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话 东京都台东区山谷的炒猪肉配饭炒猪肉(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米饭,酱菜(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21元),猪肉酱汤不是那种在蔬菜里放入一点猪肉的炒菜,而是放了大量的猪肉加入少量卷心菜丝,并添加了意想不到的芥末糊。
猪肉酱汤由豆腐和猪肉烹制而成,足可以做为一道单独的菜肆,汤内的材料十足。
茄子做成的酱菜配上以猪肉为主的主菜,吃起来有种特别爽快的感觉。
不虚此行。
第2话 东京都武蔵野市吉祥寺的回转寿司回转寿司(1碟130日元约合人民币8.07元)吉祥寺站站前的“天国寿司”。
全场寿司每碟130日元。
很有味道价格啊。
下午一点半到五点钟间,特级刺身等也是每碟130日元。
五郎吃了金枪鱼、鱿鱼、虾、鱼肉卷、糯鳗、沙丁鱼、特级刺身、海胆、鲍鱼等11碟的寿司。
食材都不在身边,点单时要呼叫服务员,用餐的位置有些尴尬。
第3话 东京都台东区浅草的豆甘豆甘(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大量的豆与寒天放在红糖腌渍的甜品。
豆的粒大而饱满大、颜色柔和有光泽。
红糖调配的正好,不是很甜。
其他的在菜单中还有‘什锦热甜品’等、热甜品系列只有冬天才有(下月开始)。
之后,五郎去了附近的西餐馆。
第4话 东京都北区赤羽的鳗鱼盖饭鳗鱼盖饭(750日元约合人民币46.56元),京都风味凉拌腐皮(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腌鱼子(600日元约合人民币37.24元)、岩海苔(250日元约合人民币15.52元)早上交货后,去同样早营业的小酒馆点些东西吃。
还配了一大碗鳗鱼盖饭的酱菜。
鱼子个头大量多。
鳗鱼虽然个头小但肉质肥厚。
包着浅葱沾着橙味酱吃。
添了碗米饭,在周围空气中盖浇饭香味的陪伴下,又多点了份鱼子和岩海苔一起配着米饭吃个精光。
第5话 群马县高崎市的烤馒头烤馒头(无馅的140日元约合人民币9.01元,有馅的150日元约合人民币9.75元)吸足了烧烤酱的烤馒头,分为有馅的和无馅的。
烧烤酱的味道有点甜,无馅的有着纯粹质朴的味道。
另一方面加入了馅料,便会产生一种复杂强烈的甜味。
这家店的烤馒头之所以特别受欢迎,在于老板亲自调配的烧烤酱。
后边百度百科没有了,搜不到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位中老年大叔,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游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人寻找茶杯碗盘等小东西为生客户的要求千奇百怪,所以他得东奔西走的去找来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他就走遍了日本的很多地方也就吃到了很多的小馆子,也就有了这部《孤独的美食家》有人说这大叔选的不好,不像个吃货我倒觉得演员选的极为传神他正是我心中日本人的典型克制,严肃,有礼貌,人际关系疏离,几乎没什么亲密朋友他几乎很少说话,要不就是礼貌用语“承蒙照顾”要不就是“啊”这样的感叹词但是,在他的苦瓜脸之下,却有很多可爱的内心活动比如“两家饭店都很好,该去哪家呢,就像被两个大美女同时表白了呢”“哎呀,一心吃烤肉,结果把蔬菜烤焦了就像军队里死了军犬一样”这种让人忍不住微笑的冷幽默都是很小的馆子,拥挤,价格便宜也没有什么昂贵的食材来来去去都是些面条,盖浇饭,关东煮什么的却总是特别有亲切家常的感觉大叔每次吃起食物来那心满意足的神情也总是能吸引着我一集集欲罢不能的追下去总是有亲切的老板,大爷大妈,小弟小妹笑眯眯的问你关于菜的每个细节,大份小份,辣还是不辣镜头也仔仔细细的欣赏着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道普通的菜不紧不慢的定格在那些炸猪排,担担面上还有店里的招贴画、排气扇、菜牌、油锅上日本人特别擅长描绘这种城市角落里的小人物比如《一个人生活第五年》,还有《深夜食堂》把视角放低再放低,低到没有情节如白水般的记录确实,在命运的荒原上,这些人就像野草一般自生自灭也像野草一般,经受着春荣秋枯,风霜雨雪的打击我们当然可以为这些抱怨和难过,那是正常的。
