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差异很大,表达情感的方式很不同,一个保守一个开放,其实我觉得电影名没有充分传达出主题,这是一个愿意付出爱的女人,只不过她遇到了一个很懦弱的男人,以及一个很刻板严谨的家庭,从中也发现英国的婆媳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幸运的是她居然能够遇到一个和她一样的开放以及对爱十分勇敢的公公。
整部电影都很精彩,开头很美,探戈很醉人,尤其是这部电影里的所有歌曲都十分畅快。
杰西卡贝尔和科林费斯演的都很棒!
她的放荡并不是源于无知,反而她是懂得驾驭智慧的聪慧女子。
适时的,忍让,以及袒露自己。
电影有个完满的结局,寂寞深处,两个放荡的人最终一起奔向未知的前方。
她理应得到属于她的所有,更庆幸的是,编剧让她遇到了黑暗中的另一团焰火。
这让我想到《巴黎我爱你》里面的一段,哑剧之谜。
两个哑剧表演者在喧嚣繁忙的城市里奔波,只能在生冷的监狱里相遇。
一拍即合。
我们知道那并不只是爱情。
是同类相遇所闪烁的光芒。
被淹没在人海里,我们甚至绝望地认为不存在的同类。
但个人自私地,希望她能独自潇洒地离开,不再停靠,虽然停靠是流浪者的理想,而流亡才是他们的宿命。
Kritin更瘦了,Colin却更胖,他们都老了,我却还是适应不过来他们已经在演主角的爹妈。
Colin还是一脸冷峻,但多了狡黠的偷笑和冷不防的妙语。
达西先生的落落难合是出于身份和智慧的自命不凡,Jim的自我封闭却是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孤独。
两者可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Jim的闺女说不想对客人笑,Jim干脆地说:“You are English, fake it.”我对这位前达西先生的坏印象一下全没了。
当Larita四面受敌甚至失去了丈夫的支持时,一向邋里邋遢的Jim突然整洁英俊了。
她独自在舞池里绝望地转过身时,他就在面前,牵起她的手于众目睽睽之下惊世骇俗地、背德败俗地、全情投入地跳了一支探戈。
女人爱骑士,不是因为刺激或浪漫、不是因为无知或虚荣——起码不全是。
只是因为再独立再自由、再大胆再不羁的人都只是个人,当她孤立无援时渴望有人为她着想、坚定地支持她。
但是以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为首的男人们好像总没法明白这个道理,还很委屈。
活该Larita的丈夫眼看着老婆和老爸弃他而去,绣花枕头。
电影告诉广大女性朋友,别嫁那么远,再多的爱也抗不过婆婆小姑都讨厌你,要么委曲求全要么就像女主那样离开,当然,不管哪种选择都不会令人愉快。
言归正传。
某著名搜索网站说“《水性杨花》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旧世界道德礼仪与新世界自由平等相互对抗的故事”。
旧的东西未必不好,新的东西也未必全对,这个世界哪存在什么绝对的好与坏,道德礼仪和自由平等又何须对抗。
电影海报很美,仔细一看是Larita和公公,真是可笑。
导演也许想把公公塑造成自由平等的形象,可是我只看到了一个无力正视残酷的事实,不顾妻儿,毫无担当的男人,片中代表旧世界道德礼仪的妻子在一群妓女中拉他回来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他却在电影开始说“Not nearly as exciting as crossing your mother”,他也终不负众望在电影结束,家庭面临破产的时候跟着儿媳,所谓的自由平等跑了。
这是个男人?
人永远没有办法只为自己而活,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你要为父母活,长大了还要为妻儿活,为很多与梦想无关的人而活。
与Larita共舞亦有些讽刺,他可曾为为家庭付出一切的妻子做过什么?
他可曾为这个家庭做过什么?
