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天之内看完了二十五集中的二十集。
后五集看的分集剧情介绍。
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
不是拍的不好,恰恰相反,这是我最近补的国产剧非常出色的一部剧。
具有浓厚的导演个人风格,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影片无处不在的对细节的把控。
虽然节奏稍慢,但是电视剧可能受到很多方面影响,比如二十集的剧本最终剪成了二十五集等等。
但是这都不能掩饰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好剧,这部剧让我真正认识了李少红这位女导演的功力。
因为我越往后看,就越知道最后的结局,越是把自己带入了主角的世界,为主角的不作为叹息,也为这个悲伤的故事。
即使继续看下去,也不过是继续看剧中人物苟延残喘,因为什么人会做出什么决定,在剧情的推进中,导演已经清晰明白的告诉了我们。
一部好剧对比狗血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的性格都是经年累月形成的,没人会突然转性,而一部好剧里的人物行为是有逻辑性的,一个人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都包含在他的性格中,是经得起推敲的,万万不会出现狗血剧里人物性格动不动大变,坏人一秒洗白,都是纯扯淡,笑笑就好。
聊这部剧,就一定要先聊聊一切的起点,也就是故事开头楔子里的两人———大哥耀华和大太太。
这两人是故事的奠基人,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故事里每个重要转折,结因这二人而起。
故事的历史背景定位于民国初期,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中国正经历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时期,上海成为有名的大都市。
大哥耀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带上家当独闯商海,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从此发家致富,使容家一跃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而大太太则一直留在了乡下,看守荣家乡下的家业 橘园。
耀华在城里站稳跟脚后,便从此扎了根,还娶了一位交际花做二房姨太太,而耀华最在意的事,在于想绵延自己家的子嗣,然而大太太当初无法生育,如今的二太太也一次又一次的带给他空欢喜。
大太太守着橘园,却等不来自己的夫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与自己年轻时非常像的少女秀禾,于是千方百计把她带回了容家,从此,拉开了这场悲剧的帷幕。
人物设计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人不仅代表他自己,更是某个时代某种形象的一个缩影。
而耀华,恰恰代表了那个时代封建家长的形象。
耀华不关心每个人到达在想什么,或者想要什么。
他真正关心的,是这个家族的兴衰,是容氏这个姓氏是否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其他的一切,都是陪衬。
耀华的家长形象还体现在他对身边人所要求的绝对的控制上。
他不允许出现他控制以外的事,就像大太太监视他和秀禾圆房,就像耀辉迟迟不与娴雅完婚。
每当这种事出现,他便会出面重现树立自己的威严,作为家长的不容挑战的威严。
而他最在意的,也是自己的面子,当耀辉在众人面前让自己下不来台时,耀华皆暴跳如雷。
当他知道自己被二太太带了绿帽子时,依然谁也不说,将二太太愤怒的赶出门外。
耀华是一个披着新式外衣的封建形象,身上掺杂着封建家长和典型大男人的气息,他认定自己的权威不容挑战,一旦有人挑战,就猛烈的还击,继续将你压迫在家族的牢笼下。
而女人,更是地位远在事业和名望之下的一件事物。
即使他对秀禾动了真情,但他却不爱秀禾,因为他情愿为了家族名声而让耀辉秀禾痛苦一生。
耀华是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为了所谓的家族,可以牺牲一切。
而大太太,则是一个只爱耀华的人。
爱到她已经为了抓住耀华的心,私自为他取一房姨太太,想通过孩子来获得耀华多一些的关注,哪怕是附送的。
大太太和耀华是相对应的,是封建家族最典型的女人形象。
为了丈夫付出一切,对自己比耀华大五岁以及不能为容家绵延子嗣怀有深深的愧疚感。
以及不甘心。
不甘心耀华被城里的二姨太抢走,不甘心耀华不再留恋橘园的事实。
大太太寻求改变,而这个契机,就是秀禾。
大太太精通封建礼教以及人情。
她用情与义紧紧的捆住了秀禾,让她成为容家一分子,让她忍受与耀辉的感情,一步步把秀禾推向火海,每当秀禾挣扎或快脱离的时候,就狠狠把她拉回去。
大太太口口声声说爱秀禾就像爱自己的女儿,然而,她爱的不是秀禾,她爱的是秀禾身上自己重获关注的可能,和可能降生的孩子对容家的意义。
大太太太过自私,自私到几乎摒弃了所有人性,为了自己和容家死死的抓住秀禾不放手。
我在这部剧真的恨过两个人。
一个是大太太。
一个是耀辉。
耀辉,一个注定在矛盾和挣扎中过一生的男人。
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接触过新思想,但每每面对家族情感和礼制时,耀辉总在犹豫不决,他不敢做出决定,他永远要顾虑所有人,每个决定都是双刃剑,必然会伤害到其中一边,而耀辉却永远在徘徊,在拖延,不敢去正面面对。
于是,他的软弱伤害了所有人。
这部剧很好的一点在于,导演知道观众在看剧的时候在想什么,并且,她切切实实的给出了解答,并且是通过剧中人之口,正面回答问题。
当耀辉和秀禾在咖啡馆争论耀辉是否懦弱时,秀禾一遍遍陈述耀辉懦弱,甚至胆小如鼠。
