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我真是想找地方避暑打酱油突然发现有见面会的 看着看着发现男二号刘海洋是以前《北京爱情故事》里特爷们儿跟莫小棋搭的那个扮演者,查了下名字原来叫谭凯,可惜成都见面会没来啊。
姜凯阳和王志刚往那一站就想起了东北烤串儿[委屈],喝酒吃肉的东北爷们儿的豪气,王志刚的声音非常好听啊,感觉不去演个话剧有点浪费声音了。
我这个人特别吃CCTV正剧那套,于是乎聂远的戏七拼八凑看了不少,天下粮仓和于成龙都是大爱的剧,聂远是从张铁林手里接过皇上接力棒最符合皇上形象最终又不被皇上形象所困的演员,不过今天跟姜王站一堆显得娇小伊人。
关于电影本身我觉得其实亮点不算多,各大网站把这个剧归纳到“悬疑/剧情/犯罪”这个大类,根据内容简介我以为是带刑侦剧元素的东西,实际上是的套路是忍辱卧底,主角光环比较强个人能力出色,加上一些大片需要的追车打斗元素,最后演完了生生的往人性上一升华,显得确确实实有点老套,这都是编剧的事……映后影迷交流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说“这部片子最大的成功就是彰显一种男人的血性”,关于这点也就是我想说的。
刚好赶巧,前两天网上很多关于“少年娘则国娘”的言论,说是现在一些男生摒弃了男性刚强坚毅的阳刚之气转而相互追捧阴柔妩媚的男性之美的事,算是给本剧神助力吧,我觉得作为新闻、影视等各类媒体的人首先就需要正三观,给观众传达一个良好积极健康的东西,媒体的一句话一帧画引导的是千千万完的老百姓,而《道高一丈》在这方面绝对的一百分💯 刚正,坚韧,有情有义,正是抨击那些妖魔鬼怪有力的一拳!
题外话一句:聂远的衣品相当不错了,我一直都在试图看清那件一排排小🐠游过去的白衬衣是哪家的[允悲]捉急!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3名警校学员毕业后,根据各自的方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又因为一件案子三名学员又重新对案件进行不同的想法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配角演技都十分在线,聂远演的较为血性方刚的男儿气魄,对兄弟的义气和为平反的满腔热血演绎的淋漓尽致,十分佩服。
聂远,一个被低估的演员,希望今后可以看到他更好的作品。
加油!
一提起大东北,大家的印象大都是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还有大哥身边穿貂的扒蒜小妹,还有东方斯卡拉的小品二人转。
但看了这部电影《道高一丈》后,可能会让你对东北的印象有所改观,这部在哈尔滨取景拍摄的电影,故事非常写实,风格非常讲究,看起来非常很酷。
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但随着整个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哈尔滨有点落后了,虽然城市依然美丽,依然是小欧洲的感觉,但经济上似乎也随了欧洲,生活节奏很慢。
但这也让它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色。
哈尔滨四季分明,哈尔滨的人性格也真实不矫情,就像一把火,言语和行为直来直去总是能点燃身边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哈尔滨的美,来到这里取景拍摄,比如电影《白日焰火》,网剧《无证之罪》都是在哈尔滨拍摄的。
再加上这部将于9月7日上映的电影《道高一丈》,好像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到了冬季的那种萧瑟,能磨灭所有欣欣向荣,也能掩盖所有蠢蠢欲动,非常适合拍犯罪题材电影。
作为一部犯罪片,《道高一丈》的尺度国内少有,很黑色。
电影一开头有一段在结冰的松花江上用冰球打人的戏。
