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

蔓延,Pirated Copy

主演:于博,胡晓光,王亚梅,娜仁其木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蔓延》剧照

《蔓延》剧情介绍

蔓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和女友越轨而被勒令退学的大学生申明(于博 饰),从此成了游走社会边缘的盗版盘小商贩。他穿梭酒吧、天桥、高校之间,为各色人等提供违禁的精神食粮。他会耐心的将影片放一遍以检验盘的质量,也会及时地为老主顾们提供上门服务。上到大专院校的教授,下到不为人齿的妓女,都成了他的主顾。艺术院校女老师梅小静(王亚梅 饰)的丈夫是同性恋,她将肉体和精神的压抑全部投射到生活中来,而一张张虐恋的光盘正是她所需要和模仿的;一对热爱暴力电影的夫妇(胡晓光 & 娜仁其木梅 饰)丢掉工作,为了帮儿子筹集学费,他们模仿《低俗小说》策划了一起抢劫;某摇滚乐队鼓手罹患艾滋病,在申明的建议下,他看了那部《大河之恋》;一个妓女热爱电影,她愿意用身体交换喜欢的片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拳霸少年战斗女子学园谋杀疑案吉星高照2015没有心跳的少女美好世界霹雳霸王花墙里的声音对影第六感之吻爱是一场温柔幻觉罗斯维尔第三季芭比:公路大冒险忍者神龟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巴黎厨房新包青天之蝶杀一拳超人第二季OVA2我的三个母亲沉睡的美人索命APP因为我爱你探长薇拉第十四季正义之刃安娜贝尔2:诞生异世界四重奏第二季神秘博士元旦特辑:戴立克的革命想好以后再恋爱冤家变亲家猩球崛起:新世界

《蔓延》长篇影评

 1 ) 容易让人产生想象

在中关村生活过的人,都会遇到卖碟的人,也都多少知道一些卖碟的故事。

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多少都有过北漂的经历,不一定你是北漂,但你周围总会有北漂,或者你朋友的朋友是北漂,他们也许不在你的眼前出现,但是他们肯定在你脑袋里存在。

不是北漂的你总是能感受到北漂的艺术气质,但真正北漂的生活我们只是一知半解。

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感觉北京还是有些文化的,特别是北京有那么多的艺术院校,还有那么多的老师。

懂艺术或者搞艺术的老师总是给人一种幻想,这种气质也许只有你离开这个城市才会感觉得到。

因为它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就是讲述这个城市里一些有气质的老师、北漂和卖光盘者的故事。

不一定(真实?

等等)……,但它撩动了你的某根神经。

 2 ) 蔓延之浮想

这是唯一一部国产电影我能推荐的了原因很简单 这就是生活凡是说什么演技 场面 床戏 资金问题之类的人是被表象蒙蔽的是脱离平等的 或者已经在脑海被灌输一种固定模版思维习惯任何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任何人都有对世界 对社会 对人生 对价值的看法试问下 、你们很多人喜欢看的武打 枪战 征服 汽车 美女 金钱有什么真实与内涵可言我只看到有虚荣有联系无非就是比谁最牛比谁是英雄谁拯救世界谁是完美男人 完美女人这些真实吗?

很多人觉得世道黑暗之所以黑暗 是因为大多数人被蒙蔽了双眼只追求虚假的表象而真实是一切存在之源最终事实就是事实它不用说话它只客观存在这部电影名字起的很好蔓延人们的思维世界在从孩子到成人 以及老年时是一直在被影响的而最直接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人 报纸 电影 音乐 书籍。。。

所有这些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而最终如何塑造了怎样的你自己是与幼年时教育下的价值观有关的这一点都不复杂所以我觉得惩罚一个杀人犯、远不如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了解他思维世界扭曲的原因用爱与善良治疗这才是真正的上进而不是每天都有人杀每天都有人叫好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此片以贩卖盗版碟的人开始 也是社会一角没什么枯燥的你走在大街上还不是如此只是现在有人把这环境录了下来 放出来一起观看而已也就10分钟时间碟子大多数人都会看电视 电影之类的此片只是以碟子为代表而展现当代人们生活的精神面电影会影响人这是不容质疑的然而大多数人判断准则已被大环境所同化所以他们从电影中吸取的东西也在一个大前提的同化下逐渐形成个人的观点以个人的观点对这些思想进行分析摄取比如有人喜欢这场景 有人没感觉 却被另场景感动比如从小受的关爱比较少的孩子在电影中的温情就会很容易侵入他的思想而从小被惯养的孩子 在电影中被满足的贪欲 高高在上的地位 强者 焦点 这样的思想就深刻在他们的思维不再一一举例当然以上这些例子也有反面视各种事实而展现出不同的影响没有什么是固定的 一成不变的概括下来就是人们在成长中都在不段摄取从各个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思想开始进食无论是你认为对的错的只要是有人摄取了并开始影响周围的人时就开始蔓延了无时无地无形的就这样无法控制的扩散要追究原因回想自己的童年吧

