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一上学期时看完的《悲惨世界》,距离现在已有三年之久了。
而今看完这个25周年演唱会版时,内心多存留下来震撼与感慨。
无论是在演员们的演唱功底上和灯光场地的配合上还是服化道上都是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
不过最令我感到可惜的是这场演唱会表演过程中没有展现出珂赛特与冉阿让之间的父女情,表演珂赛特的女演员多表现珂赛特不满她父亲,违抗她父亲的一面,从而把珂赛特刻画成了一个自私,不知感恩,不懂得理解父亲,恋爱脑,一味的想着仅有一面之缘便一见钟情的“爱人”。
她和冉阿让的关系完全没有互相支撑,彼此深爱的那种不是父女胜是父女的感觉,倒像是侄女和她只过年去串过几次门的大舅一样。
作为女主角来说她的角色刻画甚至不如女配爱潘妮。
要知道原著中维克托.雨果可是花了好大的篇幅去去展现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这方面真的让人感到一种违和,导致我一看她和马吕斯的对唱我只想跳过。
女主角的选角也不尽如人意,珂赛特从小在修女院里长大,她接触到的多是温和,安静的修女,在书中她的性格也是对外腼腆安静的,而非演唱会中的女演员一样脸蛋圆润,性格开朗活泼。
马吕斯也是,在原著中本来就讨厌他,看完演唱会更讨厌他了,尽管有宏大梦想且投身与革命但是自私,伪善,恋爱脑的一个男的。
(和我本人有关,本来就不喜欢那种所谓一见钟情且为对方要死要活那种桥段和角色,觉得很是虚假。
) 在里面饰演沙威的黑人男演员倒是很是稳健且别有一番魅力。
而德纳第夫妇的表演很是有感染力,更是让人感到欢乐与有趣。
作为书中的“反派”之一,在这场表演中則削弱了他们的丑恶感,增添了滑稽感 。
这其中当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时真的让人跨越过时代感到了那个时候人民的愤怒与苦难。
最后当故事完结时,最让人惊喜的是这次演出请来其他的知名的出演过《悲惨世界》的剧组,当他们一起合唱时真的令人感到震撼。
正如《悲惨世界》“原作者”赫伯特·克雷茨默所说的一样“我们聚到这里是因为我们爱悲惨世界”。
我为什么看完这场演出也是因为我爱《悲惨世界》。
主题的严肃,却让观众看得悲喜交加。
实力雄厚的剧团,编剧音乐舞台服装都很到位,最后的谢幕更是锦上添花,当场泣不成声。
美轮美奂的享受!
在善良的沈万强,贫穷的贫民窟,倔强偏执的贾维,战死的英雄面前,但自己显然渺小极了,自己以前的无病呻吟都算什么呢。
内心就像一个多棱镜,唯有百味的生活,才能折射出多面的自己。
有时,会不接受自己的错,只接受自己的好。
而让自己无端端地增加压力。
当旅馆夫妇出厂的时候,观众并没有唾弃他们,反而带动了气氛。
并不是说,人们鼓励邪恶。
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每个人都会偶然有一瞬间的感觉,自己是否成为了自己曾经自己认为讨厌的人,即使是虚假的面具,想改变也力不从心,若不是生活逼迫,何尝不想成为一个圣洁高尚的人。
怪我不够强大吧,即使强大也不是一两天的。
终于,在那一刻,似乎更长大了些。
更加能理解那些表面让人讨厌的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愤青,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
沈万强的自愧深深触动我,他曾经迷茫过,可最后选择了站在上帝这边。
去除了邪念,就是圣洁的。
有多善良就会有多强烈的自责感。
世界上,坏人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
可他竟为了自己的一点小罪而无法面对世界。
多么强的力量,唯有万强才能让一直以为自己是好人的贾维良心备受煎熬,真正看清自己用尽一生假装的那个正义警察是多么逊色。
贾维认为自己没得选,起初他也有信仰,同样遇到了自己的邪恶,一直在与自己斗争,最后胆怯胜了,说服自己是在执行天职,任恶魔控制自己。
是沈万强激发了他心里的天使,最终杀死了恶魔。
贾维和沈万强就像是两个极端的对比。
都曾被邪念驾驭,十字路口,选择的不同的方向。
同时,我心中的贾维也被杀死了。
你可以强大,这是你的选择。
要么接受要么改变。
无论当下如何,万念俱灰,命运终会朝着光明前进的,只要你不是个特别自私的人。
