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另一个《志明与春娇》式的都市小恋曲,却不料导演要的绝不是那么简单。
“恋人絮语”,罗兰巴特曾经用这个名字写了一本书,如今,有一个特立独行的香港人带着同一顶思想的光环诞下了这部电影。
我不会为这部电影打上五星,但在如今国产电影难有佳作的现状下,我想在这部电影的名字下面重重地写上一笔:推荐!
————————我是发完感慨后的分界线———————————哪怕是多么美好的爱情,背后总是掩藏着难以一笑而过的背叛。
对现在爱人的背叛,对信任你的人的背叛,对朋友的背叛,对亲人的背叛,甚至是对自己的背叛——每个人都活在背叛的泡沫里。
也许言重了?
但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每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一年只有365天,曾经你用这些时间来陪伴亲人,陪伴朋友,如今,一个自私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于是,你把时间从亲人和朋友那里夺回来,一股脑地全部放到了这个人身上——这难道不算是一种背叛么?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轻或重的负罪感吧。
当我们沉醉在荷尔蒙的海洋里,谁还会考虑远远守候着自己的受伤了的人。
当心脏就要跳出胸腔,想念如同滚热的岩浆,温柔好像酝酿多年即将出窖的美酒,荷尔蒙汹涌奔向大脑淹没一切——美好的恋爱对你展开一场突袭——你是否还有能力去思考这些美好的背后?
这部电影的导演对这一过程有所思考,并且试图最极端的方式告诉观众。
于是三个故事如三条蛇一般互相咬合,组成一个美丽并且邪恶的圆环,故事的主人公行走了滑不留手的圆环之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始终逃不脱背叛的命运,而是时刻有可能滑向道德的深渊。
你看到过罂粟花的娇艳吗?
爱情就如同花朵,在旷野中肆意绽放,我们惊叹于它们的美丽,同时忽视着美好背后的东西。
电影开始后,我沉浸在两个人的独角戏,问候、笑容、尴尬、打闹、对视、游戏、触碰、亲密……没有一个有关爱的字眼出现,但爱情的热烈气氛洋溢在画面上,久别重逢,爱火重燃——这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多么幸福的时刻!
然而电话响起,两人醒来。
当陈奕迅躺到了范晓萱的身旁,林嘉欣跨进男朋友的车子,我不确定,这是一段美好的结束,还是一段悲剧的开始。
如果是前者,那该多美好!
然而残酷的现实从美好破灭的那一刻正式开始。
生活的齿轮在慢慢咬合,每个人都得作出选择。
背叛与恋爱总是紧紧缠绕、不能分割,而“报复”就不远不近地站在它们身后,随时都可能加入任何一方的战斗,造成更大的伤害。
也许,微微一笑,拥抱之后平淡的分开,是最好的结局吧。
———————————我是悲观地分界线———————————我悲观地认为,世界上悲伤的总量总是大于幸福,因为任何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悲伤才能最终到达幸福的彼岸?
在航行的过程中,又有多少风浪,倾覆掉多少航船?
然而,我们每个人总是在乐观地看待一切,期待着一切向着幸福的方向前进。
导演也是这样,于是他在电影中插入了一个美妙的暗恋故事。
如同那个罪恶却美丽的圆环某一个方向,长出一条小小的尾巴,摇啊摇,摇啊摇,于是电影变成了随风飘在空中的种子。
是所有美好的种子都会开花的吗?
是所有美好的花朵都会结果的吗?
