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尊重成龙,但是请问近20年有没有一部能看的。
为什么不为了中国电影在幕后继续燃烧自我。
非要到前面蹲着。
在国内人设很重要,望三思…………………………………………………………………其实我可以写很多字。
只是瑞斯拜………………………………………………………………………………毕竟老前辈开荒者
大部分人都在吐槽,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龙威小子》粉太少了。
这其实是一部粉丝向作品,系列粉能看的很爽!
首先就是居然能在国内大荧幕上面看到龙威小子,电影开头就是一整段龙威小子2的片段,宫城师傅向丹尼尔解释祖先是怎么将空手道带到琉球的,片段放完之后就是一段水墨画画风的动画,来解释成龙饰演的韩先生与宫城师傅的过往,直接将功夫梦的世界观与龙威小子的世界观融为了一起,并且还填了龙威小子中的坑(原片只说宫城师傅漂流到中国被一个中国武术家救了,但没说这位中国武术家是谁,这里面就解释说是成龙救的)另外看过龙威小子的观众应该都知道,龙威小子有很多致敬洛奇的剧情,这一部就选择了直接致敬洛奇。
这一部设定中女主家是意大利人,在纽约开意大利披萨店,女主父亲就是一个颓废的意大利拳王,决定重新去参加比赛,并让男主和他一起训练。
意大利拳王……重新崛起……这还能再明显点吗?!
还有更多致敬的小细节,比如女主父亲管男主叫“中国蜘蛛侠”,这是龙威小子第一部中丹尼尔对宫城先生的外号(不过原版是叫“亚洲蜘蛛侠”)这致敬的小细节我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时候差点直接叫出声了!
后面韩先生还拿出了年轻时与宫城先生的合影(不过是p的)系列粉看着简直泪目!
后面丹尼尔与男主和成龙一起战斗并训练的时候,虽然打戏质量一般般,但简直情怀拉满!
真正的粉丝向作品就是这样的!
最后的话,我来说说这一部为什么国内那么多人吐槽并且票房低吧,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国内龙威小子粉太少了,看不懂其中的致敬,也没有情怀所以就感觉整部电影质量一般。
国外票房高,原因就在于国外龙威小子粉很多,很多中老年人是从小看到大,年轻人也可能在父辈的带领下看过,而且龙威小子的衍生剧《眼镜蛇道场》在国外热度也很高。
作为一部高热度的全龄向作品,突然推出这么一部绝对粉丝向并情怀拉满的电影绝对会有很多粉丝来支持,国外能爆火的原因多半就是因为这个了。
剧情简介可算是2010年功夫小子的续作。
李风随母亲从北京搬到纽约,因哥哥的悲剧发誓不再打斗。
在纽约,他结识了米娅,却惹上其前男友、空手道高手康纳。
米娅父亲维克多曾是拳击手,如今经营披萨店,却因债务问题被康纳的教练奥谢派来的人骚扰。
李风为保护维克多,暴露了功夫技能,并训练维克多参加拳击比赛,可维克多遭对手作弊受伤。
为帮维克多还债,李风决定参加“五区”武术锦标赛,为此他的师父韩先生从北京赶来,还找来丹尼尔·拉鲁索共同指导他。
影片特色- 视觉风格:影片具有当代活力,导演通过快速剪辑和动感配乐营造紧张节奏,但有时会影响情感表达。
打斗场面编排精彩,融入慢动作和特效,锦标赛场景从街头到屋顶,还有动画插叙。
同时,影片频繁致敬系列前作。
- 叙事主题:以“弱者逆袭”的故事模式引发观众共鸣,展现李风从伤痛中走出、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
通过“两根树枝,一棵树”的理念,体现功夫与空手道的融合,传达不同传统间的共通性。
海外评价- 优点:新主角李风有吸引力,成龙和拉尔夫·马基奥之间化学反应佳,成功融合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刻画真挚,打斗场面动感十足。
- 缺点:剧情老套,节奏过快削弱情感深度,反派形象单薄,部分视觉和风格选择分散注意力,依赖常见套路。
影片与系列前作关联过多,缺乏创新,角色塑造不够丰满,对亚洲角色的刻画未达预期,拉尔夫·马基奥的角色作用不明显,结局安排也备受诟病 。
观影建议影片有前作致敬和熟悉面孔。
喜欢动作片与青春成长题材的观众也可尝试,动作戏精彩且有成长、爱情线。
但对剧情深度、创新性及角色塑造要求高的观众需谨慎,影片存在剧情套路化、角色单薄等问题。
