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三千円の使いかた

主演:葵若菜,中尾美枝,山崎纮菜,森尾由美,桥本淳,堀井新太,アン ミカ,利重刚,酒井若菜,叶山奖之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剧照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2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4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5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6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4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5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6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7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8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9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20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剧情介绍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御厨家を舞台に、今を楽しく生きることだけしか考えていない次女、結婚と子育ての真っただ中にいる長女、さらに更年期に熟年離婚危機を迎えた母、生きがいを失い退屈な日々を過ごす祖母、それぞれのリアルな悩みを節約や貯蓄をめぐるホーム“マネー”ドラマとして描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神经械劫案下烈火雄心DJ特工卧底:费瑞的故事钢铁侠2婚外情事第四季净化大师游说瑠璃的宝石大汉风之破釜沉舟时间浪人罪魁祸首闺怨上古仙女秘闻终极笔记第三个妈妈把空白填满传教士风雨天池寺绽放郭明义百万火急女人香气费城夜美丽古田会议蛮战第一季冰河时代非枪人生妈妈去做头发了婚姻料理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长篇影评

 1 ) 除了存钱,也要规划固定支出

之前看了很多推荐,说看完之后会对金钱观产生改变。

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看了这部电视剧,确实,看了第四集以后我就对我的前四个月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复盘。

因为知道自己前面每个月都有定期存钱,而且最近出闲置状况也还算不错,理财也都有收益,所以我很自信的认为相较于上一次盘点,我的小钱钱肯定会有一定的增长。

但是当我复盘以后发现,虽然努力存了1.3w,但是我的总资产才增加了5k,所以,我的小钱钱都去哪里了呢?

通过查看记账app,我发现自己虽然存钱了,但是花的钱也真是不少。

像大额资金使用就是,给父母、亲戚发红包、还有就是人情往来随礼、给家里换空调,看完大头的消费我觉得也还好,然后其他花的最多的就是吃。

因为放开,和朋友见面次数增多,吃了几顿人均超过200+的自助,还有去看livehouse。

所以我想了一下,感觉剧里面说的蛮好的,除了要存钱,也要对支出有规划,要把一个月划分出来四个周,然后详细到为每周做计划。

当然,我个人的理念是:既要认真存钱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不能为了存钱苦哈哈的馒头咸菜(仅代表个人观点,我当然也很佩服为了存钱这么努力的人们),当然也不能为了享受当下而大手大脚甚至超前消费。

任何都不要极端,要找到平衡。

回想起来,我当初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存钱,一开始的目的是能像朋友一样买一个LV,可是随着钱慢慢地存够了以后,我发现,因为我存的比较辛苦,我觉得买个包也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而且我一直都是骑自行车上班,那我买了肯定舍不得放车筐里面,那我买来不舍用供着吗?

所以还不如就用便宜的包包。

后来,我就把存钱当成了一种乐趣,看到余额增加的感觉真的太快乐了。

但是,随着存款的增多,我的花钱好像也在变多,我在想着自己也有存款,吃一顿好的没关系,发红包大额一点没关系。

因为每年都能比上一年存的多一些,所以我还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能存钱的人。

但是,通过这一次的复盘我有被震撼到,奥,如果认真规划支出的话,没准我能存下更多的钱呢。

我觉得不仅存钱要认真,要计划,花钱确实也应该规划,尽量少花额外的钱,每个月聚会、看livehouse都控制量。

下一步我会好好对我的支出进行计划。

剧里面的奶奶总是在输出一些很好的观点,看完我更羡慕了,我真的也好希望能在长大后经常和姥姥奶奶聊聊天,可惜,她们都离开的太早了。

姐姐和丈夫两个人真的很好,姐姐在认真的规划着家里的钱财,丈夫认真工作,而且,丈夫也能体会到妻子的辛苦,喜欢和孩子玩,帮岳父制造惊喜。

+++++++++++++++++++++++++++++++++++++++++++++++++++++++++++++++++++++++++以上是喜欢的部分,下面要进行吐槽。

我不太能接受最后女朋友回来和安生复合,出轨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和很多次,因为烦躁就逃避,因为逃避就和主动示好的女生睡觉,因为女生怀孕就结婚和多年的女友分开,又因为没怀孕那个女生走了所以才去追回女朋友。

就因为女朋友想结婚生孩子所以就这么苦恼,那以后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困难吧,这样的男人根本靠不住啊,我觉得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即使现在有人推着让他清醒,可是绝不会变。

电视里呈现的都是美好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赶快跑吧还有电视剧里面的爸爸,妈妈能和他过这么久真的是太可怕了。

每天没有回应,说话也不搭理,家务、做饭通通不管真的太可怕了,甚至生病的时候也没有关心。

但是,竟然在妻子说离婚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可以说那么多话了,早干什么去了?