导演并不给我们答案,所以当我们在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之后,突然静默下来,有种热乎乎的东西涌上心头。
——是啊,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往往,爱情在未开始之时,才最美好。
这是一部讨论爱情的另类佳作,尾行的少年、思春的少女、两对出轨的情侣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伦理畸恋组成了一个贯穿12年的怪圈,在陈奕迅、林嘉欣以及范晓萱这种纯爱阵容,和影片片头充满了生理心理学说教的包装下,让《恋人絮语》在今年的华语电影中个性十足,格外显眼。
一切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曾志伟扮演的中年男人找了年轻的小老婆,他的老婆陈洁仪则要面对老公出轨和比自己小太多的追求者。
这个追求者就是曾志伟儿子的同学陈伟霆,他尾行偷拍收集证据就是为了能让陈洁仪离婚。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曾志伟的儿子陈家乐却一直暗恋着他,并将这份不伦之爱深深埋藏。
12年后陈伟霆变成了向佐,交往了女友林嘉欣。
林嘉欣在facebook上和另外一个男人打得火热,他就是陈奕迅。
陈奕迅和交往四年的范晓萱日渐冷淡,他的出轨逼迫范晓萱找到了向佐。
这对被欺骗背叛的男女选择了以牙还牙而让心理平衡。
12年后陈家乐变成了彭于晏,他的性取向和12年前一样。
然而暗恋她的洗衣妹谢安琪却毫不知情,她每天通过收集彭于晏送来衣物中的零钱、名片来幻想,沉浸在少女的春梦之中。
而当彭于晏离开她的生活,她也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男孩。
影片除了在人物关系上错综复杂外,在镜头中也处处留有线索,首尾呼应。
比如在影片第一段陈奕迅回头曾闪过一个男人的脸孔,从脸型来判断应该是向佐。
可想而知范晓萱找到他之前他就已经发觉了林嘉欣的出轨行为,并实施尾行。
而在第二段落中出现的洗衣妹同样出现在12年前,12年前的她就喜欢一个人玩芭比娃娃。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约陈洁莹出来喝茶,无聊时玩弄勺子,折射出了12年后自己向佐的摸样。
陈洁莹穿的鞋子与第四段落林嘉欣新买的鞋子同款。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与同学陈家乐一起看球打足球电动,而到了最后向佐更是在足球街机上点球决胜了陈奕迅。
影片中更是有四位演员姓陈,当然这可能仅是巧合……这种从片名看似纯爱,片头流露出的一本正经,以及骨子里的出位大胆,非常符合彭浩翔的风格,2010年三部监制作品《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以及这部《恋人絮语》都让人赞誉有加。
而作为第一次导演长片的曾国祥、尹志文也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虽然刻意放缓的节奏容易引发观众的倦意和不满,但能够处理好诸多线索也属不易,尤其影片第二段落少女怀春拍的港味十足,怀旧情怀浓烈,深得人心。
今年第47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曾志伟带着女儿曾宝仪在颁发最佳新导演奖时开心耍宝,拿有份入围的儿子开涮,场面之好笑甚至都让人忘了最后得奖者是谁,只记牢了曾国祥这个名字,同时对他的这部《恋人絮语》产生了好奇。
最近有幸超前观看了本片,深感曾志伟这个导演儿子真不简单,影片坚持艺术个性,不过分商业化,镜头语言别有韵味,节奏感恰到好处,细节表现力一流,导演技巧之纯熟让人看不出这是一部处女作。
更难得是,导演年纪轻轻就对生活和情感有细致入微的考察与体验,呈现在大银幕上的缤纷爱情也就显得格外真实有质感,令人观后感慨良多。
《恋人絮语》是一部类似《毒品网络》、《巴别塔》的分段式电影,全片以四段故事探讨年轻人的爱情,每段故事又通过其间的角色产生或近或远的联系。
爱情是什么,如何去表现,这可是个太大的话题,空间非常广阔,不同导演的镜头聚焦之处以及对爱情的观点立场,则形成了各自爱情片题材风格上的差异。
相对于明显占主流的欢闹爱情商业片,曾国祥的爱情片则充满文艺气息,展现的爱情故事也充满“非主流”的另类气质,暗恋、偷情、不伦恋、包二奶,全片居然没有一对“正常”的恋人,在香港爱情片中堪称前所未见。
影片开头借陈奕迅的画外音说“爱情是像吸毒的一种瘾”,如果说大多数爱情片都在表现至死不渝、恩爱甜蜜、欢喜冤家、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等这种“瘾”的正面的话,那么本片就在表现这种“瘾”的反面——自私、欲望、幻想、报复,每个人都处于渴望爱又回避爱的纠结情感中,这种情感虽然不及那些正面情感让人愉悦、兴奋、甜蜜,却在别开生面之余令人感慨和深思,毕竟这种负面情感同样是生活的一种真实,把这种真实表现到位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情感并非像商业爱情片中表现的那般美满幸福,而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如意。
