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集很短。
第十集讨论到女儿和媳妇的区别,有被感动到。
我是女生,感觉这剧可能男性观众极少吧。
剧里反应了一个典型方面的婆媳关系,新婚夫妻关系,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婆家节假日的习俗。
剧里有些场面和我妈妈描述的以前的经历完美的重合😳比如说我奶奶👵🏻拿她女儿当宝,拿我妈可劲的使唤干活; 小姑作妖撺掇奶奶逼我爸妈分家; 我爸妈都上班,但是家务事和做饭几乎都是我妈包干,我妈甚至还顺带去地里种点菜,虽然我爸上班也挺累的经济收入比我妈高,但是我觉得不够体贴,经常饭后一根烟就躺着看电视了,我妈抱怨的时候他就装聋作哑,反正他是十分逃避家务事; 娘家亲戚不会劝分。
随着时代发展,女生们越来越头脑清楚了,虽然还有一部分大男子主义的人存在,但我们及时跳坑就好啦!
勇于追求幸福的生活!
本电视剧的宣传和收视都是小规模,以至于今时今日才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电视剧。
朴河宣无缝衔接《产后护理院》,人妻这个角色算是玩明白了。
韩国,日本,都属于全职主妇比例较高的国家,且女性的社会地位都很低。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剧里许多魔幻现实一般的情节就不奇怪了。
家里桌子不够大,大桌坐了男丁,小桌坐了女性。
祭祀准备食物的是老母亲,儿媳。
家里的男人,女儿都不用管。
但是祭祀的是男人和女儿的祖先,为什么要外姓的妻子们准备呢?
老人帮忙照顾小孩子,可是给女孩子灌输大男子主义的思想。
说是帮忙,可是越俎代庖,到底是帮忙还是添堵?
已婚已育的女性太能感到共鸣了,可能就像大嫂说的那样。
心里有些不舒服才是好的状态,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些距离。
一晚上就看完了,很窒息,本来还想嘲笑一下韩国女性地位低,仔细想想好像我们也没好多少。
印象中嫂子们都比较勤快,家庭聚餐的时候又做饭又洗碗收拾,都是女性在忙前忙后,男的就看着电视等吃饭,吃完饭还一直喝酒聊天,偶尔舅舅会掌勺做一些大菜,但大多都是舅妈嫂子做的。
吃完饭哥哥弟弟早就溜了,留下我和嫂子们洗碗拖地……默认家务就是女性的本分,有一个嫂子不太做家事,以带孩子为借口,长辈们就会在背后暗戳戳的说她懒没家教。
我作为女儿其实不用像嫂子们一样勤快的抢着去干活,可是爸爸老是教育我女孩子就是要这样,可是为什么没人使唤哥哥弟弟们去洗碗?
我愿意去洗碗也只是觉得舅妈嫂子做饭很辛苦了,我想帮忙分担,并不是觉得我是女性就该这样!
无语……结婚以后我也很幸运,遇到了啥事都包办的公公婆婆,几乎不用做家务,我妈也时常旁敲侧击的跟我婆婆说“我被惯坏了,啥也不会干,你们多多包涵吧!
”事实上我老公才是那个被父母宠的不像话的人,他连荷包蛋都不会煎!
