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就好象一部电影,而他们就是那部电影里的主角。
有时候他们会以为他们也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
但可能他们只是一个配角,只有一个镜头。
更说不定他们的片段早被人剪掉了,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悲欢离合戏一场 短,不过一瞬 长,不过永远 现在有多近,回忆有多远 回忆有多重,现在有多倦 现在没有爱,回忆往哪里伸延 开头是难忘 结局是忘记 失去的,多回肠荡气 记不记得也是福气 男的拥有美丽回忆 那女的幸福在不懂叹息 他曾经有一个伤感故事 得不到大团圆,才死心塌地 火热的爱情只出于暂时 又何必固执于偶然的事 忘了吧忘了吧爱情故事 不如醉生梦死一无所知 再提起再提起无补于事 知道了又怎样重新开始 屏幕上近乎疯狂的敲打,爱恨不过一念之间。
这样的爱情故事,不是在讲述,而更像是在催毁,实在不是个应该冬天来看的故事。
华丽,歌舞,以及片中学友在高处向下的镜头,看到的时候想起三部片子:《雨中曲》、《红磨坊》、《柏林的苍穹下》。
而时钟,旧电车想起了《阿飞正传》、《罗拉快跑》、《半生缘》。
带了太多的联系,多少对看片有些影响。
可最难忍受的,是易趣的广告。
实在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仿佛将正泡在热水中半睡半醒,放着音乐享受的人突然拉到室外的冷空气里,突兀而又难受。
“最浪漫的月份陪女孩看最好的电影。
”看到中凯的封皮上这句话,忍不住怀疑,为何看不出一点浪漫和温馨。
开场是超越真实世界的歌舞,华美炫目,渲染的浓彩重墨,更像是被生活压抑后的逃离。
之后漫天漫地的大雪,湮没青春,单纯,爱恋,拥抱以及守候。
也许他们从不曾爱过。
他与她,或者,她与他。
学友的那句话,直接刺穿了一切:你需要一个导演,而我需要一个人陪。
到后来没有分开,想想,不过是还有继续互相利用的价值,而且是日久共存的熟悉感。
无关于爱。
而金城武的角色同那个曾经鬼灵精怪,为美好生活不惜一切的女孩子也是从互相利用开始。
他为她提供一碗面。
她为他提供一张床。
无关于爱。
大段水下的画面有点触动。
这是向往的,是属于梦的,是远离周围生存条件的,是心底纯美的。
画面很静,气泡缓慢的升腾,又像是许多希望,不断升空,接近梦想,再破碎。
他吻她,粗糙而生硬,是索取。
她拒绝他,挣扎而又被心底勾起一丝温暖的旧回忆,是偿还。
澄碧清透的蓝,折射出明净的白光,打在他们的脸上,是所有从单纯到繁复的岁月。
他的梭角分明,是不可靠近的绝色。
她的粉底明了,是多年为生活奔劳的辛酸。
她与他,只是旧时不可磨灭,无法舍弃的回忆。
后来的后来。
他对她说:放手吧,让我成为你的回忆。
他对她说:我走了,不要忘记北京。
她松手了。
她说不会。
一个人要走,没理由让另一个人留下。
戏散了,无论戏里还是戏外。
他们都是青春岁月里挣扎与拼打的缩影,是生活中无声游动的鱼,随波而逐。
这样的片子,实在无关爱情,也不温暖。
——放手吧,让我成为你的回忆。
音乐声起。
所有的过往高高坠下,重重落在雪地上,无声无息的流出血,在白雪上氲染往事的痛与迷茫。
一个男人什么都有了时候选择了你,他一定不会再放弃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选择了你,等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一定会抛弃你而一个女人要陪你共患难,并不代表多爱你,只是她太有自信,太年轻义气,她以为她强大青春美好到可以战胜生活。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
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
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
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英语里面的条件状语从句,带着期许,可惜很多假设从不成立。
有太多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夫妻,他们后来同床异梦,各怀心事。
比如jo爸他们是不是不愿意身边的女人见证过他们的不够强大和美好?
