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没有一个民族,会跟日本一样严重到极端的末日情节了。
这剧情也想得出的,我真是服了。
边看边感觉妈的,他们还真是拍得出这种片子啊……电影各方面可说是优秀,07年拍出来的3D动画,已经算是完美,人物表情、局部动作都OK。
情节紧张、不拖沓,作为SF片逻辑没有硬伤。
人物描述丰满,虽然男猪脚跟个打酱油的,玛利亚救男主那段我真以为她要去kiss睡美人了。
背景音乐强到让人喷泪,插入曲和电影情节神同步,电影院里的话音效肯定没得说。
一部像极好莱坞大片的主流感动画,按照电影本来的基调和节奏,要是能改编成真人版,绝对会红。
关于日本,或者说关于日本人,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
不过,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菊与刀》这本书,也知道岛国人士忧天下的危机意识十分著名。
加之曾经发生过的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残忍、极端这样的形容词也会毫不吝啬地送给我们称之为“小鬼子”的家伙。
对于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来说,接触日本的途径大约是以下几个,从sony得知它的高科技,从漫画得知它的想象力,从AV得知它的BT……不过,这次的《维克希尔》能一次性地让你感受到日本人的某些特质,那就是有组织地极端。
我们常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智的,即使是极端,也是少数人的个例,如果当某一个民族或者国家集体陷入一种极端状态,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这部片子告诉你,日本人为了坚持自己的极端,甚至利用他们的高科技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是那种彻底的隔绝,没有一只苍蝇能飞进日本,甚至连间谍卫星也不能穿透那个神奇的干扰波。
我们常用闭门造车这个成语讽刺别人,但是日本闭门却造出了奇迹——生物金属人(通过某种技术让人体所有细胞金属机械化),并且企图通过这个技术控制全世界。
电影的画面风格很像前几年那部著名的《苹果核战记》,同样的3D渲染技术,但是更多地使用了过曝的光线,对头发和织物也没有像《贝奥武夫》那样追求极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美感。
对机械,尤其是金属的处理则要用心的多,尤其是金属洪蛇的出现,数以万计的金属碎屑在阳光下不同角度的反射出的光线非常丰富。
对于不少类似我这样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来说,电影最大的乐趣可能就在于结尾,整个日本变成荒原,所有日本人全部死掉。
更关键的是,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干的。
一口气把《2077日本锁国》看了下来,颇有重新再看一遍的愿望。
画面很精美,节奏很到位,音乐很好听,总的来说,应该称得上是佳作。
这部动画片很好,不过,故事真的很俗套。
不超过一百个字就可以描述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一位科学狂人主导着这个地方,他将自己的人民改造成生物机器人。
大多数人在改造过程中失去生命,并且科学狂人还将目标瞄向了其他国家。
为了拯救人类,英雄们消灭了科学狂人。
很俗的剧情,不是么?
这是科学狂人类科幻作品的典型套路,又被制作方按照“勇者斗魔王”的传统模式演绎出来。
在《2077日本锁国》的末尾,当大反派死掉后,他苦心经营的壁垒式巢穴迅速崩坏,然后沉入海底。
我不知道有多少电影、游戏、以及动画片出现过这种桥段:魔王死掉了,他的城堡轰然倒塌,英雄在晚霞的映衬下走向远方……用的次数太多之后,这种表现手法未免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部动画片确实很好。
就像蛋炒饭,就像炒土豆,很多人都会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我并不需要详细的说明《2077日本锁国》的剧情,但也许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部科幻动画片的结局:在即将给全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时刻,少数残存的日本人用自杀方式消灭了那个幻想由日本来统治世界的狂人。
一份评论文章这样写道:影片“锁国”的构想源自当今日本社会的人的“闭锁”现象。
手机、网络让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利,却荒疏了面对面的交流。
科技的突飞猛进是不是正在不知不觉间斩割人与人的连接,让我们越来越孤立?
曾利导演心中的这份不安正是本片主题的来源,而片中所虚构的封闭的日本以一种极端的形态暗示出现代社会的真实形态。
我想,《2077日本锁国》“以一种极端形态暗示”的并不仅仅是某种由高科技带来的病态现象,也许还涉及更为深刻的内容。
比如在自己的梦想中幸福生活的右翼势力?
比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把手伸得越来越长的大型企业?
在最后的战斗之前,女主角之一告诉她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国家还给人类。
”这是一句人性的宣言,这是一句反战的宣言,这是一句英雄的宣言。
也许,曾利先生等制片者意图交给观众的,就是这句话吧。
刚看到片名时我就连想到中国之前的锁国。
因为刚愎自用,拒绝任何外来事物,日本锁国后到底会变怎样?相当好看的一部动画。
一开始看到这画质就吸引到我了,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真,有些部分用带着水墨线条来画,也给人跟一般动画不同的感觉。
虽然是动画,但也不会过度使用特效,着墨的恰恰好处。
剧情到了卫星开始扫描日本时,震撼了我。
原本期待着日本会变多高科技,没想到剩一个贫民村;能演出这种开自己国家玩笑的片还真不容易。
慧思说这里生气勃勃,我到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可能是动画跟真人比还有点生涩吧。
感情戏也演得不太好。
片尾的直升机两侧长着机翼这设定真的怪怪的,未来也不会有这种直升机啊。
最后的心得是人类是不能当上帝的,若有的话也只会跟剧中如月一样下场吧。
控制他人的思想,也不是上帝能做的。
无穷的寿命,不需饮食睡眠,那只是变成机器人罢了。
想想我要的未来还是跟WALL-E(瓦力)比较接近吧!