零下30多度的哈尔滨,江面变成天然大冰场。
导演为了配合这天然的景色,把这段戏处理得形式感很强,有设计感,也有好莱坞黑帮片的感觉,坏人作恶,总是能想出许多出奇的手段,冰壶削脸看得人肝颤儿,镜头也非常有冲击力,暴力美学的范本。
影片讲述了被警校开除的学生宋朝和警察刘海洋在警匪追逐、黑势力追杀的过程中揭露了一桩连环案件故事。
看似是一个普通的刑侦题材的电影,其实影片对宋朝这个人物的刻画更像是《谍影重重》中的伯恩,影片风格也偏动作惊悚。
宋朝这个人出场就很神秘,被黑社会追杀,还同时被警察通缉。
观众可以从种种细节中看出宋朝有难言之隐,但影片在这个过程并没给出真相,直到最后案件水落石。
所以宋朝这个人物一直在片中都是一个逃亡的身份,还同时肩负着查出真相的任务。
最近追《延禧攻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聂远扮演的宋朝颠覆了心目中的形象。
不得不说导演的这种处理很西化,因为这种处理方式势必会让宋朝这个人物突破一些尺度,打破很多规则,这种非官方的行为除了能给观众带来许多情节上的吸引和视觉上的刺激之外,还会给影片带来审查上的麻烦,所以这个度的掌握就很重要。
所长看过电影之后,不得不说这是目前国内犯罪类型影片中尺度很大的一部了,里面涉及了黑帮、暴力、火拼、强拆、变性人、黑警,还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当代浮世绘。
作为观众,我们见多了大团圆结局,这部电影最终的结局虽然依然是邪不压正,但付出的代价的确很大,不管是罪犯,还是无辜的人,都死了太多的人,这也是电影很现实的地方,真正的刑侦工作就是要有牺牲,所以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危都是有人代价巨大的默默守护。
影片将于9月7日上映,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影院感受一下东北极寒天气的刺激,那酸爽。
聂远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个角色仿佛为他而生。
影片中悬念铺陈手法很老道,看得出导演是此类题材的好手。
于明加的反转确实开始没想到,此类反派应该也是中国电影里极少见的。
几场冰上追车戏份,惊险刺激但没有刻意追求场面的花哨,与人性刻画的部分很好地统一于现实主义风格。
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导演处女作!
真的,拍成电视剧挺好看的。
有卧底,有混黑道,有仇杀,有巨大误会,有黑警,有三角恋,有飙车。
还有变性悬疑。。。
可是,作为电影,很多悬念和情节无法展开。
很多地方逻辑不通。
本来是想二刷一出好戏,时间不合适,又加上觉得聂远不错,选了这部第一天上映的道高一丈。
我没报什么期待。
看完电影耳边回荡胡紫薇的两句话。
一句是“太尴尬了”。
一句是响彻天际的“我的蛋”!
“同归于生、同归于尽、同归于路、同归于心。
信念是神奇的箴言,誓言足以融解兵戎相见。
”这是东北犯罪题材电影《道高一丈》的推广曲《歧路,同归》。
如同歌词中一样,这是一部讲述三兄弟踏入歧路,从前的兄弟情谊就这样飘散在天涯,在故事最后的关头兵戎相见之时,找回初心,同归于心的故事。
虽然这是一部犯罪题材电影,但在看罢整部电影之后,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甚至想要重新定义这部电影,这是揭露人性本真的有震撼力并且有意义的电影。
诚如《道高一丈》的导演姜凯阳所说,犯罪类型的电影,节奏明快,但却不是简单的苍白通亮,而是有明暗对比,有反差,有审美,但电影的基调不是压抑,而是通透痛快!
电影的主演是今夏大红大紫的聂远,前脚《延禧攻略》刚刚收官,聂远这个深受网友喜爱的“大猪蹄子”刚刚下线,没看过瘾的观众便可以后脚走进电影院了,时间点也刚刚好,9月7日《道高一丈》将会在电影院跟大家见面,相信不少在这个夏天爱上聂远的观众都会愿意买票去看看大银幕上不一样的聂远。
究竟有多么不一样呢?