会看的原因是我对很多年前那部《功夫梦》的印象还不错,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里面涉及校园的戏份,校霸啦,有好感的女生啦,都非常“美式”,去山上学功夫的部分也非常“西方想象力的中国”(倒不是贬义),但整体还算是好看的电影。
到这一部“融合之道”,那种“西方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和功夫”的过时味道,就更为浓重了。
我也是因此才知道原来第一部的《功夫梦》翻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龙威小子》,而这一部则更是直接沿用了《龙威小子》的故事和设定。
就算因为我对《雄狮少年2》的热爱,这部电影里部分配乐、情节和场景让我想到了雄狮,但整部电影看下来,多数时间还是被尬到。
还是先夸一嘴优点,动作场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然成龙的戏份不多,但王班的打戏还算好看。
以及配乐虽然很满,能看出幕后通过音乐、剪辑风格来让这个电影“潮”一点。
好了没了,下面就都是吐槽了。
首先要吐槽的就是国语配音,北京的部分成龙讲中文是自己说的,其他角色虽然看口型也是中文,但声音出来就是浓浓的译制片味儿。
到美国后是全配音,包括成龙也是,里面还有学讲中文的情节,以及主角英文没口音的设定,大家在这些情节中都在讲译制片腔调的中文,就很怪(更别说成龙本人的声音相当有辨识度)。
总之,有英语版就千万别看国语。
接着吐槽剧本,要说故事有问题,我刚看完的《疾速追杀:芭蕾杀姬》也是千疮百孔,但后者就很懂得利用快节奏来藏拙,这部功夫梦的剧本则是努力努力白努力。
其中的角色困境就很怪,男主李峰,跟着来美国纽约工作的妈妈转学的北京人(虽然看脸完全不像),他的校园生活会遇到什么感觉翻着白眼就能想象到,虽然好像编剧努力在避免一些亚洲人刻板印象的霸凌情节,但最后呈现到具体每个角色,还是很刻板印象。
长得不错但是演技很浮夸的反派听说主角是北京来的,第一句问“你练过功夫”。
教主角补习微积分的美国学霸,各方面都非常nerd风。
拳击大叔和她的漂亮女儿和主角发生的所有故事,欠钱打比赛拜师啦,莫名其妙的恋爱啦。
所有这些构建出来的主角李峰,他虽然典型亚裔外貌但讲英文没口音,也不是既定印象的亚洲人数学好书呆子,在学校里虽然没交到什么朋友,但不妨碍他约会情商点满。
跟哥哥的故事是这个角色背负的最大“原罪”,也是成长锚点,可这个故事的展开就很让人皱眉。
连带着妈妈成为主角练功夫参加比赛的障碍的设定也很奇怪。
你哪怕改成哥哥想见义勇为时如何如何呢,我都觉得比现在这个版本要合理很多。
总之,虽然不是那种糊弄事儿的烂片,但想要体验影院抠脚趾可以去看
X每日某国笑话:功夫电影(X)强 奸功夫电影(✓)失败中的大失败,扑得一塌糊涂,死得罪有应得。
不要问为什么,这玩意这么抽象,延期一年,重拍重剪补救过,还这么糟蹋两国武术功夫,恐怕连制片方索💩尼都没搞明白,也不需要搞明白。
当年搞中美合拍《功夫梦》,是索尼哥伦比亚与中影的利益输送,本意是某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某平)邀请大明星Will Smith等好莱坞一线,和某国一线明星合影合拍项目,以开绿灯一系列主打美中合拍的顶级投资项目,快速扩增实力,借美国成熟的制片到某国境内拍片,借好莱坞明星大打噱头,配合某国一线演员当陪衬,打响合拍大片捞钱的如意算盘。
结果人家资本家算得很精,合拍就是个正攵策,成不了大事,换个领 导就换个想法,不出十年,全部死光,当年Will没领情演,给了儿子Jaden上台机会,和成龙大哥合演低小成本项目,误打正撞,吃得准,某国不开花,这片吸引了大批非裔观众和怀旧《空手道小子》的老观众。
以小博大,以2500万美元制片成本,收全球票房3.6亿美元,北美占一半左右1.7亿,成龙的影响力,足以在不同国家都有票房开花,而Will作为挂名制片人,摇摇腿,躺着收钞票。
这部时隔多年的所谓续集,怎么看,都是死,不应该坚持某国文化与功夫,使用某国明星。
成龙从大哥变成了大爷,老了十五岁,别说动作质量和观赏性,明星影响力票房号召力也大不如前。
更糟糕是,近年在国际上,某国文化更是销声匿迹,全面隐形,谁还在意某国?