炒菜放干辣椒也不知道要炒到糊才会出香味。
以至于生了孩子,我婆婆居然提出她来跟我睡帮我带孩子,让我老公好好休息,白天要上班很累的……只要我一使唤他:你闺女拉屎了,你闺女打嗝了,你闺女哭了……我婆婆就会第一个冲过来说让她来……当儿子真好,什么都不用学不用会,毕竟有妈有老婆,以后会有女儿或者儿媳,一辈子不缺保姆。
幸好我老公不是这样的人,已经被我调教的差不多了,不然早就过不下去了。
男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不惜和家长对抗才是真正的一人前,做妈的不应该难过,应该高兴才是,大哥是条真汉子。
男主约会去见女主的时候心想我的女朋友很善良,一定不会像大嫂那样的时候真的恶心死我了,你是想要娶一个奴隶回家供你妈使唤么。
如果韩国的婚姻现状真是如此可怕,但凡家里经济条件好一些都不舍得女儿出嫁给人当牛做马吧。
收拾厨房那段简直太写实了,相信每对夫妻都经历过这样的对话,女人真的最反感男人说的我会做的,我会收拾的,女人想听到的是我现在,马上就干活。
婚前都是风花雪夜,婚后都是一地鸡毛啊。
以前的价值观是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现在怕是不一样了,所有以结婚生子为前提的恋爱才是耍流氓了。
妹妹妹夫吵架那段太真实了,台词和现实的一模一样啊,编剧是亲身经历或目睹了多少次夫妻吵架才能写出这样的场面哪。
电视剧的结局还是积极美好的,现实当中却是一半的夫妻都离异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善其身,远离婚姻。
丈夫最后是下定了决心,反抗了自己的父母,虽然没有到撕破脸很坚决的程度,单说老实话会为了维护妻子和父母反目的丈夫现实当中应该不到10%,大多数男人宁可让妻子失望也不会愿意背负不孝子的罪名,所以让妻子乖乖闭嘴听话会是大多数男人的选择。
这个社会可怕的地方在于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给年轻男女灌输了,恋爱之后就要结婚,相爱就要结婚这样的想法。
虽然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听过无数遍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这两句话太抽象了,不真正经历一遍很难深有体会。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爱情当中你可以做你自己,你只增加了一个身份,就是某某人的男/女朋友,婚姻就不同了,社会身份增加的同时,利益权利未必增加,但是责任义务一定是成倍增加的。
想摆脱父母,公婆的束缚,少受点恩惠就可以了。
作为妻子的义务责任,也许和丈夫协调好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男女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和认知差别真的太大了,有些分歧你也许可以求同存异,但当有了孩子之后,意见分歧就变得很难求同存异了,所以当你了解了婚姻的真相之后,挑选丈夫的标准一定会和结婚前完全不同。
但是你结婚前会想到教育理念不相同会造成那么多争吵和烦恼么,是绝对不可能想的那么久远的。
当然将来向往婚姻和孩子的女性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不是女人变自私了,而是女人变得更智慧和勇敢了。
大环境和社会才要付大部分的责任。
这是一部还没结婚的孩子看了可以提前了解婚姻真相,结了婚的看了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非常有启发性的电视剧,男孩女孩其实都应该看看,学习一下进入婚姻到底需要哪些心理准备。
男女主颜值很高,这一点肯定,但还以为女主会像大嫂一样变得好厉害,结果,还以为男主家里会改变,也没有,即使有女儿。
婆婆还是不能对儿媳感同身受,也许很真实吧,就很难改变?
但觉得女主也奉献太多了吧。
没结婚前,活泼又阳光,而且,能看出来,女主工作也很有实力啊!
很喜欢大嫂的性格。
大哥也很好,大嫂这么有底气,除了本人性格好。
也有大哥一份力。
而且,大嫂好有气质啊!
