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屋頂上的綠寶石,我想,現在的感觸應該是最溫熱的吧。
我始終,無法接受相愛的人經歷了萬千磨難,上了刀山下了火海,卻還是萬劫不復不得善終。
念中說過,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掉家琦的手,第一次,是在英國,他們找回回憶的時候。
第二次,是念中到三亞去找家琦,陪她重新站起來的時候。
命運很奇妙,造化很弄人,際遇就像是隨時變臉的孩子,你都摸不清什麼時候他會一時興起給你沉重一擊。
有時候,很多事情不是兩個人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克服的,人生,就是有很多事情是充滿著無奈無力的悲哀,即使對著天空大喊委屈,即使要發力要改變,卻無從下手使不上力。
很多情況下,這並不是麵包和愛情之間的選擇題。
無關現實,無關金錢,無關權財,只是有太多的牽絆,有太多的不能自控,有太多的包袱,有太多的不能放下。
比如家琦跟念中,編劇為他們選擇了屬於他們的結局。
念中想要把關於家琦的一切回憶都還給她,家琦卻還是留給了念中一個MP3作為唯一的念想。
唯一的。
從此以後,念中就要靠著這個唯一的聯繫點,獨自在海邊聽著他們的回憶,然後把一生只有一顆的綠寶石放在心裡的某一角落。
他的愛已經給了家琦,剩餘的,感激,愧疚,擔憂,不捨,都不會再是愛了。
家琦說,念中,我愛你。
我曾用盡所有來愛你。
但我們之間擁有這些美麗的過往和回憶,就足夠讓我們擁有勇氣重新走向新的生活。
第一圈,是鼓勵。
第二圈,是勇氣。
第三圈,是不離不棄的陪伴。
我是否可以認為,其實儘管在現實中他們沒有結合,但他們的靈魂永遠相依相伴,他們的思想交融,他們,其實從未分開過。
死亡、疾病可以把他們的肉軀分開,可是,只有成為靈魂伴侶,外在的因素才不能把他們分開。
我甚至還幼稚地以為,幾十年之後,他們在某種境遇之下再次相遇,彼此心中愛火不熄,彼此心中牽掛依舊,彼此心中相依相伴的慾望強烈,他們可能會重新在一起,或者,只是彼此問候一聲,然後對身邊的子女說,你看,那邊是我此生最愛的人。
我把我自己的一切託付給了他,雖然我們並沒有在一起,但那些過往卻日益鮮豔,絲毫沒有褪色的凄淡。
因為,我們都知道,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深愛彼此。
所以即使不能在一起,即使形式上不能在一起,又怎樣。
想完這點,儘管眼淚還在我的眼眶里打轉,不過心裡著實有點釋懷了。
母親看我看大結局的時候哭哭啼啼的,還說人家地震了你都不哭,你都沒這麼深愛我啊!
我……我真是苦點不在正常線上。
我一直都覺得,最美麗的時光,是念中跟家琦的學生時代。
那個時候,他們的世界那麼單純,那麼簡單,只有彼此互相陪伴著的冒險,還有曖昧的,不敢承認的試探。
那時候的他們是膽小怯懦的,爲了兄弟情可以放棄真愛,認真地說什麽都可以一人一半。
那時候的家琦就很勇敢了,敢於向喜歡的人表達心意,敢於把自己的勇氣給他,敢於在白露的第一道曙光出現時,把綠寶石放到念中口袋裡。
小打小鬧,拌嘴逗笑,一切那麼的純淨,純淨到一想到後面的結局,我都不忍直視。
所以啊,如果能有一次重來的機會,我想我會乘坐時光機,回到我的學生時代,然後好好珍惜那些曾經對我好的人。
我也想重新穿上校服,不要做個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參加很多活動,跟很多人交流,跟大家嬉笑打鬧,背上書包,一路笑鬧著回家。
我也想上課時和某人互傳紙條,偶爾彼此眼神交匯一下,連忙慌張地移開視線,臉紅心跳不止,卻又忍不住偷偷再次瞄向對方,然後相視一笑。
我也想我們能一起做作業,一起探討題目,一起自習,一起看書,一起補課,一起……一起度過最簡單最美好的年華。
然後呢,現在,我更喜歡念中和家琦在英國的那段日子。
那時候,他們都成熟了,經歷了更多甚至是死別,見過世面,也更勇敢了。
睡醒了看見樓底下心愛的人給自己等候多年的答案;攜手走過異國的風情歲月;早起為對方準備晚餐,互道一聲早安;一起在異國打拼,然後買房,然後裝修打理自己的家。
一起拖地,一起打掃,一起刷牆,一起打扮……看著自己手中一點一滴成型的屬於兩個人的家,激動人心歡欣鼓舞好像都是多餘的,剩下的,就是心底某處柔軟的角落溢出來滿滿的柔情與甜蜜。
哈,想到這個,有點憧憬自己的留學生活了。
不過,我是沒有這樣的青梅竹馬啦。
如果生活,能停留在某個片刻,某個我們想抓住卻又抓不住的時刻,就像音樂盒那樣優雅地靈動著,在最美的那一處音符戛然而止,該多好。
可是無論是和心愛的人分離,還是他斷手斷腳出了車禍,還是他出了什麽意外,地球依然在轉動,人們依然匆匆忙忙披星戴月。