 3 ) 20年后穿越回来问,评论里想卖盘人的愿望实现了吗

蔓延 看的实在很嗨,最早的原因是看到崔子的编剧,打开是满大街卖盘的。

太熟悉了,北太平庄的地下通道,新影门口的过街天桥,小300喊着一块一位有大座,地下室都是塔院的。

路南的超市发现在似乎还在,旁边卖碟的店倒是早没了。

如果没有《蔓延》,这些地方04年的样子记忆有点模糊了,幸好电影记录了下来。

就如记录了DVD这个庞大的产业。

当年送盘上门是大生意,于我甚至是交友的平台,在单位会议室桌上挑着盘,听着同事们的喜好,判断哪个人品味相近,哪个人审美较低。

直到有一次,央视某个年轻的法制节目编导实在找不到选题,把给节目组送盘的哥们拍成了节目在全国播出。

之后DVD产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更多的是因为互联网的崛起。

最后一次批量买盘是10年,当时在淘宝一家店里发现有《多桑》《爸爸的大玩偶》等一批台湾电影。

怒下了100多的单,然后觉得肉疼,就把购物车里7个比特币的订单删掉了。。。。

 4 ) 蔓延生活

申明,因为在教室里做爱被抓开除,大学没毕业,从小喜欢电影,买盗版碟,他说他喜欢陌生人,他和妓女做完之后,却追问妓女的情况信息,那个妓女觉得很奇怪。

其实他不喜欢陌生人和他有过多的交集,一旦有了什么之后,他想摆脱陌生的感觉。

女教师,因为小王被抓而找到申明买碟,老公是同性恋,长期得不到性爱,看A片自慰,在地铁上摸男人JB,在申明给他送碟的时候完成了一次桃红色调的性爱。

陌生男人,HIV病毒携带者,同性恋,我以为他是女老师的老公,只收藏不看碟,向往大海,看完大河之恋后来到海边,有种豁然的感觉。

片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小人物,造碟的,倒碟的,买碟的,卖碟的,看碟的。

通过碟片把他们链接在一起。

那个灰暗的小电视机播放着毛片,《低俗小说》,《十诫》,《偷自行车的人》,《捆着我绑着我》,《性,谎言,录像带》,《花样年华》…… 生活的灰暗掩盖不了希望的光芒,最后片子结尾的那个追逐其实就是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急促的呼吸,沉重的脚步,虽然路途很难,不过却还是在前进,跨越时间,性别地蔓延希望。

 5 ) 我为D狂

看这部片的时候我在想,我是蔓延中的那个角色?

我是谁?

我是谁?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收看不是通过DVD的方式收看的,而是早些年的RM版本。

我在线查找这部电影的时候,好像已经公开发行了,是不是真的啊,我感到怀疑。

从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沉沦在本地的各大碟片分销商的周围,淘碟、买碟,只是没有深入的了解他们之间内幕,只是偶尔的通过要好的D商介绍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只是我们这里好像从来不曾出现影片中的沿街叫卖的场面。

九十年代初我们这里开始有了“拷兄”,我记得当时我的大部分达明的作品都是通过这个渠道来的,那时候原版的碟片都是“LP”(不是另外的LP啊)版本,那些东西至今听来还是非常的温暖。

之后就是D碟的年代了,从开始的流行、摇滚、爵士、古典;CD、VCD、DVD-5、DVD-9我一步步随着D版市场的发展就这么走来。

卖碟者里面98年左右我认识了一个人,非常有江湖的义气,当年被抓时一人扛下了所有的责任,之后没有被抓大家凑钱将这位保了出来,从此坐上了本地D片的分销大户。

中国的D片制造商是非常成功和有水准的,分工细腻、出品的东西也颇有水准,带动了很多的产业,政府不能光用堵来解决问题。

就像影片中描述的那对到天堂去抢银行的夫妇一样,他们实在是走投无路啊!