真的是看的又气又哭的,要不是最后一集我有可能会给五星,最后一集还是没能完成自己梦想的女主这剧情 怀疑是编剧怕被骂得狗血淋头才会呢么写,因为韩国的重男轻女很严重 能意识到的人真的超级少 甚至大部分女性都觉得理所当然。
还是呢句话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大家都在遭受不平等 不被尊重 ,应该相互扶持起来,而不是被这些歪曲的价值观所影响开始妥协开始默认.. 看完这剧感到欣慰的是 原来恐婚的不止我一个 打开弹幕 想法都差不多,婚后感受到的落差感 ,呢些被认为的理所当然....都在一步一步的逼我走向“不婚主义”的道路上~ 不光是爱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长辈同事中男尊女卑的细节真的太多了。
看完这剧还让我不得不感慨下我妈的人生,虽然讨厌我妈的一些性格 但是到婆媳关系这话题上 我还是心疼她的 毕竟我很清楚她的处境 。
妈妈只要说下爸爸的缺点或想吐槽下爸爸的事 我的三个姑妈加我奶奶会怼的她鸦雀无声,她前面还会反抗 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发现她根本不会提到这类话题 也不再在意她们的话 她开始越来越爱自己 ,因为她觉得谁也没能站在她呢边 ....这也是自我保护吧 但这导致她也对她俩个女儿不抱希望 (所以在我眼里开始越来越自私 不像个母亲 )但我知道我这么说不对 她付出的还是很多 ,但我还是希望她能说出来 ,起码我在反抗的时候 能跟我一起,每次我爸理所当然的认为饭前帮妈妈做饭 饭后洗碗是我理所当然的事时 我真的希望 有人能站在我这边....... 希望女性朋友们不要被这些不应当的价值观束缚,希望你们能为自己发声 希望你们能坚持反抗 也希望你们在教育子女时能正确的引导他们,最后还想说一句 如果对方不尊重你的想法 请不要忍气吞声 ,要说出来 !
他不接受就离婚 就分手 不想生孩子就不生 ...学会爱惜自己尊重自己 ,当今的女人靠自己也会活的更舒服更轻松更幸福。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看更多韩剧评论)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青春期、更年期、但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媳妇过渡期》是一部韩国漫改小短剧,仅12集,每集20分钟,目前已更新完。
由朴河宣、权律主演。
豆瓣8.5分。
故事聚焦刚结婚一到两年的儿媳,据说这个期间内,会想得到婆家的称赞和认同,而去讨好婆家,包括做饭、洗碗,什么都说“我来吧”······而剧中的婆婆也理所当然地使唤起了儿媳,也就是女主闵思粼。
这个角度乍一看,不就是讲“婆媳矛盾”嘛?
这个题材我们拍得最多、最擅长啦!
但是,不同于我们习惯的“家长里短式”生活剧拍法,韩剧用一个十分清奇的角度切入,取了一个新词“媳妇过渡期”,去探讨——儿媳真的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无限帮忙婆家干活?
甚至失去自我?
从这个现象,再深入到韩国传统的思想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这些主题其实都算老生常谈了,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
我认为《媳妇过渡期》聪明的地方是,以陌生化的新名词,另辟蹊径地处理旧问题,但也不是简单“新瓶装旧酒”那般没有诚意,片尾结合原著漫画的形式、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对比蒙太奇,都让剧显得更丰满。
最重要的一点是,比起一般的作品,抛出无解的问题而无法给出有用的解答,要么就给出过于理想化的答案,让我们再次确认“韩剧果然是假的”。
这部作品每集都在提出问题,让女主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该怎么办?
也让观众思考,现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直到最后给出了一个:并不让人满意的、非常现实,但也有点进步的解决方案!
4种女性形象,像女儿一样的儿媳是什么?
剧中刻画了武家不同的4位女性角色,性格温和、不懂拒绝的二媳妇思粼;干脆果断、忠于自己的大媳妇慧璘;孩子中最聪明,结了婚又很快离婚的小女儿美英,以及一辈子服务武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的婆婆。
这4种女性形象是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无数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婆婆对待媳妇与自己女儿的态度,也讨论了“有女儿的罪人”,小女儿回家让妈妈帮忙一起腌泡菜,做好后急匆匆拿去给婆婆,剩下一地狼藉,妈妈只能自己收。
还有“像女儿一样的儿媳”这样的形容,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
剧中的表达一针见血!
以及通过公公对待婆婆的态度,和大哥对大嫂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哥是这部剧中理想化的存在。
而男主武具英不如他大哥有担当,也不像他爸爸那么老顽固,他更像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不能指望他自己长大,只会被气死!
