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热爱的,是关于青春的记忆,而不是青春。
青春宏大得无从下笔,又琐碎得像夏日聒噪的蝉鸣。
又像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阳光将学校的一面白围墙染成昏黄,昏黄里有更昏黄的球鞋脚印,球场,校门,上课钟声……这些符号书写成的青春,在我们记忆深处,潜藏着。
我们开始以怀旧为借口去怀念我们的青春。
我们开始世故,失去信仰,懦弱习以为常,背叛司空见惯,我们指着一张青涩的照片嘲笑当年的自己,并说,幼稚。
幼稚,自以为酷地抽烟,自以为讲义气地顶罪,自以为合群地聚会……再多的青春往事,也能用幼稚来概括,概括之后,怅然一阵,就泛起笑容来了:我们的青春,其实挺美好的。
我们所热爱的,是关于青春的记忆,而不是青春。
我们的美好青春,是记忆的美好,不是本身的美好。
如果想着朋友的女友来自慰是美好。
如果眼睁睁看同学顶替自己被退学是美好。
如果欺骗是美好,懦弱是美好,冲动是美好。
电影里每个细节充满饱满的情绪,这些情绪一丝丝感染我们。
可是我们当初,高中,面对这些,有觉得美好吗。
我们困惑于现实与书本的区别,道德沦丧地耍一些小聪明去获得心安。
我们不断去承认自己的阴暗,自慰以及懦弱,并把所有青春期必然发生的事情归结为自己的过错。
是自己不够强大,去克制,去勇敢,去对抗这个体制。
种种困惑构成我们的痛苦,间歇性地折磨我们年少的心,我们慌张地成长,直至现在。
如此的青春,如今我们看来却成了美好。
是美好,因为已经成为回忆。
如果我们的青春是美好的,那么我们何必怀念。
我们何必在当初,脚步踉跄,青春仓皇,走到现在。
现在,我们看这样一部电影,再做一回青春未完的旧梦,再吹一阵九月的风,再听一首毕业的歌,再见一次当年的自己。
再见。
这个故事并不会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却直击内心深处某一个柔软的地方。
其实我一直很想弄明白“九降风”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没有明白,不过如果英文片名“wind of september”是直译的话,那么或许这个意思就是“九月之风”,仅仅是怀念或者告别青春的季节。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琐碎,那都是青春时节的人们所经历过的故事,不过,有些人过得痛苦,有些人过得快乐,所这部电影看完,很多人会翻开从前的日记,或者看着从前的照片,或者仅仅是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慢慢的勾勒出从前的回忆。
七个人,惹是生非,或者说自由自在的过着自己的青春。
一起去棒球场看着棒球联赛,尽情的欢呼和喊叫,再土地公庙前的大榕树下集合,抽着烟聊着天,再大半夜一起在学校的游泳池大吵大闹的一起裸泳,好像这就是人们总在怀念的青春,总是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所有的烦恼都不重要。
阿彦算是几个人的领头人物,不过总是处处留情,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或许是太年轻而不懂得什么叫做“爱”吧。
让他的女友小芸很烦心,还因为这件事,让自己的好友小汤替自己挨打。
而也因为这件事吵架了,不过最后两个人还是和好了,所谓兄弟的意气。
小芸写了分手信让小汤交给阿彦,算是给两个人一个痛苦的结局吧。
小汤带着信去和阿彦他们碰面,然后骑着机车带上阿彦,一群人再马路上奔驰着,而因为意外,小汤的车被撞倒了,而坐在后边的阿彦也重重的摔在地上昏迷了,然后醒了过来,以为没事的继续着,然后回到家,睡下了,不再醒来。
阿升算是几个人里面最安静最听话的一个好孩子了,他向博助借来机车打算骑一次看看什么感觉,但是却被警察抓去,因为机车是博助偷来的。
因为所谓的兄弟义气,他随便的把事情扛了下来,而罪魁祸首的博助却因为害怕而退却,不敢承认。
阿升被退学了,阿行也因为自己的火爆脾气而退学,然后拿着棒球棒疯狂再学校里追着博助,曾经的兄弟,反目了。
小汤一直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回到原点,不再有现在的争吵,不再有不开心的回忆,可是却总是事与愿违。