这种某国明星的主演电影也不吃香,又不卖座,成龙这个往日的超级巨星,也多年无拍好莱坞片,近年更是惹上《狂怒沙暴》诈 骗,而且主演烂片连连,再加上几年的疫 情。
大环境如此严重恶化,成龙这独木也难支撑。
大时代过去,好时光不再。
这个足足40年前的老掉牙故事,严重过时,某国元素、某国文化、某国明星,严重过气,加上这是网络小 电 影的糊弄制作水平,这片接的还是油管剧《眼镜蛇》(Cobra Kai)的设定,电影在第六季的三年以后……,又是青少年儿童电影,更显烂上加烂。
简直就是在侮辱电影这个行业,以及强 奸观众的眼球。
那么要如何拍好呢?
怎么拍这种师徒学拳的功夫片呢?
其实香港三十年前就成功过了,就是周星驰的《破坏之王》,用了《龙威小子》(《空手道小子》)的故事框架和咸鱼翻身的模板,将日本漫画家袭刃森尊的搞笑日漫《破坏王》人物剧情本土化,打散重组,融合香港武打片动作片,大量周标志性的无厘头和搞笑,以及将小人物们写得极其丰富,接本土地气,转折和剧情设计巧妙,一环扣一环。
最关键是,师徒二人,周星驰和吴孟达,这对黄金绿叶组合。
很难想象,谁能与成龙组成黄金组合,这么多年来,似乎没有哪个最佳。
电影,是扎根在文化和土地之上的,由人去打理照料,为什么《龙威小子》和《破坏之王》能经久不衰,哪怕《龙威小子》翻成网飞《眼镜蛇》都有生命力?
而这部见光即死?
成龙都救不活?
关键还是在于人,无论是空手道还是某国功夫,本质都是人的。
人在做,不必强求做不来的东西,强行把空手道和功夫并一起,就跟某国上层想出合拍这出荒谬至极的正攵策一样,或是照着抄一遍过去的成功(既然成功了为什么不照做)这不扎根的,不看眼前路的,根本活不久。
若能融会贯通,适者自能生存。
《破坏之王》及曾经的香港电影产业黄金时代,这种生命力不再。
故事上:本片的故事依然是1984年原版的挪用,这在2010版已经做过一次了,而且少年遭恶霸欺凌,遇见师父,学成归来,击败恶霸,这种故事也够也不新鲜,唯一和1984版、2010版的区别是本片主角李峰是有学武术基础的,嘴周才击败了蝉联冠军的恶霸,而1984版2010版都是无基础再学一段时间武术就击败了有经验的长时间学习的对手。
节奏上:后半段的速度过快(也许删减的原因) 角色上:主角也是为了朋友的店和对自己以前哥哥以及朋友老爸的和解 节奏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是一部遗憾了,因为原时长是118分钟,而现在是94分钟,由于索尼和导演的矛盾,导致被删了24分钟,现在片子的时长给出的效果是后1/4节奏太快,而且从预告上来看也删掉了岳阳楼的画面,去年7月成龙说做了年轻的样子,看样子也删掉了,就正片里给出了一张照片,被删的内容应该是1985年的成龙和宫城师父的交流,而我们看这电影系列都是110分钟,而2010版更是最长的140分钟,本作对比2010版少了50分钟,真是可惜,本可以丰富更多这个世界观的,通一通10版和84版内容的。
角色上:尽管删减了,但主角李峰的成长是有了,保证了主角的成长没让电影角度垮掉。
84版主角拉尔夫可以说是超长版客串,而韩师父完全是重塑了,和10版韩师父几乎不是一个人了,当然了也完全没提自己徒弟贾登史密斯。
动作上:可以说拥有近年成龙电影最佳动作了,因为王班是会动作的!
