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挨揍的给了四星,是因为少给这一星为了合群。
每一场打动你的电影,一定是因为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点。
文艺片就是这么小众,能懂的人就像茫茫人海里惊鸿一瞥。
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拍出了我想要又意外的暗喻。
如果,抛开渣男再看这部剧,你还会义愤填膺的大骂三观不正么?
如果,你像我一样,看到的是两个女孩的宿命牵绊呢?
如果,你能把所谓最后的狗血烂尾,看成恐怖游轮般,对两个女孩情感牵绊的诅咒被打破呢?
请把这部文艺片,当成一部剧本杀。
我不相信鬼神,但我信因果报应,宿命轮回,万物守恒。
一个轮回,包含两个宿命,最终殊途同归。
就像数学符号“∞”。
第一个宿命,是女主末央和妈妈的感情。
单亲妈妈把对抛弃她的男人畸形的爱恨,投射在女儿身上。
直到滚下楼梯生命终结,背后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扭曲的因果轮回——男人对女人的情感诅咒,女人对孩子的情感诅咒,孩子反杀至亲的宿命形成诅咒的闭环。
不得不提到大家吐槽的部分——末央对妈妈的臆想画面夸张,拍的像恐怖片。
可是现实中要比这更甚。
身边有一个资深心理医生,经常听到她讲给我,这几年咨询的病人幼龄化,学生自杀率一路飙升,这多半源于原生家庭婚姻不幸。
第一个宿命影射了现今社会,女性在婚姻边缘的悲剧,以及原生家庭亲子教育方面的匮乏。
第二个宿命,是末央遇到了小乔。
用外表相似的艺术形式,并不是为了硬靠和矫揉造作。
而是为了表达,一直没有感受过母爱安全感的末央,终于遇到了一个可以释放和治愈的出口——小乔。
把一个对自己无限伤害却依然渴望爱的角色,本能的由不可能的母亲,转移到了小乔身上。
一边,所有以前末央想要的母爱温暖,都被小乔给予。
一边,又发现小乔和母亲惊人的相似。
所以,末央把妈妈送她的银手镯送给小乔,一点也不突兀。
她想让小乔,成为填补她整个童年母爱缺失的陪伴。
而小乔男友的出现,在末央心里,就像对一直未出现的父亲的期待。
这种爱,并非如大众理解的渣男和小三仅仅那么简单。
它更像一种影射。
人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并不是自己,而是看到自己身体的存在。
同理,小乔的男友出现,只是让末央更看清楚自己内心对小乔的爱。
只有正视和接受小乔,才是对母亲真正的释怀。
镜子是小乔男友,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真心。
终究还是要面对。
就像剧中那段对话:“我们到此为止吧,因为我讨厌背叛。
”“违心也是一种背叛。
”所以那一刻,她选择了小乔。
当小乔为爱自杀,这又像一个轮回。
此时和母亲的死形成一个宿命闭环。
当发现自己怀孕,几乎和发现小乔自杀同时——这又是开启一个新的轮回。
一如母亲怀了末央。
可母亲的选择,无论向左走向右走,无论怎么走都会像∞一样回到起点。
问题出在哪?
是母亲对父亲的离开不能释怀?
还是因为继续选择了仇恨,把它传递给本应最爱的人?
都有吧。
可以想象末央,应该是有话要对小乔说的:“上辈子,你是妈妈。
不能释怀那个男人的离开,所以你没办法爱我。
也因此,我得到了那个男人的诅咒——作为母亲恨意的转移对象,也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
这一次,我不想再将恶意轮回。
这辈子,我是妈妈。
为你取名叫小乔,把对死去小乔的爱延续,也是与母亲的和解。
和妈妈同样的经历,我却选择对男人的离开释怀,也只有这样才能好好爱我的闺蜜小乔,我的母亲,我的女儿小乔。
于是,才有了这样家庭温馨的一幕。
”关于结局被广大网友吐槽“狗血”,我想说请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似乎有点渣的结局。
如果你三观正,你看到的就是正能量的深意——原来这世界,懂得释怀和放过,才能逃出被仇恨支配的诅咒,做到不把仇恨转移给无辜的人,从而导致因果报应轮回,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注定失去的宿命。
要知道最痛苦的惩罚,从来不是死去,而是失去。
所以,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这部剧并不是讲爱情的,如果真要给这部剧一个主题,那么我的理解是“人” 从时间的维度,讲了三代人的故事,人生苦难重重,而就像电影结尾有句话说的那样,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说的大概就是生命的轮回吧,我们拼命的抗争着痛苦,但最终会发现相似的故事再不断上演着。
未央是这篇故事的主角,她是一个勇敢的人。
童年母爱的缺失使她爱上了小乔,对男主的爱,我暂且理解为一种探索吧。
为什么说她勇敢,是因为比起我们大多数人,她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内心之恶的人,在她的生活中充满的自责和忏悔,故事的结尾向男主的坦白也是如此,是忏悔和正视。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一生都没办法做到。
更值得尊敬的是,尽管精神上极度痛苦,她也没有放弃去爱,就像结尾中她带给她的孩子的爱一样。
从这一点来说,她完全超越了她的妈妈。
而小乔,很遗憾,她逃避了家庭带给她的爱的缺失,移情为对男主的依恋,这种逃避带来的安全感是虚幻的,如果不能学着去正视,将走向灭亡。
再说说男主,尽管电影中描述较少,但比起两个女生,他应该算是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
他认识到人生的苦难,知道怎么去爱人。
有两句台词印象比较深。
“欺骗自己不也是背叛吗”“能治愈她的是时间,不是我”。
总的来说,电影不错,感谢所有相关的文化工作者,让我在休闲时候与电影、与自己进行了心理对话。
个人意见 不喜勿喷 不建议16岁以下观看 不建议和闺蜜以及自己男友或者闺蜜男友一起看不建议和爸妈一起看 (个人电影看的不多 不喜勿喷不喜勿喷不喜勿喷)1.首先作为一个文艺片 大部分元素撑的起这三个字 拍摄的风格及效果很对我个人胃口 感觉有的地方可以截图做壁纸 2.剧情推动不算突兀 但是有的小地方没完全交代确实令人遐想(可能我笨没看透?
