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拳王男友

我的拳王男友,吃货拳王,追梦男女,吃货男女,Chasing Dream

主演:向佐,王可如,邵兵,斌子,吴乙彤,马晓辉,于文文,张锦程,张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我的拳王男友》剧照

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2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3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4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5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6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3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4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5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6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7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8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19我的拳王男友 剧照 NO.20

《我的拳王男友》剧情介绍

我的拳王男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花街拳王鲁虎和追梦歌手杜小鹃因为一场拳击比赛偶遇,一个懵懂而另一个冲动的他们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对欢喜冤家。尽管阴差阳错状况不断,但爱的火花仍在二人各自追梦旅程里悄然诞生。但看似甜蜜的旅程里,却有着更大的挑战等着这对花街男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合约男女神秘契约夕阳天使李小龙传奇窗户边有人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傲骨贤妻第二季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宛若淑女复仇者卡片战斗先导者overDress第四季军中恶灵为我杀人南游记之闹三界野火春风斗古城水色明信片父亲的胸怀但是还有书籍未坐监第二季棺姬嘉依卡OVA人狼恶新龙门客栈番外篇金镶玉婚姻之痒奔向大海球员夏洛特誓约吸引法则伤物语1:铁血篇喜欢与分享

《我的拳王男友》长篇影评

 1 ) 不错的片子

向佐超棒。

这部佐哥独挑大梁的电影值得大家去看,里面的直男鲁虎和现实中的佐哥很像,有笑点,有泪点!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去影院支持!

今天最大的泪点:没事~缝完针我就回去。

这样努力的你怎么让我们不爱呢?

你在加油我们也在加油!!

电影一定大麦~这个时代应该属于“鲁虎”这样一类人,努力不张扬,默默成长,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旋律[鲜花]向佐前段时间那个关于香港的视频,我想说: 我正在寻找那个令人骄傲的我而佐哥你已是那个令我骄傲的佐哥我们一定能找回那个令人骄傲的香港中国🇨🇳一定能成为令人骄傲的中国🇨🇳身处社会,哪有谁是容易的?

(有些键盘侠真的不要瞎写观影感受 恶意评价 这样对任何认真付出的人都不公平 )祝电影大火 票房大卖佐哥的默默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总有一天会发出闪耀的光芒,我觉得光芒已经很近了,就在前方 加油

 2 ) 杜琪峰还是回去拍纯粹的港产片吧

中国星与银河影像联手搞出这种过时的东东,也是奇怪。

杜琪峰应该是欠向华强的情,还债来的,拍出这种没水平的辣鸡。

而向华强明显是要捧自己儿子,还有那个女主肯定是某个老板在捧。

想模仿《爱乐之城》。

杜琪峰是不是很喜欢歌舞片,老想拍一部“经典”证明自己啊?

可惜一再的失败证明他操控不了歌舞片。

搏击和唱歌硬扭在一起,到底是想拍“拳王男友”还是想拍“唱歌跳舞女友”?

还梦想,梦个毛线!

向佐的角色像个神经病,一会儿脸瘫装冰山,一会儿装疯卖傻笑哈哈上蹿下跳小丑一样。

无论有多少钱,向佐是注定捧不起来的了,颜值拖后退,演技没有,跟麦浚龙一样还是死心做点别的吧。

男女主的感情线还没有铺垫起来,突然向佐就爱女主爱得发狂了。

突兀。

整个片子给人观感就是突兀,想励志,想喜剧,想爱情,想动作,想歌舞,什么都想,最后成了空想。

看到女主的采访,主创们还挺满意的对拍摄过程,呵呵。

女主真的那么轻易就得到了这个一号的机会?

不管她自己信不信,反正我是高度怀疑的。

杜琪峰给徐克林超贤陈可辛们在内地比下去以后,一直不服气,想翻身,想证明,但越来越觉得他再无翻身机会,还是回去拍地道的港产片吧。

 3 ) 蹩脚的格斗龙虎榜

《我的拳王男友》对标的是《柔道龙虎榜》。

我喜欢把2011年视作银河映像发展的转折年份,因为11年后不论是类型片还是商业片,银河再没有产出过足够有业界影响力遑论票房号召力的作品。

而比口碑票房上的蛰伏更糟糕的是,杜琪峰+韦家辉这对黄金组合的想象力创造力似乎也在飞速流失。

《毒战》尾声致敬《非常突然》,《盲探》=《孤男寡女》+《神探》,《三人行》有《PTU》灰色规则和时间游戏的影子,唯一有点新意的《华丽上班族》影片质素不说,底子还来自于张艾嘉的同名舞台剧。

这次《我的拳王男友》又把致敬或者说炒冷饭的魔爪伸向了《柔道龙虎榜》。

《柔道龙虎榜》何许片也?

它是杜琪峰亲承最满意最喜欢的作品。

这部2004年推出的向黑泽明致敬的柔道主题电影,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诠释了热爱和坚持,从困境中振作奋起,以及小人物在困顿中抱持的梦想。

《我的拳王男友》从人物到场景都忠实复制了《柔道龙虎榜》。

一群对拳击抱持理想并不懈坚持的痴人,主角因为格斗而面临失明的危险,理想面对现实的低头妥协,离开与回归,女孩被扔出门外的行李箱和散落一地的bra内裤,困窘的生活不堪的工作和她的明星梦。

韦杜在形式上80%地复制了《柔道龙虎榜》的套路,但空具形式没有灵魂。

影片的空虚肤浅不能完全怪罪于商业片/歌舞片的表现形式。

纵向比较银河的过往商业电影,《瘦身男女》可以以二次元宅为主题通过蠢萌的形式演绎感人的爱情故事,《华丽上班族》也可以用歌舞片的形式将职场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展现得颇具戏剧张力。

对比下来,只能说韦杜这次太不用心,偷了大懒。

下面简单对比《柔道龙虎榜》,细数我认为《我的拳王男友》是精神空壳的几大理由。

首先是人物设定不真实不接地气。

《柔道龙虎榜》展现的是小人物的平凡梦想和坚持,虽然男主角是柔道界曾经的风云人物,但戏中更多展现的是他在困顿低谷期的迷茫和买醉逃避。

剧中人物的梦想可能是和高手来一场柔道,可能是甩掉高跟鞋奔向前程,也可能只是能够够着卡在树上的那个氢气球。

而《我的拳王男友》呢,男主是全国皆知的地下拳王却还住着仓库,女主是演艺创作奇才却落魄在酒吧跳艳舞为生。

他们的梦想太高光目标太远大,而能力才华却与成长背景生活境遇极度不匹配。

人物在社会属性上是不合理站不住脚的,看着可能逮劲儿但是很假很中二。

其次《柔道龙虎榜》是开放式结局。

女主放弃优渥生活去日本寻梦成功了吗?

男主重新振作击败了柔道高手,但他失明后的生活也刚刚开始。

男二说自己会失明是真的还是只是要刺激男主?

失去父亲的弱智青年未来如何生活?

