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感觉导演还是想讲反战,但是又是那么的牵强和莫名其妙,白瞎了那么宏大的战争场景和海冰极光景色。
影片背景是某年瑞典陷入世界战火,民不聊生,政府崩溃,抵抗组织节节败退。
最后关头,绝望的抵抗组织决定合成一种病毒,让人类同归于尽。
战乱中失散女儿的女主成为一名彪悍战士,参加一个护送两罐病毒去抵抗组织基地的任务,称为黑蟹行动。
白天蛰伏,晚上在海冰上滑行,穿越一个个位于敌后的小岛,将末日病毒送达。
最后送达后才发现指挥官说女儿在基地是骗她,于是恼羞成怒,毁掉了病毒,理由是如果女儿活着,毁掉病毒就是唯一保护女儿的办法,女主的脑洞确实很清奇。
人类的自私、好斗和愚蠢确实很典型,最近的俄乌战争就是如此,目前正在进行中,后续发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毁灭人类的核大战,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影片选题其实很具有现实意义,本来可以讲的很精彩,或者是病毒成功爆发,人类灭绝。
通过展示人类末日的残酷和悲惨来惊醒世人,赶紧停止这些无聊愚蠢的战争。
或者通过抵抗组织手握末日病毒来威慑对手停止战争,这也算一种止战的方法。
这两种叙事都可以实现主题鲜明,但是导演只是讲了一个近乎歇斯底里的女性因为女儿没见到,就让本国彻底失败的故事,相当的莫名其妙。
公路战争任务末日片。
为了找到失散的女儿,母亲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任务,但是发现任务是要毁灭整个世界,于是在母亲在得知女孩不在时,依然牺牲自己解救苍生。
一个国家产生叛乱,女主和女儿驾车想要逃离,但是被叛军发现,女儿被抓走,女主成了雇佣兵。
一次女主一方指挥官要求女主参与的小组通过滑冰的方式通过一片海域,将一个桶送到一个基地。
女主本来想拒绝的,因为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充满危险,九死一生。
但是指挥官告诉她,她被抓走的女儿就在那个基地,她去了就可以见到女儿。
女主思女心切,不假思考就上路了。
但是他们滑行不久,就发现冰面并不像指挥官形容得那么结实,一会儿这个小组的女组长就落入了冰窟死去了。
女主跳进冰窟抢出了要送往基地的桶。
为了让女主不至于冻死,他们跑进了一个废弃的居民区,在那里生火帮女主恢复体温。
但是就在他们在那里休整的晚上,敌机突然袭来,一阵扫射,差点将所有杀死,幸亏大家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
但是中东士兵因为被发现在用电台联系女友,被怀疑通敌,于是被监视了起来。
他们继续滑行,在下一个居民废弃点休息,在那里遇到了两个老年人。
老年人说他们是不想离开,就逃下了疏散他们的车辆躲了起来,所以才留在了这里。
晚饭时,女主蹲下身要捡东西,发现了老头桌子底下的冲锋枪。
她立即警告大家,但是说时迟那时快,老头已经开始射击,中东士兵当场被打死,光头士兵也负了伤。
为了不拖累大家,光头士兵自杀身亡。
他们打开桶,发现里面是一种毁灭世界的病毒,但是为了见到女儿,女主还是一心完成任务。
他们在一处休息,女主醒来时,上尉丢下他们自己跑了,敌军也围了上来。
女主与狙击手一起与敌军交火,狙击兵被手雷炸死,女主受伤逃出生天。
她追上上尉,并打伤了他,带着桶继续向基地进发。
最后因为伤重,昏倒在一群基地士兵面前。
她被救醒后,被授予勋章。
但是当她问起女儿下落时,女将军却说是骗她的。
女主彻底发狂了,她打伤了女将军。
女主最后决定将这种毁灭世界的病毒摧毁。
她和上尉利用自己授予勋章的威名闯入病毒实验室,抢走了病毒。
最后跳下悬崖,将病毒炸毁了。
要不是结局有点垮,我是想打五星满分的。
毕竟过程中一刻都没有松下节奏,全程高能,紧张气氛一波接一波,很是刺激。
那救生艇颠覆的冰冢,真是触目惊心。
还有那对老夫妇,要不是女主警觉,可能这个小组就要着了道了。
险象环生,惊险刺激,步步为营,真是气都喘不过来,很好看。
但是女主被救醒后,得知女儿不在以后就有点崩。
那个男子为什么要帮他,是一开始就要毁掉病毒的决心让女主看到了嘛?
