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似乎很多时候都是在探讨一些能体现辩证思维的或者说道德边缘的问题,本片亦如此。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粉丝疯狂追星的故事,背后探讨的却是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观。
高瑞夫为了能面对面会见自己的偶像阿利安,从一开始的绑架就是一种比较缺乏理性的行为,这种做法也让阿利安难以接受,不得不私下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这却极大地伤害了这位死忠粉的心,于是矛盾开始升级,让这位死忠粉采取了更为极端的做法,最后走向了毁灭。
当一种偏执的迷恋,占据了生活中的相当一部分时,越往后走便越难回头,如若实现不了,后果可能就很严重。
一般而言,明星在这些超级粉丝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明星与粉丝的沟通本来就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产生了严重不对等的问题。
本片通过双方身份互换的方式来推进剧情,这种互换的妙处就在于:它辩证性地说明了,原本两人都可以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生活,然而就因为这种缺乏理智的追星让粉丝迷失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让明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最后,总感觉还是希望结局能让高瑞夫幡然醒悟,开启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偶像,毕竟,偶像的言行举止可以复制,但生活,并不能!
对于没有歌舞的宝莱坞老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但不得不夸夸男神一人分饰两角的传神和形象,剧情其实就是粉丝用尽一身力气去爱偶像,偶像不回应,因爱生恨,各种作死复仇,然后又各种反复仇,最后粉死,偶像回归正轨……虽不是追星族,但有想起刘德华粉丝杨丽娟事件也是诸多感概,作为偶像,影片里边有许多心理话说给自己的粉丝听,但作为粉丝,也委实替他叫屈,其实偶像稍稍放下高傲,拥抱一下被自己授意毒打得很惨的粉丝时又何妨?
作为公众人物,通过努力获得了无可后非的名气,财气,和众人瞩目的仰望的同时发挥公众影响力也是顺便与否也值得深思的问题!
若如此,不至于一位有才气的年轻人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与你不共戴天...总之,各有各的无奈与悲情...
触动挺大的,印度的片子从来都不能逻辑思维来看待,它的题材很棒,这是为之少数的没有歌舞爱情的印度片,但是很让人深省,整部看下来没有大善人也没有大恶人,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我人生的五分钟为什么要给你,五秒都不可能,!
你什么都说了就是没道歉!
这两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
没有谁可以让你成为你生命中的脑残粉,除了你自己!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并不是很看好,尤其是看到第一个预告片让我很疑惑这个故事怎么讲,但到了第二个预告片电影剧情,风格有了初步的展现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在翻译以后赶紧去看了,并写下了人生第一部影评。
剧情是关于一个疯狂粉丝和因为名声自我膨胀的明星之间的故事。
两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演。
片中没有女主角,也没有歌舞,只有剧情,动作和沙鲁克汗演技。
歌舞和女主角之间的浪漫浪漫一直是印度电影观众的头号爱,然而这部电影这两个都放弃了。
虽然本土表现不佳,但口碑相当出色。
沙鲁克汗获得完第八次印度奥斯卡以后,一直在尝试新鲜领域,ra.one 里的特效,don2里的国际风格化的动作片,如今fan又是一个纯剧情没有女主角的电影。
不得不说他一直在剑走偏锋,出道不久演了容易定型的反派,但因为出色不但没有定型还开拓了戏路。
如今他一直在尝试其他印度电影人没有尝试的。
说回电影剧情环环相扣,紧张刺激,两个沙鲁克汗演技爆棚,特效也出色,动作戏流畅精彩。
电影没有停留在以前那种明星与粉丝之间说教的老套了,反而俩个人物同时发展。
音乐方面也极其出色,令人印象深刻,画面简单但又不失精巧。
总得来说完成度很好的电影。
看完印度沙皇主演的电影《脑残粉》,再次为沙皇无与伦比的演技惊呆了!
本片讲述了一个粉丝与他钟爱一生的明星反目成仇,最后引发恶劣案件的故事。
整部片子,就沙皇一个人,在与自己对戏,一人分饰两角,两角从外形、气质、年龄都相差极大!