妻子就想起了过去的美好?

然后去了一趟夏威夷回来就好了??????

完全不可能的吧,如果有这个觉悟绝不会到现在这样。

最最最不能接受的是结局,美帆和翔平两个人确实不错,但结婚确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有那样的公婆也太可怕了吧。

有今日没明日的生活,生活理念就完全不一样,怎么可能一起生活呢,我理解不了这个结局。

还有,存钱还要会投资,投资在最后才被想到吗?

只是说了需要投资,但是却没讲怎么投,好吧,也许还有一部其他的日剧专门讲投资吧,这部只是教我们存钱的。

很多观点还是挺好的,至少看了有一些收获吧,但是,剧情,真的别太细想,槽点太多了。

日本,果然结婚很辛苦呢,女性太卑微了,还有职场pua,真的都好可怕。

 2 ) 一个家庭剧

本来对于这个电视剧的期待比较大,想学一下储蓄节省转钱的方法,但最终还是一个家庭剧。

各种角色最终都走向婚姻,以及对于生孩子甚至生二胎的讨论,充满爱的期待,更加是为了现阶段的生育率做贡献,并且最终走向一个和谐美满的大结局,不免落入俗套,以及让人失望。

如果想学怎么转钱,没必要看这个剧,如果想看一个温情的家庭剧还是可以看一下的,另外中间有很多次我都觉得槽点满满。

女主自己想要去攒钱买房,为什么最终要变成和男主一起承担债务放弃自己的梦想,哪怕觉得这个男的很心安,但是遇见他之前自己过得也可以呀,怎么遇见他之后好像就不能过得更好了吗?

女主父母决定为了小两口,自己先还钱,让他们把钱再还给自己,那他有没有考虑大女儿的感受,大女儿为了可以买房紧紧巴巴的过日子,而且这时候已经生了一个孩子,后来还怀了二胎不会觉得不公平吗?

可能人家家里感情好不会,但是总还是觉得为了给男主还债而设计的一个桥段,怎么大女儿就不值得吗?

直接把钱借给大女儿和小女儿让他们有钱去买自己的房子不好吗?

我不理解。

整部剧最喜欢的只有奶奶。

不仅头脑清醒待人接物有理有界限有规划,并且退休了,还愿意去打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这样的老人谁不希望家里也有呢?

而且男子的那个画到底有什么魔力?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女主觉得自己对不起觉着应该和他一起承担这个债务,这个不应该是男主自己去承担吗?

他们俩可以一起承担一个房子,去一起生活的房子……那个宣传攒钱的女老师感觉就像一个大忽悠,可能是日剧刻画人物比较夸张吧,总之他给人的观感特别像营销传销里的人。

男主的父母在给孩子贷款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自己可能还不起吗?

他们明知自己是随性的,就没有考虑到有一天这份责任要承担到孩子身上。

他们在一开始决定要去贷款的时候,要么是自己来承担这一笔贷款,要么是让孩子知道也许这一笔贷款以后也需要自己来还,但他们并没有告诉男主。

至于女主的家长,最后决定通过借款的方式来缓解两人的压力,这能理解为女主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支持女儿可以去和心爱的人组建家庭有幸福的生活,但是放到现实中,真的不免唏嘘,就像是为另一个家庭的烂摊子擦屁股一样,而且这一份借贷合同,被戏称比结婚还要紧张,其实也侧面证明了婚姻,不过是一场金钱的经营。

女主的母亲在考虑离婚时,也不免先从经济上做打算。

唉,婚姻真的是经营,是将金钱运算谋划的利益最大化。

至于女主的姐姐,其实蛮能理解她的状态的,而且人对于花钱的态度,真的会影响到方方面面。

那个讲课的女老师吐槽她好吝啬,其实这就是精打细算带来的影响,所谓财大气粗也是这个道理。

花钱抠搜和花钱大方,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不以偏概全,也不会代表一个人的人品)。

我一直想不明白,当钱和情感想纠缠时变得更加的复杂,所以钱到底是为了人的情感而服务,还是想要有情感就必须有钱?

其实,女主的父母要闹离婚,最终女主母亲妥协,也可以理解,但也为女主母亲感到一丝无奈,虽然女主的父亲可以在退休后进行弥补,但是女主的母亲忍受了这些年,回忆起来,不会伤心吗……但人总是要讲究性价比或者说一个比例,就像剧里那句笑总是比哭多,所以女主的妈妈可以原谅丈夫,当然剧里的父亲还不是那么离谱,他还知道从一开始攒钱为了妻子,为了退休后和妻子共度二人生活,现实中有几个男人能做到呢?

