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20世紀少年 最終章 ぼくらの旗,20世纪少年 第3章,20世纪少年:第三部 我们的旗帜,20世纪少年 最终章,20th Century Boys 3,20th Century Boys: The Last Chapter - Our Flag

主演:唐泽寿明,丰川悦司,平爱梨,常盘贵子,黑木瞳,香川照之,宫迫博之,石桥莲司,木南晴夏,神木隆之介,藤木直人,光石研,福田麻由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9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剧照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2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3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4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5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6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3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4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5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6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7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8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19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 剧照 NO.20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剧情介绍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5年,朋友派出的恶魔推销员遍布世界各大主要城市,致命的病毒就此蔓延,全球愈20亿人丧命。在此之后,朋友开发出的疫苗拯救无数绝望的生灵,他再次被人类奉为神明,朋友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以义常(香川照之 饰)为首的“贤知一派”和神奈率领的“冰之女王军”与朋友及其地球防卫军接连展开对抗。在被高墙封闭起来的东京,朋友做出新的预言,“2017年8月20日这天,外星人将来到地球散播更为致命的病毒,全人类都会因此灭亡”。人类危在旦夕,革命军加紧部署,阿区(丰川悦司 饰)、贤知(唐泽寿明 饰)、青蛙仔(宮迫博之 饰)、丸夫(石塚英彦 饰)也相继回到这里。关系人类命运的最终决战即将展开…… 本片根据浦泽直树同名漫画改编,影片简介中涉及的人名均以原著漫画中文版翻译为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后一次驱魔歌塑世界毒舌上司校花妹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教室第三季惊声尖叫5一年十二个男人寻娃总动员暗金烂狗2生活大爆炸第十季泽西海岸大屠杀电波教师晨阳预言魔咒只是爱着你岸边之旅大宅男羊在火炉前走失了暗处的女儿笑傲江湖方法之书布道家庭第一季谍影重重之上海三十那年爱很美味奇异的罗曼史教室的那一间第三季心灵访客超人高中生们即便在异世界也能从容生存!拉字至上:Q世代第一季请再和我结婚吧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长篇影评

 1 ) 结合原著与电影三部曲一起说点看法,摇滚是可以拯救世界的。

电影相比较漫画情节有所删改,这其中有些弥补了漫画的漏洞,有些却毁誉参半。

这些推动剧情的删改的确很着急,就电影而言也没能给出创新,客观的讲7分不冤。

在漫画中贤治说我不唱这首歌了,应该由你们来唱,这样的处理的确很巧妙,朋友不是主角一人打倒的,所有敢于与黑暗势力敌对的人们都应是主角。

但当电影结尾那首《Bob Lennon》被贤治带头唱起引发50万人大合唱时,决定给出5星。

人们手无寸铁却要反抗黑暗的强权时,也唯有摇滚,因为无论是怎样的黑暗也不能向唱歌的人开枪,想到这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2 ) 小感

3部都给四星的,最后一部的多一颗星是给国民DD的!!!!

太亮了而且也要萌!!!!

>/////<其他人就不多说了。

最后的结局还是让我觉得,小时候的欺负能最后演变成这种恐怖么||||为毛泥轰金这种题材会有这么多……其实感觉上来说,我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被欺负的那种|||||我现在还是好好的,或者说我真的没能力吧。

囧吼,三部终于看完了。

我觉得有点了了心愿的感觉 哈哈PS下。

小贤知和唐泽寿明还真像……越看越像 汗。

 3 ) 你還記得我嗎?

這就是在人生之中再平凡不過的經歷--每個小孩子都會幻想出一個冒險的故事,然后和一群小孩子將各自的幻想拋出來,還寫了甚麼預言之書,并建立了一個秘密基地假裝自己是行俠仗義的地球保衛隊。

大家常常聚集在這個秘密基地,幻想著如果面對種種的災難將怎么克服。

然后最后一年的小學生涯的夏天結束,大家也將各奔前程,然后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逐漸的淡忘了當時的一切。

你我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吧?

曾經那麼要好的玩伴都不太記得起來了,更別說是一些面目模糊,不在玩伴名單上的人,對吧?

可是你有沒有想到過,那些你你已經不記得而且不跟他們玩的人,是不是還深深的記得你呢?

甚至你從來沒有察覺,他是多么的渴望跟你成為朋友?

