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荟萃的作品并不代表就是好电影,这部最近上线Netflix的《神弃之地》就是典型的失败例子。
影片汇聚了超级英雄大片的几位男演员,还有不少实力派女演员以及冉冉升起的新星。
按道理来说,这种梦幻阵容怎么会栽跟头的呢?
看来导演和剧本算是罪魁祸首了。
这很容易看出是文学改编的作品,像极了作家福克纳笔下的美国蛮荒之地上人性邪恶的故事。
全程都有一把男声做旁述,据说就是原著作者的嗓音,而这种过于偷懒的手法似乎没能解决掉剧本里太多棘手的难题。
像这种人物线索繁多的故事明显要用几集迷你剧的篇幅才能讲得透彻,硬要用一部常规剧情片的形式来展现,实在是捉襟见肘。
导演和编剧强求人物角色面面俱到的后果自然是平淡乏味的流水账,没一条线索或一组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最令人刮目相看的罗伯特·帕丁森,他将变态神父演绎得入木三分,也只能维持不到半个小时就挂了,而这仅仅是影片进展不到一半的时间!
还有最后两场男主角与反派人物枪战对峙的情节竟没调动起紧张的氛围,却令人觉得愈加疲乏,酷似他最后搭上陌生人便车时打瞌睡的感觉。
在我看来,这种题材应该大刀阔斧地削减冗长的篇幅,着重刻画一条线索或两组人物足矣,因为这个故事里有趣的角色实在多不胜数,除了神父之外,还有杀人情侣档、非血缘的兄妹、被割颈惨死的女子和丈夫……如果交给科恩兄弟或昆汀来执导的话,影片的可看度必然倍增。
这是一部根据知名小说改编的网飞电影,卡司非常强大,足够引人注目。
影片的背景在美国的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充满宗教气息的美国小镇,那里的人们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看起来非常虔诚,然而事实并不像表面的那样,田园式的美好和安宁并不存在,下面涌动的是疯狂和欲望,鲜血和污秽,那里早已是一块上帝不再庇护和眷顾之地,片中出现的角色大多数是集中了人性黑暗面的代表人物。
陷入宗教狂热的神棍,自以为上帝赋予他起死回生的能力,疯狂地将自己的妻子开刀作为神迹的例证;一对连环杀人狂夫妻,以色诱开展公路猎杀,并拍下受害者的照片满足他们变态的欲望;一个收受黑帮贿赂,甘作保护伞的警察,为分赃不均枪杀黑帮老大;一个以上帝和信仰作为幌子,骗奸虔诚少女的无良牧师,使得怀孕少女屈辱自杀,一尸两命……名叫亚文·罗素的男主自小就被父亲告知要以暴制暴,并目睹父亲暴打出言不逊的偷猎者。
母亲的患病让父亲强迫他不停地向上帝祷告,心爱的小狗被杀血祭,母亲的病故与父亲的自杀,这些都使他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也使他不再相信祷告,不再相信教堂,不再相信所谓的神灵。
成大后的他用父亲留给他的鲁格手枪,一个接一个消灭了那些坏人,最终离开了这个信仰难以为继的地方,片中亚文在教堂里杀死害死继妹的牧师,更是对片名所蕴含意义的有力诠释。
但同时,亚文又是幸运的,他在与连环杀人狂及黑警的对决中大难不死,反杀成功,似乎又得到了上帝的庇护。
影片就是在这种隐约的矛盾冲突中延展了故事的内涵深度,令人值得回味。
总的来说,《神弃之地》是一部相当优异的作品,抛开演员身上的标签,几乎每一位演员,都具备可圈可点的演技。
电影的剧情相对复杂,因为支线较多,而且有时同时进行,建构各有关是、互相连系的情节。
情节开始时又会突然在剧情中跳跃,在时长达到一小时左右,影片中的支线开始交叠,同步进展,观众才看得明白。
就是说一开始看起来会觉得有些懵,越往后看就会发现一开始出现的支线开始交织在一起 电影的整体气氛阴沉,暴力血腥也是家常便饭,电影中的血腥、暴力的画面非常刺激, 开场不久已有人半死不活,然后杀狗献祭,加上各式打斗和杀人场面,故事中的女角也不得好死,不是自杀就是病发而死。
完美的展现出了人物的血腥、暴力。
其次,以戏论戏,罗伯特帕丁森的演技又较为出众,含混不清的口音加上浮夸的表情,完美的演绎了一个变态牧师。
另外,在影片中穿插着小说原作者的旁白,在作者的讲述下为我们折射出了一个残酷、伪善和血淋淋的恐怖世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啊,前半部以为是当兵的年轻人是主角,所有的人和事情都是他眼中的样子,包括他的儿子。
后半部是他儿子的视角,在没有其它。
本来看着拿着那把鲁格手枪杀掉羊皮狼神父,杀掉亡命徒鸳鸯应该挺痛快的,可怎么好觉得有点难过呢?
