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三集了,几度想弃剧看看豆瓣评分又再坚持看看,但1.难道没人觉得这几个傻男太没家庭责任感吗?
虽然每次闯了祸/失败了回到家哄哄妻子被原谅一家人其乐融融确实很温馨,但看到都是女性认真做事任劳任怨还要包容男方,真的是很难认同和接受啊?
2.主题是说做工的人,可是真的无法共情,没有拍出底层人小心翼翼讨生活不敢踏错一步,相反是住得挺好工作也没看出压力只是男主们整天不务正业做白日梦,不照顾家人相反还折腾家里(除了开头那一场工地受伤看病)。
就算要表现底层改变不了命运然后绝望所以游戏人生的黑色幽默也不是这样的呀,编剧和导演真的懂底层吗?
看得难受只想把几个男主揪出来打,这样真的能帮助理解做工的人吗?
最近韩雪拍快递员被群嘲,本片肯定比那个强太多,但本质上也都不懂底层,不值得这么高的评分和一水好评。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
——林立青,《做工的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團隊翻拍作家林立青作品《做工的人》,擔任建築監工十餘年的他,以文字紀錄工地現場「有如被遺棄的世界邊緣」,描寫社會底層勞動者的生命紀實。
而出版該書的寶瓶文化總編朱亞君曾分享,這本書是令她燃燒編輯魂的作品之一,「當時林立青還不擅用標點符號,甚至有不少錯字,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重點是他的視角獨一無二。
儘管2017 年相關議題在市場反應十分還是太冷,但他的觀點和書寫十分吸引人,所以說什麼也要好好出版這本書!
」而書中的照片也充滿故事,期望作品讓更多人理解「每個滴下汗水的職業都值得被尊重。
」 為了在書中收錄工人們的真實照片,她也特地請攝影師到工地捕捉師傅們的日常影像,其中一張照片讓她看了差點淚崩。
朱亞君指出,這張照片本身就會說故事,透露了許多訊息:一、工人的手上捆著橡皮筋,代表他們放飯時間是就地而坐,沒有所謂的餐桌。
二、工人的手上有未乾的水泥,還有臉上、耳朵有曬傷、灼傷的痕跡,證明了工作的辛苦。
三、當事人很可能只有40歲左右,但外表看起來顯得較為蒼老,是因為每天在戶外勞動。
為了推動這本書,書版社當時也卯足全力,很幸運發行後造成話題,卻也引來人們爭論且質疑「是否在消費工人?
」朱亞君卻說,當人們在探究或討論是否消費工人時,這些發言其實也是一種「上對下的憐憫」。
實際上工人們看到書籍出版後的反應,反而是討論著「為什麼我的照片只放一張、他有兩張?
」「啊為什麼只寫到他、沒寫到我?
我的工作也很重要呀!
」這些反應證明了,工人們真正渴望且在意的是「有無被平等尊重及看待」。
而出版《做工的人》這本書,真正想傳遞的也是「每個滴下汗水的職業都值得被尊重。
」後來朱亞君也邀請林立青繼續寫新作品《如此人生》,透過訪問各種「邊緣的勞動者」、可能被歧視的行業,寫台灣人「笑貧又笑娼」,包括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等。
書中提到這世界上很多職業其實是「沒有太多選擇的」,而階級乃由人造,「沒有任何人應該為自己所處的境遇背負原罪」。
《做工的人》被《與惡》製作公司大慕影藝改編翻拍,同名戲劇已在4月下旬殺青,由鄭芬芬導演、林昱伶製片,演員由苗可麗、游安順、李銘順、柯叔元、薛仕凌擔綱演出。
是近期讓我落淚的一部作品,覺得最能評價整部劇的是它的章節標題。
“神明之前,人人平等”“緊咬不放的鱷魚精神”“錢就是我的醫生”“艱苦人疼惜艱苦人”“人的夢想是不會結束的”“諸神隱滅,基督未顯”阿祈説,鱷魚啊,我知道你想出頭天,但是歹路不能走。
阿祈拼了命的,想破頭腦地去賺錢,發財,也是為自己的妻子謀求一些安逸。
失敗不少,但似乎從未被打倒,也有弟弟總在支撐自己。
對待比自己處境更糟的工友選擇鼎力相助,自己挨頓駡也不願講事實。
其實有想到弟弟會跟阿祈一起suicide但是又覺得不太現實,但又想對於一個癮君子來說好像沒有更好的出路。
阿祈不可能再回來做鐵工,所以阿全也沒等到自己的女神。
看似BE,但對於大家好像又都是解脫,少了痛苦,少了掙扎。