只愿表露风光的那一面。
当你没有山珍海味可吃,有一碗菠菜豆腐汤都奉若珍宝。
可是当有一天你拥有无数珍馐,你再也不能只喝一碗菠菜汤。
有话云,莫欺少年穷,可惜,你曾救助过的落魄少年,有几个能成为老来相伴。
包惜弱收留了落难的金王,惹来杀身祸。
你帮过落魄的他,他却不愿面对自己的不堪过去,连同你一起。
他根本没吃过川菜粤菜鲁菜鹅肝T骨韩料日餐,自然只喜欢你的清粥小菜。
只有他阅尽千帆,才能懂得清粥小菜真的最可贵难得。
也许兜兜转转到原点,位移为零,却不可或缺这过程。
小雨不爱张扬,张扬也不爱小雨,班主也不爱小雨。
可惜人们都只是看到表面,披着爱情外衣来洗清自我的人性。
老孙当时舍弃的是那个自以为可以战胜一切靠自己的的孙娜。
谁也不是真的爱谁,只有聂文真的爱电影,因为他通过电影完成自我救赎。
当他拥有一切,只是缺一个女主人的时候,再去找他吧。
他要的是一个共同欣赏自我的伴侣,而已。
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想起金海心的《依依难舍》你现在依依难舍是你的骄傲作祟明早清醒之后你会明白你也没有爱过谁如果我依依难舍不管做错或做对随着你的言行时喜时悲将来我会发现只有我独自在为爱流泪最爱的一直是感情动物女人。
男人只是骄傲不服输一个男人什么都有了时候选择了你,他一定不会再放弃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选择了你,等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一定会抛弃你是因为他拥有了一切后,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
才会明白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
才知不爱吃牛排也不爱吃寿司而不是我只能喝粥。
他在怀念的原来是当时坚持的你和我,不孤独的挤在北京温暖了寒冬。
他也无奈的妥协当了演员,他们真的合作了。
像不像巩俐和张艺谋若干年后的合作?
那时候你需要个导演,我需要个伴儿。
为什么老东做不了导演呢?
因为他看不穿,看不透自己也看不懂别人。
他永远输给聂文周迅真慧黠又灵动,她是可以做导演的女演员,所以可以演活所有角色.老孙对于老东只是一个memory keeper她替他保管了许多已经剪辑的片段,就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
可惜,有很多我们丢掉的片段,没有人会保管。
因为他们连自己的都丢失了。
不要忘记北京。
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try to remember.一天天,一季季,一岁岁。
我们遗失的不是爱,而是自己。
原来时间的手可以抚平所有的伤痕。
Time heals all wounds.相逢一笑泯恩仇她最爱的不是北京,是青海。
最爱他的不是老孙,是老东自己。
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
为什么最后理智的却是女人?
坦白讲本人对于歌舞片真的不太感冒,所以平日里看得也少,只是偶然的机会听朋友推荐周迅主演的歌舞题材影片,国内歌舞片本就产量少,又是影后主演于是燃起一丝兴趣,走进了导演为我们编制的这个故事里。
陈可辛导演首次掌舵指导歌舞题材作品,用一部歌舞剧来讲述三个人之间乏善可陈的感情纠葛。
陈导用细腻的镜头,变化的色彩向观众呈现出他想表达的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孙纳在自己人生最窘迫的日子里认识了在读导演系的林见东,于是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相爱了。
美好的爱情并没有帮助孙纳摆脱贫瘠的生活带来的挫败和失落感,于是孙纳在与于林见东的爱情中继续追逐着她的明星梦。
诚然孙纳成功了,然而她再也不是最初的孙纳不是林见东曾经爱过的那个孙纳了。
聂文的出现让孙纳、林见东二个人的故事横生枝节,又生出了些许无奈与纠葛。
