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西破了坏了,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用的,不要随便乱扔东西,小心付丧神哦!
2-一个小姑娘,因为不能嫁给自己的爱人就纵火是不对的哦,多少人家被烧毁,多少人家被拉倒,也不知道出人命没有,最后终于玩火自焚了吧,大家不要学习她3-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尤其要保护白熊这种珍稀动物,如果你把它杀了切熊掌,关键时候就没人来帮你了吧4-事实证明,高科技不但让大地变成了荒漠,不但制造出我们自己都解决不了,不,应该说把我们自己都解决了的杀人凶器,而且最后才点了题,拿着高科技枪械,穿了那么先进的盔甲的战士最后全死了,全身光溜溜的反而能活下来,所以一开始大家就应该脱光了衣服,上去用石头砸,大家一起砸,天天砸,砸不坏主体,起码可以把几根小细腿全砸折了最后,说到开篇,那个YD的光球钻到小姑娘的小内内里面到底是闹哪样啊,谁能给我解释解释?
短评位置不够,只好放在这。。
开头的序曲部分简直就是森本晃司的宣传片,个人风格真是浓1、九十九:日本的古风古韵,怪力乱神,人物设定轻松有趣。
萌大叔误入“兰若寺”,满怀一颗敬畏心,人与古物相协调,张飞绣花解迷局。
2、火要镇:卷轴古画浮世绘,音乐和画面都有惊心动魄的美,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的老套故事,儿女之情终酿大祸,想起了《仁医》里久远的江户大火。
3、GAMBO:狰狞的赤鬼有着典型的日本鬼物形象,小女孩和动物的搭配也是常客,给宫崎骏估计就做成一个温情的长篇故事了,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略有些阴暗的风格。
4、别了武器:高度智能的生活,科技泛滥的未来,对战争极大讽刺,这些大友克洋作品中的母题都在短短二十多分钟出现了。
细节完备,永远静静伫立的富士山审视着这个沧桑巨变的世界,结尾悠扬婉转的女声吟唱,仿佛在说:“忘记这些冰冷的现实,沉沉的进入梦乡吧。
”《最臭兵器》即视感。
大友还是那个大友。
感觉大友克洋一直都对人类与科技抱有最悲观的看法,或许是认为人类因欲望而争斗、进步甚至进化,最终也将让欲望驾驶着科技战车将自己碾死吧。
标题的《短暂和平》大概就是他最悲观的预言——人类被名为科技的怪物附身,让其与自身的欲望结合,最终只会孕育出毁灭,而我们所享受的短暂和平,只不过是那毁灭之胎尚未发育成熟即将临产的时候。
每一段都没头没尾,催眠有余下饭不足,有点像前几年火的那个“爱死机”,根本没耐心看下去。
动画特爱搞这种“意味深长”的短片,让人自己寻思去。
先看看影评吧,串在一起才陡然有了含义。
那么,这点就很有意思了。
小说叙事里你就很难这么搞,你不能单单放上看上去毫无联系的几段小说,让人自己琢磨其中的联系,没有这么干的,也不能这么干。
文学能而他者所不能的东西正在于“描写”,是以不能。
除非呢你搞个集子,从大处互文。
否则你就必须在其中构筑联系,串连成个故事。
当然现代科幻之类想怎么写怎么写,那不过是自反性。
(这部电影同样有着自反性,自己是自己所反思批判之物的代表,不值得琢磨。
)小说往往制心一处,对准一处时间,空间上可以跳跃但时间上很难且没必要。
而电影则不必,可以变化很快,像这样遍举对照,使大的结构上产生超出电影界限的蒙太奇,这蒙太奇远超出镜头相缀连的简单语言,而进化成为电影整个的强项。
(这也是很多电影让人“看不懂”的原因,虽然这不能怪观众。
)以此,电影之流行和希望所在,便在于可以做相当大、乃至于历史性的观瞻,并之以切近细密的即时观察。
电影在这点上易有作为,但仍旧是无力的。
因为这会产生莫大的理解困难,人们对越简单的东西越是理解困难,人们无法理解电影就像无法理解现实本身,不抽筋拔骨给他们看是不行的。
总结一下:1是抬头三尺有神灵,走哪别乱丢西瓜皮;2是成长的烦恼;3是You are my hero;4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器,没人其实就没有武器);片子其实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十几分钟的故事,谁的印象深刻谁就赢了。
个人比较喜欢大友的《别了,武器》。
一是对机械类动漫有爱,二是至少感觉故事比较饱满。
大友克洋导演的画面都很漂亮,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令人深思,音乐上更是仅仅攥住观众的心弦。
火要镇虽然短小简单,但一如既往地把长镜头拍得非常好看,节奏紧张,简直透不过气来;别了武器则充满黑色幽默,其末日后的世界更充满导演最喜欢的机械设定,战斗场面有点单薄。
但是几个片子跨度太大,有点凌乱。
精彩之处不够长!
