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骨之壤
Pokot,猎肉者鄙(港),神秘猎杀(台),Spoor,Game Count,Pres kosti mrtvých,Die Jagdstrecke,Cez kosti mrtvych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加西亚·阿达米克
主演:阿格涅丝卡·玛多特-加巴卡,维克多·兹波罗夫斯基,雅各布·盖尔沙乌,帕特里夏·沃莉,米罗斯拉夫·克罗博特,波利斯·席克,托马斯·科特,安德烈·格拉博夫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德国,瑞典,斯洛伐克,法国语言:波兰语,英语年份:2017
简介:《心之全蚀》波兰新浪潮女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导演的悬疑犯罪片,改编自波兰国宝级女作家奥尔嘉·朵卡获的小说,讲述60岁的英语老师在波兰森林中照看一个度假屋,但是越来越多的狩猎者在森林中神秘死亡,而警察似乎也束手无策,影片以动物保护为表象,映射了这个社会弱小群体的一些不公遭遇。男人们(权力者)为了满足自己丑陋欲望,虐..详细 >
不是我的菜
用极端的故事为弱势群体发声
太无聊了 看的困死 都有人打呼噜了
比《白色上帝》要好一些。
一部三观诡异的奇怪电影,这片子也可以叫“别惹狗奴”,狩猎动物不能被原谅,杀人就可以理所当然,还说是男权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不公。抛开价值观的问题,把一个连环杀人案拍成人与自然的文艺片,这点挺有意思的。这部【糜骨之壤】拿了柏林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奖,确实挺让人大开眼界的。
忘标记了。远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没做到极致。那些穿过窗子的镜头本来想到安东尼奥尼,后来觉得一点不像他,倒是像米洛斯福尔曼。
就算有天大深刻的暗喻指涉,故事本身三观不通说啥也白说~以及,又是个不会讲故事的,最后真相揭示部分基本是不知道该怎么写了直接塞进去的。。。单靠鸡血和反转是写不出动人心弦的革命篇章的=-=~要命的是这部还是本届iff唯二结束后听到两轮鼓掌的,HK群众行不行啊。。。
悬疑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很容易烦歇斯底里主角的我,这一次竟然被剧情和表演带着,原谅了这么个不可理喻的极端动保老太太。自然情景下的不少场戏,拍得也是在曼妙。
—通过猎杀狩猎人员,达到保护动物的目的。从一个羸弱的老妇人,转变成一个终极猎人,Janina的”究极进化“,让观众惊愕。女主是一个多年研究星象和动物保护主义者 二者关系如何理解 没太懂 结尾导演意图值得反思
鹿蹄爆头,昆虫钻脑,雀鸟烧房;一个嬉皮童话,波兰星座疯婆子John Wick,借星盘运势和动物保护之名,反体制反宗教中的权力叙事;怪里怪气偏喜剧,还成
铺垫冗长,看到三分之二还有点不太明白导的演的用意,真相浮出水面后就一切都明了了,之前的铺垫的情节和感情都得到了很好的回馈,结局也太暖??
格格不入的配乐至少杀死了影片三分之一的感染力,景拍得漂亮但无法掩饰镜头表现力的匮乏。原著里的怪诞与诗意被剔得一干二净,只留下结构尚且完整的骨架,东拼西凑搭出个无功无过的类型片,但好电影应当有血有肉,所以并不喜欢这种缺乏灵气的改编。
看到中间突然醒悟。另外这个中文名翻译很尊重原著,为数不多的好译名。
原著“Drive Your Plow Over the Bones of the Dead” by Olga Tokarczuk。是北方的浪漫!!黑色幽默+冰雪让我想起fargo,但是女导演+女主演让她非常的女性化。看阿姨感觉看到了中老年自己(我要是两条狗一起失踪了可能会直接进医院吧。nerd也太nerdy了哈哈哈哈哈哈哈。配乐真好!赌场jazz那一幕让我有twin peaks flashback哈哈哈哈哈。「ecofeminism」这个词非常适合她。
自然之友,自领了尚方宝剑,大开杀戒。
读原作时觉得单薄通俗,改编成电影体量倒正好,但商业感进一步加强了,有股一脉相承的乏力感。气质、氛围和色彩与原作高度贴合,运镜和调度还蛮出色
开头以为是文艺片,中间以为是环保纪录片,快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部另类犯罪片......
“他经过无限延长的童年,然后直接步入老年。” soundtrack太有存在感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 女主从头到尾都是嘶吼表演法 情绪缺少起伏 能量一直是绷着的 但导演好像没有给这些积蓄的能量一个从容不迫的释放 结尾停在一片漆黑就已很好 种种形式上的缺憾之下还是被主题感动
我想表达的,简介已经替我讲完了。
看简介值得负一星 #动保女权皆傻逼,左派运动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