影片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而且因为精神内核被提纯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热爱,无需照顾更多生活现实细节的前提下,也为影片诗意的视觉呈现风格提供了可能。

相比之下《我的拳王男友》的呈现就很世俗和商业化了。

男主最后击败高手为师傅报了仇,女主虽然放弃了比赛但也已经走上了全国舞台为众人所知。

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一对明星cp,经历了常人不能有的高光时刻,也都有着远大而美好的未来。

Happy Ending。

最后是卡司的配置恰凸显了卡司能力的孱弱。

我们先来看看《柔道龙虎榜》,古天乐郭富城应采儿,古仔刚确立港片中生代的扛鼎位置,应采儿也是香港中生代女星中比较有灵性的一个,郭富城的形象和身体素质完美契合这出以柔道竞技为主题的戏码。

除此之外,梁家辉卢海鹏张兆辉,一班银河老戏骨的帮衬,塑造出一群各具性格特色的人物,这个阵容可说是豪华,塑造出的群像也很饱满。

反观《我的拳王男友》是典型的男女情爱对手戏,没有配角群像帮衬,反而于文文面孔乐队们的表演让人感觉很出戏。

向佐和王可如作为主角真的撑不起这部戏。

前者的表现,不知道是本色还是编导授意,用力太~猛~,夸张聒噪到让人感觉到反社会人格。

王可如的表现就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演技也很稚嫩。

他们的话题性远超过他们当下的演技实力。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杜琪峰的投桃报李之作,作为银河铁粉,我不反对拍商业片赚钱,而且真诚用心的商业片也可以是好片。

但过分肤浅敷衍的创作,《我的拳王男友》怕是要恰烂钱也不容易。

香港导演卖情怀过度消费自己的典型就是刘镇伟,现在银河也有这种江郎才尽的迹象,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也期待银河接下来能有对得起观众的类型片推出来为自己正名。

 4 ) 语气练习

当鲁虎第一次僵笑着重复“你去死啊”时,杜琪峰的意图昭然若揭。

《我的拳王男友》是一次非常显然的语气练习。

全片有一个有趣的点:“卖惨”女歌手唱歌却是好听的。

恰如本片坚持用很烂的制作品位去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卖惨”和“烂”就像大陆创作者被难以挣脱的资本运作桎梏所强行附加的庸俗审美和烂俗桥段,正如周杰伦在演唱会上被粉丝要求而迫不得已哼唱的《学猫叫》。

在越来越多曾经在香港创作过优秀电影的香港电影人北上为资本折腰的市场背景下,香港导演执导的普通话电影早已成为“圈钱”的符号,失望之余,我们却又无法抑制地期望着某一刻“香港电影”会再次回魂,这可能就是我们依然对杜琪峰抱有期待的原因。

尽管不少人抨击杜琪峰被资本绑架,但影片真正要解决的,或者说想探索的,其实并不是“如何用《柔道龙虎榜》的故事框架再炒一锅冷饭圈一次钱”,而是在这层必然会扭曲原生语气的桎梏下,一个作者是否仍能保留某种作者风格?

这种执念又如何可能?

仔细观察影片,杜琪峰留下了两个杜韦爱情喜剧中典型的动作密码——神经质的台词重复、脱线的甩手跑。

这是两个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杜式“机械舞”,当我们看《孤男孤女》时,我们会听见郑秀文神经质般不停地重复那句“我要放假!

”;当我们看《黑社会2》时,我们会听到郑浩南呓语般念叨那句“加钱!

”;更极端的:《神探》里,刘青云鬼附体般的“ 红烧翅,蒸一条斑鱼,半只炸子鸡,加一碗白饭 ”。

人物不停重复台词的“神经”状态,根据语气的不同,会协助人物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在郑秀文那是爱最大的任性,在郑浩南那是人为财死的贪婪,在刘青云那则是不顾一切的偏执。

可以说,在杜琪峰这里,真实的人物性格会被反复强调的语气异变为荒诞感极强但简洁直观的戏剧特质,而这一切皆由导演的“强力意志”(因为真实情境的人并不会如此)驱使,表现则为一种近乎机械执拗的对白特点和动作姿态,并且,杜琪峰电影中随处可见的女性人物“甩手跑”更加强化了这种突出、想做就做的特点。

这是杜琪峰一个非常显著的作者风格,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可爱、执拗的风格。

倒数3,2…跑!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浪漫和执拗的作者风格,表现在《PTU》中是一种近乎偏执的造型术:动作与光影的姿态雕塑——整齐如鬼魅的站立与运动。

可见,通过语气的转变,作者风格可以有效转化成各种类型元素。

说回《我的拳王男友》,坦白说,我并没有像某些好评者那样被这个“爱情故事”打动,我甚至认为这部电影在传统意义上“烂”到了极点,然而一滩“烂材料”是否能通过“意图”的指引,达成一种电影形式上的统一,进而成为一种“好”?

我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维反思。

抛开对作者动机和水平的无益猜度,杜琪峰在《我的拳王男友》使用质感极糙的棚拍置景,和演技浮夸的演员,与故事细腻度极低的剧本,是否完美正中了所谓“极品烂片”的各项指标?

是否有种《逐梦演艺圈》的网大廉价感?

但如若将这种“烂”置入这个资本运作必然生产“烂”的大背景下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仍是一部顽强地保留着作者风格的电影:不停重复台词的“神经”状态、机械执拗的肢体动作,两者反复堆叠推动人物前进——“我要参加选秀!

”、“我要当拳王!

”。

而片中烂俗的歌唱、歌舞、开店元素则是作者被命令着用各种语气练习着同一首歌——“欢快一点、悲伤一点、性感一点······”,是否会令你想起《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表演练习?

换言之,如果所有服化道摄录影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部烂片,我们还是否能辨析歌者声音的悦耳?

某种意义上,《我的拳王男友》是谄媚的,但某种意义上,它又是坚定的。

如果现实告知一个创作者必须谄媚,那么这个创作者是否会选择以一种谄媚的语气反讽这种现实?

这严峻得如同一个“EAT SHIT OR DIE”的两难选择。

当然,你完全可以说,中国电影还不至于这么遭。

《我的拳王男友》有一个非常让我感动的情节,拳馆的老师傅为了徒弟们的衣食生活,破格参加了自由搏击的比赛,被媒体肆意消费宣传。

但站在搏击擂台上的师傅,坚持只用拳击,直至被暴打倒地。

 5 ) 为什么香港电影没了?