《短暂和平》由四个短片构成,情节上相互独立,在“日本”这个主题下,从历史、传统文化、亚文化、未来等不同维度来讲述故事。
火要镇(导演·编剧:大友克洋) 18世纪的日本江户,商人女儿阿若(早见沙织 配音)与青梅竹马的青年松吉(森田成一 配音)两情相悦。
无奈二人家境悬殊,与父亲断绝了关系的松吉不得不担当町内消防员以养家糊口。
另一方面,阿若的家人则积极为女儿操办婚事。
女孩自始至终无法忘记心中所恋的松吉,失意之际她不慎引起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继而波及整个江户。
烈焰染红夜空,在生死关隘,有情男女再度相会…… 九十九(导演·编剧:森田修平) 18世纪的日本。
狂风暴雨之夜,粗犷魁梧的男子(山寺宏一 配音)在深山密林间迷失方向。
峰回路转,他偶然在林间角落发现一座不起眼的小祠堂。
男人躲入其间,却发现祠堂内别有洞天,仿佛来到了一个世界。
紧接着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把把色彩斑斓却破烂古旧的雨伞,以及一曾华丽夺目但失去光泽的和服绸缎。
许是被人丢弃,这些旧物件的怨念不断汇集,继而化身妖怪。
为了平息妖怪们的怨念,男人尝试去修补这些旧物…… GAMBO(导演:安藤裕章;原案·编剧·创意总监:石井克人) 16世纪,日本战国时代末期。
不明物体划过天际,坠落在东北地方的深林之中。
此后不久,当地的贫穷山村雪上加霜,遭到红色巨鬼的蹂躏和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村中的小女孩(田村睦心 配音)在野外与一头白熊邂逅。
她和白熊友好相处,并向这个新朋友讲述了红鬼横行的恶迹。
仿佛听懂了女孩的话语,神秘的白熊与红鬼展开惨烈的搏斗…… 再见了,武器(导演:角木肇;原作:大友克洋) 近未来,日本东京。
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五人小组行走在沙漠腹地,向那座早已化作废墟的都市趋近。
突然,他们遭到一台无人驾驶的坦克的伏击。
随着战斗激烈进行,小队成员逐渐被逼入穷途末路……◎幕后制作 《火要镇》是大友克洋导演自从《蒸汽男孩》九年后再度将动画作品呈现在大银幕上,影片除了以《老人Z》、《回忆三部曲》、《光明战士阿基拉》等蜚声国际的动画大师大友克洋担任导演,配乐请到了目前以晚霞乐团活跃的久保田麻琴。
短片《九十九》的导演则是曾执导过原创动画《自由》的森田修平,这次的执导经历是他在CG动画领域的新尝试。
角色设定请来了以《愉快的机器》闻名的造型大师岸启介。
第三个故事《Gambo》的导演安藤裕章曾经担当过《蒸汽男孩》和《恶童》CGI监督,编剧兼创意总监石井克人曾担任《红线》编剧、《茶之味》的导演编剧,人物设定原案更是请来了曾担任《新世纪福音战士》以及2012年大热动画《狼之子雨与雪》人物设定的贞本义行。
最后一个故事《永别了,武器》是大友克洋84年发表的同名短篇漫画的动画版,担任导演的角木肇以《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的机械设计以及对塑料模型等立体物的理念设计广为人知,是机设届最出色的新生代中坚力量之一,超实力派设计师。
这还是他首次作为导演执导作品。
担任角色设计的田中达之则曾担任《光明战士阿基拉》、《八犬传》 的原画绘制,并参与过大友克洋的《老人Z》部分画面内容。
开场动画出自曾执导过《黑客帝国动画版》、《回忆三部曲》的森本晃司之手。