耀辉猛的站起来,想要说出自己一直想说但没说出的话,但浮现在脑海的却是大哥对自己说的话,耀辉又一次软弱了,他不敢,他怕伤害,却不知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只不过伤害的对象不同。
最后秀禾跑出去,耀辉还是在吴大伟的提醒下才追了出去,对秀禾正式表白。
耀辉连剧中最让我感到一点感动的行为都需要助力。
这绝对是导演刻意为之,耀辉如果是全凭自己去追自己的爱情,那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导演设计了这样的剧情,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这场爱情,必定因为耀辉的软弱而不得善终。
抉择,可能会伤害一边。
不抉择,伤害的却是所有人。
耀辉和秀禾不是没有机会,相反机会太多了,从当初在乡下,耀华给过他们机会,耀辉因为软弱,失去了。
在城里,他有无数机会带秀禾走,但是他选择为了所有人开心继续伪装下去,永远让秀禾再等等,给他一点时间。
只满足于和秀禾偷偷在咖啡厅约会,甚至最后摊牌后,大哥不接受,耀辉竟然依旧屈服于大哥的威严下,屈服于家族的名誉下。
耀辉的悲剧不能全然归罪于时代的原因,耀辉的悲剧是自己亲手铸造的,他毁了容家,毁了秀禾的希望,也毁了娴雅的幸福。
如果不能兑现,就不要轻易给承诺,更不要给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对未来的希望,因为那样会比杀了她还难受。
我为什么这么痛恨耀辉。
因为我们总在期待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却亲眼看到它一点一点的因为一己的懦弱而失去。
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糟透了。
秀禾,一个让人心疼的女人。
一开始只是个为了报恩嫁过去以为人生就此终了的故事,终究因为认识了一个错的人而抱憾终生。
如果不是那天耀辉捡到了自己的风筝,如果掀盖头的不是耀辉而是耀华,如果没有读那本《觉醒》,如果,如果,如果。
秀禾的人生充满了太多如果,偶然,变故,秀禾也从最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少女变成在城里也能来去自如的三太太,但秀禾依然是秀禾,就像她始终穿着的旧式服装一样,即使她读了那么多新书,新思想,她也明白了女性一定要独立,但她依旧逃不开恩情的束缚。
这就像大太太在她身上打得一个死结一样,她挣不开,逃不掉。
但是她还抱有一线希望,是她爱的那个人给她的。
一个人挣不开的结,两个人就能。
一个人做不了的决定,两个人就能。
只可惜,她爱上的是一个不该爱的人,耀辉不能救她上岸,只能两个人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剧里面,我比较喜欢的有两个配角。
一是娴雅。
娴雅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形象(没具体看后五集所以是在刨除这个的基础上写的)。
年轻,知性,乐意帮助别人,敢爱敢做,更没有一些小心机,即使在她明知道耀辉喜欢上了秀禾的情况下依然无私的帮助秀禾。
娴雅还有一双敏锐眼睛,当耀辉频繁说我爱你的时候,当他们马上就要结婚的时候,娴雅都能冷静的抽离,去思考这段感情,并依然踏上旅途去探索自己的内心。
娴雅的形象实在太过完美,完美的甚至不真实了。
所以她在这整部剧始终处于一种客观又抽离的状态。
还有一个,是吴大伟。
吴大伟如果在离婚律师类似的这种剧里往往是一个人物性格薄的就像纸的的反派人物,但是在这里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他敢爱敢追,只要确定了他真的爱她,即使自己经济拮据,也不怕为她尝试,他是耀辉的一个反面,导演刻意立了这样一个人物,来和耀辉形成对比。
在一样的地方工作,相近的年龄,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但是大伟勇敢的去做了,去追求自己所要的,而不是屈从于世俗眼光。
并且大伟是一个内心磊落的人,他帮助嫣红却不求太大的回报,无意看见秀禾和耀辉,也无意告密,最终被嫣红告密。
大伟做了耀辉做不到的事,却遇到了一个不爱他的人。
真是造化弄人。
从开头阴沉的开场,整部片子阴沉的色彩基调和贯穿全篇的类似挽歌的女高音吟唱,以及沉重的配乐。
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部悲伤的片子。
我对耀辉充满期待,期待他拯救秀禾,拯救自己,却被他一次次的隐忍和退让磨光了希望,秀禾的希望也正是这样消失的。
微博上@耳帝在我是歌手三韩红夺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韩红夺冠,难道不是我们在节目一开始的时候就预料到的结局吗?
那为什么我们还会一路看下去,并在最后揭开真相的那刻还有所期待?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结局,但却依然不甘心于传统、权威、世俗的规则与伦理、命运的剧本与掌控,希望贫瘠的生活能在最后关头反转出一点新意啊。
”因为我们有期待,所以才会有失望,但即使失望,我们依旧怀有期待。
我们之所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因为在电影电视剧里我们经历了他人的人生,通过一次次的认识与反思,我们才能更好的过这一生。
道理不是用来听,而是自己去做的。
分割线---在床上用ipad打的...累死我了...
前半段剧情还好,除了背景配乐比较阴森,看到后面,突然发现这部剧逻辑有问题,好狗血,好侮辱人的智商,秀禾进城前,嫣红二姨太就怀孕了,再回乡下时秀禾快生了,嫣红还没生。
嫣红你怀的是什么怪胎?
居然一年多没生!
更狗血的是,嫣红肚子显怀,目测都6-7个月了,有了胎动,被老爷赶出去了,秀禾跟耀辉一夜情估计一个月后左右怀孕了,姥爷同大太太秀禾回乡下了。
嫣红杀到乡下,讨要分手费,大着肚子发现,秀禾也大着肚子,请问秀禾你吃膨大剂食物了么?
肚子魔术般的跟嫣红差不多大!
姥爷都能摸到听到胎动了,秀禾怀孕至少也5个月上了吧!
那个嫣红你到底生不生了?
最后嫣红流产没多久,秀禾就难产生下孩子归西了,编剧,导演这是一部伪文艺爱情的神话剧吧!
