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响当当

麥兜響當當,麦兜武当,麦兜故事4,Mcdull - Kungfu Ding Ding Dong,McDull, Kung Fu Kindergarten

主演:黄渤,黄秋生,吴君如,宋丹丹,詹瑞文,邵夷贝,郭君彦,张正中,张立昆,尹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09

《麦兜响当当》剧照

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2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3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4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5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6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3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4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5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6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7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8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9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20

《麦兜响当当》剧情介绍

麦兜响当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长江三峡,考古学家掘出庞然巨物,手工奇劣,一看竟是麦子仲肥又一废物出土!麦子,名兜,字仲肥,是我国一位吃饱撑的思想家、发明家。正当大家不知如何处置这大而无当之物,一位怀疑是麦子十八代后人的小朋友,麦兜(郭君彦/张正中 配音),正与妈妈麦太(吴君如/宋丹丹 配音)一起在香港发呆。 麦兜很慢,很乖,很钝,被评定为多元低智能。麦太也好不了多少,半辈子乱冲乱扑,却都在扑空。为了自己,为了麦兜,麦太决定带麦兜来内地闯天下。到了武汉,麦太忍痛先把麦兜送到山上一武术学校“太乙春花门”寄宿。山上生活清苦,掌门道长(黄秋生/张立昆 配音)呆头呆脑。麦兜无心习武,最大的乐趣是跟小同学偷入炼丹房煮方便面;值得庆幸的是,麦兜的身边还有一位可亲的助教“熊宝弟弟”,不时照顾麦兜。 “世界幼儿园武术大赛”即将举行,“太乙春花门”小朋友软手软脚,看来只有挨揍的份儿。“国际幼儿园武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四签名幸福美丽绽放命运交响曲侠盗石川翼·年代记岭城兄弟情心烦意乱情妇狱中困斗奸细命运航班第一季警中警之警中兄弟纽伦堡审判甜了青梅配竹马冷血入侵青年乌兰夫暗夜鬼叫声补天天赐麒麟昭君出塞德伯力克花木兰游戏王ZEXAL苏生龙王传说猫鼠游戏不可思议但千真万确战斧骨漫威崛起:钢铁之心狂野追踪侠捕之夺命红莲

《麦兜响当当》长篇影评

 1 ) 看不懂麦兜的人很幸福

麦兜并不是神话和童话,只是一个现实,一个很真实和残酷的现实。

和好友从影院中走出,各自感伤。

忽闻身后的阿姨和孩子的对话“不好看,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看不懂麦兜的人很幸福。

看了麦兜有极大感伤的往往就是我们这帮漂在人生的路上却不知前方的人。

与阿甘正传不同,阿甘憨傻及弱智,但却总是意外地获得成功,那仅是一个美国梦,也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好人有好报”的传说。

可麦兜没有奇迹。

麦太和麦兜都很善良,母子俩坚强而坚持地活下去,麦太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去努力赚钱,弄一个好的未来,但每次都“只差一点”,和麦兜获得的H成绩和A也只差一点一样。

奇迹从未光顾他们。

麦兜很乖听话,因为被道长感动没有离开武当继续学习太极,但最后当然当仁不让地输得奇惨无比。

谢立文在讲述着一个现实,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每个人都企盼着生活有朝一日会改变,日子会变好,收入会增加,但是他却告诉了你,真的极大可能是这一辈子都会是和今天一样,不会变了。

你今天很挫,明天你还是会很挫,你极有可能会挫一辈子。

你90%的努力极有可能会白费,而且是肯定的。

麦兜的故事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成功”给我们的精神鸦片敲碎,有志者事竟成已经成为哄孩子的棒棒糖。

他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绝望。

在结尾,阿May说道“生活不需要奇迹,如果麦兜能够这样一直慢下去,一直善良地活下去,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可能是导演给与我们的一个完美的解释。

但总觉得如同在隔靴搔痒般地未触到痛处。

很多人都从麦兜身上看到了自己,也像心疼自己一样心疼麦兜。

它善良、乖巧为何却得不到上天的眷顾,所以我们都在悲伤。

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力,但谢立文却清醒地告诉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梦想可能一辈子都实现不了。

仅仅是梦。

这可能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我很挫很慢又怎样,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发挥下麦兜吃饱了撑的精神去找点事干呢,折腾完了,当然极有可能还是很挫,生活没有任何改变,但也没有特别大的损失,除了挫败感。

敌人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挫败感”,修炼“厚脸皮”需要技术和时间,但也是快乐的不二法门:)。

 2 ) 中年人的喻世明言(转载)

作者:娃娃鱼【一】记不清是哪一次去香港。

暴走一日之后,回到酒店,打开当天的报纸。

在社会版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电信安装工,为了养家糊口多装一些机器,常常加班。