2013年,动画电影《 短暂和平 | SHORT PEACE》四个故事串起来的电影,并不长,也并不那么受欢迎和关注。
但是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其实也并不是想说的那么好,就是一种含蓄含糊的美,大量的剧情缺失给人留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以至于很多人过分的靠脑洞去解读作品。
其实也许作品本身只是想讲这样一个故事,来呼应一下主题罢了。
画风不太喜欢,从开头到 最后 ,但是反而《九十九》的画风我最不喜欢,故事却有种呆萌的感觉而印象最好的说。。
也许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后面的脑洞过多,因为《九十九》并不需要太多剧情支持。
后面则不同,基本都有比较大的世界观。
并不想过多的评论,也不想过多的解读,只是比较喜欢《九十九》,人需要这样的敬畏的心。
颇感同意而已。
我是短暂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也许毕竟比较冷门,至少我看着并提不起那么大的兴趣。。
《短暂和平》上映于2013年,是日本动漫界大神大友克洋召集一班业界俊彦联合制作的短篇集。
大友克洋的名头自然无需赘言,1995年他曾经也制作过一部类似的短篇集《回忆三部曲》,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其中的一个短篇《最臭武器》至今仍时常会在脑海中浮现。
《短暂和平》由四部短篇组成,分别为:《九十九》、《火要镇》、《GAMBO》与《别了武器》。
虽然每一部的题材和画风都不尽相同,但完成度都很高,且短小精悍、一气呵成,让人回味无穷。
第一篇:《九十九》《九十九》的导演是森田修平,比较出名的作品还有《自由》和《东京喰种》。
森田是大友克洋最先联系的动画导演,因此《九十九》在2012年就已经制作完成,并且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篇的提名。
《九十九》记述了一个关于妖怪的故事:某晚,一个手艺人在山中突逢狂风暴雨,情急之中来到一间残破的小屋中躲避,屋中也尽是些破烂不堪的器物。
谁知关上屋门的那刻起居然出现了另一番光景,纸伞、绸缎、移门上的仕女图、以及别的器物纷纷活了过来。
手艺人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拿出工具给它们一一做了修补,并且进行了虔心的告祝。
待到屋内恢复平静,屋外已然天光大亮,门口多了一把崭新的纸伞和一匹光鲜的绸缎。
手艺人安然领受,重新踏上旅途。
短篇在开头引用了《阴阳杂记》中的一段话对片名作了解释——「器物历经百年,便会化作精灵,戏弄人心,名曰付丧神。
」「付丧神」又称「九十九神」,其概念类似于中国的物久成精,在日本的《付丧神记》一文中也有一堆被扫地出门的旧器物成精作乱、找人类复仇的故事。
《九十九》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
不过相比寻常的妖怪故事,本片还是有一定新意的。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妖无害人之意,人有敬畏之心。
化为妖怪的器物并没有想要手艺人的命,只是想戏弄一下他,以报它们惨遭人类遗弃的怨恨;而手艺人也没有感到仓惶惧怕,而是认认真真地糊好了纸伞,缝补了绸缎,又对看似凶恶的付丧神闭目祷告:「感谢你们在被用成破烂之前为人类做的一切,辛苦了!