1香港电影,越来越没落了。

首个原因,是人才没了。

近几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演员,还是任达华、古天乐、刘德华、郭富城、周润发和吴镇宇、刘青云、张家辉、黄秋生这几位50多60岁的人在争夺影帝。

这几个人里面,年龄最小的古天乐也49岁了。

而女主角影后方面,内地女演员近10年来拿下很多个。

这几年,香港本土电影市场很不好,导演们不得不北上寻求合作。

这里面除了王家卫不走这条路之外,杜琪峰和韦家辉的金字招牌组合已经搞了近10年。

像周星驰如此自我的人,还要靠复制自己的经典,炮制出《新喜剧之王》来献媚内地。

结果口碑和风评都听差,至今在内地公认风评比较好的豆瓣上,这部电影勉强及格。

香港电影没了,明星没有了,香港更多的电影只能靠内地的合作,走出困局。

如果,你看过香港电影里拿下最多影帝,被公认演技最好的现役选手影帝梁朝伟在《一代宗师》之后,这几年拍的是什么电影,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去年的《捉妖记2》,5.0分,不及格。

梁朝伟的今时今日,是不是就是香港电影的此时此刻?

香港电影没了,是土壤和环境也变了。

代表香港中生代的曾国祥在探索了几年爱情片之后,非常敏锐地把触角对准青春和校园霸凌,在前段时间拍出的《少年的你》已经算当前最好的香港导演作品了。

但是,除了导演之外,这部电影是一部内地制作。

虽然,谁也不能否认,内地演员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流量以及整部电影的宣传忽悠了多少人走进影院去看。

虽然成色不错,但是曾先森仍旧觉得它还不够好,而且曾国祥近几年拍的几乎不能算港片了。

近几年,最好的港片或许应该是曾经《无间道》编剧庄文强执导的《无双》了。

这部影片差一点就重现了港片的辉煌,让发哥手持双枪扫射,加上好莱坞式的烧脑,加上港式双雄模式。

2但是,《无双》的好,掩盖不了香港电影的差。

刘伟强敏锐地留意到这一点,他牢牢抓住博纳合作的机会,多次将自己的风格嵌入到内地主旋律里面,一方面有着绝对政治正确的自由,一方面又能在这小天地里展开自己技法的追求。

于是,其实烂片起家的他以《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中国机长》这些爱国主旋律成为他的选择。

这种那个激发观众肾上腺的东西,无疑和《战狼2》一样,属于宏大叙事下的强势和无奈。

那么,那些不想妥协的人呢?

片场火爆的杜琪峰,基本在走下坡路。

至少,当他的新作《我的拳王男友》来了的时候,曾先森已经预感他貌似也完蛋了。

那么,陈可辛呢?

从2014年的《亲爱的》引发巨大共鸣,成就了陈可辛式的温情牌之外,陈可辛近几年几乎没有什么作品出来。

作为香港电影导演里难得的科班出身的大将,他也在摸索中前行。

而明年大年初一的《中国女排》无疑是陈可辛第一部主旋律电影,看得出,他其实也是只能在让步中努力了。

林岭东去世了,徐克年迈了,优雅而且自我的王家卫和内地合作的《一代宗师》或许是合拍片最后的荣光。

但那也发生在6年以前,如今的王家卫还会拍电影吗?

还会和内地合作吗,也是一个谜。

3为什么香港电影没了,或许是因为那种草莽之气没了,那种少年意气没了,那种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勇气没了。

为什么香港电影没了,或许是因为曾经的明星演员老了,青黄不接了,而谢霆锋醉心于内地做评委捞金,余文乐表现不稳定。

比较好的蔡卓妍、颜卓灵又能接到什么戏呢?

为什么香港电影没了,或许是因为曾经的香港电影给过我们太多的美好。

而今天它的迅速凋零,让曾先森如此感怀。

那个口吐莲花,哈哈大笑的星爷早已满头白发

那个耍帅的小混混刘德华早已功成名就,那个邪魅狂娟又神经质的吴镇宇正在内地上综艺做好爸爸,又做表演导师。

谁还在认真演戏,又谁会有认真把戏写好给他们。

更不必说那些年华易逝的女演员了,曾经风华绝代又灿烂辉煌的香港电影,是时候和我们说再见了。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这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6 ) 與周星馳殊途同归的「銀河映像」是否仍然「難以想象」?

年初周星馳以橫漂為背景的那部「新喜劇之王」徹底撲街,國内觀衆對「周星馳」三個字的迷信徹底失效,無疑最大化暴露了近幾年來香港電影的尷尬境地。

内地觀衆對曾經的港片神話一再失去信心,這表現在王家衛「擺渡人」、周星馳「新喜劇之王」、麥兆煇「廉政風雲」以及一系列成龍電影的全方面口碑失敗,觀衆越發討厭港片曾引以爲傲的「盡皆癲狂,盡是過火」荒誕鬧劇(依靠港星效應繼續稱霸票房的「掃毒2」等電影則另當別論)。

誠然,諸如馬楚成「歐洲攻略」之流的三流港導作品,早已失去了自身的時效性,在類型片日漸豐富的内地院綫,已經難敵一些本土的新晉種子,可即便如引領一時潮流的劉鎮偉,也完全迷失在自我重複與粗製濫造之中,墮入混沌。

號稱「香港本土最後堅守」的杜琪峯,事實上早在2003年,就借「百年好合」踏入過合拍片的浪潮試水(此處以「銀河映像」的合拍片爲準,因杜琪峯處女作「碧水寒山奪命金」即於内地取景,不多贅述),2010年之後隨著北上不斷深入,「毒戰」、「盲探」等作品一再刷新其票房紀錄,杜亦將重心轉到更大的市場,可即便「毒戰」以内地緝毒為背景、「高海拔之戀II」深入香格里拉大作文章、「單身男女」把視角從香港轉到杭州等内地城市,但都從未真正進入徹底的内陸創作本土化。

借「毒戰」與海潤電影合作之契機,杜在海潤董事長劉燕銘的幫助下,在江蘇宜興建立專門的影視基地作爲内地工作室,同時用以拍攝「我的拳王男友」(以下簡稱「拳王男友」),該片中的虛構車牌號「㳇B」,其實就來源於宜興市内某個電影取景的生態小鎮「湖㳇」的簡稱。

這次的故事環境從香港完全變成大陸之後,風格化的作者文本凌駕於地域之上,是否仍然具有「銀河映像」之審慎魅力?