物质上的匮乏以及对财富的渴求终将演变成精神上的枷锁,为了摆脱精神上的束缚人们尽一切可能的去追逐。
爱情不过是个道具或是调味剂,不是不想爱,不是不能爱,只是心中想要的那份归属感、安全感爱情它给不了。
歌舞仅仅是这个故事延伸的载体,无论是轻歌慢舞又或是热烈奔放,都是借用歌舞形式来传递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感情起伏,让观众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品味人生不同的悲喜与艰辛。
三个人的感情故事里,又是谁对谁错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爱》的结局设计的也挺巧妙的,既没有童话故事的美好,也不是生离死别的惆怅,仅仅是一抹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
我想说在我们可以爱的时候,请用力尽情爱吧,毕竟爱情曾经来过,值得我们珍惜,刻骨铭心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和一笔财富。
看过这部电影,本来不喜欢,但三个主演都值得期待,所以捧场。
看完觉得还行,为张学友的歌舞加一星。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是剧中,最后张学友绳断坠地,血流一片。
视觉冲击很大。
故事的内容很常见,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探讨过的内容。
两个贫穷的男女相爱,另一个很好的男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前,女主怎么样选择。
这部剧女主选了后者而与所爱分手,去追寻了更好的机会,更大的成功,并最终成功了。
多年后,因一部戏,三人分饰,女主依然纠结于前爱 ,后爱便放手了。
不过,张学友放手后,事情也没有结论。
爱情倒底在生活中有多大的意义,当许多利益与情感相互冲突和诱惑时,爱情的位置在哪里。
当然,一般爱情片里,爱情都是至上的。
但实际上,爱情很多时候是最可有可无的,最容易被放弃的。
或者在爱最浓烈的那一刻可以同生死,但这浓烈一过,一切又都可以被丈量。
如果爱,这片名之后,到底是什么答案,没有人能给出。
周迅到底爱谁,有多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也没有人能给出。
或者周迅也不能。
“每个人都想明白谁是自己生命不该错过的真爱特别在午夜醒来更是会感慨心动埋怨还有不能释怀都是因为你触碰了爱”——《如果·爱》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评论,我总是喜欢默默的看,悄悄的写。
但是今天看到这里的评论,真的有点惊诧,对于一部电影原来真的有那么不一样的读解。
不过能让人多角度的读解的电影才能说是一部有价值的电影。
坦白说,我喜欢这部电影,我甚至能说,这是一部可以作为精品收藏的电影。
尽管有人说了,它在抄西方的百老汇歌舞片,但是就我看来,我觉得我们这部《如果·爱》比起《芝加哥》和《红磨坊》更加精彩。
当然也许这也跟文化背景有关。
画面很美,转接精巧,台词蕴涵深意,甚至里面的每一首歌,不能不说是经过精心打造。
演员的演技很好,戏剧感很强。
看到张学友唱“男人就该妒嫉”,看到他唱“也许你是爱我的。
”情节和情绪跟歌声如此的完美配合,这不是轻易可以达到的。
如果这些都不能让它成为精品,还有什么?
是的,如果看故事片的话,它简单。
没有曲折没有荡气回肠,甚至它的结局也不如我们所想那般,让小纳顿悟真爱高于一切,苦等多年的向东的执著也有所交待。
没有。
他们选择放弃。
班主选择放弃成全自己的所爱,小纳放弃过去重新审视现在,向东放弃回忆去往将来。
他们各自明白自己要的是怎么样的爱,而爱在哪里。
如果一早就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爱,是怎么样的,人就不需要经历痛苦。
就是因为不知道,人才需要千百次的徘徊追问自己,这,就是爱吗?