芸芸眾生,我們活得碌碌無為,不過,能擁有過往都是每段溫暖時光。
家琦說: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
就像海南不可能下雪。
很多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回憶終究是回憶。
夢醒了,你還是得回到現實裏面去。
天海藍色的 還是彩色的灰塵花是開了的 我坐在裏面等著琴是黑色的 手是白色的輕輕地順著你的指尖滑著 我迷路了地是灰色的 你是透明的靈魂我是醒著的 時間忘記要走了風是自由的 水是靜止的流動著故事快要說完了 亂了一個人旅行 一個人彈琴我在聲音之中放進了你的呼吸我好想 把你遺忘可是每次回望卻擱淺心上一個人旅行 一個人彈琴我在聲音之中找到了你的旋律那聆聽的人 有沒有你我始終留一個位置 等你念中說:上了這班車,車已經開了,下不去了。
很多事情既然開始了,就不是說停止就能停止的。
你和我都做上了這班車,不到終點,都下不了車。
天天想你 怎料相思如此徹底日夜只嚮往一個你 輕輕複製我的生命忽而想起 互道珍重只是探詢假戲真做竟成別離 心中歎息我們太年輕那時候 我們都沒有勇氣去挽留那時候 我們都失去相愛的理由那時候 我們都以為對方會回頭大錯特錯 大錯特錯若可以 今生我還是要和你度過若可以 來世我還是和你不分離若可以 不長年思念會讓愛低下此情難諒 此愿難了美麗時光 總過得匆忙 貼心收藏 每一段喜怒哀傷璀璨年華 愛情在燃燒著火花 能擁有過往 都是每段溫暖時光愛情永遠閃耀在最亮那一個地方 我心中有一顆寶石藏著許多夢想我的心去流浪 卻帶不走天堂 遠走四方 為尋一個肩膀愛情永遠閃耀在最美那一個地方 我心中有一顆寶石藏著許多夢想我的心去流浪 在寂靜的路上 沒有終點 再也不想返航美麗時光 像夜的輝煌 安靜的窗 總暗藏更多悲傷世界像海洋 就讓真心能飄遠方璀璨年華 愛情在燃燒著火花 能擁有過往 都是每段溫暖時光
这片子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短短30集,剧情紧凑,按照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每十集一个大段落,其中的爱情波折让观众足以相信时空的蜕变,人物性格的变化也颇具说服力,果然是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导演徐惠康拍出来的,另外镜头语言确实很丰富,人景的构图很考究,人物对话的镜头机位也根据人物关系或者心情而变化。
老一代戏骨和新生代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让本剧的感情戏颇为真实深刻,本剧的结局颇被诟病,有刻意虐心嫌疑,不如我们就把29集作为大结局好了,但其实30集呈现的结局才是真正的生活。
十年前看这剧还是高中生,现在看正好是主角们当时的年龄,我终于看懂了,也感动了。
非你不可的爱情(弹幕上说: 看这部剧的人,都很怀旧。
的确,我爱看的大多是九十年代的片子,很多比我年龄还大。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生错了年代,我应该再早出生十年,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哥哥的绝代风华,或许还有机会见到金庸老爷子。
青春真的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毕竟我要是再晚生二十年,那我的青春就不是七里香,而是鸡你太美了。
现在已经没有剧能让我为之流泪,而这部剧看到后来,简直让我三集一小哭,五集一大哭。
以上,所有泪水,全部送给佩妤和聂凯) 小时候看这部剧,只看得到家琦的苦和念中的伤,只看得到他们之间的千山万水。
大概两年前我重刷时写了一篇剧评,每字每句都与他们俩相关。
可是那个时候,我没有流这么多眼泪。
而这一次,我居然看到了佩妤和聂凯。
这个新发现既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
毕竟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别人爱情里的配角。
“白露,天边曙光初现,少女摘下项上的绿宝石,偷偷放进少年的口袋,少年蓦地怔住。
绿宝石项链滑进口袋的那一刻,简直美极了。
” 少女是家琦,少年是念中。
他们的爱情让人既心动又心痛,既受到绿宝石的祝福,也承担了绿宝石的诅咒。
分离,误会,车祸,残疾,其中任何一点放在现实中,都足以让一场爱情万劫不复。
也许正是因为有绿宝石的传说,这段爱情才不得不经历诸多磨难,以证明它的无坚不摧吧。
事实证明,主角的命运沉浮掌握在编剧手里,而配角的命运,不仅被编剧掌控,更被主角掌控。