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最為驚喜的是杜琪峯X韋家輝組合完全進入大陸環境後的明顯變化。

曾批判工作不專業也曾讚賞周星馳才華的杜琪峯,最後卻也跟前者殊途同歸。

「我的拳王男友」最直觀的比較對象是「新喜劇之王」 ,同樣的小人物追夢故事,同樣借真人選秀來作為切開「娛樂至死」時代的手術刀,同樣歌舞片般的命運狂想曲不斷上演(無疑有「華麗上班族」的精神延續),以及兩部戯幕後創作者重母題而輕邏輯的誇大化理念。

熟悉韋家輝的影迷必然知道,韋生的劇本一貫熱衷於設置瘋癲人間的荒誕感,「拳王男友」一片中有著再熟悉不過「癲」到盡的人物,向佐的角色拳王魯虎打到快要青光眼、肝爆、帕金森也要繼續戰鬥,王可如的歌女角色杜小娟爲了音樂選秀比賽一天内狂奔在各個賽區,以及那位「為音樂,乜都值得」而不斷招致傷殘的配角,皆是誇張到不行的設計;其次是人物的執念與抉擇困難,魯虎在繼續打拳與封拳退賽上的停擺、杜小娟在放棄夢想和走出情傷上的徘徊,最終皆藉助外力來逼自己遵從内心,參考「最愛女人購物狂」中「對婚姻產生選擇困難」這一設定最終的處理便知一二;再者,是信念如何主導力量。

無論是正劇「神探」、「辣手回春」亦或喜劇「喜馬拉雅星」、「鬼馬狂想曲」,都在不斷强調信念的力量,魯虎堅持要看到杜小娟爲自己打氣才能打贏比賽,正是信者得勝的精神所在。

電影愈是落力於過程的浮誇,就愈能感受到直面不可靠人生的黑色意味。

正如「新喜劇之王」中如夢「如夢一場」以最極度浮誇的演技搖身進階「最佳女主角」,「拳王男友」中杜小娟同樣靠賽場中最差樂感闖入決賽,依靠拳賽、收債養家的魯虎轉開抄襲來的火鍋店就可大獲成功,更是荒誕到離譜。

不過,能否接受這出戲,完全取決於是否認同韋氏的創作觀,即電影對於已經瘋狂到爆的現實進行投射,並進行無限度放大。

作爲導演兼動作執導的杜琪峯,也似乎在有意無意之中顛覆自我,這不僅表現在他捨棄了視覺華麗的「柔道」,把更大的興趣放在「MMA綜合格鬥」的寢技上,更是在電影思維上進行破壞重組,以種種「不可為」的「假」來試圖製造「可為」的「真」。

首先是對於演員的調度,向佐的表演直觀上完全是複刻「瘦身男女」中的劉德華,卻失去了情感的回力,這當然是向佐不成熟的演技所致,卻意外精準的捕捉到魯虎内在的貼切氣質——不諳人事的蠢與自以爲是的真;接著是愈發舞臺化的電影質感,杜好用廣角鏡已是衆人皆知,這次廉價特效的加持下,體育館前近乎畸形的扭曲海報和模糊的調色更是變本加厲。

追溯到杜善用香港狹小空間來製造張力,且打光常常被人詬病舞臺感過重,但到了地大物博的内地,卻仍然要堅持以搭出來的假景來拍攝片中之「花街」(「華麗上班族」、「三人行」中場景皆如此),宛如行爲藝術。

拳賽與歌女甚至一反「柔道龍虎榜」的逆勵志神話,純粹爲了愛情而抛棄夢想,加之同樣被負心人抛棄而激起事業熱血的初始設定,也使得這部戲在觀念上同樣更接近「瘦身男女」。

「拳王男友」的口碑崩盤是理所當然的,追夢男女皆大歡喜的糖心結局,「新喜劇之王」的失敗早就已經解釋了一切,王晶說内地觀衆已經樂於見到「飛馳人生」中沈騰去「死」,暗示圓滿不再是唯一出路。

過於癲狂的文本,又完全超越了商業片觀衆的接收範疇,讓不明真相者大呼誇張。

回到開頭,觀衆對香港電影已經不再迷信,那麽今時今日的「銀河映像」,又會否再「置之死地而後生」?

 7 ) 背上恰饭的杜琪峰,太南了!

杜琪峰最经典的是枪战戏,自吴宇森后可以说难有来者,不过却突然笔锋一转,从但《单身男女》到《华丽上班族》再到今天这部《我的拳王男友》,都市爱情就开始了,不过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在浮夸舞台剧的路上越有越远了,甚至把他擅长的空间背景和动作设计都用在了选秀和爱情里,而且用这种后现代戏谑的方式表现在现代社会中,最终回归本真自我的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杜氏风格,也可以说是混搭得有点鸡肋,尤其是背景太舞台化,真实的城市空间反而没有了空间,毕竟《华丽上班族》那是一个参照《狗镇》的带有一定假想性质的舞台空间,反而有艺术提炼的美感。

于文文的人设很有意思,并不是可有可无,她是明明白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歌声混合着各种夸张的动作舞蹈是多余,所以最后只能脸还能动,醉还能唱。

而女主最后被伯乐识得,在农村小河边的屋顶上唱出了“心声”,也是回归自然本真。

唯独男主缺一口气,人设就很傻,然后又似乎什么都懂,还能指导女朋友怎么参赛。

邵兵这个师父的存在就是为了他最后再上舞台嘛?

说是只用拳击,但是到了最后还是用上了综合格斗,直接泄了气。

整体来说,就给个及格鼓励一下吧。

真的还是喜欢看杜琪峰再拍警匪片,哪怕是再来扫毒一下!

 8 ) “是我老了,不是拳击老了”——杜琪峰继毒战之后最好的片子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了好多次,其中第一次也是最泪奔的一次,就是邵兵饰演的马青,在和大徒弟过招后输了,他走下擂台,背对镜头,说:“是我老了,不是拳击老了……“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这是杜琪峰对镜头的对白,可能我当下拍出的片子无法得到高票房,可能我的风格和取向和当下的观众主流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我老了,不是我的电影风格老了……这部电影有无数感动我的细节,其中一个细节就是“不疼”,男主冒着眼瞎爆肝帕金森的危险来训练,这是小人物为了活下去的悲哀,但同时有拥有一份无比强大的坚强,明明身体极不好训练时一直不断说“不疼,不疼,不疼”的毅力。

很喜欢这电影的叙事节奏,和杜琪峰很多电影一样的成熟流畅的节奏,会埋梗也很会呼应之前的梗,最喜欢的一个小梗是“抽筋”梗,一开始男主的抽经机缘巧合成女主成功逃脱去海选的催化剂,后来男主和女主同时在清晨抽筋又成为双方感情的催化剂,这样的细微而巧妙的梗往往最打动。

里面也说到了很多娱乐圈的乱象,搏击俱乐部老板同时也是高利贷老板见钱眼开的形象也塑造的很好,一部电影其实说了很多主线之外的内容,逻辑清晰又有条理,多线并行也不乱,不错。

观影过程中,我老是想到一句话“用最戏谑的方式,说最悲伤的故事。

” 是的,这个故事真的很悲伤,女主被骗钱(背债)骗事业(作品被偷)骗感情,男主冒着眼瞎爆肝帕金森的风险被逼继续打拳,很悲伤的故事,可导演叙事的方式又是歌舞又是搞笑,这样的反差反而把我的心情搞的更加闷闷的、压抑的。

这根本是杜琪峰继毒战之后最好的片子,真的很不服气为什么豆瓣的评分只有4.9分?!