)
虽然围绕一家的各种不平等问题,但主线还是女主,给她抛出的难题是她忙着做好一个陌生的角色“儿媳”而失去了自己,不仅感觉身心俱疲,也对婚姻产生了质疑。
可是,观众一直期待的“进化和逆袭”没有出现,大家希望她像大嫂希望直接拒绝婆婆的各种要求,但是忽略了她的老公不如大哥懂事。
他可以在他妈妈送思粼围裙时说出这种话,基本是没救了。
在你是某个人的妻子、儿媳、母亲之前,你是你自己。
思粼的难题和她的性格有关,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尤其是婆婆。
不开心了也不知道如何说出来,跟老公说又没用。
渐渐在不知所措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剧中说松树生病了会结很多松子,暗示叫思粼要表达自己,不喜欢就说出来,该拒绝就拒绝。
即使道理想得很清楚,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思粼获得了去米兰家具设计展的邀请卡,却赶上公公70大寿提前办。
她又犹豫了······虽然和婆婆说了要去米兰,最后还是没去成。
开口拒绝已经是个突破了,婆婆还给她机票让她明年再去。
双方各退一步,看上去是个很符合实际情况的结局,也是结局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无论何时,表达自己的立场,然后依情况而定。
如果思粼真的去米兰,就是理想化的结局了。
现实中去米兰而缺席公公70大寿,回来后恐怕很难收场。
重要的是思粼知道了自己很重要,不再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背弃自己的情感。
虽然以后,还是会有各种妥协和辛苦,老公的反省也可能只是一时的空话······说到做不到,他的可信度存疑。
从下面这个构图可以看到,两人之间有个明显的分割线,老公还困在传统的框框里,对比思粼已经意识到问题而离开了,差距很大。
总之,这是一部会让人从头到尾气昏头的“日常恐婚教育片”,女主角演员朴河宣还有一部“日常恐育教育片”《产后调理院》。
也非常推荐!
一起服用,即可获得“恐婚恐育”套餐一份。
已婚后看这个剧,真的蛮有感触的,不过我一开始就不讨好婆婆和公公,因为开始结婚的时候我就说了,你家的事你负责,我家的事我负责。
因为家人的吵架我看多了,我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一员。
我记得我婆婆和公公,在最初交代我的话,就是希望我做个什么样的儿媳,生孩子、管他们家的事、照顾他们的儿子。
我至今没生孩子,也没管他们家的事,照顾他们儿子我倒是做到了,但是基本也是他们儿子照顾我比较多。
而且他们开始很喜欢给我打电话,可能是希望我能融入他们的家庭,但是我觉得距离感,可以成就客气。
所以我觉得有一定的距离,想开口提要求也变得很难以启齿,所以我基本都处于一种局外人的状态,只是不知道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多久,感觉做儿媳挺难的,我公婆还是很好的,只是每个人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和不适应。
相比这个剧里的儿媳,我觉得我可能在天堂,女主有个妈宝男的老公,还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婆婆,如果是真实的事情,最后一定是离婚收场,怎么可能一个多年妈宝男,为了给妈娶个听话媳妇的男人,突然就转变了?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我觉得结局是强行的美好,最后一个隐喻是儿媳依然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反而是婆婆为她好了,人不可能转变的这么快的,一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定下来了,我奶奶重男轻女这么多年,她从未有天觉得自己儿媳妇好过,所以我相信剧里的婆婆,也不会有那一天。
如果真的要有,那么一开始她就不会是那样的,她们就是时代的悲剧,想把自己的悲剧延续,才能找到平衡,否则,儿媳舒服过日子,她却经历过很多磨难。
剧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我难道是姓武,所以做了30年的祭祀饭吗?