也许只有到了那一刻,当你经过痛苦犹豫失望怨恨妒嫉等等煎熬之后,你才终于明白,爱,向你展示的面孔到底是什么。
当年的陈可辛还是没有放弃爱情片,看得出来他如果不将爱情片拍到自己的极致,是不会收手的。
虽然不少人都对中国歌舞片很排斥,但这一部作品并没有将歌舞放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刻意去营造一种尬氛围式的drama,而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去呈现,与现实中的那个爱情故事相互写照。
对于这部作品,可能并没有做到极致,但其中呈现的爱情观与内涵深度都将这部作品的瑕疵掩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池珍熙的角色设定 一个人的一生就好象一部电影,而他们就是那部电影里的主角。
有时候他们会以为他们也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
但可能他们只是一个配角,只有一个镜头。
更说不定他们的片段早被人剪掉了,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就拿这对母女来说吧。
这女孩肯定是妈妈一辈子的主角。
可是十几年后,在女孩的电影里面,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要呢。
在我这储存里很多被别人剪掉的片段,我把他们都收起来了。
因为他们有时会剪错的。
等他们再需要的时候,我就会把片段送还给他们。
池珍熙饰演的回忆修复官Monty,通过一个旁观视角来纵观修复片中的爱情故事。
以上这段开场的独白,就已经将他自己的身份交代清楚。
同时开场时的歌舞名叫《人生蒙太奇》也阐明人生就像各种蒙太奇手法,有时很美好,有时又很乱,而池这个角色就是来剪辑这些被破坏了原有序列的爱情残片。
也许很多人会对他的身份产生疑惑,因为他在里面拥有四个角色一般,但是大胆想一下,他就像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来维护和管理世间的爱情,那他的角色就不难理解了,这里仿佛是借鉴了电影《天使之城》但这一次天使没有爱上凡人。
透过这个角色就可以看出影片的绝妙之处,也是影片线索推动的牵引。
“戏中戏”的完美配合 影片利用回忆与现实、戏外、片中所拍摄的影片故事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将孙纳、林见东与聂文的关系完美交代。
孙纳与林见东那个没有句号的爱情,在两人合作的戏当中再续前缘,那部戏中的情节与现实情节完美配合,林见东想说的话都通过台词来间接表达,看似他入戏很深,实则正是现实中的他真实心理写照。
聂文在窥见二人的情感后,更是借导演与戏中班主的身份,在改剧本中“报复”孙纳,以此宣泄自身的情感,并用最后一幕戏来间接结束这段现实感情,看似戏剧化,实则隐晦表达,这种表现方式让影片变得非常奇妙。
戏中的歌舞无论是歌词的潜意还是旋律的律动,使影片的化学反应更加剧烈。
我终于找到了爱情故事一生中也无法彻底忘记我终于拥有了美丽回忆飘过来荡过去永不忘记 片中这首《命运曲》非常契合孙纳和林见东十年前的北京爱情故事。
影片中金城武饰演的林见东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为了十年前的这段爱情回忆不惜推掉其他邀约,参与聂文的这部戏,为了给这段爱情一个答案,为了让他一生不能释怀的女人—孙纳。
林见东睡觉时梦里总是重复与孙纳相拥的场景。
他依赖安眠药,他坐在电脑前重复打同一句话,他会在深夜怒吼,沉入水底试图忘掉一切……可这最终都无济于事,反倒会使这段回忆更加深刻。
周迅颜值巅峰期饰演的孙纳,她的人物色彩不亚于《甜蜜蜜》中张曼玉的李翘。
孙纳是一个有个性、有追求的女孩,同时要强也使她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断掩饰内心源于她缺乏安全感。
片中插曲齐秦的《外面的世界》非常符合她的世界观,世界很大,有遍地的机会与名利。
她不想被束缚,即便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因此孙纳在离开北京时对林见东的录音说道:“老东,记着,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这句话一半是孙纳为离开找的理由,另一半则是她的内心想法,在剧组被老外导演潜规则后被毁约的经历告诉她,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唯有自己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而聂文能够给到她想要的,即便出卖自己的贞洁。