大家可能普遍不喜欢的是电影前半段里向佐那夸张的表演,说话大声、动作夸张、一惊一乍、还老是大声傻笑,可他饰演的就是一个乐观的粗人啊,从小打拳击必然没受过什么教育,这样的表演反而真实。

更别说这样的表演风格本也是以前香港电影的常见喜剧风格。

以前这样的风格被打高分,现在就被横生指摘,大抵是“我的拳击老了”的缘故吧。

看了下2020年杜琪峰计划上映的黑社会电影等,很期待很期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韦家辉,我最喜欢的编剧之一,喜欢的程度可能会超过杜琪峰,愿他可以继续创作,拥有创作的乐趣。

 9 ) 杜琪峰废了?来听下他新女主的揭秘

我觉得要问2019年最沮丧的几件事,“杜琪峰拍出豆瓣4.8分”肯定算在内。

批评《我的拳王男友》实在太简单了,几乎没有门槛,它犯的错误,甚至不需要你有多少看片量,你只要看了,那种不悦与费解,就能直观地反射到观众脸上。

随便一个烂片导演,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是杜琪峰,偏偏是杜琪峰×韦家辉。

第一导演还是不死心,想做一点真实的探究——片场有什么事情发生?

是不是真的有资本“威胁”?

还是说,老了?

累了?

但做这个采访,心里是矛盾的。

因为两位导演近期一直没来北京,而迫于连带关系,向佐的表达体系也不在真相的考虑范围内。

只能邀约女主角王可如,从这位冯小刚的签约艺人、爽快的北京大妞的拍摄经历,反射出一点杜琪峰×韦家辉的身影。

最后要说的是,采访不代表评论,《我的拳王男友》的命,从它诞生起就无从改变。

01、观影第一感:我能理解这个故事,因为我是亲历者。

第一导演:看成片了吗?

王可如:看了,首映之前就看了。

第一导演:你得有个心理准备,别焦虑,这片豆瓣评分会很不乐观。

王可如:我看到了豆瓣影评,可能是个人喜好的问题,这个电影其实就是挺港片的,有杜导和韦导的一贯风格。

第一导演:有微信跟杜导聊这个问题吗?

王可如:不会,杜导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我其实看我们自己的东西还挺客观的。

杜导和韦导的戏,他们风格性很强。

其实最大的挑战就是很多东西都是临时的,你需要现场去理解,因为杜导也会有很多新想法。

第一导演:向太会经常来探班提意见吗?

王可如:她很少来,就来过一两次吧,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走了,也不会提意见,所有的权力全都交给杜导。

第一导演:网上很多评论都是“杜琪峰你要是被向华强绑架了眨眨眼”,也有说“杜琪峰为了赚钱拍《黑社会3》”,你怎么看?

王可如:反正拍摄的时候完全是没有任何绑架。

第一导演:就是说现场杜导拍还是的全情投入的?

王可如:对,拍的时候是全程投入,感觉导演有使不完的劲,听说他最早想拍《天若有情2》。

《天若有情》1990年第一导演:我发现这片的动作导演署名竟然是杜琪峰本人,香港很少有动作类题材的导演一同署名动作导演,杜导并不会MMA啊。

王可如:他会打拳,他也很清楚自己要的动作是什么,包括鲁虎的那招旋转再旋转,也都是他跟武术指导一块商量起来,就说确定是这个动作,然后去做的。

他是动作导演,但我们也有武术指导,还是最早期那一波威亚特别厉害的大师。

第一导演:又是MMA又是唱歌,两边的拍摄进度如何?

王可如:很多歌舞的戏都拍得很快,打拳的就拍得慢。

第一导演:打八角笼的时候,杜导会全程在台上指挥吗?

王可如:如果是拍特别特别近的特写,他直接在擂台上不下来,拿那个小屏幕看,他俩,坐一个小角落里。

因为杜导特别喜欢拿效果屏幕就在现场待着,他看着你演,跟你聊。

其实向佐那边打得比较惨烈,可能一个动作要打上10条,杜导才满意的,他要求真实且漂亮,还得加上向佐的表演。

所以他们经常打虚脱,那个黑人演员是打MMA拿过冠军的,11秒KO的那种,他自己都说,我还是回去打拳吧,拍戏太累了。

邵兵也被折磨的不行,好像一根肋骨被打裂了。

向佐也经常受伤,偶尔手打脱臼,大拇指打下来了,直接接上,我看了都疼。

第一导演:嘎嘣一声吗?

王可如:就直接咔碴一按上来,只是错位,没有断,然后接着拍,有一次向佐都被那个黑人打晕了,向佐应该是知道怎么去收力,怎么不收力的,可能那个时候他的身体状况也不是特别棒,真的有一次就摔倒了,现场他就晕了。

还有一次向佐跟邵兵在拳馆打,邵兵在打那个沙袋,鲁虎过去跟他说话,可能是打得太用力,结果那个沙袋的环脱了,杆就掉下来,正好砸到向佐的头上,顺着那个头就开始流血,全组人都吓坏了!

只有杜导却很镇定,说去医院看看吧,如果要缝针,告诉医生少剪点头发,要不不接戏,走吧。

02、进组ing:懵,懵,懵,都懵,每一天第一导演:这个项目一开始怎么找到你的?

有试镜吗?

王可如:一个特别机缘巧合的机会就认识了杜导,跟杜导见面有一个简短的对话。

第一导演:就聊了几句,没走场戏试试?

王可如:杜导就问我,你演过啥呀?

我说《芳华》里面的小芭蕾。

你会跳舞?

我说嗯。

后来就接到通知。

《芳华》小芭蕾第一导演:就两句话啊?

王可如:就两句,韦导那天也在,一直保持着微笑。

第一导演:韦导笑起来像不像宫崎峻?

王可如:有一点,哈哈哈哈。

其实当时就见一见嘛,后来我就把这个事儿忘了。

之后有一天我经纪人就发信息说,杜琪峰那边有一个戏让你演,你知道这个事儿了吗?

我……啊?

这才想起来,哇!

用我了?

是,那边问问你,去吗。

去去去,当然!

那一瞬间,接到这个消息先是懵,然后开心,但几乎到第二天就有压力了。

韦家辉第一导演: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想,坏了,要演杜琪峰的戏。

王可如:对。

就是前年的11月份的事。

第一导演:进组前对演杜琪峰电影有什么想象吗?

王可如:没有,不敢想。

就是期待,压力很大!

我接到通知后,第二天就和我的经纪人去了香港,见到了杜导和韦导,他们给我讲述了要拍摄的这个故事,真正拍摄给了我一个大纲……

第一导演:工作的第一天晕眩吗?

王可如:真是懵的,完全把给你丢到一个你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什么都听不懂的环境里。

因为他们说粤语,听不懂,我是完全没有安全感的,香港的团队你也没接触过,又是那么大的一个导演,那状态不懵吗?

别人说什么换机位什么的,听不懂,除了导演,别人都跟你说特别不流利的港普。

第一导演:身边没一个助理吗?

王可如:有,但是你和助理交流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就很崩溃。

第一导演:小娟第一次被带来鲁虎家,把皮箱里所有衣服连内衣都穿上了,怕鲁虎使坏,那场戏杜导怎么设计的?