另外这么重要的病毒实验室,就两个人看着大门,也太麻痹了吧。
现场反应后一群士兵,竟然连谁抢了病毒都不知道,没有监控吗?
另外把病毒炸掉就可以不让它扩散嘛?
有点不可信。
还有女主的女儿到底去了哪里?
周公解梦有云:黑色代表权利,螃蟹象征遇到对手。
古人的解释蛮适合《黑蟹行动》这部电影,故事中的女主角,护送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生化武器,在茫茫冰海上同天斗,同敌人斗,同自己人斗,还要和自己的想法斗,算是其乐无穷了。
一场内战,弹丸小国中两派打生打死,夹在其中升斗小民确实可怜,女主在战争爆发初期被其中一方劫走了女儿,随后漫长的战争中,母女再未见面,生死未卜。
突然上级调她参加一场自杀式任务,护送两个罐子穿越即将解冻的冰海,因为她曾经是速滑运动员。
她不想参加,要留下命来找女儿。
于是上级说,你女儿就在目的地,去不去?
去!
为了见女儿,母亲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开场不久,就跳入冰窟抢救护送品,拯救了整个行动。
北欧的冬天,寒冷漫长,寥寥几人在冰面追逐滑行,敌人的直升机、巡逻队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小队内部也产生了不信任,类型片的套路都差不多,队员一个个死去,终点越来越近。
他们发现护送的是生物武器,上层的心思也不难猜,军方及部分人员在地堡中躲避,利用难民传播病毒,将地面上的人一扫而空,战争就结束了。
谁能制定如此残忍的计划,开始布置任务的少校,没有离开即将陷落的基地,大概也是不愿见到病毒肆虐的未来。
想毁掉生物武器的中尉,态度不够坚定,大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架势。
成功到达目的地后,母亲发现自己被骗了,女儿不知所终,如果活着肯定还在地面,于是不顾战争英雄的身份,直接反水,拉上中尉反出基地,最后与病毒同归于尽。
小队的队员各怀梦想,却难逃一死,主角也只能在幻境里见到自己的女儿。
任务中途遇到的老夫妻,并不逃不走的难民,而是敌方的哨探,否则哪里来的补给,更不会在其乐融融情况下突然开枪。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两派的斗争已经不是经济、领土争端那么简单,而是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种族(信仰)仇杀的境地。
乱世人命不如草,本片最震撼的一个场景,就是在漆黑的北极圈夜晚,天上极光闪烁,冰封的海面上无数平民的尸体冻结在冰面。
PS: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冰行千里救世界:瑞典电影《黑蟹行动》影片从一对母女在隧道遭遇军队袭击开局,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诧然而止。
故事讲的是未来世界,连年的战争史得世界满目疮痍,倒处是残垣断壁,尸野遍地,女主艾德等6人,被选中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成功了能挽回危危可及的战局,任务是利用罕见的低温,海水结冰,虽不能行车,却能承受人体的重量的冰面横跨300里海峡,绕过敌战区,将秘密物品送到目的地。
艾德本来不想执行任务,但当她看到失散女儿的照片,并被告知女儿就在秘密任务的目的,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执行,影片线性展开,在夜幕中登上了海面,开始滑行,第一个牺牲的是这个队伍的女性长官,在冰面滑行时突然掉入冰窟窿,在大家都惊呆的时候,艾德已经钻入冰窟窿,在水下艾德用刀割开了背包,把运送的背包中的物品送回冰面,放弃了女长官,女长官命丧海底。
艾德的选择保住了此次任务得以继续。
在一个小岛躲避敌军追杀时,遇到一对老夫妻,在餐桌上,老头扣动桌下冲锋枪,死了第二位战友。
同时第三个战友受伤。
在前行的冰面上遇到过成片的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在遇到一次伏击后,失去了受伤的战友。
在行进途中,他们发现了秘密任务携带的东西是生化武器。
第四个战友失去的最为惨烈,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一个岛上,遇到12个敌军的追击围剿,在将最后一个敌军全部射杀前,敌军投掷过来一颗手雷,战友用身躯保护了艾德。