”其实她早就不满自己的遭遇,可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而且没有人反抗,所以成了理所当然,女主妈也说过:“忍就过去了,然后就看到了幸福。
”其实她们的幸福都源于孩子,而不是源于丈夫,源于家庭。
我觉得这就违背了成家的意义,特别是现代,不需要男性也能生育的年代,国家已经承认非婚子女与已婚子女有同等福利待遇的条件下,已婚这件事如果不幸福,女性可以选择未婚生子。
而男性需要选择代孕才能获得后代,相比女性,其实男性目前在生育上,才是比较无助的。
毕竟代孕是属于犯法的。
我并不觉得男女有什么差别,在以前确实差别很大,毕竟农耕时代,女性做家务,男性耕田,这就是一个身体结构,劳动能力的合理分配,但是现在是脑力时代,女性可以成为主力,男性却还活在男耕女织的时代,那么女性就必然选择反抗。
记得剧中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主管吐槽:“我最烦和女人共事。
”本来很自然的这样吐槽,结果一抬头,3个女的,2个男的。
女的比男的在职场还要多。
所以他才尴尬的说开玩笑,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男性始终认为女性比他们更低一等,因为创造财富这件事,他们比女性要强。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男女的差别在生育重心上开始,男性从业者比女性从业者工作年限长,所以一般做到最后的男性居多,可以看到高层领导,干部,男女与女性的比率男性居多,但是底层的工作者,女性又普遍居多,目前很多女性喊着不婚不育保平安,一心只想搞钱的趋势,女性的上层工作者开始逐渐增多趋势。
所以未来女性会一如既往回归家庭,还是在职场有所作为,都很难说,毕竟现在的女性观念不再像曾经,认为结婚生子是幸福。
我觉得女性一辈子都在被压迫,从小就被教育要结婚才是女人的价值,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工作后又被教导要结婚生孩子才能不枉此生,当女人真的回到家庭,又要被说没有志向不挣钱,当出来工作,又要被说当妈妈的不要孩子,不配当妈。
太多的压迫声音对女性从未友好,或许这些声音正是身为女性的群体。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不仅对婆媳,还对网络上对女性颇有攻击的女性。
女性的团结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就是女性团结得到的重视,企图分裂女性群体的声音,我不希望是女性自己。
男女和平共处的唯一法则,就是彼此认同彼此的价值。
现在男性的价值被过度认可,可女性则不被认可,这就是难以男女平等的根本。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女性压倒男性,也不是男性压倒女性,而是彼此欣赏,彼此认可。
看了10集, 1.选择要清醒,生活需智慧。
大儿子和儿媳是生活中婚姻的理想版,大儿媳能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根源,能够用正确的三观影响大儿子,我觉得之所以幸福大概是他们价值观一致,同时也有大儿子的担当,大儿媳的睿智,她的智慧、眼光和理性,正是二儿媳所缺的。
2.底线原则退了也就没了。
生活中大多数人就像二儿媳,一面忍受一面妥协,可底线一旦开了,就没有底线了。
不懂得拒绝,一味的委屈并不是解决办法。
3.女人的罪女人们像上不了台面的陪衬,男人们坐享其成。
过年过节,客厅餐桌永远是男性的活动场,而女人们都是厨房,角落,不上桌子的吃饭。
在乡镇地区很少见到一桌子男女比例适中的家庭会餐。
正月在厨房忙碌的总是女人们,坐在客厅聊天的则是男人们。
4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如此。
至少我的爸爸做的一手好菜,准备年夜饭也是棒棒哒!
