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一向给人的印象是重思辨,严谨,不苟言笑,但是谁知道这部《夺金四贱客》却以此作为基点来自嘲和反讽,用好莱坞喜剧盗匪片的模式,拍出了套路化却又独具德式幽默的效果来。
宝刀未老的大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并没有卖弄他之前更擅长的惊悚氛围和大场面调度,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把电影的节奏和细节,打磨得非常具有特点,也难怪能够成为德国年度影片!
《夺金四贱客》的故事很好莱坞,四个各具特色的失败者,意外组合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抢劫了一家银行,行使其惩恶扬善的责任,其间因为他们的种种不专业,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险象环生的问题,才使得这部电影没有落入奇观式的好莱坞展现,而是多出许多德国人独有的幽默感。
与好莱坞同类电影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夺金四贱客》里警察(还是个美女警察)的作用前重而后轻,并没有与盗匪四贱客形成很正面的冲突,尽管她确实很聪明的怀疑到四人中的三位,但偏偏是没有暴露的偏执广告天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俘获了美女警察的芳心,很轻易的破解了本来应该必杀的局面。
这一点很反套路,但是仔细想想,却很符合德国人的精神,严谨之外,他们同样有重视情感、家庭和私人生活的一面。
反套路的部分还不仅在于此,沃尔夫冈导演并没有在整个抢劫过程的周密和严谨上下太多功夫,这显然不符合四贱客业余的身份,但是他却在这四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别是有着德国人独特性的方面做文章。
落魄演员老是活在曾经的作品和美好的回忆中,一副做老大的派头,有个人魅力,却偏偏思维并不慎密,经常要靠朋友们甚至是妻子的帮助才能圆场;种马拳击手明明又瞎又笨,但偏偏靠着这股蛮劲,还有一点点正义感和热血,获得了全片埋得最深的一处伏笔帮助,在这不能剧透这个伏笔,刚看到的时候,确实为导演特殊的巧思叫绝;而广告天才躁动、易怒的性格,却偏偏吸引着冷静的美女警察;沉默懦弱的投资顾问在教皇巡游时的那场裸奔,以及他裸奔的理由,简直太德国,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这恰恰是德式幽默最反套路的一点,也是这部电影最好玩的地方!
其实,世界之大,电影也会随着不同的国民性和地域特征,呈现出迥然有异的风格。
2017年,日本、印度电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独特的风格,现在开始轮到德国电影了。
特别是曾经在好莱坞闯出名号,曾经拍摄过经典如《空军一号》的沃尔夫冈·彼得森导演,回归本土之后,却能迅速抓住两国差异,用好莱坞的套路,嫁接德国国民特征,拍出像《夺金四贱客》这样极具个人特色与德国幽默的电影!
曾经有段时间一直在德国电影里面打转,从浪潮开始,到铁皮鼓。
德国电影的一种对人性的反思和认真,给我每次看完都会思考下,如果在你身边发生,会是怎样的,也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性的丑恶,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一群社会的LOSER,为共同的目的走在一起,成功策划实施了一次成功的抢劫案,并顺利的的到了自己应该有的那份,并报复了贪婪的银行老板。
故事情节很顺畅,也说的过去,但是总觉得不是德国人的一贯的风格,再看导演,从海底出发。
这种大场景的电影,更像是高兴之余的饭后甜点。
不腻,刚刚好,让人舒服但是不上位。
回到故事的本身,欧洲高福利的社会和开放的银行政策。
带来了繁荣,这部电影在让大家一笑之外,是否又有更多的隐喻呢?
四个人算起来,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说是能理性理财,可是银行家的一个小把戏,却让他们成了受害者。
脑洞大开下,社会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能怪谁呢?
是社会吗?
还是制度?
还是那该死的银行家呢?
应该是总总得因素结合起来才会有这个后果。
再脑洞大开下,这个银行家现在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德意志民族一向拥有着沉稳、内向、严谨的个性,也正因为在这种德国文化传统的不断熏陶和启迪下,让凡事爱较真耿直,做事一丝不苟,性格沉默寡言的德国人创作了在世界上领先的汽车工业,所以你很难想像,在不苟言笑,不善幽默的德国人面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喜剧电影可以创下他们的票房纪录,这又是怎么的一个故事,让德国人可以开怀大笑呢?