但是,当难过之后,我更欣赏的是像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的那样:“野草,虽经了致命的摧折,还要再开一朵小花”那样的小花,就在这剧集的每一集里绽放着以社会通行的成功标准来评价,这位大叔,真是乏善可陈用红楼梦的话来说,真是“半生潦倒,一事无成”苦瓜大叔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那么深刻的记录着岁月风尘但是每当他吃到一口美味时那些皱纹都微妙的绽放成了一朵花那些独自生活的孤独,社会规矩的束缚经济压力,被客户刁难,丢业务等等让人丧气的事情都在香喷喷的白米饭和炸肉饼中得到了抚慰想起我爸说过,以前他下岗的时候在老家的城市里找不到工作被迫离开家,去南方讨生活他在海边的一个小镇工厂里工作要和八个工友挤一个房间,夏天也没有空调可是他每当放假的时候,都会找去一片空无人烟的海边坐在礁石上吃着买来的花生,喝点二锅头然后脱了衣服跳到海里畅快的游泳他说话时,那快乐的神态深深感动着我以至于到现在,他提起那段时光还总是非常的怀念我常想,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想起这一生,到底是什么感觉是在怨恨中感到如释重负的解脱还是会在心满意足的怀念中闭上双眼如果有怀念,是什么值得怀念呢?
也许大人物们会怀念自己的峥嵘岁月怀念自己披荆斩棘腥风血雨中的荣光但是,作为我这样的小人物我想,可能我会怀念的是某个下午,在图书馆里,沉浸在其中,看书和写字是某个黄昏,在市场买菜,和小贩闲话家常还有,像这位大叔一样,穿行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好吃的小馆子默默的吃完,默默的满足,没有拍照也没有微博独自感受着那份圆满的,温暖的难以分享,也难以诉说的快乐托尔斯泰说,人生就旅人落下悬崖,拉住了一根藤条旅人用尽全身力气的拉住,才得以维持着生命黑夜和白天是黑白两只老鼠,不停啃噬着藤条可这时,旅人发现面前有一个蜂巢,正滴下一滴蜂蜜他就伸出舌头去舔那点甜蜜那一点甜蜜那一点甜蜜就是就是抬头仰望蓝天的幸福走街串巷旁观着他人生活的的幸福无所事事坐在街边,喝一罐小超市买来的椰奶的幸福嗯,就算没有明天,也要好好的吃饭呀。
每一集的片头都有这么一段话:能够不被世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的随心所欲,变的自由谁也不打扰,毫不费神的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只有这种行为能够与现代人平等能够最大程度得到治愈的确,在这些小小的食物里,有尊严,有自由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平庸,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
于是,静静的看着大叔埋首于小小的食物中享受幸福。
我也在看这部小小的剧集的同时,找到了幸福。
看了三集《孤独的美食家》,倒是挺喜欢井之头五郎的。
西装笔挺,总是拖着一只公文包,形单影只的去见客户,瘦削的身形怎么看都有点潦倒和猥琐的样子。
说是美食家,爱吃能吃倒是真的,所谓的美食不过是街边小巷里的小吃店经常贩卖的:鸡肉串、烤鱼、担担面……那些很有亲切感的食物。
不过往往越是简单的食物,想要做的好吃却越难。
不得不承认,戏中的食物实在太精致了。
看到井之头五郎饥肠辘辘的坐下,吃到食物那一刻,一张纠结在一起的苦脸瞬间舒展开,简直是一种莫大享受。
很多时候,美食未必是多么高级的菜色,食物入口时的心境也有很大关系。
而寻找美食有时候也很像是艳遇,常常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佳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部我无意中在B站翻到的无人气午夜番,却意外的吸引了我。
很令人意外的,这部日剧基本毫无剧情可言,松重丰大叔饰演的自由职业者(?