)事实证明不论谁爱你都要先爱自己 一个人连自己都轻贱如何让别人好好对待你 也说给所有女生听3.关于角色这个事 钟楚曦谭松韵演技挺不错的 一个是疏离的冷漠、被心魔困扰的痛苦 一个是两个人的反差 演出了未央妈妈的病态及小乔的活泼 罗晋的角色 有点渣男味 (角色需要还可以接受)不过罗晋的鱼尾纹让我十分注意(罗晋 对不起!
)(之前没看过钟楚曦演戏 这一次觉得还不错 谭松韵同时把握两个不同风格的角色 也很酷 另外本人比较喜欢谭松韵哭戏 这次看了一下 未央妈妈旗袍落泪的镜头绝美 罗晋最后有一个和孩子对话的镜头觉得有点僵硬 其他好像都还好 没有特别关注 但是演技还是有的 )4.比较受不了的是 剧中朝颜的台词略微渣男语录 剧情略带狗血 不过勉强还算合理 (高空抛物不可取 小孩子不要学未央那样扔东西) 5.全片比较遗憾的一点是 未央妈妈的上海话应该不是谭松韵的声音 (以及我是晚上看的 所以十分觉得这部片有的镜头十分阴间) 楼顶镜头有点多 有时候感觉看的太多了 总体来说 主要看的还是场景多 比较喜欢拍摄的效果 钟楚曦侧脸不错(并没太明显的萧敬腾感觉)朋友也夸了钟楚曦好看 三个人演技都还不错对了本片超级适合高中生做阅读理解!!!
导演李凯07年就携《八月未央》剧本拿到了创投,又经营十数年,才终于成功搬上银幕。
这听起来真是个励志的故事。
不过影片票房口碑双双惨淡收场,似乎又蒙一层悲情。
但一星狂欢里没人理会这些,有的只是讥讽口水。
电影拍得很美,很文艺。
三位演员很好地入戏了角色,各自克制,心底伤痕却在掩饰下显露。
电影脉络大致是小乔从开朗小太阳到受伤心死,无言香消玉殒。
未央的原生阴影,感情介入的欲拒还迎。
母亲、闺蜜、女儿,小乔于她的缘分循环。
至于罗晋的朝颜,是第一眼就已经变节的祸水。
帅又善心,渣也无奈,他只算个工具人。
电影拍得很纯,寄托了感情。
男女伤情之外,也有一种弥漫的都市孤独忧伤,陈明昊客串的“求拥抱”男,从桥头到垃圾桶,昭示抗拒失败的冷漠与心碎。
大概经历过某些年代的人,会有这样的表达。
会有这样的情结与执着,去做一部电影。
会用小标题,结尾会放照片和手写寄语。
就像那些年的笔记本一样。
不被接受,或许是伤痛文学的年代已经消散。
也或这种隔阂,一直就跨在创作者和更普遍观众之间。
但求知心人吧。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把我吓到了,把钟楚曦拍得太像男的了,还以为是男扮女装。
为什么要让谭松韵演妈妈啊?
太突兀了吧!
就像小学生穿上西装硬凹造型。
谭松韵演的真的好生硬、好浮夸啊,好感败完了。
台词也很奇怪,闺蜜戏演的完全没有感觉。
和闺蜜在一起,动不动就靠闺蜜肩膀上,这是当女朋友处了吗?
剧情不合理的地方:1. 未央的人设真的不太可能骑摩托车啊,而且骑这种摩托车不会赶车不会修车就很离谱,电动车可能更符合这个人设。
2. 跨年夜晚淋了雨冷得手直个抖,第二天起来就能裸着睡,上海温差这么大?
为了上床,突出“灯塔”的概念,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剧情。
3. 一个不爱讲话的人是怎么愿意学日语,还跑去报班?
