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抱着回看名著的心情去看的电影,但是太烂了!!
从剧情,改编,结构,音乐太烂了😭主要故事都围绕小人国,巨人国几个镜头带过,几乎是全新版本的故事。
脑洞新奇,但完全脱离实际和名著。
还有几个音乐串烧,英雄救美情节主角真的不是很好看,跟我想象的格列佛一点也不一样中间还是小人国看了机器人说明书制造了类似于变形金刚的机器人来对抗感觉是多种元素大杂烩,跟开头抄袭的文章一样不想说了,简直浪费时间
该影片于2010年发布,相较于原著,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变。
在我看来,有些改变过于幼稚,有些改变也使得故事更富趣味。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读者众多的文学作品,原意为借虚构的奇妙故事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有趣中不乏深刻的反思。
而2010年指导的这部同名影片,为了让青少年更好的理解,在主人公和故事情节上都做了改变。
第一,主人公改成了一位邮政室的收发员。
他属于一个普通人,与原主大相径庭,他是一个宅男,也没什么上进心,只能心心念念自己求而不得的同事nacy。
他到小人国是一场意外,在那里装成一个英雄,也确实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人的好事。
第二,剧情上的改变。
因为等等等等的问题,小人国的爱德华司令由于他官场失利,爱情失利,投靠了帝国。
并设计让他去了巨人国。
而女主角,也就是他的爱人nacy,也去到了小人国,并需要他解救。
最后,主角打败反派,皆大欢喜。
第三,主题上的改变。
原著中的讽刺意味在此没有丝毫体现,在该影片中,“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这样类似于玩笑的鸡汤。
这使得这部电影的意义变得单一,无法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也不太利于初读者对于这本书的了解。
对于一部喜剧,它有足够的包袱,但我认为它的意义有所缺失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它的滑稽,惹人发笑的目的是达到了。
小人国的故事想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格列佛游记也是每个孩子必读的作品。
影片大的框架变化不大,但是细节做了更为夸张的变动,主角变成了一个胆怯的公司小胖职员,无意中闯入小人国,展开有趣的故事。
个人感到特效做的一般,巨人和小人的对比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比例显得明显不对,有些场景一看就是演员对着大银幕在表演。
虽然剧情比较二,杰克.布莱克也一如既往地二得慌,爱情产生地莫名其妙,结局更是来了段莫名其妙的歌舞,但做为一部纯消遣的爆米花电影,本片中那些无脑的笑点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小人国星战、泰坦尼克号的话剧蛮有意思的,片中更是恶搞了阿凡达等很多经典影片,尿炮灭火、肥肚导弹等片段虽然恶俗了点,但还是看着蛮欢乐的,大小失调比例也被片中运用到了极致,特别是小人国为格列佛盖房子那段看着有点小感动
这是一部对经典的重拍,影片多了很多原来没有过的恶搞风格,情节相当紧凑,比较时长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台词也挺有趣,演员们的表演也都自然,杰克·布莱克诸多搞笑手法还是有些意思的,特效场景虽然并不宏大,但是做得精致,视觉效果感觉相当好,基本上是一部让人快乐的电影。。。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出版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小说,故事以虚构的游记展现了主人公的奇妙经历,借以嬉笑怒骂的姿态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几百年来,这个故事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畅销世界。
而在电影层面上,本书也被多次影像化,其中尤以有着卓别林之女参演的特德·丹森版最为出色。。。
《格列佛游记》,一本闻名遐迩的名著,有人说,它是一本游记体讽刺小说……然而当我看完它的电影—— 与我而言,斯威夫特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放荡不羁的笔墨,跨越百年的时光,以导演的身份,于各色光怪陆离的故事里,倾诉他的内心。
惊涛拍岸,狂风大作,大海用一种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娓娓诉说着格列佛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后,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处处有着人性的劣处,格列佛第一个去的是利立浦特,那里就是小人国。
在那里,他一餐饭要吞吃一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
小人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错,也很明白事理。
可他们的国王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朝政内拉帮结派、尔虞我诈,根据绳上舞蹈选拔官员,与邻国有连年征战。
以所谓的神圣救助,来道德绑架格列佛,以此实现自己的险恶目的。
作者作为一个英国人,利用小人国故事讽刺当时英国的党派之争。
让人感受到小人国里可爱的“小人“。
我深感深宫的无助与危险——正可谓“语言是把利剑”。
这些奇妙的经历无里仁不揭示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人性的罪恶,表达了对当时资产阶级腐朽无能的讽刺。
生活,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
斯威夫特执笔勾勒格列佛的人生旅途,同时又何尝不是在追求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呢?