如果电影非要表达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如把海报改成Larita和她的婆婆,两种文化的代表,都是令人敬佩的女人。
Larita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女人,她美丽、自信、坚强而勇敢。
有几个人能做到让饱受病痛折磨的丈夫提前离去,有几个人能及时止损离开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说I can’t change, not for you… not for anybody… any more时是Larita最美丽的时候,宽容但是有自己的底线,始终拥有一个真实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Mrs. Whittaker是个命苦而坚韧不拔的女人,丈夫指望不上还处处跟自己作对,女儿们不知所谓,儿子还太年轻没有定性。
好在儿子看见了Mrs. Whittaker的艰难,决定放手Larita做他该做的事。
事情分两种,喜欢做的和应该做的,两者能统一起来是人生一大幸事,如若不能就要看看自己肩膀上有什么。
喜欢Lairta,尊重Mrs. Whittaker,厌恶Jim,John只是尚未成熟。
谁是真正爱你的人?
谁真正在乎你、理解你、支持你决不是唯唯诺诺离你而去的那个乳臭未干的boy众目睽睽之下,悄然站在你的背后,毫不犹豫地迎合你的蓦然回首牵起你的手翩然一段激情探戈尴尬还给那群庸人震撼而尽兴芸芸世上,有几人能活得尽兴?
茫茫人海,何时何地能幸得一君与我共舞?
看这部片子,多少想到《痴男怨女》,两者风格上非常相近。
只是拉莉塔比起温夫人要更年轻更美貌更浪漫不羁更野性难驯,相对与温夫人的历尽沧桑看尽世风,她还有爱想给予。
只是她看重的大男孩,还不明白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一直在妻子的想法和母亲的渴望之间徘徊。
美丽有故事的女子所到之处所引起的男人的爱慕和女人的嫉妒也是可以想象的,同时在这种情景之下也存在各色的歧见和揣度。
导火点是她隐瞒的过去。
这过去在不了解又有偏见、保守而没落的英国田园氛围中,显得如此的不堪险恶。
她好像一直没有真正为自己辩驳,直到最终她说:“爱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做任何事,甚至是帮他注射毒药,因为他虚弱得无法自己动手。
”在这一刻,爱上女主角,不止是美貌不止是野性不止是这一些,而是她懂得什么是爱,爱得无畏偏见,甘冒风险。
潇洒地走,没想到却在这样的家庭里找到了知音,实是意外之喜。
Jim说得对:“艰难之路,惟勇者行。
”
对片名中文翻译无爱,这样一部深沉的电影怎么能加上一个如此轻浮的翻译名。。
还不如直译成“爱情如此轻易”。。。
虽然电影整个氛围营造的很充足,演员也都很到位,但是用短短的2小时叙述这个经典的“热情迷人的美国小妞遭遇高傲传统的英国家庭”,还是有些过渡很仓促比如,我始终不太明白男主的爸爸为什么如此支持女主,最后还坐上女主的车扬长而去,而在电影里他们不过在修理车子的杂物室有过一点交集整个电影就是在叙述一个矛盾的故事,男主爱女主但是男主却不知道爱是什么,我一直觉得男主同时爱着女主和他从小的玩伴sara,他爱sara对他的了解和从小青梅竹马的默契,也爱女主的独立和性感,男主唯一没有弄明白的是在婚姻里到底默契和门当户对,还是新鲜感和致命的吸引力对他来说比较重要 而女主本来塑造成一位独立自主、极有魅力的女人,就连男主的妹妹见她第一面的时候都说她“expensive”, 但是她却在对自己的爱情抱有如此奇怪的期望,就像她最后对男主说的,如果爱的够深就会把毒药注入深被癌症折磨的前夫身上、因为他连注射器都拿不起来。。
也难怪男主的家人说她是“gold digger”。
真的很喜欢科林费斯,虽然他的这个男主爸爸角色有点莫名其妙,但是还是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打转,导致看完电影后男主的长相都有点模糊看他的single man的时候,真的很害怕Tom Ford把他塑造成中年猥琐gay大叔,但是他的书卷气还是把single man这个稍微有点浮躁的电影镇住了。
电影让我惊艳的地方还有那个管家的形象和女主的造型,管家那是相当黑色幽默,不管是他面无表情的接住掉下来的望远镜还是行云流水地把帽子扔在维纳斯雕像的头上,乐死我了女主的服装真的是很美,剪裁得体的造型衬衫和阔腿裤,很vintage也很luxurious。