没有任何动机,只是为了和小乔相遇而已(结尾发现了新的原因:是为了去日本富士山玩,然后用日语买章鱼小丸子)。
还有两个女生只要逛逛街就能成为好闺蜜?
4. 未央的妈妈滚了一层楼的距离就摔死了,听声音大概是还滚了几圈,就离谱。
就不能是中途撞到钉子才死的吗,不可以严谨一点吗?
5. 快生了还能坐飞机去日本?
非得在富士山下生出来?
6. 朝颜能和小乔在一起十年就离谱,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就很大,出去玩的时候也完全看不出朝颜对小乔有任何感情。
难不成是娃娃亲?
怎么看朝颜都是个渣男吧。
“我和她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你不出现,我们也会分手。
”有病吧?
要分手等到要分手的时候才说?
咋不在婚礼现场上分手呢?
吐槽的地方:1. “你会离开我吗?
-永远不会”这种台词是怎么说的出口的。
2. 就算小时候受母亲虐待,也不至于拍成鬼片吧?
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未央老是看到这些画面,恐怕不仅仅是心脏不好吧。
3. 和闺蜜的男朋友上床了,是怎么可以做到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还能继续做好朋友而不会尴尬的?
4. 街头上那个求拥抱的路人就是个笑话,不懂有何意义。
5. wtf?
林小乔可以说是因为未央死了,未央自己表现地那么愧疚,还能好意思生下朝颜的孩子?
还有带球跑这种事情,电影果然很常见。
强调的因果轮回,不过就是小乔长得像未央的妈妈,未央小时候害死了自己的妈妈,长大了再把长得像妈妈的小乔给害死了?
最可怕的是,居然还叫自己的女儿小乔,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再害死一次吗。
不懂这电影有何意义。
大概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远离渣男,生命更重要。
没有爱情很痛苦吗?
我母胎solo二十多年不一样很开心。
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吗?
原著写的就是这种垃圾故事?
唯一喜欢的是片尾的胶片照片,拍得还算可以。
郁可唯的片尾曲也还不错,好歌配烂片,已经习惯了。
对不起郭导,郭敬明任何一部作品都能吊打这部电影。
欢迎用你的看法说服我,我愿意虚心接受。
杠的话,就是你说得都对。
不要去看《八月未央》!!!!
不要去看《八月未央》!!!!
不要去看《八月未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不是烂片,是纯恶心人!!!!!
恶心程度超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把我顶上去,努力拦下每一个身边人!!!
这么可爱的小乔,凭什么就非要粘着这么一个满脸丧字的闺蜜呢?
出轨闺蜜男朋友,能不能不要那么理直气壮,还隐瞒真相,教育闺蜜?!!!
被伤害的人还要问伤害她的人,你会离开我吗?
回答是永远不会,这杀伤力就和当年春晚上,华少对大鹏说永远有两个血栓跟你一辈子一样致命!!!!!
绿茶渣男爱情就算了,干嘛非要一会儿一段亲妈索命的恐怖桥段?!!!!
有生之年大概是第一次这么搞笑,先是走错了影院,迟到了十分钟。
电影放到一半又突然断了……可能上天都看出来了,我是这部电影有多么心不在焉!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非常非常失望,如果说《七月和安生》还有一点擦边球的话,这部就是十万八千里远。
编剧是去梦游了吗?
导演是从八点档狗血剧过来的吗?
这改得颠倒了关系,电影也是严重的混乱。
呈现出来的离奇就是,人物说着小说里的台词,演的却是另一回事,台词和剧情分裂得厉害,让人感觉非常的矫揉造作,节奏也是支离破碎。
这是双女主的电影吧,双女主的感情没见着,三角狗血恋是怎么回事,未央先遇见朝颜爱上他,朝颜也发现自己喜欢她,然后未央发现他是小乔的男友,她也没对小乔说,两人继续暗搓搓地眉来眼去,最终天雷勾动地火……这是同人吧!
小说中,未央爱的是乔,她一直爱着乔,因为乔和她母亲很像,是她喜欢的“眼睛幽蓝,笑容悲凉的女子,像苔藓一样潮湿清凉,自由自在”。
朝颜本不在她眼中,但她知道自己对那个男人的吸引力。
然而乔要和他结婚了,未央觉得乔这是要离开自己了。
未央认为男人不可靠,乔可能会落得和她母亲一样的下场,她必须掌控住她!
所以她觉得自己“时间无多”,决定去做些什么……朝颜就这样成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她甚至怀了孩子……而孤独寂寞的未央,只是想紧紧抓住、掌控住她爱的人,但她的爱“太汹涌,会把她自己和别人淹没”。
先是母亲,然后是乔,她们最终都离开了她,母亲被她设计摔下楼梯死去,乔在朝颜和她分手远走他乡后,也在车站卫生间里自杀……最终,未央带着刚出生的孩子独自生活下去……嗯,这小说其实拍成悬疑惊悚片,可能会更好…… 再来说说两位女主吧。
钟的演技啊……我看着她在电影里努力地想演出那个破碎的未央,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除了冷漠漠然面无表情,还有什么呢?