两角还互相飙戏!
这是何等高深的武学“左右互搏”的完美再现啊!
不得不让我想起一句极其装X的话:“我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
”
一人分饰两角 本片也存在一些小缺点,难以向五星神片迈进:1、案件的司法漏洞很多,明星有更好的方法证明清白,那并非自己所为。
2、在杜布罗夫尼克的追斗高潮后,结尾的再次打斗就过于拖沓了。
情节完全可以更加紧凑,干净利落的收尾!
但瑕不掩瑜。
这部片子最有意义的,不仅是沙皇的狂飙演技,而是针对的话题极其犀利:明星大胆揭露脑残粉的坏处,赤果果打脸啊!
不得不佩服沙皇的勇气!
虽然本片看似丧失了印度范儿的载歌载舞与浪漫情怀,但是绝对继承了宝莱坞一扇到底的打脸精髓!
说到脑残粉事件,大家都想到了虹桥一姐,想到了鹿晗的邮筒,想到了富田真由被粉丝捅刀,想到了“你若折断我的翅膀,我必毁掉你的天堂” ,更想到了杨LJ深爱天王后的自杀。
但杨LJ再怎么样,除了自己和明星双方家人,对旁人社会也没造成多大的伤害。
所以本片让我想到的是另一个震惊世界的粉丝案件:奥斯卡影后 Jodie Foster 的粉丝事件。
Jodie Foster Jodie Foster,她在14岁时出演了《出租车司机》,因精湛的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
出租车司机 (1976)8.61976 / 美国 / 剧情 犯罪 / 马丁·斯科塞斯 / 罗伯特·德尼罗 朱迪·福斯特 因此,她的一个脑残粉 John Hinckley 反复观看此片。
此片有一个情节:退伍士兵特拉维斯为了引起暗恋女孩的注意力,去刺杀了总统。
结果这个情节居然启发了 John Hinckley,他无法分清楚电影和现实,他为了引起女神的注意力,居然效仿了电影里特拉维斯的行为,真的去刺杀了当时美国总统里根。
1981年3月30日,John Hinckley来到首都华盛顿,决定刺杀总统。
在行动前,他还给 Jodie Foster 写了一封很要命的信: “如果可以赢得你的心并从此共度余生,我愿意马上就放弃刺杀里根的计划。
” 随后,John Hinckley 来到希尔顿酒店门口,对着里根连开了六抢!
先后击中了三名随从,第六枪,里根胸部中枪倒地。
里根遇刺案 总统遭受重创后,国务卿黑格越过副总统老布什,抢过了美国最高指挥权,他以为这是苏联干的,刚好苏联军舰有异动(后来证明那是巧合),他差点就摁下了核按钮,引发世界大战!
幸好最后里根清醒过来,他真是太幸运了,子弹离心脏只有2.5厘米!
而 Jodie Foster,瞬间成为全世界名人,本是阳光少女的生活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FBI调查她,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故事;还有更多的人指责,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这个大事件。
她不得不躲避铺天盖地的媒体,开始自我封闭。
这个倔强的女孩,默默的舔着自己的伤口,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终于在十年后王者归来,凭《暴劫梨花》《沉默的羔羊》两度摘得奥斯卡最佳女主,为自己正名。
沉默的羔羊 (1991)8.91991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乔纳森·戴米 / 朱迪·福斯特 安东尼·霍普金斯 这个真实的案例,远比本片的艺术化,更加震惊!
可见脑残粉的威力之大。
追星族们,为了你们的爱豆,一定要理性啊!
适可而止!
因为再向前一步,就是深渊了!
很喜欢电影结尾,阿利安在天台对粉丝说的那段话。
谨以此话,与读者共勉: “做你父母的儿子,邻居的好朋友,女孩的好男朋友,不要再做粉丝了!
不要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你会发现过自己的生活更加喜悦。
”
有人说,以一个高贵人比一个低贱人的手法来写这个故事很不爽。
可反过来,又会不爽,电影就是以夸大手法来书写社会现象,他写出来了,你有意见正常。
哪有两全其美的事呢?