皇帝“聂远”在剧中是一个直言快语并且喜欢揭穿试图“勾引”自己的嫔妃们的另类皇帝,有皇帝的威严但也不乏真实和喜感。
而《道高一丈》中的聂远,在电影的开篇便被定义成为一个始终在逃跑的救赎之人,但狠起来或者正义起来,就会愈发发现这个人物的立体性,很有血性,也保持了聂远一贯的演技“真实感”,并不比《延禧攻略》中皇帝的演技差。
聂远饰演的宋朝、谭凯饰演的刘海洋和曲高位饰演的黄天成,三个兄弟从歧路到同归之路,走得有些许漫长,也令人揪心。
徐露饰演的楚洁,是刘海洋的妻子,也是宋朝的前女友,片中的她起着至关重要的串联作用。
也正在因为正在逃脱中的宋朝送回那条他和楚洁共同养的小鱼,才得以暴露,而当楚洁看到这条小鱼的时候瞬间便反映过来是宋朝回来了,此时相对应的剧情是刘海洋刚好来给妻子楚洁送热乎乎的饺子,撞上了楚洁追宋朝的场面,此时的三个人,相映成趣,应了那句话“你追逐的,她在追逐别人。
”这个情节也颇具讽刺意味。
片中还有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神秘的胡紫薇,这个角色由实力派演员于明加饰演,这种不男不女的身份是谁造成的?
又是如何造成的?
电影在过半的时候依然给观众留下巨大的疑团,直到最后才揭开这个秘密。
而胡紫薇也是这部片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一切因她而起,也一切因她而消散解除。
姜凯阳表示《道高一丈》这部电影是想要以唯美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一幅真实而生动的当代浮世绘,唯美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东方莫斯科”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有着四季分明的气候,尤其拍摄时间是冬季,冷得通透。
在这种背景映衬之下,探讨了一个有关于人性的话题。
警察刘海洋在侦破案件的同时,又能够看到年轻人在逆境中依然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以及每个人在面对亲情、爱情这种情感选择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有理智,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都在影片中得到了一种摊开式的展现。
而说到最后,不免对这部影片留存一个最大的疑问,电影从开篇便给出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前男友宋朝”“刘海洋死去的爸爸”“一条小鱼”等等一系列关键的信息其实都是观众所关注的事情的前因,若是这部电影可以拍摄出《道高一丈》的前传,更是极好的。
敬请期待9月7日上映的《道高一丈》。
哈尔滨街头可以拿大砍刀?
可以在旅游景点开枪激战?
东北大哥大姐全都是一身貂???
笑场了n次啊!!!
影评比剧情好看多了。
几个演员其实很有实力,但是这么烂的剧本,请这是东北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吧?
如果不是聂远撑起来这个电影,真的是太累了啊啊吧测的啊啊受不了!!!!。。。。。。。。。。。。。。。。。。
超前点映+见面会,感觉自己赚翻了!
看完感觉是很有回味,很温暖的。
不得不说聂远演技太棒了,本人也很帅很nice!
他把重情重义江湖气十足的宋朝塑造的特别好,眼神到位,动作戏也很不错,听说为了这个戏每天跑10公里,厉害了!
佩服啊其他演员演技也都在线,都可谓是实力派!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把大东北的冬天拍的特别美,有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什么的
作为一部犯罪题材动作片,导演姜凯阳的最近力作《道高一丈》极具韩国警匪片的特色,打斗利落而不失真,故事一波三折又迷雾重重。
故事主要围绕三个警校同窗展开,警校中最为机警的宋朝早早被学校开除,脾气最为倔强的刘海洋子承父业投入警队,脾气温和最与世无争的黄天成被迫卷入黑帮斗争之中。
9月7日上映的《道高一丈》中的人物宿命感极强,这是犯罪悬疑题材以外的作品极难做到的。