這就是《20世紀少年》的主角賢知的際遇,他并不知道有一年的夏天,他做的一件事改變了某個人的命運,甚至是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那個不在玩伴之列的“朋友”并不把他和朋友們的想法當成是小孩子的幻想,甚至將他們在預言之書想像出來的災難延伸讓開來加以實現,執行多年計劃的報復行動……『20 世紀少年』(20せいきしょうねん、20th Century Boys),是浦澤直樹的長篇漫畫,1999年到2006年於Big Comic Spirits連載。

完結篇名為『21世紀少年』,2007年1月到7月連載。

單行本『20世紀少年』全22卷,『21世紀少年』全2卷。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這篇長篇漫畫深受好評得獎無數。

我本身是沒有看過漫畫,但是卻相當喜歡電影版。

首先是因為它集齊了日本的實力派中生代演員如唐澤壽明、常盤貴子、豐川悅司、黑木瞳等同場飆戲,這樣的卡士實在是很難得。

然后就是他的故事的鋪陳和改編也很好,弄了個三部曲將故事交代清楚,不趕時間的做法是相當值得贊賞的。

這部戲很深刻的描寫了日本戰后20世紀那個夢想再度萌芽的年代。

加上背景是定在離我童年不遠的70年代開始說起,那個時代社區孩子們都會互相認識、容易滿足于舊玩意兒,所以電影的氣氛讓人分外的有親切感。

可是,對于現代的年輕人也許感受力不大,因為懷舊的感覺太濃了些。

這部三部曲集科幻、推理及奇幻於一身,是種很特別的呈現。

隨著故事的繼續的延伸,也探討了預言末世論對現代人空虛心靈造成的影響,這是現代科學與宗教神跡之間的矛盾沖突。

同時,這部電影也探討了『莫因惡小而為之』的價值觀。

有的時候我們太輕率,殊不知自己做一些事可以造就好人,然而做了另一件事很可能就會造就出一個壞人。

因為不知道自己不在乎的一次錯誤行為或者是決定,也許就是往后人生逆轉的一個關鍵。

片中的主角賢知從美化所有有關自己和朋友的記憶到終于整理出正確的記憶,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原來有的時候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回憶,誠心的對待每一個人,才是一種救贖。

其實在校園內欺負同學的行為在日本一直是個問題,也是很多電影小說的題材。

20世紀少年也有探討這項問題,而整個故事的發展和校園的欺凌問題有很大的關聯;也是故事的主線。

日本是有很多學生因為在學校被欺凌而自殺的國家。

很多時候大家都輕視校園欺凌及暴力事件的傷害性,但其實真的不能只是當成是孩子之間打打鬧鬧而已。

最近看見常常出現那種嚴重校園欺凌事件的視頻,讓我不禁但又是不是這種歪風已經吹到馬來西亞,也會漸漸的傷害到很多人,造成很多學生的性格扭曲;甚至自殺。

或者,就像電影的情節那般,造就了一個“杰出”的“恐怖分子”?

說回電影的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太細節的東西還是無法做出深入的交代。

畢竟是經歷長時間連載的漫畫,而一般上漫畫改編的作品制作群都會有不小心就認為“是讀者你就該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的弊病,而結果讓像我這樣的沒看過漫畫的觀眾在有些情節和人物關系上還是感覺沒頭沒腦的……而且這部電影牽連的人物也很多,加上是三部曲結果看得時候觀眾真的是記憶力要很好;不然極可能會把人物關系給搞混。

或者這也是為甚麼很多時候在電影上畫之后會刺激很多人去看原著的原因吧?

電影再怎么好也還是不夠詳盡呢!

總之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三部曲,一貫日本人的爽快的拍攝作風,值得一看。

 4 ) 20世纪少年最终章的观感

看完了日本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电影20世纪少年最终章,带着一种被娱乐后的兴奋与满足感我很想写点什么。

在原作中,老摇棍蒲泽植树用他那Hippie般的吸了LSD后的刺激幻想夸张地描绘了一副日本虚拟的历史画卷,并让一个同样的老摇棍(但是身体力行的)KenGi拯救了世界。

从1969年KenGi他们一群伙伴的老式收音机里的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到1970年的大阪Osaka世博会,再到2017年虚构的东京世博会,历史被浓缩在了这一群人貌似小鬼之间的游戏之中。

20世纪的一些文化社会象征也被鼓捣了一翻,就好比片中从媒体里看到朋友的组织在世界各地散播生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人类几乎灭绝(貌似很熟悉?