这部剧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看的了,已经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里面很多的情节和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对于凌佩妤的心疼和喜爱一直没有忘记过,反而是越回想越清晰,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实在是太好了!
现在很多的偶像剧的套路,基本都是在男女主角身边,有一个默默付出、英俊帅气的男二号,然后是一个不择手段、阴险毒辣的女二号,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男女主角经历种种磨难终成正果,男二号黯然退出,女二号则最终改邪归正。
但是在这么多年以前,已经有一部剧大胆打破了这种模式,为我们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和情节。
而我要说的是,这部剧之所以如此独特,正是因为有凌佩妤这样一个全身都是闪光点的女二号在!
佩妤的身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出身在一个富豪家庭,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又整日忙于生意根本无暇照顾她。
虽然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边并不乏追求者,但是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想必也不会少。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她的志向和择偶观一点都不低,她说她要的男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世界的人,不管这个人是砖块还是钻石,她都不在乎。
而周念中的出现可以说正好满足了她的要求,因此她才会这样不顾一切得去爱他。
佩妤为念中做了太多的事情,人前维护他,不让念中因为自己耿直的个性而让人难堪,人后更是努力鼓励他和支持他,让他从一个自卑,有点懦弱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我敢说念中取得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佩妤的帮助是绝对少不了的。
佩妤对于爱情的执着和不舍我认为一点都不亚于家琦,还记得佩妤在第一次遇到家琦的时候,就出于一腔热心和正义让家琦免遭奸人之手,或许她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叫莫家琦的人,将来不仅会成为她通往幸福之路上最大的阻碍,而且也成为了她命中逃不开的劫数。
佩妤对念中的爱丝毫不亚于家琦,在英国的那次酒会上,她就对家琦说过,自己对念中的感情是认真的,她会公平得来和家琦争夺念中。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坚信,如果真的让她和家琦公平竞争的话,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会是她!
至于梁蕊也就是家琦的妈妈为了躲避巨额赌债来向佩妤跪地哀求她买机票的事,必须承认佩妤确实是有私心的,但是这并不足以表明她就是一个多么自私的人,相反如果佩妤坚决拒绝梁蕊的哀求,或许家琦就和妈妈一起惨遭不幸了,那才是真的冷血残酷!
而且在得知家琦车祸“遇难”之后,我相信她内心也是十分愧疚和自责的,这点从后来她主动要求帮助家琦复健可以看出来。
佩妤对于念中也想要过放弃,第一次是因为念中当众拒绝了她的父亲要他和佩妤结婚的请求,佩妤虽然及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气氛,但是在回到家之后却只能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暗自承伤!
第二天她带着念中又去了趟英国,在游玩了很多地方之后,最终选择了告别,就像她说的,不管她怎么努力,都赶不上他和家琦的过去,所以这一次她选择了放手,即使她的心在滴血!
但是我们的男主角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又跑回去接受了佩妤,又给了她希望!
