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超棒!
棒到大部分情节全忘了,印象比较深的是:1.全智贤服务客户前脱结婚戒指的动作,让我觉得她为了工作放弃了爱情。
2.河正宇知道后,和全智贤说“我们不算富裕,但至少我们能站着生活”时,全智贤的反应。
让我觉得她是为了帮助自己丈夫完成理想去的。
3.在韩国特工问河正宇要不要和国家划清界限时,他还在想全智贤会不会同意。
总之就是夫妻两个人各种把自己和对方的真实情感往国家上绑,好容易看着他们快挣扎出来时,又被政治洪流分开拍死。
不得不说韩国人擅长拍悲剧,一次次的让作为观众的我看到希望,可每个希望的背后都是更大的绝望。
完爆伯恩系列的后几作背景情节不但合理,而且完美贴合实事。
如另一篇影评所言,伯恩的背景相比之下显得惨白、与疏离。
而且,伯恩式的失忆特工、神秘组织的设定不但被用烂了,甚至本身就略幼稚,本片的设定却为谍战片开辟了新天。
最重要的是,这种某类国家高官家族弄权贪财、高层山头斗争复杂的剧情,罕有影片,尤其是较大手笔的商业片表现——某国摸不得,朝鲜又隐在重重黑幕之后,这让本片显得尤为难得缺陷也有,但优点太亮,瑕不掩瑜了最大的缺点是片尾的“韩国想与朝鲜联手建输油管道”,这太荒谬了。
不如改为当任韩国总统想实现领导人会晤,再发表个联合声明什么的,这种事有过。
总之,虽然韩国政界总有人幼稚或自私地想向狡诈的金家示好,被朝鲜玩得团团转,但至今还没有人愚蠢到把输油管道交到朝鲜手里这程度,何况韩国民众与媒体也不会答应。
这漏洞虽大,但很容易脑补一个合理解释来替换,所以就算小瑕疵了。
其他如打斗略显不够写实、韩方姜队长演得有点过火、朝鲜官二代那么不惜命缺乏解释等等,算东亚尤其日韩片的通病,而且本片中程度不大,也算小瑕疵至于德国警察太无能——好多动作片谍战片,尤其《伯恩》系列,还不都这样么。
也就是在豆瓣这种名为小清新,实则民族主义臭翔泛滥的地方,才会对这部揭批了朝鲜的韩国电影吹这个毛求这个疵吧。
btw,短评和影评里好多替朝鲜泛酸水、鸣不平的调调啊,其实呢,本位面的朝鲜远比本片揭露的黑暗,本位面的韩国也远比本片所黑的更光明得多(比如这个虚构的输油管)
韩国版的《谍影重重》朝鲜版的《无间道》,故事以金二胖驾崩,金三胖登基为大背景,凸显了再王朝变革时代曾经的共和国功勋惨遭抛弃,面临权贵清洗的命运,在同类型国家来说“大清洗”是必然的,这样的国家权贵操作的手段更隐蔽,任何没有背景的个人下场越惨。
就像建国后被清洗的那些卧底一样。
而且片尾也讽刺了韩国政治,在政客利益面前,正与邪,对与错没有那么明显。
PS:最后的护照好像是天朝的
全片无硬伤,节奏紧凑,打斗精彩...称得上极其成功的商业片了... 尤其是在昨晚不慎看了所谓的好莱坞大片"白宫陷落"之后.... 发现单以此两片的水平,韩国电影简直甩了美国电影几条街.... 当然,同时也甩了中国电影二十几条街!!! 发现这几年全智贤MM的演技简直要逆天了啊...从盗贼联盟里面的可爱冶艳,到本片的沉稳内敛,演什么像什么.... 于此同时,不得不感慨本片格局甚大,图谋甚深.....看完后,竟然让我有了看完谍影重重第一部后的感觉... 韩国是否也要开启另一个谍影重重的时代呢??? 假如是真的的话,必须承认...我很期待!!! 四星仅仅只是因为少了些打动人心的力量!!!..呵,何况最近我的标准比较严苛..