可是你细想想,不这样写出拍出,谁又会仔细品味这样的事情呢?
此作品只是反映一些社会现象,什么事都不要盲目,害人的事要提倡吗?
你说你不是盲目的人,可是难道你就没做过盲目的事情吗?
它以夸张,又深入骨髓的写着万千盲目中的一次盲目,这是片面吗?
还是你看电影对你的感受片面?
其实应该是你永远在看完电影时都喜欢盲目评价。
是么事情看的表面你就要大张旗鼓来张狂吗?
你根本就是太多的不懂。
“我也太表面,可我比你们哪里表面啦!
”这就是你们!
本来是条短评,一不小心字数超了一粉顶十黑还真不是开玩笑,粉丝和偶像的关系还挺有现实讽刺意义的。
男粉真的比女粉更容易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看高瑞夫妈就知道了,儿子犯事了只会怪自己没有教好儿子从偶像身上学好的品质哈哈哈哈),而且这个男粉还不是现在通常说的脑残粉(即使哥哥姐姐犯了千错万错依然坚信ta单纯善良爱着ta为ta花钱)。
片中还有好多夸张的情节(英国街头竟然能有这么多人跑出来抵制一个印度明星,大明星出了点还没确凿的丑事,竟然一个真脑残粉都无了,成名多年的大明星出事,身边竟然无一个有权or有势or有人脉的朋友关系帮忙处理一下(官方从上到下都好公正哦),连偶像都没私人渠道见到的粉丝突然变身超级特工满世界搞破坏,还有开新闻发布会的地方过于高大上的样子)。
片尾阿利安的说教意味太浓,而且完全没说到点子上(什么不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这种只想被偶像永远记住的粉丝行为我想到了朱迪福斯特的那个男粉。
名利圈的明星本来也没好人,既需要粉丝带来的人气名声和金钱又不想承担粉丝带来的压力和责任以及窥私等等。
天下没那么多好事,赚着超高收入,承担名人的压力和困扰也是必然的,其他的全看运气了。
当然最惨的还是作为普通人的小粉丝,反正也没明星能把每个具体的个体的小粉丝当成朋友来对待的,还是想开点对自己和家人朋友好点比较实在。
片尾高瑞夫掉下去那段拍得有美学感,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中坠落。
本片作为动作片榜单电影竟然真的有两大段动作戏(开始还以为是纯剧情片or搞笑片,印度片竟然没歌舞哈哈哈)。
男主演员有点土的传统帅感,一人分饰两角还挺厉害的,开始我硬是没看出来这俩人长得像,高瑞夫看起来真的比阿利安稚嫩好多,年轻鲁莽带着憨傻气。
btw阿利安的女秘书挺好看的有点种草她的发型和衣服。
看完心口痛,并非因为我有脑残粉经历,至多买过潘帅亲笔签名书酱紫。
国内有数不胜数的“杨丽娟”“虹桥一姐”“四叶草”,每发生极端事件,舆论导向往往扔句“理智追星”,但真正将明星捧成神带偏小孩价值观的,正是这些说着理智追星的事后诸葛亮。
冰冻三尺非一日,站道德高点指责极端事件确实不妥,因此,高瑞夫死前的痛苦挣扎我愈发理解。
我们指责脑残粉除发癫外,不学明星优点,事实是明星团队跟媒体历来为明星打造完人形象,爱豆不许有缺点。
既然是神了,粉丝会想我哪学得来?