想想小时候,玩具被抢是多么伤心,回头看却如此天真可爱。
所以,一切总会过去的,请带着希望,相信上帝的安排。
革命终将会胜利。
请带着信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初中的时候音乐老师给我们放12年的电影版来看 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看完后都只记得住一个“Look down!” 没有理解到它的精彩今天生病请假在家也小资了一把 看了看舞台剧 我贫瘠的语言已经说不出我内心的触动最后幸好察觉到长达20多分钟的谢幕肯定不简单 没有离开 见到了四世同堂冉阿让 感谢雨果 创造出这样的史诗更要感谢现代科技 让我们在家也能看到这样精彩的作品这样精美的配乐和唱功 剧本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即使没有电影版精致的画面 音乐剧版本虽然删除了很多内容 很难凸显出原著中的“悲惨” 但是电影这种艺术体能够创造的震撼人心的感觉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无法达到的每每见到这么精彩的作品 我都感慨不枉白活一场 活着不一定是要赚更多的钱 吃更多的肉 住更大的房子 有更好的物质生活 我们是人 我们有着美好的精神追求 这就是人和野兽的区别
#CR的记事本# 雨果的作品在黑暗无望中书写博爱仁慈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革命意识的不同看法#悲惨世界# 包括他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
感谢雨果写出伟大的悲惨世界感谢法国两位音乐剧作曲家作曲我敬佩英文版作词者赫伯特·克莱茨莫用英语来演唱这部作品更加气势更加深入人心,这就是语言文字的力量。
电影版悲惨世界创作来源于音乐剧,以大时代的背景更具体呈现,音乐剧的演唱水准真的更震撼心灵,各有各的出彩点。
哈哈哈心目中的冉阿让非寇叔不可,二十五周年ab叔的冉阿让大眼睛太喜欢了。
我希望能把所有台词歌词好好研究一下,因为它们让我更喜欢英语这门语言了,虽然我还是个英语渣渣[跪了]最后科普一下没有所谓四大歌剧[二哈]是四大音乐剧哦(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歌剧更多的是法德语更加古老
第一次看音乐剧类型的节目,好看,炸裂,虽然不懂,但是可以享受,美好的东西,都能引起共鸣,不管是音乐,电影还是书,不管是外行还是内行,对心灵的震撼是相同的。
好奇怪,相比起来正派人物,更喜欢反派人物的表演,不管是老板和老板娘,还是沙威。
冉阿让也是喜欢的。
在国内这种音乐剧这种类型接触的还是比较少的,真希望国内也多一些从事这行业的人员,相信大众的审美。
我的天。
我终于正儿八经看了大悲了。
原来只是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印象特别深。
大悲大悲,我基本从第二幕开始就一直在流泪,叫做大悲但是里面全是大爱。
我终于明白为啥说林聚聚是大悲死忠粉了。
从大悲里看到了burr和alex的相惜相杀,看到了大姐的爱而不得等等等等。
在我看来珂赛特和马里斯的爱情只是一条工具线,串联了爱潘妮的勇敢和善良,冉阿让的无私与赎罪,底层人民的绝望和曙光,并且作战的兄弟情,还有芳汀死之前愿望实现等等等等。
本身这段情感人的地方不多。
冉阿让是在是太动人了,还有沙威的to die or not to die,让我震撼,每个人都有自我所处环境的立场,但是善意可以打破一切,善意可以融化一切,善意能够蔓延,善意给予希望,毕竟大家都不愿意活得如行尸走肉般。
最后想提一下全剧的两位“跳梁小丑”旅店老板夫妇,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为啥一出场获得热烈欢呼。
他俩明明歌颂着阳奉阴违,无良无德,但是歌曲确十分欢快,特别是最后他们直接把讽刺摊到明处来歌颂,侮辱性效果直接拉满,心里清楚得很自己会下地狱(如果那些恶心的人真的相信hell的话),but who cares。
#第四周#哇!!!
震撼到!!!
上周看了上幕,今天看的下幕。
整个故事的格局很大,可圈可点地地方很多!
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法律,正义,爱情,宗教信仰等等,是值得看很多遍的好作品!
