的很尴尬。
好多恐怖片在豆瓣被低分。
就连寂静岭只有7分?
也许喜欢恐怖片的多数不在豆瓣吧,我只能这么想了。
血腥丧尸类的片子 文艺青年肯定不喜欢, 但如果恐怖片掺杂了太多文艺风,暴力惊悚流又不满意,这让恐怖片在豆瓣怎么混啊- -!
拿这部片子来说 这片再差有多差?
情节不饱满是的,张力不够是的,故事节奏不够紧凑不够带入也对,但我觉得再差也及格了吧?
只不过看客要求太高。
我求那些文艺青年们 恐怖片你们别看了 也别评论了, 你们不需要这类型的片的感受与体验。
要是这片 和国产的比比呐?
开创性
恐怖片~还真是靠导演呢~导演不行片子就不行~全片都透出预算不足几个字~
这么鬼丑的娃娃为什么会想摆在家里……导演果然是摄影师出身,镜头表现力和带入感很强,可惜故事苍白剧本单薄,矛盾和冲突接近弱智…就很平庸的鬼片吧&主角也叫Annabelle才tm恐怖吧!【5.9】
女主演技太烂,导致电影一点张力都没有。
还是 挺吓人的 尤其电梯那里
导演不愧是摄像师出身,镜头带入感极强,可剧本烂的简直不堪入目,花点时间好好弄剧本,把《招魂》变成一个系列,毕竟全世界的恐怖故事多的事。影片里人鬼正面冲突太少,吓人的那一套也是温子仁玩剩的,高潮戏也莫名其妙。求温大师再出山阿。。。
啥恐怖镜头也没
拍摄水平保守,剧本烂到家
算中规中矩,有恐怖,无惊喜。最大问题在于娃娃太丑,面相过于邪恶,哪个有理智的人会整这么个恐怖人偶回家!
一个恐怖片生生拍成了生活爱情片,铺陈的时间也未免太长了,用了一个小时。以致高潮来的太快结束的也太快。
不如招魂
女主一家真是遇到好心人了啊,教父帮着处理娃娃结果被恶魔重伤,黑大妈帮着来看孩子结果替孩子跳楼死了。。如果不是先看了2,就会觉得这部简直太平庸了。关键是这么丑的娃娃,为啥会被人见人爱呢我很是不理解。女主很漂亮,但最后出现演员表的时候,才发现女主也叫安娜贝尔==
蜡笔画,上不去的电梯,冲过来的小女孩,写满soul的天花板,不知来处的婴儿哭声和母亲崩溃……这些设计好吓我,我很吃这类欧美恐怖。可是最后黑人女性替死真得满脸问号??全篇歌颂母爱到浓度过高……金发母亲、婴儿和邪教,总让我想到《罗斯玛丽的婴儿》。
soooo scary, two old guys sitting beside me nd shouted "oh! what the fuck"
剧本怎么会这么烂呢,不是搞定了类型片的剧作结构就能制造出及格的剧本,叙事的效率太成问题了,这种片子不让人鬼多来点正面冲突,基本上都会失败,并不是谁都能拍【魔鬼圣婴】。50分钟左右倒是被吓到了,很久没有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了,这片子的声效和灯光都很够味,不愧是摄影师出身的导演。★★
其实还行啊,平均一下评分
2018.7.22 1:31
就,那个鬼在楼梯那一幕莫名喜感…
哇最后这个benevolent black character大爱无疆为了一个white ass中产family自我奉献牺牲的结局未免过于恶心人了吧??2010s后半了还能看到这种stereotypical Black Mama角色我整个都WTF了。摄影也就还行没啥出彩的,所有haunted element都有前人影子又没人拍得好,一切都显得又俗气又老套,温子仁你作为minority挂自己名字好意思啊?
比招魂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