 6 ) 卖碟小贩的魔幻现实主义生涯

刚开始喜欢淘碟的时候,总觉得卖碟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可以第一时间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然后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几句最近热门的片子。

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比如公务员、商人、小贩、白领,职业给他们不同的气质,但聊电影时大家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当官的少收你几块钱。

那些年也买了很多DVD,弄了几个碟包,装的好好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送了人,相当于送了一小部分大学记忆。

朋友想还回来,我笑笑说算了,家里连个放碟的机器都没有,留在你那至少有个念想。

其实,那些碟我也只是看了小半,淘碟的快乐远远大于观影的快感。

更多的电影是在露天电影,租录像带,租VCD、DVD、BT下载、百度云资源里观看的。

但买碟确实是观影长河里的重要一节,卖碟小贩到现在还存在,只是在渐渐消亡。

《蔓延》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卖碟小贩,他叫申明,明明很闷,却喜欢去天桥、酒吧、路边去卖碟。

他的合伙人小王因为贩卖黄碟已经进了局子,他却毫不死心,放在好好的店不看,冲进汹涌的人流去卖碟。

他遇到了性苦闷的大学老师、走投无路的无业者、风骚的妓女、大限将近的艾滋病患者。

这与我的印象不一样,我以为买碟的至少是温饱以上人群,也许那个年代人们精神生活集体苦闷,也许野百合也有春天,底层边缘人群也有精神需求。

这些顾客都因为看碟,生活有了些许改变。

大学老师温柔知性,但偏偏老公是个同性恋,生活苦闷无比。

她从电影里找到了自己,也许觉得以前那些年都白活了,会在地铁里偷偷抚摸男乘客的下体,会和突然上门的小贩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来一发。

偏爱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电影。

比如《捆着我,绑着我》,比如《活色生香》。

无业者夫妻下岗没钱吃饭,看了《低俗小说》就想一起去抢银行。

他们在大街上看到穿的美艳的少妇,就去尾随等待时机抢劫。

结果他们却遇到了假警察准备强暴这位少妇,意外还把少妇救了。

他们抢劫小吃店,结果被店主损了一顿双双自杀了。

这剧情也太扯了…妓女是与申明在酒吧认识,一心想要看《花样年华》。

她看碟不付钱,用肉偿,剩下来的用碟抵。

她还故意留下几张碟,以期待下一次相遇。

在那个微信还没有的年代,这种关系确实难得。

妓女甚至成了小王的知心姐姐,还耐心听他说自己的私人故事。

那位艾滋病病人的生活也缺乏铺垫,对以前的过往只是一带而过。

只是看了《大河恋》,就想去海边看看,可是电影里是大河呀,非青岛的海边浴场呀。

也许命不久矣,想去散散心而已,《大河恋》其实不是好的选择,还不如听《加州梦想》呢。

题材的切入点确实不错,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投资资金短缺,导致导演只想拍这么一个题材,忽视了内容的合理性。

导演连拿奖的野心都没有,都没有好好雕琢一下细节,拍的还不如30岁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虽然绝望,但演员表演真挚,让观众有共情。

其实影片里提到的阿尔莫多瓦电影也是类似的题材,投资也不高,没有打斗也没有场面。

只不过阿尔莫多瓦对细节很雕琢,从一个小故事出发,揭示现代生活中人类的感情纠葛,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结尾。

《捆着我,绑着我》就是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位粉丝追求女明星的故事。

从画册里抚摸,偷偷潜入她的更衣室,跟踪、送礼物,到最后的捆绑。

捆绑让人失望,没有所谓的SM感,但却悄悄地拉进两人的距离。

最后女主角虽然成功逃离,但却回到男主角身边,还和姐姐一起接纳了男主角。

西班牙的狂野奔放,电影里可管中窥豹。

虽然电影最后有激情镜头,但只是两人关系的延伸,并非让你感觉到猥亵之感。

大师就是这么来的,美国有大片,欧洲有艺术片,中国电影在这两者之间徘徊。

但中国观众总喜欢骂艺术片太闷,商业片剧情太套路,总有不满意,缺乏宽容。

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你生活的一个出口,让你从自己的小角落里跳出来,生活在别处。

所谓电影延长你的生命长度三倍以上,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犯罪电影绝对不是教你去犯罪,情色电影绝对不是教你去出轨放纵。