虽然平时忙,但不忙的时候也会做饭洗碗,家务活虽然干得不如妈妈好,却也是尽力去奉献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其中百味,自品自味,我们都应活出自己的色彩,不要让生活给你赋彩。
看了让人生气的前九集,最伤心是第十集,有女儿的罪人。
最绝望是第十一集,这样的爱情,换做是我,很难拒绝和放弃。
所以,第十二集,我觉得没有烂尾。
故事叫儿媳过渡期,但我感受到了爱情。
旺福的【等待雨散】里有这样的歌词:人生就像一场梦,你是我最美好的梦,你是台风天,冒烟的泡面,你是我最爱的人。
我看不懂你是台风天这个形容,十一集,丈夫和妻子在济州岛谈话,我忽然明白了。
我的福建室友曾说过上学时最喜欢台风天,因为多数时候,只是窝在家的一个大雨天。
女主对于男主来说,也是这样带来思想颠覆的危险又安全的,让人期待的台风天吧。
理所应当的事不是理所应当的,被剥夺了情感成长的男人们和进退两难的女人们都要学习。
女主不是大嫂,男主不是哥哥,一个说不出拒绝,一个共情速度慢,但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是相爱结婚憧憬美好未来的职场人,看在男主新婚不太久就开了智,对岳母用心,且女主妈妈的家庭观影响女主,我还是看好这一对的。
女主和大嫂(包括叔公公儿媳)看似处理事情方式不同,却都把夫妻观念冲突摆在第一位,所以结果都是好的,大家都是聪明的人。
最后一集的生日宴,女主表达也选择了,展览会很重要,70寿宴也是家庭重要的回忆,她这样选择就不是舍弃。
这么拼的她,事业不会差的。
最后,每一次出于爱的情感劳动都是接受方欠下的债。
对上一辈人,爱,不强求理解。
对爱人,理解比爱更珍贵,退到边界之外的才是不想避开的家人。
台风天和爱人在家吃泡面,或者喝杯咖啡吧,毕竟有人会为这个想结婚。
(没有说台风好的意思)
说教意味有点浓,结局很无力
写实但是强行烂尾
烂尾了,看的好气
儿媳期更准确吧,也不知道未婚的我看完《最完美的离婚》又看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未知生活的好奇?
为什么一结婚,捧在爸妈手心里的宝贝就变成了别人家的保姆呢?因为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觉得,为了所爱的人就要把自己的情感需求放置在一旁,谈恋爱时只要考虑两个人,可是结婚后需要应付一家人,但世界上哪有理所当然的事呢,在成为别人的老婆,儿媳妇之前,我们先是我们自己。
婚姻幸福的首要条件,先守好你自己
什么鬼结尾…要被气死了…
大结局最后一刻之前我都觉得这剧挺有意义的,披着现代化外衣的韩国骨子里还是封建父权思想,浓缩到一个家庭里,只有夫妻共情的反抗才能成功,大嫂刚开始就做到了,以为是讲女主的成长史,结果…结局居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跑去参加公公70大寿?就这?还是没有压力情况下自愿的。好嘛感情女主通过一系列反抗最后决定皈依了是吗!
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
娶保姆啊,韩国女人真是的,干嘛要这样,这种脸皮厚的家庭,你还干这干那的,不如早点出发去上班,这种婆家能不嫁就不嫁,能不去就不去!社会为难女人,男人为难女人,女人还要为难女人吗! 都不要做,让他们饿死,脏死,懂不懂!让他们去死,给他们惯的!所以你娶她,就是为了这个?好恶心啊!这群男人 还是大哥有良心啊恶性循环,女人都只对婆家好,所以是不是更想生儿子,再娶个媳妇回来享受,恶心!还男人吃新饭,自己跟儿媳吃早上的饭,自己要作践,干嘛扯上儿媳?太cheap了,才让男人自我感觉更良好!大孝子?自己什么都不干,娶个会干活的女人就是大孝子了?好好笑啊,你一个干活的,还给他戴大孝子的帽子,美死他了!弃
抖音看了个cut就追完了,真会拍啊!对于韩国人揭自己短的能力很佩服。而且短小精干,节奏很快。
居然没有离婚,唉,现实生活改不了的
朴河宣最近演的剧都太窒息了 但是这个好歹还没有孩子👍
一口气看完,真的心累啊,谁要结婚啊
有点意思
妈的看哭了
挺现实的,不管怎样女性一定要追求自我,要懂得爱自己,也别难为自己。
结局 无语子
无语
对女主实在爱不起来,也无法感同身受,不知道现实中这样的女人有多少,不过我真接受不了没有个性和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