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里的动画片一直是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主场,《海底总动员2》、《疯狂动物城》、《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
其实说来,欧洲的动画片也很独到,法国、比利时、加拿大合作的《疯狂约会美丽都》、以及英国《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羊肖恩》等。
而定于8月12 日登陆全国影院的《诺亚方舟漂流记》则是集合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四国团队共同制作,讲述“熊孩子”历险的奇异之作。
《诺亚方舟漂流记》顾名思义,改编自《圣经·创世纪》中耳熟能详的典故,巧妙地避开了以人为主的传统方式,将动物作为片中的主角。
天气剧变洪水即将到来,动物们历尽艰辛登上诺亚方舟,两个好奇的小家伙芬尼和利亚却不慎跌出船外,随着大洪水的到来,孩子们危在旦夕,水中的孩子、船里的家长不得不临时搭伴,迫在眉睫的救援就此展开。
面对传说中的“大洪水”,孩子们将经历怎样的磨难?
他们能回到船上去吗?
都是本片的核心看点之所在。
常教育孩子说“玩火尿炕”,而片中的芬尼和利亚两个“熊孩子”的所作所为比起“尿炕”来要严重的多了。
老老实实在船上待着多好,非要壮起胆子去看洪水的模样,结果身陷险境不说,还差点把命丢掉。
这两个“熊孩子”看似不靠谱、胆大妄为的另类行为,说来不正是当下孩子的真实写照吗。
岁数不大却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时不时的想出出风头,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殊不知外面的世界从来都是看上去很美,酸甜苦辣还需自己体会。
热播的综艺节目叫《爸爸去哪了》,而本片可以理解为“熊孩子去哪了”。
随着与“熊孩子”的失联,做父母的戴夫和梅泽尔更是心急如焚,深处食物链两个极端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不得不联合起来,从对立到成为朋友,团结协作、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来营救孩子。
虽是一部动画片,但采用了大量的篇幅展现父母的急迫之心,相信陪同孩子一齐观影的家长朋友们肯定会深有体验,这不正是广大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对的。
片中,无论是古灵精怪、独有一套的芬尼,还是强势、情绪化的利亚,以及戴夫、梅泽尔等种种造型都令人印象深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征。
孩子们在这部影片里会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勇气、智慧、团队、成长等,都是当下的孩子所缺乏的。
其实,初看起来本片的起点很低,说白了就是一次齐心协力的拯救行动,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故事的层次感强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引发不同的内心共鸣。
对孩子而言这,这是一部独特有趣的新奇动画;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陪同孩子的成长体验。
<图片1>文/ 鱼为国人教育孩子,或者说叫“对孩子好”大都简单粗暴,有钱的报各种班,琴棋书画斧钺钩叉,有钱又有闲的带孩子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当然,更多数的孩子都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与成长,按时上学按时交作业努力考高分,但无论任何一种作法,都无法直截了当的评论对错,毕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也都想为孩子订制一个出色的未来——即便如影片中的象鼻兽,也是屡屡迁徙跋涉,想为儿子找寻一个梦想中的优渥家园。
再看教育的经典案例:昔孟母,择邻处。
古有孟母为求良好环境教育孩子两迁三地,今有蔡美儿十大戒律,“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种种高压,要求孩子必须努力”——江湖人称“虎妈”。
无论古今中外,对孩子的教育向来不乏极端,但真的对孩子还吗?
恐怕只有孩子自己最有体会。
《诺亚方舟漂流记》从奶爸戴夫与萌娃芬尼这对象鼻兽父子的出走开始,迅疾进入即将到来的末日洪水之灾,其实,欧洲制作团队打造的影片对圣经·创世纪里的故事改编的有些大胆,动物的命运不再掌控在人类手中而是由自己决定一切。
但也因此将末日之灾变成了充满爱与勇气的欢乐大冒险,更通过虎妈猫爸的拯救之旅,上演一场亲子大冒险。
也提出了另一重思考,教育孩子,真的需要时刻让孩子生活于高压之下吗?