前日夜晚,归家途中他实在太累,便把车泊在路边小睡一会儿。

不料就此一睡不醒。

翌日,巡街的警察发现车辆有异,上前查看,才发现司机已经死于车中。

可怜此人才三十出头,便过劳而死,丢下妻子与两岁的幼儿孤苦伶仃。

再往下看,又是另一则消息:某人体弱多病,一直无法找到好工作,为了治病却已经欠下不少债务。

前日他心灰意冷,在家中烧炭自杀。

幸亏邻居及时发现,报警求助,才免于一死。

丢开报纸,不忍再看。

这就是香港。

不生活在这里,永远无法明白什么叫压力巨大,什么叫生活艰难。

中国内地的中小城市,晚上8点钟人们已经吃过饭、散过步,端坐在电视机前开始看肥皂剧,而在香港的写字楼里,忙碌了一天的白领们才刚刚准备下班回家。

这里永远都讲效率、讲速度,地铁站里,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比上海快一倍,大街上,连早起买菜的阿姨都步履匆匆。

这个城市不接受弱者,不养闲人和懒人。

如果你失业了,那么政府提供的唯一福利,便是让劳工处给你介绍一份新工作。

所以,在彭浩翔的《出埃及记》里,任达华跑过深夜的长街,我们看到墙壁上大大地写着特首争取连任的竞选口号:“我要做好呢份工!

”这就是香港。

这个城市始终都崇拜权力、成就、地位和金钱。

于是,700万港人在这弹丸之地努力打拼、力争上游、积极奋斗、百折不挠,人人争先,个个恐后。

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一个城市,能够像香港那样具有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和香港人打交道,他们身上那种敬业与勇气总是令我无比敬仰。

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强者。

所以,这个城市不仅出产了刘德华,还孕育了周星驰。

他告诉我们,在香港做一个小人物必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自嘲。

《破坏之王》里,送外卖的阿银拼了命、用最烂的方法也要打败大师兄,为什么?

因为美人爱英雄。

只有成为一个强大的、成功的男人,才可以赢得美女的芳心。

在《长江七号》里,一个建筑工人勒紧了裤腰带也要送儿子去上贵族学校,为什么?

因为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算有用?

至少,绝对、肯定不会是一个穷人。

记得大约七八年前,我采访周星驰,问过他一个问题:“你拍了那么多电影,但从未拿过奖(指影帝),是否觉得遗憾?

”他回答:“是的。

”我又问:“拿奖对你那么重要吗?

”彼时,星爷的国语还十分地烂,无法讲太多。

但他艰难地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迸出一句话:“一、定、要、拿、奖!!

”这一幕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生于香港、长于香港的周星驰毕竟还是这个城市的产物,他在骨子里仍然认同这个城市“强者为王”的生存原则,从未加以质疑。

他一遍一遍地电影里讲述着的梦想:成名成家、出人头地,然后万人仰慕。

这也正是香港整个社会奉行的准则。

现在,香港有了谢立文和麦家碧,有了麦太与麦兜(其实麦兜已经诞生20年了,只是仍没有从幼稚园毕业)。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制造,脱离了这片土壤,你永远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二】麦太是最最最最典型的香港人,是那种走在马路上能够一抓一大把的人。

她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住大角嘴的狭小公寓里,日日早出晚归,辛苦打拼,只为能够给儿子买只鸡吃。

偏偏儿子麦兜不够争气,胖胖的,没脖子没腰,而且不仅整个人直上直下,就连肠子也直通到底,于是常常需要拉屎。

他又不好意思在课堂上举手要求上厕所,打断老师弹琴,便只好把屎拉在裤子上。

他考试时舍不得用新的橡皮,结果默书只得了“H”(虽然已经很接近A了,但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妈妈送他去听莫扎特的音乐,希望他可以开窍。

但培训班解散,教授写来一纸评语:“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看到这里,坐在电影院里的我,泪水突然夺眶而出。

一个善良的人,要多少次被人骂成是低能之后,才能够写出这样感触至深的话来!!

一个人,要用怎样悲悯的胸怀,才可以理解原来这个在裤子上拉屎、考试只得H的小孩,这样做不是因为蠢,而只是因为善良!!

多年前,我刚上中学时,看波兰大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里面有句话:“即使经历了100次的跌倒,他仍然会第101次地爬起来(大意如此)。

”当时,深受感动,便据此写了一篇作文,阐述人生需要有拼搏精神,结果被老师推荐到某中学生杂志,得以刊用,成为我平生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

但在经过那么年以后,回头再看,也只能笑当年年少轻狂。

这个世上,到底有多少人会做到第101次地爬起?

现时现世,几人能够?

生活的艰辛,远非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书本上能够了解到。

麦太是最草根的香港人,也是最了不起的香港人,在经历了那么多次失败之后,仍然能够重新出发(换成是我,能够有她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勇气,已经很好)。

这一次,她决定北上创业,足迹踏遍武汉、上海与苏杭。

她拎着小小的行李箱投宿廉价旅馆,看着电视台播放更年期口服液的广告(那是她的又一次失败),独自吃着速食面。

这一刻,她在想什么?