嫣红的孩子怀了一年多,好狗血。。。。。
2016.12.08曾经一直想寻找一种主义,然后踏实放心地按照它来生活,后来发现现实的复杂性根本不允许,于是就心甘情愿地堕入虚无里去了。
如今呢,我想重新出发,去面对难解的一切。
生活于我如谜一样美。
面对选择,我愿意尊重任何一种。
抑或选择跟从所爱的人,有恩于自己的人,放弃一己之私。
因为我们短暂的一生,能够真正拥有的只有他们。
我们知道无法无视他人,单单为自己而活。
与他人的连结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深刻。
但若是,为了原则,为了理想,为了信仰,放弃一切旁的也在所不惜,那更是需要勇气,更令人钦佩。
也许恩人、爱人,会受伤,会不解,但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能够达成谅解,能够获得最完满的幸福。
虽然,想实现这一点太难。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最重要的是,不可以作假自欺,不可以放弃内心的执念,不可以被外界的风雨颠沛屈服,不可以忘记自己所见所信,哪怕至亲至爱的人也来反驳怀疑。
只有一代又一代人,风雨兼程地奔着它而去,历史才会在我们踏过的路途之上,滚滚地前进下去。
我们也就不白作了那尘埃。
不可不做梦。
--2017.01.07最近在读福柯,对于先前的观感产生了巨大的颠覆。
但是每一种观点都是重要的,所以仍保留上文,做以下补充说明。
原以为剧中讲述可以归结为生活的复杂性,伦理道德和追求自由解放之间的巨大冲突。
由于我们对善良的敏感,感同身受地认同主人公不去破坏恩情和手足之情,对于爱情遥遥相望正如对解放的未来遥遥相望。
求而不得,其苦其恨,可想而知。
然而福柯给予了我们重要的提醒:一切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到透明——伦理道德这些所谓真理都是社会历史的建构,都是权力的作弄。
尤其是剧中典型的父权制家庭中,丈夫对妻子的权力,兄长对弟弟的权力,金主大太太对被收买的三房姨太太的权力,都是整个权力系统最小的毛细组织。
当我们谈论反封建的宏大叙事时,最容易忽略,最难以抵抗的其实是这些封建家庭的细节,隐藏在亲情和恩情之下的支配和控制。
悲剧——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更大程度上是由被权力支配者的怯懦不清醒所酿成的,服从的一方比控制的一方更有力地巩固了权力的存在。
也许福柯连“梦”的合理性都否定了吧,总之真正的自由对现世难得很。
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扭曲悖谬的时代里。
一方面是人文理性的深厚积淀以及后现代性的巨大批判反思,另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无比盲目恶性竞争的世俗生活方式。
我们坐拥前人的思想遗产,却比任何时候都远离自由。
我们崇拜的,也是我们厌弃的。
图景这般明了,我们却这般无所作为。
橘子红了,本是冲着黄磊来看的。
但是却爱上了耀华。
我已判断不出这部剧的男一是谁。
第一次这么希望一个女人能够真心爱着一个老男人(即使比他大一轮),至少不要辜负他。
因为耀华对她是那样的真、宠爱。
耀华刚出场是在一个舞会上,他穿着白衬衣,套着黑马甲,嘴里叼着烟,很有气派。
不久他的二太太登场,看起来不是很正经的女人。
你会觉得他一定是个风流的坏男人。
但是他对秀和是那样全心全意地呵护,他喜欢她,他那样在意她,以至于他太恐惧自己变老。
他鼓励秀和看书,他的思想也并不迂腐,他潇洒又苦情。
你由不得怜爱他,希望他好,他能得到他爱的人。
这种在江南古宅里发生的故事,木楼青山黛瓦,刺绣宽袖古着,江南烟雨乌篷,红橘银烛细语,包括贯穿全剧的空灵女声的伴音,所有细节都暗示着以这样的背景所演绎出的故事,绝不会以任何美好的形式结束。
但这样的故事,我乐于观赏。
青橘用青春,于枝头熟彻泛红,摇曳欲坠,陷泥腐烂。
李少红导演的这部剧2002年上映,那时候我才七岁,对这部电视剧的印象不深,但内心里总有它的影子,大概童年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似乎已被遗忘,但过后总会在脑海里留下个大致印象,橘子红了这部剧给我的印象就是浓浓的阴郁,那阴沉的颜色总像是刚刚下过雨或者将要下雨时的天空,虽然剧中人物的穿着色彩多样,但我却只看到了压抑和寡淡。
李少红导演在这部剧里面启用的配乐遭很多人诟病,被斥责为如同鬼片的配乐,但还真是多亏了这阴沉的配乐,否则这满屏的花色与人物悲凉的命运便不成正比。
周迅饰演的秀禾就像是在不幸的婚姻中爱上他人的安娜。
一个爱的深沉,一个爱的疯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秀禾,一个裹着脚的乡下女人,却偏偏要去向往爱情,大太太将她买回来做容家三太太的时候,我以为她就这样认了命,她确实也在时时劝自己要认命,但没想到还是逃不过爱情这场磨难,阴差阳错地爱上了自己丈夫的弟弟,一场注定违背伦理道德的爱恋,在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夭折,即使在今天,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个人就敢毫无顾忌地相爱吗?
所以这部看似是在谈论特殊年代下的爱情的电视剧,其实是在谈论一个非常原始的问题:欲望和道德伦理的悖论问题。
周迅扮演的秀禾在剧中是一个乖巧的乡下女子,本分,善良,知恩图报。
传统的伦理道德告诉她爱上耀辉(黄磊)是一个不守本份的事情,所以她在爱情开始时就一直压抑,但在我看来,她对耀辉的爱情其实是对一种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梦想的向往,就像她喜欢读的那本浪漫的爱情小说一样,她期待着一见钟情的玛丽苏恋爱,在嫁给老爷后,她从一开始的恐惧慢慢地开始接受,她对老爷没有爱吗?
我不信,老爷对她的温柔与爱怜一定是曾打动了她的少女心的,但耀辉带来的感觉太耀眼了,耀辉就像盖茨比看到的那道绿光一样,刺破了她在高楼深宅里面无聊寂静的生活,她一边劝自己要留在那里,一边告诉自己绿光闪烁时有多么耀眼。
就像包法利夫人一样,在乡下寂静的生活中总是向往着城市生活中的觥筹交错,相比于法国的包法利夫人那暴风雨似的疯狂的欲望来说,中国的秀禾的欲望更像是南方的阴雨天,虽然不强烈,但断断续续地,一刻也不曾停过,于是那欲望便随着渗进了骨子里。
这就是人物的悲痛之处,秀禾爱的不够决绝,旧时代的女人爱的不够彻底,爱的太婉转,太纠结,也太卑微。
如果秀禾与耀辉初见时便两情相悦,那么在耀辉替哥哥拜堂成亲时,她为何不试图反抗?