天安门那场很有历史上某个事件的感觉),到反派的飞碟在空中乱飞散播病毒和犹如哥斯拉的大型机器人的破坏,那种换缪的虚假感并不能掩盖其可爱的讽刺和对真理的揭示。

虽然奥威尔所假想的1984过去了很多年,朋友显然是“老大哥”的另一个日本式翻版,抑或更贴切的说是同样以“神”自居的麻原彰晃?

但是把朋友带上带上神坛的却仍然是日本民众,那些渴望着属于20世纪的世俗神迹的普通人。

就像朋友自己所说的,他只是那些人选出来的一个“代表”,代表的是20世纪。

最终反派朋友,就像KenGi所说的,早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而不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朋友。

片中的两拍反抗势力也很有意思,义常领导的KenGi一派显然是以正统自居做着维护着对于朋友信仰的抵抗工作,而神乃领导的激进派完全就是当年赤军的翻版。

看着神乃从小Loli变成人见人爱,黑帮见了都要俯首称臣的人物,我貌似在幻觉中看到了年轻时的重信房子。

毕竟,那个时代已经过去,20世纪也已经过去,蒲泽植树作为过来人只是用他那同一代人的热诚和缅怀的心情描绘了他心中的20世纪少年。

片中真正的英雄KenGi据说原型是日本70年代的一个民谣歌手(显然蒲泽植树对于 folk rock和glam rock都很有爱),一个老Hippie,以一首传说中的歌曲神一般地存在于朋友统治下仍然具有抵抗意识的日本人的心中。

作品中对于音乐和爱与和平的力量的描绘极尽烘托,以至于高潮部分就在世博会现场开了场超大型演唱会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神乃作为他的精神衣钵的继承人一度走的极端的道路也许就是暗示上个世纪那些提倡爱与和平拯救世界之后的人做的事吧(神乃很让人觉得是对他叔叔有特别感情的)。

最后的十分钟,被称为不会让人失望的导演补完的十分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好像历史刚刚开始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却让人如此平静而感动。

最后我想说说《预言之书》,作品中的一切全部从1969年KenGi他们一群人写的这部预言之书开始。

朋友在1970年时认定未来必定会发生他预言的事情,而事实上的确发生了,只是结果完全是另一幅样子。

朋友显然是利用了这部书作为某种指引来引导KenGi他们的想法,这样就显得这个反派很天真,但仔细琢磨就能发现作者的一些用意。

因为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就像20世纪很兴盛的某种主义一样,究竟是先有它的文本还是先有它的结果呢?

如果没有它自身的出现还会有后面的事情吗?

KenGi他们显然认为朋友一定会按照预言之书来进行计划,而如果万一不是呢?

如果《预言之书》只是一个幌子而朋友后来的那本《新预言之书》才是他会参照的文本呢?

《新预言之书》作为朋友小时候写作的《预言之书》的补完即使被按计划实施了那如果失败了呢?

显然,最后是朋友失败了。

朋友在进行的那个小时候的游戏的结局并不能完全如他所愿,但他如果换了计划改变手段是否依然能够达成他那伟大的夙愿我们不得而知。

黑格尔的"历史的绝对精神"和马克思的斗争型历史是否都只是他们的一相情愿?

在书写的文本中蕴涵着的是否是种历史的必然?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

 5 ) 只能说浦泽直树和堤幸彦太有才...

其实不看漫画也会觉得很好看,就是有时候会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这是这几年少有的好改编电影,也是又一系列续集电影的杰作啊

 6 ) 无所期待 只剩情怀

 本周大作 《20世纪少年:第三部 我们的旗帜》 20th Century Boys The Last Chapter Our Flag 导演:堤幸彦 版本:DVDRip 推荐指数:★★★“朋友”统治了世界,人类将要面临灭顶之灾时,贤知和阿区如约归来并打败了“朋友”,对方的真实面目也宣告破解。