演員選得也很好,把角色形象完完全全地表現出來,阿祈的半癱狀態簡直出神。
另外很喜歡阿全這個角色,有傾盡所有的勇氣,也有坦然面對的決心,有底線,對於自己覺得不對的事是一定不會去觸碰的。
做工的人 (2020)8.82020 / 中国台湾 / 剧情 喜剧 家庭 / 郑芬芬 / 李铭顺 柯叔元
(有剧透) 今天刚看完《做工的人》第六集大结局,心情有些激动。
这个剧集讲述的是一帮工地做工的人的故事。
最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主角是几个整天想着发财的人,想出各种奇怪的方法挣钱,每一次都失败告终。
阿祈因为一次次的“投资”失败,经常被老婆数落,极度需要一次成功证明自己。
后来在老爷子的“保佑”之下儿子中了两百万元的发票,但是却把它送给朋友的遗孀跟孩子。
最后一集阿钦中风不能瘫痪,一次次球弟弟给他来一针求死。
眼泪忍不住一次次留下,最后弟弟决心帮哥哥,哥哥含糊不清的声音说“你这是在做好事,你这是在救我,救我们全家,我会保佑你的……”我也有一次泪奔,哭的不能自己。
很久没有一部影视剧让我这么动情了。
真的有被这群做工的人的乐观态度和善良打动到。
天天梦想着发大财,做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买四面佛开寺庙,结果被骗;养鳄鱼做鳄鱼包包,结果鳄鱼自杀;把从工地里挖出来的陶瓷带上古董鉴定节目,结果陶瓷是假的;回收垃圾,结果连车带回收品被偷。
可笑又心酸,一群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做着不切实际的发财梦,可是他们好似从不会被这些挫折打败,失败了又重来,发财的办法那么多,总会有一个砸中他们。
确确实实也砸中了,中了两百万,可是主人公阿祈却把这两百万送给了比他们生活更凄惨的工友蚬仔的妻儿。
明明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却偏偏见不得人生疾苦。
都是为了生活努力奋斗的人呀,怀揣着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做办公室的人哪能真正体会到底层做事人的辛苦,他们只会发号施令,连续工作四小时不准休息,轻轻松松一句话说出来就行,怎会想到会有人因为这一句话而丧命。
台剧的恋爱甜而不腻,“她妈妈是妓女她又不是妓女”,阿杰背着小玉勇敢的跑去小玉妈妈面前打招呼的时候,我被感动的稀里糊涂的,不带有任何偏见,只是单纯喜欢你。
阿祈眼中的红血丝总会让我想到我爸,长时间的劳累之后我爸的眼睛也会出现类似的红血丝。
我爸和剧中三个人物一样也有一颗发财梦,开过餐馆开过皮包店卖过各种七七八八的东西,最后也是因为学识能力不够等因素而失败,但是他也从来没有因为现实的残酷就放弃过希望呀,也始终带着善良和真诚,并把这份品质传给了我和我弟。
这部剧把小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不要带有任何偏见去看待一个人,也许你会发现很多可爱之处。
最近看到《做工的人》电影版在做宣传,发现剧版评分很高而且居然是20年的,比《俗女养成记2》还要早一年播出。
庆幸今天弥补了一角没有及时追剧的遗憾,这部剧真的好好看,还好没有再错过。
其实我没写过什么所谓“影评”,“书评”也是才开始不久,还都在慢慢摸索中,其实只是一种记录而已,顺便练练文笔哈哈哈。
对台剧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看过《与恶》、《俗女》和《光阴的故事》之后,觉得台剧真的很会讲故事,不是单纯的爽剧,而是生活本身,有苦有甜,又温暖又隽永的感觉。
《做工的人》某种程度上和《俗女》很像,都是那种笑着笑着就哭了,哭哭着哭着就笑了的“戏剧效果”。
看前半段的时候,真的好好笑,演员中有好多熟悉的面孔,曾珮瑜骂李铭顺场场精彩,儿子曾敬骅又帅又暖哈哈哈哈哈。
而且噗拢共“台湾三傻”真的有够歹命,我称之为“配乐一响,散金万两”哈哈哈哈哈哈。
后两集要哭死了,哥哥弟弟打戏那里,还有躺在一起转场,三傻的情谊以及两百万的真相等等,很多很多触动的点,底层工人的酸甜苦辣还有年轻人的爱情观念都刻画地很细腻。