导演给了很长的镜头,拍麦太站在旅馆阳台上眺望脚下的城市,这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是她决定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这个镜头很长,长到无聊,长到里面的辛酸都满得要溢出来。

当然麦太也有高兴的时候,那是儿子考试真的拿到了A。

她太高兴了,忍不住对儿子说:“其实,妈妈在外面,也不算是一头成功的母猪。

”又是一句让人泪奔的话,大概所有在外面辛苦养家的人都会被这句话击中最脆弱的神经。

哪个人不希望自己是家人的依靠,是挚爱的骄傲?

如果一个努力了又努力的男人,回到家,对妻儿说出:“其实,我在外面,也不算是一个成功的男人”,那会是怎样地令人唏嘘?

大概只有曹雪芹那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能够相比。

【三】现在,我要提的人物是道长。

不要以为儿童都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的顽劣与调皮常常会令成年人抓狂。

我身边一个现实的例子,是有人告诉我,昨晚她儿子刚把爸爸的手机扔到马桶里冲走了。

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骂他?

打他?

罚站?

不给吃零食?

这些方法对一个二三岁的幼儿来讲,统统没有用。

因为不超过1小时,他已经忘掉自己做过什么了。

所以,我们的道长实在太不容易。

辛苦教学又怎样?

天天扮成熊猫得了一身皮癣又怎样?

孩子们只会抱怨没有卡拉OK、没有AAA电池而已,然后,会在你的炼丹炉里煮方便面。

对于唾手可得的东西,他们永远视而不见,玩具永远是别人的好,衣服永远是别人的新,为什么别人有的东西,我没有?!!

大人总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希望一代胜一代,道长也不例外。

更难得他除了有过人的武功,还有无穷的耐心,最最难得的是他找到了一个能够体会他苦心、愿意好好学习的好徒弟麦兜!

可是,比武大会上一登场,麦兜还被人痛扁一顿。

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太大的差距。

道长来到香港(他实在很适合这个城市),麦兜也问了他这个问题:为什么我那么努力了,还是会被人扁?

道长慢悠悠地回答:“你看,这个牙签,能在杯子里浮起来,如果一艘船呢,就需要大江啊,大海啊!

”原来,原来,我们只是一根牙签,只能够在茶杯里浮起来。

天地之大,却是无穷无尽。

道长是方外高人,修炼了几十年,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当然偶尔也会动怒,那是发现徒弟们把祖师爷传下来的炼丹炉变成了煮面的锅,但他也不过是用拂尘打了麦兜的屁股),才可以讲出这样豁达的话来,才可以把成功失败看得那么淡然。

我辈凡夫俗子,要活到什么份上,才会明白“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奇迹”这个道理?

也许你努力,终于还是会被扁;也许你挖了很久的宝藏,结果只挖到一坨牛屎;也许你大老远的赶去,汤姆·克鲁斯最终也还是没有来。

生活不过是每天上班、下班、喝茶、聊天,也许做了很多梦,也拼搏了很多次,但你还是没有发财,还是买不起橱窗里那只LV包包。

你我只是普通人,这辈子既不会轰轰烈烈,也不会大起大落,我们永远中不到彩票,也不会被流星砸中。

这个世上没有奇迹。

可如果哪一天,你转过街角,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而他又恰好珍藏着当年你送给他的那块橡皮,那么奇迹就已经发生了。

【四】有人觉得麦兜不好看。

电影院把它当成暑期档的影片来宣传,应该是个错误。

“麦子名兜,字仲肥”、《清明上河图》等等典故,还片头出现的大量动画,这些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恐怕无法理解(也可能现在的孩子知识已经很丰富,我有可能低估他们的智力)。

而且影片中出现的熊猫、企鹅、鲸鱼、飞向宇宙这些场景,均是来自好莱坞的经典影片,不看过这些电影,大概是不会明白。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以为《麦兜响当当》并不适合10岁以下的幼儿。

而且麦兜的故事情节一点也不连贯,非常莫名其妙(贯穿始终的,就是那种无奈),就连飞翔这样的事,都只存在于想像中(麦兜和妈妈是坐着火车和轮船去武汉的)。

但仔细想一想,生活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有人问我,《麦兜》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也许我只能回答:一个无财无貌的中年妇女和她的不聪明的儿子的故事,他们做了很多事,结果却总是失败,于是,很搞笑。

真的很搞笑吗?

这个故事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财(才)无貌的,也许在自己眼里,孩子永远最天真可爱,但等他长大之后,很有可能既不会成为朗朗,也不会成为姚明,只会成为一个和他父母一样,极次要、极次要的普通人。

再说麦子这个人物。

天才与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有时大智与大愚之间也难分伯仲。

他一生发明了那么多东西,却因为太过超前,以致所以无法载入史册。

你说,这是太聪明还是太愚蠢?