第二次,就是在念中发现家琦没有死,而且双腿落下了残疾之后,他对家琦的爱又像潮水一样涌现了出来,不但丢下饭店的工作陪着家琦去做复健,而且又一次选择了抛弃佩妤!
我可以想到当时的佩妤内心有多么失落和哀怨,但是就算是这样,她依然放不下念中,并说服聂凯,和他一起调查,还了念中的清白!
在念中重新回到饭店之后,忍着巨大的悲痛提出要来办他和家琦的婚礼,这次她是真的打算放下了,不是她放下了念中,而是她希望自己深爱的人可以获得幸福。
有人说佩妤是圣女,我倒觉得她真的是把一颗心全部留给了周念中才会为他做这么多的事,有时候我多希望她自私一些,多为自己的幸福考虑一下,但是这样的话就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凌佩妤了。
佩妤在这段感情中并没有输给家琦,甚至她做的比家琦还要多,她唯一比不过家琦的地方就是时间,如果是佩妤先认识念中,我相信念中最后心里选择的一定是佩妤!
最后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致单纯美好,聪明睿智,热情大方,大器执着,心思缜密的凌佩妤小姐。
因为霍建华和孙俪看的,演技在线,特别喜欢他们的学生时代,回不去的曾经,因为误会分分开开,最终也没能在一起,有点遗憾。
爱情是很美好的,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吧。
我很羡慕他们的学生时代,暧昧,却不戳破,这样朦胧的感情最美好,也最纯真。
男女主。
男二女二都很棒。
命运无常,最终男女主却没能在一起,或许有缺憾才是最美的。
才能让人永远记住。
愿我们把握住自己的青春,加油!
老文一篇,放过来好了====================================================前段时间晚上一人寂寞无聊,于是看起了前几天从单位里拷回来的《屋顶上的绿宝石》,仅因为女主角是孙俪而已。
看来国内是真拍不出真正的纯爱片。
也或许是他们不愿拍,毕竟几千年文明史的神州大地上传统世俗的怨念太重,使得影视中的爱情总要和家庭,社会,金钱,阴谋,恩怨扯上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部片子的剧情,总的来说是开始比较幼稚俗套,中部渐入佳境,靠着既多又总能让人料到的巧合来达到了不错的曲折效果,到后来终于显露了一点内涵,然而却又烂了尾。
其实剧情应该在聂凯从三亚潸然离去时就结束的,然而或许是为了符合30集档期的要求,或许是编剧沉迷于制造连绵不断的曲折情节而不能自拔,更或许是受了柴门文的“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奈”感召,故意制造一个残缺美的结局——总之,后面的几集就是多余,当断不断,刻意曲折,最后难免过于反复无常而又刻意赚人眼泪让人失望了。
开始看到中段的时候我的感受是这样的,虽然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然而为了避免更多的反复无常求得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那就两人都妥协一下吧,也还算可以接受。
可偏偏剧情又在此时开始拐弯,继续捉弄观众的情绪和考验他们的耐心,又让他们旧情复燃。
那好,这对我来说其实是最理想的结局,一个男人终于看清了自己,认识到人之自由,抛弃了一切既成的荣誉和财富,撕掉了一切外在的标签,成为一个坚强的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这虽不是个大团圆的完美结局,但却是最具内涵的good ending。
大团圆的完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象,现实的生活中,要想得到,就必须抛弃,这不是不得不,而是为了心中所爱而欣然铤而走险,挑起重担;要想自由,就要撕掉一切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甚至要抛弃所谓的男人的尊严,这可不是悲观,正如王怡所言,任何外在的符号都会对内心构成一种专制——因此那可是为了自由而应欣然接受的代价。
所以在我的心中,那也将是一个真实而壮美的结局。
只可惜多愁善感的小资编剧继续追求那曲折动人的愉悦忧伤,掠过了艺术继续辛苦地制造着不值钱的眼泪。
让我们早已坚决而清醒的主人公又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突发事件最终说了GOODBYE,绕了多少艰难的圈子又失望地回到了原点,让多少悲欢离合都成了一场可耻的空虚。
轮回在复转,而我们的生命却在消怠,这只让我感到厌烦无聊而已.....你,你们,这不是在捉弄我们吧?