电影《夺金四贱客》于去年的圣诞节期间在德国本土上映,时隔将近一年的时间,于今日12月1日才被中国的公司北京商舟传媒引进到国内与中国观众见面,算是给中国观众送来了一道口味绝对另类的电影大餐。
一看电影的片名,大家就应该知道这是一部讲述以四个男人抢劫为主题的故事,至于在什么地方抢劫,又是用什么方式进行抢劫,又会发生怎样令我们大家啼笑皆非的小插曲,那就只能等大家走进影院观看过电影后才能知道。
说实话,例如电影《夺金四贱客》这种搞笑类型的喜剧片,在中国观众的观影体验中并不少见,当年的那部《疯狂的石头》其实就把这种(欧洲)喜剧类型的电影做到了极致,不但搞笑非常,还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炸裂的理想效果。
而德国人此次为我们带来的这部喜剧犯罪题材的电影,它又与传统的德国电影不同,也与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喜剧电影在故事必须成立,逻辑必须严密,结局必须正向的前提指导条件等等截然不同。
简单而讲求实干的德国人,把这部喜剧电影拍得极其外放,搞笑的尺度随着电影的进程不断升级,在讲述由四个背景身份、性格职业都截然不同的男人身上,看到了久违的德国大叔式的幽默搞笑。
电影特意先在前半段用开篇的时间逐一介绍四个男人的职业背景,从过气明星、拳击教练、广告创意到金融顾问,他们四位属于这个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群,人人都有着不如意的当下――所以也都有着急于改变现状,甚至铤而走险的冲动。
于是,这四个男人,其实是四个犯罪分子,一拍即合。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四位中的三位,都与在银行做金融理财顾问的,性情有些神叨的男职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就是因为他要完成自己在银行内的规定业绩,所以被迫向他们三位介绍了一款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导致他们急等着赚钱后进行投资翻倍的三人血本无归,甚至他们失去了这笔钱在生活上都无法得到保证了。
这也是他们最初决定抢劫银行的原始动机,但是看过这类题材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在动机成立的基础上,如何完成整个电影精心巧妙的安排的局,还尽量合乎逻辑,减少破绽,才是好电影的本质。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虽然知道电影是讲述四个男人抢劫银行的故事,但是从电影开篇开始,我就无法想象他们四位手无寸铁的普通中年男人,他们既没有高科技、高精尖的仪器,也没有好身手、强智慧的头脑,他们几个人到底怎么抢劫呀?
我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带着这样的观感,一步一步的随着这四位中年男人一起深深的陷入了从最初的绝境之地,到最后的化险为夷的人生起伏的波浪线之中,而电影最为精彩,最有力量的看点,也是这一部分。
结为夺金同盟是电影中四个男人在相互遇到,经过在一系列争执、徘徊、讨论后做出的,为了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最有利的决定。
如果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么电影中的四个男人他们加在一起的力量其实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大家对他们的能力预期。
盗窃抢劫车辆,夺取金库密码,合理安排抢劫路线,设计当天行动的所有流程,他们简直如有神助般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只不过在这些合理安排的背后,他们在执行起来时而弄得鸡飞狗跳,时而弄得滑稽可笑的部分着实凸显了这部电影的喜剧因素。
真的没有想到平日里有点刻板的德国人疯狂起来,搞笑起来竟会让人如此的喜笑颜开。
电影中除了这些中心主题在抢劫银行时发生的搞笑片段外,《夺金四贱客》还融入了情感的戏份,不管是家庭层面的爱与包容,还是让人颇感甜蜜的情人间的互动,都给这部电影在喜剧氛围中带来了很多温馨的甜蜜,这也让他们”夺金“的合理性又更加通顺,也更加的充满人情味。