晶晶的演技倒是没问题,母亲那里演得可,但是乔的人设就……过于欢脱了,后半部分稍稍正常了些,也有点儿乔的影子。
所以这电影,如果痛快承认是同人吧,我还觉着“勇气可嘉”,硬要顶着改编的名头,拍的却是另一些人另一些事,只会徒让人倒胃口。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要不是有晶晶在,我甚至不会走进电影院……
“一碗冬天里的热汤面,只能带来片刻的满足,而呼啸不绝的北风永远会带走我们身上的温度。
” 说实话,一直对国内的青春、恋爱题材类型不抱有好感,幼稚枯燥乏味,就连受业内肯定的《七月与安生》也是觉得如此。
但看到宣发说此片获得了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和最佳男主提名,加上还有陈明昊老师的客串,在这里插一嘴:高一时在北京人艺剧院看了陈老师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顿时觉得陈明昊老师身上有一种炸药般的艺术感,平静时就有棱有角,一旦点燃就轰轰烈烈。
所以在此众多标签下,毅然决然旷了半天课并冒着山东半岛席卷漫天的沙尘暴去看了本片,本来会以为艺术的气息会洗净我嘴里的沙尘,但万般之下还是错估了这部电影,就如同昨晚的预报错估了今日的天气。
影片中陈明昊老师总共出场加起来不超过二十秒,除此之外,整个剧情老套俗气,传达三观低俗,情节漏洞严重,人物台词乏味“呕吐”……如同外面的沙尘沁入五脏六腑让人无法呼吸。
影片实在无趣,所以放映还未结束便出了场。
等电梯时,望着窗外的风沙,眼睛逐渐模糊,我以为是今天的天气太凶,让风沙进了双眼,可手掌传来的湿热感让我明白是我哭了,这滴泪为自己而哭,为了这场电影,我旷了课冒着沙尘暴坐了半小时的车从学校赶来,却被它用一口浓痰啐了一脸。
此时的就像一个小丑,顿时觉得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学校,更对不起我的政治老师😭我不该旷您的课😭😭😭这不禁想起了刚才坐在后排的几位女生哭的稀里哗啦的场景,可能这部让我觉得很烂的电影确实打动了她们,毕竟,女人都比较感性。
走进电梯,同场的几位女生也走了进来,此时电梯内抽泣连连,电梯外各种热闹的音乐此起彼伏 …………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本文内容不含剧透,保护版权,人人有责!
)
这部电影不应该叫《八月未央》,应该叫《小乔与未央》、或者叫《一个资深渣男引发的血案》。
本年度最佳雷剧奖非它莫属。
看来我之前预测的6分以下还是太乐观了,现在将分值降至5分以下,一分钱的赌局照旧。
看完电影后脑补了一段《七月与安生》与《八月未央》的隔空对话。
你是谁?
我是《七月与安生》,安妮宝贝笔下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
那你是谁?
我是《八月未央》,安妮宝贝笔下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
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你是我的前辈。
我这里有两个女主角,她们叫七月与安生,还有一个男主角,他叫苏家明。
我这里也有两个女主角,他们叫未央和小乔,还有一个男主角,他叫朝颜。
我这里七月与安生是好闺蜜,她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我这里未央与小乔也是好闺蜜,她们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七月的性格温婉,安生的性格活泼,她们是相反的性格。
小乔的性格阳光,未央的性格淡漠,她们也是相反的性格。
苏家明是七月的男朋友,但是遇到安生后,他也爱上了安生。
好巧,朝颜是小乔的男朋友,遇到未央后,他也爱上了未央。
虽然爱得莫名其妙,但我愿称其为一见钟情。
虽然爱得莫名其妙,但我愿称其为命中注定。
苏家明不知道如何面对七月,爱上安生后,他很纠结。
朝颜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小乔。
爱上未央后,他很苦恼。
安生也爱上了苏家明,这是一场三角恋。
这么形容有点不太准确,我愿称之为勾股定理式爱情,七月爱苏家明,安生爱苏家明,苏家明不挑,两个都爱。
你那个勾股定理借我用一下。
小乔爱朝颜,未央爱朝颜,朝颜也不挑,两个都想要。
苏家明最终还是在没有和七月分手的情况下和安生上了床。
真巧,朝颜也在没有和小乔分手的情况下和未央上了床。
额,我这个不是上床,是上了灯塔。
好像也不太对,反正就是那意思,你懂得。
苏家明最终离开她们去了北京,但他走之前,七月已经怀孕了。
(电影)朝颜也离开了她们,去了日本,他走之前,未央也怀孕了。
苏家明百步穿杨。
朝颜一发命中。
经历了这些,我将她们的性格调换了。
七月学会了安生的流浪,安生倒是爱上了安定的生活。
好巧,我也将她们的性格调换了。
未央不再像原来那样冷淡,小乔反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我这个结局很悲惨,七月死了,留下一个孩子。
我这个结局也很悲惨,小乔死了,未央生下一个孩子。
结局那里,安生抚养了七月的孩子。
这个孩子最终见到了她的父亲,但我不想让他们相认。
我这里就不同了,我让朝颜最终回到了未央的怀抱,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最后的那几个画面有些诡异,加上未央的精神分裂症,幻真幻假,让观众去想吧。
我这个电影掺杂了原生家庭的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别提主角有错,全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彼此彼此,不遑多让。
不对啊,怎么你的剧情和我的那么像?