《20世纪少年》就此收尾,这里再提漫画改编的好坏与否已显得多余。

就电影来说,第三部依然延续了前两部的薄弱点,影片始终无法消除那些不和谐因素———由于太过追求漫画真人化,剧中人物的言行动机和身份设定总让人觉得有些跳脱,对漫画迷以外的人群难以产生强大的带入效应。

这可能是“日本制造”的通病,但对于《20世纪少年》却是致命的,它会让电影变得无法叫人信服。

虽说日本人的科幻理念很好,但落实到科幻片上面,却经常会制造噩梦。

好在《20世纪少年》的卖点不在于推崇技术而在于情怀,如果你连这点都读不出来,那么这个系列将会是拖沓冗长的折磨。

如果已经适应了热血神乃的造型,对披头散发的两位老男人也有所感情,顺便赏几眼老中青三代国民级女优的集体现身,那看完第三部不会是件太痛苦的事情。

为了应对原作烂尾的批评声音同时保持一定的新鲜悬念,第三部对压轴的朋友真面目进行了较大改动,十分钟穿越结尾有点算得上力挽狂澜。

那温柔一笔不仅压制了前面演唱会的大场面,更是带出了电影的核心主题:少年时代的朋友、摇滚乐对内心的改变,如果我们都能坦然相待、真心面对,有些事情肯定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同处于世博会到来的年代,面对毁掉的理想和梦想,20世纪少年们是不是早已遗忘了当初的美好时光。

如果需要一个象征性总结,《20世纪少年》系列在票房上是成功了,然而比起人们期待中的票房奇迹,它只能算是及格线上的产品。

尽管也有观众对选角的神似表达了赞许,然而细心之下毛病多多,如何解决这些麻烦则远在堤幸彦的能力之外。

【新京报】 ■ 前作回顾 第一部 电影讲述了东京血腥之夜前的故事,在便利店做事的贤知沦为一凡夫,不知不觉中他被卷入了“朋友”设下的巨大圈套。

第一部出现时面对了无数质疑声音,还好电影严格按照漫画人物进行选角,众多小人物可谓熠熠生辉。

电影照搬了漫画的双线叙事,来回切换,结果童年故事被肢解得相当破碎,导致漫画迷有所不满。

 第二部 2015年“朋友”和友民党控制了一切,神乃要找出2000年夜晚的真相,同时《新预言书》出现。

如果第一部还算尽职尽责的话,第二部就充分暴露了堤幸彦的想掌控而不能———线索纷乱,找不到头绪。

再者上一部的人物退居次要位置,整部电影无人压场,而励志和热血的主题也没有表现。

使电影有点滑稽搞笑又有点说不出味道。

http://www.douban.com/note/63879000/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0-03/19/C16/c16319c.pdf

 7 ) 最爱的漫画,成功的漫改,大满足

终于等到了《20世纪少年》(以下简称《20少》)的最终章,没顾上搜索网络资源,看到网店有卖,赶紧收了先睹为快。

其实,最早看《20少》应该是04年的时候吧,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当时还在广州的公司,先是从一个同样热爱漫画的同事那里看到了浦泽大神的《怪物》前几章,立刻被折服了,于是到处搜罗浦泽的漫画作品,先是《怪物》,接着是《20少》和《Pluto》。

说起来,《20少》还是够折磨人的,尤其搜到后来,等待更新的时间太长了,把对悬疑线索的好奇慢慢的都消磨殆尽。

以至于看完Vol.18之后,很久都没再看,对朋友是谁的疑问,也慢慢的不再去想起。。。

俗话说,爱谁谁吧,前面领略的浦泽的绘画和叙事功力已经足矣。

那时候,其实很享受的从周围人茫然的目光中体会:我最喜欢的漫画很小众。

去年,《20少》终于被影像化了,而且还是大银幕,而且主演还都是我喜欢的,真让人激动不已。

看完第一章就开始期待第二章,终于等到了今天看完最终章。

话说回来,好像漫画一直都没看最终章呢,尽管收了,却一直因为忙碌啊心淡啊种种原因搁置在硬盘里了。

也许,还因为对电影的最终章有个期待吧。

虽说完美是个很虚妄的概念,但对于《20少》的电影版,还是忍不住想用完美来形容一下。

其实,不是说这是部多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20少》的漫迷而言,我相信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漫改的完美想象。