特别是电影结尾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做得一系列的防止警察侦破案件并成功栽赃他人的行动中,也让人感受到了德国电影人的强大智慧,给了电影一个既幽默,又有趣的结尾。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能在德国大流其行,亦与当下欧洲不甚景气的社会经济氛围不谋而合,从前光鲜亮丽的中产阶级们饱飨几十年的富裕与自由在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下变得日行日远,这时候,抱团取暖恐怕都不足以慰藉,团结起来一起报复社会才是最大的共识;电影中被抢劫的银行是德国的一家国有银行,而正因为这家国有银行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才引发了这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抢劫戏码,我想这些电影故事的身后其实都是在影射德国的社会现实。
当然,对于早就大量使用手机支付(第三方支持)和互联网金融工具的中国观众们来说,看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感受,我觉得是“怀旧”,持枪到银行抢劫大量现金以供个人消费,这在中国可能是LOW得不能再LOW的主意,因为中国的金融罪犯们现在都在对着手机屏幕起急呢。
(文/小喵妈)
这应该算是我2018年看完的第一部电影了吧,其实也不是很准确,因为是前天(2017年12月30日)晚上在腾讯视频上看了一半,然后今天上午再把后半段看完了。
这部电影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我之前看过了预告片,知道这部片会很搞笑,但是在看过了正片之后,还是会有一种惊喜感。
除了电影开头的时候要介绍主要的四个小人物的现状,以及为了引出以后要抢银行,所以这部分铺垫,笑料不是太多之外,后面的就非常好看了。
他们四个人一起聚在一起,计划、实施抢银行,再到最后将这个罪名嫁祸给银行的主管,整个的节奏非常好,一气呵成,看完后就会让你觉得非常精彩。
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的笑料,让你时不时就哈哈大笑。
当然了,这一部德语片但是在我知道它被引进到国内并能够上映之时还是挺意外的,也会发现去年引进了一部分英语之外的电影,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能够让我们欣赏到更多文化、更多好看的电影。
也会让我更加想要在2018年,看到更多的佳作能够引进到国内,而不仅仅只是要高票房。
虽然是个喜剧电影,但是内在的道理符合人性。
以前总喜欢看设计精巧的逻辑抢劫电影。
但这个电影让我感到了符合人性的重要性。
再精确的方案,再高超的技术配合,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纰漏的,这些纰漏如何补上,如何让主角们逃脱?
再多的不合理在人性面前也会变得合理,恰似再多的凶残在人性面前也会顺理成章。
投资顾问为什么会被解雇?
并不是他长期没有业绩,他没有业绩的事实正如经理所讲的那样,经理的爸爸当政的时候他已经是没有业绩的。
银行也不缺他那点工资。
他被解雇的原因是背后讲领导坏话,举得例子刚好是那个靠胸大上位的同事。
女同事确实是靠了胸大上位,而且引以为荣,刚好是热恋期,吹了枕边风,经理自然要当即兑现自己的权力,所以第二天就来下绊子解雇了他,所以他有点活该。
拳击手入室栽赃,偶遇女主人,是爱情让他顺利逃脱,还自带安保系统主动开门这就是爱情的光环效应啊。
演员的妻子真的是一位贤内助,本以为她会是爱财不爱人的类型,但是我错了。
一个和你结婚十几年的女人,怎么可能不了解你,怎么可能不帮助你?
当你主动说自己因为爱面子不肯说出其实已经事业末途濒临破产的时候,她善解人意的建议你,是不是考虑换一份靠谱的工作了呢?
比如你木匠很在行,给女儿做的玩具很受人喜欢。
这就是温暖的包容。
广告策划一直得不到承认,他太想证明自己了。
与女警官的约会是让他得到认可的一种方式。
女警官又何尝不是?