)在每集二十分时间里,前十分钟完全是莫名其妙的撒鼻息,然后在后十分钟才款款的走进一家基本没有装潢的个体小店开始“治愈”之旅。
正如每集片头语都会讲的那样---“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
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 这句话对于我这种没有别的爱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深得我心了。
每每看见松重丰用精湛的演技讲享受美食时的表情百分之一百二的表现出来以及那完全感情投入的内心独白,我都会感受到来自最心底里的共鸣。
---想想从来不嗜好旅游的我在法兰克福翘了一天班跑去慕尼黑和Mr 何一起寻找最正宗的巴伐利亚啤酒肠的时候,想起和苏哥在网吧里被熏了一天然后出来四处钻街进巷觅食的时候,想起和小爱一起在普度进行的美食探索——开车从西拉法叶跑到东拉法耶只为寻一家正宗铁板,求食平成三过而不入。。。
不过说起来,松重丰这样的竹竿忧郁形大叔所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大胃不得不令人惊讶,每集他标准食量乃是一份完整的定食+小店特色菜+甜品还有乌龙茶啤酒云云对于小肠胃的日本人来说,虽然拥有小林之余的怪胎,但是这位大叔的战斗力按照在美国的换算来看,相当于走进Triple X 点一份霸王包套餐外带特色鸡翅以及特色root beer然后优雅的享用完嘛,这就是吃货的享受,所以当我和小爱幸福的填饱肚子相视一笑的时候,那种灵魂上的共鸣根本不会去在乎她为啥那么执着阿哥们的爱恨情仇,不会在乎她对富歇还是塔列朗的奇怪评价,仅仅就是吃并且笑着。。
吃货的旅行,就是这么简单。
一个充满倦怠感的中年男人,一张一饿就垮掉的脸,感觉吃十块士力架都无法来劲。
同所有孤独的人一样,五郎的内心戏很足。
即使再简单的东西,他也会用心的配以解说词和生动比喻,甚至常常陷入不合时宜的回忆。
总之看久了倒觉得这个中年男人还有几分可爱。
吃了东西后觉得他那张似有黄疸病的脸也明润了起来。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他吃成吉思汗烤肉那集。
孤独其实无解,音乐也好,电影也好,写作、哲学、科学…都只能暂缓而已。
而美食可能是在当下聊慰孤独最有效的方法了。
同时吃东西这件事还真莫名其妙地充满感染力。
最后献上五郎的一句感慨:“只要保持微笑,终会柳暗花明。
”吃饱了肚子,看来真会让人豁然开朗。
井之头五郎瘦瘦高高的,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走起路来像一片带风的树叶。
第一集里他给客人送制作好的杯子,面对喋喋不休的女客人,不知道怎么打断她,只能压力山大地听她讲完。
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遇到一个表达欲超级旺盛的人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
五郎是卖东西的,但他没有自己的店面,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开店——既要亲切待客,又要应付讨价还价,事情变得麻烦起来,人生就会变得沉重,不如现在逍遥自在。
第一集吃的烤鸡肉丸,那家叫庄助家庭料理的小店,店面小小的,墙上挂了一溜竹排,写着菜名。
烤鸡肉串有七种:葱肉串,软骨串,鸡皮串,鸡胗串,鸡肝串,鸡肉丸串和鸡翅串。
全部都是盐烤风味。
五郎点了乌龙茶,七种鸡肉串各要一份。
各种鸡肉串小小的,肉很足,丸子饱满,烤得油滋滋金灿灿,吃起来外焦里嫩,咸香弹牙;接下来又点了烤多线鱼脊和信玄袋,多线鱼脊长长一条,肉质白嫩,没鱼刺,拿起长长一条咬起来非常给人满足感;
信玄袋有点像煎饺,外皮酥焦,里面是帆立贝和秋葵制成的馅料,咬起来有脆脆的声音。
别的客人吃鸡肉丸时,会用半块青椒包住丸子,然后把丸子压碎,像馅料一样添在青椒里,送入口中。
青椒的清新甜辣和微苦中和了鸡肉丸的油腻,吃起来鲜香爽口,神清气爽,五郎也学来了这样的吃法。
接下来点了一份和式干烧饭,饭里加了梅干,口味特别,有酸而清香的口感,吃起来松松的。