连环杀手之一的妓女的哥哥是男主同乡,并且还是男主父亲自杀后第一个到现场的警察,警察这条支线故事,像一部黑帮片,他妹妹和妹夫的杀人行为又像连环杀手片,男主杀神父像复仇片,男主父亲献祭、自杀又像邪典片…这部电影好奇怪啊。
但是这些支线故事中的任一个都能单拎出来拍个强主线故事。
片子勾起想看原著的想法,故事是如何表现几个交织在一起的主复线剧情的?
就旁白文本和故事背景来看,和之前看的《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的一个有点像。
撸子手枪的引线很成功,也非常自然,完全了无痕迹的连接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当然是代表毁灭的命运。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内核是祈祷和救赎,宗教和暴力,我觉得《神弃之地》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没有任何说教和提倡,对于献祭和惩罚,不说对也不说错,就那么发生了,像西佛吉尼亚的土地和山风一样。
我没觉的这里面有没有抗争,甚至连愤怒都没有,有因既有果。
有儿子的平安归来,就有母亲对诺言的遵守,可是应许的信徒心有所属,爱上妖言惑众的疯子,随着自己的心娶了餐馆的善良姑娘,可违背神的诺言,是要被惩罚的。
侄女遭疯子神父以复活之名杀害,儿子心爱的妻子罹患癌症,杀掉孩子的爱犬献祭不能换回妻子的健康,明白对神的亏欠是多少次祷告和任意谁的肉身都能够奉还的,哪怕自己死去。
孩子长大,习得父亲的暴力解决问题的秉性,却排斥家人对神的虔诚…而男主妹妹就像男主的互为,无比虔诚,无比虚弱…直至被羊皮狼神父乘虚而入…看到这里,已经能感受到她要走她母亲的老路了,长大的男主更像他的父亲了,这是在说命运啊,所有人的命运都如同一根细绳上的蚂蚱,彼此都关联着。
这么多的冲突,还把电影拍的如此平静,是不是就是在说,无论善恶,无论报复还是惩罚,这都是神迹,一切命运的轮转就是神的安排。
那这片土地,何弃只有呢?
每个人都在安排里,任何选择都在注视下…
故事可以说得上是神仙阵容,时间线也很长。
两代人的纠葛,无论是漫威的英雄,还是魔法世界的来客,终究在“主”的世界里找不到出口。
故事里头充满了绝望,大概是因为连“神”都遗弃了吧。
一对只想偏安的夫妇,受尽了邻里的冷眼,妻子又被病魔缠身。
那个简易的十字架,并不能得到上帝的宽容。
一对“以上帝之名”的传教士。
一个为了所谓的“信仰”,竟然采用极端的方式“探测”上帝,难道上帝没有告诉他“不要随便探测上帝”吗?
另一个利用所谓的“信仰”,干着恶心的勾当。
谁来惩罚他们?
反正指望警察是指望不上。
警察和流氓,谁更大只一点?
这个问题实在是不怎么好回答。
有执照和没执照,先天上面还是有点区别的。
但是一旦模糊了黑白界限,谁更狠一点,谁又能走得更远一点?
在这片绝望之地,又有什么分别?
“骨骼清奇”的倒是这一对。
没事儿干就喜欢在路上勾搭一个,拍拍照然后杀杀人。
为什么会这样?
谁关心这个呢,反正也找不到出口。
仍期待“上帝”的,被“上帝之名”欺骗得遍体鳞伤。
失去信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小蜘蛛失去了超能力,拯救不了这个悲伤的世界。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唐纳德·雷·波洛克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战后在美国南方的小镇上,围绕着宗教信仰,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和因果循环。
人们对于宗教的依赖,以及过度依赖宗教后带给人们的不幸,都在本片中得到了鲜活的描绘,同时对过于沉迷宗教信仰和无脑崇拜进行了讽刺,那种善良的人们对宗教狂热信仰后陷入的无奈与绝望,令人深思。
电影沿用小说原名《The Devil All the Time》,意指小说中随处可见,随处可遇,伴随主角始终的犹如恶魔一般的人们。
本片中文译名《神弃之地》,贴近电影主题,点出影片中人们不幸的根源,即善良的人们无比虔诚的信仰上帝,却在最后一个接一个遭遇生活的折磨,信徒们无一得到救赎,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完成了自救,这片土地早已被神所抛弃。