王可如:剧本上就这么写的,杜导说,你就别管,从厕所出来的时候你就一直穿,甭管顺序,把所有的东西往身上套就行了。

当时我还实验了一遍,看你能穿多少件,定一下最后你穿到哪结束。

03、音乐狂魔:钢管舞我是真的不行啊,一上去就下来了第一导演:我一开始就感觉,肯定是你擅长跳舞,杜导最后选了你。

王可如:跳舞这是我知道要做的事情,对我压力不是特别大,毕竟还是跳了那么多年舞。

其实韦导是本来想描写杜小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她从刚开始不会跳舞,然后一路成长上来,最后成全能女生。

后来那天拍那场戏(指在老剧院里边做火锅边歌舞)我就特意没去练舞,ladygaga什么乱七八糟的,剧情写的是杜小娟去学,跳得特滑稽搞笑的那种,但韦导在旁边看着就觉得不对,不好笑,他说:你不像舞蹈初学者,这不行,算了。

当时就调整脚本了!

杜小鹃就是一个会跳舞的女孩,我们要利用你这个特长。

改完之后一下要练6种舞蹈,然后我又懵了一下,但是韦导从那天一直陪着我,我练到几点他就陪我到几点,是特别能给人安全感的人,就是会让你有再大的临场变动也不会觉得慌。

第一导演:可钢管舞怎么练?

王可如:我说,啊?

还要跳钢管舞?

当时造型老师把衣服给我拿来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我说这行吗(指很暴露)?

我之前对钢管舞是有误解的,以为很简单,就像夜店里,扭两下。

结果去试,她那个手臂和大腿的力量要相当充沛的,要挂在杆上。

我不行,我上去就下来了,真的根本就挂不住,一下来就一手的茧子,真的一下就能长茧子。

而且钢管舞只提前给我一天练,我根本不行啊,人家是练了七八年的功夫才可以做到来回爬的,哎呀,太难了,颠覆认知。

第一导演:现场还有哪些是让你猝不及防的?

王可如:太多了!

每一天!

连金培达老师的歌也是提前一天才给到。

第一导演:他也在现场?

王可如:他就在后台的房间里写歌,一般我都会提前一天拿到要拍什么、要唱什么、要弹什么样的曲子。

第一导演:我听着你在里面唱歌都是配音的,这个对角色损失挺大的。

王可如:是配音,因为当时金培达老师在我进组之前听我唱了一次歌,他觉得我完成度可能不会那么高,就用别人唱,然后向太就在台湾找了一个跟我声音特别像的人,是个歌手。

但是我现场是都唱出来的,得对口型,金培达老师又特别严谨,有的时候你情感差那么0.1的拍子,他就过来跟我说我们再来一条。

除了唱歌的部分,剩下的都是我自己配的,包括气息,因为我们现场几乎没做收音,都不带小蜜蜂的,一般电影还是收现场音,《芳华》几乎是能现场收就现场收,因为我当时接到要把所有的电影台词重新配一遍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

第一导演:配音的时候杜导在现场吗?

王可如:还不在,因为我在北京配的音,韦导不是有一个三大才子的香港编剧团队么,其中有一个哥哥在。

别人也有跟在编剧团队聊,为什么会这样操作?

他就说,其实后期看成片的时候声音可以去调整一些细的部分。

比如说这会儿不要让它太激进,鲁虎就整个往回拽了一点,没有让他那么鲁。

我刚开在车里的那场戏,边哭边抱着鲁虎,我在剪辑房配音的时候,听不清,就哭得已经听不太清我在说什么,有的时候,配音也是找回来点。

所以杜导在拍戏的时候,他只要看画面、演员演得没有问题,声音后期可以加分,他觉得声音可以再配,还是保一些。

可能是香港电影的工作流程吧,他们所有的台词我要在配音棚用两天时间再演一遍,跟演电影一样。

04、韦杜青年观: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你们冲啊!

闯啊!

第一导演:听说初版片长很长?

王可如:第一次剪片是3个小时,然后中间改了很多。

有场戏是鲁虎找了很多花街的身怀绝技的小人物来帮我,时长原因剪掉了。

第一导演:小人物?

王可如:这个没交代,老剧院里那帮人不都是花街的人吗,洗衣房修车房那些人,都是打工的,但这些小人物都身怀绝技,杜导想抛这个点。

第一导演:周星驰的《功夫》。

王可如:对,有点像,现在是完全剪没了。

有一场小鹃送快递的戏,她看到花街的那些人在(炫技),比如卖滑板的人在滑滑板,洗车房的人在炫技,这边在炫什么,那边在炫什么,小鹃惊呆了,原来每一个小人物都有绝招的样子,然后才有老剧院那场戏。

那场戏剪掉了,所以会有点跳。

其实第一次走进花街的景时,真的很震撼。

花街特别五彩斑斓,跟杜导以往风格反差太大了,刚搭出来的时候真吓一跳,一进那景里,我说这太好了,整个搭了一个童话世界、梦的世界。

第一导演:我觉得从一开始人物处境就有点乱,我还看到一个欠债的排行榜?

王可如:很港,它港片(元素)来的嘛,那我为什么会欠钱呢?

后面有交代,是因为我借陈兵高利贷,给渣男曲风风写歌。

第一导演:所以你自己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

比方说臭臭面这种“名词”。

王可如:你要非得问臭臭面,我个人的理解大概就是猪肠面,臭臭的。

第一导演:不一定只问这个,就对这个世界而言。

王可如:这么说吧,杜导和韦导构建了一个花街的世界,里面每个小人物都身怀绝技,鲁虎充当这些人的保护人,小鹃是通过这些人成长,他们俩彼此成就,这么一个故事。

你说鲁虎有追梦吗?

他没有追梦,他真正的梦想是开个火锅店,他不想打拳。

为了师傅小鹃才去打拳。

小鹃为什么会放弃比赛呢?

在追梦的路上她发现输赢不重要了,鲁虎更重要。

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在讲“情”。

第一导演:杜琪峰都60多岁了,你怎么看他对现在的年轻人的真实看法?

王可如:这个你真的问到点上,他会跟我说这是年轻人的世界,你们什么都不怕,你们去闯吧!

韦导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杜导和韦导对年轻人的看法,对爱方式不一样。

杜导就是觉得年轻人是需要历练的。

就是严父的感觉。

但韦导不一样,韦导觉得年轻人虽然该闯,但应该更多的是被鼓励,他们俩对年轻人的整体想法就是你们冲吧,这是你们的世界,要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这是他们私底下会跟我聊的。

你看杜小鹃是不会走的,她永远是跑的,杜导永远是让女人穿着高跟鞋跑步。

鲁虎也几乎不会正常说话,永远用喊的。

第一导演:你有想过这个故事会是悲剧结局吗?

王可如:不会。

一开始大纲写的不是悲剧。

05、韦杜的工作与生活:杜琪峰和韦家辉谈戏,像情侣一样,热恋期第一导演:杜导工作时凶不凶你?

王可如:杜导还行。

第一导演:和小刚导演比呢?