阿彦最后还是死了,小汤带着阿彦送给他的棒球星廖敏雄的签名棒球来到他家,却发现了整整一箱的棒球,上面都是还没有完成或者并不像的签名棒球。
九月的风吹起来了,毕业了,所有的人都该有了自己的道路开始走了。
学校的礼堂里,到处都是快乐的笑声和悲伤的哭声,小汤穿着阿彦的校服,带着一箱的棒球,自己一个人踏上了去屏东的路,去寻找他们共同的棒球偶像,因为阿彦对小汤说:你绝对不会一个人去屏东的。
或许是真的吧,因为这次,小汤是带着阿彦去的。
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首淡淡的优美的《蓝色蝴蝶》的歌声下,结束了。
曾经的生死兄弟,已经互相都陌生了,有的反目成仇,有的形同陌路。
青春再一种残酷的方式下结束了,也用这样的残酷,让他们长大了。
这部电影很台湾,就是节奏舒缓,故事看似平淡,但是却都是身边的故事,触动人心。
或许是因为台湾的一切都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吧。
曾经听一个人说:青春永远都是残酷的。
不过,我想残酷的只是人的选择,而不是青春。
不过电影就是给了我们残酷的成长。
我想着或许是他们的不幸,曾经的青春再以后的回忆起来,并不完美,而且还是带来很多的哀伤。
但是或许他们也是幸运的,更早的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更早的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值得回忆的青春,或许也仅仅是除了偶尔发出一些感叹以外,什么也没有了,或许我的青春才是残酷的吧。
好像,曾经的毕业,仅仅是考完了高考,然后就不联系了所有人。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就是有点孤僻。
现在,曾经的同学,已经没几个成为朋友了,都已经好久不联系了,看着老姐每天都感慨着曾经的回忆,赞叹着高中时候的纯真和现在依然和高中的朋友是最好的,我却完全没有太多的感想,或许真的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吧。
不过想着,或许他们的青春,我是说我的那些同学的青春大抵也都是这个样子吧。
几个小青年有事没事的聚在一起聊着女生和一些带点颜色的话题,对这自己有好感的女生有着不一样的幻想,很早就开始恋爱,然后失恋,然后说着自己看破红尘,自诩为不相信爱的人,一起小声的骂着自己的老师,一起上课时候看着各种各样的小说………………我想,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并没有过多的想着以后会是如何,仅仅是想着现在的生活要过的快乐一些。
冲动的打架,好像也是青春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
然后在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想着这几年的日子,发出些感伤的情感来。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种青春的缩影,这里有着所有人的回忆,所以他才能真正的打动人心。
记得自己最喜欢的台湾的青春电影是《盛夏光年》,看完后心痛了整整一个星期。
而这部电影或许会影响我更长时间,让我更加难过与我曾经错过了那么多。
这部电影应该是去年台湾最好的电影了,要比《海角七号》好太多了。
导演还是新导演,演员也都是新人。
只有曾志伟的两场客串有点惊喜,没有台词,但是气场却足以撼动所有的镜头。
全新人的制作到了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曾志伟打算推出青年导演,所以用同一个构架来在台湾,香港,大陆拍摄出三部不同的电影,三个新人导演,27个新人演员。
台湾是第一个,已经给了很高的台阶,后边的应该会有很大的压力吧。
香港的已经拍摄完成了,名字叫做《烈日当空》评论不错,但是充斥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已经不是一部看着舒心的电影了。
至于内地的那个《摊开你的地图》我根本没有打算去观看。
毕竟如果要经过审查,就不能有粗口,颜色,暴力和早恋,那还是你的青春么?