第二集,五郎去了老主顾美术馆主人那里,美术馆主人给他找了一个活:帮开画展的朋友制作咖啡杯。
因为对对方画作风格拿捏不好,所以五郎为制作什么样风格的咖啡杯感到了迷茫。
去找吃的的路上,看见有老人在下将棋,回想起小时候陪着爷爷下将棋并且很厉害的自己,突然也想玩两把,于是就和老人下了两局,没想到全输,一直以为自己是的棋界天才,没想到只是爷爷当年棋太臭或者故意让自己的缘故。
后来去杜鹃商业街找了吃的。
来到一家和食亭家庭料理,点了煮鱼套餐,洋式炖菜的前菜,这种前菜是因为冬季太冷用来暖胃的。
套餐里还包括滑菇味增汤和芝麻拌菠菜等。
洋式炖菜里的胡萝卜块和土豆洋炖的软软的,汤味儿清淡香甜,喝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
煮鱼套餐以鳕鱼为主,鱼肉炖的十分入味,肉感细嫩;滑菇味增汤有浓郁的蘑菇鲜香,滑菇非常鲜美;古式配菜味道干咸,十分下饭;还有芝麻拌菠菜,口感清香。
一顿下来汤汤水水,有鱼有菜,吃到结束,真的异常满足。
在饱了口腹之欲时,整个人都会心满意足,变得幸福起来,这就是美食带给我们的安慰。
第三集来到了丰岛区的池袋,在路上收到了色情小卡片。
这次谈业务的对象似乎是售楼小姐,年轻的女孩因为忘记和同事打招呼说预约的事情所以一再被资历老的前辈驯化。
谈好之后,五郎来到一家来池袋就要去的小店,是一间杂货铺,喜欢来这里是因为这里东西正宗而且氛围好,氛围好大概是指客人可以很自由挑自己自己想买的东西,没有店员跟来跟去,推荐来推荐去的,比较自由。
感觉五郎是个不善于社交的人,对待人的热情也许会感觉有压力。
买了一大堆的东西,辣椒酱,鸡精,酱油。
还有一瓶椰树椰汁。
之后去了一家杨氏中华料理店。
五郎说有时和一家饭店一生只能相遇一次,也许这就是命运,于是他走了进去。
点了无汤担担面,因为是第一次来就选了普通辣度的,又要了煎饺和拌三丝。
煎饺和拌三丝很快上来。
锅贴饺子配上陈醋和辣油调料,一口半个,非常好吃。
拌三丝是豆腐皮丝加上胡萝卜黄瓜丝,淋上沙拉酱汁拌成的,吃起来清香爽口。
担担面上面盖着肉末,青菜和花生粒,需要拌匀再吃。
刚入口的时候只觉得香,可是担担面的辣后反劲,吃了一会儿就感觉出辣味儿来了,可是这种辣刺激着味觉,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它的秘诀在于,麻椒,酱料里要加麻椒,辣椒油,和番茄酱及秘制酱料,前面盖上面条,再撒上肉糜,坚果碎和青菜就好了。
五郎说这样的口味,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想念,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上班族一来就早点呢,还是要最辣的口味。
辣也许是会让人上瘾的。
一张五郎的帅照。
第四集,五郎去了千叶县的新浦安,这里是个有加州风情的地方,去婚礼堂办公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十年前的巴黎恋人,虽有怅怀但还是被咕咕叫的肚子打断了。
来到一间咖啡厅,里面竟然有之间错过的静岗关东煮,再三确认之下,得知这里的关东煮比较正宗,就点了鸡蛋,萝卜和鱼肉山芋饼。
还有蒸鱼馅海带和煎豆腐。
看别桌客人喝了花茶,便又点了一份花开花的茉莉花工艺茶,盯着茶花在水杯里绽开的过程。
咖啡馆里的关东煮很有旧式风情,方形铁格子里装着红油汤汁,里面浸着牛筋串,萝卜,鲸鱼皮,鱼排,鸡丸等食材,一串小小的,用小火温着,深红色的汤汁混着浓郁的滋味已经浸入食物的纹理中,上面随时盖着木头盖子,以用来保温。
上来的关东煮盛在兰花瓷盘里,没有汤汁,上面撒了一层海苔鲣鱼粉。
食材在汤汁的浸泡过程中已经非常入味,并且汁水饱满,咬一口在嘴里有爆汁的感觉,溢出来的汤汁混合鲣鱼粉的鲜香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仿佛是舌尖上的舞蹈。
鸡蛋很弹,蛋黄已经入味,一口半个。
配上米饭和清爽的泡菜,是非常下饭的一顿。
后来又点了两串牛筋,牛筋煮的入口即化,带着微微劲道的口感,非常细腻弹牙。
第五集,五郎来到了永福,这次不是谈生意而是为了散心。
最近生意上接连不顺,一周有四位客户退单,还有一个因为没按时交货需要补偿。