不要将电影“妖魔化”,觉得要区分好电影和坏电影,好的电影能培养正确的“三观”等等。

其实,只有拍的好的电影,而没有内容好的电影。

在那个不太开放的年代,电影是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窗口。

电影有的浪漫,有的现实,但很少会曲解。

观众并不傻,恶意嘲弄本身就不是生活本色,也更不是好电影的特点。

如今,电影是表达导演个人想法的重要载体。

不管是他想赚钱,还是他想创新,还是他想记录一段生活。

 7 ) 无题

我莫名其妙的把能找到的崔子恩的片子都找来看了,起因是因为看了《哭泣的女人》十分喜欢。

结果其他的片子完全不在一路的,全像是DV习作。

大概没钱的缘故。

勉勉强强就这么都看了。

但这部《蔓延》个人觉得比前几个好看。

里面描述盗版碟贩卖的场面我很喜欢。

还有那几个碟老板谈电影的桥段。

给个小推荐。

我看完后,马上跟一个家里藏碟上万的家伙说,你这个碟痴该看看这部片子。

而且如果我没听错的话,里面还有一段joyside的音乐做背景声。

 8 ) 《蔓延》:盗版碟和盗版生活

这部电影有很强的娱乐性,尤其是对热衷于买和看盗版碟的人来说。

片中的几段故事基本都是围绕盗版碟展开。

电影中的镜头不断出现在银幕中,好像《天堂电影院》里那样,屏幕对面则是和《天堂电影院》截然不同的中式生活。

盗版商贩申明喜欢到大街上卖碟,他熟悉盗版的行情和受众需求。

他还喜欢躲在黑暗的屋子里看碟。

这个动作给他赋予了文艺青年的气质,像很多年以前的马达(《苏州河》),但是这个片子却没有小资电影的那种矫情,而是慢慢的展现出影像或者生活粗粝的一面。

他被民警抓住了,同时抓住的还有抱孩子的妇女,在北京,这些妇女卖的大多是毛片。

但是男主角卖的很多都是“艺术片”,不过他没办法向民警解释《感官世界》不是毛片。

不是毛片又是什么呢,全是赤裸裸的人体。

他认识了一个妓女,这个妓女喜欢看电影,为了看《花样年华》,她没要申明的钱。

伴随着王家卫电影里的美妙的音乐,两人似乎都陶醉在虚幻的时空里。

这个段落可能是用于讽刺,就好像前些年说妓女的包里都塞着本余秋雨老师的书一样。

当然,也没必要讽刺。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变成王家卫电影,再穷也饿不死,看到女人就有故事,到处是爵士乐,晃晃悠悠,像城市边缘人……这样的生活值得盗版,但是盗版之后会发现其实并不好玩。

后来这位妓女被打劫了。

如果是在电影中,这个段落很常见。

但是在现实中,这个段落就很让人害怕了,还好,这还是电影。

他还认识了一个大学女老师。

这位女老师看起来端庄大方,其实闷骚的很。

丈夫是同性恋,她没能得到满足。

她在公交车上摸男人的鸡巴,还买一些毛片回家。

她喜欢看《捆着我,帮着我》、《关于我的母亲》、《红色高跟鞋》,不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阿莫多瓦,还把阿莫多瓦影片中的理念带到了现实中,可以理解她的行为为欲望复苏,把盗版电影在现实中再盗版一遍,于是他们来到了空旷的教室,脱去了裤子……他的顾客还有一个是艾滋病人,他的生命已经不是很多了。

他喜欢买碟,但是从来不看。

在申明的推荐下,他看了《大河之恋》,整个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心态趋向平静和坦然……一对下岗在家的中年夫妇为自己孩子的学费发愁。

他们两人都喜欢看暴力的电影并模仿。

有一天他们看了《低俗小说》,于是也拿着枪走上了街头。

他们意外的救了前面提到的妓女,但这样的义举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

像《低俗小说》中说的那样,男女主人公到了饭馆。

饭菜和酒都是有中国特色的。

花生米和二锅头。

外国电影中可能是百威和炸牛排。

他们壮大了胆子想打劫饭店老板,没想到老板比他们还惨,少了一条腿。

绝望的夫妇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他们没有盗版成功。

就这样,我们疯狂的盗版着世界各国的DVD,也疯狂的盗版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同时怀疑着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

我们盗版的生活并不像盗版碟中说的那样有意思,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自己的生活更没有意思。