就像本片中陈奕迅和林嘉欣虽然性情相投,很容易擦出火花,但同样不自信这段情一定能走到最后,而是宁愿守着各自情感关系平淡的另一半。
而当他们的另一半范晓萱和向佐发现他们出轨的事实,同样没勇气摊牌,而是选择报复性地出轨之后继续若无其事地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虽然并不美好,但非常真实,让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生活中的自己。
范晓萱的一句台词道出了纠结于不理想爱情中而找不到出路的人的心声:“我根本没勇气离开他,好累,真的好累,我不想再花时间去习惯另外一个人,去接受他的好与不好,然后又在互相伤害,重复又重复,到最后,你会发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本片的风格基调是生活化的写实,片中的场景都是寻常的街头巷尾,对白也是普通的日常话语或者msn聊天,不着痕迹地营造真实不做作的生活况味,细节充满质感,因而让人倍感鲜活生动。
镜头处理也着力突出写实感,冷静而舒缓,构图和运镜都十分准确到位,充满艺术感,无论是对甜蜜还是悲伤的情绪都表现得很克制,别致的韵味缓慢地流淌出来布满银幕,形成影片和导演的独特风格。
影片开头陈奕迅和林嘉欣在街头碰面、逛街、喝酒、聊天,影片貌似体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随意,但随着聊天的深入,观众通过言谈话语间发现他们原来并非情侣,而是处于一种暧昧的朋友关系,随后通过走石板路这场戏让两人肢体接触,暧昧升级,情到浓时甜蜜接吻,此时突然一通电话铃声刺耳想起,将两人迅速拉回现实,各自心态五味杂陈。
戏剧化巧妙隐藏于生活化之中,剧情也在平淡中越来越有味道,这就是本片剧情风格特点的鲜明体现。
本片四段故事的第二段,在写实场景之外还有着风格迥异的梦幻段落,讲述谢安琪扮演的洗衣店店员,对经常来洗衣服的顾客彭于晏的单恋幻想。
此处导演充分发挥了电影知识积累和天才创意,谢安琪的幻想画面被设计成香港古装老片、西方经典爱情老片的场景模式,谢安琪幻想中的彭于晏也并未以真人出镜,而是用一个模型人代替,充满梦幻气息和怀旧氛围,还加入几分对经典场景的解构增添笑料,成为4段故事中最好玩、最有趣的一段。
此外,曾国祥还体现出不亚于女导演的对剧情、心理、氛围的细腻捕捉与呈现,一些小细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回味悠长的魅力。
陈奕迅与林嘉欣接吻前耳鬓厮磨许久才两唇相碰,甜蜜之外的犹豫与隔膜顿显。
谢安琪每次都要装冷淡让前来洗衣的彭于晏报出电话号码,其实号码她早已熟记于心,结果有一次彭于晏将号码说完,谢安琪已经把号码写出,镜头停留在她多写的那个号码上,尴尬的气氛立刻泄露了谢安琪的内心隐秘。
还有,范晓萱和向佐的Msn聊天,有时整个银幕只显示一行聊天字幕,有时聊天字幕随着打字出现在银幕上,比起某些电影用画外音直接把聊天内容念出来的方式,显得更有一丝细腻的韵味。
演员表演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既体现出演员对角色心态情感细腻而准确的把握,同时也体现出导演对演员表演有序规划和有效控制。
虽然主要演员都十分年轻,不乏陈伟霆、谢安琪等刚入行的新人,陈奕迅和林嘉欣在片中都算老资格了,但每个人把角色塑造得十分到位,彼此间的对手戏也很默契,看不出谁有明显的演技缺陷或者谁跟谁对戏明显处于下风。
这些往往被认为不会演戏的香港年轻艺人,在曾国祥的调教下甚至让人感觉有拿奖实力,看来还真是“没有坏演员,只有坏导演”啊!
(文/列文)
这是对导演和编剧说的话。
这还是我第一次给烂片写影评。
真的,打两星还嫌多,真的是我两年半内在香港的电影院里看过的最烂的片,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最重要的,还浪费我三个多月苦苦的期待。
从去年九月就开始盼,最初HK上映时间是10月24号,后来不知怎的不了了之了,就推后到11月,后来眼见12月都要来了,还没有上映的消息,最后12月18号终于在百老汇有优先场了,可惜票早就被订满,我也没能看成,最终,在内地12月31号就上映了之后,1月6号本片终于在HK上映了,前天还特意赶到AMC去买了今早的票,今早就兴冲冲地去了。
开头做的还不错,爱情的化学反应什么的,有点新意。
可等到故事真正开始后就觉得不对头了。
第一段故事感觉有些没头没脑(后来才发现其实每一段都这样),不过还算凑合,虽然俗是俗了点。
第二段故事比较可爱,但亮点也只有谢安琪的造型和表演,几段有些莫名的YY也显得很奇怪,YY可以,但也不必拍那么多吧,人偶恋什么的实在很囧诶,最后也莫名其妙就这样结束了。
第三段开始严重扯淡,诡异的背景音乐再加上陈伟霆同学诡异的眼神,给这段本来就很奇怪的单恋更增添了不必要的诡异感觉。
故事后来也没个交代,那个母亲到底怎样?