本片拍摄之初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因其卡司众多,片中主演有漫威蜘蛛侠“荷兰弟”,暮光之城男主、新版蝙蝠侠帕丁森,还有“冬兵”塞巴斯蒂安。
猫王外孙女在本片出演一位女反派,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
另外《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哈利表哥的演员,哈利 米尔林在本片种饰演一位疯狂的牧师,而巧合的是,饰演本片剧情中作为哈利米尔林死后十余年的继任牧师,罗伯特 帕丁森也是参演过《哈利破特》系列电影的英国演员之一(毕竟没有出演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英国演员不多),这是近年来继马尔福和赫敏出演同一部电影之后,又一次《哈利波特》演员同学会。
本片没能完全还原出原著的神韵,评价一般。
但总体来说是一个很棒的故事,绝望,悲伤,却也可以从里面找到爱的光芒。
起源本片从男主的父亲战后归来展开叙述。
男主的父亲威拉德,是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青年,他和他的家人笃定的信仰上帝近乎痴迷。
在南太平洋的战场上,威拉德经历了生死考验。
他亲眼目睹了,他的战友被日军残忍的钉在十字架上,半死不活承受着蛇虫鼠蚁的折磨,整个人血肉模糊,在那一刹那,威拉德想到了受难的耶稣,只是此刻,他要亲手结果战友的生命以給他仁慈。
随着枪声想起,也预示着,威拉德信仰的崩塌。
战后回国,在家乡附近的小镇酒吧里,威拉德邂逅了善良纯朴的女服务生,夏洛特,两人互生好感。
而恰恰就在这小小的酒吧,坐在威拉德旁边的一个叫卡尔的男人,也邂逅了一位热情奔放的服务生,夏洛特的同事桑迪,但是这两人却组成了雌雄大盗,横行南部数十载,杀人无数 。
原以为西方人不相信所谓宿命和因果报应,但其实,越战之前,美国人普遍比较老派,保守,虔诚,对家庭负责,对婚姻忠诚,对于善恶因果很是在意。
只是越战期间的解放运动,彻底改变了西方思潮,才变成今天这个局面。
本片亦是如此,在这个小小的酒吧里,两对恋人擦身而过,各自走上归途,不想,却由此纠缠十几年之久,与之相伴的是由这四人命运造化产生的种种悲剧和无数亡魂,而最终这一切,又是由威拉德和夏洛特的儿子,也就是本片主角阿尔文(荷兰弟饰演)亲手终结。
命运有多迷人?
这故事的最后,我们自会知晓答案。
以上四人,日后再无交集,却被命运牢牢绑在一起,由生到灭,万缕千丝。
威拉德回到家中,拒绝了虔诚的母亲介绍的女子海伦。
母亲担心威拉德死于战场,所以向上帝许愿,如果威拉德平安归来,就把自己在教会认识的,虔诚的孤女海伦介绍给儿子威拉德。
无奈威拉德早已心有所属,最终和夏洛特结婚,搬到了别的镇子去生活。
海伦依然留在家乡,最后嫁给了有些癫狂的小镇传教士罗伊。
命运的车轮由此碾过,但又早早为人们画好了终点。
恶魔降临婚后,威拉德和妻子夏洛特搬到了离老家十小时车程的小镇,诺肯史提。
威拉德是希望能离那个宗教信仰狂热的家乡远一点,好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能够更健康阳光的生活。
但诺肯这里对外人很排斥,威拉德一家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总是受到排挤和针对,于是威拉德再一次拜倒在信仰下,再屋子后面的树林里树起了十字架,经常带着儿子来祈祷。
命运无常,妻子夏洛特罹患癌症,无助的威拉德开始寻求信仰的力量,宰杀牲畜向上帝献祭,最后甚至杀了家中爱犬,却依然没能挽留妻子的生命。
最终在绝望中,于妻子夏洛特葬礼当天,到十字架前自杀,留下幼子阿尔文一人。
年幼的孩子慌乱无助,好心邻居,加油站老板帮他报警,这位加油站老板后面还会出现,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善。
接到报警,附近的警长来处理现场,这是一名黑警,作恶多端,但是见到这样惨剧,竟也安慰起年幼的阿尔文。
一切料理妥当后,民政人员把阿尔文带回家乡小镇,煤溪,交给他奶奶和叔叔抚养。
这里是警长和阿尔文第一次见面,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也是在这十字架下,只不过那个时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
与此同时,当时没有嫁给威拉德的孤女海伦,与疯狂的传教士罗伊(哈利波特的表哥饰演)结婚并生下女婴莱诺拉。