从小到大每每主角遇到两难境地,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是我会怎样选择,我不知道。
这群善良的人或许并没有一个称得上好的结果,但是他们在苦中作乐,在拼命活着。
By the way,喜欢台剧还有一个原因,短小精悍啊哈哈哈哈,《光阴》除外。
是以为记。
俗女养成记 (2019)9.32019 / 中国台湾 / 剧情 喜剧 / 严艺文 陈长纶 / 谢盈萱 温升豪
俗女养成记2 (2021)9.32021 / 中国台湾 / 剧情 喜剧 / 陈长纶 严艺文 / 谢盈萱 吴以涵
全员演技全部在线 不用看见挤鼻子瞪眼的劣质演技值得一看 但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先看了一眼评分 高的离谱 想着肯定会很不错的代入进了故事 打死没想到被爹味熏晕阿祈简直就是白日梦一级建造师 本人这个废物看了他都要自叹不如 怎么能这么废物先夸奖:他和朋友的友情 和弟弟的亲情还是蛮感人的 他本身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到拿儿子中奖的奖金去帮助同事的妻儿 好了也就到这了我就夸不下去了 我不否认他善良的出发点 甚至就像昌嫂说的一样 他的这种无私很多人都是没办法的 这样的善良观众看了无不落泪啊是不是大家 不!
我宣布他是全剧最自私的人没有之一 !
离谱到无语!
你好心你善良 拜托你自己赚钱 拿你的钱去普度众生 你这么善良这么有爱心这么伟大 你拿你儿子中奖的钱去当大慈善家?
我看的时候不止一个点无语到晕厥 谁和他组建家庭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一家人是哑巴不会讲的还是怎样 娶了这么好的老婆 尽心尽力的为了他的原生家庭 连这种事情都不配商量一下吗 有把儿子老婆当人看吗拿着自己孩子的钱去装什么大尾巴狼 我完全不否认他的出发点确实是善良 但这种自私的善良对家人负责吗 阿祈根本不配拥有伴侣 组建家庭 他是一个烂透了的老公和爸爸 最后阿祈他老婆哭的时候简直太惨了 摊上这种伴侣简直太惨了 在她的角度有这样的儿子也太惨了 我可太喜欢小杰了 但最后他的那句“你又没问”我带入她妈妈的视角 我都欲哭无泪 什么样的老公和儿子啊真是救命还有希望弟弟帮助自己结束生命的时候说不拖累老婆儿子 太好笑了 他可真是太伟大了 真的是把自私刻在心脏的程度 不喜欢用标点 仅写给自己看
插科打诨,嬉笑怒骂间,谱写了一首属于做工人的哀歌。
难怪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啊。
体力活有多苦,阿祈太懂了。
虽然他总是好像做着发财梦,但他的生活也是泡在苦水里的。
他说,医生都让我们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怎么可能吗。
饭拿到手里就是冷的,三两口吃完,身体能好才怪。
这些拿命在搏生活的人,却又是最不受人尊重的那群人。
不断地做白日梦,不断地梦破碎。
都让人忍不住想,他们是不是没脑子啊?
是的,他们的确是没脑子。
可若换做你我处于这样的境地,都是一样的。
你以为自己接受了文化教育,过上了仿佛中产的生活,像白领一般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吗?
不是的,有时候只是巧合或命运罢了。
阿祈阿钦兄弟俩在最后的日子里,看着远处的高楼,真的感慨,也有些不可思议。
为什么自己造出了这么好的楼房,却连一片屋檐都不存属于自己。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偏偏因为做工这件事而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了,拼上性命,还是赚不到什么钱。
没有什么原因。
对兄弟俩来说,我不觉得这一定是个不好的结局。
因为他们都解脱了吧,不用每日处在对妻儿的愧疚中,不用沉浸在上瘾的苦痛中。
很多人觉得阿祈把钱送人非常的不合理,不可思议。
对常人来说,对我来说,大不了给一半就很好了嘛!