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深陷黑暗纷扰的乱世里,他仍固执地追求缈传说中的美好。
半生执笔,一生风雨,只为那故事里的慧。
电影用喜剧的形式为人们展示当时的社会,在哪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作者是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
他是多么渴望和平啊!
电影中的格列佛是个邮政室小职员,岁数不小却事业,爱情一无所成。
一次阴差阳错的公派任务把他带到了百慕大群岛,不想出海即遭遇到大风暴,风平浪静之后,格列弗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的神秘小岛Lilliput,这里住着成百上千小人,他们把格列佛钉在海滩上。
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格列弗从最开始的俘虏变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
而原著中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随航程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格列弗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国王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弗。
格列弗听得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游记》电影与原著有诸多差别。
第一:职业不同。
原著中的格列弗是一名外科医生,而电影中的格列弗是一名小职员。
第二:背景不同。
原著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7世纪的英国,而电影中的故事背景则是21世纪的美国。
第三:故事个数不同。
原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四国的故事,而电影中只有小人国的故事,内容删减较多。
第四:造福小人的故事。
电影保留了原著中格列佛在小人国救急立功的经典故事,此外还增添了其他一些对小人国友谊有趣的故事。
第五:结局不同。
原著中格列弗是为躲避小人国国王和大臣谋害而逃走,电影中则是他击败坏人并促成了两个敌对小人国的和解以及公主与平民青年的恋情,也得到了自己暗恋对象的爱慕,在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中幸福离开。
电影和小说的注重点不同,电影注重趣味性,小说注重艺术性,各有千秋。
2022-5-22 格列佛游记 爱奇艺 屌丝逆袭 收发室职员格列佛 暗恋女同事妲西 新来的收发室职员成为格列佛上司 格列佛去约妲西又不敢 借口说自己会写游记 复制黏贴一份游记交给妲西 妲西让他去百慕大 格列佛独自驾驶游艇遇到海中龙卷风 醒来后被小人国士兵绑起来 格列佛挣脱后再次被绑关押到山洞喂草吃 山洞里的犯人霍瑞修因为想追求公主被关押 格列佛被带到国王王后公主面前被称为怪物 敌国前来进攻 格列佛身中炮弹反弹回去 格列佛成为英雄 做了灯箱和自己的广告 格列佛脚霍瑞修追求公主 小人国将军也追求公主 将军叛变敌国 制造了机器人打败格列佛 格列佛被送往大海漂流到巨人国被小女孩抓获关到玩具屋里喂牛奶 霍瑞修前来营救 妲西来到小人国被将军关押 格列佛救出妲西与国王王后 格列佛再次与将军决斗 机器人会电击 霍瑞修进入机器人内部毁掉电击装置 格列佛打败机器人 格列佛说服两国不再打仗 公主与霍瑞修一起了 格列佛带领举国跳舞 回到现实世界 格列佛与妲西约会
刚看完《格列佛游记》,想说几句。
1. 听说新版的《格》与原著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此这般的简单幼稚天真,正好,我是个弱智,我给8分。
2. 突然觉得,那个号称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总透着一股子市侩跟俗气,一丝童话般浪漫的气息都没有,一点情趣都没有。
3. 恐怕,也只有幼稚的美国人才会拍这样幼稚的电影(还有《金刚》这种人与兽的东东)。
也只有西方人才会用这样的故事讲一些他们在乎的东西。
突然觉得,无论年纪大小,沧桑世故,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幼稚和天真的,每个人都是需要烂漫的童话的。
我天生弱智,总是容易被一些单纯、真诚而美好的东西所打动,甚至泪流满面。
4. 有人说:其实,美国人很傻的,从来都是,一是一,二是二,脑子从不会转个弯,连一家人下趟馆子都是AA制,这也太搞了。
咱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不是一,二不是二,脑子一个比一个转得快。
一帮人出去吃饭,都是闹着挣着抢着结账。
谁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一目了然。
只是想问问,谁活得更累一些呢?
5. 美国在欧洲的西面,中国又在美国的西面,可全世界都称我们为“东方人”。
地球是圆的,从任何一点出发,只要不停的往前走,都可以回到起点。
同样都是地球人,可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格列佛是一个收发室的小职员,感觉自己卑微到尘埃里的那种,一次意外之旅把他带到了小人国,在这里他是一个巨人,不小心营救了公主和国王,因而变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了人的内心强大与否与外表无关,当然最后也收获了爱情。
影片里的几个点实在是有劲,你知道怎么为小人国救火吗?
