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片看的比较少,尤其是此类具有大片迹象的片子。
因此也就抱着看稀奇的目的观看了。
看过难免和美国大片做些比较,感觉这片子各方面都有些单薄。
特技镜头就那么几个,对于被各种特技惯坏的眼睛显然不够分量。
故事情节略显拖沓并有拾人牙慧之嫌,题材新但情节不新。
演员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够鲜明,或许是因为对演员不够熟悉。
还有听起来有些别扭的英式英语。
综上所述,这只是一部闲暇时可供消磨时间的商业片,不要抱太大期望。
灾难片看的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天》,当年在音像店买碟还发现DVD封面上的名字居然是《明天之后》,当即被雷了一下。
这部《水啸雾都》看之前听说口碑票房都还不错,看过之后直接大呼上当。
首先《水啸雾都》的节奏做的很烂,没有一点灾难片的味,连徐克的《蜀山传》的节奏都赶不上。
其次它作为一部灾难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思考也寥寥无几,反正我看完了是没有任何想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或冲动,与其说是一部灾难电影倒不如说它是一部灾难片包装下的家庭闹剧。
一直都觉得灾难片要吸引观众靠的是灾难来临前千钧一发的危机感,灾难来临时绝望无助的末世感,对抗灾难时人物的悲壮感。
当然这个标准是相当不科学不严密的,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说的话徐克的《蜀山传》也是一部不错的灾难片,但是这个标准好歹也可以作为一项衡量观影快感的肤浅标准。
《水啸雾都》虽名为一部灾难电影,但在这几段上面张力都不够。
电影开始时一段老太婆被活活淹死在自己家里的场面倒是令人心中一震,但随后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洪水场面却让观众舒缓了下来,危机感就没了大半。
水啸雾都,洪水淹的是英国的首都伦敦,这算是旷世灾难了,但是这么一整观众在电影刚开始就没了压迫感,注定了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洪水来袭之前天才科学家推断出水灾将袭击伦敦,但官方水利学家却不接受,面对事实不知所措的副首相只能在公众面前做出洪水不会影响伦敦的无根据言论,以上种种本来都可做深,用来暗喻现实政治,但是给人的感觉统统是浅尝辄止。
洪水袭击伦敦的戏份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室内戏,没有多少能纵观水灾全局的大场面。
过多的室内戏本身就消解了电影的洪灾当头的危机感,而且在这些室内逃生的戏中也没有多少人类在死神面前奋力挣扎的意味来。
不是插入的几个水闸状况的镜头虽然有点气势,但还是挺假的。
电影最后部分,经历过灾难后真情涌现、冰释前嫌的一家人要与这场灾难做最后的抗争,作为天才科学家的父亲最后依然牺牲了自己,但是没有传达出任何的悲壮感来,而且也没看明白到底怎么个情况,莫非没有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搞不懂状况?
老科学家的死也不够煽情啊,按说这么悲壮的牺牲应该让人心有所触动才是,但是这么看下来没什么感动的。
虽然《蜀山传》是烂片,但这些方面做的都比《水啸雾都》好,从血魔即将掀起灭天绝地的浩劫开始电影就充满了紧张和压迫的感觉,白眉皓天镜被吸走,丹臣子入魔,双剑合并失败,这些波折都不断增加观众的心理压力。
另外电影中的环境也是以阴暗为主,更加深了灾难来临前的危机感。
血魔发动毁灭蜀山的血云大阵,此时玄天宗和廉刑正在血洞和丹臣子苦战,一切顿时都失去了希望,紫青双剑合并后只是杀死了血魔微不足道的一个元神,末世感油然而生。
而在最后丹臣子要求玄天宗杀死自己的对话也投出了一股悲壮的味道。
一部烂片节奏做的都比《水啸雾都》强,看来往后的灾难大片是不能指望了。
最后,灾难电影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警醒世人,给观众传达一种生存危机感,但《水啸雾都》在关于水灾的来源或者说原因上没做什么介绍,只是为了灾难而灾难。