是感念大太太的恩情吗?
如果感念,为何不一生感念,偏要在中途出逃?
在我看来,这种出逃不算是勇气,反而太像是垂死前的挣扎了。
秀禾身体里弥漫的一股忧伤就像是来自潮湿的梅雨季节一样让人发冷,她渴望着做自己却又无法做自己,爱上耀辉像是宣言一样,她认为这样就是做了自己想做的,爱了自己想爱的,但最后,难产而死的她还是没能做到自己想做的,而自己想爱的也去爱了别的女人。
安娜在出轨以后,也以为自己爱了自己想爱的,做了自己想做的,成全了欲望,释放了梦想,但为何命运与结局都一样地成为了悲剧呢?
原来,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剧,是她将爱情置于人生的顶端。
在看橘子红了的时候,我一直在期待着进城了的秀禾会做出一些改变,她是否能够摇身一变成了新时代像娴雅一样的女孩子,但剧中的秀禾即使进了城也是一身老派的打扮,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分毫,即使娴雅带她去吃西餐,喝咖啡,她也仍旧是那个怯懦的秀禾,仍旧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爱情之上,秀禾是,大太太是,二太太也是,似乎爱情,注定是一个女人一生之中逃不过去的火场。
难道女人一生最后的归宿一定要是爱情吗?
那些将爱情视作一生归宿的女人最后得到幸福了吗?
在这个呼吁女权的社会,我想每一个女孩儿在寻求自我解放的第一步,就是将自己从虚幻的爱情世界中解放出来。
那种幻想着能够在另一个男人的身上获取爱,获取关怀,进而获取一生的安全感的想法是时候停止了,或许女权主义者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种情感上的不对等,一个期望用爱情填满人生的女人,一定会在爱情上栽跟头,那些将爱情和男人当作人生全部希望的女人,最好祈祷自己遇到一个好男人,否则她注定要对人生失望,只是让人更失望的是,如今好男人越来越少了。
但爱情就不重要了吗?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爱情始终是人生的调色板,缺少它,生命一定会缺少色彩,在我心里,真正伟大的女人,一定是会享受爱情的,但她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她们不仅仅只享受爱情。
比如波伏娃
杜拉斯
她们都是既享受爱情又掌控爱情,既释放欲望又驾驭欲望的女人。
而秀禾与安娜,都是被爱情操纵,被欲望凌迟的人。
当然造成秀禾的悲剧是有时代的缘故,但人却是时时刻刻保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的,秀禾固然是被封建礼教,被传统社会害惨了的一个女孩儿,但另一方面,从女性的悲剧命运史来看,一个女人最大的愚蠢和不幸,就从她将男人当作人生的全部的那刻开始。
近来周公子的小脸曝光率很高,从《红高粱》到《撒娇女人》到《早更女友》,电视电影的屏幕都占得满满的。
还记得很多年前《李米的猜想》,周公子把一个女人的等待刻画到疯狂。
又想到12年前的《橘子红了》,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呆在有爸妈在的家里守着长虹牌老电视一集一集的追完了这个剧,印象里整个画面是灰色的细腻,言辞是纯净的华丽,黄磊叔叔还是安安静静的文艺美男子,具体情节倒是忘了许多,于是现在重新找了来,再看看这橘子,是怎样的红。
李少红导的戏都较之女性视角,譬如《大明宫词》,语言如诗,格调唯美,让人在一个早知道结局的故事里揪心,直至走到悲伤的尽头。
有句玩笑的话说,红着红着就黄了,黄着黄着就绿了。
用来概括这部剧,单以老爷为中心来讲,到是很合适。
三个女人凑一块,围了一个老男人,有的为了挽回,有的为了报复,有的为了偿还另一个女人的所谓恩情。
原本就是出荒唐的闹剧,而长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所有的荒唐又都变得合了情理。
在我看来,整个故事里,老爷倒是最坦诚的,他坦诚的谋杀了三个女人的爱情。
大妈用她慈爱的表象守护着她的破碎幻觉,嫣红是得不到又恨过了头,大伟是一个仅有爱情的傻瓜,宛晴和沛凡是两个旁白,娴雅是一剂催化剂,而耀辉则是一个矛盾又痛苦的空想家,终究,过于理智的秀禾用死亡终结了这场无休止的哀怨,成全了一个旧家族可怜又可笑的荣耀。
突然想到琼瑶阿姨的调调,说起来,这就是一个破碎的我,要怎样去拯救一个破碎的你。
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以爱之名,好像所有的对错就都可以没那么绝对。
总有不该爱的人,隐忍到自己都觉得无趣。
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无果,就搁在那里,假装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就像以为你是因为下雨才不来,就像那句藏了整夜的情话,终究在心里筑成了坟,安安静静,绝口不提。
剧中大妈说:从有情到幸福还有很长的路。
而这条路,年轻的我们总是不知道如何去走,总要把最好的纯粹消磨殆尽,才懂得幸福的方向已然经过在那里。
所以才有后来时时在忏悔,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一旦错过就不再。
自古追求感情的人那么多,而真正得到幸福的那么少,做过的梦都不算了,帷幕拉上时有苍凉的声音唱:春去春又回来,花落花又开。
每一阕都是无奈的啜泣声。
时光会为每一个人见证,不论爱与不爱,或者都与某一些幸福无关了。
从年少无畏到成熟谨慎,感情牵扯上太多的附加值,来不及心动,又从头喜欢,岁月已经可以用上余生来计算,那么月老老先生,你就不要再拿我的红线去织秋裤了吧。
爱是一场误会,痛是一种修为。
就用剥开一个橘子的时间,原谅所有的不对。
晚安,梦想。
PS:背景音乐,张学友《时间有泪》。
造成错误的大老婆,却好像很慈祥的样子。
是该怪中国传统要传个后的习惯呢还是要怪这个大老婆呢?