早期的香港黑帮电影,如银河映像的作品,当中也常常有宿命的组成部分,现世报应好不爽快。
而电影《道高一丈》同样秉承这一特点,谁要是做了泯灭良心之事,报应立马而至。
电影围绕着通缉犯宋朝、警察刘海洋、黄天成展开,故事流畅一气呵成,而当中的快意恩仇不得不令人拍手叫绝。
国内犯罪悬疑题材的一小步在商业类型片领域,犯罪悬疑题材一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
拍摄难度大、拍摄成本高、容易触及敏感题材,到最后观众还容易挑BUG,说来喜欢看犯罪悬疑片的观众都属高智商观众群体,纵观近几年市场上悬疑犯罪题材佳作,都是一步一步在向审查制度靠拢的。
敢拍,这是当下中国内地导演的一个历史使命;能拍,这是当下内地犯罪悬疑片的一个迫切需求。
再看电影《道高一丈》,将故事的主人翁定位在警校出身的几位青年,从故事背景上来看已经是一块硬骨头。
导演姜凯阳在没有人物脸谱化的前提下,不仅拍出了警察与罪犯之间的善与恶,还拍出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人物命运转折。
作品成为国内该题材中的一小步,但倘使每位电影人都敢于向前行驶一小步,中国电影的整体品质必将由量变完成质变。
聂远演技突破自己的一大步纵观演员聂远的演艺道路,其实也如同戏剧故事一般一波三折。
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主演《上错花轿嫁对郎》一经成名,后主演《天下粮仓》等多部古装剧风头一时无俩。
少时成名后多年却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他接演《延禧攻略》,继《天下粮仓》之后再次出演乾隆皇帝,才让吃瓜群众真正见证这位演技派演员的实力。
出道18年,在满是新人的《延禧攻略》中,“老戏骨”聂远只要有对手戏都挨个讲戏,几乎整个“后宫”都受到“皇帝”的照顾。
从这一点便对演员聂远的敬业程度可见一斑。
电影《道高一丈》中聂远作为男一号,命运转折也是相当曲折,文戏当中,人物状态的转变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动作戏份上,学校学警时、成为亡命通缉犯时,全部的打戏聂远都亲自上阵,让观众见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聂远。
近来有人把聂远前几年在《绣春刀》中的大反派视频找了出来,并册封他为“史上最阳刚的东厂太监”。
相信看过《绣春刀》的观众都还记得当中的打斗场面。
虽不是武打演员,但聂远的打戏非常具有看点。
凭着“乾隆皇帝”一角爆红,也是对聂远这些年演技琢磨、敬业态度的一个回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跑,每一步都算数。
”这句话用在出道18年的聂远身上简直合适。
电影《道高一丈》中,聂远出演通缉犯宋朝,将其个人亦正亦邪的气质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在他个人表演上可发挥的容易非常大。
没有说教,给你一个你相信的世界电影《道高一丈》中,聂远主演的宋朝、谭凯主演的刘海洋曾是警校同窗,但宋朝因打架斗殴被开除,警察梦破灭。
那么他是否还会相信这个正义的世界呢?
在黑帮势力贯宇集团迅速成长起来的宋朝,用自己的命运来阐述“究竟要不要做一个好人”的抉择。
亲情和友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义、理智与情感,这些在互相博弈之时,《道高一丈》的人物命运也随之被推动。
看过《道高一丈》之后,细细想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他眼里的世界本来没有模样,人的心里面有什么,相信着什么,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心里有光明、有善良,那么这个世界就有正义的存在,如果心里满是委屈、是抱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电影《道高一丈》没有古板的说教,有的只是观众自己心里的一杆秤,主人翁宋朝相信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他的命运就是怎么样转变的。
是选择相信警方,还是选择继续逃亡?