这就最大区别近几年内地某些导演的电影把动作戏交给其他人,比如张艺兴、李治廷、杨洋、艾伦等人,那动作戏之差啊,甚至不如直接把动作戏交给70岁的成龙,至少《熊猫计划》《龙马精神》的动作戏都是由成龙执行,可看性比那些人高太多了,而本作的动作风格是非常传统性的,完全走踏地的,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上也看出了很多的小巧思,小夸一夸。
差不多谈的内容就说完了,尽管是个套路的故事,但依然可看一看,也适合没看过这个ip的观众和一些小孩子。
《功夫梦:融合之道》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
影片中,主角李峰从中国到美国,在文化冲突中开启武术成长之旅。
他在韩师傅和丹尼尔的教导下,尝试将中国功夫与空手道融合,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不得不提成龙饰演的韩师傅,举手投足间尽显宗师风范,将中国武术的韵味与智慧完美诠释,给影片添了厚重底蕴。
动作场面更是精彩,拳拳到肉的打斗,行云流水的招式,把功夫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影片也存在不足。
剧情稍显老套,主角被欺凌后逆袭的故事走向缺乏新意,难以给人惊喜。
文化融合的呈现也不够深入,流于表面。
但总体而言,它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功夫片。
说件暴露年龄的事。
90年代那会儿,各地电视台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剧集和电影,《霹雳游侠》、《机械战警》、《霹雳五号》、《忍者小英雄》等,全是我那个时候在电视上看的。
本片的前作《龙威小子》也是那个时候引进到国内的:讲述一位日本老年武术师傅,带着美国小男孩训练武术,最终在擂台上凭武术打败反派获得胜利。
现在回头看,那是一部画质糊、配音土、表演生硬、剧情简单的作品,但在当年,东西方结合的题材足够新鲜,让人眼前一亮。
可时隔三十年,《融合之道》却仍旧披着电视电影的壳子回来,不是“复古”,而是“落伍”。
本片的整体质感,夸张点说是“粗制滥造”都不为过:场景没布光、镜头没设计、表情僵、台词硬。
你几乎能听见导演在片场喊一句“卡!
这样就行了!
