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恶搞斯巴达的电影,我只想对腐女们说一句,这里男人和女人打招呼的方式是“击掌”,男人和男人打招呼的方式是“接吻”。
这部片子我给了三颗星,我给食言了,不仅因为里面的人打扮很赞,而且还由于频繁恶搞布布囧。
我想看过斯巴达的人再看这部片子会觉得更有趣,但是里面穿插恶搞的美国偶像,布兰妮,帕丽斯希尔顿,脱口秀主持人等等的情节还是能让人被动地笑出声来。
另外主角选得好,即使腹肌是画出来的,但是仍然很性感,哈哈。
关于这部电影就说2点1.实在是太扯了2.如果去看这部片子,不要让父母发现(开放型父母除外)
只有一句话:够搞的。
这样一部场景十分之粗制滥造,还不时夹杂着广告的恶搞电影,确实可以在无聊的时候做消遣。
前半部分还可以,后面就开始有点“恶搞审美疲劳”了。。。
看完这部片子,我才知道为什么I WILL SURVIVE被评为“史上最Gay的50首英文歌”的第三名了!
看完这部片子,才领悟到当时看300的时候,只是震惊于油画般的画面和SO热血的打斗,是多么的不应该……那部片子真GAY啊~~~看完这部片子,觉得恶搞稍微有点生硬;不过我认为,它比史诗电影EPIC MOVIE第一集好看多了!
看看别人的评论吧,最火的那个正儿八经评论的也够YY的.这部片子想看就看了,何必评论,拿个看过此片的一点都不笑的呢,除非他是旅居火星多年对世事不甚了解.可以说,斯巴达300是部好片本片也不失为一部YY的杰作.印象最深的是女神说的那句:"拯救拉拉队长拯救世界."(曾经是heroes迷)
用一整部电影来恶搞另一部电影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如果你看过《斯巴达300》,那么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会笑。
很多恶搞桥段堪称妙笔生花,光一个挑选斯巴达婴儿的片段就恶搞了史莱克和安吉丽娜•朱莉。
除此之外,什么蜘蛛侠、恶灵骑士、丑女贝蒂、变形金刚之类的都被整一遍,反正娱乐、政治、生活应有尽有。
比较惨的是帕里斯•希尔顿,简直可以用恶心来形容。
其实从恶搞本身可以看出编导的意图,对著名影片的戏仿是致敬,而对很多人物的设定就体现的没那么善良了。
如果观众会心的笑,说明此人物的确在某些方面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反感或不习惯,公道自在人心嘛!
人都会有犯错或大意的时候,好的心态就是自嘲,一笑解千愁。
而谩骂或发怒只会让旁观者看到当事人的脆弱。
(写于2009年4月)
胖子哥哥一直拖放这本电影,还喜欢I will survive,很傻地咧嘴和我说他很喜欢。
我就更喜欢哥哥了。
全程我看得目不转睛,很简单不用想太多。
挑刺的是:paris hilton & britainy spears&american idiol的评委&金发结巴主播都是同一个姑娘扮的,真是辛苦。
总是觉得将本片划入喜剧有点不和谐,在这的划分标准估计是能让人发笑的片子统统划入喜剧,但总觉得不妥,毕竟喜剧这个古老的类型最初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拍的,此种类型的喜剧已经有着足够多的个性特点而足以为它们单独开辟一个新的类型了。
所以,个人觉得还是将这类影片暂时以恶搞片称呼吧。
其实,恶搞这个东西,说小了就是一些人吃饱了撑的过家家一般的炮制大杂烩,但说大了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蕴涵恐怕也大有来头。
首先它体现的是新时代的人性解放与个性张扬,其次,恶搞是一种草根文化向精英文化直接对抗的战场,最后,恶搞更加是一种网络时代媒体力量重新分配的标志。
总之,平民老百姓不再是以前被几个主要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愚昧大众了。
尤其是youtube还有博客的出现更加削弱了主流媒体的统治力量。
你形式古板,我就调侃游戏;你装神弄鬼,我就讽刺挖苦;你愚弄大众,我就揭你老底。
总之,在一个允许言论自由的法制社会里,恶搞就如同传统的杂文一般既有娱乐大众的功效又肩负着监督主流文化的责任。
当然这其中也有烂俗,但恶搞绝不等同于烂俗。
当然也有人说这都是快餐文化时代浅薄与浮躁的象征——也许吧,但有快餐的时代总比只有慢餐好,多一种选择多一种机会。
再说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内容早已不再统治一切,取而代之的是选择和获取信息的方法。
市场的多元化注定了电影空间中也一样的纷繁复杂。
但就电影的娱乐本质来说,我还是欣赏和喜欢恶搞的片子的。
所以对于本片笔者十分期待,毕竟说到底,恶搞片就是给影迷们奉献的课外大餐,管他那么多呢,饕餮之……
影片是要啥没啥,包括最基本的笑料,它根本就称不上是一部恶搞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对《蜘蛛侠》的一次廉价的临摹。
——《电视导读》在电影工业中,这类影片通常都被称为“垃圾食品”,看过,笑过,然后就被遗忘得一乾二净。
——《学院派》更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冷笑话,在这个已经尽显疲态的电影类型当中,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一家之言》光看预告片就可以了,因为所有好笑的部分,都被包含进去了。
——《芝加哥读者》-作者的分割线---影片是要啥没啥,包括最基本的笑料,它根本就称不上是一部恶搞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对《300》的一次廉价的临摹。
在电影工业中,这类影片通常都被称为“垃圾食品”,看过,笑过,然后就被遗忘得一乾二净。
更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冷笑话,在这个已经尽显疲态的电影类型当中,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光看预告片就可以了,因为所有好笑的部分,都被包含进去了。
... 子俊同学就这么荼毒了一班的孩子... 真是... 他们还是初中生啊.. @_@
这几天看恶搞片的最后一部,已经非常疲劳。觉得长头发队长蛮有爱,那只嗯嗯的暹罗猫也不错……%¥#(咿呀大~姑娘faifai辣~~梭奴家像辣只猫~~)
╮(╯▽╰)╭
美国的恶搞能搞出一部电影来,不简单。看来,中国的恶搞势力要继续努力啊!看一群肌肉男蹦蹦跳跳向前进,太有才了~~
美国恶搞的片子怎么都离不开恶心的绿色的东西。。。。。。。。。。。。
越到后面越糟糕
恶搞不是这样搞的
当年买了个DVD。正片70分钟都不到 就是个段子大合集,完全没剧情。开头有几处还算搞笑,比如恶搞快乐的大脚,后面就一泻千里了。这片子之后恶搞片就逐渐退出电影市场了。
和王后high five/“踢人入坑”注定要被恶搞啊
好好笑,恶搞很多美国流行文化。好玩。
恶搞什么的。
等了好就终于出dvd版,嗯,果然恶搞
如果你哪里没看懂,那说明你遗漏了当今的某些流行文化。
烂,实在是烂
还可以,恶搞滴里面不错了
不是说有多少艺术价值,至少可以看
美国人对于把恶俗变成恶心,还是很又天才的。使者说波斯王国会把斯巴达人变成廉价劳工去生产nike鞋的两句台词,看了真是寒心啊
看来编剧是wwe的fans..the undertaker。如果少点排泄物会更好些,恶嗜好..
没有很喜欢恶搞,光忙着找里面有哪些隐喻了,当作教学片来看不错
烂啊……Carmen Electra这种花瓶就会接这种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