只管崇拜舔屏认爸妈就完事了,自然也不存在啥正能量引导。
尤其现在艺人统统流量化,再没BEYOND精神,没有民谣情怀,大多粉丝们也没耐心反思爱豆的艰辛付出,只有薛之谦爸爸万岁,王俊凯哥哥世界第一,谁说他们不好就是我一辈子仇人云云
(好多年前在微博发的,顺手搬运一下)沙鲁克惊悚新作《Fan/粉丝》讲述一个为心爱明星痴狂最终越界逾规的粉丝成魔的历程。
这部片子除了King Khan外,真的没有任何宣传点。
档期冷门,导演新人,最要命的是还没有歌舞。
甚至预告片最初上映的时候,我还以为制作组只是找了个特型演员来扮演主角,真正的King Khan只是来客串。
开场十几分钟我盯着那张“二十岁的Khan”脸不停出戏,心想真的是沙鲁克本人扮演的吗,这化妆效果也太惊人了吧。
事实证明化妆效果就是那么惊人。
为了打造出二十岁年轻人的外貌,剧组不仅聘请好莱坞奥斯卡获奖化妆师塑造面貌,沙鲁克还特地去美国做了3D数码面部扫描,出来的效果满满的胶原蛋白太逆天了。
而且为了突出和片中“影帝”不同的形象,还特地做了点牙齿矫正,制造出不同的说话方式。
要说故事也不新鲜,这里面最抓人的其实是表演。
本片第一主角,头号小粉丝Gaurav初登场个性单纯可爱,然而偶尔流露出的疯狂让人不寒而栗。
熟悉沙鲁克的朋友应该能从这个角色里看到很多他早期作品的影子:天真善良勇往直前的一面对应的是他赖以成名的情圣形象(典型如《勇夺芳心》和《怦然心动》),看似正常实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扭曲性格的一面则是他最早出道时的各种小人物与病态角色(最最经典的例子属和Mudhuri合作的《孽爱》,对,就是和moni以前吐槽过不知道神马剧情走向的Dresssmaker一样深井冰的虐恋奇作)。
第二主角,影帝Aryan。
沙鲁克不是第一次玩这种现实与虚幻交替的“影帝”梗,以前在《宝莱坞传奇》和《比鲁》里都玩过,但那两次都比较cheesy,喜剧成分居多。
而这次的“影帝”明显是个老江湖,心肠硬,下手狠,不冷血但也很无情。
我觉得这个角色对应的是最近几年沙鲁克出演的荧幕形象:动作硬汉或背负深沉过去的沧桑男人,例如《Don》系列,《R.One》还有《爱无止境》等。
角色的转换,有时候也映衬着演员本人的转换。
虽然我知道戏里戏外要分开,但看着影片里各种若有若无的联系,再想想荧幕外的种种,感慨万千。
正因为这两个角色有这样的联系,所以上半场我最喜欢审判室俩人初次对峙那段。
恍惚会觉得有时候是沙鲁克过去饰演的角色在和未来的荧幕形象交流,有时又觉得是演员本人站在前方对着曾经的自己谈话。
沙鲁克本身演小人物起家,《天生一对》和《我的名字叫可汗》也证明了他除去宝莱坞夸张也是能够收敛情绪好好演戏的。
所以Gaurav慢慢的黑化我倒不惊讶,反而对他扮演Aryan时,那种明星面孔与真实性格本身的交叉体现更惊喜。
下半场开始是表演就更有意思了。
心碎的Gaurav为了毁掉曾经的偶像,从一开始的模仿,到后来彻底化身为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帝Aryan本身;而被粉丝逼得无路可退的Aryan,内心的黑暗逐步释放,露出了过去街头小子的痞气,甚至最后为了抓住Gaurav而不得不扮演起小粉丝角色。
界限越来越模糊,粉丝成为了自己一直想成为的自我,影帝却慢慢回归失去的曾经。
这些身份错位的表演偶尔让观众觉得汗毛倒立,因为你有时候真的分不清究竟谁是真人,谁是假扮。
我觉得空闯民宅发疯有一幕镜头没有给特写,沙鲁克就站在那里,沉默不说话,那瞬间我真的认不出谁是谁。
当然缺点不是没有:在这么一部其实很现实主义的片子里,不知是为了票房还是怎的,硬穿插了几段特效明显的动作戏,非常破坏氛围。
不是当了影帝就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宝莱坞开挂特技啊先生。
开头穿插一段调节下气氛还行(那段居民楼跳窗真的看得特别想艾特《功夫》),后面还大段大段来就不好受了啊。
当然娱乐刺激做得还蛮不错的,毕竟沙鲁克自己的特效公司出品,算得上宝莱坞这方面业界顶尖了(想起《帝国双壁》的武打我又要哭了)。
最后突然想起一个细节。
上半场开头Gaurav在游乐园模仿秀拼命模仿Aryan逗乐街坊邻居和心爱的女孩,幕后是溺爱他的父母忙前忙后做着“一毛特效”;下半场开始则是Aryan在趾高气扬的印度权贵派对上跳舞作秀,大批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布置场景服装,因为稍不留意便是名声受损。
Aryan的生活没有了Gaurav照样可以过得很好,然而Gaurav不能没有Aryan。
【哦对了这片中途还去克罗地亚首都拍摄了……对就是和GOT一个地点,我都看见贝勒大圣堂取景的大楼梯和龙女第二季拜访的不朽神殿了,敢情剧组也想沾沾GOT的风光?