不喜欢女一女二和男主的感情线。
苍白的了~有床镜头和kiss对以往动画来讲基本上是突破~洪龙设定很强大。
回过头来看呢,其实也算有剧情的~
于是日本民族又一次灭绝了……两个美国人带着个人英雄主义回国去了……画面感觉比《苹果核战记》好,时常让人有乱真的错觉。
不过,监督大人你也太懒了,女主角建模都没换么……一模一样的脸……后半的确有点搞笑,特别是BOSS是人类的真实身份暴露后……本来这还算是一点小小的意外,不过这内讧部分就很菜……音乐是我喜爱的ROCK型,赞。
最后的想法是,那些蛇,应该在海里也能动才对呀……顺着海底到处乱爬怎么办……
第一要称赞电影制作水平之高本片由苹果核战记的原班人马制作,CG效果堪称完美,同比sony游戏中的CG过场动画,得个全球大奖简直易如反掌。
第二是电影剧本的构思,从开篇直入主题的锁国背景交待,不禁让人对一个领先国家进行十年锁国政策而可能产生的后果产生巨大的疑问和好奇,随着剧情一步步地展开,蒙在观众面前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与预期截然相反的场景让人由内而外产生巨大震撼,实现了我们常说的“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甚至一度看到玛丽亚在隆机械异变之前毫不犹豫地开枪镜头时,完全被感动。
剧本中女主角的一句台词一语道破城市中所有人生存的意义:“这个城市中充满了在失去重要的东西以后才注意到其重要性的人们,但是,玛丽亚是为了还未失去的东西而战斗着。
”虽然身为人类碎片,但内心仍然为人类生命尊严而活,其伟大的主题意义得到升华。
第三是电影的音乐。
音乐从来都是好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本片的电影音乐融合堪称经典。
在最初特工执行任务中,动感十足的电子打击乐,就基本替代了人物台词,完美的展现着智能机械在战争中的炫目效果。
而在玛丽亚回溯日本十年锁国历史的时候,音乐低沉有力,类似超低音弦乐的电子音效,饱含历史的沉重感和人物内心的强烈控诉。
紧跟着“洪蛇”的出现,音乐又仿佛瞬间随着镜头光线的变化跳跃成金属摇滚乐,与大漠黄沙,金属洪蛇,轰鸣马达一同描绘起紧张激烈的飞车脱身场景。
而在隆死后的埋葬场景中,类似古希腊神话颂歌一般的吟唱,配合紫黑色的夕阳画面,不禁让观众内心充满对隆死亡的悲伤,更凸现出整个人类碎片社会的冰冷凄凉。
最终的片尾曲,歌手略带嘶哑的声音和缓慢的节奏抚慰着观众的内心,虽然语言听不懂,但其表达的向上的朝气却能让人感受到前进的动力,这也正是电影最后宣扬的“希望”的含义。
整体回顾,片子仍然是以人类、生物、机器为载体进行的幻想创作。
这里不得不佩服日本动漫界人士的想象力。
对比中国,当我们仍然几十年雷打不动的口头宣传挖掘、保留传统文化,却几十年依然没有进步的时候,日本早已顺利地通过动漫产业化过程将自身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开始通过动漫向我们描绘起人类的未来。
不同于美国的科幻题材,日本的科幻动漫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始终围绕其自身生物,机械,电子等领先世界的尖端产业进行有依据创作,摒弃一贯科幻题材采用外星人或个人英雄小团体形式,而向我们展现的是从人类进化的大历史背景下逐渐延伸开去的全人类未来,这也是日本动漫领先于世界的表现之一。
从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互为因果的缓慢进化过程,演变成人与生物科技,机械科技进行快速有机融合的进化过程,这一切并非不可实现。
甚至对比其他国家的科幻电影,日本动漫所展现的人类未来也许更贴近真实未来,因此,在观看国外科幻题材电影时,更多吸引我们的是叹为观止的科技产品和绚丽的动画特效,而日本科幻作品中,却包含了人类完整社会体系下群体关系及群体中人与人,生物,智能机械等复杂的情感联系,是从未来角度还原人类真实社会,由此对比表达出的人类的爱,尊严,生命的意义等主题就更容易唤起我们的共鸣。
并非如欧美科幻一样遥不可及,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电影预想的是70年),影片中的某些片断会真实再现,这也许镇的就是未来生活的预演。
期待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能够与科技同步!
第一眼的感觉:日本的电脑技术太强悍了!