《后天》之所以受欢迎也在于它放大了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异常现象,而这部电影中水灾的原因却含糊其辞,观众看完电影走进影院后除了视觉震撼外什么也没得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灾难电影的初衷。
用“虚有灾难片之表,徒有灾难片之名”来定位这部电影最恰当不过了,相比之下还不如以武侠剑仙电影之名的《蜀山传》有节奏。
与《后天》相比本片倒像是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明天之后”四个字,《水啸雾都》可谓是当之无愧。
在万达看到一半的时候,忍不住上豆瓣看影评。
结果很欣慰地发现有那么多人和我看法一样。
烂片,几乎没有亮点。
苦了我,拼命调动情绪来迎合那死了“二十万”人的“特大水灾”的灾难气氛;苦了我爸妈,一边打瞌睡一边欣赏这所谓的大片。
以前看后天,看大白鲨,感觉还行,但不知它们为何评价奇高今天我终于理解了灾难片很难拍的。
虽然靠着集体共赴死亡的悲壮可以博些眼泪;但观众早在几年前的灾难大片檗体轰炸下炼就了一颗钢筋铁骨般的心脏。
此片将戏剧冲突都放在防洪闸上可惜,防洪闸毕竟是死物,出不了彩。
在大型灾难片的突破上,我觉得world of wars值得借鉴。
毕竟,灾难片要出彩,依靠群众才是硬道理,光靠美女帅哥也救不了票房。
不管他们是偶像派,还是演技派
起床后推开门,一阵强烈的光射进来,声色厉具一般。
太阳光老强悍地说,所到之处皆通地泛光。
在秋季时遇到这种阳光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还是有些微风,这样感觉起来倒仿佛置身于炎炎夏日,吹得人心旷神怡。
前日看《水啸雾都》,早前在娱乐新闻、娱乐版报纸上见到,是向世人宣传环保的片子,目前地球上面临着可以形成危机的端倪,而这些无论是哪一样发挥它,形成的灾难那将吞噬人类。
水啸雾都不是遥不可至的事,04年印尼海啸已经在说明自然界反抗的威力是何其的恐怖,警示着人类爱护地球家园。
在影片里,父亲决定由他去打开水闸门的时候,儿子恍然跳起奔过去,可是只能从有一个圆形玻璃看见门那边父亲离开的背景,父亲看了看儿子然后继续往前走,然后在拐弯之前转过头来望儿子,如果说这是简单的到别,觉得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场面,但是想到即将是永世隔绝的,那种悲壮和怜悯的感情自心底油然而生。
3个小时的超长灾难片,伦敦险些在洪水中淹没。
记得去年的大片《2012》中,曾经有过伦敦被淹没的几个镜头。
而本片则像是这几个镜头的扩展完整版。
泰晤士河上的人工大坝,早在建造之初就有人提醒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虽然概率非常小。
影片的情节将这种小概率事件设定为真实发生的灾难。
伦敦的很多著名地标性建筑都在片中亮相,向往去旅游的影迷可以先睹为快。
当然,电脑动画的特技也让这些地标陷入灾难之中。
罗伯特·卡莱尔扮演大坝工程师兼海洋运动专家。
他曾在007《黑日危机》扮演头号反派的东欧恐怖分子。
不过这次他穿衣打扮比较正常,更兼有情有义。
很难把他的形象与先前的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
总体来说,本片是一部不错的灾难大片。
在电影院看的,虽然画面许多不真实的地方,但是配上音响效果也还勉勉强强凑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第一,那个老爸的僵尸脸,我好像没从他脸上看到过其他表情第二,面对能推到房子的洪水,居然会跳下去,且说不然没有活路好吧,我承认我对这电影有蛮大意见,不过要是放在随便看看的位置上,也还可以当娱乐
原片是两部1小时33分的电影,很多人都说情节串不起来,看了一下午,觉得还是不错的,特技做的很出色,不过串联了太多人物故事情节,有点多此一举