」如此一番作为,换来的自然便是妖魔平息,还送了他一把伞一匹绸。
日本的很多民间怪谈经常是相对平淡却充满别致趣味的,《九十九》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反而生趣盎然,显然继承了日本民俗文化上的一些特质。
同时,短篇也传达出了「善待他人(物)」、「克己自省」的朴素至理。
在浮躁社会中,抱着感恩万物、珍惜用度之心,重新审视身边的美好,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种价值观,在日本或者说东亚文化圈,恐怕古往今来都是相通的。
第二篇:《火要镇》《火要镇》由大友克洋亲自担纲导演,与《九十九》一样同是本短篇集中最早成片的作品,而且讲述的也是江户时代的故事。
不过,《九十九》选用的是妖怪题材,而《火要镇》则是爱情悲剧,从开篇运用的类似「画卷」的打开方式便已令观众耳目一新。
商人之女阿若与邻家少年松吉从小青梅竹马。
成年后,松吉叛逆离家做了鸢工(古代日本的建筑工人兼消防员),而阿若对其念念不忘。
几年后,在父母之命下将要嫁作他人妇的阿若心怀惆怅、夜不能寐,不小心引燃了灯烛。
火势蔓延前的一刻,她停止了灭火和呼救,决意赴死。
顷刻间,大火肆虐,几乎焚毁了半座城池。
前来救火的松吉,与爬上塔楼的阿若相互呼喊着对方名字,最终被倒塌的塔楼裹挟着熊熊烈焰所吞没……
同样是逃避包办婚姻的宿命,无论是与日本本土「辉夜姬」的故事,还是与中国「梁祝」的故事相比,都展现出另一种意义上的唯美和惊心动魄。
阿若一不考虑松吉的想法,二不顾念全城百姓的安危,只求引燃大火以再见上松吉一面,对爱情执念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堪比《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
当然作为短篇,《火要镇》的故事确实相对简单了些,也无甚新颖之处。
不过,这部作品在视听方面却体现出了相当高的艺术性。
大友克洋运用了「浮世绘」、「歌舞伎」、「能剧」等日本传统艺术元素对短片的画风、声效、故事结构上进行了融会贯通。
画面质感之精美、情节与音效配合之巧妙,整体效果之震撼,着实反映出日本动画超高的制作水准和艺术感染力。
第三篇:《GAMBO》《GAMBO》也有着颇为不俗的编导阵容,导演是担任过《蒸汽男孩》、《恶童》等影片CGI导演的安藤裕章、编剧是曾担任《红线》、《茶之味》编导的石井克人、人物原设则是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狼之子雨与雪》进行人物设定的贞本义行。
相比其他几个短篇,本片走的是暴力路线:某个山村天降巨大的赤鬼,必须每日进献年轻女子才能免受其害,直到村里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女孩。
女孩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只身逃进深山,在溪流边遇到了一只大白熊。
白熊没有伤害女孩,反而向其示好,女孩诉说了村子与自己的遭遇,并拜托白熊能够除掉赤鬼。
没想到白熊仿佛神灵,听懂了女孩的祈求,暴怒地扑进赤鬼的巢穴,发现之前进献的女孩居然成了它繁殖鬼童的工具。
白熊捣毁了巢穴,并与回巢的赤鬼厮打起来,一队途径村子的幕府武士也加入战团,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白熊终于绞杀了赤鬼,保卫了山村和女孩。
《GAMBO》的画风十分粗犷,表现的题材也充满了蛮荒邪异的气息。
白熊酣战赤鬼的一幕是本片的高潮,导演的分镜处理尤其值得称道,将赤鬼的凶残,白熊的顽强,以及两者间以命搏命的激烈战斗展现得淋漓尽致,富于一种原始的美感。
片中最有深意的设定是关于赤鬼的来历,从天而降的火球、山上被烧灼的森林、带有金属科技痕迹的巢穴、孕育着鬼童的女子及其身上的导管,怎么看都不像是幕府时代的产物。
编导究竟想表达什么?