放到现实中有几个男人会在退休后真的做到去弥补妻子多年的隐形付出呢,这只是电视剧的美好幻想给大家画的大饼吧。

奶奶认识的男邻居,虽然没有着墨为什么一个名牌大学生沦落至此,但是,却能理解他的状态,这个人有点像我的事说来话长的男主的精神状态,但是另一部电视剧里的男主连门都不怎么出,这部剧的这个男生,好歹还没事儿去旅个游。

但是他对人生的逃避也迁移到了对待感情上。

他对于女朋友的逃避何尝不是不愿意面对对人生的规划?

以至于他放纵自己出轨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后来幡然醒悟,但这个在现实中也是很难发生的,更多的人是破罐子破摔。

破窗效应,不是这么白得的。

总的来说里面的人的各种状态很符合现实,但是剧情发展朝向好的方面,可能也是不想变得太丧让大家无力追剧吧,还有毕竟也要宣传一些温情,让大家有希望去面对惨淡的人生吧。

 3 ) 披着理财外皮实则内里是,会失去最珍贵的时间

大量剧透,介意慎入。

看这部剧的初中,不过是想要因为看了类似钱断情始以及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之类的极简,想要再看一下类似的,结果没想到这个决定浪费了两个小时。

只看了前两集,也不打算继续看下去浪费时间了。

真帆在大学毕业之后脱离了家里的掌控,能够用自己工资租了一户建。

平常上班通勤,下班之后逛超市,买点美味的零食和酒犒劳自己,和男友甜甜蜜蜜,不过是普通城市小资白领的生活,剧情演到这里还算是能够稍有点共鸣。

虽然剧情有些累赘琐碎的,配乐也很奇怪,一直在人物说话时候配乐感觉满吵闹的,这些都还能忍受女主省钱的动机也有点诡异,因为在路边看到了领养狗狗的活动,被小时候养过的一只狗狗勾起了回忆,因为当时女主并没有好好照顾狗狗,于是又萌发了想要一人一狗好好生活的念头,于是就想用一千万元买一个二手房。

向攒了很多钱的姐姐讨教省钱的方法,结果她姐姐给女主推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占卜师,花了3000日元听了一节云里雾里成功学的课,结果啥都没学到,然后女主在奶奶的建议下,开始每天存100日元的攒钱计划。

然后第一集结束。

你以为这是好好存钱的开始了吗?

第二集的主角是奶奶琴子琴子的丈夫去世之后,留下了一千万元的储蓄存款,琴子在比较了几家银行不同的高额存款利息之后,将1千万存了进去,存了好几年后琴子用存款利息买了一个按摩椅。

这是在剧情开始10分钟的内容,我原以为接下来还能有更多的存钱方法。

会逐步学会各种理财方法。

结果是我错了。

接下来的剧情是,琴子觉得退休的生活太无聊了,又萌发了打工的找点事情做的想法,媳妇推荐琴子给附近的主妇教授料理课程之后,琴子觉得工作才是人生的目标,才能够让人生焕发生机,于是在77岁的高龄去面试了商场的导购员。

我看到这里简直炸裂了。

77岁!

这个年纪身体如果没有病痛,就已经是上天保佑的年纪,琴子还能够和穿着高跟鞋的女主一起快步走路去面试。

现在东亚的社会都这么卷了吗?

这个安享晚年的年纪还要去上班?

简直难以置信!

如果让我70多岁还要上班,简直是想自杀。

希望的退休生活就是养养小动物,安静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玩玩电子设备(希望到时候眼睛还好身体还可以),没有什么病痛,怎么会有人想要去上班啊?!!!

三观不合,我选择了弃剧

 4 ) 天哪!这一家子的金钱观好正!2024一起攒钱啊!

推荐1000部电影(短剧)的第4部:《3000日元的使用方法》(日)这是2023年的新剧。

一个月存30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就是150块钱,有人会说,一个月150块钱存的有什么意义呢?

美帆的奶奶说,要是一个月存8万日元可能会很难,但是一天存100日元就很容易做到。

算成人民币大概一天5块钱,是不是很简单。

理财是一种习惯,不要因为钱少就觉得没必要做,正是因为钱少才有必要慢慢积累,一夜暴富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积沙成塔的。

可以从钱少的时候开始,养成理财的习惯,等本金越来越多时,收益才会越来越大。

1⃣️女主美帆美帆是刚工作两年的小白领,她和很多女孩一样,过着精致的生活,从家里搬出来,租住在6000一个月的繁华地段,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所以基本是月光。

后来因为要好的同事突然生病,再加上她想领养小狗,需要自己买房,由此才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财务情况。

奶奶曾经让美帆每天存100日元,一个月可以存3000日元,3000日元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还要贵在坚持。

当美帆有了存钱理念时,不知不觉就改掉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了。

美帆开始存钱,并且搬回家住,省了房租,每天上班自己带饭带咖啡省钱。

2⃣️女主的奶奶我想很多人已经被奶奶圈粉,奶奶身上真的可学习的太多了。

比如奶奶有坚持记帐的好习惯。

奶奶坚持理财,并且用利息买到了她一直想得到的东西—按摩椅。

奶奶那么大岁数,还想着去做兼职,一是有收入,二是即便年纪大了,也能体现自身价值。

太喜欢奶奶这个角色了。

一家人应该从奶奶身上学到很多,而且奶奶的穿着打扮也很时髦,即使她做了很多年的家庭主妇,但仍然是一个睿智又优雅的奶奶。

3⃣️女主的姐姐我也好喜欢这个姐姐啊!