所以,曾志伟说过:《九降风》是三部电影我最喜欢的,看着很温暖很舒服。
其他两个个看着太喘不过气了。
至少已经说明了,那部电影才是好的吧。
不要再说其他地方的电影的不好,什么时候中国才能真正的拍摄起电影,再说吧。
影片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出局’的电影,青春期的少年,不是在学业的道路上晋级,而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出局,和成年人的社会一样。
这一点,导演有意用棒球联赛的放水丑闻来做背景,在青春偶像剧里平行穿插一些现实而残酷的讽刺。
‘偶像’的坍塌,也是青春少年不得不迈过成熟的一个坎儿,影片一直在为这个坎儿做着准备,或者说是一种冲刺,有么是击碎这个偶像(胖子撕了卡),要么是直面他们。
等到真的跨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个坎儿,就可以用成年人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了。
所以影片最后会安排小汤和曾经的偶像廖敏雄击球,不再是仰视的崇拜,而是平等的对待。
世界变化很快,直到勇敢的奋力一击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大。
这是这帮子‘温柔’的台湾兄弟们注定无奈的命运。
其实影片中整个台湾社会就是温柔的,父母,同学,连警察教官都和颜悦色,我不知道台湾某县是不是真这样,或许是个还不错的重点中学吧。
所以太温柔的兄弟关系,并不牢靠,没有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所谓兄弟,不过是些打牌喝酒的自私同学。
没有一起打过架流过血,并肩拍过砖头的学长学弟,到头来还是会为了保全自己出卖弟兄,这是铁打不动的人生准则。
否则怎么说战友的情缘赛过亲生兄弟呢。
作为小帅哥的阿彦和作为旁观者的小汤都没能把影片推向高潮,倒是拿着球棒的那位哥们还剩下点血性和义气,可最终还是没打人。
其他的都是孙子。
在这么一个温柔的高校里,出局的人才能真的长大,青葱岁月转瞬即逝
说自己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似乎并不妥当,但是看看最近,哦是近两年的自己,确实感觉青春这次美好的词汇已经离我越来越远.记忆里我的青春应该存在在初中,虽然早七晚八,而且每天骑车到处补习功课,但是还是乐死不疲,说是学习,补课,其实还是想和同学厮混在一起,任由老师在讲桌前唾沫粉末横飞,我们下下面传着纸条,看着小说,偷偷带着厚重的"超薄随身听",偶尔还不小心给公放了..一个眼神的交换就不知道接下来的一秒会有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发生..学校很破旧,但是操场去很大,去年回去的时候还流连忘返来着..小时候我也是踢足球的人..嗯..看完之后立刻想起了这些,据说我们正处在记忆里减退的年岁..可见这是没什么道理的..九降风是一部让我很意外的电影,之前看他的原因是因为最近看了去多压抑的电影Revolutionary Road,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一类..加上准备考试的压抑..所以想放松一下,可是能想到的是,这部九降风竟然是最压抑的一部..刚开始是一个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阿彦是忆苦,小汤是马晓军,小芸是马兰,当然还有一群狐朋狗友..在故事进行一半的时候是很欢快的,轻松的目的暂时达到,整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七个人的小团体,课后抽烟喝酒把妹看球,"无恶不作",他们喜欢在下课后一起到天台吃午餐,戏说着某个漂亮的女孩,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棒球,可能类似我们的乒乓球情结,他们有共同的偶像,他们一起去看比赛为偶像加油喝彩..如果不来点意外的话这个电影就太阳光了,于是意外来了,阿彦受伤住进医院昏迷不醒,团体里少了主心骨,很快瓦解,有人偷车,有人替人顶罪,有人打抱不平,有人深深自责,最后阿彦死了,受伤之后一直没有醒来,毕业时有人早已退学,有人感慨万千,小汤带着阿彦的一箱棒球去远方为他,为大家祭奠远去的青春..我不理解金马奖为什么颁最佳原创剧本奖给他.很多线,一直在放,可是就一直散着,最后也没有人收拢,于是线凌乱着,飞舞着,很多事情没有前因后果,最后永远的定格在青春的尾巴上..也许这个就是他优秀的原因.电影还有一条线贯穿始终线索,是台湾90年代的赌球事件,台湾棒球一度辉煌,可是后来黑色势力渗入,赌球猖獗,开始萎靡...棒球在那一代年轻人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但是无奈的是最后来时落寞了..青春的意义不是在于他的随风而去,瞬间崩塌的过去,而是在于一切崩塌之后重新寻找自我,寻觅方向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脱胎换骨的成长,生命的意义才能延续下去.班长为了能和阿生接近把他弄到管乐团,把天台的门锁死.阿彦为了挽回小汤的友谊,苦苦练习着偶像的签名.小芸为了维护和阿彦爱情,宁愿被整个学校嘲笑.小汤为了保护阿彦,被黑社会的人暴打一顿.阿行为阿升打抱不平最后宁愿退学...嗯..你还记得第一次失恋的时候谁作为你身边给你安慰?你还记得谁在生日那天给你准备party让你又惊又喜?你还记得时候生平第一次把你灌醉?青春,我离你有点远了,我很怀念你.PS:九降风是内地,香港,台湾三位新生代导演的青春三部曲电影计划,一稿三拍因此九降风又称作九降风-台湾篇.九降风-内地篇是由韩延所执导,又名摊开你的地图.九降风-香港篇是由麦曦茵所执导又名烈日当空..大家来比赛看看最后谁拍的好...再PS:很欣喜的是影片片尾曲的张雨生的我期待,前些天一直在听,好巧.