柏林的商业性太强了,强到看的人都觉得没有必要探究它的政治性,朝鲜、韩国的问题大家也都了解,无非就是南北朝那些事,只不过里面多了CIA,毕竟电影名字都国际化了,剧情里面也要添点这样的元素。
不得不说柳升完很会选主演,何正宇这几年在韩国打拼的有模有样的,朝鲜间谍这个重任对于他来说应该是驾轻就熟,好身手应该都在追击者和黄海里面练出来了,他真的是太会演了,手脚那个灵活性啊活脱脱就一真间谍,什么观察入微啊,脑子好使啊,铁汉柔情都一一演到位,阿汤哥和达蒙虽然说百看不厌,但是亚洲又多那么一位我着实兴奋啊,突然有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柏林里面太多的打斗场面和剪辑都应该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动作戏在亚洲也可以看的到,是值得称赞的,柳升完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把电影国际化,不走本土路线,一个导演的进步马上就显现出来了,他也是个时好时坏的导演,好的时候就是像柏林这样节奏紧凑,场面设计精良,剧情延展性无违和感;坏的时候人物废话巨多,剧情拖曳、情节沉闷,几大罪他都犯过。
韩国的导演太肯进步是我对他们最中肯的评价,纵观大陆乃至香港导演水平一个劲向下掉的数不胜数,内地多少腕级的都不好意思提了,现在心思都花在怎么赚票房,作品水准没提高还掉。
香港的又是一阵心寒,尔冬升、彭氏兄弟、刘伟强、庄文强、麦兆辉都扑街,其实就连杜琪峰我都特失望,要不是他老人家在我心目中地位似初恋我早喷了。
每次看完韩国好的电影落差感特别大,一开始是高兴又遇到一部好作品让自己又多一份人生感悟,紧接着是叹气,叹中国电影何时能追上同样是亚洲国家的韩国,这已经是我不能治愈的顽疾了。
扯远了,再回到柏林上吧,刚刚说了何正宇这为电影大功臣,现在来一次说说其余的演员,韩石圭,他实实在在的演技派,这几年是有点运气不好还是怎么的,主演的电影都没有让他像崔岷植那样东山再起,柏林的光芒又全部被何正宇给抢了,他在里面充其量就是个配角,还不如全智贤来的有力道,我特别希望柏林能拍成个系列的原因有一点是因为他,我希望看见他和何正宇在将来的第二部可以来你追我赶,像以前众多韩国电影那样,是敌人但是又充斥着一股兄弟情,这样就是彻彻底底的韩国人拍的好莱坞式谍战片,很有特色。
然后是全智贤,她在里面确实是太漂亮,她才出场我就担心何正宇是否驾驭的了那么漂亮的老婆,不过担心是多余的,这并不能全归功于何正宇演技好所以消化的了,全智贤的演技也很重要,她并不是花瓶,从她说朝鲜话开始就可以感觉到,她把一个朝鲜女人的无奈很好的呈现给观众,这个是关凭漂亮脸蛋做不出来的。
紧接着是柳承范,他在里面应该是演的最不到位的,他把他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完全痞化,我实在是不能认同一个间谍一个特工会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很是失败,他唯一的加分就是结尾的打斗戏,柳升完选他是失败的,是亲兄弟也不能如此啊。
下次柏林应该不叫柏林了,地点变了,但是人还在,我只希望导演可以把他拍成个系列,很多人说它是韩国版的谍影重重,我想要的是它可以口碑和票房像谍影重重一样一直走下去,而不是电影的本身变成了一部山寨,起码这一部可以找到的相似点不那么多,柏林它并不完美,但是它绝对是韩国甚至是亚洲谍战电影的一号种子。
出生于一个善于“封锁消息”的国度,如果想避免过大的信息鸿沟差距,就需要一颗对信息敏感的心,同时需要一定的兴趣和分析能力,当然翻墙并不是必须的,而且很多消息知道与否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谈到“虚构故事”的时候,往往需要一定的真实事件作为证据,来证明这个世界并不是“被过滤后的信息”所显示的那样傻白甜。
