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看到了新版的《人鬼情未了》,但是比人鬼情未了构思有趣多了。
其实就是一个骗保雇凶杀妻结果错杀到隔壁的案子,故事简单,但是通过倒叙、插叙、亦真亦幻的手法使情节紧凑有致,还难得的保持了现实逻辑性,除了丹尼尔.克雷格练的那身肌肉无用武之地之外,这电影挺有娱乐价值。
大概导演也觉得克雷格的肌肉疙瘩和平坦的小腹不亮一下太遗憾,硬是给安排了一个泡澡后起身半裸的镜头,这大概是短小紧凑的片子里最不搭调的一个镜头。
完全适合在欢乐轻松的节日气氛中观看的一部电影。
因为看到别的推荐实在闲得无聊就下下来打算看,刚好又赶上半夜睡不着,结果以为至少被归为惊悚类型或许会high一下,结果看完之后直接就无语了。
这部电影教育了我们选择新家位置之前还要考量周围邻居是否家庭幸福,否则一个不小心摊上个雇佣路痴杀手杀自己老婆的变态邻居就会悲催的遭遇灭门惨案。
.其次,如果你有点文笔,那么至少在整个故事结束的时候,你可以混到个畅销作家当当。
好吧,其实准确来说杀手不算是路痴,只是两家作为对门,杀手叔叔是要多么的左右不分才能造就整部电影的故事啊PS:不过母女三人是真心的美啊。
算起来也算是最没有法力的鬼了。
不知是演员的功力极佳,还是我因寂寞而极易感情泛滥,总之,看这部影片时,代入感极强。
本是冲着猎奇去看的,可还没看到一半就被这爱意浓浓的温馨四口之家感动得一塌糊涂,自然就很期待后面的剧情,such a nice family究竟会喝什么样的恐怖、鬼怪之事扯上关系。
心里也禁不住暗暗地肯定,一定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安然无恙的,因为这个家里,丈夫勇敢、有责任心且深爱家人,妻子温柔、美丽、富有同情心,而两个孩子更是天真无邪纯洁如天使,他们看上去是那么温柔、那么快乐、那么善良,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深爱,这么nice的一群人、一个家应该生活在温暖、安全的世界,与任何黑暗、邪恶绝缘的。
看着这么一家人我就是觉得欢喜得很,心里温暖的很。
所以,但中途剧情大反转时,顾不得考虑何不合理、俗不俗套,首当其冲的是揪心、是悲催、是泪奔,紧接着以控诉之势从心里冲出好一连串why?why?why!!!然后紧追剧情、一探究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这部电影的评论大有冰火两重天之势,但,纵然有近一半的人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恶评相加,可我就是这样近乎完美地被这部电影吸引并逐渐套牢。
若评论起电影,我基本上是个外行,略有一丁点大众化的鉴赏眼力罢了,关于技巧、关于手法、关于创新与否等专业范畴、理论范畴及一切其它稍微深入,层次内的,一概评论不出个一二三来。
所以,我只能说,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以情胜人、引人入胜。
在一个飘雪的季节,小有成就的出版人威尔·艾藤森(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 Craig 饰)辞去工作,带着妻子莉比(瑞切尔·薇兹 Rachel Weisz 饰)和一双可爱的女儿离开喧嚣的纽约市,来到安静的新英格兰镇展开新的生活。
新的环境,新的磨合,表情冷淡甚至露着敌意目光的邻居,化着浓重哥特妆容不请自来的小青年,都令维尔的的幸福显得那么脆弱不堪。
与此同时,女儿们似乎也受到神秘诡异的事物所侵扰。
随着奇怪的事情不断涌现,艾藤森夫妇渐渐察觉他们的房子当年曾经发生过凶杀案。
威尔偷偷对房子的过去展开调查,而这个平凡的四口之家好像也成了他人锁定的目标……©豆瓣
假设,如果是鬼的话,那剧情就是:男主角在遭遇家人被杀后,立即就有个通灵的特异功能!
然后就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鬼”。。。。
大家不觉得这个剧情很狗血吗?
是不是《小岛惊魂》和《灵异第六感》看多了??
而实际是,女主角和2个孩子都是男主角幻想出的产物,他其实是自己在跟自己对话。
打个比方,就好像你在做梦,你跟梦中的你的家人对话、互动等等,其实是你在跟你自己对话和互动,一个道理!
深度的讲,就是男主角分裂出的人格在扮演和模拟女主角和孩子的角色,自己和自己对话。
至于男主角为什么会出现精神分裂似的幻想症状,可能是男主角无法接受全家被杀的现实,可能是男主角被女主角误伤后的后遗症。
可能有人要说,那最后那个大坏蛋明明感觉女主角在地下室的门口,却看不到;然后又似乎拿枪打了女主角的“鬼影”两枪?
关于第一个,其实是导演故弄玄虚。
好的悬疑片一定要引起大家的争论,导演故意让一些人误以为女主角是女鬼,所以互相争论以抬高影片的关注度;关于第二个,很好解释,如果大坏蛋真的看到死去的女主角的魂魄,难道他不觉得惊讶?
