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大戏
Un Triomphe,抓狂演训班(台),决胜,The Big Hit
导演:埃马纽埃尔·库科尔
主演:凯德·麦拉德,大卫·阿亚拉,拉明·西索科,奥利维耶·富贝尔,伊冯·马丁,索菲安·哈米斯,玛丽娜·汉斯,劳伦特·斯托克,Catherine Lascault,Pierre Lottin,Wabinlé Nabi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Etienne是一个不成功的话剧导演,他在监狱组建了一支戏剧表演队伍,带着一组囚犯排练经典戏剧——《等待戈多》。 在他终于获得了许可带着一租囚犯出狱巡回演出的时候,Etienne重拾了自信。他们的首次公演虽然稚嫩,但得到了剧场老板的认同,Etienne与这些特殊演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然而囚犯们却在谋划趁着..详细 >
飞机上看的 东航选片还行
当电影与戏剧互为镜像又相互解构时 上帝发笑了
一感觉适合绝大多数人看;二也没那么可反刍的意味;三剧中导演获得救赎的正能量俗气片子
等待戈多,演员们成了戈多,但观众们最终还是等来了戈多。戏中戏蛮有意思,导演意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很出乎意料,最感动的还是演员们脱光衣服围着国旗跳舞。略不满的还是这部剧对罪犯的刻画太天真,但那又如何呢,这种视角并不少,我们却忘了,他们也值得成为一个人被看待啊。
0222百讲导赏。以戏剧作为教室,在高度社会化的惩戒性空间,边缘群体因人文主义教育实践而获救。以多重悖反的手法象征艺术教育蕴藏的解放能量,囚犯们因参演戏剧而获得短暂的假释时刻;就像电影艺术,将我们从臃肿苦涩的日常生活中暂时地解脱出来。你期盼施予不正常群体以教育启蒙,但这不过是他们拼命想要逃脱的教化。他们不想要被教育,只想要不被划界、区分。舞台的高光,却无法消解对毛绒玩具的一次审查。于是,他们不再等待戈多,动身寻求新生。放弃戈多,也只能换来短暂的自由呼吸。一出绝妙的教育讽刺,可惜被最后的独白戏消解了戈多不作具象化象征的原旨。戈多是被众多位高权重的人承诺的拯救,但它永不会到来。回看自身,我们困坐在日常生活里,被各种零工切碎细分,等待承诺一定回来救赎我们的戈多。2021柏林金熊奖《凯撒必须死》。
成为艺术明星的越狱犯们,既想自由又想享受掌声。
一个反理想主义的故事,却让人更加向往理想主义~于它者而言,戈多象征着虚无与绝望;但于等待者而言,你不能说等待是全然没有意义的,因为等待给了它一缕凿破虚空的希望~中间第一次成功演出还挺让人感动的,但结尾导演的演讲没能压住场子,主题的升华显得有些虚浮~
艺术终就无法救人于苦难 但能给人片刻逃离 但也别忘了囚犯进牢狱的原因
#371 百讲戴师导赏。各方面都浅尝辄止。
过于戏剧化,过于离地,点子不错。
很精彩的故事,戏剧冲突把故事营造出一个高度,还是好故事吸引人,虽然故事不算新,但也是最直接的拍摄手法
完全没有人物,也看不出真正的关怀,连后半段的转折都是完全依托于事件本身(甚至可以说,导演就是为了把原型事件作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才拍满了前面的80分钟),这个25年前的故事有任何必要被搬到当代来讲述吗?戛纳2020确实就是几家欧洲传统大厂的废弃回收站,没什么必要再看下去了。
一出避重就轻人物单薄情节虚浮的儿戏,但关注的主题是有意义的,很多露出的冰山一角都比剧中大量铺陈的情节更值得展开。
3.5 前面一切有些沉闷的铺垫都为了最后的高潮,但每个细节都必不可少。
3.5
由一群囚犯表演的等待戈多 在各地演出 最后迫于得不到任何好处 囚犯出逃 的确也想得到 那么辛苦地演出除了获得掌声和荣誉 获不得丝毫好处 甚至没有自由 于囚犯而已 逃跑才是线下最重要的事情吧 最后的戏剧性出逃也丝毫不觉得意外了 这也的确探讨了哲学问题 连自由自尊都没有 荣誉和掌声有什么用
前面都很平庸,结尾意图过于明显,一看就是欧洲人搞的艺术,带着一种没受过苦的无病呻吟。社会道德层面和人文艺术教化的思考空间都没有实现出来。
就是很顺的拍下来了,结尾很意外,可能是国产片看多了,总觉得在大银幕上的角色不会这么自由。剪的其实不好,前面太快了,又没遇到什么重要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哪家监狱这么自由?放在1986年可能还成,但作为现代片就胡扯了
只有法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了 法影展开幕片@卢米埃凯德
实在是太平庸了 结尾也太差了 如果不是因为排练的是等待戈多 我才不要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