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片子才7分表示不能理解,这片子各方面基本都完美了,无非是没有绝对的正义邪恶,小资青年就无法理解了。
而且有些评论还在分析为啥韩国片里都不是好鸟,以及为啥奸杀虐杀这种非主流总是出现?
首先这批人根本没有看过金基德系列和复仇三部曲系列,韩国片90年代就已经开始从模仿港片日片的绝对正义邪恶插科打诨一下子跳三级到深刻社会反思阶段,而突出社会矛盾和残酷成了主流旋律,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国民收到如此的震撼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倒过来说:不是人家杀人放火腐败勾结太多,是我们自己不让拍而已,要拍我们更多更臭更烂而已,所以不要再沉溺于做公子公主梦了。
这方面日本电影最近几年完全被韩国人比下去了,拍的东西基本一团和气,阴暗面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方面,宅男基因越发强大。
而美国人基本都拍超级英雄和大团圆去了,最近几年深刻点的片子真是挺少的。
这个片子相当胆大,不当交易的根源直接指向总统,总统为了解决支持率问题强压警察,一级级压下来做假案子,班长原本是个好人,但是被不争气的家人拖了后腿,结果被上级威胁,一步步进入深渊,本误杀了好兄弟后被报复。
而检察官拽的趾高气扬原来是有个这么靠谱的牛逼岳父帮忙,每一步要出错都会马上被救回来。
黑社会之类什么的,纯属配角,整个故事无非就是暴露韩国的黑暗面,从剧情来说,比当年轰动一时的台湾版黑金更加直白。
用镜和音乐、剪辑只是中等,但是就冲这个题材,给五星真不为过,想想国内每天发生多少起类似的冤假错案?
啥时候我们能有这样曝露真相的电影?
片如其名,交易贯穿着整部影片,主线是张锡邱与黄哲基,朱阳与金会长,朱阳与黄哲基四人之间的交易。
简要关系黄哲基与朱阳有对方的黑料,相互制衡,金会长是最弱势的一方,无法控制朱,而张锡邱保留了与黄的一些记录,企图控制黄为自己办事。
黄哲基不是警校出生,又没有后台,在系统里备受排挤,而且亲人也不省心。
无奈接手备受青瓦台关注的案子后,在层层压力下,通过张锡邱,让案子的第二嫌疑人李东石认罪,做假案。
案子尘埃落定后,黄担心会出变故,也不想再受张的掣肘,指使张的手下秀日杀死了张之后,唯一的把柄还在秀日手中,于是将他也斩草除根。
这一过程中被大虎看见,想阻拦黄,在打斗中,黄失手开枪杀死了大虎。
这一切被另一个人拍了下来。
拍下的内容被黄的同事看见后,他们也做了一个交易:找小混混杀死黄,还让小混混再也不要回来。
朱阳也因有受贿的嫌疑被传唤,但他岳父有钱有势,朱还是活的好好的。
在韩国,有背景的人犯了大错也会平安无事,比如朱阳。
也有没背景的人,被拉去顶罪、被拉去“扛炸药包”,如李东石(当时无辜)和黄哲基,侧面说明韩国资本当道。
在青瓦台的压力面前,警局选择黄哲基来处理,一是看重他确实有实力,二是他没有后台。
如果完美解决,那么皆大欢喜。
如果解决得不好,直接将黄处理掉,以平息舆论,对高层而言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本片还是黑了一把韩国的政府、检察官和警察。
直接的表现是警检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钱权交易,或者为了政治前途服务财阀。
对于全民关注的恶性事件,青瓦台在乎的不是案件的真相或者受害人的利益,他们在乎的是民众的舆论,这是政权稳固的基本。
最后说到黄哲基,我相信黄在开始的时候是个好警察,只不过被家人拖累,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在杀死张锡邱后,我想他还是想彻底撇清自己与张锡邱那群人的关系,重新当一个正直的人,不再让亲人担惊受怕,只可惜错手杀死大虎。
除了经济,还有政治上的压力。
青瓦台关注的案件,要么破获案件,要么被当成弃子再无翻身可能,普通的警员对此真的是无能为力。
大虎的葬礼和晋升仪式,黄选择了晋升仪式,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也被调走,暗示着他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
其实在他杀死大虎的那一刻,他已经回不了头,不再是从前的黄班长,也不可能再当回黄班长。
本片《不当交易》还有一个译名是《神鬼交易》,可谁是神谁是鬼,还是都是鬼?