若不是诸多的3D特效投入搞得好像很大阵仗,《20少》电影版三部曲似乎更像一个剧场版的系列SP。

从技术化角度、镜头语言上看,这片子并不像一般日影那么细腻、回味悠长;从节奏什么的来看,也不知道不了解漫画的人看来是不是有点跳跃、茫然。

当然,无论如何,这也不会有损佳片的美誉。

HP的电影版都拍成连续剧了,我们的20少即使是SP也已经赢了。

20少三部曲实在是很成功的漫改作品。

人物造型简直绝了,完美的将平面上的漫画人物活生生的变作立体的真实的人。

尤其是一众B角:丸夫、春波夫、小泉、神仙、康奇……都像是直接从纸上跳出来的;还有贵理子,虽然能看出黑木瞳的样子,但神态、造型又跟漫画别无二致。

主角方面,虽然也是因为熟悉演员的缘故,感觉贤知、雪次、神乃的颜和原著还有点明显差别,但通过细致到位的造型、老道的演绎,也绝对算是形神兼备的!

扮演义常的香川照之,造型也非常符合原著,加上到位的表演,完全找不到《鬼子来了》里面那个鬼子的模样;丰川悦司的阿区也是架势十足,完全是“将军”的气势。

对应的这些人物的童年角色,孩子们选得也非常合适,每每看到他们集体摆出保卫地球的阵势,总觉得眼睛有点湿湿的。

场景方面,模型+特效,也是完美的将漫画再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完美,比如,连DJ康奇发现13号的那个巧克力仓库、捧在手里的“白色恋人”,都跟漫画不差分毫。

创作人员严谨与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不能免俗的调侃一下中心思想。

抛开对《20少》的情结,抛开对浦泽大神的景仰,仅仅从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整个故事,或者就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永远不要轻易忽视你身边的人。

因为:1、有时候漠视的伤害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

2、任何一个人也许都蕴藏着超乎你想象的能力(不论是正还是负)。

3、所谓口舌地狱看来真的存在。。。

4、所谓无妄之灾其实都有个源头,即使在你看来那原因微不足道。。。

……总之,切记与人为善,否则无端招惹来的怨恨的力量真的很可怕。

第二,摇滚乐也是一种信仰。

最后的最后,乱七八糟吐槽一下一点遗憾。

当一切都平息了,都不要求热吻什么的,贤知君你就不舍得哪怕只是好好拥抱一下雪次?

唉。。。

或者,导演实在是被胜保同学对贤知的深情厚谊欲罢不能,所以无法安排一场BG的戏???

好吧,我乱讲的,我不是同人女,我只是同人女的死党。。。。。。

革命友谊万岁!

 8 ) 这世界需要我吗

最终章的出现终于了结了三部曲,这套《20世纪少年》系列毁誉参半,更多被视为致敬漫画原作的附产品。

因为过分追求神似以至于电影没能有多少创新,还好其中也有不多的几个亮点,通过亲手相授的第三部尾声部分,浦泽直树扭转了漫画结局的烂尾之嫌。

原作里第二个“朋友”是没有任何文字提示的人物,在电影里任凭主人公怎么绞尽脑汁,他们的记忆里也翻不出朋友的真实身份。

面具背后的朋友到底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朋友要玩下去,这些只有借助回到过去的手段才被一一化解,朋友得以合二为一,拨乱反正,美好得让人陶醉。

对不同人来说,《20世纪少年》具有不同意义,摇滚迷和漫画迷的思考角度就会不尽相同,还好它们并行不悖。

回想了下,我跟这两者好像都沾不上边,喜欢的仅仅是故事设定和时代背景,不可否认也有追凶解谜的快感,然而童年的微小疏忽导致了未来世界的天翻地覆,这种想象力恐怕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得出来。

世界系动画里,拆散男女主人公的原因并非门户不对有缘无分,那往往会是世界大战星际迷航。

《20世纪少年》有点反其意而为之,不起眼的、被错落的小事反而改变了地球,无限大的朋友组织用小孩子招数来制造杀机,好似捉迷藏一样经不起细究。

在草垛基地下面,那种世纪情怀跟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个时间段紧密联系在一起,伍德斯托克、阿波罗登月还有大阪世博会,这些都在电影里一一重现。