留到后文再讲。
第四篇:《别了武器》《别了武器》是《短暂和平》的压轴大戏,亦是四部短篇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剧本同样出自大友克洋之手,源自他在1984年发表的同名短篇漫画。
而担任导演的角木肇也大有来头,在机械模型设计领域,特别是对于喜爱机动战士高达的粉丝而言,他堪称大神般的存在。
虽然《别了武器》是他的处女作,但质量绝对没有话讲。
本片的时代背景从前几篇的古代来到了现代或者不远的未来。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一座几乎已是废墟的城市执行回收材料的任务,但却遭遇到了战争遗留下的无人驾驶自律战车的袭击。
尽管士兵们有人数优势,装备也颇为精良,但仍然不是自律战车的对手,经过街道和地下的两场战斗,士兵几乎全灭。
然而,当最后一名幸存的士兵解除武装后,竟然被自律战车视为普通民众而放弃攻击,甚至还向其派发战争宣传手册。
看着浑身赤裸的士兵用石块追打战车的结局,令人不禁莞尔,却又无比心酸。
《别了武器》的亮点有二。
其一是武器设定、战斗进程方面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每一种武器的设计、运用、士兵间的协同作战都相当经得起推敲。
同时,在战斗表现上体现出了极强的临场感,与任何优秀战争片的战斗段落相比都毫不逊色。
其二是结尾的神来之笔,自律战车对于敌我的判定显示了科技与战争荒谬的一面,而那个赤裸的士兵则是人类好战本性的象征。
在极尽讽刺中,大友克洋又用科技与人的关系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结语以上四部短篇各有特色,妖中带萌的《九十九》、凄美惊心的《火要镇》、肃杀血腥的《GAMBO》、黑色幽默的《别了武器》。
看似之间无甚关联,但细查之下还是能够发现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将它们串联起来。
比较明显的一个标志便是每一部短篇中都出现了「富士山」的形象,然而其样貌却大相径庭,《九十九》中满目苍翠,《火要镇》里森林消退,《GAMBO》中的山头被火球砸出大坑,而到了《别了武器》里已然是一片荒芜的沙漠瀚海。
这样的设定再加上每个故事背后的隐喻,大友克洋所要表达的意思大致呼之欲出了。
《九十九》,人与自然尚相处和谐,虽然人类有不好的习惯,但「技术」(手艺人)对「自然」仍心存敬畏;《火要镇》,城镇扩张、人类繁衍、大自然在退却,人对「技术」的滥用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GAMBO》,火球、赤鬼、带有科技痕迹的导管和巢穴代表了科技的畸形发展,而大白熊则代表了大自然的反扑,人类、科技、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而复杂;《别了武器》,象征着冰冷科技的自律战车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人类最终被自己发明的科技打败,还连带着捎上了大自然。
从第一篇里的山峦叠翠到最后一篇里的满目疮痍,短短的四部动画几乎将人类自掘坟墓的过程概括得一清二楚。
那么,为何这个短篇集要取名「短暂和平」呢?
我的理解是,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只有极其短暂的一段时期,当「科学」与「技术」开始发展,加上人类的愚蠢、自以为是、好战本性、以及那些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破坏,两者便出现了相爱相杀,再无「和平」可言。
难道只有像最后一幕那样,人类重新回到「赤身裸体」、「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才能复旧如初吗?