这个电影我看了十遍,随着年龄与阅力的增长,我越发的从该电影中体会到公检法人员隐藏在庄严制服下深深的无力感。
一,交易是人生的永恒,没人可以不玩本电影的名字叫《不当交易》,交易贯穿整个电影的始终,不只崔班长与朱检察官的交易,刚开始两个警察高层之间为了应对总统与社会的压力就已经有造假案的交易。
崔班长与上司做的交易是:你造假案,我提升你。
崔班长与张锡九的交易是:你帮我造假案,我帮你盖大楼。
朱阳与金老板的交易是:我给你钱,你帮我盯死查我的警察。
崔班长手下的警察与小混混的交易是:你帮我杀人,我放你一条生路。
最重要的还是朱阳与崔班长由对立到统一的交易,造假案。
崔班长因交易而得到提拔,却在最后拒绝了张锡九手下的交易要求,升官后把自己原来的兄弟都调走,他破坏了交易规则,从而导致大虎身亡,所有交易崩盘,自己送命。
人生处处是交易,是条不归路,想得到,就要牺牲,没谁可以在得到好处后说不玩就不玩,崔班长因想给自己洗白而丧命。
二,庄严制服下的普通人这里的警察不是《辣手神探》里的周润发,手持散弹枪横扫一切,也不是《警察故事》里的成龙可以一打十,永远打不死。
崔班长不是警校出身,在警队中处于边缘,妹夫不争气,手下添麻烦,上司不喜欢,同事看笑话,虽为警察身份,却提升无望,年尽中旬又独身一人。
他遇到了普通干警都可能遇到的事,脱下制服,他就是个普通人,面对这个乱摊子,上司给的晋升机会是他的救命稻草,于是他做出了选择,这是一个普通人的选择,虽然是错的,但却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在他的处境下,很有可能这样做。
朱阳有强大的后台,他不普通,即使犯错也有人来帮他收拾摊子,他所处的韩国检察官的结构模式很像某国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司法系统去行政化,有主办检察官,手下都是检察官助理,检察官办案并负责。
他手下的检察助理,却都是普通人。
大虎更是普通的一线警员,女儿智障,儿子小,家庭收入不高,但总有警察的良知,他对崔班长说,“我们是警察不能这样”时,我知道他一定会死,巨大的因交易产生的风暴袭来,岂是他一个普通人可以阻挡。
三,基层公检法人员深深的无力感没有一个警察不想通过正常程序抓到真凶,没有一个检察官不想用正义的程序主持正义,但面对社会压力,体制压力,上级压力,办案压力,生活压力时,崔班长与朱阳选择了剑走偏锋。
命运却站在一旁戏谑般的嘲笑他们,用非正义程序却抓到正确的嫌犯。
程序正义重要,还是实体正义重要。
程序正义重要,因为非法证据要排除。
但是,面对真实,邪恶的东西从我们面前堂而皇之的溜走,心中确实有很深的自责与无奈。
柳昇范和黄政民主演。
前者是个检察官,和一个大地产商狼狈为奸。
后者是个警察组长,也是黑白通吃。
其中黄政民戏份更多一些,因为他为了办一个连环杀人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出下策想找个替罪羊。
其中涉及到多次黑吃黑,以及狼狈为奸,相互利用的戏码。
虽然黄演的警察最终也付出了代价,但是观众角度也很难对他产生同情,确实他为了往上升有些过于卑鄙了。
为了自己的贪欲,一朝选择错误,可能就会行差踏错,步步为牢。
人生处处是交易,人人都会有交易。
不同的是,有些交易的代价可以负担得起,有些交易的代价却承受不起。
有时候,只是你以为自己可以承受得了这个代价。
一方面揭示了韩国司法系统的黑暗和官僚体系的腐败,另一方面展现了人性的弱点。
人都会犯错,谁也不是神仙。
不同的是,有些错误还可以补救和挽回,有些错误却无法弥补。
有些错误是无心之举,无意为之;有些错误却是主观选择,有意而为。
这就涉及到选择。
其实人都是有选择的,前提是你能看透人生的意义和事情的本质,能够放得下自己的执念和贪欲。
每个人要走的路,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将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以上这些算是本片对于我的一些启示。
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部分细节没有交代清楚。
有些地方是没有交代,有些地方是看上去交代了,却还是没有讲清楚。
不知道是导演故意为之,还是那些剧情过于简略以至于没有表达清楚。
这算是遗憾之处,但瑕不掩瑜,我给四颗星。
《不当交易》作为2010年韩国影坛力作,深刻揭露了执法机构内部的利益纠葛与道德沦丧。
检察官为扩张金融势力搜集警察违法证据,警察则为仕途与黑帮勾结,影片以讽刺笔触展现了权力斗争的阴暗面。
该片荣获青龙奖三项大奖,彰显了其艺术成就与社会洞察力。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市场对此类题材较为回避,审查制度是主要障碍。
这促使我们反思:执法机构非绝对正义,同样面临内外挑战。
韩国电影何以犀利风格持续批判现实,迅速崛起并产出众多佳作?