在这一点上,欧美动画比国产动画有更成熟也更放任的思考,《疯狂原始人》《头脑特工队》《冰河世纪》系列等等,都在亲子教育上有极大贡献,国产片则更强度“教育”本身,新近上映的《神秘世界历险记》以及更早的《小门神》等无论是父女还是母女,相处都极其贴近现实,并无太大借鉴意义。
《诺亚方舟漂流记》提供家庭困境——既有作为家长的难处,没有船票(经济或其他条件受限),孩子丢失(亲子关系失去控制),面临随时被赶下船的危险(事业危机);亦有来自孩子方面的危险——随时面临被凶禽所捕获(弱小易受到攻击的自身属性),性格不同造成的相处困难(孩子与其他人以及世界的磨合问题),以及如何与家长会合(回归家庭)……当然,也提供解决方案,伪装下的权宜之计,互相扶持的协作精神,以及最后搞定狮子——搞定了经济事业基础,迎来了自身成长与改变的新势态,最终改善了亲子关系。
更大胆的设定是一方面让父母客服困难,另一方面让子女单独面对困难——从芬尼和利亚跌落“诺亚方舟”开始,两个孩子需要一面借鉴父母传递的经验,一面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从而完成生存挑战。
童年的一场冒险不但增加人生趣味,更让成长提前开始——总比等长大以后才开始学习成长,要来的更有意义。
距离所谓的世界末日2012年已过去4年,事实已证明这是一个惊天谎言。
同年,李安执导的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不仅拿下5.7亿票房,更是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两项大奖。
4年后,一部动画电影融合进了末日题材电影《2012》中的灾难、洪水、诺亚方舟等元素,又加入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海上漂流、奇幻冒险等元素,这部影片就是《诺亚方舟漂流记》。
影片在上述元素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亲情、友情、喜剧等备受孩子欢迎的热门元素,堪称是动画版少年派的奇幻寻亲路,是一部合家欢式的类型动画电影佳作。
《诺亚方舟漂流记》改编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发生在世纪之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即将淹没动物们的家园,人类建造的诺亚方舟大船成为动物们唯一能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关于电影《2012》中那一幕式的登船大戏就这样开始了。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诺亚方舟漂流记》并没有像《2012》中那样赤裸裸的体现人性的丑恶,虽然戴夫和芬尼这对呆萌的象鼻兽没有获得上船的资格,但影片结尾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圆上了这个扣儿,入情入理的圆满结局使这对父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极乐家园,令这部影片传递出了暖暖的正能量。
后来,戴夫和芬尼终于通过伪装成猎猫的方式登上了诺亚方舟,不料两个淘气的孩子芬尼和小猎猫利亚不慎跌出船外,一场关于芬尼和利亚的冒险求生,荒野寻亲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同样是海上冒险求生题材,如果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突出的是大自然的可怕力量以及派极其坚韧的生存意志,那这部《诺亚方舟漂流记》便更侧重于友情、团结与亲情。
性格孤僻高傲的猎猫利亚、呆萌善良的象鼻兽芬尼、大块头鲸鱼以及它的寄生虫,四人组成了终极求生组合团。
在这个过程中,险相环生的冒险情节被演绎得非常惊心动魄。
无论是它们与洪水的生死竞速,还是与天敌秃鹰的斗智斗勇,配以出色3D特效技术,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此外,影片还突出了在困难面前,朋友间应该如何团结,如何成为一个整体的大课题。
这对于时下多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讲,如何学会交流、建立友谊、相互帮助、精诚团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诺亚方舟漂流记》便为孩子们很好的上了这样一堂既深刻又生动的人生课程。
影片采取两条主线叙事,除了这两个孩子的冒险求生之外,作为芬尼爸爸的戴夫和利亚妈妈的海泽尔也组成了一组寻亲救子小分队。
从这两个人物的设计上,明显看出他们非常有现代中国式父母的性格,一个是虎妈海泽尔,她对女儿利亚要求极其严格,手段强硬;另一个是猫爸戴夫,他对儿子芬尼采用怀柔的教育方式,这使得芬尼天性善良,乐于交友。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处事方式。
从这两个孩子的情节发展来看,哪种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已有结果。
影片在今天正式上映了,如果作为观众的你也是一位虎妈或者狼爸,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看。
这部电影不仅会让孩子受益匪浅,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一定会受到不少人生启迪。