可是啊,这才是阿祈啊。
这么天真,敢做梦,没什么文化,但仗义善良的阿祈。
可惜,我们不容他。
這部真心推薦,集數不多但把很多台灣底層勞工被漠視的權益和心酸血淚揭露出來給大家知道,但又不會賣慘,用喜劇的態度講述很悲哀的故事,這才是我最大的哭點。
當然工人一點都不可憐,也不是可憐才去做工人,只是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會被社會歧視的職業。
雖然工人的薪資普遍蠻高的,也伴隨著高風險,往往一個岔子就可能造成永久的傷害。
但是現今社會其實不需要事事都體諒,相信這也不是本部劇的初衷,畢竟這個繁忙緊張的年代誰不辛苦呢?
大家要的僅僅是彼此的那一點尊重罷了,而這部劇替他們發聲了!
對了,裡面都是很優秀的資深演員和有潛力的演員,像演阿全的薛仕凌之前在《前男友不是人》的時候就已經很討喜了,揣摩角色的能力很強,真的很喜歡他演的阿全,得獎實至名歸👍哈哈哈偷偷告白,小時候超喜歡柯叔元,鄉土劇裡面都演那種帥叔叔哈哈哈哈雖然現在都演阿伯了但還是帥啦哈哈哈😂😂😂😂😂
闲来无剧,打开豆瓣我的想看,翻到一部台湾剧《做工的人》。
几个小时内看完了,有一点感触。
不去体检。
因为怕自己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知道医生说的那些,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
这句话听起来好熟悉,想起来爷爷也这么说过。
每次让他少点吸烟,他总是戒不掉。
劝他少点喝酒,也总是改不了。
身强体壮的,基本上不会生小病。
但还是担心他的身体,毕竟抽烟喝酒几十年,也不喜欢体检。
中风。
为了不拖累家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前听家里人聊一些家长里短,就会聊到,谁谁家的大儿子,喝酒中风,前两天还活蹦乱跳的,几天就不行了,瘫痪在床上需要人照顾了。
口歪眼斜流口水。
总是感叹不已。
小时候我以为那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发现这东西离我很近,离我的家人很近。
我也很害怕死掉,害怕生病。
年纪大了,越来越害怕死掉。
后来明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的微信签名是平安快乐、健健康康。
我越来越体会到这样的要求才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确实有很多东西是身外之物。
妓女。
是迫于生活无奈谋生所需。
小时候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谈到妓女的时候看见大人们脸上暧昧的神色和隐晦的表情,我模糊地感知到好像不是什么特别光彩的事情。
那时候去给对面的KTV(带小姐的那种)送饭,看见里面浓妆艳抹的女人,刺鼻的香水脂粉味,遍地的酒瓶盖子和烟灰。
后来长大一些,才开始明白,世事都有因果,做这行的,生活所迫的多。
最后哥哥中风快要死掉。
弟弟和哥哥躺在床上回忆起小时候。
看着被涂鸦满了的墙壁。
仿佛小时候还是昨天的事情。
时光是把杀猪刀,早就磨刀霍霍了。
最近我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了。
比我年龄还大的房子,三分钟内,被夷为平地。
贴在柜子上的贴画,每次吃一个两毛钱的泡泡糖,都要把里面的贴画贴在白色的衣柜上,整整齐齐地,贴满了柜子门。
养过的白色大狗狗,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再也没见过,妈说是丢了。
那些老旧的记忆都随着拆迁消失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些东西,年龄大了,就会逐渐懂得了吧。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虽然会难过,但是日子还是那样一天天地过。
不难看,但是最终主线落在兄弟情上不是我喜欢的
现实太过于苦痛 即便美化后的现实依旧心酸
倒也没有评论里夸的那么高😅
一般
第四集分集剧名,点出了这部剧的核心:艰苦人疼惜艰苦人。剧中没有特别强调,作为常态呈现的是:台湾建筑业工人是有双休的(法律规定月休10天)。《远见》杂志23年1月号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如今,連外籍勞工都不願意加班,重視週休二日、準時下班之外;如果臨時需要加班,也採取兩班制,「最多加班到10點半,工地就沒人了。」 ”,“時間不到傍晚5點,在橋墩基地底下工作的建築工人陸續爬上來,拿著上下班紀錄卡排隊,等待下班;5點後,工地現場果然已經淨空,只剩夜間打亮的燈,孤獨照著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待主角将得奖发票赠与孤儿寡母的动作,似乎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营造业工人看似在社会分工的基层,但他们不自视为弱者,他们也有着乐善好施与扶危救困的精神。这也是他们生而为人,本应有的骄傲与尊严。
看了一集多点 真的看不进去。。。
哭中带笑啊。我这辈子都看不到大陆有机会拍这种东西了
一集都看不下去
无聊的要死,竟然这么多人好评??