9月7日全国上映《道高一丈》,看“傲娇乾隆”聂远解锁亡命通缉犯。
来到豆瓣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影评一直处于“只看不写”的状态,没想到首次写的是这部电影的影评。
严格讲,至多算是观后感,算不上“评”。
挑这部电影,是因为几个元素刺激了我,“东北”,“犯罪”,“糟糕的电影质量”,“肉眼可见的制作诚意”。
围绕这几个元素,我就瞎叭叭几句吧。
首先说一下评分,两星给电影质量,当然了,是按照我自己心中的评分标准,作为一个观影多年的业余观众,对于烂片的宽容程度逐渐加大,一星的烂片,我倾向于给那种毫无下限,毫无诚意,摆明圈钱(如今很多已经无法圈到钱了)的侮辱观众的作品,看完这部电影,能多多少少感到主创的诚意,这种诚意,在我这个宽容的观众面前,可以说是肉眼可见了。
明明一部低成本的电影,硬件跟不上的情况下,能狠心去“破坏”,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已经算是“诚意”了,所以给两星不冤。
另外一星,是因为无法打半星,那就大方地再打一个星,反派身上的小反转算是个惊喜,演员的完成程度也不错,所以果断打了这第三星。
谈完了星评,说回电影本身,剧情逻辑漏洞可以说是很多很多了,我也不想一个个的细说,说不过来……看了下导演的履历,拍电视剧多一些,因此这部电影里很多的镜头语言,“电视剧感”很浓,在一些逻辑说不通,编剧设计不出令人感到绝妙的情节时,导演索性安排一场打戏,让剧情简单地过渡……然而,粗糙的打戏和强加的主角光环让这些情节尬得不行,没办法,主创能力有限,这又是一部犯罪动作片,不加打戏,加床戏风险更大啊。
导演和编剧某种程度有点模仿韩国犯罪电影的风格,结果是,拙劣地模仿。
近期看了几部韩国电影,其他方面的感受不说,单说电影气质方面(我自己随意造的词,能懂就好),这部电影欠缺的就太多了。
1.粗糙感。
这一种感觉,真的是犯罪电影必须具备的,当然了,除非你想拍一部绅士大盗之类的,否则,没有粗糙感,直接影响到真实感。
记得马未都曾吐槽一些历史剧,“女兵过草地,爬雪山,还描眉画眼的?
”,这一点也是中国的电影和影视剧的通病,太干净!
这一点不只是视觉上,而是方方面面~先说韩国的犯罪电影,诸如《黄海》,《看见恶魔》等,演员的扮相,道具的细致(注意,不是精致),真的让观众不自觉的进入剧情。
《白日焰火》,中国近些年很优秀的一部犯罪电影,粗糙感做的很到位,包括廖凡在内的每个民警,透露着普通和真实,哈尔滨城郊的破败,一向清新的桂纶镁也很朴素。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的粗糙感,是一种透着低成本的“穷”,所以只有“粗糙”,没有“感”。
粗糙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有其他感官上的,一部犯罪电影,没有几句脏话,道上的行话,都不好意思叫“犯罪电影”。
虽然不至于像美版《无间道》那样频繁爆粗般夸张,这部电影后半部分还可以,只不过有点形式化,没有很自然。
2.真实感。
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包括上面的粗糙感,所以就简单说说了~其中人物塑造的真实感,尤其重要。
这是怎样的一种真实感呢?
《黄海》中的遭到黑白两道追杀河正宇,在树林中包扎伤口,同时在哭…一个这样的很角色,居然会哭?
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非是职业杀手或是特工,更没有主角光环,在遭到各路势力追杀,被雇主坑的情况下,当然会崩溃的。
反观这部电影,人物塑造的真实感缺失的不是一点点,宋朝全程主角光环,刘海洋父子全程高大直形象,大果子全程被拷打,看不见什么塑造,石兆琪的boss只是打了个酱油,唯独黄警官,算是有一点丰满的,看到这个人物有在转变,最后也沦为剧情工具~当然,还有紫薇女士,这个呆会儿另说。
因而,真实感上,塌了。
3.紧张感。
犯罪电影里面也分各种题材,节奏有快有慢,紧张感程度也不同。
不过,看这部电影的几个元素,你就会觉得,本应该给观众紧张感,主角是卧底,被好友冤枉,身背“命案”,急于洗刷冤情,被黑白两道追杀……然而,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都没有一丁点紧迫感,更别提紧张感。
抛来打戏,追车戏的硬件不足,单说节奏,场景转换,文武戏的分配,完全达不到“令观众跟着情节紧张”的程度,所以……如果看一部犯罪电影,我都无法入戏紧张,乐趣何在?