总有那么一部好电影,它是专门拍给女人看的;片中的女主角,毫无例外的美丽坚强,让所有女人心动又羡慕,恨不得立刻摇身变成那样的女子。
我最爱这样的电影。
好像有经历的女人往往都会和小男生走到一起,女人的成熟会成为小男生成长的养料,而小男生纯洁的爱可以用来疗伤,就像la所说的,boy, this pure boy, arrived fresh and unblemished. i married him bcoz any other rltshp seemed cheap and squalid. 他出现了,她眼前一亮。
看过无数的欺骗和谎言,经历过一段段短暂的相处,遇上一个全身心投入来爱你的人,很难不沦陷进去,溶化在他的融融爱意之中。
很可惜,成人的世界只有游戏。
愿意全身心投入感情的,似乎只有心智尚未成熟的男孩,或是拒绝长大的彼得潘们了。
可是,能否于这样的孩子相伴一生,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让我们别那么chinese,只考虑所谓的现实问题,比如说,男方没房没钱,之类。
导演应该也担心这点,所以给了男孩未来农场主的身份,豪宅和大院子,完全在物质上满足女人的虚荣。
但伴随着这一切而来的,必定有挑剔的家人,比如说,一位专制的母亲。
在这样的设定下,我们的女主角必定不是凡人。
这要是在中国,女人肯定含泪默默忍受恶毒婆婆的欺负,安心过着阔太太+家庭主妇的生活。
而我们美丽坚强的女主角,在男孩展现出懦弱一面的时侯,抱着双臂用洞察世事的口吻说,你还不够爱我,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爱。
但她是爱他的。
她在离开她的小男人时,是那么的不舍。
她也为他的冷漠伤心流泪。
但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凡事听妈妈话的小宝贝,她想要的是一个懂自己的,同样成熟的男人。
小男人的爱让她着迷,让她不舍,但她永远有勇气转身离开。
她不再年轻,所以她无法等待他长大——那一天可能遥遥无期,永远不会到来。
所以,小男人永远不会是成熟女人的终点。
二人回来,二人离开。
这是最好的结局。
在碟店里看到这张碟封面女人自信动人的微笑,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果然。
最后,我想说,这部戏的女主角很美,真的很美,她从内心散发出的那种强大气质令我心神荡漾。
我为她的伤悲而伤悲,也欣赏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
我能看到她眼中的悲哀,也能看到她心底的希望
《 Larita 并非水性楊花-電影「Easy Virtue」》
「杰西卡•貝爾 Jessica Biel飾演的拉莉塔 Larita」看了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根據諾埃爾•考沃德(Noel Coward)同名話劇改編並執導的電影-《Easy Virtue》,也讀了一些個相關的評論文字,發覺影片裡由杰西卡•貝爾(Jessica Biel)飾演的女主角拉莉塔(Larita),被誤讀得一塌糊涂,反正,除了《水性楊花》之外,相關譯名不是《放浪》、《放蕩》,就是《輕浮的德行》了,聲名相當狼藉。
自然,作為導演的那一個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對於《Easy Virtue》的一番苦心改編,也就被誤讀了。
《Easy Virtue》電影海報一部分觀眾,也許是被影片的中文譯名《水性楊花》,先入為主了,也許是因為看過阿尔弗雷德 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在1928年執導的《Easy Virtue》,思緒還在那條風流女子煙花路的小衚衕裡繼續徘徊,走不出來了,結果,拉莉塔最後與她公公老惠特克(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飾演)的感情結合與斷然出走,也被硬生生地扣上了「亂倫」與「私奔」的罪名。