但聂文真的陷了进去,他想要永远拥有这段感情,在导演行业里,导演面对形形色色的女演员,能够有这么一个钟情的人也算是难得一见。
见东带孙纳回去北京重温那段最好的时光,那段两人彼此相爱,又再也回不去的爱情。
林见东的飘忽不定、孙纳的野心勃勃都是葬送这段感情的致命因素。
见东在影厅里对孙纳说:“那个老孙爱我。
”她回答:“我就是过去的那个老孙。
”也许他们都不曾改变,但现实早已将两人共同的回忆磨平了棱角,再次回去北京更不是为这段感情续约,而是真正向那个过去说句再会,不曾忘记就已经是最完满的结局了。
桥下再次拥吻,那一刻无论见东曾经对着录音机多少次内心的崩溃,现实中的情绪再怎么游走,一切都成为两人共同的永恒的情感联结♾️。
孙纳接过回忆录后,对聂文前面提到的最简单的爱情片的补充描述里,彻底同过去告别,憧憬未知的前景。
这段感情虽然终结,但它起码热烈过,感动过。
最后的最后,戏杀青了,戏中的、现实中的三个人都开始了新生活。
陈可辛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创新了歌舞片的另类表达形式,这在歌舞片类型不吃香的中国电影市场,是史无前例,放眼当前绝无仅有。
周迅X金城武对角色的塑造更是无可比拟的存在,因此在陈可辛的创作巅峰期,这部作品在当时是被严重低估的。
最后伴着学友的《如果·爱》结束这段奇幻的旅程🎵。
电影《如果·爱》高清海报
结论:孙纳、聂文拎得清;林见东跟自己演了10年情圣戏,终于才清醒。
三人的关系原本没有爱,最终才遇见爱孙纳:深入黑暗,依然一身光芒。
“过去唯一的用处,就是让我不再想回到过去”。
开场孙纳直接说明,不想去看自己过去的阴暗史,更别谈接受。
所以和林见东因为电影又碰面时,她满是戒备和抵抗,因为看到他就意味着要和过去的自己相见。
开始在北京闯的孙纳,吃残羹,厚着脸皮跟陌生人借宿又捎走了他的方便面。
“闯出去 我就可以活过来” 她一直目标清晰又明朗——活下来。
随后和这个陌生人日渐熟络,本想看看这人是否以后可以带着自己做演员,和他搭伙住了下来,却不料这个人的纯真映出了自己的纯真,两人一起卖货,嬉戏打闹,互相依偎。
但她也一直知道这日子不是个头,一有机会就要紧紧抓住。
和老外走之前,她交出了自己,寄托在了林见东身上,咬紧牙关冲了出去;和林见东同学走之前,她又一次交出了自己,一直念着“不要再记得这段日子”,这是对林说,更是对她自己说:她这次把自己纯真的一面都放在林这边,杀伐果断,血淋淋地立足下来,“世界本就邋遢”,“天堂地狱一家”。
但是她没有迷失自己,即使经历这些,还是一直留在捧红她的聂文身边,这是她的底线;全电影没有出现过的张戟和她截然相反,“没有多大的恩德,要用一生来回报的”,这是她对聂文的回应。
林带她回北京,也是她接受了自己的契机,那一刻她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也接受了她;林道别时,让她别忘记老孙,“不会的”。
她和林之间自始至终都没有爱,更多的只是爱自己。
她知道自己有真正被爱的一刻是聂文让她放手的那一刻;聂文成全她,也成全了自己。
她那时候的眼泪才意识到,自己有被爱着。
她其实一直都知道爱是什么,也一直有憧憬,但也只能憧憬;所以她一直一直想拍一部真正的爱情片。
林见东:戏“该演完了”林见东初见孙纳,敢做敢担,坚韧顽强,是林见东自己身上所没有的生命力,他被深深吸引了。
那阵也是林的低潮,意识到自己没有才华,正准备回港;谁想到孙纳却要他坚持,不仅鼓励他,还让他和自己生活。
这大概是林最开心的日子,无忧无虑,把面对的困难、焦虑都抛到脑后,尽情享受这一刻。
但他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孙纳的苦,只知道自己给不了孙纳想要的——当演员——继而只能在快活日子里沉迷,视而不见。
他的这10年的高光时刻不是当了演员,不是获得了名气,而是在冰河上抱住孙纳的那一刻。
那一刻他是英雄,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也是这一刻让他回味无穷,折磨得他这10年无所适从。
可能都没经历过什么苦难,意识到自己相比其他人是无才的已经是天塌了下来;但是孙纳的出现让退缩的、毫无尊严的他体会到了高光,误以为那就是人生追求;但那就是10年前他能给孙纳最多的东西了。
含金汤匙出生的他看不透孙纳,不懂为什么对自己这么无邪的人可以为了往上爬而做出这些事,在他眼里,孙纳交出了自己,就是爱自己啊,那也是自己尊严所在啊;但是他忘了,他有爱孙纳吗?