心情不太好的五郎今天没什么食欲,约好的朋友也因为临时有事放了他鸽子。
百无聊赖的他只能去钓鱼,可是连鱼儿都很不解风情,没有一只上钩,同样来钓鱼的大叔看他一副苦瓜脸一无所获,便告诉他不要太心急,人生切记急功近利。
五郎听了这话像是想通了似的,胃口也开了,便来到一家武藏野园点了一份定食。
在这里他又碰到了刚才的大叔。
大叔真的很爱跟人讲大道理,看着五郎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鱿鱼丝就着日本酒开始讲大道理,比如:喜和忧会渗透到心里,愤怒却会由内而外表现出来,你的愤怒摆在脸上,所以连鱼儿都不敢靠近。
比如: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无论怎样,这就是人啊。
亲子盖浇饭和炒乌冬面上来了。
盖浇饭上铺着甜味鸡蛋和海苔丝,配有萝卜泡菜和味增汤。
米饭味儿很浓郁,鸡蛋饱满嫩滑,带着诱人的甜味,泡菜很清爽,味增汤鲜美。
炒乌冬面,面条粗粗的很劲道,配上圆白菜炒,油滋滋地很有味儿,上面撒上咸鲜的鲣鱼花,十分美味,还可以当配菜就饭吃。
吃完这套定食以后,又点了一份饭后甜点——汁粉,糯米黏韧,汤汁稠糯,口感香甜丰厚,是不错的饭后甜品。
吃晚饭的五郎,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美食有抚慰作用,填饱肚子,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整个人都振作了起来。
连聒噪的大道理大叔都惊异于五郎的面部变化,刚才还愁云惨淡,现在就雨消云散,一片阳光祥和了呢。
看来食物对于人来说真是一剂有力的治愈力。
(完)
原本以为这部电视剧和《深夜食堂》是一种类型,看了几集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中年未婚的苦逼大叔,每集都会在前十几分钟办自己的事情,事情或顺利或苦闷,总之在办完事情时候大叔总会想到吃饭,不论有没有别的事情耽搁,想到吃饭就必须找到吃的不行,完全沉浸在对食物的寻找中。
有时前面的剧情会出现个别女性的身影,让人误以为大叔会和那位女性发生点什么,这时食物总会及时出现。
几集之后也就大概明白了,原来前面的都是配角,之后十几分钟的食物才是真正和大叔恋爱的“女友”,因为每次苦逼脸的大叔满足的吃完饭之后的表情都会情不自禁的幸福起来。
和《深夜食堂》不太一样,《深》总是每集通过某种食物,牵涉出一些故事和人。
这位大叔的食物与故事完全没有关联,所以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剧情的,只是他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寻找吃的,然后满足的吃饱,转身而去。
说起美食家,小时候觉得那种天天吃山珍海味的人才是所谓美食家;长大了点发现很多美食家吃的都很精致,甚至说是挑剔,即使是平常的菜品也要用最昂贵的食材,用最精细的手法烹制才行,后来发现这样的美食实在是距离我们太远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人会被叫做“家”的原因吧?
再后来美食节目多起来,有些美食家又颠覆了我的印象,大家又被告知新鲜食材现做出来的才是最好的美食,之前的山珍海味说不定只是一味的在最求“形”和“意”。
这部电视剧里的美食家又有所不同,他不是专职品美食的“家”,却是个对美食无比在意的人。
每集介绍的食物和饭店都是在日本当地真是存在的,即使是一份很简单的关东煮、炸猪排、担担面什么的都能让他完全沉醉其中。
吃的都是最平常不过的食物,没有特别的安排或者刻意为之,就是在享受胃被温暖而好味道的食物填满的过程。
其实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美食家”,吃下去的食物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其中的味道,你喜欢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
还有,千万别把这样的电视剧当做睡前剧集,切记切记!