她想像普通女人一样得到一份简单的自己喜欢的爱情,而当她得到以后,那么职业上的事情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有她要忙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去照顾,于是四个劫匪就被放过了。
这个电影充满了温暖的东西,孤僻的投资顾问最后都收获了不曾预期的兄弟之情。
还有,人在面临感情的时候,会变得很傻。
停车场管理员遭遇那么尴尬的搭讪都选择了放过他们,这背后的逻辑是,太尴尬了要留点时间自己回去慢慢消化,于是四个没钱仔就这么被放过了。
哈哈哈呵呵呵,笑死我了。
2018-11-19 个人自用 非影评 德国影片演员已经过气了 连取暖费都交不起了 拳击手教女学员拳击深受女学员喜欢 拳击手与一有夫之妇有染 拳击手计划开一家拳馆和桑拿 拳击手在胳膊处纹了宇宙的宇但是他说是日本字 富二代是策划因为不满意没有升迁而辞职 银行职员推销理财推销不出去画女同事裸体画 上司设计将理财员开除 因为这次上司设的局导致前三人买的理财赔光 三人到银行闹被轰出来在酒吧三人遇到理财员跟踪他并在他家将他绑起来 三人计划让理财员做内应抢劫银行四人在演员家计划 四人让一流浪汉假装抢银行判断警方出警时间 四人去停车场偷了车并让理财员勾引停车场收费女 运钞日 二人化妆抢银行 拳击手负责引开保安后开车 理财员去教皇现场裸奔 抢劫成功后烧车 四人在演员家庆祝但是发现现金被做了记号 原来是女警发觉第一次乞丐抢银行事有蹊跷而做了记号 四人在酒吧商量其中三人接到女警电话 演员是因为第一次抢银行在现场被女警盘问说自己有存款在这家银行实际上没有 拳击手因为手腕的纹身被监控拍下 理财员因为莫名去裸奔被怀疑是内应四人商量将此事转嫁给别人才能脱身 决定转嫁给开除理财员的上司 女警单身并注册了婚恋网站 演员老婆发现现金答应帮助四人 演员老婆帮富二代注册婚恋网站 富二代成功吸引了女警注意二人约了一家餐厅 银行上司与女职员也在餐厅吃饭 拳击手与理财员到银行上司家把一包钱藏在他家 上司老婆回来了发现了拳击手 原来上司老板就是拳击手的情人 情人一直要与上司离婚所以放走了拳击手 拳击手有两个刚出狱的朋友拳击手让二人花了抢劫银行的钱被警方抓住说是银行上司是内鬼 警方搜查银行上司家找到现金并拘留他 女警继续与富二代约会并告诉他某家银行很讨厌 四人在酒吧一人说不如抢了那家银行 四人干杯大笑
德国人一本正经讲笑话系列。
《夺金四贱客》#jerry movie 132#(推荐指数:4星)影院很少能看到德国电影,被引进的机率相当的小。
这回能上映怕是因为德国人竟然拍了个喜剧电影,而且口碑还不错,广电那边估计也是一脸懵b受到了惊吓。
德国向来都是以严谨著称,他们的笑话也是世界闻名的不好笑,但是这回认真搞笑真的还蛮不错,可以说是非常爆笑欢乐了。
抢银行这个题材的电影成千上万,喜剧抢银行也蛮多的,这一部的精彩之处在于这四个性格迥异的贱客凑一起一本正经的搞笑。
故事没什么问题,银行主管为了逼走他看不惯的经理坑了他一波,连带着坑了他的客户,这四个人梦想泡汤且身无分文,于是凑一起抢了他的银行之后成功栽赃给他。
从开始计划到最后实施每一次行动都会碰上各种奇葩问题,然后能用很幽默的方式完美解决掉,总是在不经意间把人逗笑。
银行经理,经济分析师,拳击手和过气演员,这四个职业凑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别说抢银行还都能用得上。
两个女主演的蛮好,都为了自己的爱人而改变。
一个成了帮凶,另一个这么厉害的神探女警到最后还是被富二代帅哥牵着鼻子走,当然也不排除她知道真相却不想抓到真凶,但前后一对比还是有点bug。
总的来说蛮欢乐的,德国人闹腾起来给人以新的感觉,蛮好。
这个周末上映的电影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批片。
什么是批片呢?
