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
El Conde,Le Comte,吸血伯爵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
主演:杰米·瓦德尔,格洛利亚·蒙奇梅尔,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葆拉·卢辛格,斯特拉·古奈特,卡塔琳娜·古埃拉,安帕罗·诺格拉,安东尼娅·塞赫尔斯,马尔西亚·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伯爵》是一部黑色喜剧/恐怖片,以智利近代历史为灵感,构想了一个平行宇宙。影片将世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奥古斯图·皮诺切特描绘成一个吸血鬼,住在非洲大陆寒冷南端的一座废墟宅邸里,依靠对邪恶的欲望来维持生存。活了二百五十年后,皮诺切特决定不再吸血,放弃永生的特权。他再也无法忍受世人称他为小偷。尽管他的家庭令人失望且热衷..详细 >
不知极权统治者最终成为了吸血鬼,还是吸血鬼化作了极权统治者,总之,隐匿在茫茫夜色中的杀人剖心之举,才是其永生不死的真正源头。历史是一块引路牌,而生命经验才是手中的方向盘。皮诺切依靠军事独裁登上智利“王位”,实现了他成为路易十六的妄想,由此可见,所谓“现代化的发展政策”,其实正是掩盖某些统治者顽固不化、极端纵欲的最好手段。将一段灰色时期里的政治斗争、国际局势等浓缩在一场家庭的财产争夺闹剧中,并由此揭露了统治者极其家庭成员的虚伪与贪婪无度。当狂热的宗教分子身献上帝,意图杀死“撒旦”,却最终死在了“殖民历史”——“撒切尔夫人”手下,真是露骨的讽刺。只是这一切,也不如修女在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飘舞空中的那份美丽震撼。也许,权力和欲望的结合,真能带来近乎于贴近上帝面孔一般的幸福?
观感逐渐上升,秉持着戏说历史的态度去审视智利政变五十周年后发生在当代的魔幻性喜剧,故乡僻壤的贵族宅邸内一场家族内部财产分让和清算的圆桌会议演变为独裁者自身寻求对存在主义焦虑出口的魔幻仪式,嗜血的本性远不止体现在皮诺切特自身的“峥嵘岁月”叙述,更是附加到其子女欲想弑父来瓜分财产的情节上去,而修女(无论是选角还是妆容都太致敬《圣女贞德蒙难记》了)的出现则彻底证实了这种贪婪的传染性,在强烈的宗教诉求中人头落地,也在某种程度上将当代年轻人看待历史中错误进程的的态度讽刺于无形,当将伯爵的母亲撒切尔夫人也关联进历史的时候,更是将戏说的趣味开发到了极致,拉雷恩这次回归本土之作不可谓不戏谑。
🩷🕶️ //过了这么多年的吸血鬼原来不是觉得难过而自寻死路,遇到了想要拼搏的事业肯定又要吸足血继续鼓气加油,没有盼头的吸血鬼不是好的政治家。
对历史的空泛化提炼,可套用于任何政治语境。对经典形象的搬用加剧了人物的空洞,拉雷恩朝着好莱坞故作尖锐、格调、幽默的庸俗化写作更近了一步。
【3.0】
不死的军阀幽灵飘荡在新智利上空,随时下来敲髓吸血,还有比这更具像化的表达吗?电影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捧腹。7
连续两天看智利相关电影,这部这么的蛮飞的。但没有那么好。
很牛的设定 对智利国家历史有所了解也许能读出更多隐喻。在这些隐喻之外也有一些商业片的叙事 真好。
无法赞同这种隐喻来隐喻去不提前read up, especially read up on some historical political stuff就无法得到导演的高深设计的东西 外加看的生理不适
宗教片劝退
摄影装逼,配乐聒噪。导演的政治寓言远没有真实历史发人深省。
风格感觉是吸血鬼版好兆头,无聊且不有趣
被奥斯卡迷惑了。摄影技术不错,但剧本太差了。喝完心脏榨汁就像品尝葡萄酒,也只有吸血鬼怎么干了,优雅的吸血鬼,噗
4.3 这种政治明喻,政治人物奇观化如果上价值就是非常无聊的拍法,如果说诺兰的一些电影是理工科的高潮,这部就是人文社科的高潮吧
网飞把欧美亲自扶持的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拍成吸血鬼,竟一时不知道是在讽刺谁;这种戏谑和黑色幽默的方式并没有带来任何有深度的解读或者反思,很难想象智利居然允许网飞如此”调戏“他们的血泪历史,半小时弃 @Netflix
这暗喻也太明喻了 拍得软绵绵的很无趣 不过大概导演就只是想调侃一下
没弄白小修女在折腾啥。。。
极简黑白影调,学习了
挺搞的,,,抽象老保新自由吸血鬼
what the hell...?