他有为孙纳考虑过什么吗?
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抱着十年前那个时刻不放,自以为是爱地对孙纳宣泄自己的情绪,又情绪化地把自己的恨录下来给孙纳听,直到在机场准备登机走人发现其实本来意图只是确认孙纳有爱过自己,再带她回去的。
那一瞬间他清醒了自己的恨,不过是恨没法放下孙纳的自己,恨没法留住孙纳的自己。
所以虽然和孙回去时拉住了孙的手,让孙跟他走;但在看到聂文放手的态度时,他愣住了,这一愣让他去面馆点咖啡,面馆老板知道又是一个食不知味的人(前一个是聂文),问:“戏演完了吗?
”,那一刻他才真的醒来,“该演完了”,这场自导自演的情圣戏,终于演完了(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配,更没有爱过孙纳)。
最后他电话跟孙纳告别,让孙纳别忘了老孙,那一刻才是真的有为孙纳考虑了,也知道什么才是爱了。
(话说这个角色个人目前真的喜欢不起来...)聂文:丢了自己,再找到自己。
“那三个主角之间的爱情太牵强”。
其实聂文一直知道什么是爱情,也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但是一路走来,大抵是向商业社会妥协了很多。
孙纳让他别演,让张戟来可以收更多钱时,他质疑“嫌我不够红?
”,被她回的“是你教我的”那一刻,他其实知道孙说的是事实,也知道这是自己的现状,但是他旋即反驳,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啊,那个满心热忱、一心只想拍好电影的、为拍电影可以拍到每天吃一样的饭都是香的自己竟然走到要这样算计回报来创作,满心杂念连饿是什么感觉都忘了。
所以开场都是他眉头紧皱的样子。
聂文对孙纳是没有亏欠的,一心只有事业的他其实整个身心都扑在上面了;但是对孙纳一开始也是没有爱的,都是合作、交易以及陪伴的需求,他很清楚,像他自己说的“我们在一起那么多年,大家都要多了”。
但他对孙纳的指点、引导都是认真的,最后的放手也是干脆果断,没有任何自己站在道德高点的指责;凭他有的名气、对孙纳的教导/捧红,他完全可以用这些来绑住她,但是他没有,只是让孙纳放手,因为他知道孙纳对他更多的是报恩,而且孙这时候已经有愧疚了。
和孙的最后一幕戏,就是聂文对自己这段关系的注解,只是这一刻是在两人这时候才意识到,已经是“回头太难前进不易”。
放手是聂文对孙纳的爱。
“是很饿。
”不再食不知味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去会变得可爱-如果·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会不会失败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 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 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下定了决心改变日子真难捱 吹熄了蜡烛愿望就是离开 我出去会变得可爱 外面的机会来得很快我一定找到自己的存在 一离开头也不转不回来我离开永远都不再回来这是周迅在如果爱里面的歌,我非常喜欢,听她在里面一直淡淡的吟唱。
那个单身小女子老孙(孙纳),过着窘迫的生活,却倔强而乐观,为了梦想她不惜一切,其实是有些佩服她的,有勇气去做很多事,有勇气去放弃很多事,住在简陋的半地下室里,不害怕,还可以和林见东那么快乐的吃火锅,任窗外漂漂洒洒的飞雪,地下室那种暖融融的景象很有感染力;为了达成她做演员的梦想,要跟那个老外,之前却把纯纯的她献给那个她喜欢的穷学生,被老外骗了之后在雪地里躺着的那个弱小身影,半夜紧张地磨牙,拖起皮箱决然而去的背影,不许林见东在地下室的窗子目送她远去,而会在外面用雪块砸玻璃的那个狠角色,若干年后终于蜕变为她梦想中那个成功优雅的女人,她爱过吗?