故事情节围绕着主角冉阿让展开。
冉阿让因为救人偷了一点面包片而服刑十九年,后面被假释了还被各种打标签,他已彻底内心因为这无情的法律和社会变得黑暗。
幸亏有一个主教用无私和爱让他觉悟,走上正道,后来当了市长还。
后来还领养了一个妓女(芳汀)的女儿,芳汀也为了自己女儿才去做这种事,因此感动了冉阿让。
可是那个警察(沙威)一直在追捕他。
到后来战争中。
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沙威,感动了他,沙威的三观崩塌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却错了,自杀了。
后来珂赛特和小马结果了,冉阿让安详地死在了女儿珂赛特怀中。
看完让人充满希望,充满斗志。
音乐很棒,值得细品。
其中那首do you hear me sing, 十分震撼,音乐软件都找不到这首歌,听说被禁了,不由得找了一些资源听,让人斗志昂扬!
还有那首bring me home, 很感动,T﹏T全剧的演员唱功都好厉害,印象很深刻的是沙威,很有特点也超有穿透力的唱腔让人不自觉被吸引。
冉阿让的唱功也是一绝。
那一对拜金夫妻也是很有趣,他们的唱段让大家很开心……这世界充满悲惨,但也充满希望。
我们这时代的年轻人被☞丧文化包围,身边有很多很多负能量的东西,特别是2020年,国家和我们都太难了,又是新冠疫情,又是洪水,人生不易。
可幸运的是,这世界还存在很多美好,也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希望大家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够充满希望地,坚定地继续向前行,你会发现,世界美好将与你环环相扣。
现在四大音乐剧都看过了。
因为初中音乐剧选修课看过一半,加上小鱼推荐完Hamilton以后,对这没看完的巨著很感兴趣。
内容以雨果的《悲惨世界》原著改编,很多角色形象都非常贴合那个悲惨、压迫的时代特征。
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层的对立更加尖锐,(这些刚学过考过的)历史背景在时代特征中非常浓郁。
具体内容待笔者看完原著再添吧,先挖坑(故事情节有紧凑的revolution和冉阿让与Javert的对峙等,而偶尔出现的德纳第家庭也在紧张中插入一些轻松而贱贱的桥段,整部音乐剧张弛有度,有放有收。
《悲惨世界》描绘的是贫困人民被压迫的群像,而我尤爱Eponey. 在音乐剧里没提的,是关于她的人设:出身卑微,家庭环境恶劣,父母都是奸猾贪小利之人,但因为自己受过教育,有一定的理想追求。
她愿意为了自己的爱人付出一切,从未因自己的出身而自卑,而是大胆并勇敢地追求爱情,乃至于为不爱自己的爱人递信给自己的情敌……那一句"I can't stand anymore"唱的真的破防55555(可能因为最近也有了切身感受??
)(这个角度与原著的格局一比显得好小气啊哈哈哈哈哈但真的很喜欢她)不过同时还在读狄更斯的《双城记》,这位法国之外的客观评判者给了法国大革命一个并不积极的评判后,再联想悲惨世界中反抗的底层人民的正面形象,其实也可再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呢。
还会二改。
迄今为止,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经典名著就是这部了。
小时候是小说,难得一口气读完三本,如痴如醉,感叹其宏大叙事和细腻情感的调度配合。
长大后,看了电影,让我重温了故事情节,对塑造的人物有了更形象的理解,也重新理解了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之路有多么艰苦漫长。
现在又无意看了这部歌剧,真是被艺术的感染力所折服。
虽然是录制的视频,但演员的唱功及表演既专业又走心(马吕斯扮演者除外,看上去有点嫩,表情有点用力),与现场交响乐队配合的天衣无缝入情入景,再加上现代的灯光与摄影,绝对是一场绝佳的试听体验。
只可惜没机会去现场去沐浴歌剧魅力,涤荡身心
没想到10年的演唱会,拖到22年才看,当初也有来广州巡演,是“贫穷”限制了我。
这不应算演唱会,应该归属音乐剧,虽然剧的成分少,但演得部分多。
我是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半听半看半唱,不知道以后在看悲惨世界是否有股饺子味,或是吃饺子的时候有股悲惨世界味,喝着醋、嚼着蒜,高歌I Dreamed a Dream。