你这叫不叫偷?
说什么呢好姐妹,文化人的事儿,能算偷吗?
未上映前猜测:网上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安妮宝贝的作品:忧郁的人看了会抑郁;抑郁的人看了想去死;正常人看了觉得这是神经病。
迄今为止,安妮宝贝的书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拍摄成了电影。
现在《八月未央》又要上映了,颇有些重现辉煌的意思。
但是,但是,但是。
我赌一分钱,《八月未央》应该是一部豆瓣评分6.0之下的电影。
追上《七月与安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你问我为什么如此笃定?
咱就来掰扯掰扯…先说导演。
《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是曾国祥。
是不是很帅?
曾国祥在执导《七月与安生》之前一直是一个演员,偶尔合作执导,但毫无疑问,《七月与安生》是曾国祥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有多秀可不用咱多说,直接诞生周冬雨、马思纯两位金马影后,还有最佳导演在内的五项提名。
虽然现在金马有点半死不活了,但那时候还是有分量的嘛。
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又获得了12项提名。
这个成绩对于一个新晋导演来说已经是很牛了,但曾国祥何许人也,能看得上这亿点荣誉?
搞笑。
2019年,曾国祥又执导了一部电影。
您肯定也看过,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
这部电影获的奖实在太多了,咱就不细说了,贴张图吧。
事实证明,曾国祥导演确实是有硬实力的。
再看看《八月未央》的导演李凯。
李凯也是从演员做起的,后来做副导演,再做导演。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凯在做副导演和制片人时候的电影,都是口碑极佳的作品,但自从独立执导电影,电影的质量和他之前参与的作品质量几乎(几乎两字有些多余,请忽略)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2010年执导的《追踪章鱼保罗》豆瓣评分3.6、2012年执导的《疯狂的蠢贼》豆瓣评分4.1,2015年执导的《悬战》豆瓣评分3.7,2016年执导的《食人岛》豆瓣评分2.4(能到达这个底线也是不多见,这是深入马里亚纳海沟啊,还是下五洋捉鳖啊?
),2019年执导的《小强大战外星人》豆瓣评分高达3.3。
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哥们给了安妮宝贝多少钱拿到的版权,安妮宝贝怎么会让他来执导拍摄呢?
再说编剧。
当初我看《七月与安生》原小说的时候,觉得很毁三观。
电影与小说在剧情上相差不远,但也有一些关键地方做了改动。
比如安妮宝贝笔下的安生比电影中婊得多。
七月去西安看望未婚夫苏家明(即将结婚),正好发现家明和她最好的朋友安生在一起,安生像女主人一样走进屋内,给七月倒水。
后来七月打了安生一个耳光,安生跑出屋子。
当七月和家明找到安生时,安生竟然要求家明抱着自己回家。
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心肌梗塞,脏话差点就骂出了口。
如果要评史上最硬气小三儿,我必须给她投上一票。
电影与小说结局也不同,小说中安生去世,七月和家明共同抚养安生和家明的孩子;电影中则是七月去世,安生抚养七月与家明的孩子。
总结来讲,编剧弱化了安生婊里婊气的那一面,将安生与家明的感情戏填充进来,中和了安生第三者插足的形象。
这样一来,七月反而成了那个不肯放手的人。
网上的评论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这部电影最优秀的地方莫过于周冬雨和马思纯的爆炸性演技,故事本身反而经不起推敲。
小说中甚至还有安生怀孕,与七月和家明三人在一块生活,这您受得了吗!
三观炸裂!!!