艾德发现男性长官劫走生化武器药瓶,再追赶的过程中身负重伤,昏迷过去。
醒来时艾德已经在目的地的军用医院,艾德成了英雄,被授予勋章。
但艾德知道女儿并不在目的地城市,女儿只是对她的诱饵。
艾德彻底醒悟了,和男长官联合,用自己的生命销毁了生化武器药瓶。
免去了这个世界除了战争外最大的灾难,挽救了人类。
整部影片节奏随平缓但颇具张力,吸引着注意力跟着情节不断深入,让人很难离开屏幕,影片色调灰暗,充满末世的悲凉,影片层层展开,无处不展现战争的残酷,唯有和平人们才会有正常的生活,才会亲人团聚。
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重性,特别是母爱的深沉与偏执,偏执的母爱差点误入歧途,最后才幡然悔悟影片结束了,但心中的遗憾和担忧久久回萦。
电影情节本身不出彩,情节也漏洞百出。
但在俄乌交战的这个时间段,电影中的几个小小片段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无论是隧道里的枪战,还是基地被攻击当晚如雨点般的炸弹攻击,或者是冰上冻死的尸体。。。
所以反战是本片的终极意义,通过一个母亲来表达则混合了亲人在战争中受到的巨大伤害--还是远离战争。
看在冰面的效果上,及前期的到最后一个在冰面上前不错,最后很恶,总的来讲就是一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女人的故事,泯灭人性。
看在前期才给3星,如果是后期,最多2星。
前半段无论是细节还是情节都可以,有点引人入胜的感觉,但是直到1小时25分左右吧,很拉跨!!!
要说整个影片要反映人性好吧,其实全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如果达到她自己的目的了,就不会有后变的转变了,后边的转变完全是因为自身的目的或是愿望无法实现。
主题思想不明。
不过上尉确是个正直的好同志。
制作和氛围感做的还可以。
但故事问题太大,世界观都没说清楚。
后面就直接一个公路片,设置诱惑完成任务,除了路上设置些困难,就没啥了,没有任何思想灵魂的片子。
核心就是一个母亲的自私,如果这叫母爱,我想那天下就没母爱了。
为了自私的目的可以枪杀队友,让全世界都跟着陪葬,然后发现被骗了,180度变身救世主,同样不惜让很多没有撤离的无辜的人跟着陪葬。
还整的跟英雄是的。
只能说这什么玩意。
英雄这个话题,一直贯穿着世界的历史。
西方以前还好些,但也会有些他们属性中自带的影子,比如有些影片的英雄必须自己家人被杀,狗被杀等等瞬间暴走报仇的同时顺带成为英雄。
但中国讲的是家国情怀心系天下才是英雄(张导英雄的片子探讨的就是这个)。
为了自私的目的无论儿女情长还是这种为了满足私欲的所谓的母爱,甚至可以牺牲任何人的人都是强盗和无赖,跟为了填饱肚子杀人为了性欲强奸其实没啥本质差别,都是未开化的野蛮人的行径,跟文明、道德、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但面子上又得好看,就只能偷换概念打着漂亮旗号来满足私欲了。
如果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任何道德准则和标准规范(更别说体系了),只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行为都是应该被唾弃的行为。
如果连这个基础的底线还要讨论,那人类也就真离毁灭不远了。
从欧美近期片子普遍的政治正确的三观出发,近期简直了白左的厉害了。
对于欧美的这种圣母,我只想说:在不做人这方面你们的确是呕心沥血的努力了。
开场就打起来了,跟谁打?
为什么打?
女儿呢?
死了吗?
占领区的一对夫妇不可疑吗?
就那么信任的吃饭喝酒?
男主想把病毒扔海里就这么大费周章?
我滴天,看了半天槽点太多,整个剧本太意识流了,虽然没把观众当傻子,可是也有太多逻辑不通的地方了,不是冲着女主我肯定不会看这个电影啊!
也什么有的影评只有那么几个字?
为什么我只有写够140字才能发布??
为森么???
这部影片题材不错,剧情一开始也还行,虽然部分情节交代不清楚,例如片中的战争因何而起,战争中有几方,都是什么组织,不知为何这些重要元素根本没提;剧情开始虽然节奏比较慢,但是至少还能看下去,部分段落还有《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经典射击游戏的影子,还凑合;可快到结尾时突然拉夸,首先是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有伤)竟然可以轻松闯入生化实验室,开枪打死守卫,枪声竟然没有引起注意引来敌方增援?