“对女人来说,不会生孩子就是错”。
可是错却是男的不行,悲剧。
这是绝大的讽刺。
喜欢这种风格。
那鬼哭似的女子声配乐。
01.表示第一集,放风筝挺亲近的。
02.“秀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熟悉男人,熟悉他们的目光、神情,还有气味”,晕。
03.秀禾拿着兰花走出来,白光打着,真像个鬼啊。
大伯就是看着那本书《觉悟》走的,邪书啊。
但书里有一句,让心爱的人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误了多少人啊。
大妈要求婉晴叫秀禾“姨”,又叫秀禾答应“哎”,晕。
大妈喜欢秀禾,以其像自己。
04.秀禾本质上还是喜欢年轻的而非年老的男人的,这是正常的。
05.“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让自己感动的真情。
”耀辉有女朋友,所以她不敢进一步。
老爷的技巧应该很丰富的,可是却不用在秀禾身上,只是让她害怕,估计是懒了。
在同房之前,他说“在你说喜欢我之前,我不会碰你的,你喜欢我吗”,于是她说“喜欢”。
他不主动,反而她要主动了。
要处女扮演荡妇,可真难。
黑暗中反光的她很像大妈,他怕了。
“我真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06.她在他的瞳孔中找到了自己,就表明她爱上了他。
“女人啊,如果总是揣摩男人的心思,总会让男人感到可怕”。
老爷竟然对秀禾说“不是我老,是你太年轻”。
耀辉送李清照的诗词给秀禾看。
周迅晚清小媳妇的样子,鸡罩衫,胖肚子,黑额照。
07.秀禾赌气敬酒每一人。
醉酒的样子可以小撒野,这段最可爱。
醉酒,是放得开的借口与别人能够容忍的机会,可是平时如果也能放开该多好,但现实就是这么多的束缚。
婉晴只是扮演一个旁白的角色。
寺庙里大妈说“秀禾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的时候咬住的嘴唇,很有武则天的风范。
耀辉看起来像五四年代学生样,长马褂,可是也没怎么激进法。
“好久没有这样高兴过”“我也是”。
黄磊无奈时就善于抬头看天晃晃眼球。
“幸福,这样的字眼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为我们的快乐干杯”。
08.老陶就是类似《似水年华》里老头的角色。
“妻可以三个四个的娶,可老爷就只有一个。
”唉,重男轻女。
老爷喜欢秀禾,就冷落大妈,叫她少管,大妈也只好忍受。
大妈一心只求秀禾怀上老爷的孩子。
“没有什么比男的事业更重要,包括女人”耀辉赌气说:“没错,错的都是心甘情愿的蠢女人,她们活该被男人抛弃”六爷气愤时用留条打水如同小孩。
09.“成了我的人,就要遵守我的规矩。
”唉。
大伯喜欢直接问人是否喜欢另一个,是否对自己不利。
耀辉被大伯说了一顿,于是对秀禾说我们都忘了吧,“或许我们永远无法放纵自己真正的性情,因为它就像一道闪电一样。
”太压抑了。
“秀禾,你要相信我,我和你一样痛苦”“六爷,你误会了,我从来也没有指望你会爱我。
我对你,也没有特别的感觉。
从你掀开我盖头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是我丈夫的兄弟,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了。
”配乐的女高音,鬼哭般。
她不承认她爱他,所以让他死心。
有这样的觉悟高文采好的女人吗?
一开始就错的事情,不是那么好改的。
就这么几个人,就这么纠结的事。
婉晴看秀禾要接受老爷,可也不是死命劝,可见反对纳妾破坏别人青春的,只是一时而已,还说祝福大伯和秀禾开花结果,早生贵子。
这次耀辉醉酒了,说老爷比不过他,笑声笑态可怖,两个男人斗酒,三个女人吓得挤成一堆。
两人比赛登山,老的终究不行。
就大哥和六弟,其他的四个男人呢,都死了吗?
折了脚,耀辉背他。
耀辉感到的是对兄长的愧疚,更类似于对父亲的愧疚吧。
10.秀禾只是大妈眼里的一个子宫。
“你的肚子,一定要争气。
”秀禾心怀旧情,送了耀辉一个香囊。
六爷疯狂耙土,老陶说不要干这么重的活。
汗,这算重活?
一箩筐一箩筐的橘子。
娴雅说“从现在开始,我要进入你的梦里。
”11.两个农奴没法交地租,大妈给免一年说孩子要读书不能耽误,没钱可以来找我,太假。
大夫说秀禾气血两亏,这几年不宜房事,否则容易小产,这就是所谓后来怀上耀辉的孩子难产而死的伏笔吧。
大妈其实很有经验,怎么会不知道选什么样的女人才比较会生产呢,只是因为秀禾像年轻的自己,才这样吧。
她怕将来像大妈一样,所以死了反而好,如果得不到耀辉?