一青春是不是就是要把所有的美好都统统毁掉。
然后我们就可以面无表情的开始成人的生活。
死去的少年,撕掉的棒球卡,剃掉的头发,送不出去的BB CALL,满满一箱的棒球,空无一人的学校阳台,没有说出口的爱。
《九降风》作为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已经做完了自己的本分,的确可以让国内的众多号称小成本的导演汗颜。
只是,我忽然就厌倦了这样的青春电影,电影不是要给人梦想的吗?
为什么我们就要流着眼泪,看着所有的美好都统统走远,却连一句再见都不能讲。
经济危机了,日子如此惨淡,能不能有一点开心的东西。
二不过,我喜欢那个最终的结尾,坐着火车固执的要去往屏东的少年,身边是满满一箱的棒球。
就那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微笑着,丢出了两个人共同的球。
那么多天大的事情,在我们变大之后,变得不再重要。
只是,这样的成长,好吗?
三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完全中招了。
死去的张雨生,96年的张惠妹,一下子就回来了。
我想起了我的初中时代,我记得那个停电的夜晚,那个在黑暗的角落里未完成的吻。
时光就这样匆匆的溜走,你的样子已经变到我不认识。
可我依旧记得当时的心跳,还有烛光下忽明忽暗的脸。
SAY GOODBYE。
又是漂亮的女生和帅气的男生整部片子干净、安静属于我们的青春整部片子看下来都是一份平淡但最后的那首歌一首不怎么押韵不怎么华丽甚至唱得有些走掉破音的歌让我泪如雨下想起过去的那三年度过的时候觉得空空如也在回忆起来却觉得满心怀念两年多前的毕业礼上同学们相互拍照留念走上台 从校长手中接走毕业证书高中的三年便结束了不像电影中那般煽情 不像电影中那般无奈现在想起 确实感慨万分十几岁的少男少女生活中可能更多的只是无力反抗每天面对着的只是无趣的老师 丑巴巴的制服 和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的快乐可能只来源于上学路上yy的一段笑话或是看到喜欢的男生对自己的一个帅气的微笑懵懂的青春 在当时并不懂得把握现在回想可能觉得当初很傻 很遗憾但这就是青春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可以表达出我对那份青春的怀念那三年的时间 充斥着太多无言的美好甚至当初那份傻傻的坚持和每天的以泪洗面在现在看来 都只是微微一笑一样的学校 一样的走道一样的吵闹 不一样的我又到了六月 我还是掉下泪三年的岁月 我忘不了谁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毕业的合照 流水的小桥爬不完的阶梯 我微微地笑我又回到学校 树越来越高蝉依然很吵 我忘记了谁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脑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画面永远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它们的思念课桌 走道 篮球场 便利店 宿舍 操场 自习室……这些记忆 永存脑海之中像一个精心照顾的小铁盒 里面放着我最为珍惜的回忆……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借这部电影缅怀那段逝去的青春
每一年秋季,在台湾的新竹地带都会吹起东北季风,当地人叫九降风。
每一年秋季,许多青春里的孩子在这个季节里成熟,告别往事,迎接新的人生。
就像季风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成长从未因为留念或者忧伤而停止。
我总是带着懒散去看台湾的青春片,因为假如没有这样的状态,就很难体会电影里的淡淡味道。
那些波澜不惊的画面,总能把看电影的人带回某个特殊时代,并且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后心底痒痒的,软软的,像是怀念,感叹,又像是忧伤。
站在繁华的城市街头,我们究竟还能记起多少少年青春往事,如果不是一场电影的梦幻般的旅程,或许,时光早已向青春告别。
所以看《九降风》就像在看自己的过去,即便台湾的高中时代和我的高中时代有着巨大的区别,但是年少必须经历的往事却不太相差太远。
那样的季节里,每颗心都向往自由,充满幻想,而升学的压力几乎让每一刻放纵和偷懒背上沉重的负担。
当我看到电影里的少年翘课、抽烟、喝酒、看球、打架等等这些甩掉书包和课堂的行为时,心里竟是羡慕和畅快。