还能轻易拿到生化武器,有“抗日神剧”的感觉了。
其次就是女主角的立场猛然180度大转变,从一开始的为了见到女儿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送达生化武器,到明白被上级欺骗,完成任务也见不到女儿,而女儿可能还活着,为了保护女儿又销毁生化武器,这就已经前后矛盾了;令人费解的是,最后有个镜头显示二人在水下“相聚”,暗示两个人最终都见上帝了,这样之前所做的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没有意义了,果断放弃!
首先要说明一点,这是一部很难讨喜的电影,特别是在东方这片文化厚重的土地上。
我个人真的很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不能否认在个别镜头、个别台词、个别动作戏上相较于国产流量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借鉴空间。
其实本片的故事线非常简单,情节相对紧凑,没有多余的人物与剧情出现,非常明显的段落式电影。
其主线就是在内战背景下,一个6人小队需要使用冰刀在海面上横穿整个敌占区,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
战争的背景没有介绍,阵营的划分没有介绍,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没有介绍,同样艾德的身份信息及经历也同样没有介绍。
开篇就进入正题,说实话前15分钟的时间,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还是蛮高的。
但后续真的是典型的看图编故事。
我将本片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艾德见到女儿照片前,艾德接受任务至知道真相前,艾德知道真相后。
其实背景模糊化处理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又能减少逻辑漏洞,大环境背景的模糊观众先入为主的站在艾德一边,脑补正义的场面;艾德背景的模糊让我们更有代入感的去脑补主人公的伟大、坚强、与母爱。
但不能掩盖正片真的只有前十几分钟会让你对主人公具有认同感,随着行程的推进,我真的不断的在想艾德如果作为一名ZG军人去衡量会是多么的不合格。
开篇说明了艾德是如何与女儿走散的,同时交代了战争背景,使用大量的青色系滤镜,在拥挤的隧道内、狭小的车厢、黑暗的货仓确实很容易营造出压抑、焦虑的视觉体验,一切正常的推进,直到中威擅自下车。
这段说实话我没有太看懂,难道仅仅是为了铺垫后续艾德与中尉的互相猜疑?
又或者是最后中尉抛弃队友独自离去?
还是最后艾德向中尉开枪?
感觉整个难民营的戏份真的很让人摸不到头脑。
任务对接会上当面提出质疑,又特定留下取出照片,整个逻辑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可主人公偏偏坚信不疑,当然我们看晚后也可以理解,我想着可能就是导演刻画“母爱”的方式。
母爱这一层我确实体会到了但是,我体会到之后不禁发出疑问,这是伟大的母爱?
还是狭隘自私的病变?
任务的过程总是穿插着离奇与曲折,牺牲也在所难免,但6人小队直到2人抵达的过程真的毫无新意可言,队友挨个领盒饭,甚至你连下一个是谁都能清楚地感知到,这就让人非常的沮丧,就好像看了一本流水账玄幻小说一样,但支线剧情,中尉的心理变化、通信兵的爱情、老马对战争的反思、狙击手小哥的心理阴影等不得不说确实都刻画的不错,了了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能让你脑补出另一个全新的故事。
当艾德完成任务抵达奥德得知真相时,整个电影的正片部分完结,其实后续的复仇与毁灭真的很想一个番外或者后传的感觉,转折铺垫太少,人物内心的转变真的很难符合逻辑。
第一部分是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人人皆有,渺小平凡却又注定伟大;第二部分是未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与勇气,伟大真挚却又让人觉得自私卑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以伤害他人为前提来达到自己与某个特定组织的目的,真非常不符合东方人的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第三部分则是赤裸裸的病变,人性的原罪--自私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摧毁病毒武器的原动力是保护不知道是否还活着的女儿不受威胁,为了摧毁病毒武器叛变自己曾宣誓效忠的组织,杀戮曾经的同属的战友。
这怎么看都不能叫母爱了吧?