中国社会现象丰富,本应成为电影创作的沃土,但审查限制导致作品保守,难以触及敏感议题。
如徐峥作品《我不是药神》、《逆行人生》虽都触及深层问题,却受限于审查一笔带过。
期待中国电影在保持创新与责任感的同时,推动审查制度改革,为创作者提供更自由的环境。
唯有如此,中国电影方能摆脱束缚,创作更多有深度、有魅力的作品,与世界电影并肩发展,共促文化繁荣。
7.7分。
原本是可以上8分的,但出现了一下逻辑硬伤,导致有些瑕疵。
1 男主的人设是经验老道、工作能力突出但因背景出身原因无法晋升的精英警长,而他在处理找“演员”的问题上,做得让人瞠目结舌——未过河,先拆桥、盲目树敌(本来朱检察长已经想要修复关系,但他愣是不接电话,极其高傲,后来又负荆请罪,着实无脑)、故事里需要塑造一个胸有城府的警长,但结尾看见大虎来后,什么也不说,与朋友搏斗误杀,可以说是强行为了铺垫反转而做的情节,因为大虎已然愿意动手杀了眼前的黑社会,俩人根本不存在什么分歧。
2 结尾处,数码摄像,只看见了杀掉大虎的场景,从而认定是组长诬陷,一声不吭地找人暗杀,问题在于,这个人是提前安排好的,倘若如此,为什么影片部分只有杀人后遮掩的场景呢?
同时甚至不愿意问询一下,直接动手杀人,这就是大韩民国号称集结了全国精英警察的特别部门?
3 必须要拿出来单独说的问题,一个资深的老刑警了,破获多起暴力案件的警长,去做不当交易不晓得不能用自己的手机号???
刘德华、梁朝伟当年在无间道里要是这种素质,真的第二年都混不下去就被揪出来搞死了。
如果想要反驳说什么其他的,请注意,在朱检察长拿出男主的通话记录后,他从此就非常谨慎地用公话拨打,即,在此以前,他的脑袋里从没有遮掩过这件事的想法?
而影片开始,他就和上司说,“像我这样的非警校毕业的人,出事了也很好处理对吧?
”大哥啊,你知道自己如果出事的下场是什么,所以打电话用自己的手机??
你怕别人查不到你的身上呢。
那么从这里推论,这件事看似是为男主降智,其实是编剧想不出来好的情节如何去连接男主与朱检察长的矛盾,毕竟没有这个漏洞,后续结尾反转的政治讽刺就显得很尬,或者说难以发生,因为男主没背景,于是死了,因为检察长有背景,即便爆料相关案件,也有老丈人罩得住。
故事真挺不错的,节奏也还可以,但硬伤很大,大到难以支撑男主的人设,直接崩塌了。
关于大虎之死,我认为可以说是崔班长计划里的一环。
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前面暗示过大虎和崔班长一起开车被调查官跟踪的时候,崔班长是相当警觉的,马上就发现有人跟车;而在他去处理张和张的小弟的时候,被大虎跟踪了一路一点都没有发现我是不太相信的。。。
第二是在处理张的小弟的时候崔没有表现出一点犹豫,足以说明他不是因为情感上不想让自己的手沾血才迟迟不动手而是一早就打算处理掉张的小弟,只不过借用大虎这把刀而已;第三是因为大虎在和崔去看李东石的尸体时已经对崔产生了怀疑,崔处理大虎的尸体和刀的反应速度之快、后续调查方向之准,都不是一个错手杀掉兄弟的人的正常反应,这三点都可以猜想崔就是借机除掉大虎而已。
私以为,崔在和朱碰面以后就已经更进一步黑化,初步有这个计划的雏形了。
然后联想一下,崔是在什么时间点才去悼念大虎呢?
不是在大虎出殡当天,虽然那天是他晋升但是完全可以在仪式之后第一时间去探望不是么?
