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未了
Mientras dure la guerra,While at War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主演:卡拉·埃莱哈尔德,爱德华·费尔南德斯,桑蒂·普雷戈,娜塔莉·波萨,路易斯·贝尔梅霍,费尔南多·巴尔维德,帕特里夏·洛佩斯·阿奈斯,英玛·奎瓦斯,卡洛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年份:2019
简介: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详细 >
2135|文人末路,一把辛酸泪。愚昧面前无知识,野蛮之下无文明。强权控制不了人心却在践踏一个个仁人志士的信仰和精神。本来觉得有点像蔡元培,但是这确实就是一个倔强的,病弱终于不甘沉默发声的老头。
最近新出的几部电影资源以二战中的西班牙为背景题材的倒是挺多。此片主要讲述的是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为国内局势与党政军阀【弗朗哥】抗争并奔走相告的故事,战争时期作家的笔端和思想能否对抗喊着“死亡万岁”口号的拥趸,结尾字幕告诉了答案。
二战之后反思的艺术创作,延续至今,但留迹于影视的作品,依旧大多来自事件的核心国家。本片从西班牙视角来看二战,算是为历史时刻提供了比较难得的影片参考。但是问题在于影片技法真的有效,四平八稳至乏味的叙事节奏,缺乏意识表达的视听语言。可以看出,影片主人公在西班牙历史中的影响力,但回到导演镜下也只能弥留在不断至泛滥的情绪音乐,以及演员的煽情尬演,对于人物的厚重感,丝毫没有体现,这无疑是导演意识的问题。
这个电影的激辩还挺适合这几天发生在国内的各种声音的争论 民主本就是喧嚣吵闹的 凹凸堆在一起就是一个平面的理论还挺有趣的
电影一般。不禁感叹:全世界到处都有傻逼,还是大多数!
我看完电影后感觉很奇怪,感觉导演根本不是想拍文学家在内战漩涡里的挣扎,以他的功力不可能挖掘的这么浅这么平,他是想借主角这个人物侧写的拍弗朗哥
Venceréis pero no convenceréis
经历的过程有多痛苦还真不是从结尾可以轻易一两句概括的,最后一场戏太心碎了…
战争没有正义,走了豺狼来了虎豹。怜我世人的人往往悲惨。
Venceréis,pero no convenceréis~
The naivety of philosopher is what makes him vulnerable and strong
理想主义再高昂,现实总能让人低下头颅,但知识分子的气节永远不会倒
乌纳穆诺多么痛苦啊,从怀疑站到了怀疑的反面。不是信仰造就了殉道者,而是殉道者造就了信仰;幻想产生爱情,爱情又使幻想破灭。
“既然沉默会被理解成默认,那我必须发声了!”“这里是智慧的殿堂,而我是她的大祭司!”“他们是一体两面,是同一种精神病”
叛徒知识分子去死,死亡万岁
Unamuno真的太迷人了,迷人就迷人在他的真实。他反复无常,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深陷悖论之中,甚至至死也说不清自己想要的具体是什么。但他一次次说明白了他不想要的东西。而拒绝,比简单的表达更需要勇气
讨厌战争
西班牙著名作家乌纳穆诺最后在会议上的慷慨陈词:这场战争不是内战,是集体自杀,在那些支持法西斯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之间,它们是同样的精神病,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的癌症?他们也可以说我们也是,我们都是西班牙人,我们必须一起战斗,西班牙要被独眼独臂的残疾将军肢解,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死亡万岁?就像说死而复生,暴力会征服却永远无法说服。一个对独裁、暴力、歧视、狂热说不的知识分子,看似左右不沾,但他推崇的是自由、民主、博爱的反战争、反压迫的价值观,在西班牙那个意识形态激烈博弈的年代虽被暴力恐吓,却永载史册。
知识分子的两难境地
Venceréis pero no convenceré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