一日罗伊和自己残疾的弟弟要带海伦去郊游,不知是海伦早有预感还是神的安排,临行前,海伦将女儿莱诺拉交给阿尔文的奶奶照顾。
海伦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因为他的传教士丈夫因信仰陷入癫狂,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在野外杀死海伦,期待上帝再复活自己的妻子以证明上帝的存在,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愚昧又荒缪,虔诚却恐怖。
罗伊和自己的弟弟回过神来,丢下海伦尸体驾车逃跑。
原著中兄弟二人逃亡十几年,最终在瘸腿弟弟去世后,罗伊因为太过思念女儿,想回去看看女儿莱诺拉并自首,只可惜没能见到女儿而被我们上文所说的,相识于酒吧的那对雌雄大盗卡尔和桑迪杀害了。
本片的非线性叙事非常流畅,通过一家人的不幸引出下一组被害者。
本片和小说不同,传教士罗伊在杀害妻子后很快就被雌雄大盗杀死了。
而镜头一转,来到了主角阿尔文这里。
阿尔文被奶奶悉心照料,和海伦的女儿莱诺拉一起长大情同兄妹。
阿尔文在目睹了母亲受病痛折磨和父亲沉溺于信仰的发狂之后,从此对宗教信仰不屑一顾,只相信自己的拳头。
正当人们以为一切已经风平浪静的时候,一位年轻英俊的牧师(罗伯特 帕丁森饰)来到小镇上,开始接管教堂,散播福音。
阿尔文的奶奶是个虔诚的信徒,在新任神父的欢迎仪式上,虽然贫穷,但阿尔文一家还是为神父精心准备了他们一家所可以买到的最贵的肉,鸡肝,虽然当地民众把动物内脏看作是最下等的食材,但是这对阿尔文一家来说已经是倾其所有,奶奶为神父精心烹制菜肴。
可是在仪式上,神父却当众羞辱送来这盘鸡肝的阿尔文一家。
悲剧随着恶魔的到来,继续发生在阿尔文一家,英俊的神父在车上诱奸了莱诺拉,导致其怀孕,更可憎的是,神父在得知莱诺拉怀孕后,矢口否认,而且将错归结在未经世事的少女莱诺拉身上,认为莱诺拉是不洁的,勾引了自己,玷污了上帝,呵,真TM虚伪。
最终导致莱诺拉自杀,可是命运对人的捉弄也恰恰在于此,上吊前,莱诺拉突然想到早逝的母亲,爱自己的奶奶和哥哥,觉得,有家人在身边,没什么大不了的,决定放弃自杀,接受生活,可命运无常,已经打算放弃自杀的莱诺拉脚下一滑,踢倒了水桶,在其重新打算活下去的时候,悲惨的死去了。
事后,一个有正义感的警察告诉了阿尔文其妹妹怀有身孕的事情,并指出牧师很有嫌疑。
经过几天跟踪调查,发现这牧师不单单是海王还是人渣,同镇上其他少女保持着关系。
于是,某天,阿尔文来到教堂,和牧师对质,牧师依旧一通嘴炮,可阿尔文只相信武力,不屑与其理论,用其父亲威拉德带回家的枪,打死了这个禽兽牧师,为妹妹莱诺拉复仇,自己也走上了逃亡的道路命运是个巨轮,总会回到原点还记得影片刚刚开始,男主的父亲威拉德,在酒吧邂逅男主母亲时候,另外一对情侣吗?
那就是男主母亲的酒吧同事桑迪,和坐在男主父亲威拉德身边的卡尔。
这俩人臭味相投,组成亡命鸳鸯,不断在南方公路上,通过給落单旅人搭便车,再由桑迪色诱,由卡尔一枪毙命。
莱诺拉的父亲,那个疯癫牧师罗伊就是命丧他们二人之手。
很快的,阿尔文逃亡途中遇到了这对凶徒,一阵乱战,阿尔文射死二人。
阿尔文之所以能以一敌二,竟然也是因为卡尔对桑迪十几年来一直怀有戒心,每次都会偷偷将桑迪的子弹换成空包弹。
卡尔和桑迪又怎么会想到,杀死他们二人的,就是十几年前他们两人在那个酒吧邂逅时,坐在他们旁边的威拉德,和夏洛特的儿子。
十几年前的擦肩而过,十几年后的命丧黄泉,这对亡命鸳鸯作恶无数,也算是罪有应得。
再一次,不信仰任何神袛的阿尔文,出生长大在一个最虔诚家庭的叛逆者,战胜了命运,活了下来。
这一段其实很有趣也很激烈,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戏,无奈,导演只通过旁边来表现。
桑迪可能厌倦了卡尔,在看到年轻俊朗的阿尔文后,甚至在二人拿枪对峙时候,脑海中甚至出现过,一起干掉卡尔再和阿尔文私奔的想法。
呵,命运啊。
我依旧坚信阿尔文是个善良的孩子,虽然他暴力,叛逆,从不信什么上帝,但是他对于家庭非常忠诚,有着深厚感情,从他照顾妹妹和奶奶就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来自于父亲的责任感和来自于母亲的善良。
在杀掉三个恶魔之后,阿尔文回到自己出生的小镇,想去再看看那个房子,和父亲竖起来的十字架。
也就是在那个十字架下,阿尔文和追捕他至此的警长展开了枪战,不知是其父亲的庇佑还是巧合,阿尔文再一次侥幸活了下来。