他一生最伟大的发明应该是那口每一年才走一秒的大钟,却因为实在走得太慢太慢,结果被视为废物。

哦,我想起来了,当年伽俐略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好像大家也认为他们太疯狂。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以为《麦兜响当当》并不适合那些踌躇满志,认为天下在握的年轻人。

麦兜是给无数辛苦地活着的中年人看的。

在经历了无数的打击之后,他们需要在麦兜身上重新找到勇气和力量,需要将麦兜的迟钝与善良作为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

谢立文和麦家碧,这对香港的中年文青,他们的《麦兜》、《屎捞人》,本就不是幼儿智力读物。

他们只是化身一只比屁股还懒的小猪,落在时代的后面,写下给所有香港人的喻世明言。

《麦兜》,是中年人的悲情童话,不是好莱坞式的普世哲学。

 3 ) 最美妙的奇迹在于不忘初心

还是勤劳的麦太为生活到处奔波,还是单纯、善良、反应迟钝的麦兜过着简单的生活,为他人着想。

故事到了比武的阶段大家都期待的奇妙的事没发生,一切都没改变,还是归于平淡的生活。

没有大家所想的麦兜打败所有人成为英雄,没有麦太事业的新前景。

他们还是回家了,回到那个最美好的家,坚持着决不放弃自己的鸡。

所有的就只是生活。

有很多人说它不好看,可是我觉得这份真实才是最感人的。

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奇迹从天而降,但不代表这样的生活不奇妙。

就如动画里所表达的,当在这样平凡的生活下,在度过漫长的岁月后,在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年岁渐高之后,还能保留曾经最美好的事物,最美好的心情,最美好的记忆,那奇妙的事便已经发生了。

这些最美好也会是最平凡。

 4 ) 不出卖自己的鸡

当把整个麦兜响当当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损失了一些盐分和水分,并且好像顿悟出一丁点东西。

你就是这样,所以保持原样,顺其自然便已经很不简单了。

每次觉得想要深思一下台词,就被麦兜的纯真逗笑给糊弄过去了,所以我看完了以后还得拖回去……道长教导麦兜《老子》的精髓:人依从天地宇宙的规律,天地依从道的规律,但是道又跟着什么来走呢,就是自己了,本身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造作,不扭曲,自然而然。

听完这段话觉得蛮有道理,但一细想,依完一圈又回原地了。

一句话,我们就该做我们自己。

一如麦兜的解释——不出卖自己的鸡。

可是,何尝容易。

那个在电影开头被称为手工低劣、造型低俗,还会产牛屎的古代器物,却是一只千百年来不停走动的钟,只是它走的太慢了,一百年才动一下,一千年才报时一次,十万年里面的铜鸡才会伸出头来与大家见面。

于是May的friend说“不是忽然叮的一声变成别的东西,才算是奇妙。

那个走的很慢很慢,慢得不像话,但是非常肯定,一直都在走的钟,就已经很奇妙了。

”于是当May看到那个大大的快快鸡招牌,当她见到一如既往的麦兜,她便明白了:“但是如果,只是如果而已,等我长大了,再遇见麦兜,如果那个麦兜,力气还是那么大,那么善良,那么迟钝,那么直上直下,如果我送他的那块橡皮,还是那么雪白,一直都没用过,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就已经发生。

”这让我想出了以下很俗的一个感叹句:永远保持自我,按照自己的步调生活,不被周遭改变,那是何等的神奇,那又是怎样的力量麦太想要重塑麦兜,让他上各种学习班,学各种高雅文化,但教授却在麦兜的整体智能评估一栏中,写下了一句话:他不是低能,他只不过是善良。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长大的我每当回忆起幼儿园的那段时光,总会责备自己为何那么傻那么笨,为何脑袋一直不开窍,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人欺负,为何那些小朋友那么小就懂得那么多,懂得去讨好,懂得去欺骗,懂得去唆使。

我打心底里看不起那些去告状去拍马屁的小朋友,我就做我自己,于是吃亏的总是我,我被当成了坏孩子,挨批罚站。

我不懂得如何拐弯,所以当别人都躲开的时候,我直直得撞了上去。

于是,成长阶段的我一直力图改变,我不要当以前的自己,我希望我能像其他人一样,懂得伪装自己,懂得多面派,懂得谋求好处。

可是我没做到,我还是那么直截了当,我还是无法靠非常手段夺得利益,我还是一下就让别人看穿自己。

只是,我也早已完全不是以前的自己,我会有不那么善良的想法,会有自私的行为,会嫉妒憎恨,会不宽容。

我不会像麦兜一样挨了打还要问:要不要再搬一箱方便面。

我很怀念能傻呵呵笑的日子,能听不出别人话里有话,能看不出别人背后的小动作,能专心只做自己不设防。

只是有几人能保持人之初的善良,有几人能够不被生活所迫顺其自然,有几人不顾别人骂自己傻继续好人好事。

所以善良总是最令人感动,因为戳到了自己的软肋。

从不出卖自己的鸡的那个麦兜,真的存在吗……

 5 ) 请进来,走不出去的可怜麦兜

下午放下手头工作,特地去看了媒体场。

结果傻当当的麦兜完全对不起放映厅的满满当当。

具体缺点就不剧透了。。。

只是放映结束后和做发行的朋友聊天,有些许感触。

这次麦兜彻底地与内地合作,貌似是广东新华展望、北京优扬文化、还有上海SMG三家共同出资合作。

从香港请进内地的麦兜能否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港式风格,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可惜的是电影只保持前15分钟还能让观众哈哈大笑,之后当麦太太进入内地,故事陡然变得无趣,无论是笑点还是情节都带上了一丝牵强。