王可如:杜导更凶,他在现场骂人,如果有一天杜导不骂人了,今天太阳一定从西边出来,哈哈哈。

第一导演:会不会有的时候杜琪峰比如说生气,达不到我要求就骂了谁,然后韦导跑过来说没关系,他俩是这样的配合吗?

王可如:不是,韦导也知道,杜导骂人是那种就事论事的,大家都能接受,没有人会真的往心里去,改就完事了。

第一导演:就不当事儿了。

王可如:对,改完就不当事儿了。

第一导演:韦杜两个人对你最凶残的批评是啥样呢?

王可如:韦导没批评过我,他是鼓励式的。

经常跟我说你很好什么的,演完各种戏都说挺好的。

杜导吧,先讲他批评我的事,有一次是我在排练的时候,在舞台上跟舞蹈老师聊聊天,边笑边排,大家可能轻松愉快一点,这时候杜导就在下面很严肃地说不许笑!

这应该就是他对我最严厉的时候。

但当时我有点被冲到了,我就想,为啥要说我不许笑。

这个时候韦导一般就会出现在身边,他们俩是这么配合的,韦导就会和我说,我们慢慢来,后来我也跟杜导聊过,杜导告诉我,只是觉得你干一件事情应该专注一点。

我再给你说一个,杜导唯一一次夸我。

有一场戏,就是我开场被抓进拳馆,行李什么的都被扔出来了,我是中景的位置,那天是怎么演的?

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咋了,我就感觉被侮辱了,你把我东西都翻出来了,还有内裤啥的,你知道那种感觉吗?

然后我当时就看着前面,眼泪“唰”就下来了,那个记忆特别特别深刻,过了之后,杜导过来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

我当时内心真的是都跳起来了,风起云涌的!

第一导演:杜琪峰现场对谁发火最多?

王可如:执行导演,因为执行导演不能完全呈现杜导所需要的东西,杜导又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就是摆群演都是杜导自己摆。

杜导想要什么,都得他自己来,包括开车……第一导演:他还自己开车??

王可如:那场戏剪掉了,就是向佐从人行中穿过,很多车在他身边啪啪啪地过,杜导要的就是,鲁虎就是不怕撞,他就是走,那车要开得很快,那执行导演谁敢安排啊?

杜导说你们都不敢,我来!

第一导演:那从你现场看,韦杜两个人的个人关系怎么样?

王可如:他们俩在现场,一个是风风火火,一个是安安静静,杜导真的是到处飞,那真的是飞的,一会儿你就找不着导演了,啊?

你在这儿呢?

他们俩性格一个强一个弱,一个像火,一个像水,水与火相容,硬中有柔,侠骨柔情,他们俩经常能演绎出这种感觉。

所以杜导很尊重韦导的,韦导也很尊重杜导,韦导写出来的每一句台词,杜导连“了”都不让改,他写出来的飞页就是分镜,就是演员一定要演出韦导写出来的样子。

第一导演:难道杜琪峰和韦家辉现场一点争执都没有?

王可如:真不太吵架,就特别默契,但是会有讨论,我唯一记得有一场戏他们俩是有讨论的,就是我离开鲁虎家那场,跟他说东西都收拾好了,我要走了。

那场戏我第一遍演得很难过,很不舍,自己也哭。

然后杜导过来跟我说咱们要淡淡的,你再收一点,眼泪不要掉出来,两个人稍微讨论了一下。

他们两个人聊天谈戏像情侣一样,热恋期,有商有量的,从来不吵架。

第一导演:这么浪漫,杜导现场会玩两把吉他吗?

王可如:弹过一次,在鲁虎家有一场戏,拿起来玩一玩,弹一弹。

我看花絮里没有剪进去,可能当时没有录到吧。

还挺逗的,大家忽然听到那边有吉他的声音,我一转身,我说杜导在那儿弹的,还特冷,带着小猫,挺可爱的。

第一导演:每天收工之后,你有跟两位导演交流什么吗?

他们普通人状态什么样?

王可如:杜导他很喜欢唱歌,他唱歌的时候就特别特别活泼,有时候跳起来。

第一导演:他爱点啥歌?

王可如:Beyond的歌,具体哪首我记不住了。

除了唱歌,平时吃饭聊天的时候,就是闲聊,不会聊很多工作,他对吃特别讲究,爱吃火锅喝点小酒。

第一导演:按理说香港人不很能吃辣啊?

王可如:他吃番茄锅,番茄汁好像不是调剂的,是真的番茄调出来的。

第一导演:从生活上你能感觉到杜琪峰的心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前辈?

王可如: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人,吃得也很健康,他特别喜欢踢足球。

我觉得他挺年轻的,就是洋溢着各种年轻人的状态,你永远不会觉得他累或者疲惫,都没有,从我见到杜导他就从来都是这样的,在片场也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第一导演:他有没有突然间很焦虑、忧心忡忡?

王可如:现场不会看到这种状态,他会直接爆炸,但不会有中间的那种情况。

我觉得偶尔可能也有焦虑吧,但是他想的时候就坐那不说话,坐那他眼睛也是放光。

第一导演:你觉得杜导喜欢你吗?

王可如:我个人觉得,他挺喜欢我的吧?

就是觉得这女孩还行。

你下次采访杜导的时候帮我问问他,哈哈哈哈。

第一导演:韦家辉呢?

王可如:就一直在那笑笑的。

第一导演:又模仿宫崎骏。

王可如:哈哈,是,韦导就比较平和,他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很有安全感,很亲切。

*采访、撰文 / 法兰西胶片*本文首发于【第一导演】公众号(ID:diyidy)*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10 ) 。

当向佐第一句台词被说出口时,当然有惶恐感。

因为对杜琪峰机械冷感占主导的片子(尤其单身男女1)尚未完全适应,暗中祈祷台词的诵读能够加快。

但,影像持续性地快速抽动,无语调的冰冷的普通话逐渐散发出了奇异功效,甚至当我们在脑海中将其代换为熟悉的粤语——一旦是粤语,便立刻回溯《瘦身男女》与《百年好合》,及其建构日常生活荒诞戏剧的模式——竟然开始理解普通话的运用。

机械冷感被融入速度影像中(仅仅是融入而非融化),普通话反而在加分,以及向佐的表演(一种全新的形象)。

开始塑造情节剧功能人物,绚烂的拍摄技术有赖于警匪类型片时期的训练:哪怕仅仅只是流畅的调度。

早在《我左眼见到鬼》时,杜韦就已经对造型动作的完整不屑一顾。

迅速飞过飘零的人物状态,伴随拳赛的打击与女主被拉扯的疼痛。

直到选秀节目开始,电影才突然进入《华丽上班族》剧组。

数字屏幕播放着现场赛况,夸张的情节展开。

为什么虚假的选秀节目并不虚假了?

因为从假往真的状态切换早已完成,虚假的是外壳体系,此后如若不能体悟到人物情感的真挚,便无法理解本电影。

零星或系统补过杜韦合拍片应该对理解《我的拳王男友》有促进作用。

为何盯着电影背后的资本运作不放?