命运的无常在于,这个死在阿尔文枪下的警长,就是几年前他父亲自杀那个夜晚来他家查看情况的警察,也是雌雄大盗里,桑迪的哥哥,他也算是作恶多端的一个黑警,也是阿尔文杀死的最后一个恶魔。
尾声这荒芜的世道里,一点点残存的善念都显得弥足珍贵。
开头提到,威拉德自杀的那个夜晚,加油站的老板陪在阿尔文身边,并报警。
数年后,阿尔文逃亡途中,回到以前的小镇上,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老房子,毕竟那里有他仅剩不多的快乐回忆,在加油站再次遇到了当年的老板,多年后,阿尔文说“谢谢您那天晚上为我做的一切,我想让您知道我从来没有忘记” 是的,阿尔文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骨子里是抹不去的善良。
这位老者也是本片为数不多的善的影子。
最后,阿尔文搭上一辆嬉皮士的汽车,疲惫至极的他,渐渐进入梦乡,畅想着未来去参军还是干些别的什么。
好像过去他这苦难的十几年,他的家族这苦难的几十年,他可怜的母亲,他绝望的父亲,他坚韧的奶奶,还有那个来不及多看看世界的妹妹,都像一场梦。
梦结束了,他要走向远方,逃离这荒诞的一切,离开这个神弃之地,去感受正常的人生。
而不是像他的家乡,这蛮荒的南部小镇一样,充满死亡,绝望和荒凉。
本片口碑一般,在于没有起伏,比较平淡,而且大段旁白,突兀。
但总得来说,是一个很棒的故事,淡淡的绝望,无数悲剧上演,人们却依旧坚强的活着。
我们身边,不乏有信仰的人,这是个人的选择。
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还是应该直面现实,放弃幻想,试着对自己好一点吧。
毕竟,这通篇都写着吃人二字。
By 辰夕
几条角色线最终汇聚成一个故事,剧情还算是环环相扣。
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所做的不堪、违背道德、跨越法律的事情最终都成为报应反噬在自己身上。
荷兰弟就好像是神弃之地的“神”一样“帮”他们去赎罪,但他之后的命运也注定漂泊多舛。
但真的很想说,怎么把这个电影节奏拍这么慢的,有一种导演想以纪录片手法拍摄但最终因为能力有限而没呈现出来。
还有旁白真的有一点点多,这种电影给人留有思考的时间才是最妙的。
阿文的父亲威拉德经历了信仰-->信仰破灭-->再建立信仰-->再次破灭的过程,经历了两次折磨,自杀了。
在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战友被日本兵钉在十字架上被蚊叮虫咬鹰啄,血肉模糊,求死不能。
他亲手解决了战友的痛苦但对信仰破灭。
毕竟这种残酷是任何信仰也无法抚平的。
带着战争创伤的心灵他回到故乡,没有听从母亲的意志娶义妹海伦,也是对信仰的叛逆和反感,他母亲说,我日日祈祷你能平安归来,果然如愿,他的义妹是个信教信到神经质的女孩儿,最后被信仰所杀(嫁了个个更神经的传道人)。
威拉德娶了夏洛特--一个善待异教徒的淳朴善良乐观的饭馆儿服务生。
威拉德觉得善良比信仰更值得珍视。
但婚后她们生活在一个全村儿都是亲戚关系的”熟人社会“,对他一家陌生人有敌意。
尽管他有勇气和智慧保护家人,但仍然开始敬拜十字架,取得心灵的支柱。
后来夏洛特患癌,他觉得也许和自己背弃神的旨意有关(他母亲向神许愿),他觉得是战友的死(献祭)换来了他能从战场平安归来,于是杀了孩子最爱的狗Jack献给上帝,希望能救回妻子。
(就差没杀孩子了)。
但妻子还是病故,他信仰再次破灭,带着战争和信仰的双重心理创伤,他自杀在十字架前。
从这个角度看,阿文和父亲不同的是他更多相信自己而不是神,他觉得神什么也做不了,和信仰有关的种种,对他而言都是负面印象:父亲的死,Jack的死,神父对奶奶的侮辱。
他的叛逆是根本性的--他从来也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想过人间的法统(警察)和天上的法(神),像他父亲一样,胆大心细揍那些欺负妹妹的高中同学。
开枪打死虚伪,玷污少女的神父。
最后他上了一辆嬉皮士的小巴,走向他的明天--他当然不会被害死,但如此艰难的童年,如此自律的生活,他也不太会成为一个嬉皮士。
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1.西奥多演着演着没了,罗伊跑路到一半还是想念女儿,打算回来,回来时被变态杀人狂杀了。
但西奥多哪儿去了?
难道像科恩兄弟那部《西部老包的歌谣》里的说书人一样被连轮椅带人扔桥底下了?
2.阿文从变态摄影师钱包里拿出的照片Jim Laycey是谁?