我不想再说什么“杀一人救万人与杀万人救一人”的佛教奥义了,但黑蟹传达出来的内涵精神甚至连外衣都不想披了,明目张胆的暴露在大众视野内。
如果说中尉、老马甚至通信兵的选择与抗争还能解释为表现战争对于普通人的迫害,那艾德真的毫无立场可言,完全是处于自己对于女儿失踪病态的思念。
当众人得知任务的真相时反应不一,通过特写镜头能清晰的感受到大家是抗拒的,哪怕是中尉可能提前得知过任务内容的人都流露出挣扎,大家只是作为军人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艾德则是彻头彻尾的无视、淡漠甚至其中有一个镜头给人的感觉是亢奋,我万分不能理解如果这是国产电影,主人公如此表现会被骂成什么样。
历尽艰险与牺牲送完病毒再亲手毁去,没能终结战争,也没有释怀过往,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会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突然间好像全网都在给我推送这部电影的解说,引导我去观看。
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有文化输出和歪曲“真善美”的嫌疑。
评分:6.5喜爱度:6.01.奈飞的网大,非常高标准的制作水平。各种场景设计很到位,看一个美术和服装。2.调色用的很猛,电影的氛围感还是很强的。虽然数码感十足想,比较惊喜的是有几处音乐还不错。3.不是很有名的导演+不是很有名的女主。这类影片可能也不会被人记住,但还是能保持一定的制作水平在,还是不错的。4.故事老套这没什么好讨论的,没有不符合逻辑的点就行。5.其实这种电影如果一直有投资进入和受众,它总归是对电影产业是好的亲。不大不小的投资商业片,也不用宏大的主题和故事,就是这种行业内默默产出一些中规中矩合格的“商品”还是挺好的
这不是对付敌人的武器,这是对付全人类的武器,它将摧毁全世界!北欧小国拍的反战反生化武器影片,值得一看。
又是一部垃圾烂片!营销号果然喜欢乱吹
看了几天才看完的电影。
开始的轰炸场面让我一度很抱有希望,可惜那也是唯一的大场面,后面就变成了非常小成本的剧情片,但前一半的冰面剧情还是挺悬疑刺激的,可惜结尾非常狗血,女主升华的毫无逻辑。
末日题材却没有具体的核心目标,前面似乎是科幻冒险,最后却变成个体对抗「环境」/「制度」,只感受来自创作者的泄愤情绪,显得糊里糊涂又无济于事。
自杀小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生化武器。极光+冰雪,没有阳光明媚的日子。女主生命力顽强,恶劣天气+多次围剿都没能杀死她,战斗到只剩一人也决不放弃。
前半部分女主实在不讨喜,但越往后越精彩,演技or人设属上升型。
前半集还是很精彩的
网飞烂网大
结局难看。
这部电影乍看观感并不差,甚至前半段就影片整体质量来看在网大里应该算是第一梯队水准了,特别行动小队在冰面上的夜行,孤寂而浪漫,而冰面下的尸山血海,对比之下同样令人震撼。不过,自打主角得知任务所运送物品的属性后,居然执意选择继续前行,影片就开始朝着傻逼圣母发现被骗果断自产自销的路子上发足狂奔了。接下来所有的关键情节精准地选择了最俗套的处理,看完让人感觉像吃了一坨屎,主题格局和角色形象彻底崩塌。二星不能再多,Netflix自制网大真的越来越糊弄了。
大故事有点崩,战争中,6人小组,滑冰运送病毒.场景不知道怎么拍的联想一些冰雪场景的电影多哥(威廉达福雪橇运送疫苗),血战纳尔维克,冰路营救.还有科学战争六号关口.
千万别看,浪费时间。
大数据电影,剧本烂到不行。不过冰原上滑行的几个镜头还挺好看的。
抛开生化武器不谈,当一个任务需要用谎言来才能促使士兵去成功执行的时候,战争其实早就已经把双方都撕裂成碎片了。
没多大意思。但是,有几场戏,在黑暗中的冰面上悄无声息地滑行,有种冷冰冰的浪漫。(时隔多日再补几句: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卡罗琳执意独自出发,冰面太薄,划着划着有了裂纹,即将破碎,吓得她赶紧趴在冰面上不敢动。广袤空旷的冰原,只她一人,身下是将要破碎的冰面,再往下是漆黑一片的冰冷海水……那一刻,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孤身一人,如履薄冰,蜷缩在脆弱的冰面上四顾无人,徒然等待,等待大厦将倾,等待万劫不复。)
既然是战争题材,那为什么而战或者为什么反战至少总得说清楚一个吧,否则还有些什么呢?火爆的战争场面?北欧的冰雪风光?然而也都没有,最后只剩一堆毫无逻辑的笑话。唉,北欧这些高度发达国家现在连拍片都这么精分了吗?
滑冰穿越阵地
有创意但不多,背景是末日大环境,却写的是冰面护送生化病毒,最后结束又显得仓促和不伦不类,三星给新颖的题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