编剧在结尾处设置了几处分散结局,这可以说是意外的惊喜,当然也弱化了电影的内核,有些东西讲得太白了,就失去了味道。
《八月未央》在原著故事上与《七月与安生》有一些相似。
同样是【两女一男】的故事。
未央的母亲曾被抛弃,于是时而将怒火发泄到未央身上。
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未央是一个淡漠的人。
而她的好朋友乔则是一个阳光天真的人。
后来未央认识了乔谈了十年的男朋友朝颜,并于一天晚上与朝颜上了床。
乔知道后离开了朝颜,当朝颜问未央是否愿意和他结婚时,未央回答:我爱的是乔。
王德发???朝颜顺从公司的规定去了日本,他需要在那里呆两年。
未央去机场送他,离别之际,朝颜承诺两年后回国娶她。
此时未央已然怀孕。
经历了这些事后,未央打算带乔去往北方。
只是,乔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女孩,她越来越憔悴和颓丧。
终于在去往北方的机场里,乔自杀身亡。
未央没有单独去往北方,她在乎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现在她已是孤身一人。
临产前的一个星期,未央向朝颜坦白了三件事。
其一,未央在自己小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因为忍受不了母亲的虐待;其二,未央决意将朝颜和乔分开;其三,乔已经自杀。
没有等到说临产的事,朝颜就挂掉了电话。
未央将孩子生了下来,即使朝颜曾来信告知他已在日本找到真爱,不再回来。
未央仍然细数着距离两年之期余下的时间。
故事大概就是如此。
你也许发现了,这个故事与《七月与安生》何其的相似。
不能说相似吧,简直是(填空题)。
但有一点不同,电影《七月与安生》在编剧的笔下是互相折磨,最终两败俱伤;小说《八月未央》则是未央单方面折磨乔,最终乔自杀身亡。
这两个故事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三观。
有时候我问自己,三观对于电影来说重要吗?
《阿飞正传》剧情上讲得就是一个渣男,真的符合我们的三观吗?
《小丑》那就更别提了,整个一社会危险分子。
按照正确的三观,他应该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灯塔国而奋斗,但他自暴自弃,最终走到了犯罪的道路上。
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两部电影的影视地位。
如此看来,三观对于电影来说是重要的,但不必要。
关键是导演能不能越过三观,使观众思考一些其他的东西。
安妮宝贝的书都有一种流浪、颓废的风格,她笔下的故事几乎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要么死一个、留一个;要么走一个、留一个;要么就是一个死、一个走、一个留。
反正不能在一起。
而且安妮宝贝笔下人物的特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脱离现实。
这在文学创作上没什么,但电影需要一个落脚点,此次《八月未央》的编剧只有安妮宝贝一个人,很难想象她会将角色塑造成何种风格。
再说演员。
三大主角饰演者分别是钟楚曦、罗晋和谭松韵。
我估摸着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冲着演员去的。
原谅我不关注娱乐新闻很久了,偶尔也只是看看老电影,乍一听这三个名字竟然只认识罗晋。
后来一查才知道。
原来《芳华》中的萧穗子就是钟楚曦饰演的,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不过网上讨论最多的好像是“李现的前女友”这一身份。
不管咋说,希望她能遇到好的资源;
罗晋在我印象里参演电视剧比较多,也积累了一大票粉丝,近几年也偶尔参演电影,不知道有没有想转电影的意思;
我没想到的是,网上对这部电影演员期待值最高的好像是谭松韵。
查了一下才发现,这妹子长得真漂亮,而且笑起来真甜。
总结如下,这部电影应该“非常优秀”,和《荞麦疯长》有得一拼。
先写这些吧,看完电影回来补。
期待打脸!!!
我是不写点东西会死的旧小鸽,公众号:【旧小鸽】,关注我啊老铁!!!
先表明,在此之前我没有阅读过《八月未央》文集的原文,而且抛开演员粉丝的角度,这部影片对我个人的成长价值也足以让我支持它(因此什么攻击本人 攻击原著尤其是攻击演员的某些PZ请绕道)。
不过这也许是看完整部影片后,落泪的我,最深刻直观的感受了。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小乔,比想象中的还要可怜和无助,还要让人心疼…… 曾经,是如此地依赖那个爱了十年的完美恋人。
无数富士山下甜美蜜月的憧憬,却换来他婚纱店里的一句冷漠的分手。
也许,心痛如刀绞,单纯善良的她还曾幻想,如果他,会回心转意呢…… 曾经,是那么地信任那个难以割舍的闺蜜好友。
她,不知不觉中助她走出过去的阴霾,她,却不知不觉中推她跌入未来的深渊。
也许,那个浴缸里,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她还曾许愿,如果她,是有苦难言呢…… 可惜,只是曾经,可惜,没有如果。
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世事难料,好人难做。