出走还是什么?
第四段就更扯了,facebook捉奸什么的,囧不囧啊,编剧实在是想不出好一点的故事了吗?
还有跟踪,我去,在公车上范晓萱和林嘉欣两人都快贴在一起了。。
有你这样的跟踪吗?
最后范晓萱和向佐(是这个人么?
)的滚床单就更加莫名了,报复?
雷不雷啊,真是闲得蛋疼。
片尾也还算可以,回顾当初是怎样认识的,时光倒流的感觉。
片头片尾都不错,为什么中间就是一坨屎呢。
本片拍得很美,镜头无可挑剔,开头的光斑什么的,谢安琪那段YY的lomo式复古效果什么的,还有最后滚床单时的定格,都很好看。
但没有剧情神马都是浮云啊啊啊!!!
总的来说,此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的单薄,故事都很平面,而且前因后果都交代不清,叫观众如何融入人物的感情里去?
两段哭戏看得出演员都发挥不错,我也很尽力很尽力让自己融入故事里去理解人物的心情,可就是一点都没被感染到,只有片尾才稍稍有些感叹。
而且四个故事之间其实并没太多联系(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硬生生将人物联系到一起的感觉。
而彭于晏完全沦落为连接故事的线索,顺便充当花瓶,连YY都是人偶。。
范晓萱真是个忧郁帝,看得出她真的是老了。。
可惜了这么漂亮的海报,可惜了这么美丽的镜头,可惜了一票明星。
听说编剧用了六年才完成剧本,天哪,六年你不能干点别的事吗???
曾志伟你还是看好儿子,别再让他当导演和编剧了。
彭胖子你还是好好拍你的戏,别再当监制了。
至于看客们,该干嘛干嘛去,洗洗睡吧。
10年最后一天看的。
影院一直在放子弹和非2,只剩8:10有场恋人絮语,所以看它是因为它是我当晚唯一的选择,别的都看过了。
换票的时候,瞟了一眼已售情况,三分之一卖出去了,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8点进场后,发现坐的满场,喜出望外,看来小电影还是有受众的啊,要么就是他们根本没买到子弹和非2的票。
客观说,导演试图在有限的118分钟内,把常见的恋爱情绪通过电影语言描述出来,演员也很卖力的表演,通过动作眼神+行为,展现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内心情感世界。
开头第一段不错,毕竟是老戏骨,两个人表演的还是恰到好处,尽管分别都有恋人的偷情,但安排在开头,情感的真挚,避免了后面观众对这段恋情的苛责。
但第二段个人认为是败笔,尽管人物内在关系后面会有深刻交代,但女孩子近乎恋物癖的爱情观,篇幅过于冗长,这段结束后,实话说,一半人起身离席不在继续观影了。
将来出dvd的时候,希望有个导演剪裁版,这段还是再省省的好些。
全篇结束后,看到是香港电影发展协会是出品方之一,才理解,这可能是一部香港式的文艺电影。
大家只能耐着性子看吧。
典型的小众电影吧叙事风格有些拖沓,或许我太保守 里边有个故事让我毛骨悚然结局让人有些无语其中一个桥段重复三次 收获在于 彭于晏长的还行 林嘉欣是我喜欢的样子至于关于真正心里层面的满足 则是一点也无好像看了一出狗血家庭伦理剧
剧情简介 · · · · · · 【恋人絮语】是一部综合了不同类型的都市爱情电影。
当中的六段爱情故事,包含了双恋、暗恋、单恋、失恋、热恋和苦恋,这些都是我们在爱情路上总会遇上过,又总是难忘的阶段。
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沉醉于各自的爱情世界,却没察觉身边有着另一段爱情,正像初春的露水般,在不知不觉间渗进他们的生命…主演: 陈奕迅 / 范晓萱 / 林嘉欣 / 谢安琪 / 彭于晏 / 陈伟霆 / 陈洁仪 / 向佐 / 陈家乐 / 曾志伟因为剧情和主演走进电影院,也因为剧情、主演以及剧名而期望过高,恰恰忽视了这是一部新导演作品,囧新导演习惯性地应力过猛。
过分借助于形式的力量塑造更强烈的效果,对故事本身和人物的刻画却相对苍白。
也不全怪导演,编剧也应该多动动脑子。