世界得到了拯救,贤知在广场上高歌,一曲唱罢就如同爱、希望与和平的伍德斯托克,要知道有多少人梦想摇滚乐能拯救地球;“朋友”自小聪慧却被贤知一派和所有人冷落,他没有清晰面目却以另一个人的名字存活,极致痛苦好比阿波罗登月时的幕后英雄柯林斯;至于遥相呼应的世博会(万国博览会),那就是整部电影和漫画的终极主题,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被遗忘的朋友是电影最大的悬念,“朋友”是一个最需要朋友的人,所以他叫自己朋友。

当他失去了必须的伙伴,他觉得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它。

于是乎,他制造了一个惊天迷局,迫使贤知去回首往事,反省犯下的过错。

有时候常觉得小孩子是残忍的,这种残忍当然不仅限于温水煮青蛙虐待小动物,也包括互相间的伤害。

小孩子恩怨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些死性子和太聪明的,他们就会记牢一辈子。

那会作文里常有“一件小事”,《20世纪少年》的徽章之谜就这么一回事。

一方软弱闪躲害另一方有了童年阴影,走完一生都走不出。

你大可说电影放大了童年体验,然而小孩子的所作所为确确实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毕竟不少电影导演的开山之作就是采用切身体验进行创作。

除此之外,《20世纪少年》基本就一合格的日剧体科幻片,极尽热血的各种可能,受众人群不再局限于年轻小伙,同时还包括梦想破灭的中年大叔。

一些粗陋场景和特效制作确实会让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国人失笑,然而在国人的思想深处,多数人的选择性记忆实在更加令人汗颜,那不仅仅是放弃了一个朋友那么简单。

有些东西不是真的记不起了,而是你不愿去面对。

【理财一周-东方早报-上海杂志】

 9 ) 基本忠于原著

故事原本的框架保留下来了但是很多重要的情节却被改得不知所措了朋友的形象被无比弱化同样弱化的还有万丈目胤舟和高须最后变装的义常也显得不知所措...可能是因为第二部的时候刷掉了太多的剧情导演发现素材不够用了于是便编了一大堆情节来让整个故事完整起来万丈目的角色本应该是从一个痞子到恶人再到良心发现的过程万丈目的死应该是充满忏悔的忧伤但是他却代替了那个杀手青年出现在城堡里本应该是2号Boss的人物因此显得软弱无力高须被同样弱化了根本没有把那种骨子里的邪恶表现出来为朋友代孕的情节也没了故事基本完整了但却少了很多感人的小情节球太郎应该看着小泉全中的英姿而内牛满面才对呀敷岛教授的女儿本来也该是一个很出彩的反派角色才对呀堤幸彦显然对于枪击是有偏爱的朋友居然被山根和万丈目打过两次囧...关于第三个朋友究竟是谁本该就是一个悬念吧总之呢这其实并不算是很差的漫画改编电影从演员配置到设备投入来说这都算是很认真的作品只能怪浦泽大神的故事框架太大了我更喜欢弹着一手蹩脚吉他的贤知而不是跟春波夫同一个乐队...最后的音乐节狗尾续貂了其实原作里只要音乐响起就够了没有唱那首歌

 10 ) 一首摇滚救地球

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爬很长很长的山路,来到这个很大很大的神庙,雕塑佛像,画壁画,在梁木和柱子上刻最精致的花纹,把最美丽的宝石镶嵌在墙上和佛像上……这个小和尚每天都赋予这座神庙美好,神庙很大很大,小和尚每天都不紧不慢地工作着,等到这个神庙完工的一刻,世界就毁灭了。

很多年以后,人类因为一种病毒而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墙壁围成的小区域内,他们没有娱乐,连吃的都没有,有时候在老式收音机断断续续的噪声中会听到歌声,那是很难听很难听的歌声,但是不知为何能让人想到平常的生活。

这歌声断断续续,人们就拿纸记下来每次听到的歌词,他们认为,等到全部的歌词都被记下来的那一天,他们就会获得自由。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前者讲的是人类文明,后者讲的是摇滚乐。

摇滚乐是人类文明这座神庙中的一颗珠宝,摇滚乐能让人获得自由,摇滚乐回答一些终极的问题,摇滚乐关系到存在的本质问题。

《20世纪少年》的绝对主角就是摇滚乐,摇滚乐是一切的起因,又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

中国为什么成为一个令我失望的国家?