他去痛哭的时间点,是在他得知李东石就是真凶之后,他当初完全碰到了一副好牌,以他的聪明完全可以把境况扭转过来,而且他兄弟也不必牺牲。
只能说,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吧。
以上是我的一点腹黑猜想,觉得不对的话就是我错哈哈。
看完感觉意义好多。
与恶龙搏斗,是否避免不了沾染恶习。
如果李东浩那个DNA比对是真的,那就是笔直的两点,走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那个也是高层操作,那也没话说了。
也确实是坐电梯摔死那个人,太过贪婪,想要以此要挟崔哲基一辈子,这种情况下,老崔也是暴脾气,一言不合就要做掉你。
绣春刀里面不也是被勒索,也很让人生气,绝望,要拼刺刀。
最后我甚至有觉得大虎是被海东那个二当家买通了的。
不过关心老大也能讲通。
最后一帮曾经兄弟,也很凶残了。
最后被枪杀,崔哲基也是很悲剧。
最终看起来检察官没什么事情。
感觉这片子像是在用戏谑反讽的手法说法律的程序正义,以及罗翔老师说的,刑法也保护每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也在限制国家权力,避免这样的“演员”事情的发生。
作为韩国电影的发烧友,建议你们看一看。
电影是一个屌丝警察和人生逆袭的检察官的对决。
两个人交叉点并不是在一个事件上,应该是围绕着两个价值观,一个是屌丝逆袭中的思想,一个是逆袭后的屌丝思想。
警察想要抓住一个机会就会飞黄腾达,而检察官已经逆袭后,要守住自己的荣耀。
影片从来没有脱离这个主题,而且多个隐藏场面台词也很棒。
检察官: 一而再的好意,让人觉得是权利。
然后一顿的飚戏啊,这估计只能这个演员才能如此淋漓尽致的演。
屌丝虽然拿到了荣耀,最后死了,觉得太唐突了。
唐突点在于不是一个人作案,而是多人作案太把人之间的感情当回事了。
这样杀人也有点违背警察的完美杀人计划了,反而一个人去会更好。
逆袭后的人就带上靠山,还照样去上班。
最后知道犯罪人是对警察机制,检察官机制的讽刺。
给柳承范一颗星,本来是冲着黄正民去的,却被柳承范再次震撼到了,小柳戏路宽广,擅演各类坏蛋、怪咖、神经质。。。
同样是韩片,今天的观众们满意度提升了很多吧,因为节奏紧凑,“惊喜”不断,但实话说毫无回味,演员们靠大嗓门来表现情绪波动,搞得大家以为马景涛是韩国人。导演们都想触及敏感话题,拍出冷峻的风格,但要说犀利无情,Dr.金一出,其余都是糟粕。
看不太进去,看了下简介结果剧透完了,佛了
结尾亮点。
每个人都被抓到了把柄,然后你利用我,我利用他,他反过来又利用我,黑吃黑狗咬狗,最后的下场都是一样的。
导演镜头语言贫瘠,无泪点无笑点不恐怖
emmm马东锡这次太憋屈了
虽然虚高,我愿意给满分。可能是我开启的模式不对。检察官,警察,开发商,不应该是把酒论英雄么?
很有韩国特色,主角太像周杰伦了
能撑过前半个小时的都不容易
手下杀主角不合理。如果没看到全视频,只凭毁尸这一点,会推测主角只是为大虎弄个与黑社会拼杀而死的现场,作假不至于死;如果看到了全视频,知道是误杀的,也不至于死。如果一个人冲动报复还可以理解,竟然整个团队决定杀掉上司……这结尾烂了。
腐朽到底是自下而上的,还是自上而下的,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无奈又无聊的问题,因为不论答案是什么,我们都早已被裹挟其中。电影线索纷繁、辐射广泛,从效果看情节交代基本清晰,悬念发展也比较顺畅,而颇具风格的影像以及利落而稳健的剪辑更为其表现加分,不足之处在于控诉的表达还是略显生硬
剧情乱哄哄的
结局有点意思
正义在哪里?我们所了解到的真相有多少是事实呢!……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为结局给两星,太刻板了
10年左右应该是韩影政商警暗黑类型片的崛起之时!结局领导用之后的明星大麻风波吸引火力,实在是秒啊,原来这边发生的事韩影早就拍过了!
向下沟通十分重要,不会可能覆舟。
没啥好看的,不就腐败吗,习以为常了
权力和利益把人逼上不归路~结局把所有人都嘲讽了~太赞了,大爱结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