或者,人类再也看不到那天了。
♑
这封情书由五位监督分别书写五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对,是五个。
除了影片《短暂和平(SHORT PEACE)》里面的一个引子四个篇章以外,还得加上在PS3平台发售的动作游戏《月极兰子最长的一天(Ranko Tsukigime’s Longest Day)》才算得上是大友克洋《短暂和平》的完全形态(没错,你也可以轻松GOOGLE到游戏中以富士山为背景的截图)。
一封寄给我们自身所孕育的文明的情书,既有温柔的试探,也有着怕被灼伤的谨慎。
在不同视角,不同时间的大江户,这份共同的萌动五味交织,短短68分钟(抛去游戏部分)却风味浓郁。
除大友克洋、森田修平、安藤裕章、 角木肇四位无法简单归类到主流风格中动画监督都外,负责游戏部分的须田刚一先生更是日本电子游戏业界独树一帜的另类风格典范。
拙略也好风格也罢,《短暂和平》前面几章的CG画面算不得最棒,直到大友克洋自己的《再见武器》登场,突然令人觉得惊艳异常。
较之叙事节奏突然改变,战斗场景的激烈。
肯定是整部作品里面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篇章。
唔,私心和叙事节奏的需要可能各有一半,总之,姜还是老的辣,大友克洋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再见武器》此篇的主题也是如此单纯而直接——人类面对自己造物的无力。
回收班的战士们个个训练有素,整片当中也没有任何队员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透露出过恐惧。
敌人的一切都是已知的,有着完美无瑕的战术,充沛的补给和装备。
人类唯一失败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因为他们的造物比他们更加坚强。
无论是在机甲外壳的坚硬程度,还是对既定程序的死脑经。
两点,均胜过人类。
而文明,从来都是这样。
物件将留存下去,而人类死亡。
即便再是破旧不堪的物件,稍加修整依然能够继续它被创造出来时赋予的使命。
人类畏惧死亡的天性中自然分割出对长寿不死的憧憬,从而灵芝或者龟虫等长寿生物的医用效用被一再夸大、神话。
而在米粒上既有5位神明的日本,生命长久的物件,自然也就有了神性。
《九十九》便旧事重提,重新讲述了这个古老的怪谈,在CG化后又在上面赋予一层环保主义的色彩,篇章主角大致称为“惜物师”好了,一半除魔师的行头,另一半则是旅行工匠。
由篇章最后的镜头推测,他的目的地应当是富士山下的城镇,而他此去的目的自然也便是去修补城中的物件。
而在到达下一个目的地的过程中,他沿途为那些被视为垃圾的物件们出去被抛弃的怨恨,手段并非简单的修补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将那些物件再一次使用起来。
而正因如此,他有着穿不破的新衣,用不完的新伞,就如同任何其他除魔师的超能力一般。
这些所有的“超能力”并非有任何超自然的部分,而仅仅是人类将造物作为自己身体的延伸的目的与必然。
地球之上,人类绝对不是最坚韧的生命,然而通过文明,通过造物人类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能力。
而城市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文明”象征。
在城市中,在这个人类为自己塑造的襁褓中,人类的力量被放的无比巨大。
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在生物层面的“人类”望尘莫及的影响,并习以为常。
或者我们反观这个结论——若是将现在的人类剔除城市这层外壳,制作一个面包或者传播一段信息得有多么困难。
《火药镇》的大火并非任何文明本身对人类的攻击,就像《再见武器》最后反应战车所表现出的无视一样,文明,至始至终都是中立的。
一场城市灾难产生,也皆是因为文明对人类力量的放大。
仅仅是因为情丝在心头被拨动,深闺中的小姐轻飘飘将扇子投入灯中,一场大火便因此而起,烧毁了自己,烧毁了情人,烧毁了更多更多无辜的人类和文明。
大江户的“火消”组员个个亦是勇猛无畏,然而“火消”的本质却只是对火势消极的退避,仅有自损以拖延时间,期待老天降下一场大雨或是火焰自己逐渐失去了耐性。
所以,在这文明的狂喜背后,那些世界创造之初便存在的未知与强大丝毫没有退让。
当我们知道的更多并不代表我们未知的更少,当我们变得更强同样并不代表比我们强大的变得更少。
即便,我们战战噤噤拿出敬畏,若是不够小心,依旧要被它吞没。
《GAMBO》便是这个文明反面的故事,在整篇《短暂和平》中年代最早,而人类拥有的文明力量也最弱小。
在白熊或是红鬼面前,人类通通不堪一击。
村民选择尊敬红鬼、武士选择驱逐白熊,直到白熊摧毁了红鬼与人类不净的产物并于红鬼同归于尽,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醒悟过来,噢原来如此,白熊是那未知所派来的使者,而这红鬼才是应当驱逐的恶。
它们所背负的两个符号似乎明了起来,一边象征着自然的纯粹,一边象征着文明的诱惑。
果真如此?