在1987年11月28日,朝鲜女特工金贤姬在大韩航空公司的一架民航飞机上安装了定时炸弹,飞机在印度洋上空爆炸,机上115人全部罹难,这是朝鲜送给韩国1988年奥运会“最好的礼物”。
随后金贤姬在巴林被抓捕,引渡到韩国,被判处死刑,1991年韩国总统卢泰愚宣布特赦金贤姬,这样一段“刽子手”和“饶恕者”的故事真真实实的发生了,后来金贤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写了许多忏悔和回忆的书。
2017年2月13日,金家长子金正男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被两名女特工当场杀害,外媒普遍猜测是金胖子在政权交替后对隐藏危险的清除。
《柏林》的故事就是讲述一段在外朝鲜间谍的故事。
这里需要提前了解一下背景,就是境外朝鲜工作人员会出现申请政治避难的情况,然后逃到韩国或是“第三”国家,而世界上冲突比较激烈的间谍行动就包括了朝韩间谍冲突、以色列摩萨德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美国CIA、英国军情六处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冲突。
电影对以色列摩萨德和阿拉伯反犹联盟都有所涉及。
其实电影的故事不算复杂,但需要一点背景知识,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确实不算太清晰。
按韩国的姜部长所言,事情的缘由是金正日在澳门留下的40亿美金账户由柏林公馆的人所打理,但金三胖并不信任他们,所以进行了清洗。
按男主宗盛所言,乃是40亿美金掌握在一群老干部手里(包括朝鲜驻柏林大使李学秀),而董将军则想通过栽赃的手段来清洗柏林公馆,由自己的儿子来掌握。
按事实逻辑而言,姜部长的调查更符合事实,电影则更偏向于宗盛的调查,但不管那个原因,柏林公馆正在被清洗,然后故事展开。
栽赃的事件是在朝鲜和阿拉伯人做军火生意的时候,被朝鲜内部人员(董明秀)故意出卖,放给了以色列特工摩萨德,摩萨德的加入使得军火生意没做成,那意味着柏林公馆的一个失败(有罪)。
摩萨德对朝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抓阿拉伯人,所以宗盛顺利脱身。
柏林大使李学秀意识到他们正在被清洗,所以决定申请政治避难,但被董明秀所杀,剩下的宗盛和妻子就成了被清洗对象。
宗盛和妻子作为极权统治下的国民,他们除了夫妻关系之外还有一层互相监督和举报的关系,当然极权主义的国家向来渲染“大义灭亲”的行为,通过家人间的互相举报,来更好的实施愚民统治。
妻子中枪的瞬间
临死前的妻子原谅了监督和怀疑自己的老公韩国近几年的电影很出色,对朝韩之间的描绘已经超越了三八线的范围,着实有些国际范,并且电影的格局也越来也大,涉及的国家和机构比较广泛,在一些政治和军事知识上也算是做足了许多的功夫。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例如《柏林》前期格局这么大,后来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救妻子的故事,不得不说有点可惜,而且对于金家账户最后也没有继续交代,甚至在政治上有点妥协,把罪魁祸首指向了一个将军而不是朝鲜的体制,有点偏离事实。
眼神犀利的反派角色电影的节奏紧凑、反派角色的演技爆棚、国际化的视野,尤其是联系到真实生活的残酷性,电影本身是值得去思考和观看的。
没办法,最近一直再看全智贤的片子,野蛮女友、星星的你,蓝色大海的传说,雏菊,非常非常嫉妒娶了全智贤的那小子(有钱又帅还是青梅竹马,嫉妒也无懈可击,疯了)。