.......所以剩下的几集我也就懒得看了,在网上看了一下剧透就扔一边了,心想什么时候有精神了再看看.......结果时间一长,更没了兴趣,放着还占空间,索性删了痛快...于是,这篇残废的观后,至此结束。
07.07.01
首先这剧今天来看真的是大咖云集。
演员表演都算是比较到位,两位主角很养眼,而且相比同期言情片,竟然是觉得演技比较自然和谐,特别是校园一段时光,没有做作的演戏痕迹,非常的让人感叹他们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那种青涩爱情。
这个电视剧最大的硬伤就是剧情。
英国的那段扯的不得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英国是个不足100人的小村庄,随便到哪里都能两个人就碰上。
相个亲给下药,我想人家也不至于饥渴到这个程度吧。
英国这段基本上剧情是很雷的。
而且去英国好歹也给我一个理由,周念中你是怎么买个机票就去的,你不要考托福吗?
你不需要预备读语言吗?
还有这么多大学你就和女二号进了同一个大学?!
反正每一次的误解,理解,都会在神奇的邂逅中得到化解。
太刻意的邂逅,没有理由的甘愿付出都是剧情的硬伤。
05年的中国言情剧也就是这个水平。
但是霍建华说,这部戏最大的价值就是孙俪给了他如何做一个好演员的带入工作。
因为孙俪,霍建华觉得言情剧也是可以拍出人物的内心层次感。
这部剧的5星是给演员的。
至于剧情我只能说,编剧你可以下岗了。
原本想取“爱情能自私多久?
”这个标题的,但后来又觉得可能这句更能表达我想说的意思。
《屋顶上的绿宝石》第一次看的时候是高中时期每周五爸妈还没到家而我可以美美地躺在沙发上偷看会儿电视的时候。
那时候被聂凯这个帅小伙儿深深吸引,对周念中的颜不敢恭维。
不过因为只是一部打发无聊和满足自己学生党时候偷看电视的刺激的电视剧,所以后来也就断断续续地看了一点,只知道最后挺悲伤的,而我天生自我保护欲很强,让我会难过的东西我都或多或少地刻意排斥和躲避,比如让我看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直被我深深地压在桌子底下,看了一遍哭过一遍后再也没拿出来过,所以,之后就再也没想起过这部电视剧。
最近《新笑熬浆糊》(是的我没打错字)热播,实在是提不起打论文兴趣的我就开始了边看电视剧边码字的糜烂夜生活,想想既然那么热播就看看吧,看完之后发现虽然霍建华身上从头到脚充满了胡歌的味道,但是他演起来还是比胡歌顺眼的,因为他的颜属于比较干净的白豆腐型。
于是想还是看看当年没看完整的这部剧吧,于是开始了。
他们高中时候的戏份看得我这个踩着大学毕业节奏的“老人”心潮澎湃,一下子迷上了孙俪无比清纯的长相和清新的演技,尤其是每次孙俪对霍建华暴力相向的时候,我总觉得和高中时的我好像,突然想起以前一个男生对我说过:“男生会被女生欺负只是因为他不想还手,你还真以为男生打不过女生啊?