有关诺亚方舟的故事,其实来自于圣经,一艘在上帝的指引下所建造的大船,在世纪大洪水到来之际,拯救了人类和万物的,当然,传说中的造船,是一项特别庞大的工程,记载中说用了120年才完工,方舟的大小也接近了曾经的泰坦尼克号。
当然,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于8月12日公映的动画电影《诺亚方舟漂流记》则是跨过了宗教传说的严肃,将方舟直接设置于动物世界,开启了一场疯狂的动物逃亡秀,趣味盎然,又会令小朋友们受益匪浅。
其实在《诺亚方舟漂流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对父子主人公——戴夫和芬尼,这或许是一种如今已经绝迹的史前物种,有着鲜艳的毛发和花纹,和一个比貘长比象短的鼻子,当然,还有一个并不太明显尾摆,对,不是尾巴,而是尾摆,就像一条裙子的拖尾一般,拖尾的功能绝非是简单的美观,在影片最后,我们是可以看到他们的强大“导向”作用。
活说回这一对萌兽的造型,很像《霍顿与无名氏》中的小象霍顿与《怪物公司》中的毛怪的综合体,举手投足都是那么萌,我们就姑且称之为象鼻兽吧。
一对萌萌的主角,就是一部精彩动画的基本起点,但影片不仅仅有萌化了的可爱象鼻兽,还有一对机灵的金狼母女——海泽尔和利亚,以及整整的一方舟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动物,飞禽走兽无所不有,这艘硕大的方舟,完全是一个庞大而齐全的动物百科全书,这也是一艘满载着全世界动物们未来的希望之舟,从这里看《诺亚方舟漂流记》的故事,完全是奔着老少皆宜的全家欢而去。
虽然故事来自于传说,但《诺亚方舟漂流记》的剧情却在开始不久,就完全脱离了旧有的框架,“恣意”狂奔起来,在动物世界,诺亚方舟已经不是诺亚的主使,而是由一头威猛的狮子,承担起了建造和管理,而动物们上船,则是需要有备案在册,于是,就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发生了象鼻兽父子因为没有记录而被拒之船外的事故,当然,机灵的小朋友们应该可以猜到,机警的他们伪装成了金狼,和真的金狼母女一起,混进了这艘救命之船,但是,这只是故事的刚刚开始,随后小芬尼和小利亚,在玩耍中,一起被甩出了方舟,开始了苦儿流浪记般的追逐生活,这,才是故事的本源开始。
所以,这看似一个诺亚方舟拯救全世界动物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弱小动物的自救的故事,离开方舟后的小芬尼和小利亚,成了洪荒大地的孤独存在,而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则是在方舟之上,勇斗固执的狮子船长,这其中有对下一代的成长考验,也有对亲子关系的赞扬和歌颂,还有那些追寻之路上的奇奇怪怪的小伙伴们,勇敢、执着、互助、团结,才是真正的诺亚方舟精神,看过影片之后会感觉,有没有在船上,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一颗自救的或者救人的心,才是生长和生存的必须。
对于小朋友而言,《诺亚方舟漂流记》带来的,不仅仅是绚丽的色彩和欢乐的剧情,更多的是,从中悟到成长的道理,比如即便是特立独行又该如何与朋友相处,比如即便是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又该如何面对挑战,比如在遇到突发状况或灾难时又该如何自救,比如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又该如何焕然一新的生活,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意,用动画的方式深入浅出的阐述出来,让创作者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这也是一系列成长养成系动画的共同特点。
世纪洪水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和毅力,以一己之力依然可以抵抗洪荒之力,可以战胜铺天盖地的生存危机。
<图片1>
推荐指数:6.5🌟类型:合家欢剧情:轻松搞笑人物:象鼻兽 草原猎猫好像现实中没有立意:teamwork突然很想重温鲁滨逊漂流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都是小时候喜欢的书籍和电影;抱着英语学习的目的来的。。。。。。。。。。。。。。。。。。。。。。。。。。。。。。。。。。。。。。。。。。。
看完《诺亚方舟漂流记》,必须安利这部由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等共同完成的动画大电影。
抛开其他因素,单就制作精良的特效画面,就已经是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而作为联合制作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更集合了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影片主题欢乐不失童真,也让中国的观众看到了很多西方世界对于儿童成长的态度和方法。
圣经里,“诺亚方舟”的事故很多人都听说过。
那是一个有关上帝、使命、物种起源以及和平的故事。
这个故事,一度展示了许多西方国家的艺术象征。
比如,为什么鸽子和橄榄枝代表和平,虔诚的耶稣教徒为什么每七天中会有一个礼拜日等等。
而《诺亚方舟漂流记》,以动物为主视觉,来演绎这个熟悉的故事,并且带来了很多现代质感十足的惊喜。
先来说角色设定。
象鼻兽,或许你听说过象鼻狮、象鼻蚌或者鸭嘴兽什么的,但你一定没听过这个物种,就连万能的搜索引擎都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是什么?