电影的剧情没猜错的话,脱胎于勒卡雷《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小说中的一段,剥头皮组的瑞奇·塔尔被苏联工业代表团中的男间谍的妻子爱上,钓上了大鱼,不巧刚好撞破了总部鼹鼠的计划,大boss卡拉下令把那个女的杀了。
导演营造了这么一个国际化的环境,却讲了一个毫不新颖的故事,还故意把打斗放在老旧的居民楼里,怕是不敢跳脱出勒卡雷的氛围半步。
勒卡雷的小说对铁幕那边这种假扮夫妻的桥段描述的比较细腻,青年男女早早的就训练好凑成对子,以夫妻身份为掩护给外人以稳定的外事人员形象。
他们之间早就训练成毫无感情的工作机器了吧,但电影中的河正宇对妻子是有感情的,莲贞熙跟着大使出接头任务,丈夫恰好了时间等着妻子归来,明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暗暗祈求不要有额外的麻烦发生在妻子身上。
韩国导演黑那边也真是够够的,一个国家战斗英雄,为祖国完成了那么多不可能的任务,屡立功勋,现实中却保护不了妻子,保护不了子女,高尚和低贱,真的只是隔着一张纸的厚度,再多没有了。
’ 作为演员的全智贤当然不会过这种日子,但我想世界上隐秘的角落里必定有众多的男男女女正在干这样一种立着牌坊做婊子的工作,他们时常困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这么愿意了,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结束,日常成了炼狱,无数的哲人同览古今想出一个个绝世的蓝图,无数的实干家抛头颅洒热血相信并实践这些计划,到头来,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恐怕和四万年前一模一样吧,我猜和恐龙同时代的小型哺乳动物祖先也一模一样,如果它们当时有心理活动的话。
体型小,溜墙根、担惊受怕,吃腐肉,吃垃圾,不能像恐龙一样一身正气的行走在地球表面。
小型哺乳动物群体中的各种种属其实都在比谁更能适应环境,谁更下贱,优胜者才能一代代的被自然选择保留到了现在。
像全智贤这样的个体,算是人类之光?
返祖现象?
遗传和变异之类的算法偶尔产生的几个最优秀的特例,值得全人类欣赏、膜拜、赞叹、爱,值得用最哀恸深沉的情感渲染她点点滴滴只言片语。
人类的生活重点,可能就是这个,人类进化的终点就是人类最终把大自然的胁迫一样一样的克服掉,打造一个全是人类技术全是人类情感建筑而成的世界,再也不用因为资源匮乏力量弱小而结成不同的团体你搞死我我搞死你。
这部片子能够说明,如果你把美式冷战世界观吃下去后再吐出来,你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变成一幅什么糟心的样子。
巴勒斯坦人等于恐怖分子等于红色阵营的外围打手,这难道还是豺狼卡洛斯和阿布.尼达尔的时代吗?
当代已经放弃对中东的干预很多年的朝鲜又还对这些武装组织有动员能力吗?
而巴勒斯坦人又被和别的穆斯林移民混为一谈,通通当做卖kebab的摊贩。
对的,巴勒斯坦人-恐怖分子-激进左翼这个蹭蹭递进的能指链条是七十年代冷战风格的人物谱系,到今天,前一个环节没变,后一个环节变了,于是就成了巴勒斯坦人-恐怖分子-政治伊斯兰主义者。
而这片子里的韩式风格是啥呢?
一方面还是那前一个链的活化石,学习自全球后冷战状态下唯一一块冷战环境下的僵尸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从西方进口了当下的“文明冲突论”或穆斯林恐惧症,于是冷战僵尸竟然被后冷战的二手文明论奸污怀了孕,生出这么个怪胎:穆斯林移民-伊斯兰主义者-巴勒斯坦人-恐怖分子-激进左翼-北傀打手,每一个环节都是断裂的,摆在一起又莫名“和谐”,对的,这就很“韩”!