一、“遇到洪水突发的状况,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吧,但是为什么电影中那么多人洪水来的时候还在马路上狂奔,你以为你人类的两条短腿是冲锋舟的螺旋桨么二、“如果已被洪水包围,应该立即就地取材,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千万不要游泳求生”而我们的男主角在大坝离水面N尺的时候、竟然拉着媳妇撇下老爸往海里跳,水里拼老命扑腾了半天哆哆嗦嗦的躲在一个一半已经被水淹的破船上还说他老爸要是没跳就是自杀,到底谁在自杀啊- -,有几个跳水有你们那么命好能找到救生艇啊三、穿帮镜头:1.被拉着跳海的苦逼的媳妇跟着他前夫好不容易爬到救生艇上了,突然就出现了一个悬崖瀑布的场景,那叫一个惊险刺激,结果掉下去之后往上一看就一个坑爹的正方形天井,一个汽车都能被卡住,你们是有多背啊2.说什么谁过去开闸谁就得死,因为缺氧,你氧气瓶就不能多准备几个吗,背个大点的也总行吧,我还以为是反恐装置启动永远也打不开了,结果水闸打开没多久老头的尸体就被抬出来了,多特么让人蛋疼啊,氧气瓶是假的吧这么一会都坚持不了,老头最后还主动把氧气口罩摘下来了,大爷您是觉得您不死闸不开么3.最后,水闸要被炸搞得人心紧张,可是我觉得直接炸了反而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开始就应该这么做,为什么非得费那个九牛二虎之力还牺牲一个老头去开水闸呢,都合计北呢4.还有最后,能拯救雾都的两股水流大碰撞呢,轰炸机撤回轰炸命令之前的画面,水闸的水面平静的连个浪花都没有,然后就特么开始煽情了,是坑爹呢还是坑爹呢还是坑爹呢啊我让我老公看完这个电影,他直接跟我说蛋碎了- - 我要是有蛋我也能碎了一地 - -
这样的片子,若不进影院,基本很难看下去。
故事陈旧,类似的前作太多,已经有人开玩笑说,还可以“水啸上海”、“水啸东京”、“水啸巴黎”;诠释平庸,演员们,长的都还不错,但伎俩不够。
然而,投映在大银幕上,声、光、影混合发酵,总是容易让人接受。
也许是今年看多了现实中的灾难,很有些感慨甚至感动。
比较不舒服的是,诸多细节不合情理。
比如,父子隔膜了多年,莫名其妙地就合解了;比如,老爷子深入水底开阀门,怎么就必须得死;比如,女议员的面部表情,怎么无时无刻都像微笑……数不胜数。
最不爽的是,收稍时,竟然不表现一下两股水流的对冲,简直虎头蛇尾。
我的猜测,肯定是特效费不够了。
出场了100个人物。。
个个莫名其妙戏份不少。。
半天没搞懂谁是猪脚。。。
穿着维多利亚style高级时装的防洪部女主任,能迅速派直升机上天入地,能跟军方ganggang滴抬杠。。。
却没有任何别人可以给她治个水滴。。
于是。。
全英国,全伦敦。。
好象就是靠那个老爸及儿子及儿媳妇这吉祥的一家拯救滴。。。
特技很搞笑很迷幻。。
情节很奥特曼。。。
吉祥三宝要从防洪坝上跳下那场,镜头里出现湍急又滔天深不可测滴洪水,但纵身跳下对于夫妻二宝来讲,简直就如1米跳台一般轻松就逃命。。
真是dead crazy。。。
很多场面,你以为应该恢弘滴出现鸟。。
然后导演就默默滴省略鸟。。。
跟着就顺利滴跳到下一幕和谐美好滴场景鸟。。
英伦人民想玩灾难片,跟好来乌相比。。
真素不一般滴太有距离鸟。。。
看的时候没咋注意它讲的啥。
大制作大题材剧情衔接的也非常的到位
~
最后的结局...不明不白的.但是看得我还挺紧张.
10
片子一般 说实话 但是一部片子记住一个人
烂片~
场面挺不错的,看看无妨
看了个三小时的版本。太催眠。
开头好像Discovery。。。
人类面对水灾如同蚂蚁一样可伶..................
为什么总是需要一个人牺牲去成就未来。
还真是做作,逼人哭,我最喜欢的人士那个胖胖的地铁维修人员,当他死死抓住另一个地铁维修人员的手,却只是把一枚戒指递给了他,当时我就感动的哭了,真的挺心酸的,告诉自己爱的人自己曾努力想生存,但最后却不得不离开,不求原谅,只求心安...
没有后天好看。。我就喜欢说“后天”“后天”“后天”“后天”“后天”怎么了。。
今天和小雞去看的,特技比較假,沒有以前的後天好看
这个片子得分很低,可能和版本有关系,大部分人看的110分钟的版本,我看了上下两部190分钟的,总体上感觉还不错啊,有灾难场面,有人物情感,也很感人。结尾差点,草草收场的感觉。西方不需要领导去现场慰问,每个人尽职尽责,这点比我们强。
一般般的灾难片。
情节很简单。亲情。
这种片子就不可能好
果真如此,真没法儿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