和其它人有一毛钱关系吗?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非常棒,过瘾。
一个如此曲折的故事,这么多人物,两条主线交错拍的引人入胜。
这部电影只有一个主角,就是那把带走希特勒的枪👿。。。。。。。。。。。。。。。。。。。。。。。。。。。。。。。。。。。。。。。。。。。。。。。。。。。。。。。。。。。。。。。。。。。。。。。。。。。。。。。。。。。。。。。。。。。。。。。。。。。。。。。。。。。。。。。。。。。。。。。。
电影 · 一句话南方哥特少年版《老无所依》,这里没有信仰,这里是上帝放弃的地方,只有最原始的人性,当你长大成人后就会明白,有时解决问题只需要拳头和一把手枪。
电影 · 看点本片改编美国小说家唐纳德·雷·波洛克的同名作品。
影片演员云集了蜘蛛侠的扮演者汤姆·赫兰德,新任蝙蝠侠的扮演者罗伯特·帕丁森,冬兵扮演者塞巴斯蒂安·斯坦,小丑回魂中小丑的扮演者比尔·斯卡斯加德,以及杰森·克拉克,海莉·贝内特,丽莉·吉欧,米娅·华希特沃斯卡一众实力派演员,可谓阵容豪华,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影片的故事发生美国南俄亥俄州偏远的一个贫困闭塞的山谷小镇洛肯斯蒂弗。
时间从二战结束跨越到越战期间。
影片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叙事,可以看成“南方哥特”版的《老无所依》,把发生在几十年里几个家庭的悲惨故事交织在一起,看似毫无关系的人物实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或许一个眼神,一次擦肩而过,一次路上偶遇就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充分体现了影片想表达的宿命论,和生命的脆弱、不可预测。
如同影片的名字《神弃之地》,这是一部反宗教,讽刺过度崇拜,充满着荒诞不经,阴差阳错,以暴制暴的电影。
影片大体上,分为四段故事呈现:
夏洛特(左)与威拉德(右)
威拉德与儿子阿尔文第一个故事:从战场归来的威拉德在餐厅与女服务员夏洛特一见钟情,两人很快结婚生子,威拉德还在后院竖起一木质十字架,每天祈祷。
因在战场上亲眼目睹战友被剥皮挂在十字架上,威拉德从此对象征信仰、上帝的十字架心生畏惧。
或许是爱情和家庭的原因,有了儿子阿尔文的他,慢慢恢复对上帝的依赖,开始与儿子每日在十字架前祈祷。
但好景不长,妻子夏洛特突发癌症,时日无多,威拉德硬拉着儿子阿尔文在十字架前祈祷,期待奇迹的发生,走火入魔的他甚至借鉴圣经里“献祭”的方式,杀死了儿子的爱犬,奉献给上帝,可事与愿违,妻子夏洛特还是病逝,接受不了现实的威拉德当晚在十字架前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只留下儿子阿尔文一人。
不难看出,从第一个故事开始,作者就开始质疑上帝的存在,宗教的欺骗性,讽刺过度信仰,盲目崇拜对人的摧残,导致失去理智,人性的磨灭。
罗伊
海伦第二个故事:威拉德刚从战场返回家乡时,曾被母亲安排在教堂与一名叫做海伦的女子见面,母亲希望撮合二人,但海伦阴差阳错的爱上了教堂新任的布道师罗伊,罗伊是个疯狂信仰者,布道方式及其荒诞极端。
海伦和罗伊结婚后,产下一名女婴莱诺拉。
不久,罗伊遇到了信仰危机,变得越来越癫狂,终日把自己关起来与上帝对话,海伦拿他丝毫没有办法。
一日,声称再次听到上帝说话的罗伊提出想带海伦去森林里散步,海伦欣然答应。
在过路威拉德母亲家时,或许海伦察觉到丈夫罗伊身上的诡异,或许是神的旨意,她把女儿莱诺拉交给威拉德母亲帮忙照看,自己与丈夫罗伊,罗伊的弟弟驾车驶入偏僻的森林。
果不其然,这不是普通的散步约会,海伦被罗伊瞬间割喉,而罗伊的初衷并不想真的杀死妻子,他想证明上帝的存在,他跪在地上,双手举向天空,嚎叫着期待上帝的降临,奇迹的发生,让妻子海伦起死回生,但哪里有上帝,哪有奇迹,在这片被神放弃的地方,只有残酷的现实,海伦早就断了气,血流满地。
雌雄连环杀手——妻子桑迪
雌雄连环杀手——丈夫卡尔回过神来的罗伊和弟弟仓皇出逃,中途罗伊抛下弟弟,独自一人搭车远去。
虽然没有神仙眷顾,但却无法逃离罪恶的笼罩,罗伊搭上车的一对夫妻,其实是一对变态杀人魔,妻子桑迪负责色诱搭车人,丈夫卡尔负责手动杀害搭车人,他们还会拍下被害者死前的照片。
不出预料,罗伊死在了这对雌雄连环杀手的枪下。
依然能看出作者对宗教的质疑,讽刺,以及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善恶终有报的理解。
莱诺拉
阿尔文
第三个故事:威拉德的母亲一直抚养着孤儿莱诺拉,孙子阿尔文也回到身边,同大家住到一起。