】
在我看来,最有深度的电影,不是批判政府、权威的那种电影,而是引起普罗大众反思自己的电影,清官有时比贪官更可恨,因为他们有道德优越感,同样的,小人物有时候比权威更可恶,因为他们有“弱势”优越感,这种“弱势”优越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革那些打到知识分子、有产阶级的红卫兵们。。。
也造就了那些抢座的老人、无法无天的熊孩子、经常托你办事的穷亲戚、以为自己疯狂爱着你你就不应该分手的男朋友女朋友等等等等。
希望这个电影能警醒千千万万的脑残粉——疯狂和忠实,唔系大嗮葛!
力荐!
真的真的不太好看
越演越扯淡
没看完,主角不帅吗?
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做深入的反思,但是电影把它简单化成了两个“德里人”之间的意气之争。长段的追逐不但毫无意义,也拍得不好看。追逐热点又不敢深入热点,商业电影的局限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脑残粉的脑残二字是得来有因的
情节比较拖拉,虽然一人分演两个角色很厉害,也演得很像脑残。
印度电影比中国电影有良心多了。
我和偶像离得最近的时候,就是他一拳打在我脸上的时候。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因爱生恨的最高境界。
第一次看印地语的电影,完全和想象中不一样,非常写实,而且坦然地展示出了印度的阴暗面,剧情和音乐都很棒,并没有载歌载舞的场景
比起和黑粉结婚什么的三观不正,阿三国正直多了。
论粉丝的行动力,两人还是一个人演的,厉害。
无聊至极
每一个粉丝都有一颗玻璃心,请善待他们,谢谢。PS:中文名真脑残。
果然是一粉顶十黑呀
看的前二十分钟都一直以为是青春正能量励志热血治愈片,结果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悬疑惊悚残酷大戏,特别的剧本,特别的点,深度够、精彩度够,趣味性也够。对不起,我挑不出毛病。
反应社会热点问题,果真是疯狂的脑残粉,还是和偶像长的一样的脑残粉,演员分试两角,演技不错!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最近适合看这个。脑残粉的重点在于脑残,而不是粉,不愿意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藏在偶像背后,活在幻想中,已经变得偏执了,甚至后面做出了很多不理智的行为;也许明星的拥抱能给他救赎,不过换而言之,如果真如影片所反映,脑残粉作出脑残的行为,由明星本人出面去解决问题,也许会有更多的粉丝会化身为脑残粉吧,尤其是我国现在的饭圈。“明星的保镖是防谁的?”所以不要把自己想象的太重要,明星感谢粉丝,但他为之努力和付出的,不是梦想就是名利,“这是我的生活,你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在粉丝烧掉海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粉丝了,偏执的爱没有得到反馈,反而会变得更加扭曲。我很满足自己的生活,你为什么不过好自己的生活,可能也是通用的吧,追星并不错,但一定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啊。其实还是没想明白,脑残粉行为明星该道歉吗?
牙和嘴决定美丑
居然有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