仅仅是把敬畏的选择颠倒过来这么简单便能够与那些未知和强大和平共处?
小女孩所说的话或许更有一层意义——“GAMBO”是什么?
你一定不会相信的。
到此,书信的正文告一段路,除非你意犹未尽翻过纸来把后面细小且带些混乱焦急的笔迹一并看完。
《月极兰子》作为《短暂和平》在影片外的互动艺术补充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所谓媒介既信息,《月极兰子》代表电子游戏艺术这肯定了文明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爱情中不直接带来利益的成分。
相比以物件为喻体的影片部分,这一面更着重非物质文化。
比如,《短暂和平》本身。
它并未寻求你去深挖或者信服什么,并不肤浅却更为感性。
大致可以总结为“中二病拯救世界”的氛围却也有另一种“人类被文化本身反作用”的解读。
若即若离不断揣摩踌躇,不管是进是退终归都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等你回过头,终于发现这段关系中已无彼此之分。
就像恋爱一样。
只有最后一个才跟短暂和平的主题有关吧....
古风今用,不拘一格。
看不懂啊
不明所以的动画短片合集。《火要镇》太鼓配乐亮眼。卷轴打开的方式让我想到,国画好像很少表现“火”。《GAMBO》一地火红的曼陀罗花漂亮。《别了武器》放入“爱死机”系列也不遑多让。
角木肇居然会拍戏干脆出连载得了!简直不像菜鸟啊!真的不是菜鸟么?
中规中矩,没有太多亮点,2.5分。
cg还是找到了不少合适的定位。其他皆是普通,包括大友克洋跑出舒适圈只是挺给面子,音效那叫一个催吐。
【大友克洋】:亦真亦幻九十九:还是看不惯日本的3D动画;火烧火要镇:一念一生;白熊GAMBO;别了武器。
跟回忆三部曲也差太多了。。实验小短片合集?
画面很精致
那货明明是北极熊吧!
喜欢一和二,怪谈加古风。第三略普通,第四虽不错,主题与前面三个太违和。
炫技流的短片集。
都还不错的说
不懂想表达什么
除了大友克洋其他根本不能看
别了武器废土日本机械战争不是我的菜,结局讽刺有意思,还是更喜欢前三个和风浓郁的故事。九十九的补伞人美人屏风和友禅染,3D渲染太棒。火要镇开场的长镜头绘卷和火烧时的作画魄力音画结合太牛逼,展现民族传统真是无愧于奥斯卡的作品。gambo剑士的十字架,传统赤鬼的外星背景,有幽灵公主的既视感。
前两个满载和风,最后大友克洋的一个也超棒 ★★★★
大标无统和感,对此诠释最直接的4与另三则格格不入.不过它反较2更具大友特色,虽角木或比大友亲自操刀格调更硬.洗练差点.至于2,根本是阿七和火灾之子的混合嘛,收束无力.形式不错,可否考虑单镜全绘卷?1构架好,小有意趣,满眼和风纹样,但CGI破掉了背景景深.3重隐喻却表现得别扭,编导状态都略混乱.森本片头赞
被画风吸引过来了,结果内容是一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