姐姐结婚后,也成了全职太太,把家里打理的紧紧有条。

而且姐姐的理财方法也值得学习。

她每个月可以存6万日元,加上老公的奖金,一年可以存100万日元,剩余的钱可以买家电之类。

首先她在老公发薪这天取出4万5千日元,之后2万日元的伙食费全部换成崭新的千元钞票,将1个月的伙食费放入这5个信封,每个信封放4000日元,第五周剩余的会买调味料等。

为什么要换成崭新的钞票呢?

因为崭新的钞票放在皮夹里有时不太舍得用。

相对比的就是现在的手机支付,滴一下钱就付出去了,好像没有一丝舍不得。

姐姐有一个本子,写着存钱目标。

她的口头禅就是节约,虽然也为了钱苦恼过,但是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开心快乐的,自己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慢慢地向目标靠近,这种感觉一定很好。

还有女主的妈妈,女主的爸爸,女主后来的男友都有自己的攒钱和理财技巧。

这部剧看完就很想存钱,2023年超级正能量攒钱日剧,大爱!

2024大家一起攒钱存钱吧!

电影:《3000日元的使用方法》导演:村上牧人上映时间:2023年主演:葵若菜、中尾美枝

-over-

 5 ) 奶奶的话突然戳到我了

一贯爱看日系的讲金钱和极简的剧。

最近难得有一本剧让我沉下心来看《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有一段特别打动我,是女主问奶奶,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想工作呢?

奶奶说,收到钱的时候,时隔许久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鲜活,钱不是劳动获得的报酬吗?

是自己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证据。

我也想要证明,这大概就是人生价值吧。

特意截图留念。

真的,超级戳我的那个点。

现在的工作真的麻木了。

就算再努力也多赚不了钱,或者说躺平的人和努力的人到手基本一样,发展前途渺茫。

唯一的优点就是稳定。

看了很多极简断舍离,fire,躺平,也有做一些,一边很省钱(很少买衣服包包啥的),一边流水的花钱(学习课私教咨询啥的),非常焦虑。

经常感受不到自己的意义,感觉日子过的很没意义。

今天拳击课的时候都感觉灵魂出窍了,感觉是在看另一个人挥洒汗水。

或者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我金钱上支出太多,收入太少。

精神或者知识上,只有接收,没有融会贯通?

换个角度看,焦虑是不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愤怒呢?

如果要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别多想去行动,去赚钱。

 6 ) 女主消费换算成人民币跟国内对比,好像就是普通白领的消费水平?

我真的很想吐槽那些看一了一集就打一星的人,你们的脑回路跟AI是一个模式的吗,你们是只能看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如果情节有出轨暴力杀人,你们是不是会说电视剧在鼓励出轨暴力杀人?

打低分的理由居然是“女主省钱的方式就是搬回家住这算什么省钱”,你有没有想过,安排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讽刺现实中薅父母羊毛的年轻人呢?

事实上第三集妈妈生气,就有表达女主这种蹭饭蹭住的不满。

看一下女主的消费水平:到手25万日元(1万3人民币):女主说大学毕业拿这些算高的,这跟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女主在日本IT企业相当于国内互联网公司吧,国内头部的话应届生税前25万大概是可以的,跟女主差不多。

房租9万8(5千块):一般来说房租占收入30%左右比较平衡,这个已经40%了所以房租支出偏高。

但女主是一室整租,像上海内环内的一室户均价大概在6000多,所以我感觉东京这价格已经很划算了。

要降低这个固定支出的话只能合租,那还不如住家里。

扣除房租,可支配收入还剩8000块手机费1万(500块):不了解日本的通信公司定价,中国移动这价格都能换个iPhone了。

其他水电之类的固定支出加上,可支配收入大概还剩7000块意面1800(100块):上海的话去比较小资的店里午市套餐吃掉100块很正常,一般市区午餐去正经店里吃在50块左右。

按照工作日午餐晚餐各50块,周末犒劳自己午餐晚餐吃意面来计算,食物消费4000块左右。

可支配收入大概还剩3000块。

所以想一个月存8万(4千)那是不可能了,除了吃饭啥也别买了!