长着毛茸茸的身体和两个可爱的垂耳,身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题型很小,却有一个大象那样的鼻子。
象鼻兽芬妮和爸爸,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走进了那个诺亚方舟上连它们的名字都没有的冒险之旅。
这个动画角色的出现,萌化了很多人的心。
草原猎猫,原本并不太讨喜的角色,也正好诠释了孩子们的世界中,有关成长、友情、亲情的定义。
再说故事。
西方的观念中,家庭永远拍在第一位。
所以,西方视角的电影,家庭矛盾往往来自于孩子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
而中国,问题的来源则是父母工作事业与陪伴孩子的问题。
《诺亚方舟漂流记》通过西方式的故事情节,完整呈现了矛盾的所在。
虎妈猫爸们与孩子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度保护,而忽视了孩子们本身的创造力和勇敢尝试的勇气。
而被迫漂流的芬妮和莉亚,却用自己的方式学会交朋友、学会面对问题,学会了勇敢的解决问题,更学会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Team精神。
着同样也是中国家长值得反思的地方,陪伴或许是最好的爱,但陪伴之外,其实还需要面对更多……最后说观感。
许多的动画电影过度成人化,以至于很多画面血腥、暴力,或者让小朋友们匪夷所思看不懂。
但《诺亚方舟漂流记》却是没有任何污力画面的干净纯澈,非常适合暑期档的“合家欢”。
这样一部电影,一定要全家人看得High,才会尽兴。
大朋友小朋友,都会喜欢,因为画面很有代入感。
其次是故事,有着很多切身感受。
故事里,象鼻兽芬妮和草原猎猫莉亚的海上漂流是冒险,现实生活中,哪一次成长又不是冒险呢?
如果你问我,未来会是什么样?
我只想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这一切都有答案,那人生也变没有了惊喜。
记得幼时,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完整,该系列读物的作者正是来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影响力。
即将在2016年8月12日上映的《诺亚方舟漂流记》出自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共同制作的喜剧童话电影,它以儿童艺术想象力,把古老圣经《创世纪》的传说改编成妙趣横生的动物冒险记。
《诺亚方舟漂流记》讲诉了:通过动物领袖狮子的口讯,得知未来即将有一场天灾来到岛上,因此动物们需要撤离家园。
正是这份官方消息改变了象鼻兽和草原猎猫生命中的未知,解锁了他们自己也不曾发现的性格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象鼻兽”爸比戴夫和“”草原猎猫”妈咪海泽尔,这两个角色和中国式“”虎妈猫爸“”有很多微妙的联系。
《诺亚方舟漂流记》对亲子成长的刻画在片中埋了很多伏笔。
主角芬妮遗传了父亲戴夫的懦弱斯文,如同许多小朋友一样,他有着强烈的社交上需求,希望可以认识很多小伙伴,有固定的好朋友。
但是,由于生活习惯和父亲溺爱,他一边认识新朋友,一边忘记老朋友。
善良孩子特点是心思比较单纯,偶尔吃亏也会很快就忘掉,他们的存在感微弱,父母操心少,却也没有可以骄傲的本领。
而草原猎猫利亚循规蹈矩的按照母亲大人的处事方法,高冷不爱笑,喜欢单打独斗,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没有用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经过了长辈精心的训练,有傲人的本领,同时也非常孤独,是性格上的缺陷者。
电影的精妙之处在于没有直面掀开动物宝宝的弱点,放大身上的错误,流程化的纠正说教,编剧巧妙的安排了情节冲突,通过家长和孩子成长过程的自我修复,完成亲子成长中润物细无声美意。
这种欧式童话逻辑思维也给我了很大触动,中国式的教育思维里有两大致命的硬伤,如:1.攀比,几乎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都说过:“你看谁家谁谁如何如何……”,用别人的优秀诱导孩子进步,固然有激励作用,而这个过程中也容易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建设。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们却错过!