当然了,不能盯着槽点不放,反派的小反转还是有点小惊喜。
中间的伏笔我真的没能识破,因为也无法想象国产片能这么拍。
结尾女反派的演技也很惊喜,因为这是个矛盾点很突出的角色,可惜啊,还是被导演沦为剧情工具,草草了事了~再有,其中冰雪大世界追杀的槽点,我觉得没必要吐槽“没买票”之类的,电影本身就是戏剧矛盾冲突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所有情节都按逻辑来,对于犯罪电影而言,矛盾冲突可能弱了一些。
所以有些地方弱化了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地标建筑之一,在这里设置一场戏也没有毛病,而且航拍得也挺美~还有,“东北”,“犯罪”,两个元素,我觉得可以有很强的化学反应,当然我不是说东北的犯罪率高,我本人就是东北人,寒冬的压抑加上人性的罪恶,很适合创作者发挥想象力。
从《白日焰火》到《无证之罪》,都是这两个元素的结合,效果也都还不错。
这部电影嘛~东北只是个大环境吧,一般般,可能因为导演也是哈尔滨人吧。
警察冰雕的意象做得还不错,很有感觉。
最后,说一下我的这篇“观后感”的名字吧。
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看完了完全忘了,重新提起,咦?
这和电影有什么关系?
哦~貌似还有一点。
我的这个名字也一样,算是对于未来国产犯罪电影的展望和期望吧。
中国电影工业越来越走向成熟,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制造业,电影出品种类繁多是必须的。
但是,犯罪电影在中国电影中是亟待开发的一块,近些年,中国优秀的犯罪电影可以数着手指头的那几部。
我国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给这类电影提供素材,绝对是没问题的。
限于审查制度,中国的犯罪电影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给大猪蹄子
给大猪蹄子两个星
比预期的要好看很多,哈尔滨冰天雪地实在是美!想去北国风光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大猪蹄子演得不错,够man,演员演技都在线,没想到可云居然是女主,不过时隔多年,风韵犹存,美!
能抄家伙就别动脑子……真乃“大智慧”啊!服!
一部看了开头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的结局的故事~
佳片潜力,但是差一口气
变性也是牛逼了
虽然一开头就猜出了男主的真实身份和大概剧情,不过于明加的那个胡紫薇其实是胡龙还是有点小意外的。
不错!
在黑暗里待的越久,就越渴望光明,于明加演技不错,聂远演什么像什么...
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是,黄天成的黑化太简单了,简直是八十年代的设定,家人要换肾脏所以屈服于黑帮,海洋也是思维太傻了,真的在线只有大猪蹄子聂远了,反正我本来就是冲着他去看的,而且为啥所有片子现在都设定被警校开除潜伏在敌人中间这个梗,我真……聂远的表情声音动作都在线,硬汉做派,车辆追逐那段都是演员自己上阵,是好看,看完只觉得以后换车看来路虎最靠谱,禁撞啊,哈哈。
集合个基本所有警匪片经典要素的东北乱炖
很喜欢徐露
作为主演的聂远,《延禧攻略》的“大猪蹄子”,确实给《道高一丈》带来很多惊喜。在影片中,他饰演“宋朝”,从年少轻狂地警校退学,到忍辱负重地卧底,再到步步为营地查案,这个角色有起伏,有看点。抛开聂远带来的流量,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无间道”的警匪故事,虽然很多次有意无意地提到了官商勾结等等情节,没有展开来说,故事还是主要讲述警匪的一个较量,特别是身份的转变。在这样一部男性主导的影片中,女性角色有两个,徐露饰演的妻子楚洁中规中矩,完成的很稳定,确实让人心疼。而于明加也是突破演出。刚开始会觉得她表演的很失败,有点夸张了,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甚至说是关键的转变,就会发现这个角色的分量,回头再看她的表演,很真实。话说这么一折腾,真觉得于明加和史光辉有点儿像呢。
自从看了延禧攻略,越来越觉得聂远演技很棒啊!
都不知道怎么下的这片子了。还算悬疑,最终证物那张照片太扯蛋了,我司有人一千五百万,太看得起我司了。
可惜了于明加的整容脸配不上自己的演技了 剧情太散乱
变性人的梗算是一个亮点吧 很有东北特色的电影 但我真的想疯狂吐槽 警察男主的智商
巧克力味的屎,编剧怕是屎吃多了憋出来的剧本,白瞎了喜欢的好演员。
还行 整体挺流畅的 至少没有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剧情也比较紧凑 把哈尔滨冬天的那个冷劲儿拍出来了 追车的戏挺拼呐 大路虎就卡卡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