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摇滚乐。

为什么说林少将反毛起义成功的话,会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

是因为他是中国最早搞摇滚乐的人。

假如伦敦奥运会真的对我们这个国家有什么帮助的话,最大的帮助就是或许可以让一些人喜欢上摇滚乐。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战斗的音乐,它天生就是为战斗而生的。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年轻的音乐,它天生就是年轻人的音乐。

年轻人也天生应该是战斗的民族,像赛亚人一样。

贾樟柯老师曾经很奇怪,青年还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逼青年?

我认为所有的青年都应该是文艺青年才正常。

贾樟柯老师太高看现在的青年人了。

中国人一般都是还没年轻呢就早就老掉了。

我心目中的年轻人是这样的,他们讨厌任何东西,尤其是那些老东西;他们对自己绝对自信,明白什么是美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拼命也要得到;他们永远精力旺盛,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睡觉,不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醒;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很认真,假的就是假的,坏的就是坏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信奉爱与和平。

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做他们的朋友。

这样的年轻人总是让我想起来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摇滚乐,反战游行,嬉皮士运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个又一个奇迹让那些老东西们又气又怕。

那是人类的年轻时代,人类曾经年轻过,真好。

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我愿意跟他们一起战斗。

摇滚乐改变世界,真的只是一场梦吗?

如果是,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梦。

希望有一天,你也加入我们。

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摇滚乐真的改变了世界。

或许摇滚乐一直在改变世界。

就像《20世纪少年》的开头,学校广播第一次播放摇滚乐,人们该吃饭还是吃饭,该打闹还是打闹,该看女生裙子还是看女生裙子,但是天台上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活了下来,最后成了世界的救世主和魔王。

你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呀。

最后一个寓言是伯格曼说的,伯格曼讲过一个教堂被暴风雨毁掉的故事,第二天所有人从四面八方走来,有艺术家,建筑师,工人,贵族,教士,他们日以夜继把教堂重新建好,然后离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建了这座教堂。

我愿意成为这种建造教堂的人。

二其实东亚这些国家真的很想,中国的奥运,世博之路,在60,70早就被日本重复过了,不同的是日本因此真的强大了起来,而中国的傻逼哄哄就像他们五千年的历史一样,从来都不会中断。

我觉得差距还是从童年就开始的。

比如说,我们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人有阿波罗登月的童年记忆。

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不知道催生了多少美好的想象。

科学家成为孩子心目中英雄的时机并不是很多,而我们都给错过了。

万国博览会也比较不同。

据说上海世博会一开始没有人去,所以当局给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免费发放门票,这才创造出壮观的排队长龙。

在《20世纪少年》里面,我被小孩子憧憬万博的场景感动了,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们仅凭一个导游手册就开始计划每天的行程。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万博?

因为他们听说那是一座未来的都市群,以后我们人类就会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

“人类的进步与调和”。

没有去成万博的人在涂鸦中预言万博一定会重演,他将成为神来毁灭这个世界。

漫画中最重要的场景除了秘密基地就是万博会场,这是孩子的战争,健次,来玩吧。

健次,向大家承认你的错误吧。

健次,那首歌真好听,再给我唱一次吧。

未来世界的万博会场,巨大的太阳塔下面,人类在这里得到了进步和调和。

太阳塔代表着一个现代的日本,飞翔起来的日本;而中国馆说明我们还要背负着鲜血和古老的尸骸爬行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三《20世纪少年》和《monster》一样,把最骇人的一句包袱留在最后,我一直在想,胜田间是谁?

而没有去想,这个故事的逻辑成立不成立。

人类长大的过程,就是人性泯灭的过程,是天性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被改造的过程,这种改造包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理解他人,以及爱。

小孩子从来不善良,他们残忍,冲动,小孩子的世界是残酷的,我不明白等他们长大了为什么忘了这些。

漫画中最骇人的一幕是在虚拟世界里,一个戴面具的小孩摘掉面具,竟然是一个成年人的头。

这不是故意来吓你的,而是制作这个虚拟世界的人找不到有这个小孩脸孔的照片,只好用他成年人的样子了。

他是个没有面孔的小孩。

我们想想我们的各种同学,真的很多是没有脸的。

第一个“朋友”冒充秘密基地的成员,竟然没有人能够发觉 ,因为这里边有谁没谁他们都忘记了。

第二个“朋友”明明活着,但是大家谣传他死了,他在人们的记忆里就真的死了。

你也许会觉得这是漫画里的牵强附会,但是我认为现实中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充满敌意的孤独中长大的,像《机器猫》里的大雄,别人不跟我玩,我就玩一个比你们更厉害的,我借用现代科技,玩一个把整个世界都颠覆一番的游戏,几乎所有《机器猫》的故事都是这个套路。