1.从古至今,工字不出头。2.管虎的「生存之民工」,更符合我们的国情,可惜后来河蟹为「春天里」。3.近两年台剧厚积薄发,质量越来越好!推荐指数:4.4⭐
我看不是这剧疯了,是豆瓣疯了。好些个拿大陆拍不出来拉踩,实事求是这题材大陆十几二十年前就拍过了,麻烦您稍微考古再来。就说台湾自己,这哪一点比得上《天水围》或者《大佛普拉斯》?喜剧或是闹剧?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显得太过浮躁。这种题材就应该是脚踏实地,平淡是真才对。这年头艺术水准下跌得厉害,审美也跟着跌得厉害,矮子里面拔高子罢了。
热评第一,大陆有管虎导演的《生存之民工》
这不是“做工的人”,只是“做白日梦的人”,非常令人失望的剧情设计。
前期对阿祈的发财梦有多无语,最后对阿祈的离开就有多痛心,从阿钦推着阿祈出门一直到两人告别然后死去,真的是哭的泣不成声,也可能是和自己这两天阴郁的心境有关,但阿祈啊,你能不能不要走?你知道阿钦也同你一起走了吗?你留下阿钦一个人叫他怎样浪子回头,快带着阿钦回来做你的那些白日梦吧,你走后,工地都变得沉闷起来,大家都在怀念着你。阿祈啊,你对命运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那股力量,正象是底层人民追逐美好,与命运的顽抗。你知道吗?阿昌的女儿考上了大学,女神也回到了阿全身边,美凤和小杰会越来越好,做工的人们也在慢慢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总会像你认为的那样存在光亮。
真的,拍生活剧好好跟对岸学学,不要一上来普通家庭都是百平豪宅现代化装修,人物一出场也是香衣名车。闽南语原声很赞,说的台词也极接地气。小人物也有梦想,苦乐交织,但是生活一直在梦想照耀中继续,有点羡慕他们的小幸福。虽然不是很认同阿祈这种过于大方的行为,但是还是要说阿祈美凤小杰(我必须要把他们三个名字都点到)一家真是太可爱了。金钟奖欠李铭顺一个视帝。
我们的身边总充斥着一种声音,它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是灰暗的,不堪的。可是在剧里,我们看到的是,即使人生那么不容易,穷人翻身最多就是个转身而已,也总有善良,总有希望,也总有像小杰小玉一般美好的人。
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还有拼了命都不能及的发财梦。
有被感动到,小杰背着小玉和玉妈打招呼,見仔在筹钱中去世,这是在喜剧节奏中最好的出现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最纯洁的小杰和最乌托邦的大叔们,羡慕有陪着一起闹的人。阿祈的中风是最大的悲伤,如鲠在喉,“用你的药给我打一针,我动不了才求你,我是你哥我怎么不知道”,深深体会到了一种身不由己,今年第一部五星
如果做梦比较快活,多做一点也没关系。他们都是跌落的人。小杰背着小玉去追玉妈,哭了!虽然知道最后肯定是温情挂出来催泪,但从看完第一集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到最后看到善良x善良x善良,有人去讲他们的生活,真好。以及我上一次看到李铭顺是他演杨过诶…现在两鬓斑白坐轮椅演中风…有周蕙!The周蕙!
快进的看完 总结就是身体健康比发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