其實,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參與改編,並執導的這一部影片,故事劇情,並不十分復雜,美國底特律工人家庭出身的女賽車手拉莉塔,在與英國貴族子弟小惠特克相愛結合之前,曾經遭遇過一次不幸的婚姻,年齡相差懸殊的丈夫因身患絕癥而無望自盡,為此,她還幾乎被控謀殺,幸遇法律公正而未被冤枉,繼而,在蒙特卡羅國際賽車大獎賽上,儘管,first across line,又因為她是一個女性,最終被取消了獲得冠軍的資格,就在這個時候,她遇上了這一個英國貴族子弟约翰•小惠特克(本•巴恩斯-Ben Barnes飾演),歷經坎坷的拉莉塔自以為幸福降臨了,當然,她并非著眼於他的門第和財富。
其實不然,世俗故事自然會接踵而來。
约翰•小惠特克的貴族之家,儘管還是腔調十足,處處擺足派頭,然而,實際上卻早已經淪落到破產的邊緣了,他的母親-維洛尼克(克里斯汀•史考特•托馬斯-Kristin Scott Thomas飾演)原本是指望讓他和鄰家的貴族小姐結婚來挽回門第敗落的。
就這樣,乍到倫敦郊外莊園的新娘子-拉莉塔遇到了比初入大觀園那一個林黛玉還要糟糕百倍的境地,自然,隨著劇情的展開,演繹的遠遠不止是美國式開放與英國式古板的矛盾,最後,拉莉塔與在那一個家裡毫無話語權,卻是曾在戰爭中飽嘗生離死別滋味的公公-老惠特克感情迸發,接著,第一次婚姻的曲折故事也被曝光了,劇終時分,大庭廣眾的派對上,小惠特克拒絕了她含淚祈求的探戈共舞,尷尬與羞辱之中,素來穿著邋遢的老惠特克,卻華服登場,挺身而出,與拉莉塔款款起舞,最後一曲的探戈結束了,被維洛尼克宣布驅逐的拉莉塔,與那一個老惠特克,終於斷然攜手出走了,因為,這一個拉莉塔,不是林黛玉。
「最後一曲探戈」
「最後一曲探戈」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的鏡頭裡,斑斕滿目、塗料剝落的天花板,和燈火輝煌、長裙禮服的舞會宴席;與下人態度溫馨和藹的老惠特克、拉莉塔,和那一個頤指氣使、眉角高挑的女主人-維洛尼卡,相映成趣,處處是難以調和的新舊觀念反差。
老惠特克與拉莉塔在世界觀、人生觀上的默契投合,一早在破舊的汽車間裡就伏筆下來了,那一輛又破又舊的老摩托車,終於,被拉莉塔修復了。
對於明艷動人、性情開朗的拉莉塔,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沒有一點要予以譴責的心思,更沒有要冠冕以「水性楊花」標簽的意圖,小惠特克一直沒有停止過與鄰家貴族之女的調情勾搭。
一則,他們青梅竹馬過;二則,作為一個紈绔子弟、並且一無所能的他,要挽回家族的沒落,也祗有此招了。
好些觀眾疏忽了拉莉塔臨走以前,作為答謝,給了那一個管家一張數字慷慨的支票,賄賂的目的是什麼呢,也許,從美國傳來的所謂婚姻丑聞,正是拉莉塔一手安排的劇透,貴族之家的派頭,好多電話,都是管家先行接聽的啊,給那一個在美國當小報記者的喬治叔叔一點點緋聞暗示,也是在主僕之間,慣常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的確,長痛不如短痛,快刀斬亂麻,非常符合拉莉塔的個性,她是一個優秀的賽車手,她說過的,要善於換排檔,對於這一個虛偽的舊貴族門第,她曾經想隨遇而安的,她有過努力,有過付出。
但是,當一切都看破了,她也就放棄了。
同時,也是為了成全英國貴族用婚姻來挽救頹敗的故事演繹,維洛尼卡就剩下此一招數了,看過了《都鐸王朝-The Tudors》的觀眾都知道,那正是昔日英王亨利八世的慣用伎倆。
舊日隨遇而安的夢,破滅了,新的感情,卻是要緊抓不放的,這也是隨遇而安,那一碟菜點錯了,不是我的菜。
但是,並不是說拉莉塔再也沒有選擇權了,對嚒?
拉莉塔與老惠特克的出走,也許貧窮,也許辛勞,但是激情。
附帶說一句,老惠特克也沒有錯,對於那一個素來喜歡站在金錢權貴男人身旁的勢利婆娘-維洛尼克來說,他是早就應該一腳踢掉了。
況且,「This is the end!
」,是維洛尼克在那一曲激情探戈結束後,迎上來親口對老惠特克說的,Ok,that’s over!
「最後一曲探戈 - Easy Virtue」Easy Virtue,不是「水性楊花」,Easy Virtue,正是一種寬容與隨和的性情,是性情拉莉塔的一幀絕色寫真。
是爲記。
-ZY.S. 2009-May-24(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First,请容许我为片中那只惨死的吉娃娃默哀三秒钟……吉娃娃君以生命为代价,告诫我们若要珍爱生命,请远离杰西卡.贝尔的屁股。
以令人哭笑不得的“吉娃娃之死”这一幕作为本片中婆媳关系白热化的导火索,编剧也真是奇思妙想。
这部片子固然可以上升到英美两国价值观的冲突这种高度,但是有这个必要么?