大雄是服部,是胜间田,是每一个孤独的孩子最伟大的梦想,来玩吧,来和我一起玩吧,你当正义的朋友我当邪恶也行哦,还是不跟我玩,那我们自己玩,玩的比你们都厉害,可不要后悔哦。

来当我的朋友吧,朋友,我是“朋友”。

电影版的结尾大概只是为了把漫画没说清楚的说清楚,破掉“幽灵说”的误读。

但是这种伪善真的有点恶心。

小孩子的道歉无非是出于恐惧之类的东西。

大人所希望看到的是属于大人,是强加在小孩子身上的。

而大人骨子里也是不会后悔的。

人类后悔的尽头从来都不是那么足,要不然还能直到现在都发明不了时间机器?

《20世纪少年最终章我们的旗帜》短评

整个故事的逻辑都很小儿科 仿佛被霸凌的小孩的脑内自嗨 漫画也这么难看吗汗

8分钟前
  • Z
  • 较差

最后的一幕加了分!

12分钟前
  • 么么揶揄
  • 还行

作为一部经典漫画改编电影系列的终结篇,这一部称不上理想,但它具有一部成功大片所需要的一切要素

14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没情怀的我只觉得傻……

18分钟前
  • 较差

拍得越来越像特摄剧,情节比漫画还来得狗血..唯一的亮点居然是最后出场的朋友少年仔真身,被秒了彻底的

20分钟前
  • 香蕉屎⊙
  • 还行

浦沢老师爱作就这样被ending....有漫画在先 我接受此片无能 怎会有种喜感....

24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唉,為甚麼,為甚麼!?改掉的部分恰恰是本來漫畫最神髓的地方,怕大家看不懂到底勝保是誰?

29分钟前
  • 野人泰
  • 很差

最希望結尾,回到童年,找到了“朋友”的真實身份。那才是真的朋友~

30分钟前
  • 喜喜自動販賣機
  • 推荐

莫名,朋友为什么自爆?有空看原著去。。。。

32分钟前
  • 大子玳瑁光
  • 还行

找神木弟弟来洗白也是没用了!对堤幸彦怒转黑!

36分钟前
  • 妖一
  • 较差

中规中矩的收尾,讲“朋友”和自我救赎为落脚点。欺凌后的邪恶报复制造了乌托邦帝国,导演还是将这个很有深度的故事拍成了云里雾里老少皆宜无脑的商业大片。有愧于浦泽直树赋予原著的思想,希望日后能见到更符合原著的改编吧!

37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

最后姑娘也没见到妈……

39分钟前
  • 12
  • 还行

还好吧 估计漫画好看 肯定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无极的

41分钟前
  • 马连良梦露
  • 较差

20世纪少年第三部.我们的旗帜20th Century Boys: The Last Chapter - Our Flag 常盘贵子\唐泽寿明,经典动漫改编电影,日本人变态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子们相约长大以后拯救世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以后,大叔们王者归来,拯救世界于崩碎之前...推荐所有想象力上有自虐倾向的人看看

45分钟前
  • ③楓
  • 推荐

唯一的好处在于,终于帮浦泽一把给我们解了胜田间的迷

50分钟前
  • 叉叉小箭猪
  • 还行

日本人的创想。

54分钟前
  • hanks
  • 推荐

如果你看了原版漫画,那切忌去看这部倒胃口的片子,十足的恶劣。除了几个主角真人比较靠近人物原型外,其他。。。。

58分钟前
  • 渭水宾客
  • 还行

神木DD在倒数五分钟出现OTZ为什么要改剧情!!!!!!!!为什么要改剧情啊!!!!!!!!

60分钟前
  • 香羊毛
  • 推荐

失望,乱七八糟的出场人物,无法无圆其说的劣质剧情。

1小时前
  • 红柿不出墙
  • 较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卖零食不要随便赠送小礼品,否则可能会导致人类灭亡。。。

1小时前
  • 轩辕十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