在我的那个时代,除了在课堂开点小差,课后周末抽点时间打球之外,就一直被迫做个乖小孩。
我想如果时光可以回转,我宁可去做一个坏学生,那样才真实,才是青春应该拥有的东西。
在那样的岁月,仿佛所有的东西都是朦胧的,比如父母培育的辛苦,我们全然不知。
兄弟情是什么,爱情是什么,未来是什么,理想是什么?
这些只有长大才思考的东西,在那个时候都只是模糊的概念,兄弟就是可以一起喝酒一起看球出事我帮你兜着的人,爱情就是异性的诱人的身体或是找到一种不一样的特别,未来,理想?
那只是老师和家长用来教训人的小伎俩罢了。
玩世不恭,无所畏惧,尽情花心,看球不爽不扔鞋子,下课就到榕树下喝酒抽烟,中午吃午餐都要一起上天台,爱别人的车就去偷窃,出事了就替兄弟承担,又或者愤愤得替兄弟抱不平追着兄弟打,……。
这些坏孩子条条罪状我们可以说那是有问题的青春,可是,当我们回头再望的时候,他们真的有问题吗?
叛逆,独特,执拗,无畏,恐惧,义气,胆怯,逃避……,所有的所有,都是青春里的一种颜色,无法回避,更无法拒绝。
青春当有错,没有带点错误的清楚虚假而不完整。
被设计被管制的青春是人生一大的悲哀。
影片的最后是毕业的季节,忧伤的毕业歌里许多人留下热泪。
他们应该流泪,最美的少年即将离去,未来哪里还有这样没心没肺的日子啊?
影片主人公之一汤启进带着一盒棒球去台南,找当年的棒球英雄廖敏雄去打球签名。
这也是他好朋友——昏迷在医院里的郑希彦的愿望。
汤启进把他实现了,在毕业的季节,在少年岁月还没有消失殆尽之前。
有些岁月不可抗拒的流逝,有些成长不可阻止的到来。
在每一段特殊的岁月里,应当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哪怕是错,少年时也错得起。
最怕的便是永远只做个大人眼里的“乖小孩”。
毕业的合照,流水的小桥,爬不完的阶梯,我微微的笑……高中毕业的那一天,那天天气很好,国权路的两边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那么多。
正大体育馆里上演着很老很老的桥段,滚动着的视频,笑声中夹杂着泪水。
我缺席了这样的场面。
校长为大家戴上花环的时候,我刚刚踏进正大的大门。
我看着你们一个个走下主席台,我静静的坐在阿妍边上。
其实想哭的,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我又回到学校,树越来越高,蝉依然很吵,我忘记了谁……2006年的秋天。
四个人。
我们叫嚷着要做彼此最最要好的朋友。
那一天我带他们来到了我的高中。
树越来越高。
博学楼西面墙的爬山虎还是长得那么好。
我告诉他们校园里那里有樱花树,开花的季节我总是在校工把花瓣扫掉之前早早的到了学校。
那里有开着睡莲的池塘,在那里我们的老师还养过小乌龟。
高三的时候我们的教室在六楼,从冬天的西北风吹到夏天的东南风,课间我们还会乐此不疲的冲下六楼到小卖部买个茶叶蛋或者烤香肠,如果是早上的小卖部,奶黄包和叉烧包永远那么好卖。
去的那一天操场上的韩国生在踢足球,我试图解释着曾经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含义,但是我突然遇到了表达的障碍。
后来,我们四个分开了,就像从来都知道有这样一天一样,我们彼此问好,微笑,偶尔的电话和短信。
这样美好的回忆和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我们知道彼此还在。
如果有一天我们再一个不少的聚在一起,就应该是八个人了。
2008年的秋天。
两个人。
我牵着他的手回到了这里。
我再次重复了以上的故事。
中午舟和阿妍陪我们吃了饭。
我们又吵闹着讲着曾经的405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他很安静的听着,笑容清澈。
后来下雨了。
我们冲上一辆taxi离开。
高中的时候我不断的想着,变成大人要多长的时间。
慢慢走着才发现,我的思考已经慢了一拍,我心里早就已经默默的念叨着,如果还是个孩子,那有多好。
一群蓝色的蝴蝶,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的飞,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永远不后退……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要怎么丈量呀。
我身边有个认识了8年的朋友,我们很要好,却不在一个城市。
她是这个在电话短信email的年代里为数不多的会每年认真写贺卡的人。
单纯又善良,喜欢史努比和加菲猫。
她告诉我她所有的关注和喜爱,却很少谈梦想。