整部影片最是阳光乖巧的小乔,最后的结局却最是让人唏嘘不已。
快乐源泉,其实也有它干涸的时候。
也许,背叛自己的真心,确是一种背叛。
也许,有些事情确实可以遗忘。
但对小乔来说,比起心甘情愿,她更显得无能为力,即便再信奉乐观主义,她也无法接受,倾注自己十年青春岁月的真心,被突然间背叛,而她更不能接受,背叛她的,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原谅我,一瞬间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奋斗》和《我的前半生》。
米莱的真心实意,不是为了让陆涛和夏琳情投意合:唐晶的掏心掏肺,不是为了让子君和贺涵你侬我侬。
同样,小乔对未央倾心相待,也肯定不是为了让她和朝颜远走高飞…… 现实一样残酷,但可惜,没能像米莱和唐晶那样坚强地走向明天,面对八月那场带着死亡气息的“台风”,单纯而无助的小乔,却选择自己默默地结束生命,离开了这个她曾经爱过恨过的世界——那条最傻,却最让人理解和感叹的道路…… 爱一个人,是会痛的。
她不愿相信爱情,可却是一个离了爱情不可活的女孩。
记得吗,她愿意为了一个值得深爱的男人搭上性命,她愿意为了朋友默默无闻倾尽所有。
而繁华落尽,如梦无痕,面对冷冰冰的世界,小乔爱得还是那么死去活来,走得却是那么悄无声息。
她这样说了,也的确,这样做了……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韵宝,把两个完全天差地别的角色,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一面,是艳丽中难掩略带疯癫的未央妈妈。
幽幽黄浦江畔,弄堂巷里,一身海派旗袍,浓妆艳彩,眼神幽蓝无光,笑容悲凉。
人人眼中强势凌人的女强人,却是那块心病无法释怀的弱女子。
她没有办法走出来,只能用自己的余生,用时间去试图冲刷掉那段悲痛欲绝的回忆。
于是抽烟喝酒,家庭暴力成了家常便饭,颓废悲观的她让自己成为了未央一生的伤痛,也让自己注定了孤独凄惨的结局。
一改昔日甜美青春小女生的风格,韵宝这次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极度反差的印象。
虽然片段不多,每一秒中却都在生动诠释着什么。
除了撒娇微笑,你也会冷酷无情;你可以是大家庭“随时在线”的加油站,也可以是小家庭“黑暗梦魇”的代言词;你可以让一度失去信心的运动员找回丢失的自我,却也能让本就可怜无助的小孩子留下童年的阴影…… 一瞬间,甚至给我带来过一种感觉: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两小姐吗?
是的,她还是。
因为另一面,正是笑容里包含可爱娇嗔的小乔姑娘。
未央说,你是个毫无预感的女孩,是啊,“脱下旗袍,时光“倒流”,你还是那个会敞开心扉地放声大笑的你,还是那个会倾尽所有地嘘寒问暖的你,还是那个天真善良地认为世间充满笑声阳光没有悲伤黑暗的你。
没有预感,正是因为你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活中不会存在那种恐惧…… 无奈,这个世界却总是造化弄人。
甚至还在好奇那个朝颜口中“命中注定”的女生到底是谁,猛然间就被八月那场带着死亡气息的“台风”掀翻在地。
你诠释出的这种安静,让人颤抖惧怕,却更让人心疼不忍。
你相信日久见人心的爱情,爱情背叛了你,你相信患难见真情的真理,真理欺骗了你。
你没有错,只是你一直以来的纯真善良,让你忘记了这个时代的无情和苍白而已……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你一下无法接受,却依旧和你往常角色的性格一样,没有怒发冲冠,没有歇斯底里,甚至没有针锋相对,只是这一次,你选择了某种意义上的成人之美,在那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履行了自己说过的话,静静地,“去到了最遥远的远方”,顺便,又一次带走了我的眼泪……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自己,曾经和影片中的你,经历如此相似…… 很多人看了朋友圈什么的都私下问我,你平时泪点高的很,而且这个电影是感人,但是你说看到哭,不至于吧…… 其实这么长时间已经忘却得差不多了,只是这一个半小时,让我重拾起了那段回忆而已,一瞬间回想起来,还是五味杂陈…… 也许真是难言的巧合,付出十年青春用力去爱的小乔被一朝背叛,在我来到这个世界刚刚十年的时候,曾经心目中正义无穷的爸爸,在突然之间翻脸不认人,一纸离婚书,在距离那年除夕还有几天的数九寒冬,把我们母子赶出了家门…… 也许真是难言的巧合,小乔是被最亲密的爱人和闺蜜联手背叛,我们的家庭,也是因为爸爸某个不知从何时而起的外遇,一瞬间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从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妈妈精神一蹶不振,甚至也曾动过和小乔结局一样的念头。
当然我是男孩子,不能像影片里的小未央一样只会痛哭流涕,让家人更加担心忧虑,只是我有时常常会默默伤心,那个曾经圆满的三口之家,不知为何分崩离析,只知从此不复存在…… 不过好在,我是幸运的。
妈妈没有像未央妈妈一样变得从此灰心丧气,家人们的帮助和超乎平常的关爱,甚至让我没有体会到自己曾经缺少了父爱。