”在今天这个就连网大都开始追求长镜头、无人机运镜、精致光效的时代,《融合之道》的视觉语言仿佛停留在上世纪。
剧情更是一眼望穿的模板:标准少年成长故事,剧情里只有“武术学生训练老拳击手回归拳台”这一设定还有点意思,却很快被剧情拉回套路轨道。
我甚至感觉可以提前猜到每个角色接下来会说什么、做什么。
人物全员脸谱化,从一出场就知道他们是谁:功成身退的老师父,是男主的精神支柱;严厉但终究心软的男主母亲,是亲情担当;工具人好兄弟,是男主的搭档;邻家女孩型女主,负责青少年爱情元素;壮汉女主爸爸,负责衬托男主的能力;女主的前男友,负责扮演愤怒没脑子的反派;回归的前作男主,负责充当怀旧功能。
剧本不打算给他们更丰富的剧情,导演也没想多打磨演员们的表演,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片中成龙的出场,他的动作戏少得几乎可以忽略,基本只是个文化象征。
片方请他回归,不是为了让他真正在剧情或动作上发力,而是给这部中美合拍的功夫片盖一个“国际认证”的章。
毕竟在很多外国观众心中,成龙仍是“东方动作片”的代言人。
电影上映前我问过几个国外朋友,他们对本片最期待的也是“成龙终于回来了”,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成龙这些年都拍了些什么、票房口碑如何。
可惜的是,在国内,成龙早已不再是票房保障,近年来的主演作品一部比一部冷。
上一部有印象的片子还是2017年的《英伦对决》,也是合拍片,再早的作品就得追溯到2015年的《天降雄狮》了。
说到底,《融合之道》真正想打动的,是那些还愿意在异国影院里看到成龙招式就说一句“他还是那个成龙”的海外观众,而不是我们。
这部电影剧情讲的是“武术与空手道的融合”,但其实它更像一套太极拳,慢、轻、空,拳拳不到肉,甚至不到皮。
它试图打复古牌,结果只有廉价;试图打情怀牌,国内早已不吃这一套;试图打文化牌,却连招式都没使出来。
至于“融合”,我看是一拳打空。
5分给还算完整的故事架构,1分留给成龙情怀。
满分10分,我给6分。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不如看一遍1984年的《龙威小子》,起码不花钱。
霹雳游侠 第一季 (1982)8.7198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犯罪 / Charles Bail Gil Bettman 伯纳德·L ·科瓦尔斯基 Bob Bralver / 大卫·哈塞尔霍夫 理查德·贝斯哈特
机器战警 (1987)7.81987 / 美国 / 剧情 动作 科幻 惊悚 犯罪 / 保罗·范霍文 / 彼得·威勒 南茜·艾伦
霹雳五号 (1986)8.61986 / 美国 / 喜剧 科幻 家庭 / 约翰·班德汉姆 / 艾丽·西蒂 斯蒂夫·古根伯格
忍者小英雄 (1992)8.41992 / 美国 / 喜剧 动作 运动 / 乔·德特杜巴 / 黄自强 迈克尔·特雷纳
龙威小子 (1984)7.11984 / 美国 / 剧情 家庭 运动 / 约翰·G·艾维尔森 / 拉尔夫·马基奥 森田则之
英伦对决 (2017)7.02017 / 英国 中国大陆 美国 / 动作 犯罪 / 马丁·坎贝尔 / 成龙 皮尔斯·布鲁斯南
天将雄师 (2015)6.02015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动作 战争 古装 / 李仁港 / 成龙 约翰·库萨克
挂龙头卖蛇肉,大哥仅属于客串出演师父角色,出场半小时,打戏5分钟,但是电影拍的还ok,6-7分可以有…… 故事是1984年《龙威小子》和 2010年《功夫梦》的延续,所以剧情其实很老套,也很普通,可以看到许多类似功夫, 打拳电影的影子。
84版的内容发生在洛杉矶,日本师父训练徒弟参加空手道大赛。
10版的内容发生在北京,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跟成龙学中国功夫参加比武大赛。
因此 今次的2025版反正就是标准的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依旧是那翻来覆去的味道:84版的拉尔夫·马基奥和10版的成龙, 联手教新徒弟。
新人男主是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王班, 杀手锏是“飞龙踢”,有点像街舞的立定空翻,除此以外就再没有其它高光的打戏了, 即便比赛中ko对手也基本都是简单略过,武术指导绝对要扣鸡腿。
但是,本片毕竟不是《龙马精神》这种故事片,也不是《熊猫计划》那种无厘头闹剧,更不是《急先锋》这种快餐大片,所以 对《功夫梦》此类中规中矩题材翻拍的评分会比较客气和友善。
并且男主王班看得出来是有武术底子的,不像前两部演员都是演出来的功夫和真功夫在视觉上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可惜, 王班的颜值实在是差了点,前途渺茫!
谁都没想到当年“双周一成”,如今只剩下成龙继续当男主角,今年居然有四部大片热映。
周润发只能在《唐探1900》甘心当黄金配角,周星驰自从《长江七号》以后不再演戏,导演作品《新喜剧之王》停留在六年前。
成龙主演的电影《陌生家庭》、《功夫梦:融合之道》、《捕风追影》、《熊猫计划2》将在今年上映,其中有家庭伦理片、好莱坞功夫片、香港警匪片、亲子片,出品方也有美国、中国、香港,再度获得资本青睐!