尿尿,而且是很大量的那种,看的公主目瞪口呆[捂脸]你知道怎么迎战海上军队吗?
脱光下水用肥肉收纳火药,反弹炸毁军舰[机智]你知道话剧版泰坦尼克号沉没了Jack活下来了吗?
当然啊,因为是格列弗本人😂在小人国的世界里,它就像一个神,他带着自己的知识与幻想为小人国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而他也从中学会了勇敢,面对敌人无所畏惧,面对爱人无可匹敌。
这部片子比较老了,当时却已经开始使用动作捕捉技术了,虽然用不到很大场面的很大特效,但是看上去也很真实,感官相当不错。
片子名听过的看过的人也许不多,但是格列弗游记这个名著大家也许知道一二,我觉得应该再多拍几部,让我们的童心继续未泯下去。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乘着虚伪的翅膀,我与格列佛一同起航。
序幕:“下次再见到她,我就约她。
”话音刚落坦西便来了,我立刻被拆穿。
正式登场:明明打算去约坦西,可……“对我很擅长写作,喜欢旅行”。
格列佛莫名其妙地给自己揽了活儿,为了不让坦西失望,我登场了——格列佛把抄袭来的高文笔报道拿给坦西交差。
第二次登场:“在我们国家我是至尊酷炫总统”。
再次登场:“坦西是我的女朋友”。
又多次登场:“我参加过秘密救援活动”“在泰坦尼克号上我死了,然后又复活了”。
我叫谎言,影片中我的戏份虽比不上男主,但也算得上半个男二了。
影片中我有很多功劳。
让坦西摩拜于格列佛的文笔,让格列佛体会当大人物的愉悦,让小人们以为坦西就是格列佛的女朋友……我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让格列佛的生活变得舒心。
我好像唯有一点做得不好,那就是在被拆穿后,会让他人的信任离我的使用者远去。
对此我感到抱歉,但我不会改变,毕竟我只是个给人带来短暂轻松的谎言,这便是我。
固然我希望受欢迎,可同样发自内心的,我对我的使用者们嗤之以鼻。
他们都是惺惺作态地表示出对我的唾弃,又假装真诚的使用我并自我欺骗地给我冠以善意之名,在人们对他们不再信任,受到比魔鬼更可怕的后果时,他们又不断给自己降低信任的底线,变本加厉地用一个更大的我来弥补上一个我的过失。
他们总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也能像格列佛般轻松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实则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就算有再不渺小的工作,他们也注定只能成为其中渺小的人。
望天下无我。
我愿牺牲小我,成就大你。
典型的好莱坞式名著改编,只是太烂
在娃娃屋那段笑死俺了~~哈哈~~
一个人可以平庸、可以靠欺骗获得别人一时的尊敬,但若想真正强大,只能通过自身的醒悟和努力。
Jack Black似乎拿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
加入很多新鲜的恶搞元素还是让我们笑翻了的。Jack Black搞笑依旧。其实我觉得爱德华将军才是最可爱的角色啊有没有?
大小人站一块儿很好玩,不过整体显得有点普通。
我爱移轴小景~
不管怎样改变,对于《格列佛游记》这几个字,总是有美好的感觉。
Roy哈哈哈哈哈,怎么分数这么低!看过小说的一定要看电影阿……蛮好玩的麻!
到最后摘了眼镜才发现,在电影院看的都是些老头老太
好玩的。温馨浪漫的结尾什么的,最喜欢了。
改编版很有喜感,Jack Black+Chris‘Dowd这个组合实在是口味奇特,搞笑的双关啊~~小时候看书的时候就记得满眼都是注释,说是讽刺这个暗指那个,政治气氛浓厚。就是少了会说话的马。
15美金看个这
超单纯超可爱的片片,童话故事就是要这么简单!
好莫名其妙的电影= =杰克布莱克的作品里总是少不了摇滚乐元素啊这次又有KISS和SWEET CHILD O MINE,还恶搞了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另外吸引我看这电影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Chris O'Dowd,虽然他演坏人但依然很萌。
一般饿 太平淡了
看了之后 我只想说两个字 呵呵
蛮无聊的。。
开头的移轴效果好Q好可爱,后面的其实可以全部删掉。
一顿恶搞啊,这胖子很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