连带影响着,我也没有像后来的小乔一样,走向悲观黑暗的另一个世界。
自己慢慢变得和平常一样,甚至比以前更乐观积极了一些,同时,我也不想把自己曾经有过的负面情绪再传递给身边的人,也许这就是现在的自己总是给人带来一种“笑容不离身”的形象的原因吧。
因为我一直相信,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当初对松韵有了这种难以言表的喜欢,除了大家公认的颜值和演技外,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都喜欢把笑容留给身边的人。
从她每一次采访中的语录,每一部影剧里的言行,她的坚强和每一次都不会缺席的笑容里,我似乎总能找到一丝自己的影子,也许这就是偶像——自己的前进动力和学习目标,也让以前不懂什么叫偶像的我最终毫不犹豫选择留在了松果大家庭里。
也许这一切,真的都是命中注定吧……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自己的眼泪,又一次留给了她…… 就像前面说的,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会让我伤心或者感动到想要流泪。
可是,她是个例外。
准确地说,第一次看热搜流泪,第一次看综艺流泪,加上这次,第一次看电影流泪,她已经让我“破例”很多次了…… 只是这一次流泪,除了电影剧情的缘故,还夹杂了些个人情愫。
从未央妈妈,我仿佛理解了当年自己妈妈的绝望和一路走来的辛苦,看着小乔,我的脑海慢慢地,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一幕又一幕,不自觉,一瞬间有了些许感慨。
当然,雨过天晴,更多的,还是从电影院走出来的豁然开朗和为松韵作品成功的又一次暗喜…… 没有想到,是真的没有想到只是一场电影,抛开偶像情结的因素,竟然会带给我这么多的东西。
也许真的像一些电影博主说的那样,每看完一部电影,感觉自己仿佛也会成长了一些…… 这些东西,会让我在简短的回忆过后,重新认识年轻的自己,继续踏上追逐梦想的旅途,继续像自己的微博签名一样,爱着🇨🇳,和值得爱的身边人…… 自然,我们之间的约定,未完待续。
一起用力去爱,静待春暖花开~🌸
八月未央 (2021)3.22021 / 中国大陆 / 爱情 / 李凯 / 钟楚曦 罗晋
二十年前的故事,二十年后搬上荧幕,本身就有些不合时宜,不同时代的人会带着不同视角去解读作品,安妮早期的作品在现在年轻人看来很难产生共鸣是必然的。电影的拍摄又加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元素感觉更有些不伦不类,无法表达作品本来的意味,演员也差强人意,甚至感觉不如七月与安生。三星送给安妮,以及纪念曾经一起成长的岁月。
两个女主都很好看。。虽然剧情很扯。
我裂开了
谭松韵演的好好
没看过原著,只能猜是安妮宝贝的爱情观。挺迷的。结尾那个电话不像安妮宝贝的手笔。但这部电影物化男性挺有意思的。也被小乔对“我爱你”的诠释触动了。未央房间的空间营造还是准确的。
为了谭松韵去的,但我还是觉得分手就自杀这心理有点问题
至少我很喜欢未央
三位主演一人一颗星…但凡谁没绷住都要沦为大烂片,摄影优秀,剪辑值得一夸,但是味儿还是很冲,估计就是奔着还原原著去的,能拍成这样很不错了。钟楚曦的脸怎么会这么优秀…360°全方位无瑕疵,我真无语了,过于好看。罗晋挺帅的。
为什么安妮宝贝老写这种闺蜜抢男友的
看了一下,也没有那么差啊?这个电影到底哪里碰到众人的怒点了?
留下电影的票根,留下一份纪念。《八月未央》,我拥有了这本书,也想拥有和书中相关的一切。
2000年的小说,2007年的剧本,其2021年的银幕亮相远不止不合时宜这么简单。在书写靠弑母、劈腿、怀孕、自杀等奇闻臆想构建的原著时,安妮宝贝使用的笔法简略且蛮不讲理般一气呵成;但并未能将原作的留白补充得丰满且通顺的导演,显然令这样放在今天连群嘲都显得过时的套路在尬演下变得更为虚浮可笑,同扎实描摹女性情谊的《七月与安生》相提并论俨然越级碰瓷。
最后结尾:“献给每个用力爱过的人”,确实,我感觉用的力有点过。。这台词,这毁三观的剧情,演员演得就不尬么。罗晋这个角色你觉得,他已经十恶不赦了你仍然显得那么人畜无害。
至少我没有提前离场。到终究是理解不了
狗血
我一直怀疑未央是双性恋,她喜欢朝阳比较明确,她还对小乔有某种莫明的情愫,电影中的台词和细节有意在暗示
渣男全身而退,前女友为他自杀都不知道,最后漏出幸福微笑的竟然是他?我不能接受,不能!!!
《八月未央》,原著短篇小说不过数千字,有些意外的是居然也还是有人愿意出资把它拍成电影。未央,乔和朝颜,《八月未央》表面讲的是个三角恋、同性恋、失恋和死亡的故事,其实也并非防火防盗防闺蜜这么简单。可以理解为它是一部残缺美学:单亲母亲带来的童年阴影,未央是残缺的;父母离异带来的孤独漂泊,乔是残缺的;同样朝三暮四渴望心心相印爱情的朝颜亦是残缺的。有人说,会吸引我们,令我们心仪的对象往往是自己内心深处残缺部分的映像。安妮宝贝作为张爱玲之后一代都市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很好地诠释出了现代人种种的“都市病”。只可惜,短暂的院线公映和豆瓣3.7的评分证明了它依然是一部小众电影。
😂
真的是神剧……可惜了钟楚曦和谭松韵啊。。。这部电影里面的钟楚曦真像我q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