”看到了周念中这个n年前被我嫌弃的男主角一如我高中欺负过的男生们那样,对女生的暴力那么忍耐,我觉得,他很有前途。
果然,之后他的有钱阿姨就来拯救他了,他从男屌丝逆袭成了高富帅,而阴差阳错的,莫家琦却沦落成了女屌丝,两人多年后相逢于异国他乡却犹如《秘密花园》的桥段般被命运大大地颠倒愚弄了一番。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部剧拍得太现实,比如他让我隐隐感觉到一句真理:Money is the king.以前家琦是白富美,她很为自己的容貌和家世自豪,所以她那么敢爱敢恨,因为她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虽然可能她自己没意识到,所以高中的她可以任性游走在两个男生之间都不觉得尴尬,也不用去考虑男生的感受,包括她故意扮丑找聂凯学武术,我觉得这应该不仅仅是单纯无畏就可以做到的。
之后,她沦落了,她没钱了,而周念中逆袭了,她开始矛盾,虽然很希望和他重逢,但又怕旧日不告而别的恋人看到自己现在的落魄会心声嫌弃,于是一直躲着他,说到底就是自卑,没钱没底气。
而周念中呢,许多年后因为他有了钱,所以他开始变得自信,变得趾高气昂,变得敢爱敢恨,这种转变在剧中虽然唐突,但细想都是钱的作用,或者说是知识的作用会不会看着比较舒服些。
结局挺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佩妤被拍成了一个圣女,不会爱得自私,只会大公无私地为爱心甘情愿地付出,即使是为情敌也在所不惜。
我非常质疑编剧是不是有意要让男女主角分开,有意要拍一个不完美的结局,才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安排那一场大火的戏剧性转变的。
对于佩妤,我不讨厌,但是说有多爱也谈不上,毕竟一个为爱迷失自我的女人又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
关于聂凯,我只能说他是全剧中最像真实人物的一个形象,他会嫉妒,会付出,会感动,会握紧,会放手,会为兄弟两肋插刀,也会为女人插朋友两刀,他有血有肉,不是男屌丝,更不是男神,就好像每个默默喜欢女生的男生一样,只是他比别人喜欢得更久一点而已。
莫家琦和周念中的爱情被现实打得不堪一击,支离破碎的两颗心再怎么互补也不会是一颗完整的,他们即使再怎么努力,两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可能真的是注定无法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也不会幸福很久吧。
他们就好像两个跳舞的人,你迈出一步,我退后一步,你退后一步,我迈出一步,当我们同时迈出的时候就是我们受伤的时候,两败俱伤,而若我们同时退后一步,握紧的双手却迟迟不肯松开,所以一进一退可能才是最适合他们的节奏。
但我一直在假设,如果一个人跨的步子大了,其中的一个人再勇敢一点,他们会不会就会永远地在一起了。
可惜,编剧告诉我,不会。
他告诉我:Love would be trapped by love.不是爱情固步自封,而是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很多感情。
比如周念中终于无法再自私地爱家琦,他最终选择了为爱牺牲的佩妤,并不能说他不爱佩妤,那种爱可能只是并不是爱情。
家琦因为不能走路,因为突然落魄潦倒了,所以选择逃避念中,我只能说她太保护自己了,她真的很自私,命运多舛的她还有着女神的心态,可惜她早已不做女神很久了。
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your love? 剧里的人用整部剧的时间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答案。
佩妤和聂凯自然是至死不渝,而家琦和念中的爱情却是走到了道德的底线。
最后两个人的分手终于让我看到,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连爱情都不能跨越的道德底线。
剧终的时候,突然觉得最自私的不是一心想要在一起,什么都可以不顾,两情相悦的男女主角,而是两个以为瞬间就能永恒,拼命拆散有情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男女配角。
可能就像梁静茹唱的:“看电影,到结局总是配角的错。
”这样看来,为爱走得最远的不是男女主角,而是两个配角,这样看来,为爱走得最远的也未必是好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也没有想阐明什么,只是抒发一下结尾逆转的不爽感觉。
The last question: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your love?不要抢着回答“爱过”好嘛......
青春、成长、惆怅、励志,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偶像剧。
编剧非常给力,偶像剧的壳子,故事却接地气,几个青年的成长非常生活化,故事编排、节奏掌握很好,能让人一追到底,惆怅不已。
海南、英国实景拍摄,比棚内拍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值得推荐。
说说演员们。
演员选得贴近角色,演起来就轻松自然真实。
孙俪演技不错,是天生的演员,年纪轻轻就很有灵气,非常到位。
霍建华虽然青涩,演中学生正好合适,而且他个性也比较贴合人物性格,所以感觉很逼真,像是本色演出,他还演出了从男孩到有责任感的男人的转变,把倔强、内敛的周念中演绎得真实又有层次感。
几个配角也挺出彩,我喜欢佩妤,美好善良大气,懂得放手懂得成全。
那时候编剧还不狗血,没有恶毒女二黑化的雷剧情,女二一样可以美好,一切都是阴差阳错,命运的推动,并不是人造的狗血。
贾乃亮、胡宇威给霍建华当了好多次男配啊,贾乃亮演技不错,胡宇威也不过不失。
被后来众多的雷剧雷翻了之后,回过头重温,清新美好的感觉扑面而来,那时候,我们还没有那么的浮躁,那时候,我们还愿意真诚地待人,那时候,你们还是那么的年轻而美好...