在本人看来这就是一出美国儿媳VS英国婆婆的金枝欲孽,看点就在于二女之间迸射的火花,硬要给这部滑稽味十足的片子扣上一顶文化冲突的大帽子实在够别扭。
不过影片的结局倒是切合了时下的教科书给我们灌输的观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于是代表了伟光正进步新青年的美国儿媳最终打败了封建守旧的英国婆婆,潇洒地拍屁股走人,留下探戈一曲,顺便勾走了与自己共舞的公公。
这狗血的结局让我不禁怀疑导演是心疼科林叔绿帽戴得太多,所以才让伊演这个不怎么讨好的角色,好让他在这部片里把托马斯姐给他戴的帽子戴回去。
可是,还绿帽子也要讲究场合吖!
本来看着贝尔女士趾高气扬地推倒无辜的维纳斯雕像时我就够为我家托马斯姐憋屈了,结果下一秒科林叔就蹿进贝尔女士的轿车,和伊携手绝尘而去了……尼玛不带这样往人伤口上撒盐的!
我家托马斯姐一个人辛辛苦苦操持家业外加拉扯一帮不省心的娃儿到头来居然只换来老公的背叛,it’s not fair!!!
所以这个结尾让我坚决地只给片子打了及格分。
更何况我的情感天平本来就是偏向托马斯姐那一方的。
恐怕正是我对托马斯姐的偏爱,导致了自己对贝尔女士饰演的美国儿媳毫无好感。
据说大部分美利坚人民见到贝尔女士时就像片中的男子那样神魂颠倒,但人之所好,不能强求,这位女士一直是我的审美盲点,看到片中她出场时围观群众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我只会有严重的出戏感。
至于与科林叔共舞的那一段,敝人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被惊艳到五体投地,而是十分庸俗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贝尔女士那醒目的下垂臀部上,整场看下来的结果是科林叔的风韵犹存科林叔的闷骚舞步神马的……面对贝尔女士的臀部都化作了浮云。
结尾处的那一段“分手宣言”也大大地给贝尔女士饰演的角色减分,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最好的是挥一挥衣袖,不留一句废话。
伊在婆婆家受委屈了我们理解,但伊这不省油的灯也没少给婆家惹麻烦,英国婆婆批评伊的那番话本人觉得甚有道理,她可以瞧不起这个国度的古老传统,但作为一个无须付任何责任的局外人,她有什么权利把他人为维护这份传统所付出的心血贬得一文不值?
这不是个性,而是自以为是。
伊临走时把婆家每个家庭成员逐个blablabla一通,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实在玛丽苏伟光正到让人吐血,尤其是伊对巴恩斯帅哥说的那番话:亲爱的其实你不懂什么是爱,老娘为我那前任死鬼付出了好多好多blablabla,你能爱我爱到为我付出那么多么?
……大姐,分个手而已用不用巴拉巴拉那么一大段把自己塑造得那么崇高那么活雷锋啊?!
搞得像是天底下的男人都负了你只有你了解爱的真谛!
瞧巴恩斯帅哥一脸茫然杵在原地的神情,分明是想说:“老婆大人我啥时候招你惹你了啊TAT?
”巴恩斯同学对托马斯姐大吼:“Shut up!Mother!”大大地不对,扣一分。
如果遇到那样一朵奇女纸对我指手画脚一通然后像小屁孩一样把气撒到我家米洛斯的维纳斯上,我要不发火才特么是神经病啊!
不过巴恩斯同学的颜……成功地把这扣掉的一分补了回来,而且伊在这片子里秀了秀歌喉,着实令我小小惊喜了一下。
虽然被大多数人视为花瓶,但至少伊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花瓶,调情耍帅卖萌撒娇样样能来,在本人心目中伊就是除托马斯姐以外的本片最大亮点。
所以这部片也让我坚定了新版《漂亮朋友》应该让巴恩斯去演的看法。
人家再怎么花瓶演技好歹也强过牛五方是不是?