另外女主还经常去百货公司地下食品街买熟食,这个消费属于很高且没必要。

因为日本的百货公司基本上都是高端消费,不像国内有很多平价商场,比如三越,伊势丹,进去都是老年人,因为他们退休金高才买得起百货公司的东西。

所以地下美食街的熟食价格很高,电视剧里面没说多少钱,但参照上海久光百货的地下熟食,一小盒沙拉六七十块的水平,跟去店里吃饭价格差不多的。

所以女主食物消费可能会更高一些。

便当盒4000(200块):这个消费实属没必要,日本便当盒也有便宜的衣服包包:日本网站有给出购买链接,https://www.spark-ginger.jp/dorama/nijyusanitiga/sannzenwka/上衣均价1万(500块),裙子大概1万(500块),大衣均价8万(4000块),包包6千1万(三五百块钱),所以一个月还能买2套新衣服,还有首饰围巾这些配件我都没算进去。

所以综合看下来,女主消费不算特别夸张,也没买什么大牌,而且还有存款30万(1万5),感觉她好像是第一年工作,相当于每月存1千5人民币,这都不算月光了。

我唯一想吐槽的是,Tommy Hilfiger的广告植入有点不符合省钱这一主题。

看看这一家子都是什么消费水平:妈妈去街头小店买连裤袜才200日元(十几块钱人民币),奶奶为了高1%的收益可以在各家银行倒腾存款,姐姐老公年薪才400万日元(20万人民币)要养一家三口。

然而奶奶买的Tommy帽子要3000日元(200人民币,这还是员工折扣价),我觉得奶奶根本不可能舍得买,是紫屋不卖棒球帽?

还是优衣库不卖棒球帽?

还有姐妹和妈妈三个人去奶奶工作的店里捧场,奶奶给他们介绍新款,但是Tommy的价格绝对不是这家人平时购物的水平,表参道这个位置的店就没有便宜的,Tommy在日本又想走轻奢“美国品牌”路线,跟国内Sandro,Maje差不多路线,一件毛衣两三千人民币的定位,比前面我写的女主服装价格都贵很多,根本不是这家人的消费水平啊

 7 ) 从0开始做攒钱女孩:戒掉消费主义,快乐消费!

小冒坚持原创的851篇 一起做搞钱加油,攒钱快乐吧。

文末也有推荐其他攒钱剧,省钱剧的推荐基于种种主观心态转变和客观扎心现实,我和周围的小伙伴,都立下2023flag:好好攒钱。

赚钱不易,其实攒钱也很不容易。

仔细回顾,我们也不是时刻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都算是合情合理,改善生活品质的消费。

在自己偏爱的事物和喜好上,花的相对多,但收获的满足感也不少。

消费,也是我们获取动力的一部分呀。

就和最近打开的攒钱正能量短小日剧《三千日元的使用方式》的女主人公一样。

在没有开始刻意储蓄的时候,她过得就是普通女孩的精致生活。

比如买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让自己心情愉悦,而且基本都是比较长久的喜欢,每次看到,或者使用,都会带来快乐和满足,并不是头脑一热的消费主义裹挟,也肯定存在实用性。

但她确实存不下钱——本质原因,还是赚的太少了,除去刚需,和这些提升仪式感的消费后,所剩无几。

提高收入,这么沉重的话题,容易让人陷入emo;所以日剧也是聊聊,需要认真打工养活自己的普通人,抵御住各种冲击,如何机智地开始储蓄计划,让生活尽量不因为消费降级而变得苦逼,让整体的自己越来越好。

方法虽然很基础,但其实攒钱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关键是决心,行动力和持久性。

PS: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曾经是银座手帕销售冠军,收入不菲但后来嫁做人妇打理家庭的奶奶,和她逛市场遇到的忘年交,40岁的无业中年这一对的故事。

快80的奶奶始终有一颗不甘于躺平的心,很想再去职场努力一次,希望收获来自事业的肯定和成就感,希望还是一个有用能干的人,所以还要鼓起勇气去工作。

专职生活,兼职打零工的躺平中年,则相反,降低物欲,保持自由自在,简单轻松的生活方式,穷FIRE成功的人,又戳中不愿上班的我的心。

别说我也提前进入养生中年和生活型老年人的烟火日常,做做家务,逛逛市场,很解压放松。

目前播出的3集里,还是有些实用的方法。

01 从不起眼的金额开始培养习惯女主一开始的攒钱计划,不过是将成本转嫁给了爸妈,也就是“啃老”。

回家吃住,就可以省下不算少的房租和外卖费用。

虽然省下的钱不少,但其实实质性的改变很少。

现在想来,我和女主一样的年纪,也是如此。

刚工作能省下的不算多的钱,也是因为吃住靠妈妈。

题目“三千日元”源自女主奶奶,给攒钱之路入门迷茫的女主的建议。

坚持雷打不动,每天存100日元(约人民币5-6元),一个月就有3000日元的结余。

一次性花掉这笔钱可能毫无感觉,但是积攒的过程需要30天的努力,这之后,花钱就会思量一番,很多人也是自己赚钱后,就能改掉大手大脚的毛病。

存钱的金额因人而异,最关键是好习惯的培养和坚持。

同样的原理,还有升级版,更有意思的365天存钱法,每天在1-365抽签一个数字,当天存入相应的金额,一年将会有66795元巨款!