生活本来就没有意思,生命本身就是无聊。

所以要找些事来摆脱无聊。

当然,结果可能更无聊。

但总比无聊的什么都不做好。

这样看来就有些存在主义的味道了。

《蔓延》是一部很闹腾的片子,非常具有娱乐性。

快节奏,犯罪,暴力,情色,这些元素使得电影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电影。

电影本身就是电影,没必要把自己装作成社会学历史学视频教材。

最后的男女主人公的奔跑的镜头却让人心里觉得想说些什么……《蔓延》英文名:pirated copy制片人:朱日坤编剧: 崔子恩 / 何建军导演: 何建军主演: 于博 / 胡晓光 / 王亚梅 / 娜仁其木梅上映年度: 2004魏晓波2008.7.18于长沙科教新村

 9 ) 卖碟是个不错的工作

如果有一天我衣食无忧,心情开朗,人生已经很完满,已无追求时,我想就可以开始做些无意义但是有趣味的事儿了,比如给香港电影国语配音或者卖盗版碟。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下我也会做这两件事儿,比如命运的安排或者生计的逼迫。

不能小看这两件事儿,国语配音那是个技术活,估计我已经过了练声的好时光,怕是没什么潜力可挖崛了,卖盗版碟,倒是还有些信心,凭我对电影史的了解,和几年如一日的逛碟店地毯式的翻看每一张碟的经历,这方面应该是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就是我眼疾手快,百米跑得过校际亚军,城管同志估计是追不上了,因此这个是最好的一个后路,进货渠道搞掂就可以开张了。

一个小伙子,提早实现了我的梦想,他上大学时,因为和班上女生干那种事儿被开除,又不敢回家,于是就在北京开了盗版碟档,客户需要的每张碟他都会仔细看过,以确保质量,他喜欢在大街上酒吧里卖碟,认识许多陌生人,有时候遇到有文化没品味的小姐买碟还提供“碟债肉尝”的服务,原来听说过打网游肉体换装备的故事,肉体换影碟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禁令我肃然起敬,那位姑娘比谁都有资格说“为了电影艺术献身”这句话,况且,人家喜欢的都是《花样年华》、阿尔莫多瓦之类的文艺电影哦。

小伙的搭档有次跑得慢了,被城管抓去,碟子也被没收,他倒是很老实告诉城管叔叔,自己家里穷,种地和来北京当服务员都不挣钱,只好干起卖碟的营生,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赚200多,和他一起受审的还有一个带着2岁小孩儿的大嫂,这位大嫂面对城管的质询一言不发,因为她不需要辩解,她卖的是A片儿,一定会转交公安机关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刑,她只看着她的孩子,孩子还小,不明白这一切,不明白他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妈妈。

尽管他一直宣称《感官王国》是艺术片儿,城管叔叔还是指着画面中那唯美的镜头严厉的质问:这是什么?

“感官王国是艺术片,讲人性的”他小声地嘀咕着。。。。

失去了搭档的大学生变得很敏感,他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碟档里,有个电影学院的老师,因为授课的片源都来自他的碟档,于是找上门儿寻碟,她要找的碟的确比较稀缺《捆着我,帮着我》、《关于我的母亲》、《红色高跟鞋》。。。。。

他的碟不光卖给教电影欣赏的老师,还买给一对儿下岗工人,男人问:有没有暴力点儿的,他推荐了《低俗小说》,男人拿回家看并且立刻喜欢上了“我就是那个牧羊人”那一段,儿子的学校又要钱了,夫妻双双都下岗,他没办法了,看了几遍《低俗小说后》便决定和老婆一起去抢银行,后来,他的抢劫行动失败了,无意中除暴安良了一次,杀完人的夫妇心情紧张于是折进小饭店要了一瓶小二和一盘花生米,他喝完小二,掏出枪要打劫店老板,谁知店老板不怕死,于是他自己死了,老婆哭了几声之后拔出自己的枪伸进嘴里扣了扳机,夫妻死在一起,没有成为鸳鸯大盗倒是成了黄泉路上的两只蝴蝶。

盗版碟都卖给什么人?

爱看电影的,爱收集但是不看电影的,一个鼓手,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毒,他喜欢收集电影,但是一部都不看,在卖碟人的建议下,他看了《大河之恋》然后人生第一次去看了海 。

卖碟的人似乎很懂电影和人生:大海冬天的时候像个男人,夏天更像女人。

大学生赚了很多钱,这是肯定的,但是他不快乐,他最快乐的是背着包装上碟在酒吧、行人天桥卖碟子,讲价还价、给固定客户送碟、偶尔拜访一下同行,看他们又进什么新碟没有“我最近去了一次广州,进了一次货,那边又出了许多新片儿”“都是些艺术片儿啊”“你随便拿吧”电影给了我们什么?