阿尔文、莱诺拉逐渐长大,有着同样悲惨经历的两人心心相惜,成为了异姓兄妹,阿尔文更是把莱诺拉当成了最在意亲人,最为爱护的人,不希望她遭到任何伤害。
小时候他未能保护好爱犬,长大后他要倍加呵护妹妹。
他不仅每天陪同妹妹莱诺拉去墓地祭奠母亲海伦,还用父亲威拉德曾经教过他的方式,狠狠地教训了欺负莱诺拉的几名小流氓,在阿尔文的心里,上帝压根不存在,想要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只有以暴制暴,你的善良和纯真就是别人用来伤害你的武器。
牧师普雷斯顿·蒂加丁镇里新上任的年轻牧师普雷斯顿·蒂加丁相貌俊朗,但其实是个伪君子,他利用牧师的身份与漂亮貌美的女性接触,达到骗色目的。
很可惜,莱诺拉中了他的圈套,不仅失了身,还怀上孩子。
当莱诺拉向牧师寻求帮助时,蒂加丁却矢口否认,并让莱诺拉打胎,不然整个镇子上的人都会羞辱她,咒骂她失了贞洁,她的奶奶也会蒙羞。
受不了打击的莱诺拉选择上吊自杀,但最后时刻她想通了,她的家人一定会接纳她,会理解她的行为,牧师蒂加丁才应该被人唾骂,正当她准备松开绑在脖子上的绳索时,脚突然打滑,放在地上起到固定作用的铁桶打翻,莱诺拉被活活吊死在房梁上。
所有人包括阿尔文在内都以为莱诺拉就是上吊自杀,莱诺拉下葬当天,牧师蒂加丁并没有出现,因为在教会看来,自杀的人不配得到祈祷。
当地一名警察告诉阿尔文,法医发现莱诺拉已经有了身孕。
莱诺拉生前,每日除了上学就是去教堂后院看望被安葬在那里的母亲海伦,阿尔文猜测牧师蒂加丁与妹妹的死脱不开关系,于是,开始偷偷跟踪,终于发现蒂加丁与年轻貌美的女子偷情,想必莱诺拉就是被他所骗,阿尔文走进教堂,当面揭穿了蒂加丁的丑陋行为,并用父亲威拉德留下的手枪结束了他的性命。
此段落,作者已经不仅仅是在讽刺宗教,而是逐步“黑化”,本该是教化开导人们向善的牧师,却是一匹披着羊皮的恶狼,牧师是上帝的牧羊人,守护着纯洁温顺的羔羊,蒂加丁却把羔羊当成了他玩弄手掌之中的尤物。
而杀死他的阿尔文就是那名握有手枪的猎人。
第四个故事:杀死牧师的阿尔文选择逃跑,在路上他偶遇杀死莱诺拉父亲罗伊的变态夫妻——卡尔和桑迪。
变态夫妻把阿尔文当成了下一个目标,但早有警觉的阿尔文趁卡尔下手前,扣动了扳机,打死了卡尔,桑迪迅速还击,但手枪里的子弹是空炮弹,真子弹被不相信她的丈夫卡尔偷偷调包,阿尔文没有手下留情,击毙了桑迪。
当地警官李赶到案发现场,李是桑迪的哥哥,虽然他和妹妹一家人并不和睦,甚至妹妹,妹夫背着他做了很多可耻的行为,但毕竟是亲人,李决心为妹妹报仇,抓住凶手。
另一方面,警员李为了竞选警察局长,偷偷溜进妹妹桑迪家,把桑迪,卡尔的犯罪证据(卡尔拍摄的杀人现场照片)统统烧毁,避免让外人得知竞选警察局长的候选人,家里竟然出了连环杀人犯,导致竞选失败。
警员李(桑迪哥哥)历尽千辛万苦,阿尔文回到老家,可曾经与父母一起居住的老房子已经被拆,只剩下那块让阿尔文不敢直视的斑驳木质十字架。
阿尔文在十字架下,挖出爱犬的骨头,重新安葬。
得到情报的警员李来到阿尔文家,想引诱出阿尔文结果他的性命,两方在绿耸耸的密林中展开枪战,本该死在李枪下的阿尔文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李的子弹打偏,自己却被阿尔文击中,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或许这片被神放弃的地方,在这一刻,终于保护住了阿尔文的性命,一直质疑信仰的阿尔文也得到了上帝的眷顾,活下来了。
影片的结尾,阿尔文把手枪与爱犬的骨头埋葬在一起,他已经不需要父亲的庇护,无论是父亲还是神仙他都无法依靠,他只有他自己,只有自己的双拳。
阿尔文再次搭车远行,司机酷似上帝之子耶稣。
汽车广播里传出美国继续向越南增兵的消息,阿尔文犹豫不决,擅长打架的他是否参加战争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但他又不想重蹈父亲的老路,此刻被夕阳余光照射的他,只想安稳的睡去.......在梦中逃离这片被神放弃的地方....... 《神弃之地》一个充满诸多巧合,荒诞不经,充斥着宿命论,象征主义,反宗教,因果循环的影片,有些东西是说不清楚的,只能慢慢体会,就像人生一样。
故事开篇就设计了一个巧合,从战场返回的威拉德走进一家餐厅,此时吧台前只剩下一个座位,同是顾客的卡尔把座位让给了威拉德,也就注定了威拉德与服务员夏洛特的相遇,而卡尔也意外结识另一名服务员桑迪。
仅仅是一次让座位的决定,就凑成了几个家庭不同的命运,有善,有恶,有爱,有罪,有情,有义,有祈祷,有咒骂,有向上帝屈服的老者,也有不甘苟活的少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电影 · 槽点导演可能是太想复刻原著小说,虽然展示了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但结构上有些死板,陷入了固有的套路,过于板块化,整体节奏上略显缓慢,四平八稳。