散漫的剧情,恍惚的角色,完全前言不搭后语。

导演编剧谢立文好像是在神游大川,迷失在大陆叙事的困境中无从下手。

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这位麦兜之父。

比如影片中大段大段冗长的,展示城市现代化的3D画面,据说完全都是内地投资方的要求。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全国幼儿武术大赛因为审查的原因,认为向未成年人宣扬暴力,直接导致高潮部分被剪得支离破碎。

幸亏之前看了故事简介,否则还真不知道麦兜最终领悟了太极拳……这真是一个悲剧。

 6 ) 让我们很慢,很慢地变成奇迹

我还记得我是怎么认识麦兜的。

那是在一个午后,我还在念高中,在一个书城泡着。

听到隔壁的音像店播放着对白,是麦兜故事的“鱼蛋粗面”“常餐午餐晚餐”“纸包鸡鸡包纸”这些短小又爆笑的经典对白,当时立即被这种生猛怪趣的语言逻辑所震撼,原来中文可以做成这种地步。

总之,我记住了麦兜,也记住了谢立文。

后来看了麦兜的漫画和动画,被那些小小的故事,淡淡的情绪所打动,并且这种感动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麦子名兜,字仲肥。

”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极次要极次要的思想家,发明家。

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例如电饭煲,电热水壶,电冰箱……可惜因为电尚未被发现,最后一无所用。

他还发明了一个一千年才转动一秒的时钟,要几百万年才会响一次,于是也沦为了废物,被掩埋在历史的泥浆里,挖出来也没人收留。

麦兜,名兜,字兜。

是一只“直不甩”,肥,没有腰也没有脖子的多元低智能的猪。

他懒过自己的屁股,A跟H都分不清,不舍得用朋友送橡皮擦,但是他很善良很善良,宁愿写慢一点也不想橡皮擦缺了一个角,宁愿一辈子不吃鸡腿,也要拿一个A给妈妈看。

太极,名太极,字太极。

是一种很慢,很慢,很慢的拳术。

好像不怎么能打疼人,甚至不怎么能打到人。

太极掌门人道长和当时以快取胜,以实用取胜的截拳道掌门人李小麟在罗湖进行决斗,好像输掉了,于是发奋改革太极成为实用武术,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所以现在日渐式微,每一届的武术大赛都是沦为垫背。

与麦子同时代的思想家有很多,他们潜心研究兵法、治国之道、长生不老术、房中术等等这些很合时,很实用的学问,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很重要的思想家。

而发明家麦子,与他那个百万年报时一次的钟,一起被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

与麦兜一起参加了多元智能培训孩子有很多,他们听莫扎特,学数学,考大学,长大之后做医生律师,做社会栋梁这些很有用,很有贡献的工作。

而又笨又肥,却喜欢帮别人扭开瓶盖的麦兜,最后成为一个厨师,没有突出贡献,没有增加GDP,在社会底层默默做着妈妈的快快鸡。

而国际幼儿园武术大赛上,道长的得意门生,学太乙春花太极拳的麦兜已经悟到了道法,却依然被少林、峨眉、西洋拳、泰拳,还有吊威亚这些很快,很实用的武术群殴,道长的太极拳依然垫背……奇迹好像并没有发生。

然而只是好像而已。

我们看到,几千年前麦子的那口大钟虽然手工粗糙,造型低俗,却一直在慢慢,慢慢地转动,并且分毫不差地报时,而麦子本人也乘着自己研制的飞机,早已飞出了地球,进入了外太空……而道长发现,原来自己几十多年前的那场决战,让李小麟甘拜下风,潜心参道……麦兜最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天参悟到了道法,却没能赢得比赛。

就像阿may说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奇迹并不是biu地变一个东西出来,而是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慢,很慢,慢到好像已经停止,但却一直按照自己的准则在转动。

麦子的发明的那口钟周围,是无数很快,很实用的钟表,嘀嘀嗒嗒滴滴答答地在转动,但是这口钟并没有因此而把自己的节奏调快,它很慢很慢,慢到好像已经停止,但肯定是还在转,等待着几百万年后的那一次报时。

如果它快了一秒,奇迹将不会发生。

至于我们的麦兜,也如阿may所说:但是如果,到我长大了见到麦兜,如果那个麦兜佬,还是那么肥,还是那么大力,那么好心,那么直来直去,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已经发生……如果你觉得你也可以,那么就让我们很慢,很慢地变成奇迹吧。

 7 ) 我好想我好想抠你的脚丫

看了麦兜响当当,我也是上映后才看最终版,过程中也被自己囧到……呃……好在麦兜终究是那个麦兜,死蠢死蠢;谢立文也还是那个谢立文,终究不会让大家看到付出就有回报。

生活就是这样,并非好好练功就会变成武林高手。

不是“要走多少路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

”而是:“要走多少路才能让理想告别现实?