这就是韩国特色正道主义。
文/时漆如果把《柏林》放置到好莱坞的任何一家公司,它指定不会有足够的惊艳感。
《碟中谍》、《007》、《谍影重重》等一干老家伙都是一副要秒杀新秀小辈的架势。
然而,一旦把出品方移植到韩国,这就叫人大呼过瘾、啧啧称奇了。
尤其是咱们大陆的电影产业,在人家周边屁点大小国色、香、味一应俱全的作品面前,就只有瞠目结舌、直打哆嗦的份。
韩国电影,从异军突起到现今亚洲的一枝独秀,也就用了二十来年的时间。
韩国电影人肯专研肯进步的精神,世人有目共睹。
善于模仿,更热衷革新,把舶来品修剪得有模有样,还带着自身的风格特质。
如今也就差科幻片领域有待进一步的建树,于是就有了美、法、韩合拍,大师、巨星如云的《雪国列车》,其飞跃的跨度,实在叫人难以冷静。
韩朝的南北争端,一直以来都是韩国荧幕演绎的重点题材。
剪不断理还乱的政治纠葛纷争,成了韩国电影人思维素材的源泉所在,诞生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作品。
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极端敏感的冲突焦点,韩国人完全没有任何规避、兜圈子、饶远路的意思,而是能够直面赤裸裸的利益交锋,突显血淋淋的拉锯战,描摹相互倾轧的腐朽领导层,雕琢风雨摇曳下的小人物命运,这些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电影《柏林》中。
影片特意把故事的场景搬到柏林,其隐喻显而易见。
“东德——柏林墙——西德”,一串简单的符号,无不昭示着统一才是大势所趋的前进导向。
朝鲜半岛的南北关系,一直以来都僵持着,零星冲突,整体平和,态势上究竟是冰冻三尺,还是一触即发,孰难说清。
但就《柏林》的姿态来看,在一定程度、一定层面上,还是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河正宇饰演的朝鲜特工,悲催地被夹在本国与敌国之间,本是肩负着保卫祖国,维护主权尊严的重任,可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
在求生意志与家庭责任感的驱使下,这位朝鲜共和国的英雄,毅然选择了投韩。
这个主打入戏的焦点,影片处理得相当成熟熨贴。
理论上讲,作为韩方,大可以以此为契机,大肆宣扬自身和平宽大的政治立场,好好粉饰嘴脸一番,这也绝对不为过。
但影片却上演了一出“政治丑闻”,尴尬地让韩方唯一一名智商不低于猪的特工来匆忙救场。
男主角朴宗盛在痛失妻儿,摈弃节操,众叛亲离之后,仍是被政治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牺牲品。
由此,也就有了“海参崴”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结局。
作为一个世界级鱼龙混杂三不管的地域,汇聚着各国的间谍、特工,情报信息的流量堪比华尔街的金钱交易量,无不给续集留下了一个非常广阔发展空间,故事的政治鲜明性与可探讨价值也随之上了一个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柏林》并非仅仅只是一部结构紧凑、节奏凌厉的谍战片,它其中的剖析与留白,如果不认真去体会捉摸,亦或是不熟悉朝鲜半岛的政治局面,在很多时候,都是会要么看得一头雾水,要么心里所想的与电影实际表达的信息完全背道而驰。
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影片鲜有直接表述介绍的,而均是通过大量侧面表现的手法来间接交代始末。
以至于,本人这种对政治了解甚少,七窍通六窍的观众,中途就很有必要多暂停几次以便理清思路,实在不行,还得让度娘来填补知识的空白。
《柏林》是一部非常有营养的电影,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普世娱乐性,该有的都有,内容远大于形式。
在看惯好莱坞模式下的谍战片之后,早已对满大街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FBI、CIA、S.W.A.T等常客见惯不惯,对于那种干完一架就换一个国家,堪比Discovery,生怕观众不知道投资有多么大的片子,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美极度疲劳。
这些耳熟能详的烂大街元素在《柏林》中,都没有过火的体现,但它依然散发出好莱坞谍战大片应有的气场,着实传神。
不过,有一点也必须要吐槽,在人家柏林公然打群架,拔起枪来就扫射,而丝毫没见到德国警察的身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很喜欢河正宇,也很喜欢全智贤,想这也算是一部心心念念的片子吧,就全家一起看了。
结果哈哈哈哈哈!