稀缺难找的艺术片儿给了老师上课的片源,一些A片儿改善了夫妻关系,《花样年华》给了一个小姐除了吸中南海之外的文化品味,给一个濒死的人以死亡前的平静,甚至给一对儿下岗夫妇提供了一条错误的发财之路,当然最重要的,给那些卖盗版碟的小民一条既陶冶自己又能发财的谋生之路。

以上就是《蔓延》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故事。

这也算部文艺片儿吧,文艺片儿一向不会讲故事,何建军也不例外,但是开始那些偷拍的盗版碟市场交易的情景应该成为珍贵的记忆,到有一天人们要想梳理电影在中国的历史,这是个可贵的镜头,导演应该是认同“教养理论”(有没记错)的,他觉得看了《低俗小说》就会萌生抢银行的念头,这和兰州市委宣传部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觉得《天下无贼》美化了小偷这种角色,青少年因为喜欢刘德华这个又帅技术又高的贼转而苦练剥鸡蛋功。

其实《古惑仔》更能体现电影的教唆功能,而美国这几年流行的所谓的“预防接种”理论看来是苍白了些(该理论认为电影帮人宣泄了暴力的念头,可以减少犯罪)这部电影千万不能介绍到国外,当老外们看到我们的盗版碟生产、销售渠道如此高档,顾客源从小姐到教授林林种种时,他们会崩溃的,继而又要在联合国施压让我们保护知识产权。

2003年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昨晚上又看了一次,电影喜欢用逆光拍摄,那些逆光的画面看得我很不爽,当然,如果是为了避免引用的各国电影侵犯知识产权,那我就原谅导演了

 10 ) 如液体般蔓延开去

虽然只是一些边缘群体的罗列,不深入,浮光掠影。

其实有时候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情绪。

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思考。

《蔓延》短评

低俗小说那段笑喷了,结尾致敬精疲力尽,挺有意思的,老影迷了

7分钟前
  • 蒙太奇
  • 推荐

演员很好

8分钟前
  • 沈街
  • 推荐

大学时,看的这部影片,随后便印在脑子中。却只记得片名中有pirated这个词,居然找出来了。

10分钟前
  • yoyo
  • 推荐

一切跟电影有关的东西

15分钟前
  • 困难户
  • 推荐

艺术水准一般,但关注点很好。地铁上摸陌生人裆部挺酷的,最后在教室XX也是男人视角的意象吧。妓女选角挺好,笑容很纯又很惑。其他,一般般,只是简单的表现。

17分钟前
  • 阿拉蕾
  • 还行

演技让人发指!!

18分钟前
  • Estricina
  • 很差

刻意的地下

23分钟前
  • 树精
  • 较差

女人啊

25分钟前
  • GaryNing
  • 还行

当年在卓越网也就是以后的亚马逊当情色片买的碟,结果完全是封面坑爹,就记住了一对儿夫妻模仿低俗小说抢劫的桥段,和女主地铁自慰的情节 蔓延 这个名字起的挺文艺的 不设计这么个封面估计看的人就更少了

26分钟前
  • Overmars
  • 较差

xxx的中国影评人

30分钟前
  • 束.
  • 力荐

电影的虚与实,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电影与人,也或生活与人的关系,似梦幻真。电影真的能给人以启迪,去探索内心的世界,去判断真正想要的人生......

33分钟前
  • 认真不认真
  • 推荐

考盗版碟解压的当代人

35分钟前
  • 云端的日子
  • 推荐

被豆瓣评分之低吓了一跳,原以为这是一部影迷们都能感同身受的电影。虽然电影呈现出来的现实是荒诞的现实,每个人物的设置都带有极端的超现实意味,但核心却是现实的。一面是电影构筑的城墙,我们不断往里头填充幻象,另一面却是躲不掉的网一般的生活。结尾的奔跑长镜头太有力量了。

38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站在城市的中央,心已游离至边缘。

43分钟前
  • 蓟门飞雨空烟台
  • 还行

我喜欢这种写实

48分钟前
  • XL
  • 还行

我看的就是音画不同步盗版碟蔓延,

52分钟前
  • 烂片终结者
  • 还行

迷影必看

54分钟前
  • 提篮桥夜未眠
  • 推荐

57分钟前
  • 雨中漫步
  • 还行

电影就是精神鸦片

1小时前
  • 波男斯基
  • 还行

气死人的小白脸

1小时前
  • 小兔脏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