实际是,所谓的魂魄是男主角的想像,他是在分裂出另外一个人格扮演女主角的角色,大坏蛋开枪追击的其实是男主角(男主角在躲逃,他幻想是女主角故意引开大坏蛋的视线以救自己)。
最后唤醒半昏迷状态中的男主角的也是他自己!
就这种探讨精神分裂与多重人格的悬疑片而言,此片的主要剧情很类似《禁闭岛》,又有点《香草的天空》《致命ID》《黑天鹅》《惊魂记》《搏击俱乐部》的影子,但影片的主题、内涵和叙事手法远不及上述几个片子,如果10分的话,最多打7分。
电影看到男主角第一次去精神病院找医生的那一段,眼泪开始哗哗的流,几乎一直流到电影结束。
回忆太痛苦,还夹杂着悔恨、自责、内疚,让人不敢面对。
可是男主角终究还是选择了面对,并没有一味沉溺于自己编制的梦境中,尽管面对是那样痛苦。
这也是一种勇敢。
无论多么不堪的过去,也是可以放下,可以走出来的,就像男主角从那座燃烧的房子里走出来一样。
现在很多人都关注心理学,关注自身。
来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不能和经典悬疑片比较,有自身的不足。
但也不是很差,有些情感部分还是打动我了,和亲人告别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当一个人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后,男主角出现了短暂的失忆,并且内心逃避这段过去,希望给自己一个新名字,新的身份,爱人还是好好的的在家里等他回来。
关于生活的打击:对于一些人来说,生命真的可以很脆弱,可能很小的的压力就会患上精神病。
我看过一个学生刚上大学一个学期因为在寝室和同学相处不好,第二学期就出现了幻听,再见他时他就不能上学了,最后听说他连大小便都失禁了,一个好心人救了他,不然这个孩子就冻死在路边了。
这个事情过了很多年,可我一直挥之不去。
真希望他还能好好的来上学。
男主角亲历了家人的死亡,自身启动了自我保护,我想他不愿回忆起那段历史可以说是自我保护,才让他活了五年,如果换作普通人真是够死几次了。
精神失常也是必然的。
(2)比莉和孩子们是鬼魂吗?
依然从心理学来看,当沃德说出比莉是鬼时,孩子们的伤口出现了,他们死了。
其实沃德心里的冲突,接受了孩子死了的现实,孩子的影像也消失了。
关于梦:我们每天都在做梦,睡觉时无意识思维仍然活动,生活的各个碎片存在无意识中,在梦里无意识把这些记忆碎片任意提取,构成了我们的梦。
我们思考的内容存在于梦中。
所以沃德心中的挣扎,加上精神错乱,孩子们的影像一直存在,而当他的自我保护渐渐消失时(他迫切的想知道凶手,哪怕那个人是他自己),他的梦中人也真的死亡了,而他妻子的挣扎正是他自己内心挣扎的反应。
(3)最后是他在火场和亲人告别,我们爱的人都希望他们能上天堂。
心理学有种治疗方式叫空凳子,加上凳子是你要与之说话的人对着凳子,说出心中的话。
沃德在心中也和自己的家人进行了一次告别。
对于人类的情感,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诠释的很好,反应了沃德内心从抵抗到接受的心路历程。
我总觉得世界是残忍的,不残忍的是童话。
我总觉得每个人是孤独的,至少最终是孤独的。
以上两点本片都表达了。
我相信了。
不知道这是从去年以来看过第几个这种“惊悚”片了。
可以原本是冲着几个主演去看的,看了才发现惊悚只是外壳,最后那部分亲情与爱情才是导演想表达的吧。
总之还是有些失望……
套用第十放映室的话说,你本以为这是个恐怖片,看着看着发现是爱情片;等你觉得这是爱情片了,它告诉你我其实是惊悚片;惊悚片刻,它又变成了心理悬疑片;看到后半部分,悬疑又变成了不痛不痒的动作片;当你以为这就是个动作片时,发现其实这终究还是爱情的。。。
我第一反应是最多也就值个二星,因为里面就像个大杂烩,能看到各种各样电影的影子。
至少是个禁闭岛加人鬼情未了。
总之:可惜了!
早拍点,这创意相当妙~你非要我说这部片子有多少自己的特色,我真的不觉得。
首尾相连、把所有暗示都能完美穿成线的类似电影有太多太多了——无论陈年老宅闹鬼的、灭门惨案追凶的、精神分裂梦醒的、阴阳殊途爱永存的、灵魂指引破大案的⋯⋯所以之所以想了想还是给了三星,就是觉得导演编剧演员都很敬业!
片子拍得一丝不苟,绝对没有糊弄打马虎眼存心吸引眼球骗票房的意思——或者后两者是有的,但隐藏得很隐蔽。
使我作为“上帝”的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
因此给三星。
很多偶像派动作派影星为了转变戏路,都拿精神变态/分裂或者苦情角色下手。
这点007老大绝对有先天优势——这脸,放在温馨家庭里,看着就苦!