在国内影院,一年能看到的进口片有64部,其中有34部进口分账大片(其中包括14部3D或IMAX影片)、30部批片。
其中,分账大片大都是北美新片,距北美上映不超过半年,由一线公司制作,大明星、大投资,有完善的市场运作,以商业大片为主,要参与中国票房分成。
而占到一年指标配额近50%的批片,可以简单理解成发行公司以一定价格买断国内发行权的进口片,通常是“多国别、多体裁、多样式的进口影片”。
这个价格也从十万到几十万美金不等。
由于价格低,片源大多不是好莱坞大公司出品,且大多不是最新影片。
“批片”如同打批发,影片质量自然参差不齐。
批片大致有以下特点:1. 内地晚于北美上映超过半年。
2. 坞外制作,包括欧洲的法、德、英,如法国高蒙、欧罗巴等,亚洲的韩日、印泰等二流或不知名的制片公司。
3. 投资规模小。
4. 二线演员。
5. 故事、情节、视觉效果低劣。
6. 没有进入院线或者很难进入北美市场、或者直接发行DVD在上电视台播。
7. 没有预告片或者在apple上找不到预告片,进一步证明没有办法进入北美市场。
随着国内银幕数的增加和票房基数的上涨,国外的片商也纷纷开始涨价,一般批片的进价已升至5万-10万美金甚至更多,像《敢死队》,价格更高。
另一方面,宣发费用也在涨。
据估算,以前每部片做100个拷贝就已经非常充分,现在要覆盖全国的重点城市,最少也要追加到200个,那就是200万元(按最基本的费用标准来算);加上50万版权买断费、50万元译制费,光成本就已经高达300万元。
票房收入中,影院和院线拿走约40%,“被协助”的中影或华夏拿走25%左右,协助推广的民营公司可获得约35%。
所以,如果公司还想再做点宣传,一部批片要卖到近900万元(公司获得近315万元)才能回本。
(以上引用自度娘。
)这周末的《空难余波》、《末日重启》、《维京:王者之战》、《烟花》、《夺金四贱客》均属于批片,不知为何要扎堆上映,如此一来,票房也不可能有好的进项。
以上四个电影都不算上好佳作,由于早已在国外公映,网络上也就早有了高清资源。
但好在都是“小片”,流传的范围不算大。
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夺金四贱客》。
此片的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今年已经74岁高龄,他曾是好莱坞顶级大片的掌舵人,拍出来了一系列高水准、高票房的经典作品,如《特洛伊》、《完美风暴》、《空军一号》等等。
他的上一部电影---新版《海神号》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该片的失败也让他结束了好莱坞之旅,回到了故乡德国。
《夺金》是一部轻松的小片,讲述了四个失败者为了摆脱生活困境而做的一次可笑的、无谓的尝试,正所谓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兜里的钱被银行骗光了,抢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一个被解雇的投资经理做内线,三个被骗光钱的穷光蛋做劫匪,一出闹剧就按部就班的上演了。
本片最精彩的戏份就是抢银行那段,几个笨贼的连连犯傻让人忍俊不止。
欧洲的喜剧不像美国那么脏也不像中国的那么low,点到为止,贻笑大方。
本片也没有什么动作戏,抢了银行之后就再无高潮,结局略显平淡。
《夺金》更像是一个老导演的玩儿票作品,没什么野心,就图一乐而已。
相比之下,吴宇森就显得不那么淡然了,他的《追捕》大而不当、空洞浮夸,本身就成了个笑话,他近期还自鸣得意地向记者透露漫威和DC都曾请他执导电影,又都被他婉拒了,让人替他心虚。
德国的电影对中国观众而言是陌生的。
本片除了德国阿汤哥蒂尔施威格外,最惊艳的当属扮演女侦探的安捷·特拉乌,这个冷艳的大美女也是《超人-钢铁之躯》里的氪星女魔头。
她无论在什么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都会让你难以忘怀的。
无论是德国人本身还是德国的诸多影视作品,总是难免给人留下严肃到近乎有些死板的刻板印象。
多年以前看过几季德国喜剧《屌丝女士》,这才发现德国人看似严谨性冷淡的高冷外表之下,其实隐藏着一颗极为闷骚跃动的隐秘之心。
没有令人生厌的爆笑音效,也不试图用无营养的低级笑点营造出一种歌舞升平的热闹之感,仅仅凭借女主角Martina的“十八般武艺”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脑洞与台词,就已经足够让人爆笑连连。
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的德国犯罪喜剧《夺金四贱客》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那一种独特的德式冷幽默,使人不禁感叹:德国人就连搞笑都可以这样从容沉着!
三个不同背景、性格迥异的小人物和一个共同的神经质投资顾问,只消一眼扫过去,每个家伙的脸上都写着大同小异的三个字:不靠谱、不靠谱……果真,在一场阴差阳错中,三枚屌丝的账户惨遭清零,投资顾问也因为被嫁祸而遭到解雇。
于是四个百无聊赖的屌丝男士决定成立一个不靠谱的“失意者联盟”,一个听起来疯狂到不切实际的计划,就这样悄悄酝酿诞生……看过了《夺金四贱客》忍不住套用《安娜·卡列尼娜》的至理名言: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大概在这部《夺金四贱客》里,可以说是土豪的世界都是大同小异的,屌丝的生活却拥有无穷无尽奇形怪状的尴尬姿态。
每一个苦逼奋斗、努力攒钱的社会底层小屌丝大抵都在午夜梦回时幻想过某一日华丽逆袭的完美情景,可连这点幻想也总成奢望,翻一个身继续呼呼大睡下去,新的一天继续踌躇满志地丧下去,真真就是应了经典美剧《老友记》中的一句台词:This world sucks,you are gonna love it!