她的梦想也许是众多已经用烂掉了的美丽的句子之一。
我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应该不会离开。
偶尔听一支不知道什么乐队的歌和喝那种有很好听的外国名字难听中国名字的果汁。
偶尔想想未来然后好好过现在。
呀,高中已经离我很远很远啦。
日子很流水很流水。
这首歌实在是好听,和年轻有关的故事也总是那么好看。
从一开篇开始,我就知道我要离题了。
但还是写了下来。
如果可以的话,让这首歌来当个伴奏好不好。
我永远也没有办法体会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我不迷棒球,不迷桌球,甚至连一只喜欢的球队都没有。
我没有体会到追女生追不到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也没有办法体会到一群人坐在马路上抽烟喝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不知道男生那种为了兄弟愿意扛上一切责任的决绝,还有那种几个人爬到天台上用冬瓜茶扔教导主任车子的那种愤怒。
这是一部拍给男生看的电影,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我的17岁,也有一个现在偶尔会想起来的男朋友,而我的男朋友也有一群这样的朋友,像《九降风》里那样,每天放学之后一起骑着车在马路上兜圈,然后凑着钱一起去街边的小吃店吃烧烤喝啤酒。
有的时候还要比酒量,就是青春期里那种特有的倔劲。
他们也凑在一起和别的男生打架,然后被老批评,被主任教导。
可是每次之后也都是若无其事的觉得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像我们这样的女孩子,永远没有办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里去体会那样一种感情,就算我们也有,我们也永远不会为了自己某个朋友挨几下拳头,或者承担几个不象样的惩罚。
我曾经也偷偷问过他,为什么他们之间的感情永远高过任何的东西,即使是家长的责骂或者老师的训斥。
记得当时他是那么告诉我的,他说,你永远都不会明白,当一个兄弟为了维护软弱的自己而在老师面前承担下所有的责任时,你会觉得,这个人就是你一辈子的好兄弟。
我那个时候其实根本就不能明白这样的感情,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以后,我也似乎领悟到了,他们都是需要一些在身边给自己壮胆,然后陪自己一起长大的人,即使是在他们犹豫不定下不了决心的时候,也只是需要有个人在身边陪着自己硬着头皮往上碰,而我们,怕是永远都不敢奢望。
所以我也是到了今天才明白,为什么女孩子总是喜欢三三两两地一起逛街吃饭说一些自己和对方的小秘密,而男孩子们只要是约着出去玩,就一定会是三五成群,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一个整体,一起打架议论女生跟别人斗志斗勇。
他也会为了和兄弟们跑出去玩而把我冷落到一边,而我也总是只要听到那句“对不起”就所有的委屈都不愿意计较了。
年少的我们都是这样,尤其是面对喜欢的人,无论如何是说不出一句“我恨你”这样的话来的。
游泳池那段裸泳的镜头,看起来多青春啊。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7个人在一才开心,否则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前些天在看《海角七号》,被多少人追捧着说尽了好话,我到最后还是觉得娇柔做作,除了范逸臣那句“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我好象看到的只有对爱情的不理解,还有那种莫名其妙就彼此喜欢上的东西。
但老实说,那部片子并不是很讨好我。
因为我没有那样的经历和感情,没有办法做到心灵的神交(哈哈,我是从小S那学来的)。
可是《九降风》不一样,虽然那些也并不是我所经历的,可是却是我亲眼看着它们发生的,那里面有我的影子。
还有啊,那个郑希彦,长得实在太像我一个学长了,是我上大学认识的第一个同乡。
我早就觉得他很有明星范儿,只不过,他实在是太腼腆了。
再有,我最喜欢的其实还是李耀行,太他妈的男人了。
而且,我也怀疑超人是gay耶。
“到了一定的年纪,人们会开始回想属于自己最美好的时光。
往往,最美好的时光,都是那段纯真的成长岁月,我们称它为青春。
”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一直的谈资?