或许把最后一个故事:杀死牧师的阿尔文搭上变态夫妻卡尔,桑迪的车,作成主线故事,在警员李追查阿尔文的下落时,展现第1,2,3段落,形成“俄罗斯套娃”的故事结构,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毕竟在神都放弃的地方,怎么可能有唯一一种定论。
第二点,这种反宗教主题的电影,在本质上就不太讨喜,在无神论的国家中,观众很难体会到那种无神论对于心灵上的冲击力。
彩蛋原著作者唐纳德·雷·波洛克,1954年生,在美国南俄亥俄州一个叫诺肯斯蒂弗的小镇上长大,17岁高中辍学,进到一家肉联厂上班,后去到一家造纸厂工作,一干就是32年,他当过苦工,卡车司机。
50岁那年,他被俄亥俄州立大学英语文学班录取,开始写作生涯。
随即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合集《诺肯斯蒂弗》,2011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神弃之地》。
很凌乱的多线叙事,神神叨叨的没个主旨!大部分时间在故弄玄虚
盲目的信仰是一种病,里面的人都病态到了极点。果然如名字般——神弃之地
冗长,莫名其妙。
反宗教反主流啊 没什么太强的主题 故事有些地方牵强不自然。
【7.9G】没啥意思 流水账似的
蜘蛛侠大战蝙蝠侠,冬兵一旁观战,边看边喊I can do this all day.
有个别出彩的地方,但整体无聊,帕丁森这次表演给我的感觉是《血色将至》那个男二的低配,虽然也够用了
旁白砍掉应该会好一点点。
叙事手法非常笨拙,旁白太多是个问题,更拉胯的是视角跳跃混乱,打乱了原本的故事线,看似要建立群像去夯实主题,实则面面不俱到,浪费卡司,反宗教的话题还是过于宏大了,超越了导演的驾驭范围,所以出来的效果有些尴尬。
在这样混乱而黑暗 似乎连上帝都已经放弃的小镇里 所有人的命运冥冥都早在一家小餐馆中注定 美好都短暂而易逝 施暴者最终都被暴力所惩罚 Arvin最后可能也会跟他的父亲一样成为战场后绷紧脆弱的伤兵 悲惨的轮回永远不会停止 神仙阵容都发挥了出色演技 拖拖拉拉两个多小时是有些贫乏了 大概拍成剧集会更好一些吧
莱诺娜是埋在教堂墓地了吗?我记得安徒生童话中有一篇,说教堂墓地不接收自杀的人的呀??(人们认为她是自杀,她葬礼都没有牧师去祈祷)384是专门增肥了吗?肥肥的真可爱啊!再感慨一下,战争害人不浅啊
改了个稀烂 小说的体量更适合改剧
文明的不同阶段是有“壁”的,美国田园下的罪恶,也同样存在于所有国家的落后地区,愚昧无知使人只听取自己能听懂的理论,不正规的宗教和极端主义往往得以生根。往大了来说,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和心理建设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也是全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头到尾,其实我都在纳闷一个问题,就这个旁边到底是谁,结果最后,大概能猜出来不是上帝就是撒旦,这大概基本不用看原著就能佐证这是没脑子的直接套用书结构了,视觉上像R级又不是R级,简直就毫无长处,批判的一点都不上心。
萝卜声线改变得很恶心……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变态……🥴🥴🥴🥴🥴🥴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蜘,他终于还是打死了大蝙,因为他坚信上帝并不存在!
完美诠释四个字-穷山恶水。找一水的英国演员腮帮子塞满演美国红脖口音也是蛮别致的,可惜片子本身质量平平。同类“穷山恶水报应轮回”却是不如国产-《心迷宫》,异曲同工。
拍的这么乱这么慢呢
每个演员都演的不错,但是导演能把这种类型题材和出色的表演剪成白开水也是真的厉害。一哥大概只有十五分钟的戏份,但是感觉全剧的冲突都在他这儿了。旁白太多了,已经变成图像小说了,为什么就不相信演员自身的演技呢?一星给题材,一星给演技,一星给有点意思的音乐
剪辑真是有够烂的,跳来跳去,看了一个半小时都还没搞清楚人物关系。画面没有质感。旁白聒噪,简直败笔。所有人像刚做完根管嘴里塞了两团棉花一样说话,你们真的不该找那么多看起来像北佬的人演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