2填鸭式成长,中国的幼儿园、学前、小学教育偏重循规蹈矩,每一个阶段人生步骤安排的丝严合缝,对最重要的性情教育却排至末尾。
在故事情节线上,《诺亚方舟漂流记》采用双线并重的叙方式,戴夫、海泽儿在对抗权威人士狮子、打手猩猩,发挥各自的特长,认识到对方的优点,最后两个家长的友情升华,通力合作,为孩子获得了宝贵的生还机会。
另一条逃生线索里,两个宝宝的经历也是环环相扣。
“不高兴小姐”草原猎猫一开始不能融入到团队中,大怪物的笨拙以及芬妮的盲目热情是她所不能容忍的,她在独自逃生的路上差点坠崖。
生死之间,她认识到了团队、朋友的意义。
两个孩子最后握手言和,终于等来了援助。
电视剧《虎妈猫爸》之所以引发大量中国家庭关注,在于父母家庭角色开始互换,新旧社会的教育思维在更替。
《诺亚方舟漂流记》中严母草原猎猫和慈父象鼻兽正是这个最新亲子角色的写实。
对于电影《诺亚方舟漂流记》来说,该片的艺术思维远大于教育思维,故事结局深挖情绪细节,反转黑化角色的内心读白,是一个全场观众笑喷的彩蛋。
欧式动画片《疯狂动物城》、《诺亚方舟漂流记》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内涵了一些的隐喻,对培养孩子正能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对而言,《诺亚方舟漂流记》故事核更倾向于寻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是适合全龄儿童的合家欢电影。
那么问题来了,象鼻兽到底是一个什么物种?
(文/杜娟)
由衷喜爱看动画片,尤其是那种可爱的动画角色的故事,看过《诺亚方舟漂流记》的预告片后就被片中的可爱形象吸引,上映后立马去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可爱的人物设定、转折性很高的故事情节以及制作的画面感,都使人看起来感觉十分舒适,真的大爱。
简单与大家分享几个我印象较为深刻的角色:最温暖的主人公:芬尼据说小主人公的人物设定是一只小象鼻兽(我还特意去科普了一下,不过好像比较遗憾,貌似并没有这样一种生物),全身是橙色的,能在水下生存,黑暗的地方能发光,害怕时还能放出特定的臭味气体保护自己,简直萌翻了,而且不只是可爱,他的性格非常好,喜爱交朋友,很团结、积极向上,总是在别人有困难时帮助别人,给别人一个拥抱并鼓励他,最终也因这个角色的定位而出现了喜剧性的变化,从头到尾都充满正能量的小可爱。
最高冷的主人公:利亚这个动物设定是荒原野狼,一直被妈妈教育要独立,自己也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一个小动物,从跟芬尼两人的“躲避”开始,一开始是很冷漠的,逐渐的通过跟芬尼的接触,渐渐的被芬尼的热情和积极所感染,成为“躲避”小团队的一员,整个接触演绎过程让人觉得温馨、温暖,可爱又萌哒。
虽然表面好像很冷漠,但其实内心还是很好的,很热心,很关心别人的,因为芬尼,使得小利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充满情感的“荒原野狼”。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主人公:黑大壮表面硕大、移动缓慢的角色,从动画3/1处开始出现,也是因为没能上方舟而留了下来,在面对洪水已经很多时刻,都一度抱着绝望的态度和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但在接触到小主人公芬尼后,也逐渐被他的乐观、积极和勇气所折服,面对困难尽全力,不放弃,很多地方还不经意间帮助了芬尼等一行人,是一个绝对的“大块儿头”好伙伴,最后的结局也让人十分惊讶和温暖,黑大壮掉入海中并没有……而他竟然是一条鲸鱼,还在最后一刻救了小芬尼,整个剧情显得和谐、温馨,有非常符合常理,看着非常舒服。
<图片3>最具有对比的主人公:戴夫和海泽尔整个剧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芬尼他们的“逃跑”路线;另一路就是他们的父母戴夫和海泽尔在船上与船长等人斗智斗勇,去救他们的孩子;这一部分同样充满激情和温暖,一个是猫爸,一个是虎妈,从一开始的不和,到后来,通过他们的智慧,逃出牢笼,骗过猩猩看守,合力打败狮子船长,最终救回了孩子们,而在这过程中,海泽尔也逐渐领悟到了,对于孩子,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去爱,而不是一味地强硬;戴夫也逐渐变得勇敢、智慧;整个救援过程都充满了欢笑、睿智、温馨,一对儿猫爸虎妈,没有俗套的爱情,却远远比那些要看的更自然,更欢乐,更舒心。
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各种小动物,总之这是一部绝对,不折不扣的,暖心动画,不管是孩子、大人去看,真的都会被萌到,会被温暖到,会被深深感染到,会爱上这个动画和里面的小动物们的,超级可爱又温馨,绝对值得观看的暖心萌片。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想看这部电影来着,路过电影院的时候碰巧看到了海报,就觉得挺眼熟的。
仔细一看嗨,这不就是我每天都玩的那个手机游戏么,居然都已经拍成电影了。
反正也没什么事,就一个人去看了...对,没错,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去看的...