而不相信自己的双眼和身体?

为何辨识不出虚假外壳的构建全为了暴风雨般情感的倾泻?

我认为还是理解力的问题,以及不肯改变固有观念的问题。

《我的拳王男友》短评

杜sir果然没让我失望,好久没看到感情如此纯真的电影!前半段极尽癫狂,后半段则真挚动人。无逻辑剧本,所有人物的行动都是无逻辑状态,甚至连剪接都无逻辑起来,这种综合的视听语言蛮像《柔道龙虎榜》的,但比《龙虎榜》更括噪。太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了,那种粗制滥造的感觉但文本内核永远是人类中最美好浪漫的感情,有点儿像《破坏之王》的那种俗套结构,但是现在很少有电影会像这样回归初心去创作。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擂台上,总有一道光,照亮憧憬那地方的追梦男女!

2分钟前
  • 奥特小曼
  • 推荐

非常杜琪峰,非常银河。

4分钟前
  • 微不足道
  • 推荐

跟孩子看,第一场戏,他以幼儿专业拳击运动员的专业眼光跟我说:爸爸,那长脸的跟大胖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瞎打啥。

9分钟前
  • 杨三疯
  • 很差

原來是MMA和超女的宣傳片,唯一還有杜琪峰風格的,只剩開場停車場找人的鏡頭(神探、PTU)這劇本台詞完全不合格,有錢給自己兒子安個男主角,全程笑到僵,也不是這樣玩吧?!果然還是出錢最大,是時候還人情了,還賠了一個評審團主席。看起來是一個四不像的《柔道龍虎榜》,《華麗上班族》的歌舞棚拍魂還未熄滅呀。當然,杜琪峰還是證明了,這就是你們要的中國商業電影口味。我做到了。

13分钟前
  • thinpony
  • 很差

发现了一个铁定律:我只要一个人去看电影,放映厅肯定就只有我一个观众……我一个人在电影院哭哭哭。不像我以前看过的杜琪峰电影的感觉,但还是很喜欢的。

16分钟前
  • 恋道赫的恩彩
  • 推荐

非常喜欢,几组人物关系都非常有效,每一笔都爱憎分明。拳击和音乐元素的对撞形成了良好的反差,爆炸式的煽情效果。就是香港电影是缺乏自信了吗,为什么都要在一个片子里装三个类型片故事。爱情故事是一个,鲁虎的职业生涯的结束是一个,为老师报仇和老师的英雄末路是一个。分别是爱情片,艺术片,动作片~~~

17分钟前
  • 年年不是王年年
  • 推荐

昨天有幸参加了由向佐主演的《我的拳王男友》在北京英皇影城的首映,电影时长感人,居然有两小时!向佐可以看出来是有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整部影片有爱情、亲情、师生情。女主一看就是练过舞蹈,总体不算难看也不算惊艳吧~

22分钟前
  • KRJKVEW
  • 推荐

底层男女的辛酸爱欲,以及某些不合时宜的执着。拍得还好啊,除了故事的转折几乎一猜就中,以及向佐的表演……但还是挺讽刺挺好笑也挺动人的

25分钟前
  • #良民#鱼某
  • 推荐

杜琪峰是不是疯了????

27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很差

以前刚工作的时候,有个小领导动不动让我给他修改论文。我就故意磨洋工,给他改得乱七八糟,他后来就没有再找我了。不带恶意地揣测,杜琪峰拍成这样,大概也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恰烂钱吧。。。。

30分钟前
  • sonmia
  • 很差

电影的情绪很到位,虽然向佐的表演有些夸张,但整体感情还算真挚,有动人的地方。只是没那么杜琪峰,如果向家要培养培养儿子,顺便再洗洗钱,去找王晶吧,他干得挺好,没必要找老杜。

33分钟前
  • 津五渡
  • 还行

动作加歌舞……

34分钟前
  • 布拉德皮蛋
  • 还行

还可以吧,看得挺开心

37分钟前
  • 路1障
  • 还行

开头牵引观看的,是远超预期的向佐演技,但却疑惑于蹩脚疯癫的普通话呈现。缺少「升温阶段」即「密不可分」的男女主角在训练演唱时的「编曲转换」,不仅骤然提升了观影体验,更让听感怪异的普通话有了结构性的放置位置(肢体—歌舞—声音)。当影片发展到最后,观者早已适应略显过火的视听空间后,情感才随着对白、肢体和歌舞一同释放,杜琪峰的构图和剪辑是一种情感的强化,也是体验推进的元动力

38分钟前
  • 姜乌归
  • 推荐

啊,这么宝莱坞。我还是不忍心说杜Sir坏话。看起来是什么叙事风格技巧套路用滥了的俗套全都可以乱用不用套用,放开了嬉笑怒骂一团烂泥也根本没有在care的。只永远是荒蛮人的心,必败的战斗,黑暗里依旧意志如虹的生存意志可敬。

43分钟前
  • feifeiRun
  • 还行

抄袭为王,赵英(噪音)话事,残疾鸵鸟,轮椅歌后,讨债搭班,瓦顶舞剧,擂台弑父,光影孤拳,千年副导狂奔转正,江湖苦练恋爱抽筋;歌为你弃,牌为你举;店为你开,拳为你赢;“不是拳击过时了,是我老了”……把它类比《摆渡人》实在不应该,银河映像北上的孤傲不羁恶趣味,赢了甲方,输了观众

4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前三十分钟如果导演不是杜琪峰我应该是咽不下去,但在火锅摆盘唱歌那场戏之后,慢慢理解了韦生这个剧本构建的节奏和逻辑,杜生用的是八九十年代的港式喜剧方式来讲这个故事,和片头闪过的银河映像logo一样,现在看起来有些失真,有些荒唐,有些难以理解,但它的内核是可以自洽的,是一个扎根现实的寓言故事,这种充满幻想主义的纯粹,在年初的新喜剧之王里也依稀看到过。片头闪过银河映像的时候心情有些复杂,"是我老了,不是拳击老了"是时代在转弯,不是港片过时了。

48分钟前
  • 满兜儿
  • 推荐

【3】第一部大银幕的杜琪峰。从故事到影像浮夸得完全失真,内核倒是挺纯粹老派,有几个片段简直恶趣味,杜sir的私心或许在拳击老师的故事线,仿佛在恪守杜氏类型片的辉煌去挑战如今市场的“狼与虎”,无力感慢慢传递开,也挺无奈悲哀。于是最后男主角只挥舞起“拳头”、女主角只是简单的歌唱。。。几乎是另一种意味的《爱乐之城》。当看到片头完全不属于当下质感的“银河映像”闪过,我也只好说爱过、支持过、看过。

50分钟前
  • DeckardYang
  • 还行

还是那个银河的执拗,大胆音乐剧尝试。

55分钟前
  • 数学课代表
  • 力荐

还债之作

60分钟前
  • 光叔写作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