🔺EP01 江東区 門前仲町 →烤雞肉串/干燒飯
🔺EP02 豐島区 駒込(yu) →煮魚定食
🔺EP03 豐島区 池袋 →無湯擔擔麵/煎餃/拌三絲
🔺EP04 千葉県 浦安市 新浦安 →靜岡關東煮:魚肉山芋餅/雞蛋/蘿蔔/蒸魚餡海帶卷/煎豆腐/牛筋串
🔺EP05 杉並区 永福 →親子蓋飯/炒烏冬面/汁粉
🔺EP06 中野区 鷺宫 →栗子大福/炸豬排雞排飯/大蒜里脊燒
🔺EP07 武藏野市 吉祥寺 →喫(chi)茶店的拿坡里義麵/漢堡肉餅
🔺EP08 神奈川県 川崎市 八丁畷(zhui) →燒肉
🔺EP09 世田谷区 下北沢(ze) →廣島風情燒烤/大阪燒
🔺EP10 豐島区 東長崎 →生薑雞蛋蓋飯/土豆燉肉/炸熏香腸/土豆色拉
🔺EP11 文京区 根津 →燉雞/鯖魚三明治/咖哩飯
🔺EP12 目黑区 中目黑 →天然鹽烤黑島豬/胡蘿蔔絲炒蛋/Taco飯/棒骨蕎麥麵
40到50岁中年社畜的食欲冒险,同样是展现欲望,主演的微表情几乎让人无障碍的就联想到情欲的渴望和满足。
难怪有人在评论里说这部剧和AV是同样一种拍摄手法。
和我看过的其他美食节目太不一样了。
在我的观影经验里关于食物的纪录片或者李安的《饮食男女》这样的片子,食物的展示都具备其客体属性,可以说屏幕里的食物是客体,屏幕前的观影人才是欲望的主体。
而这部片子的真实客体是主演中年男性显示出的欲望,而观影人是通过主人公展示的欲望体验到关于欲望的欲望。
这个观影逻辑确实和AV或者GV完全一样。
大概确实是有一点私人的经验的影响,影片里男主的眉眼和我年少时曾经喜欢过的男生有些相像。
他眼睛的形状和眼角的皱纹和那种欲言又止又默默吐槽的气质,让我想象如果他到了50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所以,影片中展示的对于食物的欲望,我观看他的欲望时产生的欲望,和想象中他投射到食物的欲望如同他投射到我身上的欲望,这三重的欲望,就这样混杂在一起。
作为一名擅长yy的吃货,各类美食的剧集电影文字也看了不少,第一次看这部孤独的美食家着实被浓油赤酱的镜头惊艳了,接连看了几集,却总觉得少些什么每集看叔吃的汗流浃背,放下碗筷时还必定来一声满足的长叹,但怎么也没有代入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食物细致的描述当叔吃下第一口并露出招牌惊喜表情时,我等吃货是多么迫切的希望听到“这肉质太***/入口的感觉****”此类话,可叔呢,净说些隔靴搔痒的话,“我的胃见证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
这就是***的味道!
”,“好吃好吃”,“真好真好”。。。
如此匮乏的语言,让我连yy都没有素材,只好在叔满足的叹声中悻悻关掉播放器
深夜食堂好歹还有剧情,这剧简直了。吃播居然能拍电视剧,还是个不及格的吃播,除了好吃没别的形容词了。第四集开始直接看吃饭部分。烤肉那集脸上又是油又是汗恶心到我了。。。
怎么说呢 我看的时候刚好生病 所以有点反胃
日本无美食。
4.5
光看一个人大口吃一边OS好妙,没有故事不及深夜食堂啊。
半集弃,不知所云,夸张
止于e08没看过漫画,不知道漫画是否好看,但这剧真的很无聊,不知道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即使作为美食番它也不合格呀……不知道前面的剧情有何意义,每集都接不上,又无法丰满五郎叔的人设,直接开吃不好吗?想跳过又怕漏了什么,结果每集都是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见一些可有可无的人,然后突然就饿了,还坐在饭店里用奇怪的眼光观察别人,我要是路人绝对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老盯着人看!结尾久住的吃相看起来才叫“真香”,五郎叔的没啥意思……
受不鸟
很舒服的感觉
松重丰长得是一张不爱吃,吃什么都不好吃的脸。
啊好喜欢 伴随着我许多个饿肚子的夜晚 大叔超级萌
这个男演员好幸福。。。。我还是更爱深夜食堂啊怎么办!!!
每天跑步时候看,主要是大叔长得太可怕了,看起来不像吃的东西很好吃的样子。还是喜欢深夜食堂一些。
吃货的摇摆人生,纠结于午饭食物单的魂不附体苦逼上班族,选择恐惧症的制霸大佬,迷失于街头食店的和风历险,剧中的馆子全部是真实存在,有趣的设定,精致到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画面特写,主人公细腻多重的心理描写与画外音,深夜不要看,除非你备好了食物后援,切记~!
这种莫名萌萌的感觉是肿么回事 吃货看得好欢喜
晚上看着会饿。。
真的很孤独,,,看了4集,像小纪录片
又被你们吹过头了
被治愈了。最爱第8集,次爱第9集。
一人待久了 還真是心裡獨白話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