一进影厅我就后悔了...卧X,放眼望去全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的,只有我是自己一个人...旁边的小朋友一直用关(chao)爱(xiao)的眼神盯着我看。
还好,我这一场人还不是很多,坐下待了一会灯一关也就踏实多了。
因为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电影院,也没有3D所以我看的是2D版本的《诺亚方舟漂流记》。
主角是象鼻兽在游戏里面倒是没怎么注意这货,电影里面居然还是能发光的...在黑暗当中身体的某些部分会像灯一样亮起来,每次它们一发光熊孩子们就集体:“哦”的长叹一声,可能是觉得很神奇吧...
剧情故事还是挺好的,跟游戏里差不多。
就是很早以前地球上要发大洪水,有个叫诺亚的人造了个巨大的方舟,帮助动物们逃过灾难免于被洪水淹死。
主角象鼻兽宝宝和狼宝宝阴差阳错的没能上船,洪水来了以后它们只能像贝爷一样荒野求生。
在路上又遇到了两个新的朋友黑大壮和寄居蟹,成功组了个求生小队。
一路上既要躲避洪水,又要时刻提防秃鹫夫妇的追杀,最终终于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
<图片3>电影结束离场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孩子都在问他们的父母一些问题,比如主角象鼻兽究竟是什么动物?
他们真的会发光吗?
动物园里面有这些动物吗?
它们为什么要坐船?
等等……我不得不说真是服了外国的动画,即使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也很用心,能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至于国产动画我只想说,你们做的东西不是面向低龄儿童,而是面向智障儿童,你们用这些纯犯傻搞笑的东西取悦观众,孩子们看多了只会跟他们学的越来越傻。
我觉得这是我们国产动画必须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政策和审核制度,自己也要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现状。
<图片4>《诺亚方舟漂流记》从前面的各种欢乐搞笑和结尾的暖心真相,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自然。
故事整体上还是很励志、很正能量的,尤其是结局很温暖。
非常适合小孩子,强烈推荐家里有小孩子的全家一起去观看这部电影。
很喜欢象鼻兽和草原猎猫这两对大小cp。
故事的发展也充满意外和惊喜,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概如此。
所有的动物都希望自己有存在感,但是上船的名单却有区别,最后的船老大的话也揭示出,没有入名单的都是能飞能游泳的动物们。
所以力荐。
孩子看了很高兴。
一直在叽叽喳喳滴说个不停。
写不下去了。
为什么🈶️140个字的限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象鼻兽好像我幼儿园时候得到,至今还好好躺在家里的那只玩偶。
完全的幼儿向动画。。。 看惯了美日精致人设以后再看这么粗糙的好不习惯了,故事上其实也没特别出彩的,就是个冒险故事
看!前方迎面走来的是水军方阵!他们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向我们看过来。老板要求,至少150字短评,真是难为死你们了。
四国合拍的动画片,相比迪斯尼的动画片,动画和人物不是很活泼,剧情也不是很有意思,也没有好听的音乐,配音也不行😓我听着主角怎么像华少的声音😢小孩子看还可以,大人看有些无聊…
虽然还是诺亚方舟大洪水这种很老的梗,但是影片拍出了新意,亮点在于各种动物的角色设计和伏笔
圣经故事动漫版。那些灭绝的动物,是没有船票么?狮鹫是神话产物了~
一起看电影的人形同陌路了
剧情简介什么鬼……分明是蠢货爸爸弄丢了蠢萌儿子之后的自救+营救故事。挺好看的,尤其是最后发现自己是海底生物的时候。目测是史前八脚章鱼?章鱼爸爸和獾妈妈简直性转啊,商量逃跑计策的时候,二人解说风格居然带上了游戏风格,赞
原来是德国人做的,难怪了。感觉有点太一板正经了些
设定和剧情都太单薄 适合10岁以下
背景
细节没话说,动物的毛发逼真得令人发指!但是剧情偏低龄。。
给孩子看的不能太较真。
跟方舟的故事真的只有半毛钱关系,还不是德语版的
是华少配音么,好渣……
就餐片
还蛮好看的
原来,不能上船的都是会游泳的动物,哈哈
无聊的合家欢。折腾了半天,是两栖的,凑啥热闹。大壮你是条鲸鱼?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热血方刚而历险求生,一言不合就“一拍两散”。暑期动漫大片《诺亚方舟漂流记》给你绝对的视听盛宴,不仅让你感受历险求生的主角们如何历经艰险,九死一生,而且还让你感受小伙伴们一言不合之后,并非一拍两散,而是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最终走向新生,走向希望,登上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