”当抢包山、太极拳都告别麦兜,这个没有腰的小朋友也还是可以留着胡子炒菜做饭柴米油盐。

在真正的生活里,没有英雄,没有奇迹。

也许只有爱情可以为它拌入一点点神奇吧。

虽然配音时该看的都看过,在影院里看我还是在小朋友的笑声里哭到不行。

这个故事曾经在我心里发生过,所以当它经过,我的心就会感到温热。

就这样,被触动了,所以感性上忽略了它的缺憾和遗憾,就这样,我爱这部麦兜,爱他的低能,爱他的善良。

一如爱所有真实的、有残缺的、蠢而善良的好人儿们。

我在想,十几年后,当这些在电影院里面嬉笑着的小朋友再看一遍《麦兜响当当》,会不会当时就震惊了?

哇!

这个电影原来要讲的是这个!

李宗盛写的《阴天》的歌词:“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得好几年。

”我觉得很是。

同样的一部片,有的人看到了娱乐,有的人看到了悲伤,有的人看到了无聊,有的人看到了希望。

大家对电影的评价就是这样好坏两端,说明人的经历真是神奇的东西,可以造就对同一样东西完全不同的理解。

我很理解和支持所有保持立场的人,有坚守有底限向来是好事。

当然我希望这种坚持能让大家更多地去判断“是非”而不是判断“好坏”。

“好坏”一般会比较主观、带有偏见、没有建设性,有时候你坚守的所谓“好”也许在很多人的标准中是“坏”。

如果硬要这种坚持产生什么影响,只会引起没意义没结果的争论。

判断“是非”相对而言更客观、建立在更理性的标准上,因此这种立场在与人沟通时能指向有益的结论。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能详细推敲,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理性的标准”……虽然莱文智者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所以他是智者……所以这世界上智者那么少……世界上就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绝对的。

任何东西都有人爱有人恨。

这也是好事儿。

要什么都黑白分明的,我们这些蠢蠢欲动的大脑和嘴巴活着该多无聊啊。

就这么随便一说,随便一说。

一切都好,生活不缺烦恼。

 8 ) 我们是响当当的好儿童

因为拉不到人……一个人跑去看了麦兜……><好吧,我必须承认每次看动画片我都是要哭的,但是这次真的不一样,比上次看春田花花心里还柔软,几乎就像被按动一个开关一样,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回来的路上,回想那些温暖煽情的细节还是哭个不停。

我想这样的动画片,看到的不是麦兜,不是麦太,也不是投射到了自己,而是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东西,在帮我们安排生命的轨迹——慈爱又严厉的,平等却偏心。

如果真的冥冥中有神,我想他一定是父性的,像一个鬓角发白的风霜老人,手指粗大却温柔,像傍晚七点钟的广场昏黄灯光。

在麦兜的先人麦子坐着那个鸟飞机呼啦呼啦飞到宇宙中去的时候,我想一个人、一个单亲家庭、一间office或者快快鸡铺、一座山头、一个压力大的城市、一个心事重重的国家,都变渺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

麦兜系列的电影,都很喜欢讲曾经,每个人都能从那群小动物里看到那个曾经梦想满满的自己。

但不代表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就天真无邪的,麦兜的电影和动画用一种很善意的方式告诉我们,默写得H,拉裤子,被同学瞧不起,不吃鸡……这些事情,其实跟我们十年、二十年后经历的那些苦痛并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麦兜还同时教会我们了,既然人生一直都是跟这些事情在打交道的,去哪里、多少岁都不会例外,那么就认真一点,像麦太那些起夜喝水的凌晨,在招待所吹风的傍晚一样,不放弃,并且时时体味到一点点可能并不真正有用的道理:“做不出卖自己的鸡”。

“我有一个friend,……他没有腰”。

“阿May啊……”“我默生字慢一点,这样就不用用那块新橡皮了”。

“要做不出卖自己的鸡”。

“妈妈啊,……你来看我比赛吧“。

我喜欢麦兜的电影。

因为它虽然永远那么励志,但是并没有说教的正义凛然——反而有时候有点故意的低俗,有点故意的无聊,有点小聪明,有点爆笑,然后,有点感伤。

小人物看了,只觉得亲切,但也能点起点斗志来。

十一点的夜风有点凉,我走回去的路上,虽然还是忍不住回想那段发誓不吃鸡的情节而心酸得想哭,但是心里却又唱着那个这次完全没了调的幼稚园园歌的武当山版,“我们是响当当的好儿童”。

p.s邵小毛同学这次的配音显然有点生硬啊……不过歌声还是很赞的。

嗓子真清澈!