2022的我只是固定储蓄一定比例的收入(居家憋屈的时候,还经常激情消费)。

2023的我打算尝试尽可能用利息收入去覆盖日常生活消费,也就是没有刚需大支出,就不花工资,看看我能做到几个月。

02 记账走起:要戒掉消费主义,而不是消费精打细算不是一毛不拔的苦行僧生活,那样的话,生活太没有乐趣了,人一旦变成无情的赚钱攒钱AI,就更加会觉得被压榨的苦逼生活永无止境。

要警惕消费主义,这句口号喊了很多年。

其实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消费主义陷阱。

比如之前经济一片繁荣中,传达的是精致生活,奢华享受,超前消费,做什么选择题,all in;各种研究“消费主义”的纪录片很多也很全面。

现在呢,截然相反,各种下沉市场的超低价格,总是能塑造出一种“买了不心疼,浪费不可惜”的氛围,不自觉积少成多,总额惊人,很不环保的不必要浪费不说,还未必收获到贵价商品的体验感。

以上两种,大部分人已经不再轻易入坑,被裹挟,都会很警惕。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虽然性价比很高,经久耐用,适合自己又很喜欢满足,但它确实不属于必要消费,没有不影响生活,拥有的锦上添花,更多来自心理的满足。

其实这才是大多数人攒钱路上最大的消费主义陷阱——必要和非必要的界定,可买可不买的取舍。

看到女主妈妈从一开始坚持不逛大妈们扎堆的市场小店(大概就是没有档次没有品牌),到后来“真香”,突然get物美价廉买个不停。

我隔着屏幕也能感同身受,我买大多数日用品都是这个心态——比如多的数不过来的羊绒针织,真丝单品,书籍,免税店的护肤品。

那种实实在在的物有所值,薅羊毛的快乐,太容易让人忘乎所以,买的没有边际。

老一辈人比我们能攒钱,在收入不高的年代,不仅保证一家老小的温饱,还能结余出钱,继续爱的供养下一代,应对物价飞涨后下一代,甚至下两代的各项支出。

谁不会花钱?

不过是更加明白,手有余钱的底气。

奶奶推荐的记账真的有用。

不用在乎记账的方式方法,是否留作纪念,全随个人习惯就好。

关键是,需要一种方式,能让自己一目了然的进行复盘,主要是用于反思和后悔,哈哈哈。

记账也有助于分类控制消费额度,以及攒钱的进度。

现在的app很强大。

03 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极简主义,有益身心经历过魔幻三年后,囤积习惯和极简主义之间都不必刻意取舍,对普通人来说,只是需要一个平衡。

我自己需要断舍离的标准,是那些不必要的物欲,不必要的占有,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就像女主差点就要为了自己的3000日元攒钱计划买个好看的储蓄罐,为了省钱带便当结果买了个贵价饭盒。

为了收纳整理,又得买一堆收纳用品。

我的经验,总结下来,关键就是,能不买就不买。

对于我这种物件超多的人,整理已经是一种巨大的工作量,不会再为了节省而特意新增支出。

我如果有任何新的需求,首先考虑的是:不买东西,可不可以达到目标?

现有的物品和条件如何可以实现?

能不能找到替代,免费或平价都可以?

能不能自己改造,废物利用?

断舍离之后,这个东西可不可以有新主人?

有更好的去处?

比如,我会收集快递盒子和防碰撞的包装物,定期送给熟悉的快递师傅,比当作废品回收更有用处,他也会给我寄件优惠。

最关键的是,缓解了我的环保焦虑——那些过度的包装,过塑的浪费。

培养每天断舍离的好习惯,下次双11告别熬夜疯狂购物后悔囤积退货

04 推荐其他能让人快乐打工,理性消费的剧日剧《钱断情始》三浦春马最后的一部作品,提前完结,物质条件是基础,但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丰富。

都说金钱带来的幸福感是边际效益递减的。

所以相应地,当财富进入到无法提升的阶段时,我们其实也可以转变思路让自己快乐。

攒钱买房上车剧:日剧《公主小屋》 韩剧《月刊家》亚洲人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买房上车的需求。