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但我总觉得异常的压抑,不仅仅是因为片中充斥着金属的厚重和压迫感,更多的是对影片所构建的未来的感到不寒而栗。
当我们被冰冷的金属包围,该到何处去寻找真实?
再多嘴一句,影片的OST太强悍了!
我发誓一定要把它找出来
都说岛国人民有着不可遏制的盲目自大,无论远在他乡的昔日日不落。
还是一衣带水的扶桑小日本。
这两个岛国不是活在地震的持久折磨,就是淹没在浓雾中的长久压抑。
出来的电影作品,如果不是专注与自己死磕,就是把其他无辜人士拉来垫背。
无独有偶,Doomsday(决战末世代)因为政府中几个恶心分子丧尽天良在苏格兰发放病毒,导致人间地狱;2077日本鎖国的大和重钢更是有丧心病狂的科学家将整个民族投入生化研究。
这是两部该死的片子,不管它们的编剧过往如何显赫,这就是他们的败笔。
败笔一,无视社会体系带来的监督作用,无论那些人位置多显赫或多不可替代。
任何计划,在开封之前,就会有人知道,他们完全无视现代媒体的基本能力。
败笔二,对自然界自我疗伤能力的无知。
苏格兰即便全面封闭,日本充满了噬尸。
10年,30年后,无人城市就是旷野,该塌就塌,该长草绝对长草,就算充满机械野兽,也会出现机械野兽克星,优胜劣汰,一物降一物,这是基本的大自然恢复法则,什么人定胜天都是假话。
败笔三,忽视人是社会的一员。
在剧中,苏格兰人民就剩下两个种族:表面停留在现代社会的食人族与倒退到中世纪的城堡族。
在30年里,食人族除了开着摩托作乐,看钢管美女作乐,吃外乡人作乐,没了。
没有人问问自己,哪来的汽油(苏格兰不产油,就算产,也没有人去产),哪来的电源(唱摇滚的现场用电可不是一个电箱可以搞定的。
),哪来的外乡人(30年就来那么几个),他们自己也不生小孩,(里面一个小孩都没有,难道专门有生小孩的机构),那么多的乳牛他们也不吃,偏偏要去吃人。
而城堡族倒退回去就算了,不好好生产想什么骑士决斗,文化觉悟也倒退回去了,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再看日本,10年而已,整个岛都夷为平地,地震的作用完全没有了,那些火山也被吃掉了,这已经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来,就算只剩下那个科学家是血肉之躯,他吃什么,用什么。
他的社会已经湮灭了,日本还处于锁国状态,他要从海外进口一个苹果,估计也要请齐藤帮忙,如果齐藤一早知道他还是个血肉,不把他吊在噬尸上空拖曳才怪。
退一万步而言,一部好的电影如果连合理性都经不住推敲不存在,它里面所有的一切都会不值得分。
这是两部烂片,一部是在汽车工业的支持下拍出来的形象片,一部是自己跟自己死磕憋出来的故作深沉片。
没有一部值得看。
没有一点值得看。
拍摄制作具有政治意义的动画电影,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和魄力的。
日本向来是一个具备强烈危机感的民族,著名的『日本沉没』即是最好的明证。
而这部『2077日本锁国』则是从日本国和日本人封闭的心灵切入,暗喻长期的自我封闭已经使得日本人变成宛如机器般的存在,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
其实,这部片子不仅是日本人的自拍自演,它同样具有国际的意义。
现代文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社会大机器体制,而人类的个体也正逐渐被这样的机制所侵染,从而导致群体性的异化。
那么,现实中无论是政府的策略还是跨国企业的行为,是否会在某一天演化出无法驾驭的复杂性、进而导致整个大机器的运转陷入失控的深渊?
我们嘲笑镜中人,镜中人亦嘲笑我们。
-请多指教:http://www.leeforce.com
充满噱头 但是实在没有太大意思的片子
特效方面软肋很多,物理效果不是很强。剧情方面,你就凑合着看得了!
神乎其神, 模块化的剧情, 标签化的人物, CG的确做得很好, 但方向不对.
美式日本电影?……嘛,当好莱坞大片看也是不错的。
对剧情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这部动画可以算是日本人把自己民族毁掉,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吗?后半展开收尾做得不好,CG就没得挑了,但是主题升华没弄好,浪费了有意思的好设定。动画制作:Oxybot等。
小日本画谁都像小日本~~~汗
效果太nb了..连bs高科技电影的我也灰常震撼..o.o
日本这个民族呀...
技术固然好,情节了无新意
倭国人全部挂掉,力荐!!!!
神设定,高水准画面,渣展开
意淫到爆了耶
很喜欢这种游戏式的煽情,100分钟的CG,是奢侈的享受。
只要我们将希望代代相传,我们的生命将会永恒。
没事不要往体内注入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论剧情怎么样,视觉效果一流
小日本不会有向这样的科技发展吧!!怕啊虎头蛇尾
女主角完全就是一日本妹子...
这特么都什么鬼……当动作片倒是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