不是天气,不是新闻,是回忆——这种大家都共有的东西。
总能在某句突然插入的话“当时……”,勾起涟漪般的回想,记忆似咖啡的香气离开了杯,弥漫四溢。
或许,我们的记忆不尽相同,但是有着共同的过去时态,然后依循着同一条时间的横轴互相倾述比对——即使走到了大学年月的末尾,每每谈话,说起什么,总可以勾起那句,“当年中学时……”,后续的是回忆。
可以是对坐在饭堂的餐桌上,呷饭的空隙间的闲聊;可以是三五聚块,唠叨一大段话之后突然的引出;可以是对着老友深聊之间,顺延地说起共同的过往……不管怎样,当你开了头,对方总会在你后面接下话头,最后是两个人一同回味共同拥有的那段似乎已经逃离得很远的时光。
早过了大一入学时不舍地把高中生活挂在嘴边的比对的时期,然总是会不经觉地在哪个话题中提起这段过往,是因为那里有太多的记忆可以回想,不是留念,是留恋——或许正如上言,青春永远是最美的回味。
当我们的世纪变成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标签——“八零后”,似乎也随着二十世纪的名头被甩在了人们的视线的背后。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原本被当作是时代的青春张狂的标记也被接踵而至的“九零后”所接下。
我们也开始和以前同样这么看待着我们的大人们一般,用着成人的口气,过来人的语气,去讨论这群我们的“接班人”,用趋近成熟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现今的“非主流”。
张狂如歌的青春,在我们面前真切地如风消散,所以当看到这熟悉的过往时代的记忆被放到荧屏之前,窥视光影中的如此熟悉的种种,我们的心房不能不被撩拨凌乱。
上世界的九十年代,是我们共有的青春,共有的张狂记忆——被摆在荧屏前的种种比回想更加逼真,也比回想更加动人。
这当是一首我们八十后的青春的共同悼歌,因为这部电影没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一如我们不会为失去过往的青春高兴起来一般。
我们的大多数人不会有阿彦,小汤,超人,阿行这七个少年的叛逆而不良的青春,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找到那么点什么,我们也曾经有过的。
没有共同经历的事,而有着同一条的时间横轴,我们在上面上演着我们共同的青春,造就出那样的相似感,那么多的deja vu。
我们那时的周遭没有棒球,也不知道什么廖敏雄,但是我们有另一些如他们般狂热的同好者的小团队——时常的聚在一起,讨论一个恒久不变、常说不厌的同一话题;那时,是火箭?
是曼联?
还是国米?
也有更加前沿的,电子竞技。
我们同样对某个偶像那般痴迷,收集他的种种,很可能当年的某个人的那句“我见过他,还握过手!
”就和阿彦的那句“廖敏雄来过我家”同出一辙,一个仰慕者的美好臆想。
我们也有过,或许是我们周遭的某个朋友,在顶着学校抵制早恋的呼声下拖起了小手。
当然,也有更加进一步的,让我们当时脸红耳热的……我们看着对方微笑,甜蜜,也可以看着对方垂目,憔悴,我们把这别人以为我们不懂的情愫称为爱情。
同样的我们当中也有和小汤一样的那种,暗恋上那个经常一起接触的女孩,是由熟悉变为恋眷,还是在认识的第一刻就迷恋,也如同影片中对于小汤的情愫一样没有解释。
只是,我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青春情愫,冲着青春的名号,爱恋吧!