生活生活,会快乐也会寂寞。
生活生活,就这样瞎XX过下去吧。
听起来疯狂离谱的屌丝抢银行计划,内里却蕴含着无限严谨认真的味道:偷天换日、移花接木,甚至上演了令人忍俊不禁的“美人计”,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四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味。
接连不断的黑色幽默全部都是德式的诡异笑点,一场在观众看来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抢劫行动,居然也能拍出如同泰国《天才枪手》的味道来,我们一边在德国人的诡异脑洞中体会名副其实的黑色幽默,一边为几个吊儿郎当、不着四六的屌丝吊着胆,提着心。
究其本质,电影《夺金四贱客》若是放到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特别苦的故事,苦到让人慨叹人间就是这样叹为观止的难。
几位走上穷途末路却依旧笃信“人定胜天”的屌丝,实际上都是高度理想化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在蜜罐里生妄念,在苦海里造幻觉,既然你我都是风华正茂、年轻俊俏的一枚屌丝,何不在这世间好好地玩玩呢?
德国电影看的相对比较少,能够引进到国内的更是屈指可数,本来打算去电影院看的,稍微耽搁了几日,就硬生生找不到拍片的影院。
看完整部片子以后,还是觉得挺不错的,整个人物构成,设计的非常合理,四个人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非常鲜明的那种,这样才是一部好的电影的基本要素。
四个演员也都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演绎的非常好,然而我觉得这电影中,最令人觉得神来之笔的反而是剧中那位过气电影明星的妻子,她在整个故事的后半部分中冷静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也是因为她的存在反而让这部片子的后半部分,走入了一个与以前的同类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方向,甚至到最后,他们都能逍遥法外,这还真是国内的同类型电影绝对不敢去触碰的方式。
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片子似乎太匆忙,很多桥段暂时未能铺开来仔细的展现,这让我有一种似乎在吃快餐的节奏,而不是一顿丰富的大餐。
回过头来说,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影院中折戟,完全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没有惊险刺激的大场面,也没有大的流量明星,而且这类的黑色幽默喜剧片,本身也不符合国人的审美趣味。
综合下来,打四分,百分制的话给80分。
傻人傻福三观不正看个热闹
好人抢银行系列之中年理财男篇
我德的喜剧片太淳朴了!最后的Happy Ending猝不及防糊了我一脸2333 小波中枪无数次就因为姓波多尔斯基XD
穷则思变。
就是一帮loster一起兴高采烈的打了一场嘴炮,有点光说不练绣花枕头的意思呢:)
太好笑了
中规中矩的类型片。
德国人拍喜剧简直是灾难,哪怕是名大导
轻松搞笑,劫银行的富济自己贫,银行是万恶之源,栽赃给银行经理,还算是救了老情人。除了女警司这个bug外,其他还不错啊!
小马哥太他妈帅啦!这身材杠杠的!
bgm一听就是喜剧犯罪片的赶脚。剧情和三个老枪手还是很像的。不过本片最后居然是个大圆满。女演员都美。片子色调看的舒服,低饱和度。
遭坑骗的中年拳击手、被撤演员、古怪广告人联合和神经质的银行顾问展开蹩脚报复,最终却成功转嫁罪行。作为德国版“十一罗汉”,利用明星群演的公众形象及其角色对照来设计转折,并通过戏内剧情和戏外的视觉时代错位致敬旧式犯罪喜剧,但后半段出于剧情的反转需要对女警一角的强行性格颠覆成为硬伤。
实在太弱了。
德国人的脑回路还挺深井冰的
2017年12月初去影院看了这个,整个影厅就我一人,冲着沃尔夫冈彼得森复出去看的…
笨贼有傻福。看个热闹。
1,老觉得德国人搞幽默不太容易。2,红男爵小哥真帅。
无须用脑、用轻松的心态去看也别有一番欢乐。
比较紧凑的黑色幽默
笑一笑十年少,可以博你一笑的傻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