她忘记了吗?
我想她爱过,毫不考虑将来就全心付出的爱,但她的个性却又让她决然离爱而去,在若干年后,幸好她遇到的是聂文,俩人在多年的合作中滋生了那种感情,还是彼此依恋的。
反而,金城武演的那个林见东,一开始是不太具备吸引力的,一个落魄的导演系学生,不知未来该往哪里,又能带给孙纳什么呢?
很多男生在一开始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吧,一个我在这个世界上闯荡,你除了给女友年轻的热情和爱恋,还能给她什么呢。
但那份感情确是那么深那么重,当那个男孩终于成为一个男人的时候,难忘十年,难忘每年回到那个小屋时的录音,那个充满一年的期待的声音或是假装忘记假装快乐或是哭泣爆发的声音,那半夜无法入睡时渺渺的香烟,那在半夜奔入游泳池后的幻觉和一滴泪,在戏里戏外对孙纳的真情和关切,不过,那只是曾经的爱让人难以忘怀罢了,已无法再续写,也不能再用孩子气的报复来伤害,只是十年后才终于放下心情,可以平静的接受分手的现实。
电影中的不少场景令人难忘,也很喜欢金城武在剧中剧的扮相,很有西方舞台剧的味道,他是个有魅力的演员,周迅也是,因此,除去唱歌的功力,我喜欢金、周两人在电影中的表现,从表演到歌唱,都是用心而为。
只是,过去的只能过去,放弃的只能放弃,事情永远要往前继续走,如果爱过,那就是精彩!
作为一部歌舞片,电影除了在叙述形式和镜头运用上有很高的造诣,在歌舞方面也加入了很多新颖的创意。
影片的歌舞片段富有生命力:华丽的舞美,印度风味的舞蹈,小丑、妓女等多变的造型,高空的杂技••••••都使影片充满了活力,且许多歌舞的情节在处理人物情感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孙纳不想回忆起过去时与林见东在高空中荡秋千,或者聂文发现孙纳和林见东有故事后通过唱歌来表达内心——这种歌舞中的叙事蒙太奇将表意功能运用到了极致,更可贵的是,这种镜头整合的一句不再是时空的连续性而是情绪的一致性。
这也更加体现出导演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电影拍摄的极高水平,让观众在美轮美奂中解读这个并不美满的爱情故事。
不可否认,影片通过回忆、现实和超现实时空的交错使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刻骨饱满,然而影片所要表达的、最根本的依然是那个永恒的主题:如果爱,那就爱吧。
孙纳向往的外面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
所以,我觉得孙纳的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虽然她伤害了两个很爱她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未来的权力,用什么方式就由自己决定好了。
你以为下定决心就那么容易吗?
如果你现在年龄在20上下,一定有试过迷惘和彷徨吧?
大部分人都是在彷徨中等待,等着去接受以后会发生的每一件事。
孙纳她想要的就只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也怕失败,她也怕做不好会被人笑,但是她还是去做了,她还是从自己的那一小块地方走出去了。
下定了决心改变的日子有多难挨?