 9 ) 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谁不能随时挤出眼泪来呢

作为MISS WANG方圆五十公里内最好的朋友,我受邀去跟她看麦兜。

相互放飞机扯皮拖延一个月后,终于赶在下片前买了两张票。

不幸MISS WANG忙着要打包肯德基,影院门口买爆米花,害我进场时看了个十分莫名其妙的开头,我问领票员:这是麦兜?

小姐说,是啊。

等看完全片后,才觉得不能怪MISS WANG,因为直到最后,我才了解,这是部实在不容易看懂,到处都是乱糟糟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概念电影。

回来看了影评,才释然,噢,原来有着这样那样的寓意,盖因我没了解它的意义,才觉得片子真糟糕,幸亏是半价票,不算太亏。

全片我最有感慨的一句话,就是麦太所讲: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谁不能随时挤出眼泪呢?

抱歉我实在不能跟别人一样,充满感慨地说:我们都是麦兜,都有点低能又没有腰……我今年年方二十四,已经到了法定孩子他妈的年纪,不得不思考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生个孩子像麦兜,怎么办?

该高兴还是该哭泣?

半个月前跟我妈在街上偶遇初中女同学,一副少妇打扮,身边牵了个圆滚滚的胖妞,我妈说:你家孩子真胖。

我同学说:唉,她是一顿也不肯少吃,一餐饭比我吃得还多。

我妈私下跟我说:小孩子怎么能这么教,该不让吃还是不让啊。

看,倘若我妈被搬上荧幕,肯定是个恶婆娘,倘若她是麦太,麦兜别说吃不到快快鸡,吃速食面都是罪大恶极。

你要是有个麦兜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你还能不能像看电影那样,觉得他是可爱是善良是一只活泼泼的猪?

曾经有个女人说,如果我生个女人很丑,我会觉得这辈子都对不起她。

那么也应该大把人立誓,如果我生个儿子很蠢,不如不要生出来的好。

倘若你有所选择,肯定希望生出来的小孩聪明漂亮干净,如果可以,不要太善良,人善被人欺。

你能不能像麦太一样,始终温柔地对麦兜说:哎呀阿兜啊,要不要妈妈买点什么给你吃?

你要说麦兜是个好妈妈,其实我也不太同意,既然她儿子是这副德行,干什么又要指望他争气,就像你非得让一只猫学会游泳,看到麦兜深夜还在拼umbrella,banana,难道香蕉和伞真的那么重要,拼不出来就妨碍他生存咩?

我小时候一路都很争气,结果现在如何,我妈说起来,不过是:你小时候那么争气,现在怎么这副样子?

家长都有丧心病狂症,最好你从小到大一路三好学生十佳青年有为人士这么上去,不然他们就会失望就会发牢骚。

你讨厌这样的家长吧?

觉得人家势力吧?

摊到自己头上呢,大半还是忍不住要培养一个杰出青年。

我想我成为妈妈后,肯定忍不住告诉他世间真相,如果你不够好,就会一直被人欺负,虽然你自己很会穷开心,但是社会绝不会容许你这么傻乐,总有一天要让你哇哇大哭。

因为我没本事,一直照顾他的善良。

影片末尾,来回支离破碎的场景,仿佛说了很多跟意义有关的事,但又仿佛在踢无影脚,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其实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麦兜麦太不过是一对最普通的失败母子,说他们草根,我以为是他们实在够惨,谁知道现在这股惨劲被人发挥,说这才是美好的世间真相。

不,我根本认为,他们的凄惨就在于,知道自己够蠢够不行,还是一往无前,想要世人成就自己。

小人物电影多半这样给人快感,当你真正身有所触代入感十足时,又觉得这电影真他妈悲惨,小姐们看《金鸡》再快活,也不希望自己是她。

多数人如我,也真心希望自己生的小孩,不是麦兜,倘若不幸是的话,就要像麦太一样,抖出一句: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谁不能随时挤出两滴眼泪来呢?

 10 ) 噩梦:被污染的阉猪

《麦兜响当当》(《麦兜武当》)在谢立文和麦家碧的迄今的麦兜系列中,注定成为票房最杰出,质素却最羞于见人的一部。

也许当SMG的LOGO在银幕上甫一打出,就昭告了前期电视中做足功夫带来的暑期高票房,同时也预示着散放迷人香港本土气息的凡人史诗为大陆投资方低俗的商业考量污染后逐次成为风格及其模糊不明的三流作品。

其实配音的质量并非问题所在,笔者在网络上找到的麦兜的前三部作品《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春田花花同学会》中,虽然后两部由其粤语对白而增色不少,即使是找不到粤语配音的《麦兜故事》去除了音乐音轨后的国语配音实在蹩脚,但由于故事本身的关注面及其朴素,又由于这种朴素带给成人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无处不在,因此,丝毫没有生出没看到粤语原版原味的遗憾,神作即使欠缺了某一项,也依然是神作。