镜头和音乐。
整部片几乎有1/3的时间似乎在放映摄影作品的幻灯片,构图精致、色彩唯美。
范晓萱段:16:9的切割令画面不完整,却恰如其分,总是不完整的人影置于画面的极左或极右,人物内心的郁结被赋予极大的张力。
其实此时不那么需要强烈的陡然放大音量的钢琴重音,反而显得突兀。
结构。
不得不说这个模仿有些拙劣,这是一个纯粹的形式上的回形结构。
双恋、暗恋、不伦恋、报复,以不同的人物个体为纽带,使若干故事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悬念。
但不同故事之间在剧情上缺乏充分的植入,单纯依靠角色个体的带入显得微弱和单薄,所谓悬念成为一场矫揉造作的作秀,我不得不想到了《低俗小说》,于是更感到这是被生硬拼接在一起的3个故事,其中一个被强行拆分为2个,以形成最终的回路。
开篇陈奕迅林嘉欣段,两人各处玩耍,很欢乐,随即故事转入暗恋段;谢安琪暗恋彭于晏的故事,彭于晏的位置变化将故事带入不伦恋段;不伦恋段首先回到12年前,讲述彭于晏的朋友陈伟霆因暗恋其母,而追踪其父婚外情,最终彭于晏的妈妈当然没有接受这段不伦恋;12年后陈伟霆受到陌生人的msn消息,由此展开报复段,与开篇陈奕迅林嘉欣段呼应,并照应了不伦恋开始处彭于晏的电话。
除此之外,几个故事之间并无其他联系。
其实完全可以用3个独立的小故事来完成这部电影,让每部分都更浓缩,至少不会令场面这么难看。
全片看下来感觉制作者过分工于技法,而对故事及人物的塑造相对单薄。
1、3、4故事看到表演,却没有看到内容,大概占据1.5小时。
几段故事,匆匆开始,匆匆结束。
没有感到任何一个人物形象是丰满的,或者一面性,如谢安琪和陈伟霆,范晓萱;或者路人甲,我想说这个电影有太多路人甲。
比较喜欢暗恋的故事。
由彭于晏和谢安琪在洗衣房的若干次交流与谢安琪的若干次yy穿插构成。
yy的几个桥段,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妙龄少女暗恋与自己有着不可逾越差距的出色青年,喜爱而不能言的闷骚心情描摹得异常生动,活泼而丰满。
这是本片比较好看的一个故事了,只是看到后来发现洗衣小妹并不是暗恋彭于晏,而仅仅是需要暗恋一个人;以及彭于晏饰演的医生似乎是gay?
让这个故事令人很不舒服。
最后说对故事的感受——这是一个乱搞的时代是吗?
各自有同居男女朋友的人劈腿在一起,被劈腿的二人已发生关系来报复;妙龄少女的暗恋更似是难以抑制的青春期冲动疯狂地寻找寄生宿体;风流老爸的私生子即将出生,而风韵犹存的老妈被儿子的朋友暗恋。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真的如此可悲,以至于《恋人絮语》这样清纯的题目要靠不忠、性调侃来完成?
是否在这个年代,没有性,人们已经不会谈恋爱?
没有爱欲纠缠,爱情故事便无从讲起?
对于按小时过日子的人,着实觉得浪费时间。
也罢。
我口味轻,这个题材不适合小清新。
1颗星给林嘉欣和谢安琪那一段…其它的都是屎…片子难看得要死……陈奕迅范晓萱也无法拯救它…彭浩翔最近在干神马,越来越不靠谱…使劲儿捧曾志伟儿子跟那谁的2人组可惜怎么扶都扶不起来…整个片儿就摄影还不错……林嘉欣算是亮点,甜美清新超自然,可惜她那段剧情太无聊……整个剧里段子平淡的太平淡,狗血的太狗血还有那些新演员,是来瞎凑什么热闹??
恋别人母那个是不是阿萨的男朋友?
真是有够丑!!!
说实话这部影片当时看是冲着陈伟霆去的,没想过他在这里只有很少的戏份,也没想过他在这里演的是这样一个角色。
怎么说呢,整部影片分了几条线进行描述,看似无关的几人,其实都有些关联,但是看的时候会有些跳跃不连贯,不过既然我是冲着陈伟霆看的,这些于我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单看伟霆戏份的小故事,他饰演了一个单恋着儿时玩伴母亲的角色,为何说这个角色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呢?