“我想要一个男人,全心全意地对我,不是为了生孩子,不是为了传宗接代”。
“能陪我多坐一会儿吗,我怕我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荒唐的耀辉,火车快开时跑回拿个香囊,不顾女友,不回答她的提问。
12.大伯的狗屁理论“为了光宗耀祖,男人只有一件事值得去爱,那就是性事”“你怎么一副倒霉相。
”“即使碰到那些心计多端的小人,只要守住本分,任何的阴谋都会不攻自破。
”13.“你早点歇息吧,小心着凉了,乡下的风很硬的。
”“那好的,大太太,您也早点歇着吧。
”大妈教秀禾如何去与二太太斗。
“我从来不怕任何人,我从来不与别人比”二太太怀了孕,就很嚣张啊,可以随意使唤容妈。
原来大妈与大伯刚开始太累了,于是不能了。
刚开始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情,私奔的,可后来男的厌倦了,变心了。
“年轻时的错误,是认为有了情,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好像天底下有了情,就没什么可怕的,其实这是年轻人最爱犯的错误。
”“从有情到幸福还有很大的路,可年轻人把情看成就是幸福”14.去庙里求签,说是上上签,于是安慰自己,看到不好的就想着它。
只好让秀禾到城里抓住机会,受孕。
婉晴真像宫崎骏魔女宅急便里的小女孩。
秀禾老是握着茶杯,紧张吧。
15.秀禾到城里这段,与嫣红斗,可是表现了女人之间的斗。
“人总要向前看,因为幸福总在前头。
”婉晴他们扣住了秀禾的信,使得秀禾不好回来,与耀辉酿成了吧悲剧。
娴雅的故意离开,她还是对耀辉不信任,要考验他。
这一步她走错了。
而耀辉,还把与娴雅的婚姻与公司的合并联系起来。
“做个男人真是累”“是累,我已经累了一辈子,这下轮你了”16.娴雅的离开,大哥的警告,让耀辉快崩溃了,咬着个苹果不放,那哭泣的眼神真不错。
三个女人争一个老男人,有的为了挽回,有的为了钱财,有的是报另一个女人的恩。
秀禾说老爷喜欢自己其实是喜欢大太太,因为他们年轻时不错。
而老爷说不是,大妈没能生子,就如投资没有回报。
这么说秀禾不会生的话,也会被抛弃。
女人生气了就撕床单撕衣服。
嫣红想通过孩子取得老爷的财产,然后与大伟远走高飞。
秀禾只想尽快生一个孩子,然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如果我喜欢的人喜欢上了别人,我就杀了他,然后自杀。
”恐怖。。。。。
17.“笑话!
迂腐!
”“我这个人不大会表达自己,心里想什么也不希望人家知道,我只想按照我自己的方式生活。
至于别人是不是喜欢我,我不是可以去做的。
”“可是人有时候不能要的太多”。
耀辉带秀禾去书店看书,真美。
“大哥也曾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情,他那时看书到很晚,还自己写了诗。
”“你眼看着自己所爱的人,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秀禾开始变得厉害,嘴皮子让耀辉困窘,“其实那两个香包都是给你的。
”娴雅的功劳真大。
秀禾说耀辉“像小女孩那样用信物传递自己的情感。
”耀辉要表白时的心跳声加大音量,可是他只能拍了下桌子,“我不能”。
黄磊对周迅剧中表白的时候,我看得出来他们是假的,这表情如此纯真,纯真得合乎镜头。
但你不能要求太多,不能混淆。
他们做到这一步让你有足够的想像空间就够了。
“我爱你,从我第一次看见你,我就一直在爱着你。
”秀禾笑的时候,像个小老太婆。
爱,那就吻,吻鼻梁,冰凉的温度,钢琴房内咚的一声。
大伯笔写着写着手抖了,帕金森吧。
18.耀辉向大哥要秀禾,大哥快崩溃了,脸色很难看,脚抖动得可以跳踢踏舞了。
19.大妈发现他们的爱情,于是打秀禾的手,真如同家长打女儿。
这段最痛心。
某两句听成了:“大伟,你是哪里的?
”“我是俄国人”大妈对吴大伟说“你就是吴大伟?
无耻小人”。
大妈对秀禾处处监视,不许她与耀辉单独相处包括谈话,逐渐显示出她的恶来。
“我一点也不后悔打了你”“我要是不打你,连老天也会罚我”。
所谓心脏手术,真的这么神的吗。
就算是心脏病,也没有一个是手脚抖动为症状的。
“耀辉,你明白了吗?
”晕。
“可是大哥,遗忘是不那么容易的”。
20.大伟与嫣红跳舞,音乐磁带卡劳,两人感到悲。
大伯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自己男性不育,大笑,背景心跳声很大,手脚又抖动了,烟叶点不着。
差点自杀。
这是对他自己最大的嘲讽吧,因为不是女人的不行,是他自己的问题。
他要大夫保密,因为这是他的尊严,事关家族,自己愧对祖先。
所以后来耀辉的种子,他反而要了。
大伯怒了,大妈要大伯说话,只要说什么都行。
大伯说好,你等着吧。
等了一夜,老爷看到大妈睡沙发一夜,给她盖上掉下的被子,感动了,给她骑马,实现年轻时给她的誓言。
大伯让耀辉解雇大伟,耀辉很听话,小孩子般。
秀禾和耀辉得以见面了。
耀辉摸着她的手说,别慌别慌。
大伯自己不能生,所以故意让耀辉和秀禾在一起生个孩子,晕。
所以秀禾如果不是死于难产,就不知道结局怎么处理了。
如今医学水平发达了,就不会死了吧。
“如果你哪一天不爱我了,请你一定要告诉我你不爱我了”“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说这一句话。
”21.归根到底还是家族主义,如果秀禾与其他人,他一定也会像对嫣红那样赶走她的。
大伯设计说“你们可以相爱,但前提,你们不能离开这个家”“这就是男人,为了家,累死。
”“你们就留在家里吧,我让你们相爱。
你们就忍忍吧,反正我这个身体,你们也不用忍多长时间。
”“你从来就不骗我,不管我怎么样,你从不说爱我”。
耀辉的表白练习“大哥,我爱你,尊重你。
但我也尊重我,尊重我自己的感情。
”在大哥眼里,何其傻,但正中其意。
“你不仅要爱她,甚至可以跟她生个孩子”,耀辉疯了,他认为大哥把他当产生精液的器官了。
大伯说出了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实,求耀辉了。
后来大妈大伯耀辉秀禾心照不宣只为生个孩子,这样很《喜宴》的情节。
“我只不过想要个孩子,这过分吗?
这过分吗!