感受太多超过短评字数,只好发这里,不要当剧评看待😂纯属个人观后感记录看到喜欢的剧 太欢喜!
跳着只看男女主看到29集,一星扣在还没看的be!
不过全剧贯穿绿宝石的传说 所以我相信故事真正的结局一定会是几年后重遇,两人终于在一起。
前几天刚看完武十郎 班底差不多诶 看了下 才发现原来导演同一个 ,两部剧都好赞!
不过更爱霍建华这里的角色 穿西装太帅了!
武十郎的歌虽然更好听 但跟剧情不搭 这部剧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歌曲和剧情发展呼应!
总之这部剧真的很八错 全剧很多前后呼应的地方 很巧妙的设计 一些台词也很好。
至于角色 男女主性格设定到演员个人都好配!
全剧最拖后腿的就是女主妈了,势利、爱慕虚荣还能冠冕堂皇成那样!
第一次写这么多 还很多想写的,先这样啦,总之大爱,希望霍建华和孙俪再演情侣哇,祈祷那一天😢
最近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发现华哥帅出了不一样的新高度。对剧里的人物情感也有了新的认识。ps插曲太好听,可是剧外找不到抒情版本的。
前半部分清新活泼还幽默,追火车的少年、弹钢琴的少女,情节自然、前后呼应,人物性格鲜明又可爱。只是从英国回来之后,为了凑集数大量回放镜头、毫无经验的豪门争斗简直如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一样,不忍看。这剧红了霍建华,可评论里大家都喜欢那个豪门千金,难得的不是反面角色,人品好得让人诧异。
男女主背负太多责任了,男主陪女主复健那段日子应该是除了初见最幸福的时光了,那时候好喜欢张韶涵的《其实很爱你》还抄歌词。没想到胡宇崴真的喜欢孙俪啊,他刚来大陆发展的时候总是演悲情男二,从这到武十郎都虐虐的,还喜欢过一阵子,结果回ww演的旋风管家和儿童片似的
那时候的霍建华正值颜值巅峰,相貌真是英俊,360度无死角。口音还带着比较明显的台湾腔,表演稍显稚嫩,神情特别认真。
当时觉得孙俪和其他人不是一个画风。但演技真的很过关,即便是这样抓马的剧情。
b站弹幕:三个皇帝两个太后的豪华阵容hhh那些年好剧好多啊,时间推移与剧集质量成反比ps:偶像剧真no zuo no die
真正追过的偶像剧,时间在那年,地点在那里。时光,一去不复返。
看得我泣不成声!为什么这么虐啊,明明是多好的帅哥美女
念中和家琦爱得像绿宝石一样的美丽坚贞纯粹闪闪发亮但是却希望男主和女二在一起 女主和男二在一起好了 大完美结局也这样安排了 暗示男主心里 到底是意难平
啊这我居然想起来男主爬屋画面,就是小仙女在哪里记不起来了
佩妤完美符合我想象中的白富美大小姐的形象
朦胧记得初中看过,那时候的悲伤结局还真的内伤了好一阵,只是记得主题曲还是蛮好听的~男主的性格好软糯啊,如今能支撑我重温的也就是霍建华的颜和萌萌的原声了~一星给青涩的霍霍和娘娘,哎~成长总是来的如此漫不经意。。。
没意思
丫的叫我怎么说 花了2天看完 为了了解初中时候未完结的故事 没想到 编剧太坑爹了 我失望透顶知道吗 一会在一起 一会又出事了 您会安排吗 您好歹给人个心里准备啊 我擦 直接倒了 郭静的时光 张韶涵的其实很爱你 林隆璇的那时候 这三首歌没玩没了的放啊 搞的我要睡觉之前脑子里是歌声
当时冲着男女主看的剧,剧情实在太无聊了,也属于那代人的偶像剧吧
总体来说很好看,制作精良,演员们也很优,就是后10集太拖拉,有种从一部青春爱情片转换到一部狗血韩剧的幻觉
如果在当时上映的时候看应该会很喜欢。现在看这种画面有点太老,而且也过了看这种剧情的年龄了
以前在我们这的地方台看过,孙俪感觉不太适合演这种片子
看得我脑壳疼 编剧为虐而虐 男主哭完女主哭 要不就两人一起哭
我纯是冲着霍建华去的~结果义无反顾的看上男二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