他将少年阿宝懵懂,却又轻狂,虽有对长辈的敬畏又想追求心中爱情的形象淋漓精致的演绎了出来。
当饭桌下偷穿拖鞋时,他好奇又蠢蠢欲动;当跟踪偷拍心上人时,偷偷为她挡去刺眼的反光车窗;当看到心仪之人在你面前哭泣,想安慰又怕造次却也忍不住亲近……所有种种细节,陈伟霆把握得相当细腻到位,看完让人觉得这是种少年情窦初开的很纯洁的单恋情感,而并没有任何畸恋的感觉,只是对象不同罢了,这样的梁宝晴我是很喜欢的。
只是剧情的后来我没有料到,却是毁了好友原本的家庭,最后那句“那我走了”让我忍不住想他是后悔还是遗憾,后悔做了些事毁了一个家庭,亦或是遗憾再也不能见到那个永远话不多却像是高高在上的“女神”。
看到最后这幕我是有遗憾的,我想知道后来怎么了?
可能潜意识想他们继续发生点什么?
😂 说实话,喜欢陈伟霆仍在香港时拍的一些电影远胜于来到内地后拍的一些,不论香港人怎么看,我觉得那些角色更生动更有血有肉,而他的演技就在这些角色中慢慢成熟起来,甚至做到了入木三分,犹胜生活。
前面還算流暢小品,中間有點小驚喜,最後略顯拖沓。
我只想說,看了太多oh!Mikey之後,這種形式依然好笑/假Eddie依然好笑,而且對白有神,發現粵語配音的不正宗普通話更是好笑,不過還是比較期待聽到Eddie原聲。
我是徹徹底底為了Eddie而去看這部戲的。
另外,最近連續看了3部有陳偉霆的戲,得閒炒飯、前度、戀人絮語,我真的很不明白,他鼻尖的高光是怎麼回事。
始終怎麼看都很想整過容,當然,沒有整過就沒有整過啦,我也沒什麼興趣知道。
向佐似乎天生苦像,就算得意的微笑也像苦笑,演技比較生硬。
也有可能是角色的問題吧。
還有謝安琪演的暗戀還是不夠自然,當然人是很漂亮的,尤其是女俠露出那雙眼,林嘉欣陳奕迅不用說,范曉萱還比較出彩。
最後覺得戲的一個突兀之處是,陳偉霆哪裡像少年向佐?
疑似山寨劉德華哪裡像少年彭于晏?
彭于晏哪裡像Gay?!
最後各種片段那首曲的歌詞還不錯。
爱情大杂烩火锅,虽然爱情并不总是美好的,可是,看完电影之后,却是感到深深的苦涩,丝毫感受不到爱情给恋人带来的快乐。影片难道只是为了要表达现实生活中不可信的爱情?
看的我麻烦死了!矫揉造作又没新意。
陈奕迅和林嘉欣之间的爱情好像让我看到了某种生活,危险,却又无法割舍。几个小故事因人的情感而联系在一起,挺有意思。
没劲~
戀人們的絮絮叨叨。還有謝安琪驚豔的表演。
和妹子看书很开心,吃饭很开心,聊天很开心,逛街很开心……然后,我们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主要是为看林嘉欣的,还可以
其实只值2星,但我真不舍得给陈医生2星,况且还有林嘉欣、范晓萱、彭于晏... 囧
呵呵。。。爱神马的复杂得可怜,爱神马的狗血得可憎。
淡淡的不同奶茶味道
这应该可以和《志明与春娇》齐名了,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导演很有才华,洗服妹想像力和场景颜色搭得真棒,看来好故事也要看怎么拍。奇怪居然评分这么低。
于是唐钰小宝在里面就是GAY的存在= =?
闷得一逼
信任与不信任 爱情里本来就是这样。
两个人走在一起其实不只是生理反应那样简单。性格、习惯、嗜好、年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等等,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在爱情里面非常重要,其实恋爱就像一场即兴表演,只会发生一次,不会再有重复的可能性。要了解什么为之恋爱健康的心态是,你要假设任何人都是值得爱的,直到最终证明他们并非如此。
真心觉得挺好的
谢安琪的段落很出彩,彭于晏演的肯定是gay,为什么?他在片中12年前和陈庭威分别的时候那个小眼神不就说明一切?!
每一段爱情都那么诡异,全片115分钟,都不及最后5分钟的片尾曲精彩。
恋爱版小十诫诶
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