这个是所有人心中美好愿望的呼声,即使不是所有人都在实践,但定当所有人都在臆想。
很难有像电影中七人的那种午夜溜入游泳馆,然后拖了个精光互相嬉水的记忆。
那一幕在水光的映衬下的七个少年,在陆续脱光衣裤之后从泳池的外延跳投入泳池的一个个赤裸的躯体,在空中划出弧线;然后互相的推搡,互相的摇拽……在水波闪动的光影中裹着扭动的肢体留下倩影,这场持续良久的赤裸的男子嬉戏,让赤裸的男体在荧幕前变得如此动人美丽,不下于被画入画布的裸女。
或许这就是青春浮现在躯体之上的纯美和光彩四溢……我们的青春没有被贴上太多“不良”的标贴,所以当我们看着这群不良少年的种种,有着距离的陌生,又有着直面的熟悉。
因为,有那么多的叛逆而无所顾忌的事情,是我们在那段同样躁动的岁月里难耐青春的勃发而同样无时无刻在心中臆想过的;或者,我们身边同样的那些被我们称为“不良少年”的同龄人也在做着。
我们从荧屏中他们的身上,看到那股漫溢出来的青春张狂的热力,勾起我们那时压抑在心的青春的躁动,一时激动不已。
我们在他们身上回想青春,也在他们身上臆想青春,体味那番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叛逆而张狂的岁月。
这是我们会从看到这些熟悉的高中式校服开始溺淀进其中,直到眼前已是黑幕而仍旧醉然未醒的原因吧?
它着实让我们就着荧屏的光影,交杂着记忆回溯了一番自己的青春岁月。
《九降风》的名字一直没有在影片中寻找出解释来,反而影片的英文名——wind of September来得愁郁动人。
九月当已入秋,秋风的萧瑟席卷下定必枯叶四散,正如逝去的青春年华、过往的岁月,曾经的青葱终究会随风而逝。
只是岁月如风,而青春如歌,满载着故事与心情的记忆会一直回荡。
就像这部叛逆少年的悼歌般,总会显现眼前,然后触动心房。
青春啊。。。片尾听到宝哥的声音,我彻底穿越了T_T
没有high点的青春片,导演起名字看出是个非主流,减一分
我期待,有一天我会回来。我期待,有一天我会明白。
青春总有人扛不起
干你娘青春,但看到毕业那段时,改口,干你娘毕业。
看完《九降风》最大的收获就是,脑震荡后千万不要睡觉!!!
无感 难道我已经老了清新不动了?@张浅浅浅浅
台湾这类青春电影能什么时候不带日式的影子呢?
让我很难忘的电影,看完之后做了一宿的梦,还有那首《蓝色蝴蝶》,现在还环绕在耳边,所以我回来,又加了一颗星
我们都记得我们青春的日子。
王柏杰确实演得好。初家晴真漂亮,柯佳嬿我不喜欢了,觉得有点假。。。。林书宇气质很好。
是的,你们还可以把你们所谓的“青春”搞得更煽情点,苦逼点,凄凉点,总会有人迎合的。
最後的歌還行
除了喜欢里面姑娘的那种苍白孱弱、安静美好、懦弱隐忍、一笑你都想哭的美好品质外,剩下的都不喜欢。电影一般。想惨烈结果没狠下心那种,最怕你狠不下心了,一旦狠不下心,整个气氛的渲染都白费了。宿命论什么的,是我唯一看出来的,就是不管多么喧嚣,最后我们都要开始正常的、没有彼此的生活。
原来男生之间也会冷战~他们之间有仗义的时候,也会有胆小怕事的时候,但最后却演绎出了一场灰灰的人生~~
一阵青春的九降风
还是年轻
我是平民老百姓,看不懂有什么精彩的东西在里面,为什么会那么红涅?
就像风,和各种带泪的青春。
如果有天我们庸碌在人海,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