《悲惨世界》从我高中看完至今,都是我最喜欢的西方文学,能和我最喜欢的东方文学《红楼梦》相媲美,《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是我最喜欢的西方戏剧,这也能和我最喜欢的东方戏剧《暗恋桃花源》相媲美。
《悲惨世界》是艺术性与人民性最好的结合,人物群像、底层生境和时代洪流都真实地投映出来,如同亲临那个法国乃至世界最辉煌的时代,让我不由得再次回望全球的60年代。
未曾想到《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才25岁,如此年轻而充满活力,主创依旧在世。
剧中大部分唱段堪称神作,旋律优美而朗朗上口,文辞华丽而合辙押韵,当初看完全明星的电影版后,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I Dreamed a Dream、In My Life、Look Down等在脑中盘旋萦绕,不时溜出嘴缝,特别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最初听到在街垒上挥舞旗帜齐唱这首歌时,便感动和激动得一塌糊涂。
25周年的演唱会(音乐剧)让我重温初看时的兴奋和愉悦,到最后数代音乐剧艺术家们的安可,才是我在这最深刻和最新奇的体验,看到了传承和热爱,感受到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悲惨世界》的意义和力量。
真正的伟大是建立在多数人的热爱和付出之上的,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法国人民的《悲惨世界》,未来也将是世界人民的《悲惨世界》。
怎么都欣赏不来这个
我特么一定要去伦敦西区看一次
挺好的,是我俗了
还是感觉那只出了专辑但没有公演过的法语录音室版本更到位
小神马不行,老板差了点感觉
之前一直没点开的原因是担心只看过电影理解不了剧情,这次在大荧幕上看证明是完全多虑,唱功整体也比电影版高一个层级。最喜欢这版里的冉·阿让、沙威以及艾潘妮。最感动的是结尾的四个冉阿让的合唱与全体演员的大合唱。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演绎,经典的作品的生命在舞台上永远鲜活,可以永生。
小神马请你出门左转 看看球球是什么水平
大家是不是都评成十周年版了?这个版本简直全程车祸现场。直到结尾处十周年的大咖们重新上台,舞台上传出来的声音才能听了。
太燃了 戏里戏外都是艺术和人性的光辉
表演和音乐自然是无可挑剔。个别片段节奏真是慢。跳了二十分钟回来还是看得懂。也许不该用看剧的心态看演唱会
speechless
look down,look down......群唱好震撼,独唱好感人,音乐好棒!完全的演唱形式,但是演员们真的都很有代入感啊!
见到了12年电影版的Samantha和十周年的Lea,几乎每首歌都会唱了_(:3」∠),表现力比十周年版燃很多,听得我浑身汗毛竖起感动欲哭。Marius居然是Nick Jonas演的,一副流行化唱腔不仅比不上非歌手出身的小雀斑且听起来极不协调,Cosette也一点都不美。最后十周年的演员、导演、词曲作者一同登场的时刻,哪怕不是Les Miz的剧迷都会为其掉下激动的泪水。[2013.12.28看的]
这版最经典的就是沙威了吧 还有参演电影版的艾潘妮
神
好不容易才看完
珂赛特为什么总是一副要和她papa吵架的表情,马吕斯和珂赛特互诉衷肠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一脸懵逼就是一脸悲伤😑艾潘妮各种表演到位,唱得也好听。老板和老板娘挺不错,尤其是老板装乖卖萌的时候竟然有点可爱(???)这版总觉得不dei劲儿,大概是太用力,太激情,少了悲壮的底色,只有纯鸡血,反正就是入不了戏,倒是艾潘妮的几段表演让人感动。
演唱会,不完全算是音乐剧,心累。
浅浅打卡,看十周年觉得电影的挺好,但是十周年挺感动。冉啊让年纪太大 但是挺沧桑。 方婷 很美 挺不错。沙威 不够冷峻 但是也还行。 唱的都不错。 看二十五周末就忍不住对比十周年。感觉 二十五周年人设都差好多。 啊让 变的太干净。 没有主角感。 方婷 是 艾潘妮十周年演员。 很喜欢十周年的艾潘妮。很有感情。但是就没有金发碧眼在灯光下主角的感觉。但是唱的演技表情还是很强。 浅浅看
是谁,选的那个马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