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其实她一开始的时候不懂得爱,她从不索求爱,所以林见东和聂文的爱让她很迷惑。
她只知道这两个人都曾经是她可以依赖的人,可以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这就是爱,他们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
其实一直觉得张学友的演技被低估了,或者说他自己没有往这方面太努力,他的嫉妒、阴暗和扭曲的爱太迷人了,相比起来金城武就全靠氛围感了。
勉强两分。结构倒是能见野心。现在:导演张学友、相见不相识的演员金城武与周迅;曾经:相识于微时的北漂金、周;戏中戏:张、金、周的三角恋马戏团歌舞片。然而三条线根本谈不上什么交互,唯有张学友在戏中戏高空坠落和现在时空的放手感情是清晰对应的。周迅的角色,是把自己当做武器的大陆野心女人,然而全片你看不出两个男人对她的野心究竟构成了什么妨碍,没有这个支撑,她对他俩其实是无所谓的也就不构成戏剧。金城武和周迅的往昔情,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内容,那么金城武被撂下之后几年的深情在电影里就看不到理由,当然这种没来由的深情姿态,是面对女性市场的低层次迎合。张学友和周迅的关系在片尾前完全消失。马戏团的设定是为了铺排歌舞,然而马戏团与中国背景缺乏勾连。金、周二人几乎以一个表情演完全片,这跟反复出现的北京冰河一样是空泛表象
玩儿什么内涵
只为看阿武
不知道前几年好莱坞的歌舞大潮是怎么迟滞性地传染到香港的呢,张学友倒是好使的,雪狼湖似乎还不能令他过够瘾.周迅凭此片得了香港的那啥奖,她有几个眼神的演饰的确不错,但跟金一起时太冷峻,骨子里的冷峻.这女人已是极超越其年龄面容的衰老.歌舞有可圈点之处,摄像画面漂亮,服装不错,表现手法有小亮点,但总体的立意,不令人信服.刻意的欧化,蹩脚的故事(编剧足够关心现实,将中国大地普遍存在的入城青年农民现象设置为故事的缘由,使得整个成为了如同贾樟柯及贾樟柯们的(尤其突出的是那个外面的世界)故事,这部香港导演两地员工外带韩国
年少不懂事的人会觉得林见东是痴情的男人,但等你多年后再看这个故事才明白他像大多数男人那样自私,耿耿于怀自己曾经的付出,陷入偏执不能自拔并为此感动了自己还不够非要对方跟自己一起欣赏这出戏,时刻提醒别人不能忘记曾经自己付出了多少感情。感情方面这个社会对女人远比对男人苛刻
歌剧一般。。
《如果爱》,我心最爱的爱情电影。每次重看此片,其中的情节、画面,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刺激我的泪点。片中的周迅,为了生存,为了不断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地伤害、抛弃金城武……只是我忽然若有所悟:男人年轻时,如果长得不够帅,连被女神伤害、抛弃的资格都没有啊……
没意思
音乐不错。
真心不觉得金城武好看 可能年纪大了 重庆森林那会年轻时另当别论
我爱你,我更爱自己。我恨你,可是我爱你。如果爱,请深爱。喜欢里面的音乐。
陈可辛果然不是我的菜,这片水平不行。经不起推敲,也没有太大趣味。作者温吞吞的,自我感动,对什么事情的理解都不深。国语版配音极不走心。片子里两个男的配角毫无魅力,水平在及格线以下。
【讲堂】1.老孙上的那辆破旧公共汽车是951路。据此考证,她和老林北漂时期的落魄爱窝应该是在酒仙桥一带。2.老林送别老孙的951路站牌不远处是原来阳坊涮肉的绿色招牌。据此考证,他俩的别离发生在清华大学的南门外。
这部戏里金城武特别无聊 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不过张学友唱歌真好 音乐响起 眼眶还是有点湿的
如果爱。仅仅一个假设而已
喜欢里面的歌舞部分~
7/10。送还片段的人下公交车来到寂静的片场是冷开场,接着马戏班热舞和尾部伞舞采用热开场的快速队形调整,歌舞区分下时空结构富有抒情性;过去时空多用出租屋的外景作为转场镜头,阴郁的雪景和自然光,孙纳跃进泳池后转场至北京地下室,泳池是联接回忆的重要空间,宾馆的老上海建筑风格和人工光象征华丽多变的现实时空,在孙纳不安的手和林见东眼神之间跳切的发布会,戏里张扬追问小雨身份那组跳轴,小鱼从秋千坠入保护网犹如记忆苏醒,大量跳跃的剪接省略叙事渲染人物对身份的困惑:林见东两次在电脑屏重复打字,释放对孙纳不辞而别的报复,他躺在冰面上,承受孙纳跑进放映室(回到聂文身边)对他们爱人身份的二度否定,另一个讽刺意味的设计是聂文拉上电梯门,电梯上行下俯拍的监制表现资金压力对导演身份的质疑;歌舞段落的分镜一般,中景对话居多。
真的可以有一部音乐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首歌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