未必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就是能塑造一种,努努力咱就能上车的氛围感,正能量十足。

自带便当省钱法:《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昨日的美食》《独酌的流派》 美食剧推荐日剧篇都写过9部日系美食治愈番:开工快乐,让心绪慢下来最近还有一部类似的题材:《今晚是寿喜烧哦》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8 ) 三千日元的不同使用方法能让人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三千日元,按现在的汇率等于150元人民币左右。

看似很小,几乎微不足道,但是不同人对这钱的使用,决定了未来会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这好像就是如果你想种一棵树,最好的开始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对于姐姐,姐姐在结婚生孩子后没工作了,全家的收入都是丈夫的,3000日元是每个月收入额外的小花销,能给家人带来兴趣。

对于女主,3000日元是每天存100块钱,一个月存3000的总数。

梦想这未来能买一栋二手的独栋别墅,再养一只小狗。

对于出轨的废柴男,3000日元是给女朋友买螃蟹赔礼,挽回恋情的手段。

对于女主的男朋友,3000日元是和女主吃一餐饭。

更看重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

对于父亲,3000日元是每个月工资中存下的额外的钱,存了整整38年,最后和妻子共同养老的储蓄。

3000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用法,钱的本质是为了得到幸福。

剧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奶奶,奶奶像是见过了大量的市面,一直在一种超脱的角度看着其他所有的人,并及时给各个人成长的建议和提醒。

有了大量的人生阅历后,留下的都是对人生方方面面的看淡,以及精神层次的富足。

整个剧情发展缓慢,温馨,剧中人生道理、阅历一点点而来,给人极度温暖的感觉。

 9 ) 家族生活里的小故事

家庭生活中折射出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日本电视剧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题材。

放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季播放,暖色调的整体节奏真的是很温暖舒心的。

美帆是最小的女儿,想过自己节奏的生活,想活在当下。

这个理想真的是当下不少人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

但是如果让没有什么资本,又刚刚进去社会的人去过美帆之前的生活,任谁都会月光光,心慌慌。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好地活在当下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本的。

让人改变自己心意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邂逅,美帆决定为了将来能够领养自己心爱的宠物,能够住在自己的公寓房里努力存钱。

这里很写实,不是夸张地说美帆怎么拼命三郎般地换工作赚钱,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如何去省钱,也就是故事的标题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点题了!

奶奶选角真的很贴切,不会太老态龙钟,保守传统的那种感觉,而是有明朗性格,精明头脑的老年人。

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衬托美帆省钱是一种优良的家族遗传,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对奶奶这个人物的描画设定为一个精打细算会省钱会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奶奶利用储蓄资金的利息买了自己心仪的按摩椅;到集市上兜兜转转买了别人集中处理的花花草草,品相不算差,好好打理也是能开地很漂亮,关键是还有一起拼单的花友。

这里花友设定了一个自由职业的年轻男性也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设定一个同样年纪的老年人,放在日本的环境里有点假。

都是老年人,也就是同一个阶段的人,会比较客套,比较的有戒心,产生不了后续的情节。

而且写的不好会滑进黄昏恋或者老友记的俗套里去。

改成年轻人又是一个自由职业的男性,有点新鲜,也算扣得贴切。

同样也制造了家里人担心奶奶别被年轻男性骗钱的剧情,算是以故事情节稍稍提醒了一下观众,老年人交友需谨慎。

目前看来,这个花友只是忘年之交的亲友,对于这部剧来说就是一个绿叶般的点缀。

奶奶有远虑也尝到了甜头,所以在收到“培训”的第一桶金后,决定再次进去社会打工,这是为了自己,很符合现实。

老年人为了养老再次进去社会,也很真实地展现了日本的社会现况。

比起喊口号,强制性执行,老年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抛开了旧观念,和年轻人一样进入社会工作。