巴恩斯同学的那张脸才是能把巴黎贵妇人骗到找不着北的小白脸好吧?!
而且……比起牛五方,巴恩斯同学至少有资格……摸托马斯姐的胸……最后表示非常喜欢托马斯姐演这种集优雅傲慢和刻薄于一身的角色,真心觉得海报上占据最醒目位置的应该是她才对。
只是求你多接些欢乐点的角色吧,老是看你在银幕上各种出轨被出轨真是伤透了心啊,感觉都不想再爱了!
杰西卡·贝尔可真够壮的,而且由于奇异高耸的颧骨,总显得格外乡土,活脱脱本·巴恩斯他妈。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的表现才真的精彩,是整个片子的灵魂,柯林·菲尔斯只能算是平平。除了导演,别的工种发挥都挺出色,有种怀旧而又滑稽的气氛。
莫名其妙,除了tango那段有点《闻香识女人》
Katherine Parkinson以闺秀姿态出场时我以为丫终于要演个正经角色了,没想到还是疯傻大姐路线=。=管家同学各种萌都快抢Colin的风头了~导演很有哥特情怀,偏爱镜中投影以至于都快到了滥用的地步。。。
音乐好听得一塌糊涂,结尾的探戈简直惊艳。脸叔换上礼服,恍惚间仿佛达西再现。儿子虽然很帅,可是老子一出现,就让人觉得没他什么事了。结局很好,纵然他俩并非私奔只是搭个车,片尾曲那一段唱合也够让人回味了^_^
我要说我爱Colin Firth,那段探戈美极了~~~
给jt的品位丢人.
要说浅薄愚蠢的女主角代表美国文化,恐怕还真冤枉美国文化。要说女主角懂得什么叫爱情,恐怕也真委屈了爱情。让这个刘胡兰似的大义凛然的形象,洋洋自得炫耀着骨子里的粗陋、无知、虚伪、造作、自私和唯我,并享受追捧与赞美,是二流蹩脚剧肤浅露骨的价值观宣传,这哪里是什么喜剧?这是悲剧,大悲咒!
好喜欢主题曲!
两星半虽然换成了20年代和加了战争问题但总归还是了老问题。
一个精致的英国小品,出色的演员,不俗的剧情,不过片名的翻译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英式幽默毕竟不能通过汉语准确的表达出来,不明白这部片子的评分为什么这么低><ost好棒
强势的婆婆,愚蠢的小姨子,没长大的老公,浪漫的公公和对爱理解深刻的我,混乱且nonsense的人设。就是说CF这个角色真的无法理解,参加过战争后就彻底放弃了家庭的责任,导致儿子为了家庭还得跟青梅竹马结婚,最后甚至跟女主跑路了😅真绝啊,男人。
新娘敢爱敢恨 新郎没长大 爸爸用战争的伤痛做借口花天酒地不珍惜生活 妈妈以顾全大局为借口控制别人的生活 妈妈男友很诡异 管家有点意思
预告片看的很不错,但电影本身让我很失望!不喜欢杰西卡贝尔!纯粹是为了看本巴恩斯和演他小妹妹的人才看的!但是本在里面基本没什么戏份,她妹妹还没有再野孩子里漂亮,还不穿内裤跳康康舞。。。。。。但是依然期待本的多里安格雷的画像!~
除了英式英语很好听,其余都很boring。
三星半。戲劇改編的輕喜劇愛情片,考究的佈景服裝,好看的表演,一唱一和的臺詞和流暢的情節,輕浮又不乏有趣的探討;戲劇衝突明面化,但不管是價值觀還是家庭觀,哪個時代都有難念的經,不用擔心會缺少市場;賞賞翹臀、倔阿姨、美男、頹廢叔,被英式幽默逗笑,拿來消遣肯定會滿意而歸。
复古到了电影界
年代调调神马的很喜欢~父子2男也很喜欢~^ ^~嘛,还是喜欢Colin多一点~老男人更有味~~ = =
一般吧,除了女主比较美
没什么感觉, 女主角实在..定位是好D, 演的不怎么D!!
糟糕。。表现的不好。换掉全班人马!大假牙杰西卡,不要碰到我这个导演——让你永远站橱窗。Colin老兄,不指望你有好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