看动作片大牛走文艺路线。
这是亮点。
可惜到最后,我还是觉得他更像个失忆严重到忘了拳脚功夫的特工,而非家庭遭突变苦苦追寻真相的悲催却坚强的作家。。。
看完电影,我说了句电影很好看到这么多差评,我非常愤怒。
首先就电影说,不知道是谁翻译的,人家明明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就是心理学的,悬疑片,不像《后窗》或者《捉迷藏》演的嫩么绝望邪恶,是一个最后让人看完很舒心的片。
结果竟然翻译成 梦宅诡影。。。。。。
真的是受不了啊,人家的名字是dream house啊!!!
人家的名字本意都没有恐怖的意思好不好啊,,,,,,这到底是谁給翻译的破名字啊????
还有宣传海报!
这两个孩子又不是主人公啊?!
你弄这么一个宣传图片做什么啊?
这是误导啊!!
我不说那些就爱看恐怖血腥电影的人,但就是因为您把这很梦幻很美好的名字活生生的扣上恐怖片的帽子了,所以这些人就来看了啊,来看了就恶评了啊!!!
这是毁啊!
毁片子呢啊!!!
遭禁啊!!!
遭禁好片子啊!!!
真是受不了了!
我愤怒那些评差评的,就一两句说了一下,什么睡着了。
我真的怀疑你是不是进到电影院里面,是不是真心做到大屏前看了。
不明白都睡着了,还能写影评???
你是要误导那些没看过的人啊?!!
拜托还是有很多人很多喜欢这样心理学,带点儿悬疑色彩的电影的人呢啊?!
我一开始看时以为是恐怖片,都有点儿后悔进去,看着看着一下子明白了,其实男主人公就是心里上受到刺激了。
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最后被杀光。
而且一睁眼后就被所有人说成是杀害全家人的杀人凶手。
要是我我也受不了。
这样自我保护意识的强烈驱使下,首先被逼疯,其次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己’,所以自己改了自己的名字。
五年后他出来,回到老宅,也完完全全能证明,还是自己的保护意识,潜意识里面希望回到自己的家,回到那个美好的地方,那个dream house,并且找到真正的凶手,保护自己的家人,虽然家人已经都不在了。
还有就是很多人说的女鬼,我看的时候就认为那根本就不是鬼,那就是男主人公的内心。
因为被弄晕本身就还带有一点点的意识,正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所以在坏人准备烧掉尸体时候,他的内心在呼唤自己,叫醒自己,拯救自己,那个女鬼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
难道你们没有经历过早上还没有完全醒时,做着噩梦时候,一边做着一边叫自己赶快醒来,不要再继续做这种事情吗??
这就是心里的抵触,为了要自己不要这么痛苦才自己救自己。
最后看完电影后,我一点点回忆电影的细节,包括如何写书的,什么时候开始写书的,包括里面出现的所有的面孔,那些有意义的面孔,我全部串起来了。
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神奇的地方啊。
你投入感情的看,你就会有收获的啊!
唉本来我觉得电影还可以的,并不差的,这样一评论下来,我倒觉得电影非常好了!
让我这么义愤填膺的说了半天!
我写这个就是为了打抱不平,为了那些还想要看电影的人,希望你们能看懂我写的这堆愤怒的字儿,好好看电影吧!
认真看,真的很好!
不能跟小岛惊魂媲美,但也蛮有思想的啊,至少比国产惊悚来得有内涵吧。
人
除结尾外,其实还挺好看的,怎么差评这么多呢?
真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过,估计演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演过
怪不得天朝会引进,原来又是一个神经病的故事
励志片是吧?! 我被海报和中文名给忽悠了
尼玛,这个评分还能上5分,坑爹么不是。
这片很温情的,海报和名字坑爹了
怎么TM到现在都没有个清楚点的啊,虽然剧情桥段很俗套,确实浪费了这几个名角儿,但这片子还过的去啊,谁知道真相的阴谋是那样的,结尾挺感人的,不过也有种美国怪谭的FEEL!
但凡有精神病的电影大约偶都比较有好感。。。较之以前这部片综合了一些元素比如病人分不清现实,但是又改良版地很快看清了真相。。。剧情编得还是比较狗血煽人的。
有心理准备也承受不住的烂
怎么说呢,好费解啊,就是对门大叔想杀自己老婆结果祸害了别人全家的故事么=。=。。。不过话说回来,Daniel Craig好矍铄呢~❤
温情加分,其实不算是恐怖片。
刚开始看以为是《咒怨》,看到一半发现是《禁闭岛》,看完才明白是《人鬼情未了》。
太白痴了
电影前半部很是精彩,可惜后面转折之后就弱掉了。
不就是人鬼情未了么,最讨厌看这种精神分裂的题材了,完全给Daniel Craig面子看的。
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的后续故事。
为007
就这么部片子,竟然还有口水战,挺有意思。至于片子本身,我是被感动得。半路包袱就抖落了也好,说情节老套也好,在这个正能量匮乏的时节,我是很好地得到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