”而耀辉恐惧了,不会去跟秀禾在一起的,因为做那种事的时候会感到异样了。
可是他们已经种下了种子,所以大哥很高兴了。
医生对大伯说“你活得太累了,因为你太注重结果了。
”其实大伯还想让秀禾取代嫣红,让她与商界人士打交道,帮他的事业。
不过却回乡下遮丑去了。
秀禾成了最善良,最好,最知情达理的人了。
大妈还装傻看不出秀禾是怀孕。
22.大伯想逃回去,把城里的事业交给耀辉办,耀辉可以吗?
不让耀辉知道秀禾怀孕,呵呵。
“老爷,不要再骗我了,我了解你。
”“你了解我?
随便你了解我。
”“你爱我,就理所当然认为我也值得所有人爱。
”“爱,是丝毫勉强不来的。
”四个人沟通不够,只能怪老爷,都说出来,四人做个好的协定,就不会有这等悲剧了。
婉晴真像个大傻妹。
耀辉撕了秀禾的信,使得秀禾失望,加剧了她的死亡。
那时间没有DNA亲子鉴定,否则更有其他情节。
“生孩子使男人通过女人的身体得以生命延伸。
”“让我们生好多好多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再生孩子,这样我们就得到永生了。
”大伟不是那么恶,好像很纯洁,最恶的好像是嫣红。
嫣红善于推理,得知是缘于与大夫交谈后才变故。
嫣红通过贿赂某人偷得病历,得知真相。
这样设计的情节维护了医生的信誉。
大伯对大妈说“我喜欢秀禾是因为她不像你总是猜测我的心思以让我高兴。
”大妈感言:“男人和女人每天不过发生那些简单的事情,但往往去追不喜欢自己的人,忽略了身边惦记自己的人。
所以自古以来追求感情的人那么多,而得到感情的那么少。
”还真是。
可不喜欢,即使是身边惦记你的,你也不能勉强自己接受她啊。
除非你折腾够了累了,终于知道自己得不到了,于是才回头顾及她。
23.秀禾让大伯摸胎动,大伯说这是容家的孩子,不说这是我的孩子。
当时青年讨论会讨论反帝反封建,民主救国。
24.大妈:“秀禾,对不起,我太自私了。
”大伯:“你们都是好女人。
”这两个老男女真是欠扁。
秀禾以为自己怀的是老爷的孩子,好像头脑有问题。
耀辉不敢直接对她说出真相,造成悲剧,这是耀辉的错。
缺少沟通啊,互相抱头痛哭又有何用?
青年们讨论妇女解放的出路,被耀辉嘲讽了一番。
一听到那个男的在说爱情可以拯救一个被封建压迫的女人,他大笑,一副醉酒傻态。
那个男的说:“他已经受到触动了,我会帮他觉醒的。
”25.婉晴写信告诉秀禾她怀的是耀辉的,秀禾羞愧难当,所以死?
还是他恨耀辉也瞒着她。
“老爷,孩子一出生,我就对得起您了,对得起您的宠爱,对了吧。
”秀禾这一句真吓人,恐吓啊。
秀禾的话处处显示出离世的感觉,他们不知道干预。
三天了,还生不出来,臀先露。
为何不送到城市去,城里的医院好啊。
唉,悲剧是自己酿成的。
子宫破裂,或者会阴撕裂,孩子出来了?
一地的血,休克,死了。
以很庸俗的视角来看这部连续剧,当初高中时候电视里看到,还是很喜欢的。
这次边看边写,很随意。
2000年的一部剧一直到现在才看全,真是不容易。
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那种唯美的调调还不错。
头脑中留下的画面大概就是黄磊和周迅头戴明黄色的花环在桔园里游荡以及那只飘在江南阴郁天空的风筝。
假期先来无事,老爸霸占了我的电脑于是只有去看电视,换来换去无意中又瞟到了她。
我总是觉得和一些好的东西相遇是一种缘分,无论是书、电影还是音乐。
看电视剧有个习惯,就是只看我喜欢的戏份,余下的就跳过去。
而我只喜欢有悬念的,还有就是男主和女主暧昧的时候。
看完的时候感觉很复杂,因为她讨论了太多事情。
反封建的就不多说了,历史课本、语文课本已经一谈再谈了。
爱情、人性、男人、女人、命运、抗争、追求、价值...关于爱情和婚姻其实要说也是老调重弹。
其实,古代社会女子也还不错,至少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是正常的。
而现在,却要时刻警惕着。
有人说中国在过渡,过渡时期最痛苦,却也是。
西方社会也不错,至少男女是真正的平等,离了婚男女也是一样的。
越长大越觉得累,心累。
看着爸爸妈妈在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发愁,深陷于各种琐事无法脱身,听着周遭各种事情。
越来越觉得维系婚姻真的太难,更别说一份我想要的纯度的爱了...深爱的人总是爱到逃离,那么浅爱的就能够久长吗?
坐在那里谈谈、相相亲,没几个月就结婚的,有多少是幸福的?
很多事真的不敢去想...我常常问自己一些问题,换与不换的问题。
可悲的是,最终的答案唯有亲情是此生不换的。
其实好像也没有很可悲吧...呵呵。
以前总是说人定胜天,而先在却常常想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正如秀禾和耀辉的相遇、车站逃走的失败...突然就想到西方古典的命运悲剧,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抗争的,我们唯有顺从。
或许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我会笑着看我以前写的东西、那时的梦想、理想,而实际上却妥协于一份还好的工作、一个还好的男人、一个还好的家庭...当听到又一首什么老女孩之类的歌的时候禁不住泪流满面。
幸运的话,有着一份世俗的幸福。
不行的话,为了某个理由也就那么凑活着。
我是不是太过悲观了呢?
呵呵。
世俗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对吧?
但,在那以前,我还是要拼搏一段的!
至少不让自己后悔,恩,不后悔。
离题太远,还是说说剧的事吧!
归亚蕾和寇世勋的表演自然是公认的吧!