然而,《麦兜响当当》则不同,显然情节上走出香港的故事本身并非其失败的导火索,因为可以在叙事中改头换面的将香港的地域社会文化改头换面的表现出来(比方《菠萝油王子》中由童话拉开序幕的往事,在前半段也将现实中的港味让位于幻想)。

然而,前几部中富含黑色笑料与自嘲味道寓意到了本作就像奶茶与咖啡两造均严重缺席后只加多冰块糖水的冻鸳鸯,不曾丝滑浓稠,更兼不得浓香扑鼻,只剩下一罐说不清的奇怪味道。

武当太乙春田门的重头戏严重注水,想来谢氏伉俪对于大陆资方与审查机制的土气鉴赏力因仰人鼻息而不得已妥协,更改削减了麦兜故事诉之成人而取共鸣的习惯,在这个妥协的过程中,谢氏尽管也描绘了费尽努力也无着的成人无奈,但是这种展示远无前三部作品表现之深入细腻,那种弱者世界里感同身受的压抑与落寞消失了(出现于《麦兜故事》),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间的缅怀叹息与自宽消失了(出现于《麦兜菠萝油王子》),“混口饭吃”的卑微的职场生涯的祈望与满足的情绪消失了(《春田花花同学会》),尽管《麦兜武当》亦留下诸如传统技艺的日渐式微之苦涩与现代化包装后的传承发扬的艰难以及作者倡议的这种“伟大”工程本应秉承的滴水穿石的耐性与师法自然的精神,然而由于“例证”的淡寡无力,在主题的表达上不足以如前三部那般恰到好处、炉火纯青,反倒是像煮了五六分的煲仔饭,夹生难以下咽。

另一个失去本色的就是这个系列灰黑的笑料与充溢香港气息折射出香港人日常困局心态的无厘头段子,(这种表现方式总体来说应该是十足无奈且十足温馨的),好比本作中麦太麦兜齐齐赌愿不吃纸包鸡(点解在此却改成了快快鸡)的击节处简直是羚羊挂角了。

同样是七十二分的剧长(真人版的春天花花则是90分钟)中,惹人捧腹不忘的噱头一如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一样少的可怜,无怪乎前三部观赏时觉得剧情发展好快,且尚嫌未过足瘾头,而这一部却让人哈欠连天。

好像杜琪峰的电影一样,面向香港本土的版本与面向整个中国市场的版本是绝对无法放在一起衡量的,一种行格虽小却具体而微,淋漓尽致的圆整文化一和大陆这个短视的无规则大市场中的浮躁的集市文化媾和,则变得芜杂、惨淡、左右为难、暧昧不清兼及面目蠢滞可憎,格调立时被几何级的降低了。

好笑的是,那种前三部中一脉相循的文化气息无从引进,这一部的杂烩糟粕却取得可观票房,对于已然妥协的原创者来说,心下究竟是何滋味?

观影完毕,笔者心下还存最后一点奢望,前三部每集结束出字幕时的食肆老板的绕口令居然在这一部中也消失无形,不知道是否是谢氏夫妇自觉干了不齿勾当的羞惭,草草溜之大吉了。

《麦兜响当当》短评

麦兜

6分钟前
  • 小鸭鸭
  • 较差

缺少了原来的味道。

10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这都锸出什么味儿了,麦兜太极恶搞版。

12分钟前
  • 的云
  • 还行

啊May呀~~

16分钟前
  • Spring
  • 较差

电影不如原著故事书,普通话没有香港话有感觉。

20分钟前
  • M2
  • 还行

天那...也太烂了

21分钟前
  • 尹小花
  • 较差

很有中国味道的一部动画,热热闹闹的武汉城还有熙熙攘攘的清明上河图。每次旁白说麦子仲肥的发明我都笑死了。配乐也很好。

22分钟前
  • 零用钱的凌
  • 力荐

画面很漂亮,但是对比第一部真的差很远,可是我不忍心给三星

27分钟前
  • 臭蒜頭
  • 推荐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没有腰...后来他死了...

31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混乱,我宁愿去看《喜羊羊》

32分钟前
  • 张无情
  • 还行

低能片

33分钟前
  • Lynn
  • 很差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吃妈妈做得鸡

34分钟前
  • 哆啦A梦失灵
  • 推荐

我看完站起来就头晕 就头晕~~

39分钟前
  • 未分级
  • 还行

除了配音、配乐及剧情混乱之外,其他还行。

44分钟前
  • 郁殷
  • 还行

他不是低能,他只不过是善良。他的存在就是很神奇了...

49分钟前
  • nolike
  • 推荐

给单纯人的情书。

50分钟前
  • Ms.I
  • 还行

唯一的动画片哦,我承认,有时候看片子是为了工作

52分钟前
  • 凝望深渊Doris
  • 较差

善良算不算勇敢

57分钟前
  • niaoooo
  • 推荐

&amp;#34;啊!怎么你的friend没有腰啊?&amp;#34;

60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不要毁我麦兜!

1小时前
  • Leeyoung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