近年来,成龙的《神探蒲松龄》《龙牌之谜》《急先锋》《传说》都遭遇票房惨败,尤其《传说》投资三亿,直接几千万票房,创造了去年赔钱纪录!
大家都以为成龙要彻底完蛋,《熊猫计划》居然在国庆档赚钱了!
尤其《熊猫计划》在国庆档拿到了三亿的票房,全球卖了64个国家的版权,据说投资高达两亿,但是出品方举办了庆功会,目测是赚到了钱!《老师·好》张栾导演拍喜剧还是有两把刷子,成龙也真打真拼,绝不敷衍!
而且成龙片酬最高的时候要过亿,他的“成家班”武打团队一起拿钱,而且还要拿全球分红,《熊猫计划》三亿的票房能赚钱,目测成龙班底已经降低片酬到几千万了。
毕竟成龙也想明白了,大家共赢一起赚钱才是硬道理!
如今,千万级别的片酬,能请到国际影星成龙来做男一号,还拉来“成家班”搞武打设计,对于任何一个电影大片团队而言,都是很值的!
成龙不仅是国际顶级“动作片之王”,而且曾夺得金马奖和金鸡奖影帝,演技也不错的!
成龙四大新片中,《熊猫计划2》没开机就定档国庆,最引人注目!
成龙和熊猫糊糊回归,不知道史策、魏翔、贾冰是否回归,据说乔杉加盟该片,而且该片没开机,是否拍完,再弄完后期,真能国庆档热映,真是疑问!
《功夫梦:融合之道》是《功夫梦》续集,目前看似乎也是很稳的。
首集导演哈罗德·兹瓦特换成了乔纳森·恩特威斯尔,但是当年《龙威小子》拉尔夫·马基奥也请了回来,一起教徒弟传承功夫,希望能带给大家惊喜!
《捕风追影》则汇集了成龙、张子枫、梁家辉、此沙、王紫逸、郎月婷等明星,《喊·山》导演杨子自从得奖后,《宠爱》横扫六亿票房,便跟成龙合作《龙马精神》,可惜票房才两亿,这次警匪片不知道能否逆袭取胜?
《陌生家庭》汇集成龙、彭昱畅、张佳宁、潘斌龙、李萍、牛犇,聚焦“父子决裂”“空巢老人”“原生家庭”等社会热门议题,走温情喜剧路线。
估计也不是超大制作,弄不好还能有惊喜!
据悉, 曾经有出品人给周星驰开出二亿的天价片酬邀其出演电影,但被星爷拒绝了。
他的《女足》不知道何时能出炉,《美人鱼2》自从23年后期,也没出来。
反观70岁的成龙如今能主演有四部大片,也是不容易了!
记得去年《熊猫计划》在影院看完片,没有成龙受伤花絮和主创见面,我那场观众都舍不得离开,毕竟“功夫之王”成龙都70岁了,他的片是看一部少一部,且行且珍惜!
想把Porto拍成伦敦但怎么看都poorly producted,从头到尾的青橘光反差简直不能忍受…
看不懂。睡着了后面
沉迷古典很成功,从节奏到叙事都不像本世纪的作品了。因为画面的讲究,以至于无法确定编导是否为形式而硬加个内容。留给文艺气质们打高分吧,拿看剧当解闷儿的直接能看睡,忘记男人坏在哪儿了,还:最!
作为一个貌似犯罪有点悬疑片,电影在剧情上四平八稳,几乎完全依靠背景音乐推进,并不打算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但是人物范演绎的相当令人印象深刻,完全是不依靠故事却能立住人物的典范,最赞的是镜头前的讲究,人物在地下酒吧吸烟,主要是为了体现光线的质感和烟雾腾起带来的立体感,更像是在做摄影机镜头评测B Roll,而不是真的在剧情上有这个场景的必要。第一次看到,能只要外墙而不要地基,修出这么漂亮的展览大厅,实在是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