这部剧里少了很多无奈,苦大仇深。

多了一些自愿,被承认的快乐。

估计是某种诱导,不过不到让人反感的地步。

日剧一直有的一些思路,有些话要说出来,不说出来,谁也不会知道你的想法。

夫妇也是如此;孩子们的作用之一,在你和妻子或者丈夫有了隔阂,甚至是矛盾的时候,她他们是缓冲器一般的存在。

那些你不知道的妻子(丈夫)的喜好,她他们都清楚的记得。

 10 ) 很符合****的片子

开头还挺好的,奶奶说的每天攒一点钱,慢慢培养存钱的习惯。

越看到后面,女主的省钱办法是回家住(就算付了生活费,其实也很有限)特别是男友贷款靠岳父岳母垫付,哦,原来是鼓励啃老啊。

这部剧总想普及一个概念,爱是万能的:女主父亲哭了几下,就挽回了妻子的心,哪怕他30多年来一直木头人。

因为爱,女主嫁给背负贷款的男友,愿意牺牲父母。

因为爱,姐姐放弃原本的工作打算,怀了二胎。

因为爱,女生可以原谅出轨的男友(和奶奶种花的那个,忘了叫啥了)最搞笑的是理财专家的那句,早点还清债务的秘诀是爱……实在离谱。

▶️ 还有剧里总想用男人不怎么会表达爱,他们总是笨笨的,掩饰问题。

就像那句经典的,直男就是这样。

所以,女主父亲在妻子生病的时候,表现冷漠;妻子出去一趟,让他接收下东西,菜和大米,就真的一直放在外面门口,都不给拿到厨房……这些统统可以原谅,只要一句“其实我很爱你,但我不懂得怎么做……”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短评

很温暖的日系家庭剧

4分钟前
  • 奥利
  • 推荐

2023一起搞钱+攒钱快乐吧~

5分钟前
  • 芸淡风倾
  • 推荐

前面还挺有意思的,后面剧情就令人无语了

6分钟前
  • 夹^ ^心
  • 较差

别看,后面和节约省钱没关系,一直在劝女人珍惜男人珍惜家庭,yue。

10分钟前
  • 简圆又圆佑
  • 较差

指望看到多有用存钱的技巧的我说有点天真了吧,从第二集就能看出只是以存钱为引和线展开这一家子的故事。一话讲述和完结一人故事,这部剧难看吗?问题都相当真实,只是解决方式都一概粗暴且以牺牲部分女性自我的方式,我觉得挺好看,只是难以避免要吐槽2023年了竟然还有敢这么写不怕观众骂的编剧啊,然后想想也很正常,这样的人只是恰好做了编剧啊,我们身边多的是看到了问题,然后觉得这样处理没有任何问题的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都在走。

15分钟前
  • 粒子
  • 推荐

偶然知道,当精听材料看的,可惜最后一集被扔了坨大的,扣一星

17分钟前
  • Yujie
  • 还行

只看到第五集,其实前面四集还可以的,特别是讲女主母亲那集,讲到了中年女性面临的生活困境以及心理等,很真实。可是第五集突然急转直下,开始劝人结婚了。说实话,不想结婚就不结婚,不祸害想结婚的人,不就可以了?也没必要逼着结婚吧,我不理解。

22分钟前
  • Jane
  • 还行

后面不想看了

25分钟前
  • 于子
  • 还行

题材很有意思“鼓励人们存钱和审视消费”,剧中角色也很贴近普通人生活值得一看。当然剧中也有好和不好的观点,建议取长补短

28分钟前
  • 里昂昂昂
  • 推荐

日本都开始鼓励80岁的老人独立挣钱了🤕

32分钟前
  • 金虎虎虎虎虎虎
  • 还行

最后看下来都没省钱。还有给男人花钱,倒霉一辈子。

34分钟前
  • 小懒同学
  • 较差

希望我和女主一起成长存钱吧👧

36分钟前
  • Online journal
  • 力荐

提出一些家庭经济、生活方向、消费观方面的问题供思考固然很好,但剧中解决方案过于牵强,三对的强行劝和真的大可不必

38分钟前
  • 较差

只有到了奶奶那个年纪才会有那样的通透吧,前面几集好看。

43分钟前
  • 想飘逸的董董
  • 推荐

剧中对年轻女性的金钱观有启发作用,但警示太浅了

48分钟前
  • 清欢
  • 推荐

这结局……

51分钟前
  • R
  • 很差

空有省钱噱头毫无具体表述,推崇的依旧是父权制结构性压迫那一套,好像套上以爱为名的外衣就能轻易粉饰婚姻对女性的残酷剥削。且不提母亲、姐姐、邻居线的诸多槽点,从女主为省房租回家啃老到结尾拉着父母疯狂倒贴男友白背12年债务,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白眼儿,与消费观、价值观如此大相径庭的家庭结合,婚后一地鸡毛肉眼可见。岛国为了催婚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很久没在黄金档看到这种全方位令人倒胃口的剧本,糖衣里包的全是shit!

56分钟前
  • 张苑希
  • 较差

翻译的进度真的是一言难尽。。。我都几乎是生肉看完的😭 但是这个电视剧真的不错!我和喜欢~

59分钟前
  • qtrtfy
  • 力荐

这个好看诶,就像说一百块应该怎么花,有省钱小妙招就更好了!前两集就学到了减少固定开支,避免不必要花费,勤记账,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存钱从每一个小目标开始,还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写到这里就发现已经告诉我们的很多了,要努力啊!

1小时前
  • 一枝薄荷
  • 推荐

又一催婚劇 看到的都是女性妥協。。。

1小时前
  • 和平主义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