前四十分钟五脸懵逼,倒不至于分不清楚谁是哪个派别(我妈直到结尾都没有很分得清),但的确也不太清楚到底在讲啥。
依靠着对河正宇的爱,以及对两口子未来可能会有感情戏的爱,继续看了下去。
嗯...不能说是一部很漂亮的谍战片,因为真的没啥真正的剧情高潮,以及很吸引人专心看下去的部分。
但是河正宇!!!
仅仅是他,我觉得这部片子就足够四星了。
如果还来一部这样的片子,我也还看~
全智贤演得最烂的电影 导演以为我们都没看过《谍影重重》么 抄成这样了。。。。
男帅女美歪瑞难看一片子。真的觉得一切谍战动作片都浮夸无聊也没啥深度(虽然故作深沉),跟神话剧也没啥区别,流于形式的商业元素东拼西凑叠叠乐,视听效果到位之后一锅烩端上来就跟我讲这是电影了(话说动作类型片到底有啥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现充题材吗
谍战片果然不适合我
这节奏怎么这么带劲.前面是让我迷糊得一塌糊涂的政治关系,但是不理他,最后的线索趋于清晰,剧情的展开使得线索、关系区域明朗,格局越来越小,最后就是一个为了妻子、一个为了工作,再没有其他。各种动作画面,看得真爽。
只怪我是全智贤脑残粉!!!
不管从剧情还是动作场面上都不好看,既不简单粗暴也不需要人家动脑子思考剧情,还敢说是韩国版的谍影重重……
缺乏一条明晰的主线,剧情有点硬来,要说优点前半段学好莱坞学得挺像样子,比《生死谍变》有进步了。
luan
全智贤洋气的怎么扮土都不像朝鲜妹纸,整部片就是全部棒子班底把场景搬到德国来黑朝鲜。
纯粹是用动作戏撑起了单薄的剧情,很多细节都不禁推敲,韩国人最近频频向国际化靠拢,一次次身体力行所谓步子大了扯到蛋。至于演员,韩石圭太让我失望了,他那个角色苍白到给随便一个演员都可以,而反派柳承范,我还是怀念他演喜剧时样子。
非常好看 剧情紧凑 人物非常干练漂亮 河正宇绝壁大势阿大势!柳承范把坏的性感演绎的特好 棒!!
厉害厉害
线索太乱,全片看完了楞没看出来女主是全智贤。⊙﹏⊙b汗
此片 毫无特点 完全是冲 全美眉去的
南北问题真是韩国电影无尽的宝藏,事实证明群星云集的制作未必是佳作,打斗特技很精彩,叙事有点混乱。
无数的逻辑硬伤。韩国想要拍一部伯恩式的动作片,虽然制作的不错,但最好还是别涉及朝鲜了。现在韩国和朝鲜已经都已经不再了解对方了。
动作戏和剧情都格外流畅 基本不见动作片的老梗 希望往后能有更多的新思路不然这套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吧
明显格局不够还强行按好莱坞的节奏剪。这类商业片真正应该借鉴的是港片。
动作戏真不错 四星中有半星是期待
打得热闹,内核单调。披着谍战外衣的韩国政治宣传片,大杂烩动作枪战片。片名《柏林》,内容实则跟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关系,在哪猛干都一样。所有的主题都围绕着政治的肮脏和北韩的灭绝人性为基础展开,三八线决定一切,反正黑朝鲜就是政治正确。全智贤已经从野蛮女友的感性小清新沦落为各种犯罪题材电影的大花瓶,纯属颜值工具人然后还得领盒饭。棒子电影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子泡菜气息,就好比宝莱坞的山寨片一样,用什么瓶子装都还是那个味儿。技法上已经足够成熟,但格局也就只有国土面积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