对黄磊的感觉一直不错,是老师、好老公、人也长得精神,男子气概。
表演真的是没话说,懦弱、愤慨、无奈。
各种情绪都表现的恰到好处。
喜欢周迅大概就是因为这部剧吧!
江南女子的感觉,温柔但不失倔强、敢爱敢恨。
很喜欢秀禾逼着耀辉说出他爱她的那一段,导演和编剧也相当有才啊!
说道导演就有点要批了,有时候有点过啊拍着拍着惊悚的感觉就出来了,而且还喜欢用女鬼一般的声音做背景音乐。
后来的红楼也是这样吧!
琦君的散文感觉不错,恨自己没有生在南方啊什么时候可以去江南走走呢?
挺想的,还有内蒙和西藏。
花了三天时间,重新看这部在我童年留下很深印象的电视剧《橘子红了》。
再一次看这部剧,收获很大。
也是对爱情观的重新认识。
更感受到里面的人物都是很真实的,没有极致的坏与好,都是有可恨之处也有可怜之处的。
我小时候对这部片子最大印象就是一片片的橘林和秀禾穿的中式嫁衣。
也是这部片子,周迅的灵气,大家就叫这种中式嫁服称为秀禾服。
可以见当时周迅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据说准备里面的秀和服包括头饰都很花钱,上面的刺绣是平津绣,也都全是叶锦添负责。
橘子林的橘子也没有这么多,有些都是工作人员花时间挂上去的。
橘子红了的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里面周迅穿的基本是秀禾,除了在乡下院子里,其他地方她一身秀禾和周围穿旗袍的女子都有点格格不入。
也是一种封建传统的标签化。
故事从大太太的梦开始,梦中年轻的她穿着红色嫁衣在追赶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
她说:“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等你。
”男人在橘林的迷雾中,不回头的说一句,“橘子红了。
”橘子红了这句话其实象征着封建社会,以女人生孩子,能否传宗接代来确定女人的品德和家庭地位。
而橘子红了也就是“有了孩子”的意思。
这句话看完整部剧,感觉更像一个诅咒。
大家为了这句话,承受了太多。
大太太把自己的希望想念和爱寄托在秀禾的身上,明明很自私,还一直说是为了秀禾的人生。
而秀禾为了感恩为了内心的愧疚和责任,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他,比自己大几十岁可以当父亲的姥爷。
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幕真的像整个封建社会的诅咒一样,秀禾难产时刻还是想要拼命把孩子生下来,而自己却难产去世。
看到最后一幕我才落下了眼泪。
里面有几对人象征不同的社会思想。
姥爷和大太太象征封建社会的实践者,固守很封建的思想传统。
而六爷和秀禾是思想崛起,有思想但是不够勇敢,被道德价值责任愧疚而牢牢锁住,不敢挣脱的一对人。
最后果然六爷还是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而秀禾产后死在了床上。
最后一对,是新时代的新青年,特别是说话直接爽朗的大小姐在这部略显压抑的剧中承包了很多轻松的画面。
她和男朋友都是新时代的进步,不会成为封建时代的帮凶,敢于去勇敢反对,做真实喜欢的自己。
其实看完这个剧没有什么可以去批判什么的,那个时代一辈子都遵从着封建礼仪的人不可能突然就能领悟到自己是错的,一直以为对做的事情很骄傲的大老爷,也不可能突然意识到不是其他女人的错,自己可能也有问题。
对于秀禾,她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太太帮助了她家也帮她妈妈得到安葬。
她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一心感恩很单纯的小女孩,到后面经过看书,看外面的世界,朋友对她说的话,有了思想有了反抗。
她是里面那个时代最美好善良的人,她想给所有人带来幸福,但是最后自己却没有得到幸福。
她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私下的牺牲品。
拍这样的片子都是想要让还有封建思想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悲剧,而新思想新青年在慢慢崛起。
新的一代必定要改变旧一代。
看完觉得我们很幸运很幸运。
不再过只能解决温饱不讲思想的年代,也可以自由恋爱有自己的独立思想。
谢谢这样的片子在那个时期的大量出现。
李少红导演的剧都很凄美婉转。
当年的大明宫词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喜欢的很。
演员也是周迅和归亚蕾。
橘子红了里面,我特别喜欢里面的音乐,城市姥爷这边的音乐大多是黑胶的舞曲,欢乐比较多。
而相比老宅那边就是凄凉甚至突然的寒冷诡异。
音乐上的对比,也是一个亮点。
而且镜头特别是到橘林的时候,总是很飘渺晦涩,整个橘园老是很雾气森森,也很多次出现在人的能力,更添加了故事的悲剧氛围。
整体我很喜欢,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用摄影照片形式拍一组。
恐怖的配乐
迅哥儿还是很LOLI嘛
q配乐把我送走了……
周公子还是跟李少红更搭,李少红引导激发出周公子的演技灵性。
周迅的歌声配着剧情细致温婉而又悲凉
初中的时候看的,节奏太慢,受不了,那时也没看懂,现在剧情也记不得了
02年寒假看的 片头片尾曲都还记得 那时候莫名其妙的喜欢周迅
太啰嗦了,五集就可以演完。配乐实在是太阴间了,教条主义鼓动女人去追求爱情,也没说女人要从哪儿赚到面包。放今天又是政治不正确,女的没爱情不能活吗?一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ta应该可以按自我要求最大限度地活一次的,立意还能更高点
不管怎样,归亚蕾的的确确是演技派的老佛爷了。
啊……为了八卦一下老同学而看的
风格好像和大明宫词很像
太沉重了
没大明宫词感觉好
x
以前电视看的 宽袍大袖和演鬼片似的 印象很深的是贾妮踢毽子- -
阴间配乐
0
画面不错。。。
只能依稀记得一个老女人为了绑住自己男人的心给他取了个长得像年轻时候自己的妾
秀禾實在太苦了。。片尾曲很好聽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